古代送公主和亲不对吗

发布时间: 2021-09-14 22:58:5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2

古代的公主很多都被下旨和亲,她们的命运就是这样吗?古代大多数人命运都很凄凉,即使是出身高贵的公主也不例外。在一些发展的不好的国家...

古代送公主和亲不对吗

古代的公主很多都被下旨和亲,她们的命运就是这样吗?

古代大多数人命运都很凄凉,即使是出身高贵的公主也不例外。在一些发展的不好的国家里,把公主送去和亲的不在少数,为了自己的国家和发展经济,他们的父母往往都会选择牺牲他们的幸福一生来作为代价。很多公主去和亲,结局都是不好的,不是病死就是思念故乡而死。

一、公主的命运

在唐朝经济比较发达的时候,公主可以不必去和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男子作为一生的伴侣,可也有反常的,有的人会为了权利特意去娶公主,得到驸马的位置,借机发展自己的势力,其实他不是真正爱公主的,这样的命运也很悲哀。火遍全中国的《甄嬛传》甄嬛的女儿,就是被送去和亲的棋子。和亲已经够悲哀了,还和亲了两次,夫君死后又回到了清朝,对爱情的幻想和小女儿家的欣喜早已经在路上磨灭了,甄嬛也很痛苦,可是乾隆没有心,在公主第一次和亲回来又把她送去了另一个国家。国家的事业居然要靠女人和亲来获得,这样的国家发展起来有什么用?

二、个别例子

在古代公主和亲也有另外一个局面,就是顶着公主的名额叫一个无名氏代替公主去和亲,这样无疑是最好的,既解放了公主,也给无名氏一个平民飞黄腾达的机会。文成公主进藏,这个故事大家都有听过,可是文成公主却不是真正的公主。

唐朝在和吐鲁番打仗输后,吐鲁番要求唐朝派一位公主去和亲,唐朝就派了只是一个宗室之女的文成公主去和亲。文成公主文采很好,如果不是为了和亲她配谁都绰绰有余。果然松藏干部很喜欢她,还专门为了文成公主修建了一座宫殿,可穿唐装。

很多古代的公主最后的命运都是和亲,当然也有一些是不一样的。比如朝代比较昌盛,外敌并不是很强,那么就不需要和亲。
其实古代的公主也不完全是这种命运。如果她的母亲得宠的话,那么他就会被安排得好很多。或者是她生在和平的年代,或者国力特别强盛的话,就不用去和亲。
古代大多数的公主都是这样的命运,和亲是在正常不过了,和亲也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牺牲公主的幸福

古代公主和亲,是自己国家的人护送还是对方来接的?

  中国历代和亲公主列表
汉朝和亲列表:
前200年,汉高祖宗女嫁匈奴冒顿单于
前192年,汉惠帝宗女嫁匈奴冒顿单于
前176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冒顿单于
前174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老上单于
前162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老上单于
前160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前156年,汉景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前155年,汉景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前152年,汉景帝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前140年,汉武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隋朝和亲列表:
隋文帝宗女安义公主嫁突厥启民可汗染干
隋文帝宗女义成公主嫁突厥启民可汗、始毕可汗、处罗可汗、颉利可汗
隋炀帝宗女信义公主嫁西突厥泥厥处罗可汗
隋炀帝宗女淮南公主嫁突厥突利可汗
清朝和亲列表:
努尔哈赤第三女莽古济嫁蒙古敖汉部长琐木诺杜棱
太宗皇太极第一女固伦公主嫁蒙古敖汉郡王班第
太宗皇太极第二女马喀塔嫁蒙古察哈尔亲王额哲
太宗皇太极第三女延庆公主嫁蒙古科尔沁亲王奇塔特
太宗皇太极第四女雅图嫁蒙古卓哩克图亲王弼尔塔哈尔
太宗皇太极第五女阿图嫁蒙古巴林郡王色布腾
太宗皇太极第八女嫁蒙古土谢图亲王巴雅斯护朗
圣祖康熙帝玄烨第三女固伦荣宪公主嫁蒙古巴林郡王乌尔滚
圣祖康熙帝玄烨第五女和硕端静公主嫁蒙古科尔沁杜棱郡王噶尔臧
圣祖康熙帝玄烨第六女固伦恪靖公主嫁蒙古喀尔喀亲王敦多布多尔济
圣祖康熙帝玄烨第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嫁蒙古科尔沁台吉多尔济
恭亲王常宁第一女固伦纯禧公主嫁蒙古科尔沁台吉班第
怡亲王胤祥第四女和硕和惠公主嫁蒙古喀尔喀亲王丹律多而济之子多尔济塞布腾
庄亲王胤禄第一女和硕端柔公主嫁蒙古科尔沁郡王齐默特多尔济
高宗乾隆帝弘历第三女固伦和敬公主嫁蒙古科尔沁亲王色布腾巴尔珠尔
仁宗嘉庆帝颙琰第三女庄敬和硕公主嫁蒙古科尔沁亲王索特纳木多布济
仁宗嘉庆帝颙琰第四女庄静固伦公主嫁蒙古土默特贝勒玛尼巴达喇
宣宗道光帝绵宁第四女寿安固伦公主嫁蒙古奈曼部札萨克郡王德穆楚克扎布
应该是使者带少量武装前来迎接,己方派人护送到边境,对方再大军护送,比较著名的是:

唐贞观12年(638),松赞干布派大论薛禄东赞携黄金五千两及相等数量的其他珍宝来正式下聘礼。 唐太宗将一宗室女封为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贞观15年(641)正月十五,唐太宗诏令江夏王李道宗持节护送。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江夏王太宗族弟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的伴随下,前往吐蕃。
松赞干布率群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今青海玛多县境内)迎接文成公主

古代公主和亲为什么不能偷偷换人呢?

在古代,和亲 是维护本国与周边国家友好邦交最常用的方式:

代价小,利益大。只要牺牲一个弱女子,就能换来几年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平安局面。

因此,中国古代有很多和亲公主被远嫁番邦。

比如清朝为了维护满蒙关系,前后送了118名格格嫁到蒙古。

那么问题来了,那个时候又没有网络,和亲的国家也没见过公主,为什么皇室不偷偷换个人去和亲呢?

比如《红楼梦》中,南安王败仗被俘,敌军要求和亲,南安太妃舍不得自己的女儿,便认探春做义女,让其代替自己的女儿去和亲。

这样的操作,在历史上存不存在呢?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历史就会发现,换公主和亲在唐朝以前,其实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汉朝,和亲“创始人”,送出公主全是临时封

说到和亲,就不得不提汉高祖刘邦了。

虽说“和亲”一词在先秦古籍中已多有出现,但大多都是为了表示关系和睦友善,有亲上加亲的意思。

但第一个把“和亲”当成政治策略,将公主送到边疆求和,是从汉朝开始。

公元前200年,西汉初年,匈奴时常侵犯边境。为震国威,刘邦亲率三十二万大军出征讨伐。

然而,他派出去搜集情报的人带回来的情报都是假的,刘邦误信情报以为匈奴的战斗力都奇差,于是自信满满地带着士兵强攻,结果被被冒顿单于率40万精兵团团围住,被困七天后刘邦才仓皇脱险。

但正是这次交手,是的匈奴认为大汉皇朝也不过如此,于是频频侵犯,而此时汉朝内部刚结束楚汉相争的局面,国库空虚,打来打去民怨四起。无奈之下,刘邦提出了和亲,以此来缓解矛盾。

和亲政策已定,可在人选上却让刘邦犯了难。

当时刘邦的大女儿正值妙龄,原本是和亲的最佳人选。但此时吕后不愿意了,无论如何她也不愿意把女儿送到那“不得见人”的地方去。

于是,皇帝转念一想,自己的女儿舍不得,咱可以换别人家女儿嫁呀!

于是刘邦找了个旁支的宗室女子,临时封了个公主,然后将其嫁了过去。如此一来,不仅保住了自己的女儿,匈奴问题也迎刃而解。

“老上单于初立,帝复遣宗室女翁主为单于阏氏。”——《史记》

从此,汉朝皇帝仿佛打开新世界大门,前前后后共送出去十位公主远嫁匈奴,并且无一例外全部都是宗室女子,没有一个皇帝的亲女儿。

这其中就有最出名的和亲“公主”,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

自西汉与匈奴和亲后,和亲政策受到关注,并被中原王朝广泛运用到处理民族关系之中。但也都是沿袭了汉朝,将宗室女子送往和亲。

直到唐朝,用宗室女子和亲的这一“惯例”才开始被打破。

唐朝盛世,开始出现真公主远嫁

“和亲”起于秦,盛于汉,但让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是,真正热衷于“和亲政策”并开始将其“发扬光大”的,正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唐朝。

唐朝开国之初就以和亲处理其与周边民族政权交往,掀起中国古代和亲史上新高潮,和亲政策亦趋于成熟。

在二百八十九年的统治期间,唐朝成功出嫁的和亲公主就达到了二十个之多。唐代诗人李山甫更留下了千古名句“遣妾一生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借以讽刺这种用弱女子换取江山和平的现象。

不过唐朝年间,送出去和亲的公主,当真不是一种被迫的求和。因为,当时唐朝对周边政权而言,地位向来是很高的。一般两国之间和亲,嫁过去的公主也都会获得至高的尊荣。

不过,有一个让人想不通的问题就是,以往朝代所有和亲的公主都是派宫中宗室女或宫女册封为公主,然后远嫁和亲。但经济历史空前强盛的唐朝,皇帝居然首次派出了真公主和亲,把亲生女给送出去了。这是为什么呢?

话说,这还要从历史上一起著名的战乱说起。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和同谋一起策动爆乱,想谋权篡位,夺取皇权。最终大唐联合各部落兵力,终于平定叛乱保住了长安。

在这场战乱中,唐朝政府借用了回纥兵力, 回纥也是十分给力,二话不说就借兵助唐,平定战乱后又嫁过来一位公主与大唐和亲。同时, 回纥也希望能求娶大唐一位公主,更加巩固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因为公主的言行举止不是普通人能够假扮得出来的,万一被识破了,就会挑起两国争端
这个说法不对。古代和亲的公主都是换人的。皇帝也舍不得自己的女儿成为和亲的牺牲品。皇帝会从宗族中选择女子,把她封为公主并送去和亲。
因为公主和亲,就是为了两国友好相处,如果换了人,被他国知道,就会找到由头攻打。
本文标题: 古代送公主和亲不对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5631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家里发现不明动物粪便,帮忙看看是什么动物的 长度大概5cm。直径大约0.5-0.7cm如何练习识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