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明朝全昏君清朝全明君,那为什么明朝能撑270多年,清朝却亡了呢?说清朝没有昏君不敢认同,不知昏君的标准如何介定,值得商榷。...
有人说明朝全昏君清朝全明君,那为什么明朝能撑270多年,清朝却亡了呢?
说清朝没有昏君不敢认同,不知昏君的标准如何介定,值得商榷。凡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科技进步的人当以昏君论之。
先说乾隆。乾隆统治时期西方经济高速发展,而乾隆却视而不见,他的所做所为是导致中国科技落后,社会发展停滞不前的罪魁;
乾隆一生写了近4万首诗,均属游山玩水、宫廷斗艳之作,境界不高,竟无一传世。这从侧面也说明乾隆“愚”不可及。
再说慈禧。慈禧太后把持清廷朝政长达48年之久,其太后任内发动两次政变,废黜两任皇帝;丢失东北、库页岛、西北大片国土;
疯狂屠杀维新志士,喊出卖国无底线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口号,成了彻头彻尾的卖国贼,做了西方列强欺辱中国的傀儡。
龚自珍曾在《己亥杂诗》中写到: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对清朝统治的腐败、各种弊政非常不满,提出“更法”、“改图”等政治主张,要求对土地占有、八股取士、官制、边防、海防等进行改革,但均被清廷拒绝。
综上所述,乾隆阻碍了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导致中国与西方差距拉大,是个愚笨之君;慈禧是腐败的化身及专权的祖宗,属昏君之列,是比昏君还昏君的典型小人。
四大名著有三部出自明朝,这是你说的万马齐喑?真正的万马齐喑的朝代只能是满清,文字狱、对上自称奴才都是古今未有!明朝的大臣可以顶撞皇帝,满清的时候敢?几千欧洲士兵可以征服中国只出现在满清!
明朝可是打的英国赔款的,而且那时候离明朝灭亡只有几年时间,比满清如何?说到武器,就更不能提了!明朝的火器和世界先进水平是差不多的,明末清初也还可以,结果到了鸦片战争,两百年过去了,火炮水平比明末清初还差,同时期全世界都在进步,满清不进步反而退步了,到底是在哪个朝代落后的还用说吗?
明清两朝存在时间都差不多,明朝自1368年到1644年,享国276年,清朝从1616年至1912年,享国296年,何来清朝却亡了呢?
朝代更替是形势所趋,明君多不代表能够存在时间长,但是昏君多王朝必定不会长久,所以明朝能够享国276年,并非都是昏君,这种“明朝全昏君,清朝全明君”的说法并不成立。
我们怎么区分明君和昏君?其实主要看两点,一是皇帝的品行,二是皇帝的执政成绩;
说明朝无明君本就是个笑话,甚至可以认为是清朝故意抹黑,且不说明太祖朱元璋,怎么算昏君?朱元璋从一个农民坐上了帝位,唯一让人诟病的就是杀功臣,如果这样也成立,那么刘邦也算是昏君?明宣宗开创了仁宣盛世,因为喜欢斗蛐蛐被抹黑;
朱允炆励精图治,因为被篡位而被说成是昏君;
朱棣雄才大略,就因为篡位被认为是昏君;
崇祯帝煤山自缢,临死前还牵挂的大明百姓,也被说成是昏君;
倘若全是昏君又何以存在近三百年的王朝,其实任何一个朝代能够久远,并非全因皇帝一人,明朝明君虽少,但是昏君也不是很昏,之所以享国276年,和明朝的制度有关。
朱元璋登基之后,为了巩固皇权,取消丞相制度,然而内阁的权力却逐渐超越了以往的丞相,甚至连皇帝的行为都可以约束,所以说,明朝偶尔出现几个不像样的帝王也无伤大雅,只要内阁大臣尽职尽责,对江山社稷也并无大碍。
都说明武宗朱厚照能折腾,但是朝政大权主要是在杨廷和手里,所以也出不了大事情,昏君,怕就怕在有能力的人做了昏君,这才是一个王朝的悲哀。
再来看看清朝,所谓的“清朝全明君”,最后也不过只存在了296年,为什么认为清朝明君多?主要是因为从皇太极开始打江山,后来康熙有平定三藩,雍正又勤勤恳恳,乾隆还自称是“十全老人”,到了道光皇帝之后,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等皇帝,他们也被称之为明君,那是因为他们并无太大过失,可实际上也没有太大的成果。
其实严格意义上讲,越是这样的皇帝越没有能力,从同治开始就已经是慈禧掌权,清朝是所有朝代上灭亡时带给中国影响最深的一个朝代,但是自己却又是最幸运的,历代王朝更替,皇族大多被灭,唯独爱新觉罗家族还能长存,不过这也说明了人类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
清朝的灭亡看似是慈禧一手造成,实则从乾隆开始就已经注定,清朝闭关锁国,不思进取,自认为是大国,然而在他们洋洋得意之时,日本已经开始崛起、俄国也革命成功,美国、英国都拼命发展,工业革命在全世界开始进行,唯独清朝还闭门不出。
正因为这样,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带着光绪逃跑,后来辛亥革命爆发,清朝宣布灭亡,这都是大势所趋。
综上,清朝的并非全是明君,明朝也并非昏君,清朝的灭亡和明朝并无太大的关系,而是因为制度弊端所造成。
有人说明朝全昏君清朝全明君,为什么明朝能撑270多年,清朝却亡了呢?
请问这是谁说的?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代宗朱祁钰、明孝宗朱佑樘等等这些难道是昏君?如果这些都是昏君的话,那么中国历史上还有明君吗?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等这些盛世难道都是昏君治理出来的?
明太祖朱元璋历史上第一个也是仅有一个从乞丐做到皇帝的人,就凭这一点他就不昏,试问一个昏庸的人能够开创这百余年基因的大明?明成祖朱棣一个可以说才马背上度过一生的皇帝,曾经五次亲征蒙古,打的北元痛苦不堪,更是收复了中原王朝已经失去数百年控制权的安南,同时在东北还打的满清的祖宗女真人俯首称臣,更是开创了被誉为中国十大盛世“永乐盛世”,你说他昏?
明宣宗朱瞻基,一个被后世誉为“功绩堪比文景”的皇帝,将明朝治理出了又一个盛世,史称“仁宣之治”。你说他昏吗?明代宗朱祁钰,一个将明朝从灭亡的边缘拉回来的英明之主,并击退了异族瓦剌对于中原的入侵,吴晗曾经说过朱祁钰是一个好皇帝。你说他昏吗?明孝宗朱佑樘,历朝历代最为圣明的“守成之君”,曾经有人这样评价过他“三代之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你是他昏吗?
我们再看看清朝,请问除了康熙帝和雍正帝是明君之外,还有吗?清朝除了一个“康乾盛世”,还有盛世吗?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请问这之中哪个是明君?乾隆,一个自诩“十全老人”的主,基本上他这一辈子都在玩,六下江南、五巡五台山、三上泰山,就这样硬生生将他爹雍正用命换回来的数千万两白银耗费一空。
嘉庆,一个虽有治国之心,但却无治国之能的皇帝,一个让紫禁城第一次被乱军攻入的皇帝,一个连小小的白莲教叛乱都弄不定的主;道光,同样跟他爹一样没有治国才能主,一个自己都吸鸦片的皇帝,中国第一份不平等条约就是在他这里签的。
可以这么说清朝的皇帝虽然都不昏,也基本上都很勤政。但无奈自乾隆之下清朝的皇帝太多都很平庸,没有什么治国的才能,甚至可以说他们根本就不会当皇帝,而这种庸君说实话只会误国,对国家一点好处都没有。再反观明朝,虽然明朝有少许的皇帝看起来让人很不靠谱,比如喜欢封自己做大将军的明武宗、喜欢自己奶妈的明宪宗,还有二十余年都不上朝的明世宗,甚至更过分的还有三十余年都不上朝的万历皇帝。
但是有没有发现明朝这些皇帝虽然都不太喜欢治理国家,但是他们的治国能力却不弱,简而言之就是他们会当皇帝。比如明武宗,虽然人家很不想治理国家,只喜欢玩,但是人家弹指之间即可灭刘瑾、平安化王之乱和宁王之乱,更是大败蒙古。再不如嘉靖,虽二十余年不上朝,但你见过国家乱过吗?人家牢牢掌控着国家大权呢。
实际上如果单看明清两朝的皇帝,你就会发现明朝的皇帝比清朝好的太多了。两朝的皇帝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明朝就连最不靠谱的天启帝我想都要比清朝乾隆之后的皇帝都要强。归根结底其实就是清朝的皇帝太多数都太平庸了,而清朝之所以会衰败大部分都是因为这些平庸的皇帝们。我们都知道到了清朝,所有的权利基本上都集中在了皇帝的手中,任何事情都需要皇帝的同意才能实施,而这种制度如果碰上贤明的君主倒也罢了,可是事实上满清的皇帝大多平庸,而在这种制度下,你皇帝又不行,权利又不下放给大臣们,那这样的国家岂能好呢?所以你清朝的皇帝再怎么勤政又有什么用呢?你肯定就不会知道,你的勤政只会让国家越来越差,倒不如你不勤政将权力下放到会治国的大臣手中呢!
明朝自朱棣后几乎再无明君,为何还能存在那么久
明朝皇帝大都表现平庸,为啥却能够维持近300年的国祚?
对于不怎么关注历史的人而言,对明朝的印象大多都是从各种影视作品或民间传说中了解到的。在这些作品中,明朝的皇帝除了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外,明朝的其他皇帝普遍都表现的十分平庸,甚至奇葩。
但是,为什么就是这么一个皇帝普遍平庸,却仍然能够维持近300年的统治呢?要知道,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巅峰的盛唐也不过三百年而已。明朝这么一个基本不产明君的王朝为何国祚如此悠长?
一、终明一朝对外战争频繁,民族矛盾尖锐,国内的矛盾大幅度被转移向了国外,使得国内形势整体趋于平缓元朝末年,朝政腐败,贪官横行,加之天灾不断,百姓根本没有活路可言。终于在公元1325年,赵丑厮、郭菩萨等人借宗教迷信煽动群众起义,成为了了元末农民大起义的导火索。此后的十几年里,农民起义不断,严重动摇了元朝的根基,最终将元朝统治阶级赶出了中原。
明朝的建立,其实就是广大底层农民反抗元朝统治者的成果。但也正因如此,明朝直接成为了元朝残余势力眼中最大的仇敌。明朝建立之初,元朝残党就几度兴兵犯境,意欲覆灭刚刚建立的明朝政权。
明北伐灭元决战要图
不过,由于明初一大批优秀武将和精锐士兵的存在,明太祖朱元璋先后发起八次北伐,其后的明成祖朱棣也曾三次出塞,将元朝残党打得元气大伤,并在此后的日子里慢慢消亡。
但是,虽然元朝覆灭。但是构成元朝主要的统治阶级的蒙古却没有覆灭。蒙古本就是游牧民族,虽然在中原过了一百多年的好日子,但毕竟没有把看家本事弄丢,很快就恢复了游牧民族的本性。
褪去元朝外衣,重新恢复游牧的蒙古人渐渐觉醒了战斗力,他们盘踞大漠,不断侵扰明朝边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明朝最大的边患。
除了北方的蒙古以外,明朝南方的安南也一度是成为明朝的劲敌。在明朝建立之前,安南就趁着当时天下大乱的局势侵占了南方好几个郡县。
直到明朝建立,朱元璋要求其送回所侵占的土地,但却遭到安南统治者的拒绝。因为当时天下刚刚平定,朱元璋不愿再起兵戈,所以对此事置之不理。
但朱元璋可以忍下这口恶气,可不意味着朱棣也能忍受。公元1406年,朱棣借安南政治混乱之机,以帮助陈朝后人复位为由介入安南局势。
安南
很快,装备领先安南人一个时代的明朝官军就覆灭了安南的主导政权,胡朝。然而,此后的时间里,由于明朝在安南的驻军肆意欺凌当地百姓,很快就激起了民变。安南各地军阀纷纷起兵,反抗明朝,明朝在安南的势力受到重大打击。
此后,朱棣又发动了两次南征,但因为同时也在进行北伐,两线作战给国库造成了巨大压力。所以对安南的战争在取得了初步成果后就立刻停止了。安南人再度发起反抗,与明朝反反复复打了十几年,直到朱棣死后才停战。
除却北伐蒙古和南征安南外,明朝还和日本,后金也就是后来的清朝,甚至荷兰等西方殖民者交过手。可以说,有明一朝,对外战争数不胜数。但也正因对外战争的频繁,使得国内的矛盾得到缓解,这一点对明朝的存续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明朝文官集团十分强大,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内阁制度完全有能力撑起国家的日常运转明朝能够存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明朝的内阁制度。明朝内阁制度在洪武年间和建文年间就已经初具雏形。但直到永乐年间才正式形成。
永乐年间,一代雄主朱棣由于痴迷于北伐蒙古,多次御驾亲征,根本没有时间仔细批阅奏章。但朱棣又是一个喜欢独揽大权的帝王,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朱棣召集解缙、胡广等人组成专门机构以咨询政事,减轻自己的负担,这就是内阁创立的原因。
在内阁初创之际,其实很像我们现代的秘书一职,只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自身并没有多少权力。不过后来朱棣越来越倚重内阁,内阁权力就开始慢慢上升,能够插手六部事宜。
四朝元老:三杨
不过内阁的质变是在仁、宣二朝三杨辅政政治局面形成之后。明成祖朱棣驾崩后,仁宗朱高炽登基,大力提拔其亲信,将三杨等人陆续引入内阁。此后,借着皇帝的恩宠,内阁权力逐渐增大,最后甚至能给全国的奏章草拟意见。
不过,此时的内阁虽然已经掌权,但还不足以对抗皇权。因为朝中还有大量元勋武将,他们是最忠于皇帝的政治集团,同时也有足够的实力同内阁的基础——文官阶层抗衡。
但是,这种局面随着明英宗的即位而粉碎。公元1449年,刚刚即位的明英宗朱祁镇惊闻瓦剌大军犯边。年轻的朱祁镇顿时热血沸腾,想要成就太爷爷朱棣那样的赫赫武功。亲信太监王振领会了朱祁镇的意愿,不顾群臣弹劾的奏请朱祁镇御驾亲征,率领精锐大军正面迎战瓦剌。
年轻的朱祁镇自然欣然采纳了王振的“忠贞直谏”,将满朝文武的反对声置若罔闻,亲自率领大军远征塞外。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