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作家。《雾都孤儿》是其代表作。作品对当时英国社会的黑暗面有充...
摘要: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作家。《雾都孤儿》是其代表作。作品对当时英国社会的黑暗面有充分的描写, 但同时也描绘了一些社会中的美好。通读小说, 能够发现小说中弥漫着作者的天真乐观主义。本文首先对作者查尔斯·狄更斯生平予以简介, 其次简单介绍《雾都孤儿》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 最后对《雾都孤儿》中所表现出的作者的天真乐观主义进行分析。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更好地理解《雾都孤儿》这部作品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雾都孤儿》; 作者; 天真乐观主义;
一、作者简介
《雾都孤儿》这部作品的作者查尔斯·狄更斯, 出生于19世纪的英国的普斯茅斯, 父母是公司的普通职员。查尔斯·狄更斯幼年曾经在学校接受过教育, 但在十几岁的时候, 因为父亲负债进了监狱, 家庭经济进入困境。为了能够生存下去, 查尔斯·狄更斯不得不前往伦敦成为一个鞋店作坊的学徒, 在这一时期, 查尔斯·狄更斯尝尽了生活的艰难困苦, 同时也通过在社会底层的生活看尽了人世间的人情冷暖, 虽然他接受教育的时间十分短暂, 但是却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英国历史上一位非常伟大的作家。
查尔斯·狄更斯一生笔耕不辍, 并且凭借着自身的才华和努力写出了很多在英国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 同时他的作品也对英国的文学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查尔斯·狄更斯去世于1870年, 安葬于英国的西敏市, 他的墓碑上写着:查尔斯·狄更斯是一个受到压迫、贫穷、受苦人民的同情者, 世界上从此失去了一位非常伟大的作家。在英国文坛, 查尔斯·狄更斯被誉为英国当时最为著名的现实主义批判作家, 但是也有些学术专家认为查尔斯·狄更斯的许多作品都有着非常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 这种浪漫主义也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写实的浪漫主义。查尔斯·狄更斯童年的遭遇和生活状态对于他的作品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我们从他的作品内容中可以发现, 他的很多作品主要表达的都是对于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状态的描写, 他十分关注社会当中的弱势群体, 通过故事来表现人类内心深处的真善美, 所以我们能够发现他的很多作品都有着非常强大的感染力。
另外一方面, 查尔斯·狄更斯也是非常幽默的一位作家, 通过幽默的语言和浪漫的场景来讲述人世间的真情。他的作品当中充满着比较浓厚的浪漫主义情感以及人道主义的关怀, 我们能够在他的很多作品当中体会到他的乐观主义。无论在他书中的社会有多么的黑暗和寒冷, 但是其中所描写的爱总能够给予人们光明和温暖, 我们从查尔斯·狄更斯的作品当中能够感受到他所要表现的“只要有爱, 生活始终充满幸福”的情怀。
二、作品内容简介
《雾都孤儿》这部作品诞生于1838年的英国, 是查尔斯·狄更斯的第二部长篇小说。《雾都孤儿》也是查尔斯·狄更斯的第一部社会化的作品, 是其早期的著名的作品之一。凯斯林曾为这部作品写序, 她称赞这部作品为查尔斯·狄更斯文学的重要起步作品。迄今为止《雾都孤儿》这部作品仍然是我们国家很多学者研究的作品之一。《雾都孤儿》这部作品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孤儿的故事, 并且以这个孤儿的可怜身世作为故事发展的开端, 对这个孤儿的生存过程进行讲述。
《雾都孤儿》的主人公奥利弗·特维斯特出生在贫济院, 虽然在生活当中经历了很多的不幸, 但是却在得到很多善良人的帮助之后, 过上了非常幸福美好的生活。主人公奥利弗·特维斯特尽管有着悲惨的身世, 生活在当时那种黑暗的社会底层, 却仍然能够有勇气与黑暗势力进行斗争,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保持了他自己的崇高精神追求, 维护了自身的高尚灵魂。虽然我们能够从作品当中看到当时社会的种种黑暗, 但是也能够从细微处感受到那种散发着人性光辉的温暖, 整部作品流露出了很多的温情, 充分地表现出了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 读者通过阅读作品获得了那种情感上的共鸣。
三、《雾都孤儿》当中作者的天真乐观主义分析
乐观主义实际上是指对于事物的发生有着最为美好的期待, 这是一种对于美好事物有着期待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是对于这个世界上事物发展的一种信心。在查尔斯·狄更斯的价值观念当中, 正义和善良必将战胜邪恶。所以, 书中主人公的性格也被设定为了坚强和善良, 从而通过很多情节的巧妙安排, 来反映善有善报的结局, 这也充分地表现出了查尔斯·狄更斯所具有的天真乐观主义精神。
(一) 人物性格中体现出的天真乐观主义
在《雾都孤儿》这部作品中, 主人公奥利弗·特维斯特是一个身份未知的孤儿, 他的童年生活是非常不幸的, 没有接受过任何的教育, 并且一直受到坏人的欺压。童年的奥利弗·特维斯特性格当中充满了懦弱, 他时常哭泣, 并且对现有生活逆来顺受。奥利弗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苦苦哀求别人的过程中度过的, 但是他却拥有一个非常善良并且坚强的内心。查尔斯·狄更斯在这部作品中, 给予了主人公奥利弗·特维斯特诸如善良、勇敢、坚强以及有恩必报的良好品质。奥利弗·特维斯特不管经历了什么, 都一直在挂念着自己的朋友迪克, 我们从他“敢于当着所有人的面多要一碗粥”这个情节当中就能够看出来。尽管别人辱骂他的母亲, 还对其动手, 但他仍为了罗斯的病情感到担忧, 并且还为对他有过善待之举的盗贼———费吉做了祈祷, 这些情节都充分体现出了主人公奥利弗·特维斯特的善良和仁慈以及其他良好的品质。
虽然奥利弗·特维斯特生活在当时英国社会的底层, 并且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但是他却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作者通过对于他的种种描写———善良的面孔、消瘦的身材、文雅的谈吐, 把一个让人同情的主人公更加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通过作者的描写, 我们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 会非常迫切地想要知道这个可怜的主人公后来将会有怎样的遭遇, 故事会向什么方向发展。一位研究《雾都孤儿》的学者认为, 奥利弗·特维斯特之所以能够得到读者的同情, 就是因为他的天真乐观主义精神。我们从有关奥利弗·特维斯特的情节当中, 也能够看得出奥利弗·特维斯特的善良和坚强等品质, 故事当中体现出了奥利弗·特维斯特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雾都孤儿》作品当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还包括一个年长的绅士布雷洛。布雷洛绅士的善良以及慷慨的品质令人记忆深刻。他被盗的那个情节中, 当他看到在泥水里挣扎满嘴是血的奥利弗·特维斯特的时候, 立刻对奥利弗产生了一种怜悯和同情。后来奥利弗·特维斯特被带到法庭将要接受判决的时候, 布雷洛就决定不再对奥利弗·特维斯特进行追究了, 并且收留了奥利弗·特维斯特, 予以了奥利弗充分的信任。后来老绅士布雷洛帮助奥利弗摆脱了那些坏人, 使奥利弗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书中的另外一个角色———南希, 是内心极度复杂的一个人物, 她在善和恶之间进行着转换, 虽然她在贼窝当中, 但是她却仍然保持了一定的良知。她在奥利弗·特维斯特的种种遭遇中, 看到了自己的过去, 所以她对奥利弗是非常同情的, 并且曾经一度试图去保护奥利弗。后来她不顾生命危险把奥利弗的遭遇通知了布雷洛老绅士以及罗兹女士, 从而拯救了奥利弗·特维斯特。对于南希的描写, 查尔斯·狄更斯在《雾都孤儿》的序言中有所交代:“南希就是上天给予那些不幸又堕落的人的一种真正的性情, 这也是黑暗当中残余的光明, 同时也是枯井当中的最后一滴水。”另外, 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千里迢迢到法庭为了给奥利弗作证的书摊老板以及给予了奥利弗·特维斯特极大帮助的善良女士罗兹。通过观察查尔斯·狄更斯对于这些人物的描写, 我们能够感受到查尔斯·狄更斯在作品里想要表现的那种人性的美好品质, 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于黑暗当中有着光明的希望。通过作品当中的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 我们能够观察到, 作者查尔斯·狄更斯所表现出来的天真乐观主义精神, 同时也包含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美好期待。
(二) 情节安排中体现出的天真乐观主义
《雾都孤儿》当中的主人公奥利弗·特维斯特在棺材店作为学徒工的时候, 尝尽了艰难困苦, 他一度无路可走, 只能选择逃跑。主人公奥利弗·特维斯特在逃跑过程中, 碰到了善良的收税人员请他吃饭, 还遇到了一位善良的老人尽力帮助他, 如果没碰到这些善良的人, 那么主人公奥利弗·特维斯特一定会死在逃跑的路上, 这充分地体现了作者对于故事情节的巧妙安排。在故事当中, 奥利弗·特维斯特因为被欺骗而参与到了一起盗窃案件当中, 被盗的人是老绅士布雷洛, 他没有想到的是, 布雷洛先生居然是奥利弗·特维斯特父亲的好朋友。当主人公奥利弗·特维斯特第二次被欺骗参与到盗窃案当中时, 被盗窃的居然是奥利弗·特维斯特的亲生姨妈罗兹小姐。在盗贼窝当中, 南希虽然也是一名盗贼, 但是因为她看到了奥利弗的遭遇与她的童年相似进而产生了同情, 便处处保护和关照奥利弗, 到后来盗贼头子的阴谋被南希发现, 她冒着生命危险救了奥利弗·特维斯特一命。在《雾都孤儿》的故事当中, 奥利弗·特维斯特的遭遇是十分不幸的, 但是通过查尔斯·狄更斯对于情节的巧妙安排, 使得奥利弗·特维斯特总会遇到幸运。
在《雾都孤儿》这部书中, 我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 在那个底层人民不能把握自身的命运的社会, 一个巧合加上又一个巧合对于奥利弗·特维斯特命运的影响。这些巧妙的情节不但非常引人入胜, 同时也通过这种美好的结局表现出了《雾都孤儿》作者查尔斯·狄更斯的那种天真乐观主义精神。
(三) 善恶有报的故事结局
作者的天真乐观主义精神还体现在《雾都孤儿》这部作品的结局上。故事里所有的好人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坏人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善良的主人公得到了老绅士布雷洛先生的帮助, 得到了姨妈罗兹小姐的照顾, 得以脱离了那种不良的境遇。在故事的结尾, 奥利弗·特维斯特得以继承遗产, 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也是查尔斯·狄更斯作品的一个共性。而作品的这一特点也充分地体现出了查尔斯·狄更斯的天真乐观主义思想, 这种类型的作品很容易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雾都孤儿》的结局符合查尔斯·狄更斯所坚持的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美好愿望。另外, 书中对于友情和爱情的描写, 也体现出了查尔斯·狄更斯的天真乐观主义精神, 例如主人公奥利弗·特维斯特和他的朋友迪克之间的友情以及罗兹小姐和哈利美莱之间的爱情。
四、结语
在《雾都孤儿》这部作品当中, 查尔斯·狄更斯展现了自身的天真乐观主义哲学, 同时也在书中表现出了人性当中的真善美, 充分地表现出查尔斯·狄更斯对于美好社会和人性的向往。作品中传达了以诚相待、善良终将战胜邪恶的美好愿望。通过阅读作品我们能够体会到查尔斯·狄更斯对于人性本善的坚信, 人类的内心深处会有着纯洁的泉水, 会洗涤掉心灵上的污秽。
查尔斯·狄更斯坚信爱能够改变一切, 他用他的天真乐观主义哲学来把书中所表现的社会黑暗面一一解决, 从而对于人道主义精神进行了大力的弘扬。当然, 《雾都孤儿》只是一个故事, 现实生活中很难发生这种情节, 在现实生活当中, 像奥利弗·特维斯特这样的可怜孤儿很难获得那样的美好结局, 布雷洛绅士这种善良的人物也只是查尔斯·狄更斯构想出来的,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只是作者对于社会的一种憧憬, 也可以说是一种美好的理想。
美好的结局只是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但是这部文学作品却告诉我们很多的道理, 例如善良的可贵、无价以及要学会去宽恕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 要学会去感恩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通过阅读这个故事, 应该懂得去珍惜眼前的幸福, 面临困境也要保持希望。查尔斯·狄更斯在《雾都孤儿》这部作品当中所表现出的天真乐观主义精神在给予我们很多启示的同时, 也给予我们对于自我进行不断完善的信念。
参考文献 [1]乔国强.从《雾都孤儿》看狄更斯的反犹主义倾向[J].外国文学研究, 2004 (2) :63-67. [2]方明.电影《雾都孤儿》与文学原著的对比研究[J].电影文学, 2021 (19) :94-96. [3]张缵.从小说到电影:《雾都孤儿》与犹太人形象再现[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1, 46 (1) :28-30. [4]马珊.论哥特式创作手法在《雾都孤儿》中的体现[J].安徽文学 (评论研究) , 2008 (5) :68-69. [5]田晓芳.从语言学角度分析狄更斯作品《雾都孤儿》[J].芒种, 2021 (10) :29-30. [6]王丹丹.影片《雾都孤儿》的文化解读[J].电影文学, 2021 (23) :107-108. [7]华裕涛, 冯宇玲.盗亦有道--评《雾都孤儿》中的盗贼描写[J].时代文学, 2021 (6) :137. [8]苟寒梅.善与恶的抉择--评《雾都孤儿》[J].当代教育科学, 2021 (9) :后插8. [9]门鹏锐.浪漫主义视角下的《雾都孤儿》艺术表现分析[J].青年文学家, 2021 (24) :120. [10]孔瑞.小说《雾都孤儿》中前景化特征的文体分析[D].河南大学, 2021.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