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在历经百年后会被历史记住的电影。姜文的这部片,两个字评价:真实。鬼子一直没走,一直在心里。在日本上映的海报。在中国被公...
这是一部在历经百年后会被历史记住的电影。
姜文的这部片,两个字评价:真实。 鬼子一直没走,一直在心里。
在日本上映的海报。在中国被公禁。蛮有趣的现象。
影片的开始,就是一位日本军官骑着马带着一个礼仪仗队奏着乐路过村庄挂甲台。一群小孩子屁颠屁颠的跑去迎接他,原因无他,这位日本军官给他们带糖。就算知道历史,你仍会觉得这是一个幸福的场景。有孩童有音乐有善良。
紧接着便是一阵刺激的床戏,灯下黑来了个“我”,带来了日军陆军士兵花屋小三郎和翻译董汉臣。马大三找来村里男子,开起了会。接着便开始审问。翻译官和日本军士的对比甚戏剧。
花木小三郎的出现。展现了日本人所受的军事教育即民族优等主义和自负野狼嘴脸。而翻译官董汉臣真是个汉奸形象,圆滑奸贼,想着自己先逃离。
马大三和鱼儿用自己的善良,照顾这两个人。甚至给他们治疗枪伤、做饺子。这里头,还有一部分是那个“我”带来的恐惧。如果抛弃掉我们所受的神剧影响,他们的做法是异常符合传统中国农民形象的。姜文在试图还原最真实的历史,却也正因为太真实而被公禁。
这句台词“大哥大嫂过年好!你是我的爷,我是你的儿!”让人发笑。在最后的屠杀中,却令人心生恐惧。在不同的情境下,同一句台词却能展现两种情绪,高。
年三十一过,人没来取。倒来了两个日本兵。
老兵教新兵怎么拿到支那人的鸡。新兵的礼貌询问被老兵大骂。
针对他们的逃命三部曲。头回冲喇叭喊救命,二回弄个鸡往外带领章,三回又教小禄子说日本话。村里边决定要在烽火台上宰了两人。但马大三不敢下手,最后去城里请了一刀刘。这里也是一出闹剧。一刀刘声败名裂,没把人一刀砍死。片尾还出现了他,背对着刑场。
为了活命,花屋小三郎终于低下了他“高贵”的头。马大三把他们送回去了。日军宪兵军官酒冢猪吉表面上为报答他们带兵为他们送去了六车粮食,却在当天晚上举行宴会时,在野野村奏响的音乐中,在篝火旁,在酒足饭饱之后开始了屠杀,而这时日本明明已经下达了受降指令。
画外音是日本天皇受降的广播,屏幕里是杀戮后放火燃烧的整个村子,火光冲天。
片尾,马大三冲进日俘营的屠杀,单枪匹马,拿着一把斧头,卸怒。而他形象的转变,符合现实逻辑。音乐一起,黑白画面,大雨磅礴,既解气又悲悯,千言万语,难以名状。
在马大三执行死刑时,后面有一头黑驴。执行的人是花屋小三郎,好讽刺好揪心。
这场斩头的戏,是全片唯一的特效,最后马大三的那个微笑,我看了很多遍。
影评家们通过这部片总想着去批判国民的劣根性。这部电影能看完的人也寥寥无几。百年以后,如果有人要去回顾那段历史,这部片也许可以作为史料。对于野野村前后的转变,其实身不由己却也合乎常理。人在一个特定的体制下,披上那件衣服,所有的本性都会被泯灭。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