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世民附身煮酒论英雄时的刘备,汉末历史将会如何发展

发布时间: 2021-07-28 05:57:1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9

煮酒论英雄,三国时期的刘备有没有资格?曹操在想什么?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曹操和刘备这两位三国英雄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在历史上有真实...

如果李世民附身煮酒论英雄时的刘备,汉末历史将会如何发展

煮酒论英雄,三国时期的刘备有没有资格?曹操在想什么?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曹操和刘备这两位三国英雄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在历史上有真实记载,是在建安四年(199年),当时寄人篱下的刘备是否有资格和曹操在一起论英雄?且曹操明言:“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将刘备抬高到和自己一样的地位。


我的看法是,既不够资格也有一定的资格,说不够资格是因为刘备当时是受到曹操的保护,在曹操手下混饭吃,而且,刘备还是主动去投靠曹操的:“先主败走归曹公。曹公厚遇之,以为豫州牧”,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凭什么和主子并肩齐驱?

说他够资格,是因为刘备是主动投靠曹操的诸侯,身上还挂着汉室宗亲的标签,此前虽然也有张绣主动投降曹操,但张绣的名望可无法跟刘备比,刘备在多次诸侯交战中,主动救孔融、救陶谦,早就把名望给打了出去。

从后来刘备去投奔袁绍时,四世三公家族出身的袁绍专门为刘备迎出两百里地:“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

就能知道,刘备虽然军事实力差强人意,但政治声望却不差,一个具有天下名望的汉室宗亲,当然有资格和曹操共论英雄。


而且,曹操要论英雄,肯定不可能和真正的部下们去评论,那极有可能会变成拍马屁大会,就连荀彧、郭嘉估计都会贬低一番其余豪杰后,来上一句“唯主公可称英雄”,那多无趣啊?只有找上半独立状态的刘备,才能勉强陪着曹丞相吹吹牛。

当时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志在天下,事务繁忙,不会无缘无故地去找刘备去论什么英雄,政治家的任何举动都绝对是有政治目的的,那么,曹操搞出煮酒论英雄这一出的真正意愿是什么?刘备又是如何应对的?


曹操想干掉刘备,但没有借口,煮酒论英雄是想刺激刘备

曹操为什么要找刘备煮酒论英雄?且用言语吓唬刘备?

我的看法是,曹操是在试探或警告,最有可能的是,曹操想逼走刘备,或逼迫刘备做出一些不好的举动,好方便曹操下手。

他知道刘备不是久居人下之辈,不会心甘情愿的辅佐自己,留在身边恐怕是定时炸弹,当时的汉献帝需要的就是刘备这样的人。

但曹操又不能明目张胆地杀掉刘备,不说刘备是主动靠过来的,刘备的声望也让曹操投鼠忌器,最主要的是,曹操当时头顶上还有袁绍这座大山。

他要和袁绍争夺北方的控制权,人才,政治资源和声望都是双方争夺的范畴,人心更是重中之重,杀刘备容易,失去人心,在未来和袁绍的争霸战中处于不利局面才是大麻烦。

因此,曹操不能直接杀掉刘备,只能采取逼迫的手段,让刘备知道自己在猜忌他,在怀疑他,从而让刘备走错路,比如,马上联合汉献帝搞个什么宫廷政变之类的,这样,曹操就有充分的理由砍掉刘备的脑袋。

可刘备也不是省油的灯,在曹操眼皮子底下啥也不敢干,即使后来偷偷加入到衣带诏组织成员中,也依旧在忍耐,当然,刘备在许都的时候,曹操还不知道衣带诏的事,否则,啥算计都省了。


煮酒论英雄后,刘备不上当,曹操在有充足信心的情况下纵虎归山

看刘备老老实实的,没理由动手,曹操再干脆一点,把他放出去了,果然,刘备一出去就占据徐州,开始反曹,曹操终于有机会对刘备下手了。

问题又来了,刘备也是比较能打的将军,征战十几年,曹操就这么放心能收拾掉刘备?

刘备在北方一直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很简单,没有世家支持他,导致他始终没有根基之地,对于曹操来说,没有根基的刘备是挺好收拾的,何况,曹操估计把刘备的路线都算好了,他能去哪?唯一能去的地方只有担任过州牧的徐州。

而徐州,根本就不是刘备的主场,徐州的世家也不拥戴刘备,刘备早先在徐州时,吕布打过来,徐州的世家们基本上是看热闹,可当曹操去打吕布时,陈登马上就主动去投靠曹操,积极帮助曹操收复徐州:“奉使到许,太祖以登为广陵太守,令阴合众以图吕布”。

刘备当初被吕布偷袭,丢掉徐州时,却只有糜竺这样商贾出身的徐州人来投资,和曹操一比,刘备虽然是陶谦遗命的徐州牧,但依旧不被徐州主流世家看好。刘备从曹操那边出来后,的确占据了徐州,可他只有半个徐州。

陈登当时还是曹操亲封的

广陵郡(今江苏扬州附近)

太守,广陵郡当时属于徐州,但他可不会听从刘备的指挥,并且,有陈登守在广陵,还隔断了徐州刘备和江东的联系通道,避免刘备联络江东孙策一起反曹。

只有半个徐州之地的刘备,在得不到徐州世家的支持下,曹操要击败他可以说是轻而易举,刘备主动反曹,也让曹操师出有名,可以说,曹操找刘备煮酒论英雄的目的,是完整的实现了,下一步,出兵伐刘,干掉他就完事。


煮酒论英雄到达收官阶段,让曹操失算的是,他忘记了刘备是刘邦的后代

建安五年,曹操出兵攻打占据了半个徐州的刘备,胜利是理所当然的,但曹操还是失算了,他在放出刘备时,当然是信心十足,可他忘记了刘备是刘邦的后代,继承了刘邦的脸皮和逃命的本事,打不过你可以逃啊,天下那么大。

吕布打过来时,刘备为逃命丢掉老婆,曹操打过来时,刘备再次把老婆糜夫人丢掉,还搭上了拜把子兄弟关羽,自己撒开腿逃命,一路向北,投奔了曹操的死对头袁绍。曹操实力再强,也比不过刘皇叔跑得快。

此后刘备又从袁绍那出来,跑到汝南继续跟曹操作对,再到荆州,终于遇上了诸葛亮,获得了部分荆州世家的支持,然后在赤壁之战后崛起,占据荆州、益州和汉中,成为曹操的大敌,汉中之战还一举击败曹操,奠定了蜀汉的根基。

曹操要早能预料后事,绝对不会搞什么煮酒论英雄,直接砍掉刘备省多少事?骂名就骂名呗,曹丞相被骂的难道还少了?一次谨慎遗憾终身啊。

“煮酒论英雄”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吗

我只知道在《三国演义》里有 是不是真的发生过呢

不是真实的历史事件。

根据《先主传》所记,煮酒论英雄并没有论英雄,而是曹操直接对刘备感慨天下英杰只是自己与刘备,像袁绍一般的人不足为虑。参考当时距离袁曹官渡之战日近,曹操对刘备的话多有自勉鼓励或者安抚属下的考虑。

而且与《三国演义》不同的是,在这个事件没有发生之前,刘备还没有参与董承的“衣带诏”密谋,正所谓“先主未发”。此事发生之后,刘备才参与了董承的谋划。从结果论讲,曹操的这句话促成了刘备脱离曹操集团的决心。


扩展资料:

相关人物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统一了中国北方,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刘备

曹操是老大,刘备也是老大,但此时的刘备,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在曹营混口饭吃。为了打消曹操的疑虑,刘备在许昌特意种了点菜,天天在那里盘弄着菜地。

为了增强与刘备的感情,曹操采取怀柔政策,请刘备喝了这场英雄酒,并直截了当地指出刘备是英雄。曹操的渴求之心已经摊上桌面。这个时候如果刘备还继续种菜的话,曹操也不会说什么,你去演你的戏吧,只要你不跟我做对,什么都好说。这点曹操比谁都清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煮酒论英雄



至今应该还没有定论

下面给出一些参考

略谈青梅煮酒的真实性

青梅煮酒论英雄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采片段,罗先生在里面描绘了一幅惊心动魄的把酒画卷。精采归精采,青梅煮酒论英雄究竟是否存在其事,却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易中天先生在其《品三国》中认为其事大体是真是的,主要依据是故事中的人物对话与已知的史实相符。针对对话与史实的对应情况对这一点,本人并无不赞同之处,我的疑惑蕴含在了贯穿全文的曹操对刘备进行的三次试探上。

刘备进了相府,曹操就用一句“在家做的好大事”,对其进行了第一次试探。刘备的反应是什么呢?“吓的面如土色”。可以说,在第一回合,刘备显然是准备不足,表现不佳。两人如席之后,曹操开始了第二次的试探。这一次是曹操要刘备试举“天下英雄”,显然是想看看刘备眼力如何。这一次,刘备稳住了阵脚,举了一帮伪英雄,独独不提曹丞相本人,应该说表现的还是不错。第三次的试探,也是全文的高潮,曹操道破天机――“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曹耳”。刘备吓的掉了筷子,幸好当时天公做美,刘备借畏雷掩饰了事态。刘备也因为这一情节得了个临机应变的好名声。

但我所提到的真实性问题恰恰就出现在了这第三次试探上。大家站在曹操的角度想一想,当你要对一个人进行试探前,当然是密切注意对方的反应。刘备当时吓的筷子都掉了,就算他演技超群,肯定还是有那么一刻的惊惶与不安。别人也许发现不了,但对方是曹操,要是也没能捕捉到,这个可能性就要大打折扣了。退一步讲,刘备当时运气确实好,环境因素掩盖了一切,让这个表演浑然天成,那么曹操是否就会如后文那样“不疑玄德”呢?我认为也缺乏合理的依据。我们可以再做个想象,如果刘备是一个胸无大志之人,听了曹操的话,其表现大概是连连摆手谦让;而刘备如果是曹操所担心的人,那么失箸就是他正常表现的一种。曹操发现刘备符合了这一标准,难道仅仅因为存在另一种可能就放心嘛?我们都知道,曹操的性格是多疑的,这样一个事情不可能发生在曹操身上。

如果要找出一个理由来,那恐怕还剩一个理由,就是曹操那天酒喝多了。曹操那天既然是煮酒论英雄,酒肯定是少不了的,而且曹操酒后也确实做了不少蠢事,那么当时曹操是不是可能属于酒后失常。我认为这样的概率也非常小。首先,曹操此次的目的重大,又是有备而来,自己心里肯定有数,不至于说贪杯。其次,曹操若是真的喝多了,酒醒之后肯定也要追问当时的情景,如果得知刘备都掉了筷子,其判断可想而知。

应当说,曹操的三次试探,刘备有两次都是失误的。从逻辑上考虑,曹操万万没有不怀疑刘备的可能。罗先生希望能够为刘备塑造点光辉形象,保住蜀汉的正统形象,但言多必失,在处理上还是多有漏洞。所以对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一段历史的真实性,本人还是持谨慎的态度,需要更多的资料来证实。
煮酒论英雄确实在《三国演义》里面有记载,但《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志》写的。章学诚在《丙辰杂记》提到演义时说“七分实三分虚”,演义里许多精彩的情节是千古传说,受地方野史传奇、逸史传闻影响极深。因此,我认为真实性有待考证。再说《三国演义》本就是小说题材。考证考证吧!
以下是别人的一篇博文,你看看吧!
略谈青梅煮酒的真实性

青梅煮酒论英雄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采片段,罗先生在里面描绘了一幅惊心动魄的把酒画卷。精采归精采,青梅煮酒论英雄究竟是否存在其事,却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易中天先生在其《品三国》中认为其事大体是真是的,主要依据是故事中的人物对话与已知的史实相符。针对对话与史实的对应情况对这一点,本人并无不赞同之处,我的疑惑蕴含在了贯穿全文的曹操对刘备进行的三次试探上。

刘备进了相府,曹操就用一句“在家做的好大事”,对其进行了第一次试探。刘备的反应是什么呢?“吓的面如土色”。可以说,在第一回合,刘备显然是准备不足,表现不佳。两人如席之后,曹操开始了第二次的试探。这一次是曹操要刘备试举“天下英雄”,显然是想看看刘备眼力如何。这一次,刘备稳住了阵脚,举了一帮伪英雄,独独不提曹丞相本人,应该说表现的还是不错。第三次的试探,也是全文的高潮,曹操道破天机――“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曹耳”。刘备吓的掉了筷子,幸好当时天公做美,刘备借畏雷掩饰了事态。刘备也因为这一情节得了个临机应变的好名声。

但我所提到的真实性问题恰恰就出现在了这第三次试探上。大家站在曹操的角度想一想,当你要对一个人进行试探前,当然是密切注意对方的反应。刘备当时吓的筷子都掉了,就算他演技超群,肯定还是有那么一刻的惊惶与不安。别人也许发现不了,但对方是曹操,要是也没能捕捉到,这个可能性就要大打折扣了。退一步讲,刘备当时运气确实好,环境因素掩盖了一切,让这个表演浑然天成,那么曹操是否就会如后文那样“不疑玄德”呢?我认为也缺乏合理的依据。我们可以再做个想象,如果刘备是一个胸无大志之人,听了曹操的话,其表现大概是连连摆手谦让;而刘备如果是曹操所担心的人,那么失箸就是他正常表现的一种。曹操发现刘备符合了这一标准,难道仅仅因为存在另一种可能就放心嘛?我们都知道,曹操的性格是多疑的,这样一个事情不可能发生在曹操身上。

如果要找出一个理由来,那恐怕还剩一个理由,就是曹操那天酒喝多了。曹操那天既然是煮酒论英雄,酒肯定是少不了的,而且曹操酒后也确实做了不少蠢事,那么当时曹操是不是可能属于酒后失常。我认为这样的概率也非常小。首先,曹操此次的目的重大,又是有备而来,自己心里肯定有数,不至于说贪杯。其次,曹操若是真的喝多了,酒醒之后肯定也要追问当时的情景,如果得知刘备都掉了筷子,其判断可想而知。

应当说,曹操的三次试探,刘备有两次都是失误的。从逻辑上考虑,曹操万万没有不怀疑刘备的可能。罗先生希望能够为刘备塑造点光辉形象,保住蜀汉的正统形象,但言多必失,在处理上还是多有漏洞。所以对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一段历史的真实性,本人还是持谨慎的态度,需要更多的资料来证实。
《三国志卷三十二 蜀书二 先主传第二》中有一段提到“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从最后七个字来看,当时曹操与刘备当时确实是在吃饭。但同样这一篇中也提到,曹操灭吕布后“先主复得妻子,从曹公还许。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可见当时曹操至少表面上对刘备很好,在一起吃饭肯定是很正常的事。他想试探刘备多得是机会,而不一定要特地约刘备出来,一边煮酒,一边对刘备说这番话。
所以个人认为,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个故事可能是罗贯中为凸显人物个性,增加小说的趣味性,而在史实的基础上加以想象编造出来的。
有 三国志有记载 但没有评书演义中那样离奇

刘备的军事才能比李世民如何呢?

我们着眼于历史,首先很明确的一点,那就是刘备的格局和李世民的格局完全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刘备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时开始招募军队对抗黄巾军时起,刘备做的就都是一些小打小闹的事情。要知道刘备所谓的参与镇压黄巾军,只不过就是一个从旁协助而已。刘备起兵的资本就是中山的大商人张世平、苏双和刘备的资助。他们两人去涿郡贩马总共才带了一千金。别说不可能全自助刘备,即使全给了刘备,去取一千金能招募几个人啊。所以说,所谓的刘备镇压黄巾军,不过是刘备参与到了其中跟着混经验的。刘备所属部下撑死也就几百人而已。

后来刘备不管是镇压张纯叛乱还是在下邳剿贼,这些都是小打小闹而已。后来刘备好不容易混到一个高唐县令,结果没做几天又被盗贼给打败赶跑了。可见一直以来刘备都是混迹在乱世的最底层。直到在援救了陶谦并且接受了陶谦相让的徐州后,刘备才算是稍稍混出了头。但身份地位上去了,刘备的个人军事才能却并没有任何的加强。历史上刘备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胜绩吗?并没有!一直以来刘备就好像丧家之犬一般,被人打的四散奔逃。吕布、袁术、曹操等人轮着虐刘备。一直以来刘备凭借自己的能力并没有获得任何值得称赞的胜绩。这就是事实。其军事才能如此想必大家已经心知肚明了。

李世民呢?为什么要说他是一个帅才呢?我们从李世民的征战经历中可以看出,李世民从随着父亲李渊起兵,亲自率兵平灭各路诸侯,再到李世民当上皇帝后坐镇指挥各路大军镇压四方之敌。从李世民的这些经历就可以看出李世民是一个马上皇帝,而且还是一个能征善战的马上皇帝。在大业年间,李世民就开始追随父亲李渊镇压叛乱,抗击东突厥入侵。且立下了赫赫战功。在鼓动其父李渊造反后,李世民统兵先后击败了薛举、宋金刚、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徐圆朗等众。虽然李世民称不上战无不胜,但李唐江山的大半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后来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篡位称帝后,李世民多次策划对外用兵,先后平定击败了突厥、薜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高句丽等国。历朝历代威风八面的游牧民族,在李世民面前瑟瑟发抖,好像鹌鹑一样。强悍的草原民族为了讨好李世民,共同皆尊李世民为天可汗。同时李世民也是历史上可以和秦始皇相媲美的皇帝之一。刘备那点成就在李世民面前真的不值一提。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方面。李世民甩的刘备都看不到车尾灯。两者也真的没什么可比性。

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刘备几乎一生都在打仗,而李世民打的几场战役都是有数的,经验自然是不能比的。
完全就不能够相比较,李世民的江山都是靠他自己打下的,没有靠任何的将领或者谋士。但刘备能够坐上皇帝的位置,全靠其他人。
刘备的军事才能比不过李世民,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帝王中军事水平最高的人。

如果煮酒论英雄时刘备说:徐州陶谦,杀你全家,可算英雄?曹操会怎样?

曹操可能会很生气,毕竟曹操是一代枭雄,做事情又心狠手辣,可能会把刘备给杀了,
杀了刘备。说人不揭短,这么明目张胆当着别人面揭人家伤疤,而且人家实力比你强,就是找死。
曹操会恼羞成怒,古人讲究孝道,如果刘备当着面这么问他就是在侮辱他,他可以直接下令把他杀死。
以曹操他多疑残暴的性格,即使刘备当时没有被杀掉,过后也会很快被杀掉的。再说刘备是个聪明人,应当也不会说出这样对自己不利的话的。

提问的人胆子还是有点小。为什么说胆子有点小?

因为曹操和刘备在煮酒前,曹操的一系列举动说明对刘备关爱有加。先是“表先主为左将军”,按四军将军的排位看,基本就是大将军、骠骑、车骑、卫将军底下最高级的将领了。

然后“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礼遇有加,同车出行、坐也靠在一起,再进一步,就到当时刘关张三人的,“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了,这说明曹操是在极力拉拢刘备。

所以,仅仅问杀曹操全家的陶谦,太不够刺激了,也不能试探曹操的底线在哪。那为什么要拉拢刘备?

因为当时处于199年5月左右,存在的诸侯有袁绍、袁术、马腾韩遂、公孙度、孙策、刘表、士燮、张鲁、刘璋、张绣等等这些人。

其中袁术众叛亲离,将帝号归于袁绍,准备投奔在青州的袁谭。后来刘备要逃也是找截杀袁术的借口,这里刘备应该感谢袁术;马腾韩遂攻李傕失败,当年曹操采用荀彧的建议,劝说马腾、韩遂归顺;孙策正在江东发展,豫章还未纳入;士燮远在交州,八竿子才能打得着;刘表因为前期和袁绍的结盟,和孙策相互牵制,其他的公孙度、张鲁、刘璋、张绣在曹操看来不足为据。

唯一忌惮的,还是面前的,就是袁绍。袁绍灭公孙瓒后,占有冀、青、幽、并四州之地,以后面的精锐士卒十万、骑兵万余,攻打许昌的规模看,绝对是曹操心中当前最为紧要的对手。而刘备早年征伐黄巾,对抗袁绍袁术,打过吕布,曹操是能看见他的能力的,加上刘备是自己的小团体,想要打败势力庞大的袁绍,必然需要更多的能臣猛将。而刘备就是曹操眼中的能臣,关张就是猛将。

所以,刘备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要放开胆子。应该怎么说?

刘备:宛城张绣,冲冠为嫂怒,杀汝子侄爱将,可算英雄?

曹操:......

刘备:兖州张邈,为利而忘义,举兵联合反叛,可算英雄?

曹操:......

刘备:飞将吕布,曾大败曹军,逼汝突围烧伤,可算英雄?

曹操:......

刘备:徐州陶谦,截杀你全家,汝之父兄皆死,可算英雄?

瞧瞧,这样问是不是好很多呢?多刺激!

再看看曹操会怎样?

曹操:匹夫安敢如此,左右,快快将其拿下!

备卒!

煮酒论英雄的时候,刘备还没有自己的地盘,为什么曹操对他的评价那么高?

“煮酒论英雄”这不只是演义、评书的故事,在史书中是有记载的。当时的刘备的确还没有自己稳固的根据地,但在江湖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名声。

刘备也是不安分的主,总是在跳来跳去,这是枭雄的表现。他不像吕布那样劣迹斑斑,很善于笼络人心,这才是曹操对其评价很高的原因。

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

建安四年(199年),淮南袁术在称帝两年后,由于奢侈荒淫,横征暴敛,使得江淮地区残破不堪,百姓多饿死,部众离心离德。袁术又被吕布、曹操先后击败,元气大伤。迫不得已,袁术想北上经徐州投奔袁绍。

曹操派遣刘备率领朱灵、路招截击袁术。就在刘备出发之前,曹操请刘备喝了个小酒,这就是后世传为美谈的“煮酒论英雄”。当时,曹操很从容地对刘备说:“当今天下英雄,就只有您跟我啊。像袁绍袁本初这些伙计,直接不上数哦。”

刘备喝了口酒,正想吃口菜,听到曹操这么一说,当时就吓得把筷子掉到了地上。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是被老曹盯上了哦。

之前,献帝的老丈人、车骑将军董承假借衣带密诏联络刘备,意图斩杀曹操,刘备犹豫不决。听曹操这么一说,于是参与董承的组织,决定一起行动,联合除掉曹操。

刘备带兵走啦,董承的事也泄密啦。董承等被杀死,刘备也就跑到徐州不回来啦。之前,谋士程昱建议曹操杀掉刘备,曹操认为杀掉刘备一人而失掉天下英雄归顺之心。程昱、郭嘉就建议曹操不杀刘备也中,但一定看好他,不要让他跑掉。这次,刘备如出笼之鸟,有去无回,曹操肠子都悔青啦。

回到题主的问题,刘备虽然还没有成气候,但曹操却对刘备评价很高,这与曹操对待人才的态度及刘备的经历有关。

曹操唯才是举,也很会识人、用人,能够看出刘备是一代枭雄,也很自然。这里就不多说啦。

还是从刘备的经历来说一下这事吧。

演义说得很热闹,关羽温酒斩了华雄,刘备三兄弟大战吕布,英雄无比,但这都是杜撰的。讨伐董卓时,刘备依附公孙瓒,并没有参加这次派对。

刘备出身寒微,凭借镇压黄巾军起义,立下功劳,封为安喜县尉。因无钱给督邮送礼受到怠慢,一怒之下鞭打督邮,弃官而去。

由此看出,刘备是要做大事的人,并不是为了一官半职就轻易委曲求全。从一个卖草鞋的,成为正式的国家公务员,这是很大的跨越。但刘备并不看重,就说明其志不小。

之后,何进派遣都尉毌丘毅去丹阳募兵,刘备追随前往,在下邳遇到反贼,力战有功,被封为下密丞。又离职,改为高唐尉,升迁为高唐令。终因为势单力薄,被反贼击破,只好投靠公孙瓒,被表为别部司马。

从被封安喜尉开始,刘备就进入了官僚体系行列,但仕途并不顺利。在公孙瓒与袁绍的对战中,数有战功,被表为代理平原令,后为平原相。

初平四年(193年),曹操征讨徐州牧陶谦。陶谦向青州刺史田楷救援,田楷与刘备一起救援徐州。陶谦死后,力主把徐州让给刘备。

在徐州期间,刘备与袁术、吕布多次交战,最终被袁术、吕布击败,丢掉了徐州的地盘。无奈之下,刘备投靠了曹操。

虽然丢掉了徐州的地盘,但这段经历已经成就了刘备一方诸侯的声望。

从这个过程来看,刘备的事业一直不顺利,但刘备的能力和声望,却得到了江湖的肯定。无论是之前的公孙瓒、陶谦,还是之后的袁绍、刘表,都看出刘备是非凡之人。

能不能重用他是一回事,有没有能力是另一回事。因为袁绍、刘表等人的格局在那里,对于刘备不可能放手使用,但并不能就此否认他们对刘备的重视。也正因为刘备格局、志向、能力突出,他们才不敢放手刘备,委以重任。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前夕,刘备被曹操击败,刘备投靠袁绍,袁绍出二百里迎接;建安六年(201年),袁绍官渡战败,刘备出走汝南。曹操率兵征讨,刘备南投刘表。刘表到郊外迎接,待为上宾。

袁绍、刘表对刘备如此客气,这些都足以说明,刘备虽然还没有立足之地,但在江湖上已经确立了地位。

曹操重视人才,善于挖掘人才,手下谋士众多,对于刘备的底细及经历,自然会非常熟悉。程昱建议曹操诛杀刘备,也是出于对刘备的了解。

有个成语叫“脱颖而出”,刘备就像那把锥子,把他放到汉末诸侯争霸的那个口袋里,已经不可避免的“脱颖而出”啦,曹操岂能不知?

善于看人的人,不是看他现在有啥势力,而是看到他将来有多大的发展。正如南阳许邵对年不满二十岁的曹操的评价一样,曹操对还没有地盘的刘备,煮酒论英雄,做出如此高的评价,不足为奇。

因为虽然刘备没有自己的地盘儿,但是已经打出了很多优秀的战役,所以说当时曹操对他评价很高。
因为曹操认为刘备是个人才,能力非常出众,而且刘备还是中山靖王之后,所以曹操对他的评价那么高。
煮酒论英雄只不过是曹操在试探刘备的野心,并不是真的看得起刘备,刘备在这里表现的十分怯弱,让曹操不再对刘备有防备之心。
本文标题: 如果李世民附身煮酒论英雄时的刘备,汉末历史将会如何发展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5091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这世界上有没有水煮不熟的食物淀粉制品属于「抗糖」范畴吗 「无糖」究竟去掉了哪些常用配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