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300年》188篇:李白、李璘为何要起兵造反?

发布时间: 2021-07-23 18:27:2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8

张巡死后,南方的敌我战争基本就结束了。叛军没能再向南挺进一步,因为唐军在北方的反攻已经大规模地开始了。不过,在正式反攻之前,唐朝...

《隋唐300年》188篇:李白、李璘为何要起兵造反?

张巡死后,南方的敌我战争基本就结束了。叛军没能再向南挺进一步,因为唐军在北方的反攻已经大规模地开始了。

不过,在正式反攻之前,唐朝的中央和地方,还分别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但又令人非常恶心的内斗。

我们在前面讲过,756年7月12日李亨在灵武称帝之后,向全国各地派出了六路使者,让他们到朔方勤王。8月,郭子仪的5万朔方军率先从河北赶回了灵武,接下来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河西、安西、回纥、大食等地的15万大军,也相继赶到了朔方。

一时之间,朔方兵强马壮,粮草充沛,拥有了和叛军主力抗衡的实力。

可是,就在这一切慢慢好转的时候,当年10月,突然发生了一件极为奇怪的事情。

宰相房琯主动请缨,希望能亲率五万人马收复长安和洛阳,而李亨竟然同意了。

为啥说这件事奇怪?因为房琯虽然在当时非常有名,但他这辈子担任的都是文官,而且已经59岁了,别说领军打仗,就是穿个盔甲都费劲。

按照正常的逻辑,只要房琯有一点自知之明,他就不会主动申请去领兵打仗。他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不打仗还能保住相位,万一打输了,还会被治罪,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作为一个官场老油条,想必他不会去干。

退一万步讲,即便房琯没有自知之明,李亨只要不是傻子,也不会同意他领兵打仗。名将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都打不过的叛军,让房琯去打,岂不是耗子给猫当伴娘——活得不耐烦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俩人为什么这么做,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但据猜测应该有以下三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这俩君臣,同时得了病——严重的轻敌症。

叛军攻下长安以后,在城中大肆抢劫了三天,然后便准备在后面猛踹李隆基与李亨的屁股。但是叛军刚一伸脚,就被一个叫薛景仙的县令卡在了扶风,没能踹成功。

房琯这个人性格又非常的自负,他被李亨任命为宰相之后,便感觉牛上了天,但凡军国大事,都要一通瞎比划。(琯亦自负其才,以天下为己任。时行在机务,多决之于琯,凡有大事,诸将无敢预言)。

越是接近权力的人,越会误以为自己拥有了权力。于是,房琯觉得一个小小的县令都能打退敌军,自己凭啥不能文武双全。

而扶风的抵抗,也让李亨看到了希望,被房琯一通忽悠,就真的让他带兵出征了。

第二种可能,李亨派出的是一些不听话的军队,就是让其当炮灰的。

李亨刚在灵武称帝的时候,朝中文武官员不到30人,导致一些军人狗眼看人低,非常地没有规矩。例如大将管崇嗣上朝的时候,就背对着宫殿,谈笑自如,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这些军人杀又不能杀,人家手握重兵,搞不好就要发生兵变,不如让他们去攻打敌军。打赢了,是好事,收复了故土;打输了,也不是什么坏事,解除了威胁。反正,笑到最后的肯定是自己。

第三种可能,为了牵制郭子仪。

李亨此人,疑心非常大,一直不太相信郭子仪。在之后的战争中,由于他的疑心,还让唐军大败过一次,导致安史之乱又延长了几年。

此时,郭仪拥兵五万,灵武还是他的地盘。李亨自然不敢让郭子仪一家独大,所以便想冒险一试,希望房琯能够旗开得胜,以牵制郭子仪的势力。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吗?公元619年,宋金刚入侵太原,李元吉连夜狂逃数百里,以至于整个山西岌岌可危。

没有领过兵打过仗的宰相裴寂也是主动请缨,率领了几万人马前去抵抗,结果被宋金刚摁在地上摩擦的全军覆没。

后来宋金刚一直打到了河东,马上就要进入关中,在李世民的强烈要求下,李渊才让李世民率领了几万唐军杀向了河东,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李渊为啥没有一开始就用李世民而用了裴寂?

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李渊要杀了刘文静,压制李世民的势力。所以,裴寂兵败之后,李渊仍然对他宠信如初。

不论是哪一种可能吧,李亨和房琯的这个决定,都注定了是一个亲者痛、仇者快的错误。

飞鸟尽、良弓藏,现在飞鸟都快把你家粮食叨光了,你竟然还想着藏良弓,可见这样的朝廷,已经烂到了什么程度。此后大唐的一蹶不振,尤其是中央内部越来越激烈的勾心斗角,恐怕在此刻已经埋下了伏笔。

房琯领军出征之后,又找了两个人当帮手,一个叫李揖,一个叫刘秩。这两个人都非常地有水平,只不过水平全在写文章上面,都没有领过兵打过仗,只会坐在家里纸上谈兵当键盘侠。

三头羊带了一群狮子去打仗,结局要能好,就是苍天无眼了。

10月4日,5万唐军雄赳赳地从灵武出发,21日在咸阳与叛军狭路相逢。

房琯从古书中找了一个自认为特别厉害阵型——牛气冲天阵。

简单来说,就是把骑兵和步兵,夹杂在2000辆牛车中间,直接往对方的阵地冲。在房琯看来,牛气冲天、牛气冲天,天都能冲破,冲一群贼兵岂不是小意思。但这货显然没有种过地,不知道牛是一种非常容易受惊的畜生啊。

叛军看到唐军这种造型冲了过来,捂着肚子快笑掉了大牙。他们不慌不忙地敲响了战鼓,点燃了火把。

唐军的2000头牛还没冲到叛军军营,就受到了惊吓,调转牛头向唐军自个冲了回去。更不幸的是,这时候唐军还是逆风,叛军的火把往牛车上一扔,那画面简直不要太辣眼睛。

火借风势,火助风威,叛军基本没有追杀,唐军就被自家的火牛车搞死搞残了4万多人。

房琯这时候倒表现出了较为优秀的能力,他没有丢下大军自顾跑路,而是把剩下的几千人组织了起来,又和叛军干了一场。可惜一切都已经太晚了,唐军又被打了个大败亏输。

这是李亨称帝之后,唐中央军和叛军的第一场大战,结果竟然搞得如此狼狈不堪。将房琯贬官几级,甚至拉下去砍头也不为过,可李亨却没有对他作出任何惩罚,还是像以前一样宠信不疑。

时隔130多年,一个李渊,一个李亨,一个裴寂,一个房琯,历史竟然是如此的相似。上面的三种假设,恐怕大概率是最后一种了。

而中央这边的内斗刚刚结束,一个月后,本来安定无比的南方,也出现了差点要了大唐命根的内乱。

756年7月15日,李隆基在逃往四川的时候,曾下达过一条诏令,把几个儿子分配到全国各地,统率各个节度使。

其中他的第16个儿子,时年35岁的李璘,被封为了山南东路、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江陵郡大都督等职,坐镇江陵 (今荆州)。

其统辖范围横跨几千里,大概相当于现在的重庆、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湖北的大部、河南的西南部、越南的北部等地。

约为图中红线范围

756年9月,李璘到达江陵之后,便招募了几万精兵,任命了一大批官员(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大诗人李白),将几乎整个江南都变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不过,此时的他尽管权力极大,但还没有谋反的心思。因为他从小没娘,是李亨一手抚养长大的,李亨对他又极好,经常把他抱在怀里一起睡觉。

所以,李亨在灵武擅自称帝之后,他认李亨这个皇帝。李亨需要江南的税收,他也如期如数运到了北方。

如果李亨在北方的平叛事业一直很顺利,李璘大概率不会有什么异心。可是,房琯的失败,让李璘不由地怀疑起了哥哥的能力。

而这时,李璘的儿子李玚、谋士薛镠等人也纷纷跳了出来,撺掇他学习当年东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睿割据南方。

李璘心动了,是啊,怎么可能不心动呢。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更何况他身怀的是数万雄兵、千里江土,要夺取的是万圣之基、帝王之业。

但是他们这边八字还没有一撇,消息就传到了李亨那里。李亨非常地震惊,自己一心提防的郭子仪没有反心,而自己一手抚养长大的弟弟却要在背后捅刀。

难怪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鬼神,而是人心,居心不良的朋友,远比近在眼前的敌人可怕得多。

为了挽回弟弟,李亨并没有责怪李璘,只是下了一道诏令,让他赶回四川,伺候李隆基。

但是,李璘不但拒绝了李亨的诏令,还于当年12月,率领大军沿江而下,袭击了吴郡(今苏州姑苏)和广陵(今扬州),并斩杀了丹徒太守阎敬之。

李白还为其写下了十一首慷慨激昂的七绝诗《永王东巡歌》,其中有一首是这么写的:

帝宠贤王入楚关,扫清江汉始应还。

初从云梦开朱邸,更取金陵作小山。

李亨得知以后大吃一惊,急忙令原颍川太守来瑱(以前讲过的来嚼铁)为淮南西道节度使,另一位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为淮南节度使,共同讨伐李璘。

757年2月,朝廷的平叛大军在当途(今马鞍山)截住了东进的李璘,还没等双方正式交战,李璘手下的几位大将就纷纷起义投降了官军。

因为这场造反本身就是一场闹剧,四川是你的父亲,朔方是像父亲一样抚养你长大的兄长,河北是烧杀抢略亡你国家的贼军。你作为一方诸侯,却不北上平叛,而要自相残杀,这种无君无父、弃国弃家的行为,怎么会得民心?

看见大势已去,李璘急忙带着一些部下和子女逃往了岭南,但是跑到大庾岭(就是名相张九龄开凿的那个岭)的时候,被江西采访使皇甫侁所杀。

李璘死后,皇甫侁把他的老婆孩子送到了四川,李隆基哀伤不已。李亨则因为他是自己抚养长大,并没有公布他的罪行,并对左右表示:“皇甫侁拘捕我弟,不送往蜀地而擅自杀掉,是何道理?”并免了皇甫侁的官职。

不过,以上只是正史里的记载。关于李璘的造反,后世其实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李璘是被李亨诬陷的。

因为762年,李亨的儿子李豫登基一个月后,就给李璘平反了。《旧唐书》:棣王琰、永王璘并与昭雪。

而且被削官免职的李白,也被授予了左拾遗的职位(代宗立,以左拾遗召),只是很可惜,李白刚好在这个时候死了。

即然李璘是被诬陷的,那么李亨为什么要这样诬陷弟弟呢?

恐怕只有一种可能,李亨要和李隆基争权。其证据有三:

1、时间上有猫腻。

7月12日,李亨在灵武登基称帝。7月15号,李隆基在汉中任命李璘为四道节度使,江陵郡大都督。

从灵武到汉中约为1500多里,唐朝的驿站每天能跑500里左右(安禄山从范阳起兵,6天之后,远在3000里外的李隆基就收到了战报),所以,按照时间算,7月15日,李隆基应该就知道了李亨称帝的事情。

他之所以在这一天让李璘统辖江南四道节使者,恐怕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万一李亨平叛失败,他还能控制江南,保住半壁江山。

2、李隆基禅让皇位之后,其实手中还有很大的权力。

例如《明皇令肃宗即位诏》有这么几句话:“其四海军郡,先奏取皇帝进止,仍奏朕知……去皇帝路远,奏报难通之处,朕且以诰旨随事处置,仍令所司奏报皇帝。待克复上京已后,朕将凝神静虑……。”

翻译过来就是,天下的事情,先汇报给皇帝,但我也得知道。另外,距离皇帝李亨较远的地方,还是我说了算,等到李亨收复了长安,我才会彻底地放弃权力。

哪里距离李亨远?毫无疑问就是江南。

3、李亨任命房琯为相,负责平叛之后,李隆基还对身边人说过一句话:“此(房琯)非破贼才也。若姚元崇在,贼不足灭!”

既然李隆基知道房琯不是破贼之才,那么作为太上皇,肯定就不能坐以待毙了。所以,他便把希望寄托在了李璘的身上。若李亨能够力挽狂澜,李璘就从海上袭击安禄山的后方,若李亨就此兵败,李璘就割据江南。

10月房琯战败,11月李璘不听李亨诏令,12月率军顺流东下,一切都合情合理。只是,让李隆基没有想到的是,已经没有人愿意再效忠,这个将国家搞得支离破碎的太上皇了。

李亨没有公布李璘的罪行,恐怕他的心里也知道,李璘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奉了李隆基旨意的合法行为,是被自己冤枉死的。

不管怎么说吧,经过这两场内斗,李亨终于掌握了所有的大权,也认识到了自身的一部分问题(是一部分哦)。

在随后的几年里,他开始在一位大隐士的辅佐之下,制定了几个相当正确的战略,对叛军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绝地反击。


喜欢历史的话,可以关注我的公号:梁山微木说历史

每周一、三、五准时更新

在未来几年的时间里,笔者将以史实为依据,用类似小说的形式,将24史一点一滴的书写下来。

其它回答与文章:

梁山微木说历史:《隋唐300年》187篇:吃人三万,他为何还被称为大英雄?zhuanlan.zhihu.com图标梁山微木说历史:186篇:安史之乱,江南为什么没有乱?zhuanlan.zhihu.com图标梁山微木说历史:《隋唐300年》185篇:杀了杨贵妃,李亨为啥还能登基称帝?zhuanlan.zhihu.com图标梁山微木说历史:《隋唐300年》184篇:潼关失守,李隆基和哥舒翰谁的责任最大?zhuanlan.zhihu.com图标梁山微木说历史:《隋唐300年》183篇:安史之乱,8个月真的能平定吗?zhuanlan.zhihu.com图标梁山微木说历史:《隋唐300年》182篇:暴锤史思明,郭子仪、李光弼六战六捷!zhuanlan.zhihu.com图标
本文标题: 《隋唐300年》188篇:李白、李璘为何要起兵造反?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5015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论语》述而篇24人民海军发展到今天,都经历了那些艰辛但光辉的历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