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西安,行!--碑林博物馆之曹全碑

发布时间: 2021-06-28 16:27:1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9

在开帖之时,我即已说过,一件文物其价值的本身不仅仅来源于它所使用的材质,更多还是来源于它所记录历史的意义或是它在艺术力上能够超越...

[图说]西安,行!--碑林博物馆之曹全碑

在开帖之时,我即已说过,一件文物其价值的本身不仅仅来源于它所使用的材质,更多还是来源于它所记录历史的意义或是它在艺术力上能够超越时间的侵蚀而依然焕发出的美。

前者例如“何尊”。一个锈迹巴巴的青铜器上竟然铭刻有最早的“中国”二字,让我们这些孙子后代们有了一种终于“找到家”的感觉。让我们知道根在哪里、心在哪里。

而后例如“曾侯乙编钟”。不仅仅是它的青铜铸造工艺已经成为中国青铜时代最为顶级的表现,同时,由它所演奏而出的音乐,竟然在今天仍然音色优美、声调准确。

在书画领域之内,众多国宝级的文物,更主要的体现在其艺术表现力之上,无论我上面所讲述到的《玄秘塔碑》还是《圣教序碑》,因其在书法造诣上的高超而让人流连忘返。

但是,如果在拥有极高艺术成就之中还增加了历史记录的厚重与珍贵,那么,它就是国宝中的国宝。例如前帖所讲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以及在碑林博物馆第三展厅中所陈列而出的

《曹全碑》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因曹全字景完,所以又名《曹景完碑》。《曹全碑》系东汉王敞等人为郃阳令曹全纪功颂德而立。

此碑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十月。

碑阳20行,每行45字;碑阴题名33行,分5横列。书体为隶书,篆额久佚不存。全碑共1165字。碑高253厘米,横宽123厘米。

此碑于明万历初在郃阳(今陕西合阳)莘里村出土,传碑石在明代末年断裂,人们通常所见到的多是断裂后的拓本。

《曹全碑》属东汉末隶书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它记载了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是研究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重要的历史资料,也是现存中国汉代石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体比较清晰的少数作品之一。其结字匀整,用笔方圆兼备,而以圆笔为主,风致翩翩,美妙多姿,是汉隶中秀美风格的代表。

《曹全碑》在明代万历年间出土,保存完好,是全面了解和学习汉隶的宝贵资料。

明末清初政治因素的影响,金石、考据学兴起,带动了书法书风的转变,为《曹全碑》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一大批书法家取法《曹全碑》。时人相传“郑汝器隶书绝有名于时,要只学得《曹全》一碑耳”。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书法家傅山的传世作品就有他临摹的《曹全碑》。《曹全碑》在此时成为书法家争相临习的范本,甚至到民国时期很多书家都青睐此碑

2004年12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为了展现中华民族书法艺术的风采,发行了特种邮票《中国古代书法—隶书》,其中第三枚便是《曹全碑》

除书法艺术价值外,《曹全碑》还记载了中国汉代许多历史事件。

如曹全在东汉末年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张角领导农民起义波及陕西的情况,以及当时农民军的声势和郃阳县民郭家起义等,为研究中国东汉末年农民起义斗争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碑文中所记平疏勒事,与《后汉书·疏勒传》颇有出入,因碑为当时所立,故其记事为史家所重视。碑中记载了光和七年黄巾起义时,“幽、冀、兖、豫、荆、扬,同时并动”的形势,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且碑文字体精美,飘动秀逸,为汉隶代表作之一,为历代书家推崇备至。

《曹全碑》到底好在哪儿?

1、《曹全碑》的字保持极为完整,极少残缺,拓本清晰,尤其是初学隶书的好范本。

2、《曹全碑》笔画收放自如,高低穿插,宽窄错落,顾盼得体,静中寓动,对比强烈,生动灵活,将汉隶的韵致发挥到了极致。

3、《曹》字结体扁平舒展,虽然是汉隶的共性,但是曹全碑更偏向取横式,极为舒展,左右逸荡,神韵飘逸。

4、《曹全碑》,笔画粗细均匀,行笔温润,软笔、硬笔书法均可学习,两全其美。

5、字势萧散自适,大者不野,小者不黠,相辅相成。

6、笔断意连,意韵盎然。左断右连,相映成趣,尤显空灵。

7、上紧下松,亭亭玉立。《曹全碑》中用到不少悬针笔法,这是汉碑中极少见的,因此曹字有翩翩起舞如仙女下凡,飘然欲飞,质朴自然。

8、字数较大,字库丰富。《曹全碑》属于多字碑帖,近千字的字库,满足丰富的学习需要,学好《曹全碑》,集字创作轻而易举。

《曹全碑》的诞生,是因为曹全此人在张角起义所引发的黄巾之乱时,在战乱不堪中,临危受命,担任郃阳令(今陕西省合阳县)。他收拾残局,安抚百姓,将属地管理得很出色。前来投奔的人云集郃阳,在他治下的“农夫织妇百工戴恩”。

其后又在遭水灾之后,曹全又“兴造城郭”,还帮助一些有学识之人获得官爵。曹全在干这些事情时,能做“费不民出,役不干时”。

郃阳人民为对曹全的政绩表达赞美歌颂之情,共同出资为其“刊石纪功”。因此,也可以说《曹全碑》完全是一尊“英雄纪念碑”。它代表了中国人非常朴素的一种生活信念,即:谁能带来和平、安宁的生活,那么他就值得人们铭记、怀念

在《曹全碑》的碑阴之上,记录了为篆刻此碑而捐资、助力之人的名字。不仅有当地的乡老、博士、督邮等官员人等,还有市掾、曹史、义士等乡绅。你五百、他一千,大家合力为曹全树碑立传。

东汉末年政局不稳,外戚专政,宦官专权,对西羌战争持续数十年,花费巨大,徭役兵役繁重。加之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民不聊生。

总之,在一个王朝的末期,各类天灾、人祸总是此起彼伏。因为王朝历经上百年而压制的各种弊病在此时都开始蛰伏而出。

在这样一个纷乱的世界里,作为斗升小民,总是处于食物链的最低层,因此,一旦面临倾家之祸的时候,他们的个人命运往往都会极为悲惨。

当此之时,个人的意愿与力量已经无法改变生活的现状,既然无力反抗,那么只能承受。

当人在长期受到心理与生理上的压抑,那么在生理上无法得到满足之时,则会希望通过心理上的满足或是心理上的慰藉实现精神上的放松与解脱。因此,宗教在此时的介入,往往会产生极大的推广力。

宗教是一种社会特殊意识形态的存在。在赋予某种敬畏及崇拜之后,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体系,其本质是一种精神寄托和终极关怀。从最初对神秘力量的畏惧与崇拜之形成最原始的神仙思想,进而,随着同一思想人不断的交流,以及塑造而出的种种特定仪式,原始的宗教便出现了。

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征战连绵。各国的君主为了生存加大对国内民众的压迫,同时,因为传统贵族与封建势力的存在,处于底层的群众,不仅受到君王的剥削,同时还要为封主提供经济支持。而此时,一些流行在楚地、燕齐地区的神仙思想开始慢慢在战国中期形成了早期的宗教缩影。通过宗教对精神的引导,使得成仙得道、脱离凡尘、享受无痛的大治之世这类思想逐渐风起。

其中,老子、庄子等为代表的学派思想开始成为一部分人学习的理点,因为其不仅有丰富的理论性,又有强烈的现实感。所以,他们将黄帝之学与老子之学合流,强调天道自然无为、人道顺应天道。

西汉中期以后,方仙道由于方术少验,受到社会舆论攻击,仅靠阴阳五行说也显得理论色彩单薄,同时黄老在政治上日益失势萎缩,加之确有可供方仙道依附和发挥的神秘主义内涵,黄老学与神仙术遂逐渐结合在了一起。

对黄老的祭祀早在东汉明帝时就已经在黄老学盛行的楚地出现了。

《桓帝纪》也记载桓帝曾于延熹八年(165年)正月遣中常侍左倌之苦县,祠老子;同年十一月又“使中常侍管霸之苦县,祠老子”;第二年又“亲祠黄老于濯龙宫”。从一般的信奉黄老微言,到崇拜祠祀黄老偶像,这已经是近乎宗教了。

东汉时黄老之学与谶纬迷信相结合,演变为自然长生之道,对原始道教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早期道教直接继承了汉代道家和黄老崇拜的传统。

东汉末期的永和六年(141),张道陵著作道书24篇,自称“太清玄元”,收徒设教,建立东汉道教基层组织。奉其道者,须纳五斗米,时称“五斗米道”。

汉安元年(142年),张道陵托言太上老君亲降,授“三天正法”,命其为“天师”;同年又授“正一科术要道法文”,“正一盟威妙经”,命其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又托言太上老君嘱天师张道陵奉行布化。

于是张道陵在巴蜀地区建立起二十四个宗教活动中心。从这时起,道教开始有了正规教团组织“正一盟威道”,后世也称之为“天师道”。

从此,天师世系均以“正一教主”身份出现。元朝之时统领江南阁皂山、龙虎山、茅山等三大符箓道派,此后除《道德经》外,《正一经》亦为主要经典。以符箓斋醮、降神驱魔为主要宗教活动的如神霄派、清微派、东华派、净明派、太一道等等均称正一道或正一派,与金元出现的全真派并列为道教两大教派。

张角,是中国东汉末期(约公元2世纪)钜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黄老道派别太平道的创始人。

张角所处的年代,正值东汉末年,政治黑暗,经济凋敝,又逢连年灾荒,广大民众生活苦不堪言,乃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张角从道人于吉等人所传《太平经》中受到启发,遂以创教救世为己任。

灵帝建宁(168-171年)时,张角创立太平道。他与两个兄弟张宝、张梁三人都信奉黄老道。东汉末年他们兄弟三人创立了太平道这一组织,主要受《太平经》的影响,加上早期流行的“黄老”思想,并把这种思想化为自己的教义,广泛向信徒们宣传。

太平道的教义宣称在天上有鬼神监视人们的行为,并根据人们行为的善恶来增加或减少他们的寿命,要求人们多行善事,少做坏事。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张角的太平道发展到中国的许多地方,教徒人数达到了几十万。而张角就以教主的身份来布道,据历史记载,他布道的方式主要是以给人治病来扩大影响。张角还自称“大贤良师”,把自己看成大众的先觉者。

由于当时社会腐败,政治黑暗,民不聊生,所以张角就顺势而起,发动了黄巾大起义。在起义失败后,太平道也就基本上销声匿迹了。

太平道虽在黄巾起义后瓦解,但对后世仍有相当的影响。如太平道三十六方的术数观念,为后世道教所继承;后世道士持九节杖、着黄衣、戴黄冠,用符水、咒语等道术为人治病消灾,等等,也都承袭太平道的规制。

唐宋时期的“明教”更尊张角为其教主;清代中期川陕白莲教起义宣扬“黄天将死,苍天当生,大劫在迩,人民有难”的谶语,亦明显受太平道的影响。

东汉灵帝年间

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大量贫民走投无路。

张角趁此机会,以自身的医术结合奇书《太平要术》上的内容,救助贫民,又大力宣传“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张角得到了底层人民的拥护 ,并创立太平道,以宗教的方式笼络人心,在贫苦农民中树立了威望,信众多达数十万。

张角利用他在民众中的威望,将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的信众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一渠帅,由他统一指挥,

光和七年(公元184年,甲子年),张角相约信众在3月5日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兴兵反汉;“苍天”是指东汉,“黄天”指的就是太平道,而且根据五德始终说的推测,汉为火德,火生土,而土为黄色,所以众信徒都头绑黄巾。

可是在起义前一个月,张角一名门徒告密,供出京师的内应,官兵大力逮杀信奉太平道信徒,株连千余人,并且下令冀州追捕张角。由于事出突然,张角被迫提前一个月在二月发难,因为起义者头绑黄巾,所以被称为“黄巾”或“蛾贼”,因此在历史中被称为“黄巾起义”。

张角在北方冀州一带起事。他们烧毁官府、杀害吏士、四处劫掠,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都发生战事,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动京都。

汉灵帝见太平道如此厉害,下诏各地严防,命各州郡准备作战、训练士兵、整点武器、召集义军。而另一方面又发精兵镇压各地乱事。虽然黄巾起义声势浩大,最终却在朝廷武装和地方豪强地主势力的共同镇压之下,仅仅持续了9个月的时间,以失败而告终。张角则在之前因病去世,后被破棺戮尸,运首级回京师。黄巾之乱平息。

起义虽被东汉朝廷镇压,但汉室威信自此遭遇严重打击,然而汉灵帝并未改观,反而继续享乐。于各地还不断发生小型叛乱,产生许多分散的势力败。黄巾各部此伏彼起,声势虽然没有第一次黄巾起义般盛,但却令汉室十分头痛。

为了有效镇压起义,于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三月,灵帝接受太常刘焉的建议,将部分刺史改为州牧,由宗室或重臣担任,让其拥有地方军、政之权,以便加强地方政权的实力,更易控制地方,有效进剿黄巾残部。而正因汉灵帝下放权力,助长地方军拥兵自重,造成了地方轻视中央,使得具有野心的将领或官员借着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拥有兵力割据地方,为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揭开了序幕。

各群雄互相攻击,逐鹿中原,甚至东汉皇帝在军阀手中如同无物。

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其经过10个月的战斗,终因缺乏经验而失败。但是,东汉王朝经过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代之而起的是靠镇压黄巾起家的各路军阀,他们割据一方,争战不已。而由张角所创立的太平道也在与东汉王朝的斗争中同归于尽。

黄巾起义对于东汉末年的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军阀割据、东汉名存实亡,最终导致三国局面的形成。

同时,它也拉开了中国在两汉之后将近400年大分裂的序幕。

当我们再来回头看一看这尊记录了东汉末期,曹全因黄巾起义之时,保全郃阳,又为当地百姓打造了一方世外桃源之地,记录功绩、彰显英雄的石碑。

我们看到的是大时代之下,一位不曾为历史所记录的人物,他在在此时的所做所为也许正是那个时代或是其后更加黑暗世界的一抹晚霞。再其之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三国纠缠,使得东汉全盛时期全国近5000余万人口,在仅仅三四十年之后只余下不到700万。

其它人哪里去了?

我们不知道曹全后来如何,也不知道书写曹全碑的那位王敞此之后又曾写下何种书法珍品。但这斑驳的石碑却记录了那个时代最后的阳光,随之,黑暗开始了......

本文标题: [图说]西安,行!--碑林博物馆之曹全碑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4583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在鲁道夫二世与马蒂亚斯统治期间,哈布斯堡王朝有可能采取措施避免三十年战争的爆发吗中国文化,世界历史30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