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耶律大石在西域的作为

发布时间: 2021-06-25 06:57:3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2

耶律大石在辽国的事迹?生平事迹,1115年,29岁的大石考中了殿试第一名,翰林应奉,故称林牙大石。届时,辽王朝风雨飘荡,外有...

如何看待耶律大石在西域的作为

耶律大石在辽国的事迹?

生平事迹 1115年,29岁的大石考中了殿试第一名,翰林应奉,故称林牙大石。届时,辽王朝风雨飘荡,外有金,宋夹击,内有起义暴乱。大石一踏上仕途,就面临严峻的政治局面。作为科举进士,他应该忠君,作为皇族,他应当挽救大辽帝国这只正在沉没的船,不能眼睁睁看着祖宗开创的基业毁于昏庸无能的天祚帝之手。这种双重社会身分,或者说社会角色,决定了他此后十年的政治生涯。 大石先出任处于前线的泰州刺史,1120年前后,大石升任辽兴军(卢龙)节度使。当时,上京危机,郡县所失几半。北宋也想趁机占领燕云,与金朝订约,夹击辽朝。因此,辽南京道的地位更加重要,也说明了朝廷对大石的倚重。 1122年,金军大举进攻,取中京,下泽州。天祚帝南走南京,不理朝政,大石进行了第一次政治赌博,竟然支持李处温,奚王萧干等拥戴耶律淳为帝,史称北辽。此时宋军也乘机攻辽,宋将杨可世轻骑数千,直取燕山,要抢头功。大石在兰沟甸掩袭这支孤军深入的宋军,大胜,得北辽朝廷援军三万人。与宋军对峙于白沟,宋军发来招降书。大石阅毕,撕毁。面对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形势,他说:“无多言,有死而已”。他避开与宋军的正面接战,指挥骑兵从西边上游涉渡,两面包抄宋军守桥部队。宋东路大军败下阵来。宋西路军也遭到奚王萧干的围攻。耶律大石乘胜前进追击,宋军大败至雄州。宋朝的这次趁火打劫的军事行动以彻底失败而告终。但辽朝的危机并没有解除,耶律淳懦弱无能,唯恐天祚帝再来夺权,忧郁而死,萧德妃立为皇太后,主军国事,称制,改元德兴。李处温暗通童贯,欲胁持萧德妃降宋,阴谋诡计暴露,被处死。而此间,北辽的军政大权转到奚王萧干和耶律大石手中宋朝见金兵节节胜利,又闻耶律淳死去,再议出兵。诏发各道兵共二十万,于三关会齐。北辽涿州守将郭药师叛降宋朝,遂使宋朝上下踌躇满志。刘延庆出雄州,入新城。刘光世出安肃,入易州,两军于涿州会合。当时,萧干与大石只不过是两万军队,凭泸沟河布防。双方对阵,战于乱石冈,未见胜负。后郭药师先败于萧干,宋军惊乱,以为辽军反攻,烧营而逃,自相残踏,抛弃一切军需之物,自熙丰以来所畜军实尽失,宋军败的蹊跷? 北辽刚刚击溃南线宋军,而北线的金军又至。萧德妃逃离南京,行至松亭关,北辽小朝廷内部矛盾,产生分歧, 发生分裂,萧干力主去奚王府立国,大石主张去夹山投天祚帝,因为辽朝在西北地区还有相当可观的实力。耶律大石在关键时刻腰斩持有异议的驸马萧勃迭,并传令军中:“有敢异议者,斩!”。萧干自然不会听大石的命令,去奚王府,后为部下所杀。大石挟持萧德妃,率契丹残军投天祚帝,天祚帝接到他们,即令杀萧德妃,责问大石:“我在,汝何敢立淳?”大石义正词严地回答道:“陛下以全国之势,不能拒一敌,弃国远遁,使黎民涂炭。即立十淳,皆太祖子孙,岂不胜乞命他人耶?”天祚帝无言以对,赐酒食,赦免参与其事的全部人员。在南京不守的情况下,为挽救大辽的灭亡,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投奔天祚帝共同抗金,表现出他作为政治家应有的胆识,他对天祚帝的回答,也可看出他的伦理观点和政治抱负:太祖子孙皆可为帝,那他这位“太祖八世孙”当然也不例外,建立一个独立的政权,总比乞命他人好,这为后来西辽国的建立打下了思想基础。大石归天祚帝后,又任都统,奉命袭击金军,遭到围攻后被俘,军队投降。金军都统宗望,用绳子绑住大石,强迫他带路袭击天祚帝在阴山一带的大营,成功并俘获天祚之子秦王等宗室多人,得车万余乘。当时,天祚帝在应州,得以幸免。阿骨打对这件事非常高兴,特下诏奖励有功人元,并说:“林牙大石虽非降附,其为响导有功劳,可明谕之。”不管是出于自觉自愿,还是被强迫,为敌人带路总是人生很不光彩的一页,所以《辽史》中的“西辽始末”讳莫如深,只字不提,也可能是大石对朝廷隐瞒了带路袭营的情节,只有《金史〉依据金朝的档案,才如实地记载了大石被俘后带金军袭击天祚帝大营的事实真相。 关于大石在金营情况,有诸多版本,如〈松漠记闻〉,〈北使记〉等,总而言之,阿骨打对识,爱其俊辩,赐之妻,而大石却是身在金营心在辽,并于1123年九月,带领7000人,逃离金营,回到天祚帝的行营。保大四年,天祚帝在得到大石的军队后,又得到阴山室韦漠葛失的军队,自己认为这是天意相助,于是,又筹划出兵,收复燕云。大石认为不可,说:“自金人初陷长春,辽阳,则车驾不幸广平淀,而都中京。又陷上京,则都燕山,又陷中京,而幸云中,自云中而播迁夹山,向以全师不谋战备,使举国汉地皆为金有。国势如此,而方求战,非计也。当养兵待时而动,不可轻举。”大石的这番话,严厉批评了天祚帝的昏庸,过去国势强盛,胆小怕死,一味逃跑。而今大部分江山已失,兵力不济,又要冒险出战,他提出正确的战略方针---“养兵待时而动。”大石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有些桀骜不驯。作为人臣很难容于君主。当天祚帝拒不接受他的建议,坚持出兵的情况下,两人矛盾激化,大石杀天祚帝的亲信萧乞薛和坡里括,率铁骑二百,乘夜离开天祚帝行营。 大石出走后,天祚帝出兵夹山,先取得小胜,但很快被金军主力打败,将领多降,天祚帝也当了金军的俘虏。此时此刻距离大石出走仅不到半年。 编辑本段西辽建立 西辽(1132年-1218年)是中国古代契丹族建立的朝代。亦称黑契丹,哈剌契丹。由辽代贵族耶律大石在金朝灭辽后,于西北召集残部建立。后扩张到中亚,首都虎斯翰鲁朵,一时成为中亚强国。1218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灭亡。 生活于华北的契丹人所建立的辽国,在10--12世纪对宋王朝曾造成强大威胁,并多次派遣军队进兵西域。 1115年华北的女真族建立金国,同年击溃辽兵70万众,契丹辽国从此一蹶不振。 1122年,辽王室贵族耶律大石率众西撤,打算向阿拉伯借兵复国。 1123年,耶律达石率4万帐契丹军队兵分两路进入西域;为数不多的一支兵力南下喀什噶尔,准备打通帕米尔通道西进,结果遭到东部喀喇汗王朝的有力抵抗而告失败;而由耶律达石亲自率领的北路军在穿过伊犁河谷后,却受到八拉沙衮一带早年已居此地的同宗的热烈欢迎,再加上这一带康里人与葛逻禄人大规模起义的配合,耶律达石在北线的军事行动,获得了出乎意料的胜利。 1124年,耶律达石改八拉沙衮为虎思斡耳朵,之后挥兵西进,顺利攻占了中亚大部分地区。这一年,38岁的耶律达石在中亚起尔漫城(在乌孜别克斯坦的布哈拉与撒玛尔罕之间)宣布建立喀喇契丹王朝。为与原华北的契丹辽国相区别,历史学家们又称为西辽王朝。继1017年在八拉沙衮的失利后,1041年间,先后以有1.6万帐契丹人迁入喀喇汗王朝境内,虽然拒绝信仰伊斯兰教,但在保卫王朝境内山道的任务中表现良好,受到喀喇汗王朝的伏待。在中亚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东部喀喇汗王朝,是这时西辽新政权的心腹大患。据中亚赛和西喀喇汗国因葛逻禄人发生冲突,西辽支持西喀喇汗国,后经过调解平息。 1163年耶律夷列去世,因儿子年幼,由其妹普速完执政。期间西辽对花剌子模的控制又有增加。 1178年,西辽发生宫廷事变,普速完和丈夫的弟弟通奸,贬杀丈夫,被驸马之父射杀。帝位由耶律夷列之子直鲁古继承。直鲁古时期,西辽开始频繁同周边国家发生战争。与此同时花剌子模也开始逐步兴起,显露出摆脱西辽统治,在中亚地区称霸的倾向。同时西辽在各个属国的官员也日趋腐化。 1206年,花剌子模苏丹摩诃末脱离西辽。不久西喀喇汗国也开始倒向花剌子模。与此同时,东部的高昌回鹘汗国不堪忍受西辽的剥削,倒向新兴的蒙古国家。蒙古帝国的扩张使得乃蛮人被迫西迁入西辽境内。1211年乃蛮部首领屈出律趁直鲁古外出狩猎的时候将其擒获,攫取了政权。名义上直鲁古被尊为太上皇,但只不过是个幌子。1213年直鲁古去世。不久蒙古势力已经进入中亚,1217年蒙古大军进入楚河,1218年击杀屈出律,西辽灭亡。

麻烦采纳,谢谢!

耶律大石的大石西征

1122年(保大二年),金兵日益逼近,天祚帝流亡,大石与众大臣立秦晋王耶律淳为帝。淳死,立其妻萧德妃为太后,以守卫燕京。及至金兵到来,萧德妃回到天祚处,天祚恼怒,诛杀德妃并责备大石说“:我还没死,你怎么敢立耶律淳?”大石回答说:“陛下拥有全国的力量,不能去阻挡一下敌人,抛弃了国家社稷远远逃遁,致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即使立十个耶律淳,都是太祖的子孙,岂不强似去乞求别人来宽宥性命?”皇上无言以对,赐给酒食,赦免其罪。
大石心中不能自安,于是杀死萧乙薛、坡里括,自立为王,率领铁骑二百乘夜逃遁。向北走了三天,过黑水,见到白达达详稳床古儿。床古儿进献马匹四百只、驼二十只、羊若干。向西行至可敦城,驻军于北庭都护府,会集威武、崇德、会蕃、新、大林、紫河、驼等七州以及大黄室韦、敌剌、王纪剌、茶赤剌、也喜、鼻古德、尼剌、达剌乖、达密里、密儿纪、合主、乌古里、阻卜、普速完、唐古、忽母思、奚的、纠而毕十八部王之众,晓谕他们说:“我祖宗历经艰难创下大业,经历了九代二百年。金人作为臣属,逼迫我国家,残杀我黎民,屠杀毁灭我城邑,使我们的天祚皇帝陛下逃难于外,想到这些我日夜都痛心疾首。我现在仗义西行,想借助众蕃部的力量,翦灭我们的仇敌,恢复我国的领土疆域。你们众人之中也有顾念痛惜我们国家,忧虑我们的社稷,思量共同救出君父,济助生民于苦难之中的人吗?”于是得到精兵一万余人,设置官吏,编列排甲,准备仪仗器具。
1130(或1131)年二月甲午日,以青牛、白马祭祀天地、祖宗,整顿队伍向西进发。先写信给回鹘王毕勒哥说“:从前我国太祖皇帝北征,经过卜古罕城,就曾派遣使者到甘州,下诏给你们祖先乌母主说:‘你思念故国吗,朕马上就可以为你恢复,你担心不能回去吗,我已经拥有这片土地了。我拥有,也就是你拥有了。’你的祖先当即上表致谢,认为国家迁来此地,已有十几代人,军民都留恋现有国王,不愿迁居异地,所以我也就不能重返故国了。这表明我国与你们国家的交好已有多年历史了。现在我准备向西前往大食,向你们国家借道,你们切不可生疑。”毕勒哥接到书信,当即到客舍迎接,大宴三日,临走之前,又进献六百匹马、一百只骆驼、三千只羊,并愿以子孙为人质做附庸,送至境外。所经过之处,为敌的击败之,降附的安抚之。行军万里,有好几个国家归附,获得的骆驼、马匹、牛、羊、财物,不可胜数。兵力日益强大,士气日益高涨。
到寻思干,西域各国合力举兵十万,号称忽儿珊,前来拒战。两军相距大约两里。大石晓谕将士说“:敌军虽多但是没有谋划,攻击它,便会首尾不能相救,我军必定会获胜。”派六院司大王萧斡里剌、招讨副使耶律松山等率兵两千五百人攻击其右路,枢密副使萧剌阿不、招讨使耶律术薛等人率兵两千五百人攻其左路;自己率众进攻其中路。三军一齐攻击,忽儿珊大败,伏尸数十里。大石驻军于寻思干共九十日,回回国王前来降附,贡献土产。
又西行至起儿漫,文武百官册立大石为皇帝,1124年二月五日即位,年三十八岁,号称葛儿罕。又奉上汉制尊号曰天佑皇帝,改元延庆。追谥祖父为嗣元皇帝,祖母为宣义皇后,册立元妃萧氏为昭德皇后。于是对百官说“:我与你们行程三万里,跋山涉水过沙漠,日夜艰辛前行。仰赖祖宗之福佑,你等众人之力,我冒昧地登了大位。你们的祖、父都应该加以存恤善后,以共享荣耀。”从萧斡里剌以下四十九人的祖父和父亲,封号爵赏各有等差。 耶律大石一行的西征路线问题,相继有许多研究者加入讨论。本篇以吾古孙仲端《北使记》记载为分析核心,辅以金山以西交通的考察,证明契丹军队曾由“叶密立”至“阴山”前,遇阻折入“回鹘国”。相关的论点尚有:以《辽史》中记载排斥《征服世界者史》等中亚作家记载的理由并不成立,而所称的“回鹘路”、“碎叶路”,由于沙漠穿越的困难,也并非一条捷径。刘祁及同时代耶律楚材等使用的“回纥”一词所指,更可能是“畏吾儿”及与其在人种上相同的中、西亚白种人。耶律大石于金军来袭前即已进军“吉利吉思”,因此,一旦失利,即向西至于“翼只水”。其一行西征所过迂回曲折,还可从其对臣下所语“朕与卿等行三万里,跋涉沙漠”中得到旁证。
耶律大石的西征路线,学术界颇有不同的说法。归纳起来,主要的大致有三种:一、以俄国学者威廉·巴托尔德《中亚突厥史十二讲》第七讲〈西辽和可失哈儿的突厥文化〉为代表:西征分南、北二路:南路由“杭海山”亦今杭爱山西南行,越过金山亦今阿尔泰山南段,折而南入畏吾儿亦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吐鲁番市一带,再沿“阴山”亦今天山南麓进向可失合儿亦今喀什市;北路由“杭海山”西北行,越过“贪漫山”亦今萨彦岭西段,入“吉利吉思”亦今俄罗斯克孜勒、阿巴坎市一带,受挫后退出,再西行越过“金山”和“翼只水”亦今额尔齐斯河抵达“叶密立”亦今新疆额敏县1。二、以周良霄先生〈关于西辽史的几个问题〉一文为代表:南路只是一支偏师,而以北路为主力经行2。三、以钱伯泉先生〈耶律大石西行路线研究〉一文为代表:“余大钧的观点过分重视波斯和阿拉伯史家的记载,从而使自己的意见基本上与巴托尔德相同,只不过把南下塔里木盆地和北征吉尔吉斯的时间错开而已”。“耶律大石西行的路线是:借道西州回鹘国,沿天山北麓西进,西北至叶密立城。三年后,又由叶密立南下伊黎河流域,再西进巴拉撒浑城。根本没有北上吉尔吉思地区,也没有南下塔里木盆地”。
细阅钱伯泉先生文章,“新论”的基点有二。一是以中国记载排斥波斯、阿剌伯记载:“我国自古即有严格而认真的记史、修史制度,《辽史》和《金史》的编纂,都有档案和实录做依据,即使在剪裁删削时,可能在年代和小节上会有失误,但是重要的史实决不会出现问题。因此,耶律大石西行经过西州回鹘汗国境内,是无可怀疑的事实。中亚和西方向来没有官方记史和修史的传统,有关史籍多出自私人之手,其可靠性自然比不上中国文献。因此,无论是志费尼,还是伊本-阿西尔都没有记录耶律大石路经西州回鹘的史实,由此可知穆斯林史家的记载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二是以所称的历史地理知识否定西行路线的其他方案:“既然耶律大石西行的目标大食,是喀喇汗王朝以巴拉撒浑城为中心的北部地区;那么,只要熟悉古代中国北方和西域历史地理的人,立刻就会想到一条最便利的路线:自蒙古高原中部的可敦城出发,经过阿尔泰山南麓和东部天山北麓,到达西州回鹘国的都城别失八里,这条道路就是唐代中期开辟的回鹘路。再从别失八里沿天山北麓西行,在今新疆精河县穿过登努勒台山口,到达伊犁河流域,然后西经伊塞克湖南岸,西至巴拉撒浑城,这是一条唐朝十分繁荣的通道,因为终点是巴剌撒浑以西不远的碎叶城,所以被称作碎叶路”。
对于第一点,并不夸大地说,这种“感观”过于偏颇。乃为当时中亚主要历史著作之一的志费尼《征服世界史》等书难以轻易否定,犹如波伊勒(J.A.Boyle)在英译本序里所言:“《世界征服者史》是1252年或1253年在哈剌和林开始撰写的;而志费尼在1260年仍在撰写它”。“引用巴尔托德的话,他的著作尚未得到它应有的估价”。“有意义的是,拉施特(《史集》)在谈这个时期的历史中,经常满足于几乎逐字逐句地追随他的前辈。志费尼更有两次访问东亚的方便。他对突厥人和蒙古人的大部分报道,必定是在蒙古宗王的宫廷中,以及他到那里去的旅途中所搜集到的”。而以《辽史》、《金史》论,元人修史时资料就已残缺。苏天爵《滋溪稿》卷二五〈三史质疑〉:“金亡,元帅张侯柔收拾金史北归,中统初送史院,当时已阙太宗、熙宗实录”。“金诸臣三品以上方许立传,然多无事业,所书不过历官岁月而已。四品以下当载者多,而史却不载。当访求书之。若夫将相大臣卒于太宗、熙宗、卫王之时者,虽历官岁月,今亦多无所考矣”6。耶律大石建国时,辽社已墟,而金所统治并不包涵大漠迤北。既不可能是耶律氏、完颜氏宫廷旧藏,当然也无法沾叨“我国自古即有严格而认真的记史、修史制度”之光。

拳打西域,脚踢中亚的耶律大石为何不能抵挡金兵入侵?

 耶律大石,是辽国天祚帝时期著名将领,契丹皇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

  在辽天祚帝时期,金国势大,开始反攻辽国。天祚帝骄奢淫逸,贪玩享乐不思进取,导致辽国国力迅速下降,朝政腐败,人心不在,还面临着严峻的内外矛盾。一直在辽国压迫下的女真族这个时候开始崛起,并且建立金国,与宋朝达成盟约共同进攻辽国。

  本就走向衰微的辽国,面临两国的内外夹击,局势艰难,难以取胜。公元1122年,金军大举入侵燕京,天祚帝逃亡云中,这个时候在燕京留守的便是耶律大石。耶律大石一直勉力保存辽国,最后终于在天祚帝不听劝告的情况下,带领两百骑兵,自立为王。随着西征的展开,耶律大石最终建立了西辽,使得契丹王朝得以延续百年。

  耶律大石以两百骑兵自立为王,随后又向十八部众集合一万余骑兵。但是最后却能与西域十万兵士对抗,最终成为中亚霸主,建立西辽。

这样一个厉害的人物,为什么却在金国入侵之时,未能成功阻止敌人的入侵呢?

 首先从外因上来说,女真的骑兵绝对是响当当的军士。在明朝曾经流传过一句话,说的便是女真骑兵不过万,过万不可敌。一万骑兵便无敌,虽说有些夸张,但是却能表明女真骑兵在冷兵器时代拥有的力量。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耶律大石凭借的却是衰微的王朝,自然很难打赢。

  从内因上来看,有一个不听劝告的君主。明明辽后期与金国差距巨大,却死刚着要与金国决一死战,不理耶律大石“养兵待时”的建议。有这样一个统治者,就算再来十个耶律大石也无济于事。

  所以说,耶律大石虽然能在中亚取得重大成就,却不能抵挡金国对辽国的入侵。

耶律大石是如何率200残兵复辟故国,重塑契丹荣光的?

他是怎么做到的?

耶律大石被金军俘虏后率200精兵逃出,一路向西,最后在西域正式称帝。他之所以仅靠200士兵能够复辟故国,在于他高超的战略布局,卓越的个人能力;采用怀柔的统治政策。

耶律大石文武双全,擅长骑射,曾中进士,可见他的优秀。多年的战斗经验培养了他高超的军事能力,但在面对金军时由于天祚帝的一意孤行,导致战败。耶律大石也被迫向西行,因为西域各部落与契丹关系密切,契丹在西域有雄厚的基础。可以借着这些旧部的力量,帮助他复辟故国。耶律大石最先来到可敦城,后召集各首领会盟,希望得到各部落的支持。其后各部落对耶律大石表示支持,纷纷出兵出力。耶律大石看到了希望,抓住了这次机会。

耶律大石的统治政策保证了百姓和牧民的生存,对各阶层各民族的权利也没有剥削。稳定了社会各阶层,赢得了民心。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休养生息。经过多年的治理,西辽日益强盛兵强马壮,商业往来频繁,经济快速发展。

在这中间耶律大石进行过东征,想要回归故国,但因距离遥远,有沙漠阻隔,计划也就停止了。专注于西辽的建设,将西辽建设成中亚霸主,恢复往日辉煌。西辽的崛起,对中亚霸主塞尔柱帝国构成威胁。不可避免要决一死战,双方在经过一系列战斗后,西辽获得胜利,塞尔柱帝国消失,西辽成为新的中亚霸主。

他的姓名已成为西辽的象征,在他去世数十年后,西域、南宋和金朝仍径以大石指称西辽。耶律大石在艰难的条件下,率众西征,在中亚创建了另一个疆域辽阔的多民族的新王朝。他总结辽朝兴衰的教训,吸收当地民族的统治经验,制定了西辽基本制度和政策,推动了中亚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这一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以致西辽被蒙古消灭以后,成吉思汗的谋臣耶律楚材仍称赞大石“颇尚文教,西域人至今思之”。大石在辽史上应该占有与阿保机那样的地位,也应该列入中华民族最杰出的历史人物的行列。以前的史书对他强调得实在不够。
耶律大石虽然只带了200残兵,可是他与西域个部族关系密切,也得到了支持,所以建国西辽。
老耶律是有高超的打仗水平,但与“兵仙”韩信一样,在征战过程中从未遇上过强劲的军事对手,比如象乐毅遇上田单、白起遇上廉颇、王剪遇上李牧、诸葛遇上司马,仙遇神才,就没有那么容易能够轻松地碾压对手了
耶律大石最先来到可敦城,后召集各首领会盟,希望得到各部落但在面对金军时由于天祚帝的一意孤行,导致战败。耶律大石也被迫向西行,因为西域各部落与契丹关系密切,契丹在西域有雄厚的基础。可以借着这些旧部的力量,帮助他复辟故国。耶律大石最先来到可敦城,后召集各首领会盟,希望得到各部落
本文标题: 如何看待耶律大石在西域的作为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4525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你们觉得看《曾国藩家书》有用吗如何看待陈平的《代谢增长论》中英版本内容不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