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胡适

发布时间: 2021-06-23 00:57:4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9

怎么评价胡适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能脱离其历史背景。第一,胡适选择的哲学道路对于中国人评价他造成什么影响。胡适的“实用主义”哲学本质...

如何评价胡适

怎么评价胡适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能脱离其历史背景。
第一,胡适选择的哲学道路对于中国人评价他造成什么影响。胡适的“实用主义”哲学本质上是一条解构主义道路。这在落后贫困的旧中国很显然是显得特立独行的,用现在的流行语说就是“迎合民粹”,还是偏黄色下流的那种,而不是打鸡血的那种。这样一种哲学道路,就导致胡适哲学的成功的结果就是受众对他这样的“大知识分子”的嘲讽。《让子弹飞》里,“没有你,对我很重要。”那么,胡适就像那个假的黄四郎,是“没有我,对我很重要。”
第二,胡适为何选择这样一种哲学道路。

二战进行到后半段,前所未有的全面动员导致这已经变成了一场“思想战”。倘若不加强思想教育,那么各国就会重蹈一战“王冠落地”的覆辙。

这时,二战就呈现出一种与一战相似的状况,即集体安全,而且是思想领域的集体安全。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了“冷战”。简而言之,就是假如德国倒了,那么整个轴心国就倒了,无论其他小弟过得多么滋润;苏联倒了,整个东方阵营就倒了;美国倒了,整个西方阵营就到了。这与二战之初日本、法国乃至美国等列强吸取一战教训,各自为政的情况已经大大不同。

在这一阶段,纳粹也好,苏联也罢,打出的旗号都是“科学”。相对应的,旧世界的英法帝国,甚至于蒋介石这种身处同盟国阵营的,日本这样身处轴心国阵营的,打出的旗号都是“传统”。这种传统不可避免地发展成一种自废武功式的“反智主义”,在科学的冲击下风雨飘摇。

此时,以胡适为代表的“美国传教士”就“倒果为因”,炮制出一套“众生平等”的“无智主义”。即知识多的(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科学的),手握理论武器的人并不能指导知识少的,缺乏理论武器的人,二者的地位是平等的。消解知识和知识分子本身的神圣性——读书只为稻粱谋,千里做官只为钱。

而这种“去指导”潜含着一种“闷声发大财”的逻辑,如此就避免了觉醒民众对于“传统说教”的逆反心理,进而不知觉地坠入庸俗化的“资本主义”——消费主义的彀中。而另一方面,美国为此付出的代价则是彻底放弃民族主义国家的建构,千年帝国的宏图,转变为一个只要发财了,或者有发财意愿都能来的移民国家;世界各地的“高等华人”、“高等东欧人”、“高等非洲人”用亲身经历有效迟滞了东方阵营的冲击,以极具感染力的个例反驳高深莫测的乌托邦体系。这一套不能说高尚,但却击中了人性的弱点——表功讳过,十分之有效。

这件事其实中国历史上有过先例。
胡适是一个“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人物,或许正如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答陈独秀语所言:“此事之是非,非一朝一夕所能定,亦非一二人所能定。甚愿国中人士能平心静气与吾辈同力研究此问题。讨论既熟,是非自明。”先生亦然。我只知道,我们评价一个人,不能孤立地去评说,不能脱离其当时的历史大背景,而用今天的标准,以现在人的智识去要求先生,苛责先生。先生固然犯过很多错,一些见解并不完全正确,尤其政治见解甚至不免有些错误。但先生是一个一以贯之地相信他所相信的,坚持他所坚持的那么一个知识分子,是一个爱真理,爱自由的人。先生于历史的贡献也是不容置疑的,虽其学其说,未必太深刻,也未必能持久,但先生开山有功,不容异议。先生实在是一个“开风气”的大儒。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笔名胡适,字适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他的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
“五四运动”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从此改变了他“20年不谈政治;20年不干政治”的态度。他于1920年代办《努力周报》,1930年代办《独立评论》,19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1938~1942年出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193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治学方法。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笔名胡适,字适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他的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
"五四运动"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从此改变了他"20年不谈政治;20年不干政治"的态度。他于1920年代办《努力周报》,1930年代办《独立评论》,19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1938~1942年出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193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2年返台,1957年始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在台北病逝。
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治学方法。
总体评价
胡适是上个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学者之一。他的影响,虽然也有消极的负面的成分,但其主要方面是积极的、进步的。这是因为他毕生着力提倡的是民主、自由思想和理性主义。正是这样的思想帮助许多青年树立自主自由的人格,形成独立思考、尊重事实的思维方式,成为具有民主和科学素养的人。可以说,对于"五四"后中国民主力量的成长,胡适功不可没。
名人评价
余英时 (历史学家,汉学家):对于这样一个启蒙式的人物,既不能用中国传统经师的标准去衡量他,也不能用西方近代专业哲学家的水平去测度他。他在西方哲学和哲学史两方面都具有基本训练则是不可否认的。这一点训练终于使他在中国哲学史领域中成为开一代风气的人。
季羡林(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语言学家):胡适是一个书生,说不好听一点,就是一个书呆子。举一小事称,胡适一次会议前声明要提前退席,会上忽而有人谈到《水经注》,胡适之先生立即精神抖擞,眉飞色舞,口若悬河起来,乃至忘了提早退席这件事。
张中行(学者,哲学家,散文家):在当时的北京大学,交游之广,朋友之多,他是第一位。是天性使然还是有所为而然,这要留给历史学家兼心理学家去研究;专从现象方面说,大家都觉得,他最和易近人。即使是学生,去找他,他也是口称某先生,满面堆笑,如果是到他的私宅,坐在客厅里高谈阔论,过时不走,他也绝不会下逐客令。
梁实秋(文学家):胡先生,和其他的伟大人物一样,平易近人。"温而厉"是最好的形容。我从未见过他大发雷霆或盛气凌人。他对待年轻、属下、仆人,永远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就是在遭到挫折侮辱的时候,他也不失其常。"其心休休然,其如有容。"

如何评价胡适这首诗?

  《蝴蝶》作于1916年8月,出版时题为《朋友》。全诗内容如下: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胡先生采用白描表现手法,叙写了一只黄蝴蝶对自身遭际的无奈和迷茫,并以物喻人,并无创新之处。
  此诗并不符合中国诗词传统的“蕴藉”的审美习惯,显得幼稚而浅白,无法给人以审美愉悦,无法通过对具体形象的塑造来引起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
  如果要挖掘此诗的现实意义,它作为一种尝试,为摆脱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为中国白话诗歌开辟一条道路。这就是此诗独有的历史意义了。
  其次就是此诗的背景。《蝴蝶》其实是一曲中西合壁的现代“梁祝”。它纪念了胡适与韦莲司一生的爱情悲剧。这是胡适对自己爱情生活的一声叹息。胡适十几岁时就与江冬秀订了婚,但到美国之后,邂逅了才情超逸的韦莲司并为之倾倒,两人的半世情缘从此启幕,现在已不是秘密了。这首诗写于1916年,正是胡适回国的前夕,这首《蝴蝶》其实是一曲中西合璧的现代“梁祝”。本来“双双飞上天”翩翩翻飞的两只蝴蝶,因胡适母亲催胡适回家成亲,不得不“忽飞还”一个,剩下韦莲司一个人孤苦伶仃,望穿秋水,也真“怪可怜”——韦莲司一生未嫁。表达了他当时孤寂、苦闷心情。

如何评价胡适

如何评价胡适
少谈主义,多解决问题
胡适是一个“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人物,或许正如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答陈独秀语所言:“此事之是非,非一朝一夕所能定,亦非一二人所能定。甚愿国中人士能平心静气与吾辈同力研究此问题。讨论既熟,是非自明。”先生亦然。我只知道,我们评价一个人,不能孤立地去评说,不能脱离其当时的历史大背景,而用今天的标准,以现在人的智识去要求先生,苛责先生。先生固然犯过很多错,一些见解并不完全正确,尤其政治见解甚至不免有些错误。但先生是一个一以贯之地相信他所相信的,坚持他所坚持的那么一个知识分子,是一个爱真理,爱自由的人。先生于历史的贡献也是不容置疑的,虽其学其说,未必太深刻,也未必能持久,但先生开山有功,不容异议。先生实在是一个“开风气”的大儒。暂此,不能尽述。
本文标题: 如何评价胡适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4490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有哪些特色小吃背后是有历史故事的喝茶时为何第一泡是倒掉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