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东北拥有优秀的适合农耕的土地,但中国古代史上,中国东北似乎并没有出现农耕文明

发布时间: 2021-06-22 07:58:4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7

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开发东北平原,使东北成为汉文化核心区域?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长达五千年之久且从未间断的国家,它就是...

为什么东北拥有优秀的适合农耕的土地,但中国古代史上,中国东北似乎并没有出现农耕文明

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开发东北平原,使东北成为汉文化核心区域?

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长达五千年之久且从未间断的国家,它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


几千年来,生活在这片广袤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为享誉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同其它人类文明一样,中国早期文明亦发源于大河流域,而对中华文明根源产生最为重要影响的河流就是黄河和长江。

可以说,若没有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创造的灿烂文明,便没有今日之中国。


据文献记载,自中国新石器时代伊始,我国古人便开始在黄河和长江两河流域开垦、围猎,繁衍生息,如著名的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进入夏商周奴隶社会后,两大河流域,诸侯国密集建立,经济社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历朝历代以此为中心,持续开疆拓土,疆域一扩再扩,最终奠定了今天的中华版图。


在长达五千多年的时间内,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一直是历代王朝的统治中心。大部分封建王朝的都城也是建在这一地区。

黄河和长江流域之所以能够创造气势恢宏,历史悠久的文明,主要就是因为两大河流域,气候四季分明,无极寒、极热之地,且降水较充沛,故适宜人类生存和农业发展。


靠着适宜优越的自然条件,勤劳勇敢的中国古人在此创造了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中华文明。


由此,围绕两大河流域的地区便成为了汉文化的核心区域。


回到题干所问“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开发东北平原”则是有如下原因:


(1)、交通不便

东北和关内相连之地,山区居多,连绵不断的大片山脉将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分割开来。山地较多,就使得陆路崎岖不便,很早以来,辽西走廊就成了关内通往东北地区的最主要的通道。


而这条仅有的走廊也是狭窄不平,且一旦遇到下雨降雪等恶劣天气,便会泥泞不堪,寸步难行。


(2)、气候较差


在古代中原汉人心中,东北是一处酷寒之地,冬季气温低下,寒冷干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不适宜人类居住。鉴于此,古代有些王朝为了惩罚犯人,便将其流放于此,如清朝时期的宁古塔。


不仅人类生存发展需要合适的气候条件,农作物生长亦是如此。


我国古代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农作物种类稀有、单一,耐寒的农作物更是少之又少。那时北方以种植粟、黍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受气候影响,这些农作物彼时在东北地区根本无法种植。就连我们现在常见的玉米、马铃薯也是在明朝年间才从国外传入。所以说在明朝以前的几千年时间内,东北这种寒冷的气候很难有适合的农作物生长。

交通不便,加之气候恶劣,历代中原王朝对东北地区的关注少之又少,更不会大规模去开发经营那片“不毛之地”。故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几千年时间内,东北地区一直被摒弃在汉文化核心区域之外。


事实上,东北地区是一片土地肥沃、物产富饶之地。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规模开发北大荒,使那片原先沼泽遍地、野兽出没的荒芜之地,变成了誉满全国的“北大仓”,成为了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在困难时期,北大仓生产出的大批粮食曾养育了无数国人。

古代的东北平原区域是个气候很寒冷的地方,不适合大规模人群居住,而且多沼泽,因此不具备开发条件。
因为当时的东北土地贫瘠想要开发十分困难,而且古代的人口也不是很多。
因为东北地区比较寒冷,根本不适合人类生存,所以才没有开发成核心区域。

东北发展历史:中国古代东北是什么国家

一、先秦时期

自有文字时起,东北作为一个地区就已载入典籍。《尚书·禹贡》最早把东北载入典籍,把远古中国划分“九州”,其中“冀州”,已涵盖今辽宁省西部地区;“青州”则把今辽宁南部主要是辽东半岛置于州的辖境之内。

相传“九州”为禹治水后所设,而舜又析“九州”为“十二州”,其中分冀州东北是幽州,即辽宁北镇以西地区简称辽西;分青州“东北”为营州,即今北镇以东地区称辽东。

“东北”一词,最早发见于《周礼·职方氏》。“东北曰幽州,其镇山曰医巫闾。”《山海经》中,“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 “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

二、汉晋时期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派兵由水、陆两路进攻,灭亡盘踞在朝鲜半岛北部的卫氏朝鲜。公元前108年,汉武帝统一其旧域后,在那里划分地方行政区域,在朝鲜设置了乐浪郡、玄菟郡(约在今朝鲜咸镜道)、真番郡(约在朝鲜黄海道、京畿道各一部)、临屯郡(约在今朝鲜江原道),史称“汉四郡”。四郡其下各辖若干县,郡县长官由汉朝中央派遣汉人担任。很显然,“汉四郡”的设置,说明汉武帝已经将朝鲜半岛北部地区纳入了汉帝国的统治范围。

公元前82年,西汉中央政府将真番、临屯二郡撤销,将玄菟郡西迁至辽东地方,并将此三郡之属县合并于乐浪郡。新的玄菟郡(郡治在今辽宁省新宾北汉城),在其下新设高句丽、上殷台、西盖马三县。西汉末年起,高句丽族及其王国政权兴起于辽东地方玄菟郡。

三、公孙氏政权

两汉、魏、晋时期,公孙氏是辽东大姓,长为辽东郡郡吏,东汉末公元189年---238年,辽东公孙氏政权在50多年里,前后经历了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恭和公孙渊三代四位统治者,辽东太守公孙康管辖乐浪郡地区,将乐浪南部分割出来,设立带方郡。

四、唐朝

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唐朝灭亡高句丽后,在平壤设置安东都护府以统辖其地,所辖包括辽东半岛全部、朝鲜半岛北部、吉林西北地区和朝鲜半岛西南部的百济故地,包有今乌苏里江以东和黑龙江下游西岸及库页岛直至大海。

罗唐战争后,安东都护府从平壤搬到辽东,成为唐朝管理辽东,以及高句丽、渤海国等地的一个军政机构。有唐一代,辽东即鸭绿江南北的高句丽故地其主体部分仍然属于大唐王朝,新罗的疆域仍然在大同江及平壤以南。新罗仍然臣服于唐朝。

722年(唐开元十年),黑水靺鞨首领倪属利稽至唐朝贡,唐玄宗设立黑水军,以后改设黑水都督府,由部落首领担任都督和刺史职位,中央也派内地官员来这里任长史(副都督、副刺史)。

五、辽金时期

唐朝末年,契丹在首领耶律阿保机把两大部落统一起来,自立为王。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国号契丹。阿保机逝世后,其子耶律德光继位,公元947年改国号为辽,改皇都为上京。辽朝鼎盛时的疆域,东至当今的色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带;东北到外兴安岭和鄂霍次克海;南抵天津市、河北省霸县、山西省雁门关一带,与北宋对峙。

五代十国,此为营州、平州之地。梁和唐时,在卢龙城设平州、卢龙县治。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契丹占据了营、平等州,晋、汉、周时,一直为契丹所据,后契丹改国号辽。

公元1113年,女真完颜部首领阿骨打举兵夺取松花江流域。1115年称帝,国号金,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以南)。建国后继续征战,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大金最盛时超过极盛时期的辽国,囊有当时的北方。

六、元朝

1287年元末元顺帝(元惠宗)回到东北祖先之地: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元上都---赤峰应昌府---呼伦贝尔盟捕鱼儿海(贝尔湖),而没有回漠北,东北的岭北行省东部和辽阳行省是元朝大本营;他的后代达延汗1470年又重新在东北察哈尔建立北元中心,元朝设立辽阳行省和岭北行省东部,统辖东北全境。

七、明朝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市)称帝,建立明朝,同年灭元。在辽东都司,农业、手工业都得到很大发展。辽阳地区,明朝时是“岁有羡余,数千里阡陌相连,屯堡相望的富饶地方。当时,辽东都司的冶铁、制盐等手工业也很发达。辽东的三万卫与四川的龙州、顺天的遵化,是当时全国闻名的三大冶铁中心。吉林市是明朝设在东北的造船基地。

于是洪武四年(1371年)明在辽东设置定辽卫都卫,洪武八年(1375年)明改定辽卫都卫为辽东都指挥使司,管辖辽东二十五卫,一百三十八所,二州,一盟。

八、清朝

1616年,建州女真领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大汗,重建大金国,史称“后金”。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改女真族号为“满洲”。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统一全国。清朝初期对东北实施军府制,1661年开始建立柳条边,封禁汉人移民。

晚清边疆危机日甚,清朝被迫开放边禁,采取“移民实边”的政策。1861年至1880年代陆续开放了吉林围场、阿勒楚喀围场、大凌河牧场等官地和旗地。1882年(光绪八年)首先在吉林招垦,设立珲春招垦总局,此后又开放了黑龙江地区的土地开垦。并且在1907年,清廷裁撤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改置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设巡抚,并设东三省总督。

九、民国

民国初1911---1931年为张作霖父子的奉系东北军统治,包括奉天、吉林、黑龙江、热河和部分时期的察哈尔特别区。

十、日据时期

日本关东军在东北建立了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和伪满洲国。

十一、解放后

(1948年—)东北从东北人民政府的共同行政区过度到东北经济区。

扩展资料

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地理文化大区和经济大区,不是行政区;“东北”一词,最早发见于《周礼·职方氏》。“东北曰幽州,其镇山曰医巫闾。”《山海经》中,“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 “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

元朝《大元一统志》说:“开元路,南镇长白之山,北浸鲸川之海,三京故国,五国旧城,亦东北一都会也。”清朝康熙说“东北”是“中国地方”——《清实录康熙朝实录》 “谕朕前特差能算善画之人、将东北一带山川地里、俱照天上度数推算、详加绘图视之。此皆系中国地方。

1945年至1954年中共中央设东北局和东北人民政府,以辖辽东、辽西、热河、内蒙古自治区、吉林、松江省、黑龙江7个省区。许多人会混淆东北地区与行政区划 ,但只有个别时期,东北地区才与东北所处的行政区重合。

比如清朝1636--1644年盛京总管;1947--1954年东北人民政府,东北人民政府管辖的7省区就是现在东北地区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五盟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北地区

东北,古称营州、辽东、关东、关外、满洲,是中国东北方向国土的统称。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即“东五盟市”:赤峰市、兴安盟、通辽市、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东北是华夏民族的传统聚居地,在中国的周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 ,周天子分封诸侯以屏藩王畿,赐周召公姬奭以东北之地,是为燕国的始祖。周召公姬奭(前十一世纪 又作“邵公”、“召康公”、“太保召公”。姓姬名奭(音「是」shì),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

燕国是西周至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封国。关于它的始封,《史记》卷34《燕召公世家》有明确的记载,称:“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史记》卷4《周本纪》也说武王伐纣之后,“封召公奭于燕”。召公名奭,姬姓,是与周室同姓的贵族,因食邑于召,称为召公。他和周公旦、太公望,都是西周开国奠业的重臣,也是周文王、武王最为信任、倚重的人。燕昭襄王(?—前279年)在位的时候,向东袭破东胡修筑长城,向南讨伐齐国,燕国达到极盛。

燕王喜三十三年(公元前222年), 秦灭韩、魏、楚后,再遣王贲攻燕辽东,燕军战败,燕王喜被俘,燕国灭亡。秦军回师攻代,代王嘉被俘。燕辽东故地和代地被秦分别设为辽东郡和代郡。

东北,古称营州、辽东、关东、关外、满洲,是中国东北方向国土的统称。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即“东五盟市”:赤峰市、兴安盟、通辽市、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东北是华夏民族的传统聚居地,在中国的周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 ,周天子分封诸侯以屏藩王畿,赐周召公姬奭以东北之地,是为燕国的始祖。周召公姬奭(前十一世纪 又作“邵公”、“召康公”、“太保召公”。姓姬名奭(音「是」shì),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   
燕国是西周至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封国。关于它的始封,《史记》卷34《燕召公世家》有明确的记载,称:“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史记》卷4《周本纪》也说武王伐纣之后,“封召公奭于燕”。召公名奭,姬姓,是与周室同姓的贵族,因食邑于召,称为召公。他和周公旦、太公望,都是西周开国奠业的重臣,也是周文王、武王最为信任、倚重的人。燕昭襄王(?—前279年)在位的时候,向东袭破东胡修筑长城,向南讨伐齐国,燕国达到极盛。   
燕王喜三十三年(公元前222年), 秦灭韩、魏、楚后,再遣王贲攻燕辽东,燕军战败,燕王喜被俘,燕国灭亡。秦军回师攻代,代王嘉被俘。燕辽东故地和代地被秦分别设为辽东郡和代郡。   
前226年,秦将王翦攻克燕都蓟,燕王喜与太子丹逃亡辽东,秦将李信追太子丹至衍水,太子河因此而得名。
  高句丽和渤海国
  公元前37年,高句丽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建立政权。创建者是夫余人(东北古代汉人一支与现代韩国人无关,人口几全部姓高)朱蒙;都城是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五女山城),后琉璃王迁都国内城丸都(吉林省集安市)。高句丽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地方政权(共历705年),统治最盛时一度将朝鲜半岛大半纳入版图,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对东北地区南部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西晋时,慕容鲜卑迁到现在的辽西地区,公元337年称燕王,建乎府于龙城(今朝阳市),史称前燕,前燕亦重视发展生产,兴修水利,规定租税,非工商人口归农等等。使辽西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公元668年(唐高宗总章元年),高句丽在唐军和新罗(今天朝鲜、韩国祖先)的夹击之下灭亡,第27代国王宝藏王高藏被唐军俘虏。高句丽人口绝大部被唐朝政府内迁中原融回中土,余众融入渤海国的人民里。   
唐武后圣历元年(698年),肃慎后裔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以本部为主,结合其他部,在“白山黑水”(长白山、黑龙江)之间建立地方政权渤海国(亦称震国)。后来鼎盛时,疆土方圆5000里,人口近500万,胜兵数十万人,史称“海东盛国”。
  辽金元时期
  辽金元时期,先后有居住在辽河上游的契丹族建立辽王朝(907年~1125年);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入主中原建立金王朝(1115年~1234年)。这对于各民族的融合和发展,对于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唐朝末年,契丹在首领耶律阿保机把两大部落统一起来,自立为王。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国号契丹。阿保机逝世后,其子耶律德光继位,公元947年改国号为辽,改皇都为上京。辽王朝鼎盛时的疆域,东至当今的色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带;东北到外兴安岭和鄂霍次克海;南抵今天的天津市、河北省霸县、山西省雁门关一带,与北宋对峙。   
公元1113年,肃慎族系女真完颜部首领阿骨打举兵夺取松花江流域,南下占领辽东半岛。1115年称帝,国号金,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以南)。建国后继续征战,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大金最盛时超过极盛时期的辽国,囊有辽吉黑三省和蒙古草原,大金骑兵向亚洲东北部海岸线纵横驰骋几拥有肃慎族系全部故地,西以河套、陕西横山、甘肃东部和西夏交界,向南一直到秦岭淮河与南宋对峙。   
1287年,元朝设立辽阳行省,统辖东北全境。   
  明代对东北的管辖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市)称帝,建立明朝,同年灭元。在辽东都司,农业、手工业都得到很大发展。现在的辽阳地区,在当时是“岁有羡余,数千里阡陌相连,屯堡相望的富饶地方。当时,辽东都司的冶铁、制盐等手工业也很发达。辽东的三万卫与四川的龙州、顺天的遵化,是当时全国闻名的三大冶铁中心。   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即北京),元朝灭亡。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消灭盘踞东北,负隅顽抗的故元残余势力,一方面派黄俦等人前往辽东,“诏谕辽阳诸处官民帅众归附”;另一方面派兵从山东渡海,向辽东进军,迫使故元辽阳行省平章刘益投降。于是洪武四年(1371年)明在辽东设置定辽卫都卫,洪武八年(1375年)明改定辽卫都卫为辽东都指挥使司,管辖辽东二十五卫,一百三十八所,二州,一盟。朱元璋为了向北推进,在“慎固边防,翼卫王室”的思想指导下,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在北方和东北,如封燕王于北平、封韩王于开原、封宁王于大宁(今赤峰宁城)、封辽王于广宁,其目的是“据名藩,控要害,以分制海内”。当时故元太尉纳哈出占据金山(即吉林省农安县)一带,与辽东高家奴、哈喇张、也速之等故元残余势力,“彼此相依,互为声援”,企图继续顽抗。明朝要统一东北,就必须消灭东北境内的“故元遗兵”。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派冯胜、傅友德率领明军进攻金山,纳哈出兵败投降,其他“故元遗兵”也纷纷归降,蒙元在东北地区的残余势力被肃清。   
建州女真   “卫所”是按照明朝政治制度设置的地方军事行政机构,它和内地有所不同的是除了军事职能外,还要管理地方行政事务,所谓“抚绥属部”,“看守地方”。“卫所”官员都是明朝中央政府直接委任的,采取“因其部族,……官其酋长为都督、都指挥、指挥、千百户,镇抚等职,给与印信,俾仍旧俗,各统其属”的政策。他们的官职是世袭的,父死子继、父老子替都必须得到明政府的批准。如果要求晋升官爵、更换敕书(委任状)、增加赏赐等,则要呈报明朝政府,不得擅自行动,否则要受到处罚。明朝授给奴儿干都司属下卫所的官印,不断有所发现,如有《毛怜卫指挥使司之印》、《木答里山卫指挥使司印》、《禾屯吉卫指挥使司印》、《囊哈儿卫指挥使司印》、《塔山左卫之印》,以上的“印信”,清楚表明了明朝在东北地区设置地方行政机构,进行管理最好的历史物证。   
由于女真和明朝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密切,来往更为频繁。因此,东北地区的水陆交通也随之发展起来了。明朝在蒙元设置驿站的基础上,大力扩建和新建驿站,延长或新辟驿站的线路,据《辽东志》记载,当时从辽东通往东北各地区共有六条交通干线,开原城是六条干线的起点。东到朝鲜,西达蒙古,东北抵达特林地区的满泾;西北通往满洲里以北,形成四通八达的驿站交通网。特别是对黑龙江、松花江一带,明廷为了保证辽东同奴儿干地区的交通运输,永乐十年(1412年)自松花江到黑龙江下游,就设了满泾等四十五站。永乐十八年(1420年)又在吉林的松花江畔建立了造船厂,担负“造船运粮”和运送军队的任务。正因为明朝积极发展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增设驿站,建立船厂,更加强了女真和辽东及中原地区的联系。然而明朝中期以后国力衰退,无力再维持对北方边疆的统治,1435年(明宣德十年),奴尔干都司被撤销,但下属的卫所则继续存在。随着鞑靼和女真的兴起,明朝在东北地区的有效控制区退缩到辽东地区。
  清朝对东北的统治
  16世纪末,女真再次勃兴强大。1616年建州女真领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大汗,重建大金国,史称“后金”。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改女真族号为“满洲”。1644年明朝灭亡后,清军大举入关,统一全国。满族取得政权以后,以东北为“龙兴之地”,定盛京为“陪都”,对东北实行“特别之制”的治理办法。从17世纪中叶起,沙俄侵略军越过外兴安岭,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烧毁村庄,杀掠人口,抢夺粮食和貂皮。之后清军与俄罗斯多次爆发冲突或战争,直到1685年雅克萨之战后,在康熙帝的授意下清军乘胜求和签约。于 1689年签定《中俄尼布楚条约》(尼布楚议界条约),在条约签订之前,清朝在东北地区疆域西括内外蒙古,尽有中、东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包括库页岛、千岛群岛,北滨北冰洋,东北方向直到堪察加半岛和白令海峡。1689年《尼布楚条约》后东北地区疆域逐渐退至外兴安岭、乌第河、贝加尔湖南岸一线以南地域。清末民初中国衰弱,库页岛、千岛群岛丧失,外蒙古独立,东北版图最后缩至今日模样。   
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开垦,中原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东北农业生产的基本轮廓大致形成。在农业发展的同时,商业、手工业随之兴起,出现了沈阳、辽阳、锦州、长春、吉林、宁安、辽源、哈尔滨等经济中心。   
清军入关后,于清朝初年,在东北设置了盛京将军、宁古塔(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三将军的辖区在管理方式、行政制度及土地占有形式方面有别于中原地区。多尔衮就在1644年下令严令禁止汉人进入所谓的“龙兴之地”垦殖。这就是“禁关令”。虽然清朝于1692年开始向东北地区派遣八旗及汉军移民,但清初满洲人倾族入关后东北人口更加稀少,清朝统治者视东北为“祖宗肇迹兴王之所”,借口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与“禁关令”相关的词汇除了“禁关令”外,还有两个:“柳条边”和“闯关东”。为了严格执行“禁关令”,从顺治年间开始,清朝政府不惜代价于东北境内分段修筑了一千多公里名为“柳条边”的篱笆墙,也称柳条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至康熙中期完成。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为“老边”;自开原东北至至今吉林市北的为“新边”。边墙以东的满洲严禁越界垦殖,边墙以西则作为清朝的同盟者蒙古贵族的驻牧地。清朝对东北的封禁造成了东北人口稀薄,最终为俄国对中国东北的蚕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晚清边疆危机日甚,清朝被迫开放边禁,采取“移民实边”的政策。1861年至1880年代陆续开放了吉林围场、阿勒楚喀围场、大凌河牧场等官地和旗地。1882年(光绪八年)首先在吉林招垦,设立珲春招垦总局,此后又开放了黑龙江地区的土地开垦。并且在1907年,清廷裁撤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改置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设巡抚,并设东三省总督。

古代中国北方 东北 老进攻中原,朝鲜为什么一直不进攻中原?

1、历史上的朝鲜(广义上的)曾多次进攻我国东北,基本上以失败告终。如AD12年,高句丽脱离中原王朝独立,开始吞并玄菟郡。AD28年,东汉辽东太守发兵讨伐高句丽。高句丽太武神王(AD18-44年)高无恤坚壁清野,退入国内城。 AD32年向新成立的东汉朝贡。 到高句丽太祖大王宫继位(AD53年)后国力恢复,又开始入侵,攻占了东汉的乐浪、玄菟、辽东郡,成功进入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的平原地带。先后受到东汉王朝、公孙氏、曹魏、鲜卑慕容氏的多次打击,有几次濒临灭亡。如AD246年曹魏毋丘俭出兵,AD342年慕容鲜卑出兵,均攻陷其首都。

2、我国处于南北朝大分裂时期,是高句丽的黄金时期,广开土王、长寿王等君主采取北和中原,南侵新罗、百济的策略,在占领辽东的情况下征服大半个朝鲜半岛,其国力强大到威胁中原王朝的地步,所以隋炀帝、唐太宗、高宗数次用兵,于AD668年被唐、新罗联军攻破平壤,高句丽灭国。之后,唐朝在平壤设安东都护府,由薛仁贵驻守。之后的半岛进入新罗王朝(AD668-935年)、王氏高丽王朝(AD936-1392年)、李氏朝鲜王朝(AD1392-1910年),基本上对中原王朝称臣纳贡。
不知道你说的北方东北是不是想说类似匈奴、突厥、以及后面的蒙古,辽,后金乃至清?如果是,那么我们不难发现,前面提到的这些国家(民族)中,其中多半都是游牧民族,就算不是,其内部也没有形成相对健全的农耕文化。相比之下,朝鲜在很早就已经脱离了祖先的游牧习性,并且长期以来其地区都被国家形态的文明体制统治着。因此朝鲜人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安居乐业,没有不断掠夺的必要。当然,在历史上其实朝鲜对中国进行过一些扩张。不过范围基本都在东北地区。其中比较大的应该算是在中国的三国时期高句丽(朝鲜政权)与曹魏联手打下了辽东郡。只不过因为最后朝鲜一方想独吞胜果,被曹魏一方发现之后高句丽又被赶了出去。之后朝鲜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扩张行动了。首先是因为中国太过强大。隋唐两朝都对朝鲜进行过侵略。(尽管隋朝的输得很惨)朝鲜的高句丽也被唐朝所灭。自身难保就更不必谈对外扩张了。此外,朝鲜内部长期以来都处于比较分裂的状态,没有一个极强的政权统一整个朝鲜。好不容易有了一个高丽都已经到了元朝了,但是在蒙古人的逼迫之下他们也不得不只能作为中国的附庸国。所以说不是不进攻,是不能进攻啊。
朝鲜半岛的国家在晋朝以前都不强 还不统一 在隋朝时才有个高句丽抢占过中国的辽东(高句丽族还不是发源于朝鲜半岛 但他是当时半岛的三国之一 ) 在唐朝时才统一的朝鲜已经是中原国家的附属国 有中原国家的保护 朝鲜几乎不发展武力了 而且朝鲜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有忠君的观念(朝鲜的王要接受中原皇帝的册封才能即位)
进攻中原的主要是游牧民族,朝鲜不是游牧民族
朝鲜不是游牧民族,有自己的生产能力,能自给自足,并且也的确没有那实力,反而历史以来一直做为中国的附属国而拖累中国,例如明朝万历时期,朝鲜几个月不到就被日本灭了,还要向中国求助

东北黑土那么好,古代咋没发现出灿烂的农耕文明呢?

东北是我国的大粮仓,也是我国的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但是,从资料中我们可以发现,东北的粮食“压舱石”作用是在解放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体现出来的。为什么在解放之前以及以前久远的年代没有发展处灿烂的农耕文明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1、东北的民族组成。可能大家都看过电视剧《闯关东》,在影视剧的作品中都能看到东北的主要民族组成是以满族和汉族组成为主。实际上,在解放之前东北的民族组成相当的复杂,满族、蒙古族、朝鲜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在东北的民族组成中的比例很大。而且,那时候东北的少数民族基本都是以善于骑猎的游牧民族为主。而且,东北幅员辽阔、地势平坦,也很适合骑猎民族纵横驰骋。所以,在以前东北其实并不太平,农耕为主的汉族群体是少数,还是以游牧民族为主。而且,现在东北的很多方言都是从游牧民族的语言中演化而来,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在东北地区的重要性。在一个以游牧民族为主要群体的地区,怎么可能演化出灿烂的农耕文明呢?

2、历史上的东北。喜欢看古装剧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宁古塔”、发配两疆的说法吧。宁古塔,就在黑龙江省的海林市;而发配两疆中的一个“疆”,就是黑龙江。另一个“疆”,则是新疆。由此可见,历史上的东北在人们心中是什么样的地方?苦寒之地、野兽纵横、是发配犯人的地方。条件这么艰苦、还是游牧民族聚居的地方、还是发配犯人的地方,怎么可能发展出农耕文明呢?

3、历史上的东北人口较少。东北的幅员较为辽阔,称为关外,以山海关为界。由于纬度较高、无霜期太短,东北的生活条件也是比较艰难。通常情况下,条件越是艰苦的地方,人口就越为稀少,而东北地区也是如此。特别是以前交通不便,人口的迁移也比较困难。而东北地区的气候寒冷、农业不发达、经济不发达、民风彪悍,自然也不会成为人口迁移的首选之地。直至闯关东,东北的人口才开始增加。所以,以前东北的人口少,也是限制东北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4、水利设施缺乏、人口不足,难以进行大面积的农业开发。东北地处我国的东端,而我国的整体地势条件呈现“西高东低”的态势。而且,东北地区江河湖泊也比较丰富,松花江、辽河、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水系也较为发达。但是,那时候的东北由于水利设施极度的的缺乏,洪水淹没农田是很常见的事情,越向东,这种情况就越严重。就以黑龙江的北大荒为例,北大荒的开发是以水利和耕地开发共同进行,由此可见水利工程对东北地区农业的重要性。

其次是人口缺乏,难以进行大面积的农业开发。虽然说东北是大粮仓,但是以前能够开发的耕地数量非常少。人口缺乏是一个因素,以前的农耕文明是以人口和畜力为主要的劳动力输出。在人口不足的条件下,也没有能力支配多余的畜力进行耕地的开垦,也没有能力对大面积的耕地进行有效的管理,自然也就谈不上产量了。所以,以前东北的水利设施缺乏、人口缺乏,也是限制东北农业发展的一个因素。

5、地理条件和气候恶劣。地理条件较为恶劣,虽然说黑土地丰富,但大多是荒地、草甸、草原以及森林,以前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生产资料来看,难以进行有效的开发。黑龙江的北大荒开发过程耗费了多少人力、机械以及时间,才形成了北大荒?其次是气候条件不理想,以前的东北要比现在冷的多,有效积温少、无霜期短,可种植的农作物种类较为有限,“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也不过是近100年的事情,还何谈种植水稻、小麦等作物呢?能够产生农耕文明的区域大多是以稻、麦的集中种植为主的区域。所以,东北地区以前没有形成灿烂的农耕文明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在古代人们的思想是非常传统的,而且在当时的技术并不发达,所以才会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东北的土壤虽然肥沃,但是天气寒冷,不适合人类居住和生存。
东北黑土那么好,古代没发现出灿烂的农耕文明,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的科学技术不发达所造成的结果。

古代时候的东北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为何没有得到开发呢?

古代时候的东北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为何没有得到开发呢?

一、气温原因。自古以来,东北的气候都是极其寒冷。种的粮食一年只能熟一季,所以也养不活不了太多人。而中原气候宜人,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岭南地区甚至可以是一年三熟。

二、技术问题。虽然现在东北依然很寒冷,但是技术水平已经非常发达了,采用的都是机械化农业生产。而古代的生产力和农业技术不足以支持开发气候寒冷的耕地。

三、政治原因。古时的政治中心主要都是在黄河、长江、淮河等地,宋朝时期,当时国家政治经济中心都在南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中原地区往往代表着当时中国的经济水平,政治力量,文化层次。直到元明开始,才围绕北京和核心开始了北方文明。因为当时南方粮食一年多熟,所以主要粮食供应还是靠南方。

四、交通运输。东北地区,位置相对比较偏僻,交通运输并不十分顺畅。没有江河或者运河进行支持,从陆路的话也只有从山海关这一条路,这些也为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产生了不少的阻碍。

五、地理位置。东北地区处于边界地带,中央政权时常会被外族所侵扰,因此战乱相对中原地区较为频繁。在这种环境下,当时老百姓能做到安心种地是很难的。

六、人口原因。因为天气寒冷,古代也没有什么御寒保暖的措施,所以人口稀少也比较容易理解,而且古时人口迁徙较低,直到明清后,人口增长迅速,东北才得以正式开发。

以当时的生产力和农业条件不具备开发东北农业的能力,所以当地仍然以落后的游牧和渔猎生活为主。
因为日照时间短、气温偏低,尤其是霜冻期比较长,而且经常出现暴风雪等自然灾害,往往一场自然灾害一年就白忙活了。
在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看来,东北是他们的地盘,是他们的龙兴之地,根本不希望别人进入,所以才有了清朝的边禁政策。
古时候的东北地区都是最接近匈奴的,很多时候都是会受到他们的入侵和侵扰的,所以在那开发的危险太大了。
本文标题: 为什么东北拥有优秀的适合农耕的土地,但中国古代史上,中国东北似乎并没有出现农耕文明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4475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宋朝除了岳飞,文天祥,辛弃疾,还有哪些名将。烟花爆竹为什么能呈现出绚丽的色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