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安纺附近地名由来和变迁城市的发展变化犹如夏日的风云,常常令人震撼。过去的辉煌如今只剩下一片废墟,是因为有更大的辉煌掩盖、摧...
合肥市安纺附近地名由来和变迁
城市的发展变化犹如夏日的风云,常常令人震撼。过去的辉煌如今只剩下一片废墟,是因为有更大的辉煌掩盖、摧毁了它。因此,我们的伤感中往往带着一丝欣慰,一点惊喜。
当年乱坟岗,日后的现代化工厂
沿和平路一直往东至尽头,有一处合肥人都熟悉的地方——安纺。
它在合肥东面,一个如今已被城区建筑湮没的地方。这里曾经是一家集纺织、印染为一体的大型企业,是合肥乃至安徽全省纺织工业的重要基地。安纺其实是当时的安徽第一、第二棉纺织厂和安徽印染厂的合称。如今,我们走入那座曾经辉煌过的企业,仿佛感受到那悠久的岁月述说的无限沧桑。
1953年毛泽东主席在北京会见了当时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上海著名企业家荣毅仁、郭棣活等人,会见中,荣毅仁和郭棣活先生表示,希望在内地投资建厂,发展内地的纺织工业,以实际行动参与国家的经济建设。后经中央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权衡考虑,确定由国家和荣毅仁、郭棣活等其他民族企业家合资在安徽的省会合肥市兴建一座公私合营的大型纺织厂。
1954年7月12日,在上海南京路627号永安大厦十楼,召开了“公私合营安徽第一纺织厂筹备处”第一次会议,宣告安徽第一家大型纺织厂正式开始筹建。筹备会上确定:新厂由国家纺织工业部及上海申新纺织厂、永安纺织印染股份有限公司等私营企业入股投资兴建。会议结束不久,当年的7月下旬,荣毅仁、郭棣活先生冒着高温,亲自前来合肥参与选址勘察,他们走遍了合肥郊外的许多地方,洒下了建设国家的一片热情。当时初定厂址建在如今的合肥公交公司所在地,后考虑到这里1954年发大水曾受洪水淹没,于是厂址又向东面的高岗迁移,最后确定建在合肥东门外2公里处的苗圃地区,并报中央纺织部核定批准。谁也不会想到,当年荒凉的乱坟岗,日后会变成一座现代化的工厂。
按照今天人们的感觉,这里距离市中心不远,处于城市东二环以内,在大发展的合肥城市区划中,早已成了老城区的一部分。可在五十年代的合肥,这里算是郊外了,因为合肥那时实在小得可怜,出了大东门,外面就是农田和村庄。
当时的安徽第一纺织厂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694个限额以内的建设项目,也是合肥当年建设的最大的工厂之一,因此受到安徽省委高度重视,从各地抽调大批干部支援项目建设,并且直接负责管理,甚至安纺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与合肥市委平级,当时的省委书记李任之还兼任安纺的党委书记,可见该厂的级别之高。
五十年代初期,合肥市只相当于一个落后封闭的小县城,公共基础设施很差。为了配合安纺的建设,国家在大别山区加紧建设一批大型水库,一方面治理淮河,另一方面保证合肥市建设项目的用电之需。在城市东门外,修建了宽敞的马路,直通安纺建设工地,并且建成了合肥市的第一条铁路专用线,使合肥东门外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苗圃”这个几乎无法作为地名的名字,被一个崭新的名字——“安纺”所取代。从此,这里不再是穷乡僻壤,而是一座现代化的纺织基地。数千名建设者来到这里,大批的工人进入企业,数以万计的职工家属定居在这片希望的热土上。
1956年11月5日,安徽第一纺织厂开始试生产。半年后的1957年6月5日,这座安徽当时最大的纺织企业正式全面投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激动的心情难以用言语来表达。中央纺织部和荣毅仁先生等人都发来了祝贺的电报,《安徽日报》、《合肥日报》均以显著位置报道了这家纺织印染厂投产。这是合肥人的一件大事,意义十分深远,合肥开始走上了工业化道路。
城市的发展变化犹如夏日的风云,常常令人震撼。过去的辉煌如今只剩下一片废墟,是因为有更大的辉煌掩盖、摧毁了它。
时代的发展,许多事物都在淡出舞台
安纺一厂的投产立即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根据建厂规划,安纺新厂建设规模为10万纱锭,织机3500台和日产8000匹的印染工场,分两期建设。此时投产的是5万纱锭,1728台织机以及印染配套设备。一年后,安纺二期开工建设,此时项目改由国家投资,成为安纺的一部分。据一些老人回忆,当时纺织二厂的建设资金来源于纺织一厂的一年所得,可见当时这家企业的可观效益。据我们了解,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安纺每年向国家上缴利税2000多万元,并且一直保持合肥市利税大户前10名的地位,为合肥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文革”开始后,原来相对独立的安徽第一、第二纺织厂和安徽印染厂合并,成立了安纺总厂,于是在和平路上有了一个正式的公交站牌:安纺总厂。以后的岁月中,合肥市政府在安纺总厂的基础上成立了合肥市纺织局,许多与纺织有关的企业都划归该局管辖,这里成了真正的合肥纺织工业中心。
安纺的建设投产,也为安徽省的纺织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在全省的任何一家纺织厂,都曾得到过安纺这座老纺织企业在人员和技术上的支持帮助,在一些地市的大型纺织企业里,都曾经有过安纺职工的身影。安纺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影响着安徽的纺织企业,因为这里是新中国安徽现代纺织工业最早的发源地。
安纺的建成投产,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人,特别是大量来自上海的人们,带来了生活新气象。原来的合肥市相对闭塞,当地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都相对落后,以上海为代表的南方人来此生活工作,使当地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在穿着和饮食上,让当地人学到了许多从未有过的经验。这里的第一代建设者是上个世纪50年代从上海来内地支援的老师傅、老工人,70年代中期,又有大批的上海下放知青来到这里,如今这里已有了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子女,并且形成了一个富有特色的地区。这里的南方人教会了当地人吃螺蛳、吃毛蟹、吃甲鱼,更率先穿着风格各异的花衣裳,当年的安纺人几乎成了合肥时尚的引领者,成就了那个时代这个地区的响亮名声。合肥有“小上海”之称,而安纺则是上海人最集中的地方,在这里的任何角落都能听到南方口音,许多上海话已经渗透到当地的方言之中,丰富了人们的思想交流。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际国内纺织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城市中其他新兴行业的兴起,以纺织产业为代表的一大批传统产业面临困境,在城市的产业结构中,纺织行业的地位逐步衰退。为了回报曾经为国家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纺织工人,历届合肥市政府的领导都极为关注,想方设法解决安纺的实际问题。1998年4月,合肥市政府与当时的中国华源集团签订相关协议,将原安徽第一、第二棉纺织厂和安徽印染厂交由中国华源下属企业,上海华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重组生产。
这是安纺发生巨大转折的时期,在国家产业调整的大局中,安纺人面临着一次艰难的选择,原来的三家企业合并成一家,取名为“安徽华源发展有限公司”,企业仍然生产棉纱棉布,但规模缩小了一半。由于企业改革中出现的各种原因,使企业的生存空间日益狭小,加之中国华源集团在2006年被总部设在香港的华润集团兼并重组,安纺又一次面临着何去何从……
为了彻底解决安纺的历史遗留问题,合肥市政府推进了这里的又一次改革。一方面对当地的危旧房屋进行全面改造,彻底解决安纺人的居住条件。在厂区对面,如今,一排排崭新的住宅楼拔地而起,成为城区靓丽的风景。另一方面,积极与有关方面协商安纺的改制。2007年7月24日,合肥市人民政府与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华润集团在合肥投资项目协议书》,确定了安徽华源(老安纺)的改革方向。见证了50多年合肥纺织工业历史的安纺,随着“退城进园”的脚步,逐渐淡出这个城市。
2007年11月28日,作为安徽华源(老安纺)改革的配套项目,华润纺织(合肥)有限公司开工建设。2008年4月20日,安徽华源改制正式开始,企业停产,员工身份置换,安纺人又一次面临人生选择。有人带着理想自谋职业,有人放不下那几十年的情结,又投入到华润纺织在经济开发区建设的新厂之中。
当年乱坟岗,日后的现代化工厂
沿和平路一直往东至尽头,有一处合肥人都熟悉的地方——安纺。
它在合肥东面,一个如今已被城区建筑湮没的地方。这里曾经是一家集纺织、印染为一体的大型企业,是合肥乃至安徽全省纺织工业的重要基地。安纺其实是当时的安徽第一、第二棉纺织厂和安徽印染厂的合称。如今,我们走入那座曾经辉煌过的企业,仿佛感受到那悠久的岁月述说的无限沧桑。
1953年毛泽东主席在北京会见了当时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上海著名企业家荣毅仁、郭棣活等人,会见中,荣毅仁和郭棣活先生表示,希望在内地投资建厂,发展内地的纺织工业,以实际行动参与国家的经济建设。后经中央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权衡考虑,确定由国家和荣毅仁、郭棣活等其他民族企业家合资在安徽的省会合肥市兴建一座公私合营的大型纺织厂。
1954年7月12日,在上海南京路627号永安大厦十楼,召开了“公私合营安徽第一纺织厂筹备处”第一次会议,宣告安徽第一家大型纺织厂正式开始筹建。筹备会上确定:新厂由国家纺织工业部及上海申新纺织厂、永安纺织印染股份有限公司等私营企业入股投资兴建。会议结束不久,当年的7月下旬,荣毅仁、郭棣活先生冒着高温,亲自前来合肥参与选址勘察,他们走遍了合肥郊外的许多地方,洒下了建设国家的一片热情。当时初定厂址建在如今的合肥公交公司所在地,后考虑到这里1954年发大水曾受洪水淹没,于是厂址又向东面的高岗迁移,最后确定建在合肥东门外2公里处的苗圃地区,并报中央纺织部核定批准。谁也不会想到,当年荒凉的乱坟岗,日后会变成一座现代化的工厂。
按照今天人们的感觉,这里距离市中心不远,处于城市东二环以内,在大发展的合肥城市区划中,早已成了老城区的一部分。可在五十年代的合肥,这里算是郊外了,因为合肥那时实在小得可怜,出了大东门,外面就是农田和村庄。
当时的安徽第一纺织厂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694个限额以内的建设项目,也是合肥当年建设的最大的工厂之一,因此受到安徽省委高度重视,从各地抽调大批干部支援项目建设,并且直接负责管理,甚至安纺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与合肥市委平级,当时的省委书记李任之还兼任安纺的党委书记,可见该厂的级别之高。
五十年代初期,合肥市只相当于一个落后封闭的小县城,公共基础设施很差。为了配合安纺的建设,国家在大别山区加紧建设一批大型水库,一方面治理淮河,另一方面保证合肥市建设项目的用电之需。在城市东门外,修建了宽敞的马路,直通安纺建设工地,并且建成了合肥市的第一条铁路专用线,使合肥东门外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苗圃”这个几乎无法作为地名的名字,被一个崭新的名字——“安纺”所取代。从此,这里不再是穷乡僻壤,而是一座现代化的纺织基地。数千名建设者来到这里,大批的工人进入企业,数以万计的职工家属定居在这片希望的热土上。
1956年11月5日,安徽第一纺织厂开始试生产。半年后的1957年6月5日,这座安徽当时最大的纺织企业正式全面投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激动的心情难以用言语来表达。中央纺织部和荣毅仁先生等人都发来了祝贺的电报,《安徽日报》、《合肥日报》均以显著位置报道了这家纺织印染厂投产。这是合肥人的一件大事,意义十分深远,合肥开始走上了工业化道路。
城市的发展变化犹如夏日的风云,常常令人震撼。过去的辉煌如今只剩下一片废墟,是因为有更大的辉煌掩盖、摧毁了它。
时代的发展,许多事物都在淡出舞台
安纺一厂的投产立即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根据建厂规划,安纺新厂建设规模为10万纱锭,织机3500台和日产8000匹的印染工场,分两期建设。此时投产的是5万纱锭,1728台织机以及印染配套设备。一年后,安纺二期开工建设,此时项目改由国家投资,成为安纺的一部分。据一些老人回忆,当时纺织二厂的建设资金来源于纺织一厂的一年所得,可见当时这家企业的可观效益。据我们了解,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安纺每年向国家上缴利税2000多万元,并且一直保持合肥市利税大户前10名的地位,为合肥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文革”开始后,原来相对独立的安徽第一、第二纺织厂和安徽印染厂合并,成立了安纺总厂,于是在和平路上有了一个正式的公交站牌:安纺总厂。以后的岁月中,合肥市政府在安纺总厂的基础上成立了合肥市纺织局,许多与纺织有关的企业都划归该局管辖,这里成了真正的合肥纺织工业中心。
安纺的建设投产,也为安徽省的纺织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在全省的任何一家纺织厂,都曾得到过安纺这座老纺织企业在人员和技术上的支持帮助,在一些地市的大型纺织企业里,都曾经有过安纺职工的身影。安纺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影响着安徽的纺织企业,因为这里是新中国安徽现代纺织工业最早的发源地。
安纺的建成投产,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人,特别是大量来自上海的人们,带来了生活新气象。原来的合肥市相对闭塞,当地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都相对落后,以上海为代表的南方人来此生活工作,使当地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在穿着和饮食上,让当地人学到了许多从未有过的经验。这里的第一代建设者是上个世纪50年代从上海来内地支援的老师傅、老工人,70年代中期,又有大批的上海下放知青来到这里,如今这里已有了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子女,并且形成了一个富有特色的地区。这里的南方人教会了当地人吃螺蛳、吃毛蟹、吃甲鱼,更率先穿着风格各异的花衣裳,当年的安纺人几乎成了合肥时尚的引领者,成就了那个时代这个地区的响亮名声。合肥有“小上海”之称,而安纺则是上海人最集中的地方,在这里的任何角落都能听到南方口音,许多上海话已经渗透到当地的方言之中,丰富了人们的思想交流。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际国内纺织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城市中其他新兴行业的兴起,以纺织产业为代表的一大批传统产业面临困境,在城市的产业结构中,纺织行业的地位逐步衰退。为了回报曾经为国家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纺织工人,历届合肥市政府的领导都极为关注,想方设法解决安纺的实际问题。1998年4月,合肥市政府与当时的中国华源集团签订相关协议,将原安徽第一、第二棉纺织厂和安徽印染厂交由中国华源下属企业,上海华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重组生产。
这是安纺发生巨大转折的时期,在国家产业调整的大局中,安纺人面临着一次艰难的选择,原来的三家企业合并成一家,取名为“安徽华源发展有限公司”,企业仍然生产棉纱棉布,但规模缩小了一半。由于企业改革中出现的各种原因,使企业的生存空间日益狭小,加之中国华源集团在2006年被总部设在香港的华润集团兼并重组,安纺又一次面临着何去何从……
为了彻底解决安纺的历史遗留问题,合肥市政府推进了这里的又一次改革。一方面对当地的危旧房屋进行全面改造,彻底解决安纺人的居住条件。在厂区对面,如今,一排排崭新的住宅楼拔地而起,成为城区靓丽的风景。另一方面,积极与有关方面协商安纺的改制。2007年7月24日,合肥市人民政府与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华润集团在合肥投资项目协议书》,确定了安徽华源(老安纺)的改革方向。见证了50多年合肥纺织工业历史的安纺,随着“退城进园”的脚步,逐渐淡出这个城市。
2007年11月28日,作为安徽华源(老安纺)改革的配套项目,华润纺织(合肥)有限公司开工建设。2008年4月20日,安徽华源改制正式开始,企业停产,员工身份置换,安纺人又一次面临人生选择。有人带着理想自谋职业,有人放不下那几十年的情结,又投入到华润纺织在经济开发区建设的新厂之中。
合肥旧称?
历朝历代合肥有哪些旧称?合肥”之名,最早出现在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秦汉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县”,属九江郡;
东汉刘秀升合肥为侯国,三国时为扬州治所,称为“合淝”,又称“金斗”;
南朝梁称“汝阴”;
隋后改为“庐州”;
合肥解放后由县设市,三年后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驻合肥市。
东汉刘秀升合肥为侯国,三国时为扬州治所,称为“合淝”,又称“金斗”;
南朝梁称“汝阴”;
隋后改为“庐州”;
合肥解放后由县设市,三年后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驻合肥市。
合肥概况
合肥,安徽省省会,位于中国中部(北纬32°、东经117°),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通过南淝河通江达海,具有承东启西、接连中原、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
合肥是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素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而闻名海内外。自东汉末以来,合肥数为州郡治所,一直是江淮地区重要的行政中心和军事重镇。
“合肥”之名,最早出现在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秦汉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县”,属九江郡。东汉刘秀升合肥为侯国,三国时为扬州治所。明清时为庐州府治,故又别称为“庐州”。合肥解放后由县设市,三年后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驻合肥市。
合肥市辖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区和肥东、肥西、长丰3县,并赋予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试验区市级管理权限。全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7029.48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面面积233.4平方公里;市区总面积838.52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面面积72.93平方公里,新增南岗镇面积91.95平方公里,新增烟墩乡面积106.78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为224平方公里。
合肥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年平均气温15.7度,降雨量近1000毫米,日照2100多个小时。
经合肥市九届八次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广玉兰为合肥市市树,桂花和石榴花为合肥市市花。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459.5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99.3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1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0.69%。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34.48万人,增长了8.11%;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了0.14万人。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强力推进“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全市经济持续呈现“速度快、活力强、效益高”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纵向、横向比较态势良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步伐坚定有力,经济运行在结构优化调整中向着又好又快的目标纵深推进。过去的一年,是我市近10年来经济增长最快、各方收益增加最多的一年。初步测算,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GDP)达到1334.2亿元,比上年净增260.44亿元,占全省GDP增量的21.6%。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10.43亿元,增长58.9%;财政收入突破200亿元。全年,完成财政收入215.19亿元,同比增长28.3%,为近10年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1.98亿元,增长28.4%;全年进出口总额为62.48亿美元,增长28.2%,比上年加快11.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3.01亿美元,增长26.3%,加快4.3个百分点;进口19.48亿美元,增长32.6%。人均GDP为28125元,比上年增加4922元,按现行汇率计算,人均GDP达到3853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486元,增长21.6%。突破两万元,达到23205元(按户籍人口计算),增长14.3%;农民人均纯收入3690元,增长15.1%。
合肥都市圈:
合肥都市圈基本圈层半径为100公里,引领并形成皖中一体化发展格局,有效地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到2021年,合肥市将成为宁郑汉之间最大的区域经济中心。
“141”城市发展框架:
大力改造核心主城区,并在老城区的东、西南、西、北方向建设四个城市副中心,沿巢湖逐步建设一个生态型、现代化的滨湖新区。滨湖新区位于合肥主城区东南部,南依巢湖,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90平方公里,核心功能是行政中心、商务文化会展中心、省级休闲旅游基地、综合居住新区。
“十一五”发展前景:
“十一五”时期,合肥将以做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主线,以壮大工业经济、强化县域经济为突破口,以加快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为着力点,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逐步把合肥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独具魅力的现代化滨湖城市,在安徽崛起中勇当先锋、中部崛起中争先进位。总体目标是:到“十一五”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确保1900亿元,年均增长15.5%,力争达到2100亿元,年均增长18%;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000美元;财政收入达到26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市区人口达到300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经过不懈奋斗,把合肥基本建设成经济更加发达、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
合肥,安徽省省会,位于中国中部(北纬32°、东经117°),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通过南淝河通江达海,具有承东启西、接连中原、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
合肥是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素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而闻名海内外。自东汉末以来,合肥数为州郡治所,一直是江淮地区重要的行政中心和军事重镇。
“合肥”之名,最早出现在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秦汉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县”,属九江郡。东汉刘秀升合肥为侯国,三国时为扬州治所。明清时为庐州府治,故又别称为“庐州”。合肥解放后由县设市,三年后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驻合肥市。
合肥市辖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区和肥东、肥西、长丰3县,并赋予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试验区市级管理权限。全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7029.48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面面积233.4平方公里;市区总面积838.52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面面积72.93平方公里,新增南岗镇面积91.95平方公里,新增烟墩乡面积106.78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为224平方公里。
合肥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年平均气温15.7度,降雨量近1000毫米,日照2100多个小时。
经合肥市九届八次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广玉兰为合肥市市树,桂花和石榴花为合肥市市花。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459.5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99.3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1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0.69%。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34.48万人,增长了8.11%;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了0.14万人。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强力推进“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全市经济持续呈现“速度快、活力强、效益高”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纵向、横向比较态势良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步伐坚定有力,经济运行在结构优化调整中向着又好又快的目标纵深推进。过去的一年,是我市近10年来经济增长最快、各方收益增加最多的一年。初步测算,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GDP)达到1334.2亿元,比上年净增260.44亿元,占全省GDP增量的21.6%。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10.43亿元,增长58.9%;财政收入突破200亿元。全年,完成财政收入215.19亿元,同比增长28.3%,为近10年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1.98亿元,增长28.4%;全年进出口总额为62.48亿美元,增长28.2%,比上年加快11.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3.01亿美元,增长26.3%,加快4.3个百分点;进口19.48亿美元,增长32.6%。人均GDP为28125元,比上年增加4922元,按现行汇率计算,人均GDP达到3853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486元,增长21.6%。突破两万元,达到23205元(按户籍人口计算),增长14.3%;农民人均纯收入3690元,增长15.1%。
合肥都市圈:
合肥都市圈基本圈层半径为100公里,引领并形成皖中一体化发展格局,有效地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到2021年,合肥市将成为宁郑汉之间最大的区域经济中心。
“141”城市发展框架:
大力改造核心主城区,并在老城区的东、西南、西、北方向建设四个城市副中心,沿巢湖逐步建设一个生态型、现代化的滨湖新区。滨湖新区位于合肥主城区东南部,南依巢湖,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90平方公里,核心功能是行政中心、商务文化会展中心、省级休闲旅游基地、综合居住新区。
“十一五”发展前景:
“十一五”时期,合肥将以做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主线,以壮大工业经济、强化县域经济为突破口,以加快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为着力点,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逐步把合肥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独具魅力的现代化滨湖城市,在安徽崛起中勇当先锋、中部崛起中争先进位。总体目标是:到“十一五”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确保1900亿元,年均增长15.5%,力争达到2100亿元,年均增长18%;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000美元;财政收入达到26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市区人口达到300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经过不懈奋斗,把合肥基本建设成经济更加发达、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
合肥是个怎样的城市?
荣誉
全国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全国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全国首个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市、全国城市信息化试点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获得城市、全国甲级对外开放城市、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45个公路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全国建设中的铁路交通枢纽
合肥市概况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商贸、交通和信息中心。合肥享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淮军摇篮、科教基地、滨湖新城”之美誉,因东淝河与南淝河由此发源,故曰“合肥”;因明清时为庐州府治所在,故别称“庐州”。合肥地处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泛长三角区域西端;通江达海,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连接中原的重要区位优势。市域总面积7029.48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486.74万人,城镇化率62.4%。现辖肥东、肥西、长丰3个县,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个区,赋予合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试验区市级管理权限。
合肥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合肥自古就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及“江淮首郡、吴楚要冲”之称,毛主席曾赞誉“合肥不错,为皖之中”,历为军事重镇和兵家必争之地。今日合肥,是沿海之腹地、内地之前沿、“泛长三角”经济区天然成员,以合肥为圆心、半径500公里范围内,覆盖中国东、中部7省1市。
合肥是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立体化交通网络不断完善。淮南、合九、合西铁路在此交汇,合宁、合武高速铁路也已建成使用,合肥到南京不超过一个小时,到上海、武汉只需2个多小时。合蚌客运专线正在建设,合福、合杭客运专线,合阜、合安城际铁路和合庐铜铁路即将或将要开工建设,届时合肥到北京仅需3个小时。206、312国道和合宁、合徐、合芜、合安、合淮阜、合铜黄、合六叶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到南京仅需2个小时,到上海、武汉等仅需4—5个小时。合福、合马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建设。合肥水运经巢湖通江达海,是交通部规划中的内河航运中心,正在启动的江淮运河建设项目,将使合肥成为沟通长江和淮河的水运中心。合肥港近、远期计划各建一座集装箱码头。合肥骆岗机场是全国重要的国际备降机场,开通30余条国内航线和直通香港、台北的航班,今年已开通到韩国首尔的国际航班,到上海只需40分钟,到北京、深圳、香港只要1.5小时,到台北只需2小时。一座新的4E级机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正在建设中,预计2021年底投入使用。
合肥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合肥是一座绿色城市、生态城市,1992年成为国家首批命名的3个“全国园林城市”之一。截至2008年底,合肥市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达8744.8公顷,城市绿地率达到38.91%、绿化覆盖率达到43.9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44平方米。绵延8.7公里、面积137.6公顷的敞开式环城公园,构成了“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的城景交融格局,为全国所独有。在对环城园林作进一步绿化的基础上,于环绕古城的“绿色锦带”上新辟建了四处自然景区,被誉为“一根项链,四颗明珠”。在整治昔日“庐阳八景”-“镇淮角韵、梵刹钟声、藏舟草色、教弩松荫、蜀山雪霁、淮浦春融、巢湖夜月、四顶朝霞”的基础上,又新建成十大自然景点及蜀山森林公园、植物园、花冲公园、杏花公园、瑶海公园、清溪公园、银河公园等,加上城内城外数十处街区游园相匹配,使全市形成城中有园,园中有景的花红树绿的世界。
合肥,是全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目前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十处:包公园、徽园、省博物馆、合肥野生动物园、三河风景区、丰乐生态园、元一双凤湖国际旅游度假区、三国遗址公园、肥西紫蓬山风景区和肥东岱山湖风景区。合肥还是安徽省重要的旅游集散中心,周边半径250公里内有黄山、九华山等全国著名旅游风景区。
合肥是文化底蕴丰厚的历史名城
“包公文化、三国文化、淮军文化、佛教文化”——四大文化兼容并蓄。合肥自秦代置合肥县,至今已有2千多年历史。三国时期,魏吴在此交兵留下了逍遥津、教弩台、三国新城等历史遗迹。清咸丰年间,合肥曾为安徽省省会,1945年国民政府安徽省省会迁入合肥,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同年2月合肥建市。1952年,新中国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在合肥市成立。
合肥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五代十国的吴王杨行密、宋代清官包拯、晚清洋务派首领李鸿章、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世界著名科学家杨振宁等均出自合肥。韵味悠长的黄梅戏,淳朴的乡俗,汇聚南北风情的美食,包公祠和逍遥津,院士云集的科学岛(中科院合肥分院)和国际知名学府――中国科技大学,既吸纳了北方文化的粗犷与豪放,又蕴含着南方文化的秀媚与细腻。使其融皖韵徽风于一城,彰显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合肥是国内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
合肥科教优势突出,上世纪八十年代被确定为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拥有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为代表的各类科研机构200多个;以中国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各类高等院校59所,在校学生48万人。博士授权点138个、有24个学科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3人,在中部城市中名列前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和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人数在中部城市中排序第一;拥有各类技术研究和开发机构358家,各类科技人员30余万人。科教人才比例稳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合肥科研基础雄厚,是除首都北京以外,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布局最密集的城市,拥有“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国家(合肥)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合肥)高性能计算中心”等国家重点科研设施及3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合肥同步装置、托卡马克系列装置、稳态强磁场等3个国家重大科学装置。中科院等离子所已成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国际计划的主要参加单位。合肥创新能力较强,是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也是世界科技城市联盟(WTA)会员城市。中国第一台窗式空调机、微型电子计算机、激光大气污染监测雷达以及世界第一台VCD、仿生洗衣机、变容式冰箱均诞生于合肥。从2001年起,合肥每年举行一次“中国·合肥高新技术项目与资本对接会”,搭建起国内、国际科技产业投资的平台,努力使合肥的科教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让“合肥制造”与“合肥创造”比翼齐飞。
合肥是加速崛起的新兴工业城市
合肥工业基础较好,现有34个工业行业、200多个工业门类、2000多种大类产品,形成了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化工及轮胎、电子信息及软件、新材料、生物技术及新医药、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等8大重点产业。家用电器综合生产能力居全国第3位,汽车整车产量全国第9位。合肥还是正在崛起的“中国平板显示之都”,投资175亿的京东方6代线正在建设,投资20亿的合肥等离子生产线和投资280亿的京东方8代线及彩虹、中建材等配套项目也将陆续开工,,合肥正在向着国内乃至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平板显示产业生产基地稳步前进。合肥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挖掘机、叉车、轮胎生产基地。联合利华、ABB、家乐福、麦德龙等52家世界500强企业相继落户合肥。美国微软在合肥设立了技术中心。江淮汽车、美菱电器、荣事达电器、国风塑业、合力叉车、佳通轮胎、日立挖掘机等名企名品声名远播。合肥相继被授予“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城市”、“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城市”、“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中国家电产业基地”和“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等称号。
2008年,在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中,合肥位居全国289个城市中第25位,城市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城市第21位、省会城市第8位。
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664.84亿元,比上年增长17.2%;财政收入301.2亿元,增长4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0.9亿元,增长57.8%;市国税组织收入143.5亿元,增长20.9%,地税组织收入99.1亿元,增长5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35亿元,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8.36亿元,增长2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00元,分别增长16.1%和18%。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城镇登记失业率4.1%;人口出生率10.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6.5%。单位GDP能耗及主要污染物减排量均完成省控目标。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总体看,在极其复杂的宏观环境下,全市经济社会仍然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厚积薄发、加速崛起已成为新时期合肥发展的重要特征。
2009年4月26日-28日第四届中博会在合肥顺利召开,借着中博会的契机,世界更加了解合肥,认知合肥。在大发展、大建设的推动下,合肥焕发出了强大的经济活力,城市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全国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全国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全国首个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市、全国城市信息化试点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获得城市、全国甲级对外开放城市、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45个公路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全国建设中的铁路交通枢纽
合肥市概况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商贸、交通和信息中心。合肥享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淮军摇篮、科教基地、滨湖新城”之美誉,因东淝河与南淝河由此发源,故曰“合肥”;因明清时为庐州府治所在,故别称“庐州”。合肥地处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泛长三角区域西端;通江达海,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连接中原的重要区位优势。市域总面积7029.48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486.74万人,城镇化率62.4%。现辖肥东、肥西、长丰3个县,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个区,赋予合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试验区市级管理权限。
合肥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合肥自古就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及“江淮首郡、吴楚要冲”之称,毛主席曾赞誉“合肥不错,为皖之中”,历为军事重镇和兵家必争之地。今日合肥,是沿海之腹地、内地之前沿、“泛长三角”经济区天然成员,以合肥为圆心、半径500公里范围内,覆盖中国东、中部7省1市。
合肥是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立体化交通网络不断完善。淮南、合九、合西铁路在此交汇,合宁、合武高速铁路也已建成使用,合肥到南京不超过一个小时,到上海、武汉只需2个多小时。合蚌客运专线正在建设,合福、合杭客运专线,合阜、合安城际铁路和合庐铜铁路即将或将要开工建设,届时合肥到北京仅需3个小时。206、312国道和合宁、合徐、合芜、合安、合淮阜、合铜黄、合六叶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到南京仅需2个小时,到上海、武汉等仅需4—5个小时。合福、合马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建设。合肥水运经巢湖通江达海,是交通部规划中的内河航运中心,正在启动的江淮运河建设项目,将使合肥成为沟通长江和淮河的水运中心。合肥港近、远期计划各建一座集装箱码头。合肥骆岗机场是全国重要的国际备降机场,开通30余条国内航线和直通香港、台北的航班,今年已开通到韩国首尔的国际航班,到上海只需40分钟,到北京、深圳、香港只要1.5小时,到台北只需2小时。一座新的4E级机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正在建设中,预计2021年底投入使用。
合肥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合肥是一座绿色城市、生态城市,1992年成为国家首批命名的3个“全国园林城市”之一。截至2008年底,合肥市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达8744.8公顷,城市绿地率达到38.91%、绿化覆盖率达到43.9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44平方米。绵延8.7公里、面积137.6公顷的敞开式环城公园,构成了“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的城景交融格局,为全国所独有。在对环城园林作进一步绿化的基础上,于环绕古城的“绿色锦带”上新辟建了四处自然景区,被誉为“一根项链,四颗明珠”。在整治昔日“庐阳八景”-“镇淮角韵、梵刹钟声、藏舟草色、教弩松荫、蜀山雪霁、淮浦春融、巢湖夜月、四顶朝霞”的基础上,又新建成十大自然景点及蜀山森林公园、植物园、花冲公园、杏花公园、瑶海公园、清溪公园、银河公园等,加上城内城外数十处街区游园相匹配,使全市形成城中有园,园中有景的花红树绿的世界。
合肥,是全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目前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十处:包公园、徽园、省博物馆、合肥野生动物园、三河风景区、丰乐生态园、元一双凤湖国际旅游度假区、三国遗址公园、肥西紫蓬山风景区和肥东岱山湖风景区。合肥还是安徽省重要的旅游集散中心,周边半径250公里内有黄山、九华山等全国著名旅游风景区。
合肥是文化底蕴丰厚的历史名城
“包公文化、三国文化、淮军文化、佛教文化”——四大文化兼容并蓄。合肥自秦代置合肥县,至今已有2千多年历史。三国时期,魏吴在此交兵留下了逍遥津、教弩台、三国新城等历史遗迹。清咸丰年间,合肥曾为安徽省省会,1945年国民政府安徽省省会迁入合肥,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同年2月合肥建市。1952年,新中国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在合肥市成立。
合肥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五代十国的吴王杨行密、宋代清官包拯、晚清洋务派首领李鸿章、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世界著名科学家杨振宁等均出自合肥。韵味悠长的黄梅戏,淳朴的乡俗,汇聚南北风情的美食,包公祠和逍遥津,院士云集的科学岛(中科院合肥分院)和国际知名学府――中国科技大学,既吸纳了北方文化的粗犷与豪放,又蕴含着南方文化的秀媚与细腻。使其融皖韵徽风于一城,彰显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合肥是国内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
合肥科教优势突出,上世纪八十年代被确定为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拥有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为代表的各类科研机构200多个;以中国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各类高等院校59所,在校学生48万人。博士授权点138个、有24个学科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3人,在中部城市中名列前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和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人数在中部城市中排序第一;拥有各类技术研究和开发机构358家,各类科技人员30余万人。科教人才比例稳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合肥科研基础雄厚,是除首都北京以外,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布局最密集的城市,拥有“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国家(合肥)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合肥)高性能计算中心”等国家重点科研设施及3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合肥同步装置、托卡马克系列装置、稳态强磁场等3个国家重大科学装置。中科院等离子所已成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国际计划的主要参加单位。合肥创新能力较强,是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也是世界科技城市联盟(WTA)会员城市。中国第一台窗式空调机、微型电子计算机、激光大气污染监测雷达以及世界第一台VCD、仿生洗衣机、变容式冰箱均诞生于合肥。从2001年起,合肥每年举行一次“中国·合肥高新技术项目与资本对接会”,搭建起国内、国际科技产业投资的平台,努力使合肥的科教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让“合肥制造”与“合肥创造”比翼齐飞。
合肥是加速崛起的新兴工业城市
合肥工业基础较好,现有34个工业行业、200多个工业门类、2000多种大类产品,形成了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化工及轮胎、电子信息及软件、新材料、生物技术及新医药、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等8大重点产业。家用电器综合生产能力居全国第3位,汽车整车产量全国第9位。合肥还是正在崛起的“中国平板显示之都”,投资175亿的京东方6代线正在建设,投资20亿的合肥等离子生产线和投资280亿的京东方8代线及彩虹、中建材等配套项目也将陆续开工,,合肥正在向着国内乃至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平板显示产业生产基地稳步前进。合肥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挖掘机、叉车、轮胎生产基地。联合利华、ABB、家乐福、麦德龙等52家世界500强企业相继落户合肥。美国微软在合肥设立了技术中心。江淮汽车、美菱电器、荣事达电器、国风塑业、合力叉车、佳通轮胎、日立挖掘机等名企名品声名远播。合肥相继被授予“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城市”、“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城市”、“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中国家电产业基地”和“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等称号。
2008年,在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中,合肥位居全国289个城市中第25位,城市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城市第21位、省会城市第8位。
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664.84亿元,比上年增长17.2%;财政收入301.2亿元,增长4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0.9亿元,增长57.8%;市国税组织收入143.5亿元,增长20.9%,地税组织收入99.1亿元,增长5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35亿元,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8.36亿元,增长2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00元,分别增长16.1%和18%。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城镇登记失业率4.1%;人口出生率10.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6.5%。单位GDP能耗及主要污染物减排量均完成省控目标。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总体看,在极其复杂的宏观环境下,全市经济社会仍然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厚积薄发、加速崛起已成为新时期合肥发展的重要特征。
2009年4月26日-28日第四届中博会在合肥顺利召开,借着中博会的契机,世界更加了解合肥,认知合肥。在大发展、大建设的推动下,合肥焕发出了强大的经济活力,城市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合肥消费还可以的。东西不贵,还有不少旅游景点,其他的我还没涉及到所以不能很明确的告诉你了。
合肥就是多那么点玩的,多了些吃的,建议吃吃合肥小吃,很多风味都不错哦 !
合肥是安徽省会,因为底子薄,没有太多历史积淀,所以在国内名气不是很大。但是最近几年中部地区的发展,合肥发展速度迅猛,是一座非常有潜力的城市。欢迎您来合肥!
怎么说呢,我要是把合肥捧上天,肯定就有人要把他踩在地
还是希望朋友你能自己来看看,至少作为合肥人来说
合肥是小点,高楼也不多,但是很安静,全国著名卫生城市,绿化不错
而且现在规划的新区都是交通便利,环境不错
个人觉得很适合居住,不像大城市那般繁忙,把心跳节奏都拉的更快
而且合肥有他自身的优势,现在正处在一个脱胎换骨的前期,合肥有潜力
谢谢。还是来看看吧
还是希望朋友你能自己来看看,至少作为合肥人来说
合肥是小点,高楼也不多,但是很安静,全国著名卫生城市,绿化不错
而且现在规划的新区都是交通便利,环境不错
个人觉得很适合居住,不像大城市那般繁忙,把心跳节奏都拉的更快
而且合肥有他自身的优势,现在正处在一个脱胎换骨的前期,合肥有潜力
谢谢。还是来看看吧
合肥市土地招拍挂是哪一年开始的?
合肥市土地招卖招拍挂是二零一一年开始的嗯二零年市政府卡
本文标题: 合肥在哪一年正式开始启动「旧合肥」城市改造建设 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是怎样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4048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