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由来是什么在晋文公回国之后,赏赐群臣时,所有的人都得到了赏赐,唯独没有赏赐介子推,介子推还是有些话要说的。他对母亲说:“...
寒食节的由来是什么
他对母亲说:“晋献公有九个儿子,现在仅有文公还在世。惠公和怀公,没有任何亲信,所以其他国家和本国臣民都抛弃了他们。然而上天并没有让晋国灭亡,就一定会让晋国出现真正的国君,主持晋国的祭祀,这个人不是文公还会有谁呢?上天确实是在保佑文公,可是有些人却认为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这不是很荒谬吗?偷窃他人的财物,都会被称为盗贼,更何况是贪图上天的功绩,据为己有呢?臣子掩饰自己的错误,国君赏赐奸邪之人,国君与臣子上下互相欺瞒,我很难与这些人一起共事。”

他的母亲对他说:“你为什么不去求国君赏赐呢?如果就这样死了,又能去怨恨谁呢?”
介子推坚定的说:“明明知道他们的做法是错误的,却还要效法,我的罪过比他们的还大。况且我口出怨言,就更不能享受国君给的俸禄了。”
他的母亲还是不放弃:“那也要使国君知道一下你的情况,怎么样?”
介子推回答说:“话语,是身体的花饰而已;身体都打算隐藏起来了,还要那些花饰有什么用呢?身穿那些花饰,就是要显耀自己了。”
眼看着介子推下定决心要隐居,母亲也就不再劝他了。她决定支持儿子的决定:“你真的能做到吗?那我就和你一起隐居起来吧!”
自此之后,再没有人看见他们。他们再未出现在世人面前。

介子推的侍从们知道这件事后,都替介子推感到惋惜,就在晋文公的宫门之前挂了一条字幅,字幅写到:“龙欲升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文的意思就是:龙想要飞上天,曾有五条蛇帮扶他。龙现在已经深入云霄,四条蛇也都各自进入了自己的屋宇,唯有一条蛇独自哀怨,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住所。
晋文公也是个聪明人,一看到这个字幅,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他对身边的人说:“这说的是介子推啊!我怎么就把他给忘记了呢?”于是派人去寻找介子推,多方打听介子推的下落,才知道介子推隐居在绵山。
晋文公为了弥补自己的错误,就亲自去请介子推下山。面对晋文公的迎接,介子推没有下山,而是躲在山中,躲避晋文公的搜山,坚决不肯出山与晋文公相见。晋文公为了逼他出山,便下令防火焚烧绵山。没有想到,介子推意志坚定,宁愿被火烧死,也不愿意下山一步。等到火势熄灭之后,晋文公再次派人上山搜寻,发现介子推与他母亲双双抱树而死。

晋文公见烧死了介子推,哀痛不已,便把介子推葬与绵山,立庙祭祀,并在晋国下令:以后每年的这一天,晋国的百姓都不能生火做法,以便寄托自己的哀思。
这便是寒食节的来历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
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最终被火焚而死。
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
扩展资料: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每到初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
古人在这个季节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
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禁火与改火之间有间隔的时间,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说法。
而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历史溯源
远古
寒食节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节日,源于祭祖,后附会以介子推的故事。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每到初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这个季节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禁火与改火之间有间隔的时间,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说法。
而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春秋
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传说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独介子推不愿受赏,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避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魏晋
汉时,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表示纪念。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这个习俗。《阴罚令》中有这样的话,“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三国归晋以后,由于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音同字,因而对晋地掌故特别垂青,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不过时间缩短为三天。同时,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扩展到了全国各地,于是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寒食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
典籍
据传寒食节原发地是山西介休绵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比端午节的发生早358年)。据《辞源》、《辞海》“寒食节”释义:春秋时,介之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母子隐迹焚身。晋文公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后为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节。
关于寒食节起源于介子推在介休绵山被焚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桓谭《新论·卷十一·离事》,后陆续载于《后汉书·郡国志·太原郡》、《后汉书·周举传》、曹操《明罚令》、《晋书·石勒传》、郦道元《水经注·汾水》、北魏《齐民要术·煮醴酪》、南宋周密《癸辛杂识》、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等典籍。
历史上,寒食清明两节相近,久而久之,便合为一个节日。《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确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大观》载:“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重耳辜负介之推
相传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之推。当时介之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割肉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派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文公见烧死了救命爱臣,疼痛不已,就把介之推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
寒食节从春秋起,距今已有两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比端午节的发生还要早358年。虽经东汉周举、三国曹操、后赵石勒、北魏孝文帝等多次禁断,却屡禁屡兴,蔓延全国。
唐玄宗顺应民意,颁诏将寒食节拜扫展墓编入《开元礼》中,并定为全国法定长假。“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光烟榆柳火,怨曲龙蛇新。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唐代诗人卢象这首《寒食》诗,所言即是寒食节的来历“之推绵山焚身”的故事。
重耳他们流亡国外,前后一共19年,忍冻挨饿,受尽了各国人的侵蚀,吃进尽了各种的苦。
他们流浪在外都饿晕了。忽然有一个卑微的仆人介之推,端着一碗热腾腾的汤走过来,对重耳说:“公子,这碗汤您可以喝一点,暂时充充饥。”重耳看到鲜红的肉汤,立刻吃的干干净净。他摸摸嘴说:“太好吃了,你从哪找来的?”
介之推镇定地说:“这是我腿上的肉,我怕你饿坏了,所以情愿割下自己的肉给您吃。”“都是我连累了你,我该怎样报答你呢?”“不用你报答,只希望能尽自己微薄的力量,使您早日回到晋国,为百姓造福。”
重耳历尽千辛万苦,总算回到了晋国,成为国君,大家称他为文公。他为了感谢不下在流亡时与他同甘共苦,就按照功劳的高低,来封赏部下。只有介之推,没说一句话,默默的离开了。
最后,文公终于想起了他,想让他当官,他却拒绝了。于世文公就放火烧了他住的那座山,以为他会逃下来,但是他却没有逃下来,被烧死了。所以大家在这一天就不能吃热食物了。
韩国博士眼里的中国:有一批“可怕的90后”,他们是怎样的?
我们的骄傲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 莱辛
金兰都,韩国人,首尔大学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韩国总统办公室、三星集团、爱茉莉太平洋集团等企业的专业顾问。他的代表作《因为痛,所以叫青春》被多个国家翻译出版,仅亚洲地区就突破了四千万的销量。
金兰都以其超前睿智的思想为无数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年轻人开出一剂良方,而他也被众多年轻人视为自己的“精神导师”。
“我”眼中的中国
作为毗邻中国大陆的东亚国家韩国,和我们的关系总是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据韩国相关媒体调查显示,韩国大众对中国的印象普遍以“穷、山寨”等负面词汇为主,对比之前台湾对大陆的不好印象有过之而无不及。
2021年,首届“中国新势力消费发展年会”在上海隆重举行,首尔大学教授金兰都受邀出席,并在会议上发表讲话:“我在中国旅行的时候,我经常听到的部分就是‘大’,中国是世界上最多历史文化的遗产,可是我觉得今后大家会寻找更多相对大家来讲更小更微妙、更精致的感觉,所以企业界人士可以把这个作为很好的市场机会。”
金兰都的这次发言无疑证明了其具有前瞻性的战略目光,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几乎每天都在不断增长,尤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全球贸易的深度合作,使得这种形势仍在不断扩张。
2021年6月,中韩两国正式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这表明了“中韩蜜月期”的到来。协议签订以后,两国将取消对方90%以上贸易产品的关税,这无论对于企业还是消费者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近些年来,随着韩剧的大肆入侵,韩国的电子产品、化妆品、服饰一直被我们国家年轻一代所追捧,进入韩国的免税店我们能发现熙熙攘攘的都是一群来自中国的代购群体。
这无疑也从另一方面折射出国人强大的购买力。金兰都对中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陆续拜访了中国的许多城市,还不断研究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他对于中国的迅速发展感到震惊和不可思议。
中国有一批可怕的90后
2021年2月韩国KBS电视台播出了一部纪录片,名为《超级中国》。这部纪录片清晰的为韩国大众展示了当前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纪录片一经播出就引起了韩国民众的广泛讨论:“这还是他们眼中的中国吗?”。
随后,金兰都教授在另一档名为《明见万里》的节目中为人们进行了详细解答,这是KBS电视台制作的第二部关于研究中国的纪录片,也更加深入的让韩国民众对中国有了崭新的认识。
《明见万里》第一集以“可怕的未来:中国的90后时代”为题,邀请了金兰都教授谈谈自己对于中国的认识。金教授在节目现场兴奋地为在场的学生诉说他在中国所感受到的巨大变化,在中国的各大商场,哪怕路边的小型超市你都可以发现人们从来不带钱包,只要拿出手机轻轻一扫付款码就可以交易成功了,这就是中国移动支付的巨大魅力。
当时的韩国根本没有这项技术;以前三星手机在中国电子市场的占有率高达20%,可随着中国本土手机企业的崛起,如小米、华为等不到一年时间就迅速挤占了三星手机的大半江山,使得三星手机在中国的销量逐渐呈低落萎靡走势。除了这些,金兰都教授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年轻一代所蕴藏的巨大潜力,他称其为“最可怕的一代”。
中国的90后富有朝气而蓬勃向上,在一项“年轻人对未来有多乐观”的调查中,超过50%的中国年轻人认为自己的未来很乐观,而韩国、德国、美国和日本都没有达到50%。金兰都在中国随机采访的年轻人的话语中也能充分感受到中国年轻一代的昂扬自信和必胜信心,这不禁让金兰都感到恐惧。
金教授说:“中国本就在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倘若还有这么一群环抱着梦想的年轻人充当后备军,那在未来,他们创造出的中国将会比现在更加可怕!”。金兰都对于中国的这番言论和见解,无疑在为韩国青年敲响警钟,希望他们拥有危机意识,不要得过且过。“少年强则国强”,有着如此奋进的一批中国青年,中国未来的发展会更加引人瞩目。
居安思危,明见万里
金兰都在中国旅行时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一次中国行,彻底击碎了我身为韩国人对中国的自豪感。金兰都清醒的认识到韩国民众血液里近乎偏执的自傲以及不可一世的自我认同感,这种畸形价值观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会摧毁韩国民众的积极向上的力量,狂妄自大终将以悲剧收场。
金兰都对中国的了解越深入,越能够发现中国所蕴藏的巨大能量宝库。他在《明见万里》的节目中曾幽默的提到:“世界上瞧不起美国的只有朝鲜,瞧不起中国的只有韩国。”这句话似乎也流露出他的一丝丝无奈和担忧。
“孔子是韩国的”“屈原是韩国的”“中医是韩国的”......韩国民众在不经过一番调查研究的情况下,将中国的流传了千百年的优秀文化想据为己有,让金兰都感到无地自容。
一个民族只有具备了忧患意识,懂得居安思危,才能长治久安。金兰都总能以超前的目光来审视韩国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他诚然看到了万里之外不断强大的中国对于韩国所造成的影响并鲜明地指出:韩国人必须要正视中国的存在,搭上中国高速发展的“顺风车”,才能使得国与国之间形成“双赢”的良好局面。
身为华夏儿女的我们,面对金教授对我们国家及国人有如此高的清醒认知,我们是不是应该要反思些什么?
韩国对中国一步步的文化侵略和令人愤怒的行为
请帮忙介绍一下韩国对中国的各种恶劣行径,并举出实例 例如:韩国人说地震震得好,我国及外国名人被称为韩国人等韩国在德国办“韩国是印刷术的起源国”展览
在石墓林中走读“1377年,世界上发生过什麽惊天动地的大事珐”韩国方面的答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金属活字本——《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简称《直指》)诞生了,这比德国人古登堡的四十二行圣经还要早78年。
自认为一直站在日本、中国文化阴影裏的韩国,此次便是高举著“活字印刷术起源国”的尚方宝剑,一路劈开路障,顺利登上全球最大书展主宾国的舞台,在数万观众的集体记忆裏刻上烙印。
然而,“金属活字印刷”一直是中韩两国之间共同争夺的古代科学专利。北宋时期,平民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但在韩国学者看来,毕升只有奇思妙想,所造活字并不适用,很快便被束之高阁。中方专家引用《梦溪笔谈》、《造活字印书法》等历史文献中的相关资料反唇相讥,要求韩国学界匡正视听、还历史本来面目。近年来,韩国go-vern-ment对《直指》表现出异乎寻常的重视,进行了超大规模的宣传,并争取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承认,确立了《直指》的世界元老地位,并将之编入小学课本以传后世。
不止如此,其他三大发明他们也说是他们的!!
2、抢注端午节为韩国文化遗产,也成功了;
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时间2006年7月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
3、正在酝酿把孔子纳入韩国的遗产,不久就要出手了;
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57周年,大陆与台湾同时举行了祭孔大典。而在此前的9月26日,一组韩国祭孔大典的图片也成为各大门户网站的头条。抢在中国之前大规模宣传自己的祭孔活动,韩国人的用意又何在呢?韩国人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人觉得只有他们才是祭孔的正统,只有他们才最有资格祭祀孔子。然后就可以拿他们几百年历史的祭孔大典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韩国人论证孔子是韩国人还有这样的论据:朝鲜半岛最早建立政权的是商朝贵族箕子。箕子是商朝纣王的亲戚,西周武王伐纣。箕子不愿意接受西周统治。于是率领5000名商朝人逃跑到朝鲜半岛和辽东半岛,建立了政治难民国家—箕子朝鲜。而商朝大部分人都留在了中国,分布在西周封建的宋卫等多个国家。宋国的第一个国君就是箕子的亲戚—微子。孔子是宋国贵族后代,当然也就是韩国祖宗箕子的后代了。
除了孔子,古代美女西施,撰写了《本草纲目》的李时珍也早已是韩国人了!!
4、官民学大联合,进占中国东海苏岩礁,把我东海大陆架暗礁俨然视为韩国的最南端,指鹿为马的说它是“岛“,以在中国东海捞取最大的好处;
当代,科学技术发达,航海航空手段先进,大海不再是制约人类的天堑了,韩国开始向东拓展领域,在日本海上与日本争夺竹岛(韩称独岛),采取先占原则,日方居下风,韩国成功开辟了东疆。这回,韩国又开始扩张南疆的领土了,照搬在日本海的方式来中国东海,强硬迅速地先占为主,中国go-vern-ment已经两次交涉此问题,韩方没当回事儿。韩国想将苏岩礁筑成一个人工岛,然后根据国际海洋法,在我国东海、黄海圈出一块相当于法国大小的大片海域来,属于韩国私有,欲鲸吞东中国海。去年底,中国飞机在苏岩岛上空侦察飞行,韩国传媒立即群情汹涌,指摘中国侵犯韩国领土,韩国go-vern-ment也向中国抗出抗议。
5、把中医、本草纲目、人参、针灸据为己有,说成是韩国发明的,或韩国的文化遗产;
6、汉城pol.ice对中国外交官进行迫害,联合媒体教唆记者仗着“本地人“的优势,对孤立无援的“外地人“进行围攻,在欺侮中国外交官的同时,中方捍卫着国格,保卫着外交官的尊严,pol.ice强迫有外交豁免权的外交官下车,其实是以检查是否酒后驾车为名,欲剥夺中国外交官豁免权之目的,双方僵持不下,韩国媒体次日狠狠地大大的曝光这一事件,“中外交人员酒驾,拒我pol.ice取缔“、“中使馆蛮横无理,在我地界闹事“,目的就是丑化中国形象,替韩国加分。
7、今年长春冬季奥运会上,众多韩国运动员在领奖台上联手打出“长白山是我们的领土“的韩文标语,在中国的地盘上如此嚣张,不是背后有韩go-vern-ment撑腰,就是长期以来的歪曲历史教育所导致的恶劣影响;
8、韩国有六千年历史,日前韩国教育部着手修订历史教科书,把韩国青铜器出现的时间提前了一千年,超过传授他此项技术的中国;
世界杯足球赛韩国总统的讲话还比较客气的,说有5000年历史,后来媒体进一步说他们的历史有6000年比中国还长。另据韩国媒体称,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23日表示,从今年新学期开始将采用新编初中、高中教科书,新教科书将青铜器时代的开始时间从“公元前10世纪(公元前1000年)”修改为“公元前20世纪(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5世纪(公元前1500年)”。照韩国人的思维方式,估计过不了多久他们的历史起始就和恐龙同时代了!!
9、把今年新版的10000圆钞票(韩面额最大纸币,相当于人民币80元左右)的背面,印上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张衡发明的“浑天仪“图案,这意味着浑天仪是韩国人发明的,是韩国的东西;
10、黄禹锡“第一”科学家
韩国的民族英雄黄禹锡造假事件,如今可以说已经真相大白,只剩下残局留待韩国各界的处理。如果硬要说中国人要有什么启发的话,那就是要学一下韩国人的敢于无耻,那就是以后中国人对于韩国人的吹牛无耻一定要小心。
11、哺育黄河文明
韩国没有自己的炫耀的文明,先是中国为宗主国,是中国的附属国;近代受日本欺负,造成他们偏执狭隘的心理。最为典型的要算韩国92年出版的教科书了.
这部共分5章:一开头宣示韩民族的祖先在公元前8000年从帕米尔高原远涉迁移到了半岛,途中催醒了满洲的”红山文明”,哺育了中原的”黄河文明”,韩人并在公元前7000东渡日本,创造了日本文明…...不过后来见了韩国人的“考古”,我倒觉得至少日本人还想着去做假证据,韩国人甚至把这一步都省了,还把成果出来大肆宣传。
12、去汉化
就是“韩民族”割断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联系。汉城改“汉城”的闹剧刚刚过去,这不,几个韩国议员又开始张罗把“汉江”改为“韩江”了。在韩国,“中医”被改名成“韩医”,并被作为高丽医学而拼命向世界宣传推广。大长今中针灸也被认为是韩国人发明的。但朝鲜日报分明是报道了这个“发现”,并找到了个法国人作证,宣称要纠正世界人民的错误认识,把针灸还给韩国。怎么不把八卦图国旗也改了?八卦图可是正宗中国文化。什么时候韩国不用有中国八卦图的国旗,再来和中国谈尊严吧!日本人很自豪地说,我们的文化学习自中国,但是我们发扬光大了。所以,有这种意识的日本终究还是个强国。可是今天的韩国人否认了历史,忘记了中国文明对自己的教化.
13、台湾不属中国
韩国是先和台湾建交的,后来才和大陆建交的,我的同学说如果她不来中国,根本不知道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可见韩国媒体对中国的妖魔化宣传。认识很多韩国同学.但确实他们国家的媒体会经常丑化中国,夸张中国的落后与贫穷.我曾遇到过这样的事:韩国人如果比较喜欢你,会对你说:“你长得像韩国人”,他们认为这是赞扬你。但我认识的一位朋友为表示友好,对一个韩国人说,”你长得像中国人“,结果那人非常不高兴,认为是污辱它。
14、蒙古人是朝鲜族分支
韩国人没有过征服别人的纪录(韩国人似乎很看重这一点),可以说韩国(朝鲜)的历史就是一部窝囊废的历史。他们就迂回出击——和那些能征善战的民族“攀亲戚”。曾经征服过中原的北方的蒙古族和满族理所当然的是首选,于是上述两个民族全部变成了韩民族的“分支”。
“爱新觉罗”去掉“爱”和“觉”就是“新罗”,因此“爱新觉罗”的意思就是“勿忘新罗”或者“爱新罗”。说努尔哈赤的父亲来自朝鲜半岛,可稍具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爱新觉罗”出自满语,意思是“金”。韩国人籍此说“金”是韩国大姓,因此满族是朝鲜族分支!!!而韩国人论证自己与蒙古人关系的依据就更可笑——韩国人新生婴儿屁股上有个青斑,和蒙古人一样。因此蒙古人是朝鲜族分支!!!可惜,这个蒙古斑是所有东亚人种共有的标记!
近日网上很多朝鲜人去满族的论坛“认亲”,其谄媚、下贱(被对方迎头痛骂之后,或是装作不知、或是说人家不是真正满族),让人“五体投地”。更好笑的是,某些韩国人认为孔子是韩国人,连西施都是韩国人。
15、教大禹治水
为了突出他们文明的优越,韩国学者做了篇文章,乖乖,连大禹治水用的“神书”都是朝鲜半岛传过来的,对韩国学者的学术能力找不到语言形容了,惊如天人。他们说他们的祖先檀宗,是我们祖先大禹的老师,是他教大禹治水的——呵呵,后来甚至进一步说他们的历史有6000年比中国还长(世界杯足球赛韩国总统的讲话还是比较客气的,说有5000年,汗呀~~~世界杯靠黑哨拿第四名)韩国新歌剧《啊,高句丽!广大土好太王》。。”。结尾是高句丽征服了燕国,燕国将高句丽的好太王供奉为主君。是一部典型的历史胡说剧!辽东在七雄时期是燕国,秦始皇灭六国而统一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历史,还反咬一口说是中国人歪曲历史。秦始皇灭燕怎会突然之间变为高句丽王灭燕又突发奇想地出现在韩国的历史舞台上?庆幸的是,多数人还是有着清醒的头脑和良知,如果都按照韩国方式诠释历史,世界从此多事矣。
16、剽窃高句丽
请注意,高句丽和韩国的高丽完全是两码事情,高句丽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一支。唐朝名将薛仁贵在高句丽的最后一个首都平壤(高句丽前后有过三个首都)接受了高句丽王的无条件投降书后,大唐军接收了高句丽全部的领土,自然继承了高句丽文化。而此时韩国的前身王氏高丽还没有诞生。在高句丽灭亡了二百多年以后,也就是公元9世纪初,由原高句丽旁边的新罗合并百济组成了高丽王朝。2004年9月17日,在被韩国命名为“高句丽在韩国的历史作用”的有多国学者参与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学者,沈阳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孙进已发言重申:“高句丽是中国的历史因为高句丽的主体发生在中国,直至今天,原高句丽2/3的领土都在中国,而在当时3/4的高句丽居民都归顺了中国”.“在高句丽的大部分历史里,高句丽一直归属中原。看看韩国忠南大学考古学教授朴洋震论证“满洲历史上属于高丽”。拿出两个据他说是在满洲和韩半岛出土的青铜器,说这两件文物相似,又举出一件据说是中原出土的文物,说与前两件不同。于是得出结论:满洲和韩半岛属于一个文化共同体,满洲历史上韩民族的舞台。这是笔者平生所看见过的最荒唐最无耻的历史论证了。还扬言“把满洲归纳与韩国古代领域不仅合乎情理,而且也是必要的”甚至想把中国东北境内的高句丽历史剽窃为己有。2004年,中国把高句丽成功向联合国申请为中国的人类文化遗产,就是为了挫败韩国对历史的篡改。灭国先灭其史,韩国在赤裸裸的伪造历史!谈到满洲和朝鲜半岛的关系,还有一个朴洋震极力回避的突出的例子就是满清建立了满洲国后,为什么不是马上去合并朝鲜,以实现今天朴洋震等领土扩张野心家的梦想,去组成由满洲加半岛所谓韩民族的大统一?而要舍近求远,舍易攻难地入关攻克北京直捣中原?就是因为满洲人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要入关统一中国。而对近在咫尺的朝鲜半岛,在满族人看来?是一个无关重要的边隧小邻国。
绑着写有“还我河山”四个鲜红大字布条的韩国人时常会成群结队出现在吉林吉安,延边,或者长白山。朝鲜日报做的调查,居然过半的韩国年轻人赞成“夺回”“满洲(东北)和间岛(吉林延边)”。韩国在高句丽问题上已经完成了发动群众的工作,而中国人大概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争端关系到了东北的归属。
17、将中国领土划入版图百济曾统治西藏
根据史书记载,古代朝鲜半岛南部地区存在着两个古代王朝:新罗、百济。而北部则是领土跨越鸭绿江两岸的高勾丽。后来百济和高勾丽相继灭亡,新罗基本上完成了朝鲜半岛的统一。但在林均泽所著的《韩国史》标记的地图内容却与历史相差甚大,书中中国地图竟然用三种颜色分为三个国家:百济、新罗和唐朝。其中的百济除了统治整个朝鲜半岛外,还统治中国华北和西藏,而上海、江苏、浙江在内长江以南的中国区域则标记着“新罗”,表示这是新罗的统治区。而云南、四川部分地区,地图中用红颜色在这块小小地区标着“唐”。另外,该书的作者在描述三国割据结束后,统一的新罗王朝甚至还成立了安西都护府、安东都护府这样的go-vern-ment机构。
18、韩国已向联合国提交汉服申遗书。
据称,朝鲜族民族服装襦裙就是明朝汉族女性平常爱穿的服装,韩国已向联国提交汉服申遗书。
韩国还斥巨资对汉服拍摄电视剧《朱蒙》,为汉服申遗造势。剧中汉服飘飘,文化鲜明,韩国自信此剧定能为申遗加分。《朱蒙》被一些网民所指责,认为此剧歪曲历史,亦有人指剧集丑化了中国人。例如:剧中指汉武帝消灭了卫满朝鲜之后,把古朝鲜的遗民用作试验钢兵器的材料。这种说法都欠缺历史根据,有污蔑之嫌。韩国自古以来崇拜中国文化,而今就以为中国的历史是他们创造的了。还记得韩国2005年将首都的中文名称从汉城改名为汉城,虽然不可谓之不妥,却是民族主义空前高涨的一个表现。
诸子百家全是韩国的
中文是跟韩国人学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反正只要是好的东西,都是学的人韩国的
1.韩秘密抢端午节中文域名流失
“端午节”网上中文门牌号突然流失海外。日前,就在联合国即将于11月公布申遗结果的前夕,域名注册机构创联万网国际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传出消息,“端午节”突遭韩流侵袭,韩国某公司秘密出击,抢先将“端午节.cn”这一中文域名收入囊中。记者查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whois(域名查询系统)发现,“端午节.cn”已经于2005年10月13日被注,注册者信息显示为“Yun Hee Co
韩国网友列出了哪些历史证据,能够证明汉服抄袭韩服吗?
如何看待韩网友称汉服是韩服
汉服韩服之争,于正回怼韩国网友:不和整容又忘祖的人计较——引言。于正和韩国网友杠上了?对不起,这次我站于正。
中国文化和韩国文化的争夺一直都没有停过,甚至很多原本属于中国文化的东西,会被韩国网友厚颜“霸占”成自己的,而最令人痛心的是,很多脸上写满无知的中国网友也会把中国文化的东西说成是韩国的。
明制汉服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许凯因新剧《尚食》在个人社交平台上晒出了自拍照,照片中许凯穿了一件明制汉服。
《尚食》这部剧是许凯和吴谨言继《延禧攻略》后的再度合作,讲述的是在明朝发生的故事,所以许凯的造型理所当然是明朝的造型了。
但是底下的评论却出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画面,很多网友称:“什么时候变成韩国人了?这是在拍韩剧吗?”
这些评论的出现充分显示了这些人对于文化知识的欠缺,这也显示了文化的普及还有待提高。
又或者说这些年被韩国文化的侵蚀与掠夺,越发地显露弊端,要知道,由于韩剧、韩星的涌入,一度让崇尚韩国的风气盛行,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韩国网友的文化自信,所以才会那么气焰嚣张。
看到这些,于正转发了许凯的自拍并回应了网友的争议,他称:“这妥妥的明朝汉服,不能因为当时作为大明属国的高丽沿用了,就被没文化的说成‘韩服’了!”
随后某些权威的文化账号也回应了汉服源于韩服的争议,并声称这样的说法就是一个笑话,古代韩国(那时算作朝鲜)是没有自己的服饰的,他们是根据明朝服饰进行改良的,最后才形成了大家在韩剧中所看到的服饰。
但是韩国网友并不死心,而且还将于正挂到了韩网上进行声讨,骂于正和中国网友愚蠢无知。就这样,于正被韩国网友骂,又在国内引起了热议。
韩国网友想要于正摆出证据,证明服饰源自中国明朝,于是于正真的发了小作文,回敬各位历史没学好的韩国网友,中国不仅有明制汉服,还有中医、舞蹈、绘画、书法、武术……很多其他的文化瑰宝。
大家在回击韩国网友无知的同时,也在于正社交账号底下留言让他赶紧怼回去,文化的掠夺不能忍。
事实证明,于正在怼人方面确实没怕过谁,这次他的回应也没有让网友失望,于正回应道:“他们连父母给的五官都可以随意挪动,张冠李戴不已经很平常了吗?懒得跟这群数典忘祖的棒子计较,事实胜于雄辩!”于正的言下之意,是在吐槽由韩国带起的整容之风。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韩国网友第一次对中国文化挑衅和亵渎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掠夺一直都是这么理直气壮,而且言语之间还透露着鄙夷和恶毒,例如轰动一时的“端午申遗事件。
不过,最令人心痛的是部分国内网友的是非观不够完善,他们对于韩方的这些行为不仅不谴责,甚至去煽风点火扩大这些负面影响,无时无刻不在透露着自己的无知。
韩国申遗“江陵端午祭”成功,但被有心之人带了节奏,网上出现了韩国“抢注”端午节,“以后中国再过端午节就要交费”的说法,群情激奋,最后是专家出面澄清,让网友知道这是一个误会,韩国的“江陵端午祭”与中国端午节并非一回事,只是时间上雷同。中国端午节申遗成功,我们的传统节日终于有了名分。
虽然是个误会,但从这件事开始,韩国网友挑衅和掠夺中国文化的野心,也逐渐暴露出来。我们总时不时能听到,韩国网友说:“韩国祖先哺育了黄河文明。”
他们说:“活字印刷术是韩国发明的。”他们说:“李时珍也是韩国的。”
没完没了的挑衅后,原本生气的中国网友都气不动了,反而滑稽地笑了,调侃他们:“整个世界都是韩国的。”
端午事件已翻篇,但这不能掩盖韩国网友对于自家文化的谜之自信,所以才会有了这次的“汉服与韩服之争”。
还有此次于正因明制汉服被韩国网友嘲笑事件,也引发了国内网友的思考,我们不应该只是一味崇尚外来的东西,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也因加强了解,多一份认同感和责任感。
汉服和韩服的区别
有一个朋友告诉我,她们学校举办汉服成人礼,结果有些学生的家长却说这是韩国的韩服,还有很多男生认为穿的是日本的和服。天啊,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连自己国家的汉服都不认识?
虽说时代是一直进步的,但是我认为每个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不变的。而汉服本来就是我们汉民族文化的传统服饰,即使韩服、和服、汉服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也有很多的不同点!
韩服是中国唐朝汉服与朝鲜半岛民族本土服装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了汉服很大的影响。女士的韩服呈现短上衣+长裙,拥有袖的曲线、白色的半襟以及裙子的形状美,且颜色大多十分艳丽。
和服是日本的民族服饰,其实在唐代前,日本和服的色彩比较单一,多为原始色,几乎所有的服饰都是同一个色调。但在唐朝文化的影响下,和服的色彩开始变得丰富,日本和服也进入了鼎盛期。而和服袖子呈方形,腰带是很宽的,整体是直筒状。
汉服以华夏礼仪为中心,展现了独特的汉民族风貌特征。而汉服不论是从衣领、裙型、长短等的设计,种类都更丰富繁多。交领右衽是汉服最典型的特征,而上衣下裳的汉服文化,更是对韩服和和服有着深远的影响。
为抢夺中国汉服文化,故意发起“韩服挑战”
韩国人争夺中国汉服文化
准确来说,中国画师先绘制中国风服装,被韩国人诬陷抄袭韩服,只是“韩国人抢夺中国汉服文化”的一个借口。韩国人想要争夺汉服元素,就需要通过一个渠道,正好看到画师先绘制了中国风服装。
随后,画师先为了反驳韩国人的说法,分别用《龙门飞甲》《绣春刀》电影剧照、汉服活动“华裳九州”,甚至是博物馆收藏的出土文物作为证据,却被韩国人无视。从这里看出,韩国人并不是不知道历史,而是他们想用装傻的态度来藐视历史。只不过他们谎言说多了,连他们自己都信以为真。
韩国人连脸都不要了
随着事情的发酵,这群韩国人甚至连脸都不要了。中国网友将出土文物当做证据,韩国人却说“韩服影响了汉服”,或者直接选择装傻子装瞎子。
为了彻底抢到他们所谓的“韩服”,他们甚至开展了一个“韩服挑战”活动,发动韩国画师画出“韩服”,用图片的方式证明“汉服抄袭韩服”。从韩国人画出的“韩服”来看,他们不但不承认韩服来源于汉服,反而趁机将越来越多汉服装扮和汉服元素据为己有。为了反驳这种说法,中国画师也开展了“汉服挑战”活动。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明明汉服元素的争夺如此强烈,闪耀暖暖却在中国网友身后来了一招“背刺”。闪耀暖暖在这关键时刻,推出的服装明明是明制汉服,却说是“韩服”。主动将明制汉服当做“韩服”双手奉上,说实话,这种跪地姿势真的很难看。
闪耀暖暖这种操作,引起了中国玩家的不满。不过,明知道激怒了中国玩家,闪耀暖暖依旧“装死”,不仅不下架那套名义上的“韩服”,甚至连道歉也不做。
不少中国玩家表示,闪耀暖暖直接关闭国服算了,这样的话闪耀暖暖想要滑跪韩国人,也不用看中国玩家脸色了。再说了,闪耀暖暖也从来没有看过中国玩家的脸色,已经多次引起了中国玩家的不满,但闪耀暖暖依旧我行我素,依旧将韩国人捧得高高的。
这次,闪耀暖暖的操作,充分反映了闪耀暖暖的立场和态度,也让我们彻底看清楚了叠纸的嘴脸。能将传统文化和传统服饰拱手让人的人,还记得你的祖宗是谁吗?
首先,中国是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大国。从土地面积来看,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疆土面积,这对分析题主的问题会有很多帮助:秦:347万平方公里;隋:467万平方公里;晋:541万平方公里;汉:609万平方公里;唐:1237万平方公里;元:1400万平方公里;明:947万平方公里;清:1297万平方公里;民国:1134万平方公里;新中国:960万平方公里。还有一个版本,说中国古代最大面积达到2237万平方公里,我个人认为是包含了重叠部分,不可作为参考。
其次,中国、韩国、日本、越南在历史上就是扯不断的连理关系。我们从上面国土面积可以分析出,早在古代,特别是唐朝时期,我国就与上述三个国家有很多交接,最有名的是唐朝,中国与日本就出现过互派使者交流学习的记载,而明朝时期,韩国(包括朝鲜)为高句丽国,为中国的附属国,并签订了世代向中国称臣的“国书”,越南在唐朝时期大部分土地属于中国,这样,中国、日本、韩国与越南在历史文化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就容易理解了。
第三,中国、日本、韩国、越南在历史上相似之处很多。比如日本的和服是由我国的汉服演变而来;日本文字中夹杂着很多的中国汉字;韩国的饮食文化与鲜族、满族的菜系、做法神似;越南的婚俗、姓氏文化、属相文化也与中国基本相同。这是相互补充、相互交流的结果。有个很有意思的例子,说是很早以前,越南派使者派人到中国学习属相文化,使者很快就认为都了解了,就匆忙回国了。但是回去以后才发现,中国的十二属相只有十一个,比中国属相少了一个,带回去的十二属相画图有只像猫又像老鼠的,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东东,后来就把猫作为越南人的十二属相之一了。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十二属相中有老鼠,而越南有猫的原因了。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自古以来,日本、韩国、越南都有很多中国人在那里生活,繁衍生息,这也是四国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的主要原因之一。
韩国文化“偷窃”中国古文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比如孔子、端午节都遭到了“偷窃”,在这个网络异常发达的时代,韩国文明总能掀起一阵风波,这不韩国人又开始质疑“汉服”偷窃了“韩服”。
中国古称华夏,《左传·春秋·正义》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国的礼仪不仅仅停留基本的葬礼、祭祀,连服饰也是礼仪的一种,汉服文化传承已久。
汉服并非汉代的服饰,始于黄帝,《史记》中云: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
黄帝虽然是神话时代,但也是远古部落文明之一,进入殷商时期,冠服制度初步建成,西周时期,手工业发达,服饰染色也得到了发展,西周服饰已经相当绚丽多彩,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有许多类似的文字记载:
七月鸣鸡,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锦衣狐裘,颜如渥丹,敞衣绣裳,佩玉将将。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西周服饰多种多样,服饰礼仪也是形成以“天子冕服”为中心的章服制度,西周后期,百家争鸣,文化礼仪得以复兴,服饰也搭载这一股东风进一步得到完善。
《礼记·深衣》孔氏正义曰:所以称深衣者,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
由此可见,当时已经衍生出了深衣,还有胡服,既然是西周形成服饰,为什么会称为汉服呢?而不是周服、秦服呢?
西周虽然制定了章服制度,但统一名称还没有出现,秦国虽然统一可存在的时间太短了,东汉服装制度沿袭秦制,汉朝实力强盛,游牧民族称中原人为汉人,服饰也为汉服。
《蛮书》载:裳人,本汉人也。部落在铁桥北,不知迁徙年月。
《汉书》载: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
就算是盛唐也继续沿用“汉服”,《新唐书》载:汉裳蛮,本汉人部种,在铁桥。惟以朝霞缠头,余尚同汉服。
可惜清朝剃发易服,让中国人都忘记了自己的传统服饰,还是近年来汉服复兴,汉服这才逐渐恢复名誉。
那么汉服跟韩服又有什么关系呢?韩国古文明本就深受中国古文明的影响,韩国文化起源为箕子,他商纣王的叔父,他在朝鲜半岛建立了箕子朝鲜。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