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天阅读效应》是一本由陈苗苗李岩著作,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2019-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1000天阅读效应》精选点评:●已经明确阅读和陪伴的重要性的前提下,这本书可以作为一个实操购书参考第一书包
《1000天阅读效应》是一本由陈苗苗 / 李岩著作,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2019-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000天阅读效应》精选点评:
●已经明确阅读和陪伴的重要性的前提下,这本书可以作为一个实操购书参考 第一书包 1999的定价 劝退了
●看大标题即可,提供了不同年龄段的阅读需求,阅读指导,推荐书。并提供了全阶段读书包使用。售价1999。含150本书。
●快速的读了一遍,学习了选择绘本的技能。但更多是参考了MzMavage。
●非常棒!0-3岁还分成了0-3个月、3-6个月等各个时间段,不仅有儿童的发展特点,还有每个阶段适合阅读的书籍。准备当字典一样,快到时间了就拿出来提前准备。今天光是0-3个月的部分我就研究了很久,然后下单买了好几本书。
●很实用的一本早期阅读指南,适合我这样的新手爸妈,书名点题了,0至3岁选书用书攻略。 前面的理论和国际上的政策福利,篇幅好希望加多些啊,不过也想到也许这就是作者给的本意,一个国外的项目比如英国阅读起跑线,一本书估计都说不完,就是给我们点燃一个小火点,然后让我们自己去燃烧,去波及更多更广范的知识领域吧! 后面的阅读指导很实用,太有操作性了!我生完孩子虽然也买书了但是不知道怎么读,不过看了这些操作,我放下了一些焦虑,我做好自己用心陪伴孩子自然朗读其实就是最好的状态了吧。 最后还有第一书包几位专家老师精选的书单,非常惊喜!
●还不错
●一定程度上从学术角度介绍了亲子共读的意义,提供了一些互动和共读的技巧,也提了一些书单,觉得还可以
●对于新手父母还是值得推荐的,根据儿童发展特点给出阅读指导,还有书单参考。亲子共读六大原则,二十八个技巧看目录也差不多能理解。
●阐述了亲子阅读的价值和深远影响,有一定参考价值
●读完以后就买了一大堆书,儿子甚是喜欢!!!计划把书里介绍的书书全all
《1000天阅读效应》读后感(一):自用笔记
6~12个月宝宝的阅读需求
* 中小开本兼顾外形圆滑容易翻动的童书
* 推荐类型:机关书、触摸书(尾巴书/藏猫猫书/小鸡球球/小手摸摸全知道)、洞洞书(小鸡球球)、推拉书、表情书、认知书(小手摸摸全知道)、藏猫猫书(藏猫猫书/小鸡球球)、语言交际能力书(小鸡球球)、儿歌童谣、洗澡书、发声书
6~12个月宝宝的阅读指导
1.引导宝宝自己摸书、翻书、戳洞洞,锻炼宝宝手部精细动作的同时,进一步体会到书带来的乐趣。
2.亲子共读的时候,变换声调和表情吸引宝宝集中注意力,边读边观察宝宝的反应,要给宝宝充足的参与时间。
3.边读边演,让阅读的过程变成互动游戏的过程,带给宝宝丰富、生动、好玩的阅读体验。
4.关注宝宝的目光。当宝宝注视树上某幅画面时,我们主动说出书上的事物或作出书上的动作,帮宝宝简历语言与事物的联系。
5.要准确地说出书上事物的名称,比如看到手表要告诉宝宝“手表”,而不是说“宝宝看,几点钟了”。
6.宝宝注意力有限,一旦不集中,不要强迫宝宝阅读。
《1000天阅读效应》读后感(二):孩子的阅读启蒙,父母的新起点
用两天孩子睡觉的时间看完了,内容通俗易懂,很好读很有收获。 作为阅读启蒙书籍,前两章从科普的角度说明了0-3岁阅读的重要性。第三章介绍了国外一些研究项目和成果,很像研究生时做的综述性质的工作,对各个项目更多停留在翻译和简介的层面上,从侧面给我们一个全球的视野,但是内容深度不够,帮助意义不大。第四章罗列了一些误区,纠正了一些错误观念。 从第五章开始到第九章,分月龄和年龄段从该阶段孩子的阅读发展特点、阅读需求、书单推荐、阅读指导四个方面展开说明。内容没有深奥的词汇和专业术语,也能比较全面的进行分析和针对性的建议。 后面几章介绍了童书的类别,阅读的技巧,选书的原则等,虽然我还没有机会实践,但是很感谢作者把这些系统的呈现出来。 全书我觉得最有含金量的就是附录三,将“中国儿童早期阅读启蒙计划”也就是“第二书房”的项目研究内容用表格呈现,满满的干货和诚意。1000天阅读效应8.9陈苗苗 李岩 / 2019 / 中国妇女出版社
《1000天阅读效应》读后感(三):早期阅读的六大原则
关于宝宝的早期阅读,我一直以来都比较关注,从最开始的黑白卡,彩色卡,布书到洞洞书,推拉书,游戏书等等,都会为宝宝准备。
对宝宝阅读的重视,一方面是想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成为终身阅读者,另一方面是有一种想要弥补自己童年没有现在这种阅读环境的遗憾。
那么宝宝早期阅读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是有的~
在《1000天阅读效应》里,对宝宝早期阅读提出了六大原则:
原则一:不怕早也不嫌晚
很多妈妈在孩子还是胎儿的时候就开始给肚子里的宝宝用阅读做为胎教了,有的则孩子2-3岁才开始,就觉得晚了。
事实上,无论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而开始阅读都不算晚,就我们家长自己阅读育儿书籍而言,一个不怎么阅读的父母有的孩子,开始研究育儿方面的知识,从而开始了大量的阅读,不是也并不算晚吗?
原则二:互动至上
书里有句话特别好:“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而互动,是最好的陪伴”。
我跟宝宝读绘本的时候,会学着用特别夸张的表情,肢体表达,宝宝就会很开心。
原则三:充满游戏精神
现在孩子的绘本真的太丰富了,比如游戏书,洞洞书,还有推拉书,和大多数的孩子一样,我们家宝宝最喜欢玩的就是藏猫猫,每次读到藏猫猫的绘本都特别疯。
原则四:尊重宝宝
有时候宝宝看两眼就不看了,去玩别的玩具了,那也不要强迫宝宝,就随他去吧。
原则五:做彼此的阅读伙伴
记得我同事会跟我抱怨带她家孩子看绘本的时候,问什么问题,她家孩子都说不知道,要么不肯说,要么就故意说错,就来询问我怎么办,我跟她说,你这样问孩子岂不是跟考孩子一样了?孩子肯定不乐意的呀,要把宝宝和自己放在同一个高度,陪伴孩子一起去找答案,而不是考验孩子能不能答出你的提问。
原则六:贵在持之以恒
任何事情都是贵在坚持啊~
《1000天阅读效应》读后感(四):别人家宝宝小年纪读万卷书,阅读力远高同龄人?从选书用书抓起!
我曾在书店做过一段时间兼职,经常看到两种情形:
一是某些父母在这头刚买书,孩子转头就咬烂撕破了的气愤下,声扬不再给孩子购书;
二是某些父母在花花绿绿的童书堆里无从下手,只好凭借着成年人的选书思维,选新奇的、字多的、复杂的。同时还对一些“简单粗暴”的绘本嗤之以鼻,认为货不值价。
在我看来,上述完全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当父母们看到孩子咬烂新书时,不是心疼购书费用而是修正购书策略,转为购买不易被弄坏的厚纸板书、布质书、塑料书;当父母们真正用心去查阅并了解孩子在各个年龄段的发展特点与阅读需求,而不是跳开书籍内容,只盯着定价盲人摸象,才能真正地让孩子在从出生到3岁的1000天里,用阅读拉开词汇差距,增强孩子的语言和认知能力。
正如陈苗苗、李岩合著的《1000天阅读效应——0~3岁阅读启蒙及选书用书全攻略》一书中写道的,
书是玩具,书是世界,书是婴幼儿最好的朋友。阅读是探索,阅读是游戏,阅读让婴幼儿的发展更神奇。陈苗苗,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文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童书育儿法”理论创建者;李岩,第二书房创始人,第一书包项目负责人。李岩一家曾获全国首届书香之家、全国最美家庭等荣誉。
A 如何选书:关注不同年龄段宝宝的阅读需求与自身兴趣
无论哪个年龄段,选书都是一件随心所向的事。只是成年人有清晰的思维逻辑以及个人自由选择权,而0~3岁的小孩只会顺应自己的喜恶,却还没能表达自己喜恶的逻辑原因,对于书也只能被动接受。因此,父母在选书的话语权重很大,直接决定着孩子阅读启蒙的质量。
相比成人读物,童书无一例外都字少图简,因而常被某些父母诟病为性价比太低。但事实上,童书的优劣不能以字数和配图的复杂度为依据,关键是符合孩子相应年龄段的发展特点与阅读需求。这也启示父母在选童书时,不仅要看星级看评论看排行,还要关注封面或内页中关于适用年龄的标示。
比如0~6个月的宝宝喜欢看对比度高的图片,喜欢看人脸图案,喜欢看物体的轮廓分明,这时选择简单的黑白视觉激发卡,就恰好符合宝宝的视觉发展特点;
再比如6~12个月的宝宝对因果关系感兴趣,那么购物车里“一按能发声”“一拉能联动”“一翻全立体”的玩具书必不可少。这类书籍的内容倒还是次要的,是否能让孩子加深对“任一行为都会相应地引发某种结果”的逻辑观念,才是父母应当关注的重点;
又比如1~1岁半宝宝正处语言敏感期,渴望说话,发音却还单薄。一些内容寥寥,仅有大量重复押韵文字的书籍,事实上更能方便宝宝模仿,让他们在复述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避免揠苗助长已经成为大多数父母的共识,但一涉及到选书则容易偏离初心。选书在某种程度上,选的不是书,是书与自家宝宝的契合程度。只要童书的内容编排与形式设计,契合宝宝在某个年龄段的发展特点与阅读需求,那么即使全书字数不过百,依然可以是百分百的优质童书。
而且,每一页甚至整本书都字少图简,一来迎合了宝宝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特点,二来也更能提高宝宝的阅读成就。试着对宝宝完整地看完一本书而欢呼吧,摸摸ta的头,给ta一个拥抱,“宝宝好棒,这么快就能看完一整本书呢!”孩子即使还没能从阅读里学到什么,但他们至少拥有了父母陪伴与鼓舞的温度。
当然,字数少不一定就是好童书。词汇有质量之分,选书时以文字精炼为优。高质的词汇应当是多样化与意义丰富的综合。只是无意义地重复某些低质量词汇,无益于孩子的词汇学习和认知发展。“轻轻松松”、“细致认真”等日常交往中少用的形容词,可以被归纳进高质量词汇,但也只有在约1岁半后输入,才能保证被宝宝理解和消化。《1000天阅读效应》一书同时指出,宝宝掌握到的形容词越多,一方面能够借此更顺利更贴切地感悟万物,并给予相应表态,另一方面掌握诸如情绪向的形容词,能够让宝宝“比较顺畅地跟大人谈论情绪的原因和后果,进而从小养成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那么,父母们在选书时就可以多关注内容中涉及大量高质形容词的故事书等。
B.如何用书:多功能+互动化,培养宝宝全面发展
1, 书不仅能作“阅读”用,多挖掘童书的多样用法
对于0~6个月的宝宝,所谓“阅读”,更多是在强调这一行为动作,而不是书籍本身。那么,父母在陪宝宝看书时,可以适时适度地上下左右移动书本,或买一些床挂书,让宝宝的目光随着书本移动,增强他们的眼球协调运动能力。
而1岁多的宝宝正处在手部敏感期,对小洞、小孔尤其感兴趣。父母可以利用一些洞洞书,让孩子戳一戳、抠一抠,摸一摸不同物品的不同轮廓,训练宝宝的手部肌肉群及其精细动作。
1岁半~2岁宝宝的自我意识有了长足发展,父母们会发现宝宝开始自称“我”。到了2~3岁,宝宝又会对故事产生“代入感”。借此,父母在阅读书籍时,可以把书的主人翁替换成宝宝,引导宝宝学习并模仿主人翁的优秀品质。另外,父母们要了解一点,宝宝也有心防。而宝宝的主人翁意识,则有利于让ta在故事的推进中联系到自己的实际经历。当宝宝沉浸在故事情节的时候,父母们听似随意地提问其诸如“对于某件事,是怎么想的,会怎么做”等,能更容易“套”出孩子的内心世界。
2, 与孩子互动。迎合孩子兴趣和情感,具象化书籍内容
阅读可以是私人化的,也可以是互动式的。但对0~3岁的宝宝来说,直接放一本书到ta眼前,企图让ta自行阅读潜移默化,是不切实际的。早期的阅读训练,需要父母做到“关注目光”—“建立连接”—“丰富情感”,循序渐进。
“关注目光”,实即投其所好。父母在为宝宝阅读时,要多留心他们的视线聚焦点,并针对性地命名+简单说明:先告诉宝宝“这是XX”,有助于词语概念的学习,接着再说说其日常用途、适用场景等。另外,2~3岁的宝宝开始有交流的欲望,如果宝宝对兴趣点开启“十万个为什么”模式,父母要及时回应;如果宝宝咿咿呀呀地说些什么,父母也要注意暂停阅读,听听宝宝的“高见”,这是对宝宝的尊重。
“建立连接”则指让阅读脱胎于僵板的铅字,用具象化的形式增强宝宝的理解能力。如果书中涉及常见的日用品、食品,就拿出实体让宝宝摸一摸闻一闻;如果是某个姿势动作,父母们可以夸张化戏剧性地演出来,丰富宝宝的阅读体验。“建立连接”的要点是生活化与反复性:不要只在阅读时才建立连接,平常就应该多在生活中联系书籍内容。多从不同角度、不同逻辑关系、不同场合里做多样解析,让优质的内容时时刺激孩子的记忆。
1岁半~2岁宝宝的情绪与社会性特点得到发展,已经有了喜怒哀乐同情心等情感,这时父母应该借此丰富宝宝的情感世界。用书上要注意两点点:一父母应事先翻阅故事书,既筛滤与年龄段不符的内容,也提前熟悉情节,适时引导、舒缓孩子波动的情绪状态;二适当的情节起伏优于叙述平平,前者有助于宝宝做“情绪体操”,提前感受社会性的五味杂陈,了解某种行为会对外界情绪产生何种影响。那么,父母们要重视阅读行为,不要语调平平应付了事,可以用道具辅助,化“讲故事”为“演故事”。
如何选书?如何用书?这两大问题的归结点,都是为了让阅读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选书不应冲动消费,要关注契合度;用书也不应“一饱眼福”了事,要尽其所能。对于宝宝的早期阅读教育,父母们更应该三思后行。
正如陈苗苗、李岩在《1000天阅读效应——0~3岁阅读启蒙及选书用书全攻略》一书里谈到,
“无论先天条件如何,婴幼儿通过阅读活动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
这是每个天使宝宝来到这个世界上被给予的最有价值的礼物之一。”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