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马北风啸汉关》是一本由莲悦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胡马北风啸汉关》精选点评:●【藏书阁打卡】从汉匈战争作为切入点,来写西汉史。匈奴作为秦汉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对整个
《胡马北风啸汉关》是一本由莲悦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胡马北风啸汉关》精选点评:
●【藏书阁打卡】从汉匈战争作为切入点,来写西汉史。匈奴作为秦汉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对整个西汉王朝的影响是贯穿着始终的,这种两个帝国之间的“共生关系”使得二者的互动既剧烈又微妙,取决于我们以何种立场来观察历史。这本书作者是媒体人,驾驭文字的能力不错,写得比较通畅。所引述的文献多来源于正史记载,因此也没有太多的对比较新的学术成果进行考证,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是比较适合了解汉匈战争的一个概况性的描述。
●一百五十年,中原大地上的人们从被迫用女人做挡箭牌苟且议和,依然用智慧和血肉翻身成为了霸主,将匈奴人摧毁在了历史里。从汉高祖耻辱的白登之围,到卫青、霍去病荣耀的漠北大胜,中国人、汉民族已然傲立于世,可是这光荣背后,却是数千万贫苦人民被榨干心血、甚至被迫骨肉相残取得的,在武帝去世时经济凋敝、民怨四起、巫术盛行、军事失利的局面下,我们不禁要问,这一切荣耀,值得吗?或许我们可以说,人是多面的,汉武帝的理想与能力是有差距的,但是,正是民族的性格造就了我们的国家。我们赢得了土地,却失去了人民,我们获得了荣耀,却却失去了财富,我们威震四海、团结一心,却必然性的与世界脱节,理性,是一个民族最需要的。 当代大量推崇汉武“大帝”功绩的情况下,本书如此重视史料引用和提出新观点,值得敬佩,但是也需辩证和发展的看历史
●借古讽今之作。主旨在批判集权,乃至反思文明模式。全书除了封面,居然一张地图都没有!是现在地图审核太严出版社索性删除地图还是作者根本没有配图呢?
●高度集权之下,一个国家是无法长久保持理性的,也无法总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考虑和处理问题。汉武帝晚年的问题就在于君主的独断专行,将本来形势大好的国家推向了灾难的深渊。作者史料征引详实,很有说服力。
《胡马北风啸汉关》读后感(一):“史实”和“史识”
汉匈战争不好写,一则,汉代的史料有限,不像明清史,有那么多的笔记可供参阅;二则,今天的我们是“汉民族”,这个“汉”字是很难容忍去说不好的。记得我多年前在一著名的论坛上发过一些关于汉武帝和汉匈战争的文字,结果很快就被贴上了标签,以至于后来见到这个话题就绕行。其实,客观公正地评论汉武帝时代和汉匈战争对我们很重要,在这点上我非常支持本书作者的观点,不吹不黑,真正从国家利益,而非“君家权威”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一句话,“史识”比“史实”重要,顶作者。
《胡马北风啸汉关》读后感(二):何谓国家利益
赞同作者书中的观点:1、从两千年前的历史现实出发,汉匈之间到汉武帝时代爆发全面战争几乎是不可避免的;2、武帝时代的汉匈战争进行到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就不应该继续依靠武力解决问题了;3、决战漠北之后,汉武帝完全可以像后来的昭、宣二帝那样,通过经营西域,用时间换空间,去争取最后的胜利,而非穷兵黩武,在其晚年白白陪上十万汉军将士的生命,却堪称败绩连连,并将国家拖入“海内虚耗,户口减半”的境地;4、西域地区对汉王朝争取汉匈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但汉王朝在西域地区采取的一贯的“经济厚赂”政策是否利大于弊,还真是有待商榷。
《胡马北风啸汉关》读后感(三):李广利其人
影视作品里,李广利的形象都是特别愚蠢、贪财好色。那时就很纳闷,汉武帝英明神武,为什么要一直用这个蠢钝如猪的家伙?汗血马战争的惨痛教训还不足以说明问题,还留着他继续在汉匈战争中祸害汉军?昨天读完了此书终于释然。
“在一个将星闪耀的时代,李广利或许平庸,或许没有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天纵之才。但更严格地说,他真的只是时运不济,遇到了一个国力早已无法支撑穷兵黩武的时代,更遇到了一个政治风云波诡云谲的时代。”
汉武帝晚年的汉匈战争中,李广利其实是唯一取得了有价值战果的将领:最后一战,先在夫羊句山大败匈奴右大都尉和丁零王卫律的5000精骑,后又在郅居水血战左贤王、左大将军2万骑兵,力斩匈奴左大将军。
如果最后不是因为巫蛊之祸导致军队内部哗变,军心涣散而遭遇单于伏击而全军覆没。带着以上战功回到汉朝,历史又该如何评价李广利呢?
这确实是个有意思的话题。当我们为了歌颂帝王的文治武功,而将所有的问题和错误都归咎于臣下,也许已经完全背离了历史的本来样貌。
《胡马北风啸汉关》读后感(四):用力过猛
本书作者因为其个人价值观取向的缘故,对“集权”各种批判。至于她是不是像某些网友评论的那样,借古讽今,这我就不好妄加断言了。但不管怎么说,她对“集权”的批判,在我看来实在是有些用力过猛了。
比如在第二章《白登之围》中,作者就如此写道:“韩信、彭越、英布们并非人心险恶的牺牲品,而是集权制度的牺牲品”。
然而,这样说的作者却没能回答以下这些问题:为什么同样生活在集权制度的框架下,刘邦的子孙后代、东汉帝国的开国皇帝刘秀就没有诛杀其开国功臣?李唐王朝的开国君主唐高祖、唐太宗也没有杀功臣?
在我看来,最大的原因就是,刘秀、唐高祖麾下的那些开国功臣,没一个是像韩信等人那样,在分封制度下割据一方、裂土称王。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重要史实就是:与韩信等人形成鲜明对照,那些没有裂土封王的西汉开国功臣,如萧何、张良、曹参等,基本都得以善终。就连本书作者也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承认,韩信、英布等人之所以被刘邦、吕雉夫妇所杀,和他们自己裂土封王有着莫大关系。
事实上,那些在刘邦称帝后被杀或者与其闹翻的功臣,基本都是异姓诸侯王。即使早年和刘邦交情好到穿一条裤子的卢绾,在被封为燕王之后也很快与刘邦反目成仇。刘邦与他们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正是分封制度框架下,封君与封臣之间的矛盾。
所以,和死在朱元璋屠刀下的功臣不同,死在刘邦夫妇手里的这些功臣,与其说他们是“集权”的牺牲品,倒还不如说他们是分封制的牺牲品。如果韩信等人没有被封为诸侯王,没有割据一方的实力,他们反倒未见得会死。
至于“集权”这制度是优是劣,这个问题见仁见智,我才疏学浅,就不好瞎说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集权再糟,也比古代的分封制要好。这是被不止中国一个国家的历史所证明的。事实上不光中国,其他国家,比如西欧的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等,在发展过程中,其中央政府都在想方设法地削夺地方领主的权力。也正是在废弃分封制的基础上,才有了今天欧洲各主要民族国家的诞生。
时至今日,再民主的国家,其中央政府也都会对地方的权力施加一定的限制,也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集中权力的(即使民主如美国,当南方各省宣布独立之后,其中央政府照样毫不犹豫地出兵镇压,为维护国家统一宁可打上四年的血腥内战)。如果像古代那样搞分封(比如像中国夏商周时期或西欧中世纪早期那样),其结果只能让国家陷入四分五裂,给外敌以可乘之机。就比如英法百年战争时期的勃艮第公国,它本是法国国王分封的诸侯,为了保住自己割据一方的既得利益,为了与朝中政敌争权夺势,甚至不惜与当时的英国勾结,出兵配合英军攻打自己的祖国(法国著名的女英雄贞德,就是被勃艮第人抓到,然后再转交给英国人害死的);还比如本书中提到的那些西汉初期的异姓王,他们当中有不少也在与中央政府的对抗中与匈奴有不同程度的勾结(比如韩王信、卢绾等)。凡此种种史实,恰可佐证分封制对国家安全构成的危害,反衬了中央集权之必要。
然而,本书作者在对“集权”火力全开地予以批判的同时,对分封的危害却几乎没怎么提。甚至作者还主张,“发现有匈奴这个虎视眈眈的强大敌人,刘邦更应该集中一切人力来抵御外敌,更应该‘留取韩彭守四方’”。然而,作者在要求刘邦善待韩彭英布等诸侯王时,却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么一个关键问题:就算刘邦善待韩彭英布等人,像他们这样割据一方的诸侯王又会老老实实地为刘邦卖命,老老实实地为刘邦“守四方”吗?
我不敢随意揣测作者为什么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但是,与之相关的史实恰恰证明,韩彭英布之流在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王之后,是不大可能老老实实地为刘邦“守四方”,老老实实地与他一起共抗匈奴的。
比如英布,他在当年追随项羽,灭秦之后被封为九江王。封了王之后,他对项羽的态度立刻就变了。项羽和刘邦、田荣等敌对势力交战时要求英布出兵,英布对这些要求基本都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只是象征性地派了点老弱残兵给项羽了事。正因为他对项羽的这种离心离德的态度,才导致了项羽最终与他反目。在归顺刘邦、战胜项羽之后,英布又开始故态复萌。无论是在刘邦被困白登,或是与陈豨、韩王信等反王及支持他们的匈奴在北方苦战时,都不见英布这边有任何积极响应刘邦的举动。有如此表现的诸侯王,多天真的人才会相信他能为自己“守四方”?
英布如此,韩信、彭越也是如此。还记得楚汉战争末期的固陵之战吗?当时刘邦邀韩信、彭越与自己会师夹击项羽,而韩、彭两人因为刘邦没满足他们裂土封王的胃口而按兵不动,致使刘邦在固陵战败。最后,在刘邦明确封了他们当王、承认他们割据一方的事实之后,这二位才出兵配合刘邦,这才有了垓下之围与霸王别姬。可见,韩彭和英布一样,对刘邦绝不是无条件听命的,是要讲交换条件的。
然而,打项羽时刘邦尚且可以用封王为交换条件来笼络韩彭;打匈奴时,刘邦又能拿出什么条件来继续让韩彭为自己乖乖卖命呢?没有足够诱人的交换条件,又怎么能够保证韩彭不会像固陵之战那样,再摆刘邦一道?又怎么能保证他们不会反过来勾结匈奴反咬刘邦一口?就算韩彭自己老老实实,又怎么能保证他们的子孙也会老老实实?
可以说,恰恰是韩彭英布这样割据一方的诸侯王的存在,才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刘邦“集中一切人力来抵御外敌”。而且,不仅像韩彭这样的异姓王,就连后来取代韩彭的刘邦子孙,在成为诸侯王之后,有不少人也都走上了和中央政府搞对抗的道路。可以说,只要分封制存在,地方诸侯和中央政府就必然会离心离德,双方之间就必然会勾心斗角乃至反目成仇,除非用中央集权来取代分封制,否则这种现象永远不可能杜绝。搞分封制的国家,要么最终以不同程度的中央集权取代分封,要么最终被分封给折腾垮(就比如查理曼帝国),这是被中外史实一再证明了的。
所以,刘邦搞中央集权,削夺地方诸侯权力,完全是符合历史潮流,是有利于国家长远发展的。同样的事,欧美的林肯们做得,为啥中国的刘邦就做不得?批判专制独裁是一回事,反对中央集权、反对国家统一可就是另一回事了。然而,这些不利于作者批判“集权”的史实,貌似都在书中被忽略掉了。
当然,不容否认的是,刘邦在搞中央集权的过程中所用的手段、所采取的策略并不都是为人称道的,也确实有值得今人批判反思之处。但总不能因为刘邦个人的污点,就连中央集权的进步一面都给否了吧?总不能因为反感“集权”,所以就无脑赞成和“集权”对立的一切吧?总不能因为个人对“集权”的反感,就回避那些不利于自己批判“集权”的史实吧?
作者在全书最后的结语如是说:“一个成熟和文明的人,一定是理性和善于哲思的,国家和民族亦然。”然而,作者本人在对待史料的态度上是否做到了她标榜的“成熟文明”、“理性哲思”,我多少是抱有疑问的。
比如作者在写到韩王信反叛刘邦时一再强调韩王信对刘邦多么“忠心耿耿”,强调刘邦多么“疑心病重”,把韩王信最终反叛的责任都归结到刘邦身上。当然,刘邦对韩王信的处置确实有其不妥之处,然而在把板子都打到刘邦身上的时候,作者却回避了一些对韩王信不利而对刘邦有利的史实。事实上,在楚汉战争中,韩王信是有过背叛刘邦的记录的。他在楚汉战争爆发时追随刘邦,然而到了公元前204年,当项羽围攻荥阳时,奉命守城的韩王信却投降了项羽。后来虽然韩王信又重新回到了刘邦麾下,但毫无疑问,有了这次变节的经历,在刘邦心中,韩王信的忠诚度自然就变得不那么可靠了。
所以,当刘邦听说韩王信不经自己同意就和匈奴来往的事之后,怀疑他再正常不过了。别说刘邦,换成其他人心里也会犯嘀咕的好吧?!敢问作者,如果你发现一个曾经背叛过你的下属,又一次背着你和你的竞争对手有往来,你心里难道就不会起疑?你难道就不担心他会再一次背叛你?这也能叫“疑心病重”?
然而不知何故,这些不利于韩王信、有利于刘邦的史实,作者在书中只字未提。这种治史态度,不知是否符合“文明成熟”、“理性哲思”的标准?
还有,本书作者在文末提到了迦太基的例子。她提这个例子的用意,是批判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文化观念的不足。也许是为了突出对比效果,作者引用了德国学者蒙森的著作,说迦太基政府不收本国人民的赋税,“……但迦太基的人民却是幸运的,他们共享了国家在繁荣时期取得的一切经济成果。回到我们的汉王朝……在超过三百年的漫长时间中,我们的确没有看到汉朝的百姓因为对外战争和……朝贡体系而得到任何经济层面的实惠”。
老实说,我对迦太基的历史了解得少,不清楚这个德国学者蒙森的一己之言到底是不是符合史实。但是呢,本书的作者在书中明确写道:“迦太基……最为繁盛之时……建立了许多的殖民地。……迦太基的属国和殖民地所贡献的财物以及从贸易中征收的关税,足以支持国家的运营和军队的庞大开支……”
呵呵,看到了吗?就算那个德国学者说的是真的,就算迦太基政府真的不收本国(也就是其在北非的本土)人民的赋税,可是那些海外属国和殖民地的人民,可是没少被当韭菜割,没少被收各种费啊!这可是作者书中都没否认的啊!因此,我很疑惑,为何迦太基海外属国和殖民地的人民有着这么沉重的经济负担,一向在书中展示对底层个体的悲悯情怀的作者,却对他们的苦难视而不见,反倒认为“迦太基的人民是幸运的”,认为所有迦太基的人民都“共享了国家在繁荣时期的一切经济成果”?还是说,在作者看来,那些迦太基属国和殖民地的人,尽管为迦太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仅仅因为他们是属国和殖民地的人,所以就没资格被当成“迦太基的人民”,没资格共享国家经济发展的成果,只能默默地给北非本土的那些迦太基权贵们当提款机?作为一个有着被西方殖民者百年侵略屈辱史的国家的公民,用这种严重阉割史实的方式来赞颂殖民统治,真的好么?
汉武帝们剥削中国百姓,罪大恶极;迦太基剥削殖民地人民,不当回事,我不知道这样双标的历史解读法,究竟符合怎样的“文明成熟”、“理性哲思”?
怎么定性“文明成熟”与“理性哲思”,见仁见智。但我想,再怎么样的“文明成熟”、“理性哲思”,也该建立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哪怕这事实是你讨厌的。只有摒弃个人好恶(而不是依照个人喜好随意阉割史实),才能做到全面公正地解读历史,才算是真正做到了“文明成熟”与“理性哲思”。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看在写书不易的份上,姑且给个两星吧。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