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军装》是一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著作,68出版的272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19-7-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父亲的军装》读后感(一):那些年的战争时光看到,或听到哪些抗日老兵的事迹和经历总是让人按捺不住内心的澎湃。我们这一代人距离烽
《父亲的军装》是一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著作,68出版的272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19-7-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父亲的军装》读后感(一):那些年的战争时光
看到,或听到哪些抗日老兵的事迹和经历总是让人按捺不住内心的澎湃。我们这一代人距离烽火连天的岁月太遥远,想象不出他们的冲锋,怒吼和生死。而当初的英雄们也似乎不愿再提起那段铮铮场面。
还好,徐子建的老父亲给了我们这个机会。把我们眼前的景象再次拉回到了那场到处是硝烟的战争和浴血奋战的先烈们的影子。
《父亲的军装》读后感(二):我们从历史中来
百年前的湘江边上孕育了无数能人和志士,走出来改变世界创造历史。徐爷爷贵在担当情爱。是珍爱赋予生命宝贵和热情?余生甘心安于当时选择。一路走来无愧于心。
一个人的历史里隐涵着家族成长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百岁老人的存在本身就让人想想自己要怎么活过来这一生,每一步每一天都在生命里沉淀,朴实的道路,朴素简单精彩。
《父亲的军装》读后感(三):祖德卓方成,子振家声远
作者祖籍湖北汉阳,祖辈早年励精图治,经商有道,打下家业,可惜开矿不顺,晚年家道中落,五房妻室中唯有其父参加湖南保安团,清末曾国藩以拙诚待人创立湘军,战斗力强。813淞沪会战爆发,谢晋元带领800壮士(实际人数为420人左右)固守四行仓库,几日之后徐成沄在嘉兴乍浦反登陆首战,抗战末期新师长18岁姨太太几番起意。其不为所动写信劝慰被徐志勖得了。无奈之下去了地方行医,后不谙世事,又重回部队。赵锡田定陶战役,刘邓大军设伏,主人公被俘加入解放军,参加淮海渡江战役。
偌大一个家族百年间的兴衰荣辱、年少的主人公遗世独立,继而学医从戎,抗战烽烟中置之死地而后生,由国军到共军的转折,直至和平时期平然而退,到99高龄以一枚金色的纪念章为其波澜壮阔的跌宕军旅生涯划了一个耀眼的句号,当然还不止于此,还有林林总总的人物关系,不断转换的历史场景,不可或缺的故事情节乃至细节。
堪为一部从人本出发,完成的文本,其难能可贵正在于,时代依旧,背景不变,却能独出心裁的参入大量史料(图片、电文、报告、作战草图、战报、图表等),这些蒙着历史尘烟的实物、充满现场感,和人一样有着生动的气息,书中的所有生命无一被脸谱化,符号化,他们的所谓政治面目、阶级成分、党派归属、社会地位自是各不相同,但又都显现出与生俱来的共有人性,闪现出各自的光彩。
山川载不动太多悲哀
岁月禁不起太长的等待
春花最爱向风中摇摆
黄沙偏要将痴和怨掩埋
一世的聪明情愿糊涂
一身的遭遇向谁诉
爱到不能爱聚到终须散
繁华过后成一梦啊
海水永不干天也望不穿
红尘一笑和你共徘徊
山川载不动太多悲哀
岁月禁不起太长的等待
春花最爱向风中摇摆
黄沙偏要将痴和怨掩埋
一世的聪明情愿糊涂
一身的遭遇向谁诉
爱到不能爱聚到终须散
繁华过后成一梦
海水永不干天也望不穿
红尘一笑和你共徘徊
爱到不能爱聚到终须散
繁华过后成一梦啊
海水永不干天也望不穿
红尘一笑和你共徘徊
《父亲的军装》读后感(四):《父亲的军装》家国徐望,徐家的家国情怀!
《父亲的军装》家国徐望,徐家的家国情怀! 《父亲的军装》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从晚清到北洋军阀时期,从抗日战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徐家一位百岁抗战老人的亲身经历,这位亲历者正是著名演员徐静蕾的爷爷,作者徐子建的父亲。晚清时期主人公的父亲勤奋努力,加上做生意机敏,徐家有了较大的家产,当时可是风光一时,最繁华的一条街,半条就属于徐家。可是好景不长,价值时局动荡,生意投资失败,徐家渐渐走上了陌路。徐老爷子老来得子,也就是主人公徐成沄。徐成沄在母亲的指导下走上了学医的道路,当时时局动荡,徐成沄就进不对当上了军医。抗日战争的爆发他不得不上前线,家里的二叔参军抗日最积极,背着母亲和当时的政策,三丁抽一,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抗日保家卫国的路途。从最开始的淞沪战役、炸毁汪伪列车、临安撤退,唱得会战、再到兵败被俘,成为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军医,从千里跃进大别山到新中国成立。淮海战役胜利胸章和渡江战役胜利胸章是对徐成沄最好的见证。 作为一个军医,虽说没有《血战钢锯岭》中美国大兵的的壮烈的美式伟大,可他作为一个医生也是不分敌我的医治,可能是由于家仇国恨吧,促使他比一般人更加勇敢,从来没有怕过,怯过战争,他只是在尽一个中国人的本能指责和一个医生的职责。 守土抗战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职责,二叔徐成澎,侄子徐旨乾,军医徐成沄……这是徐家对抗战做出的贡献,其中二叔徐成澎还是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官员,淞沪会战是右翼总司令张发奎的下属,后战败,逃亡台湾。
《父亲的军装》读后感(五):家国历史中的个人叙事
拨开历史的迷雾,很难说能够给后人留下多少真实。一家四代人的百年历史,想要秉笔直录,更不是一件容易之事。于后辈而言,现如今的快节奏生活,则常常让未来拖着走,很少驻足,很少倾听,关于父辈的记忆与言说,便常常在不经意间,云淡风清,随风而逝了。
想要记录下家国历史中的个人叙事,非常人所能轻易驾驭,很需要一种固执的努力与坚持,于是徐静蕾的父亲徐子建先生,便克服了岁月对记忆的侵蚀,苦心孤诣要记录这样一部百年历史的家族大书。
“家园徐望”三部曲现已付梓了第一卷,名之曰《父亲的军装》。第二卷写徐子建先生建国后的经历。第三卷写教育子女的故事,亦盼其早日出版,以成完璧。
这样的家族史是值得纪念的,抗战期间,徐氏亲属中十一人投身战场,父亲徐成沄从松沪会战到三年内战,由国军军医到人民解放军军医,上两辈人所经历的1949年建国之前的生活,就凝聚成了这本沉甸甸的《父亲的军装》。
徐家祖籍是汉阳的徐湾,家谱排序为“祖德卓方成,子振家声远”。祖父徐方兴于湘潭创业,曾任英商怡和船运公司的买办,后来建造了徐贤志堂。寓意徐家人丁兴旺,崇尚贤能,儿孙们都有志向。到了父亲徐成沄这一辈,则参加了松沪会战,经历了中日战争中最为惨烈的大会战。
拨开历史的迷雾,对于这场战役,国军是消极抗战还是主动作为,或有不同的评价,但这一中华民族可歌可泣之抗争之举,则永载史册。徐成沄老先生从松沪会战到挺进大别山,到建国后接收重庆,穿了十八年的军装。一生救治了无数人,正如作者徐子建所感叹的,一百零三岁的长寿,应该是上天对他的回报。
到了子孙辈,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身兼演员、导演、才女于一身的徐静蕾,徐静蕾的书法功底于演艺明星中也是较为少见的,可见其家学之渊源。知父莫若女,徐静蕾的书前序言《爸爸的书》也写得很有感情,直言在两代人之中,固执的毛病,是绝对的遗传,而努力之方面,则自己遗传得绝对不充分。
近年来关于个人的、家族的回忆录,出版了许多,如齐邦媛女史的《巨流河》,王鼎钧先生的《回忆四部曲》,都获得了很好的反响。宗璞先生的多卷本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则把西南联大的知识分子群体与中国现代的民族抗战历史融铸成一体,南渡、东藏、西征、北归,将个人的家族史升华为民族的大历史。父辈的往事,常常只能由下一代来记录,然而更多的时候,是下一代已不复记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似容易却艰辛。为了写作“家园徐望”这部家族史,徐子建先生固执地实地探寻走访了那些故地故人故事,书中所录入的历史档案照片亦增加了历史的份量。书写这样一部真实非虚构的历史,既是对读者应负的责任,也是徐先生对自己人生的要求。
要将家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一一记录,是需要如椽巨笔方能成就的。徐子建先生上两辈人见证了中华民族百年的深重灾难与艰辛历程,他历经多年踏遍海峡两岸寻寻觅觅的这段难得的家族史,即为徐氏家族光辉业绩的永恒纪念。
《父亲的军装》读后感(六):从历史的洪流中走过
上个世纪前半叶,对于我们的祖国来说,是多灾多难的五十年。这五十年,内部军阀混战,外部列强入侵,生产力停滞不前,国力举步维艰;无数富甲天下的商人破产,无数良田因战争而荒芜,老百姓在生死未卜、颠沛流离中苦度日月,望眼欲穿。当我们回望那个时代的时候,如果不是亲历者的讲述,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想象那个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
但是,他们就从艰难中走过,就从恐慌中走过,虽然在历史的洪流中走得跌跌撞撞,但是毕竟是走过来了,走过来一片风和日丽艳阳天。
以上就是我在读完徐子健的新书《父亲的军装》的第一印象。相比于《父亲的军装》这个书名,我更喜欢《家园徐望》。在我看来,只有经历过战争,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人,他们才能感觉到家园二字的亲切、沉重。
关于徐静蕾,只知道她是演员、导演;关于徐成沄,只知道他是一名抗战老兵,在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时候被授予国家金质纪念章。如果没有《父亲的军装》这本书,我万不能将此两人联系起来。原来,徐静蕾也出生于名门望族;原来徐静蕾的家族也曾有过辉煌,有过灾难,有过失意,有过在挫折中的崛起!只是,如责编老师所说,这本书中,徐静蕾真不是主角,主角是徐静蕾的爷爷徐成沄。
为何关注,只因为爷爷也曾抗击过日本人,也曾在国民党的军队中服过役。战争结束后,爷爷和徐静蕾的爷爷一样,对那段经历闭口不提,也是在我们的再三追问下,才将那段历史断断续续地说了出来。同徐静蕾的爷爷一样,我爷爷在提起当时的番号的时候,张口就来,绝不犹豫,说起他的班长、营长、团长,爷爷也是满脸的思念。虽然爷爷当时只是一名士兵,虽然他只在禹门口守过三年河,但是他们在抵抗异族方面,都为祖国做过贡献。
在《父亲的军装》一书中,作者从徐成沄的父亲写起,写他怎样发家,成为湘潭望族;写他怎样衰败,使我看到了类似于巴金小说《激流三部曲》高家的影子。只不过,《激流三部曲》到分家戛然而止,而对于徐成沄,故事才刚刚开始。
偶然的机会,年轻的徐成沄学习中医,面对艰难岁月,他应征入伍成为军医,从此走上了马革裹尸的岁月。在那动荡的岁月,他参加过淞沪会战,炸过汪伪列车,鏖战过兰溪,坚守过承德,几度行走在死亡的边缘。却也在艰苦的战争中结交过赵锡田等国民党上层军官,在民族大义上,他们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但是在抗战结束后,在内战中被俘,通过观察体会到共产党的的官兵平等,更感受到国民党的派系林立;通过看到庞大的农民自发的支前队伍,更受到民心所向,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统一中国。书写到1950年徐成沄脱下军装结束,后面的故事应该还有很多,只是与这本书没有多大关系了。
在读书的过程中,从丰富的图片,翔实的细节可以看出作者查了多少资料,做了多少工作;从作者准确地用词炼句,可以看出这座扎实的文字基本功。
这本书,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轻松又沉重;这本书,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常思索家与国的关系;这本书,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跟随着主人公体会战争的残酷,感受生命的可贵;这本书,更让我们感受到“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但是当战争来临的时候,我相信我们华夏民族的子孙还会义无反顾投身其中,为民族、为家族洒热血,舍生命!
合上书,白色的书衣上三分之一的地方是绿色的竹林,象征着军人的高风亮节;三块军功章,象征着徐成沄的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同时,徐静蕾小楷手书的序言更为此书增色不少。
好期待下一部徐子健自己的故事……
ass 3 SHA256 Code Signing CA0�"0 *�H��
《父亲的军装》读后感(七):旧事如水,家国同根
1
1870年,湘人出身的曾国藩已位极人臣,作为直隶总督的他正为棘手的天津教案头痛不已。同年,李鸿章调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曾国藩调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两位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人物均被商务、外交等事宜缠身。皆因彼时中西方碰撞正激,时局动荡不安。徐子建先生的家族故事,也从此时讲起。这一年,作者的祖父离开家乡前往湘潭创业谋生,从洋布店的店员,到自己做起洋油、煤炭生意,再到买办,作者的祖父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家业。
个人创业的背后,是历史的进程。五口通商以后,中西方贸易日增月盛,而输入中国的正规贸易品中,纺织品居首位,正如李鸿章所述,“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以洋布为大宗”,也正因如此,李鸿章有感于洋布的输入为中国流失白银的大端,因而购置机器纺织,想要收回这部分利润。而这也是作者祖父15岁时洋布生意正盛,而十年之后布店生意逐渐萧条的历史原因。之后的几次生意转型,也无不是踩中了洋务运动历史的进程。个人家业与国家发展正是如此的休戚与共。
2
1932年,作者的父亲正式穿上了军装。那一年,各国列强在中国的战场上博弈激烈,国内内战时起。混乱年代,从军入伍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一为保家卫国,一为养家糊口,或主动或被动,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时势使然。对于一名普通军人来讲,战争打不打,在哪里打,如何打,都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无论国际政治舞台上如何风云变幻,个体能够做的,无非是埋头努力地活下去。越是恶劣的环境,普通个体所能把握和决定的便越少。
尤其深刻的是淞沪会战与兰溪战役,上级的命令下达之后,个体的选择无非就只剩下了战斗与死亡。能多杀一个敌人便多杀一个人敌人,能多救一个战友便多救一个战友。战争的残酷不仅仅是生杀肉搏,更是对人选择的剥夺,连选择自己能否活下去的权利都没有,这是一种多么深深的无力感。这种无力感恐怕没有人比军医体会更加深刻,他们是站在生与死门边的人,战斗一旦打响,无数人从生的一边掉进死的一边,军医们拼命地把他们往出来拽,有的人能被拽出来,有的人却怎么样也拽不出来。这种残酷和无力感让人动容。
而最珍贵的是这种残酷环境下的人情味。有句话叫“得民心者得天下”,如何便得民心?如何便失民心?人情味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点。由于作者父亲的经历,我们看到了非常真实的国共两党之间的对比。国民党的队伍里,从上到下喜欢盯着银子,长官带着自己的姨太太来部队生活,脾气一上来便动辄要枪毙下属。国民党治下的地区,地方势力纵横,拉帮结派,竟容不下一个正直的人。而什么叫人情味?人情味就是,作者父亲在共产党民运部期间,穰部长用“过这边”来代替“被俘”这个词,哨兵的提醒讲的是“徐同志不要走远了,那样会迷路的。”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人性总是相似的,人天然地渴望真情实感,渴望尊严。正如临死的军人惦念的总是自己的家人,功成名就的将士感念必是自己的恩人。好的环境、制度与政权用符合人性的方式争取人心,赋予人尊严,给人以温暖,而坏的环境、制度与政权则反过来。
3
必须感谢徐子建先生耗费心血写下的这部著作。坦率地讲,往常看传记、读历史,更多的是关于领袖、关于大历史,看那些弄潮儿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运筹帷幄、指点江山。每每读罢,胸中波澜起,竟夕意难平。然而这样的历史有时会给人错觉,错把自己当成上帝,也错把这一小撮人和事当成历史的全部。徐子建先生的书,史料扎实,用“凡人”的视角,看浩荡的时代;以克制的笔触,写汹涌的家族情感。这样却能展现出一个更加真实的社会结构,以及个人与家庭的命运在那样一个大时代下的跌宕起伏。
在读这本书时,我也一边在翻阅其他的历史书,将历史学家写的大历史与这本家族史对照着看,更能体会到历史进程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巨大张力。历史是一条滚滚的河,每个个体是其中的一股水流,我们被裹挟着往前走,但也融入进历史,书写着历史。
《父亲的军装》读后感(八):战争血泪史,家族荣耀传奇
《父亲的军装》这是一部长篇非虚构作品。作者是徐静蕾的父亲徐子建。这本书写出了徐子建的父亲徐成沄从国民党军医到共产党军医最后在重庆脱下军装,结束18年的军旅生涯的故事。
这本书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就是真实。为了将事实真实地展现在人们年前,作者不辞辛苦地多方寻找资料。如同作者自己所说的回忆录文章,七分资料三分写。作者在十年间走访了许多地方,许多资料馆,也走访了许多战争的亲历者。从真人口述到资料文献甚至实地考察,因此在本书对一些战争的描述中有了真实性的保证。作者说实地探寻历史是对读者应付的责任,可见作者写作的诚意和拳拳之心,而非“玩票”一样地写作。
第二个特点是文字质朴。全书中文字质朴生活化,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没有刻意的渲染,更没有“节外生枝”的许多想当然的“接下来”……作者力求用简洁却有力的文字去还原当时的生活和人们经历的苦难。比如在“乍浦反登陆”一节中,作者用简洁的文字介绍乍浦的地理位置:“乍浦南边的沙滩面积不小,海岸呈弧线,守军构筑了多层铁丝网,以防止日军登陆”。简洁明了的几句话,将一个乍浦的大环境描述的十分清晰。
第三个特点是本书会让人重新思考家族的意义。徐门百年望族,人杰辈出。徐门家族的男子在这场伟大的全民族战争中做出了贡献,是家族的光荣,是以告慰祖先在天之灵。作者成为了家族文化的一个管道,他用他的辛苦写作讲父辈的经历写的淋漓尽致,足以让徐氏后代子孙敬仰学习。
第四个特点是塑造人物形象鲜明,不管是小人物还是一些军长。其中有一个比较扎心的形象是龙营长。营长龙鹏是63师师部的营长。他跟徐成沄的对话让人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徐成沄问龙营长的家人情况,龙营长说有一个一岁多的儿子。徐成沄也说了自己有一个儿子。在紧接着的战争中,龙营长的头部被弹片击中,口中还用方言喊着伢子。徐成沄无比痛惜这位亲近的朋友。作者徐子建在书中写下:“战争是男人的血,女人的泪,儿童们的苦难”。
作者徐子建近照纵观全书,父亲徐成沄的命运关系着整个家庭的命运。从祖父投资矿产失败以后,父亲徐成沄从学医从戎,到后来由国民党军医变成共长党军医并在和平时期平然而退。徐成沄在99岁高龄获得了国家颁发的金质纪念章,为其波澜壮阔的跌宕生涯划了一个耀眼而圆满的句号。
如今这时代读读此书,让我们跟着书中的人物一起重新历经那战火纷飞的岁月,更觉如今和平的可贵。
愿世界和平,愿度一切苦厄。
愿光明常常观照内心。
《父亲的军装》读后感(九):家国一体的深度阐释——个人和家国命运的壮歌
都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如果没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没有经过过家国命运一体的特殊历史时刻,我想我们许多人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也仅仅是家国一体吧。
《父亲的军装》讲述了作者父亲的戎马一生,从国民党军医到解放军军医的历程。作者的父亲小时候可以说是生活在一个锦衣玉食、钟鸣鼎食之家,然而家道中落,同时面临国家民族危亡,他选择了参军。参军的起始目的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随着军队生活的继续,他的思想不断发生变化和变革的结果。在战争中,每一个生命要存活都实属不易。为救护每一个伤病员努力,伤兵的谩骂,他们也能理解,这是一个未经历战争的人所不能理解的。这是全书三个部分中第一部分所简要地叙述的内容。徐家早期的发展历程,及作者父亲因家庭变化而发生的变化,可以看作是家庭和个人是一体的。家庭的发展影响着个人的发展,同时个人的发展有一定程度上加速或者延缓了家庭的某种发展。作者的祖父使得家庭的经济状况大不如前,难以维系。其祖母则加速了家道的衰落,以至于只能靠作者父亲的军饷来维持生计。换言之,作者父亲的参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日益衰落的家庭。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讲述的是抗战期间和解放战争期间作者父亲的一些工作。其父作为国民党军医在战争中救死扶伤的事情。作为一名军医,作者父亲出色地完成每一次上级下达给自己的任务,并且屡次受到上级的嘉奖。作者父亲的角色虽然都是军医,但是其身份或多或少发生了改变,在国民党军中他是出色的军医,到了解放军中他的身份在此基础上又多了一样,即解放军的俘虏。他的父亲用心感受到了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的不同,从而坚定了革命的决心,不断要求上进,并且最后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不仅仅是他父亲本人一次华丽的转身,也是整个中国历史在大时代中的一次华丽转身。作者父亲的决定是许多那个时代有血性的中国人民的决定,在面临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许多热血青年,积极参军保家卫国。抗战胜利之后,国共内战开始,随着内战发展的是国家前途和未来的走向。历史的车轮终究滚滚向前,作者父亲也没有落下。作者父亲的人生轨迹同近代中国的大历史是相一致的,作者家庭的悲欢离合也是同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个人家庭和国家都是一体的。
《父亲的军装》不同于一般地人物传记,它不仅仅讲述了作者父亲的一生,还从侧面展现了作者对于战争的独特看法。“战争是男人的血,女人的泪,儿童们的苦难。”我想没有深刻经历过的人是很难得到如此准确的描述的。战争让一个个原本美好的家庭分裂成了好几片,男儿们上阵杀敌,留下妻子独自在家守望,期望战争结束,丈夫归来是她们生活的主题。然而,并不是每个心存期望地妻子都如愿以偿,有些人苦苦等待,等来的确实裹着国旗或者党旗的灵柩。家庭居无定所,常年颠沛流离,生病也不能得到及时救治,一些儿童所经历的磨难或许不亚于战场上的那些士兵,可惜他们的牺牲是最为无辜和令人唏嘘的。战士们保家卫国,希望远在后方的家庭安宁,却不曾想在战争的环境中,这种期望也变成了奢望。家国一体,国家尚且难以保全,保全家庭几乎就是难上难了。
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付出牺牲的英魂终将被整个民族永恒铭记,作者父亲荣获抗战70周年纪念奖章或许是对这一命题的最好诠释。但是,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也不应忘记那些在战争中遭受欺凌和压迫却依旧维持后方的普通民众,正是中华儿女的不懈坚持和正确选择,我们的国家赢得了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的胜利,并且最后走向了光明。
过上幸福生活的我们不应忘记,那些为我们的幸福生活而付出巨大牺牲的每一个士兵,以及他们背后的家庭。《父亲的军装》完美诠释了家国一体这个命题,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个人。国家的发展始终影响到个人的发展,要想幸福生活,唯有我们的国家永久繁荣昌盛。
最后,我由衷地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样的作品,发人深省。也感谢读书会的举办者,让我有机会免费阅读到这样的优秀作品。我几乎是一口气看完本书的,真实的内容,深刻的思想,处处打动着我,影响着我。
《父亲的军装》读后感(十):一人亲历,牵动家族百年兴衰
要说这是一部他传,毋宁说这是一部家族史,作者徐子建以亲切的口吻,以父亲徐成沄的经历为主,徐氏家族其余人为辅,勾勒出一个家族的兴衰史。
徐子建先生在创作过程当中,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作为辅证,使得本书的严谨性大大提高,并且可以说极具史料价值。几乎在每几页后都会附上照片或现存的一些材料,如电令、报纸报道等。
“战争就是男人的血、女人的泪、还有儿童们的苦难”是第二章抗战家族第十三节临安撤退的最后一句话,全书共分三章,分别是第一章徐贤志堂、第二章抗战家族、第三章钟山风雨,而这句话几乎贯穿了全文。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根本无法理解战争的残酷性以及时时刻刻都被死神追赶的压迫感,谁也无法预测下一秒谁会牺牲。而徐成沄身为随军军医,这种感觉更为强烈与迫切。如第二章第八节徐成沄在跟营长龙鹏吃饭时,一颗炮弹在远处炸响,龙营长头部中弹已经回天乏术,在面对死亡之际,口中还在呼唤“伢子”,在惦念自己最幼小的儿子。人生的毁灭常在方寸之间,生命在此时显得多么脆弱,或许这便是在战争时期对残酷最苍白、最无奈的诠释。
我们再回到章节的剖析,第一章徐贤志堂分为八小结,论述了从1870年开始祖父徐方兴在湘潭创业的过程,祖父作为买办,在当地无论财力抑或影响都达到了顶峰,商政军界、社会名流都得称他一声“徐老”。而中国自古而来讲究族群而居,家族观念尤为强烈,因此祖父在发达之后不忘置办房产与田地,作为家族公共财产,来供养族内的族亲。其宅院外的石碑上刻“徐贤志堂”意为崇尚贤能,从这里开始,就揭示了后面整个徐氏家族成员的走向与命运,从祖父去世,徐家衰败开始,一大批徐家的后进才俊应了“徐贤志堂”的志向,在国家危急存亡之秋毅然投军抵御外侮。
本书主角徐成沄在第一章时成为了军医,第二章“抗战家族”开篇与结尾又交代了徐家各后进的情况,徐成沄成为国民党63军的随军军医,亲眼见到抗战名将张发奎、冷欣的英姿,同时作者不忘索幽探微,对每一位与徐成沄接触过的国民党高级将领都进行了研究,交代了他们的最后结局,可谓是认真、严谨、细致,有史家之风范。
二叔徐成沛调回63师军医院学习,后来成为中尉军医。侄子徐旨乾是第十集团军参谋长,二人虽是叔侄,但徐旨乾比做叔叔的徐成沄年岁大,只因徐成沄在家中人小辈分大。在抗战过程中,徐成沄与冷欣有过一次矛盾,也是靠徐旨乾的帮忙才得以平息。徐成沄的从军生涯中,多次获得徐旨乾的帮助,可以说恩深义重。大伯徐成淦,任湖北硝磺总局局长,后来做了国民党的特务,抗战胜利后被推举竞选国民大会代表;二伯徐成澍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七期,抗战时担任第三战区军官训练团大队总教官,军衔为少将;三叔徐成淮抗战时成为排长,在淞沪会战中壮烈牺牲。
川军出川抗战固然彰显国家民族之气节,而徐家满门英烈,家中十一人先后挺身而出,参加抗战,建功立业,保家卫国,虽九死而不悔,岂不亦用灵魂与行为诠释了什么叫国家危亡,匹夫有责?
第三章钟山风雨第五节徐成沄所在的国民党整三师兵败,徐成沄本人被解放军所俘后,受到解放军的优待,与多位领导接触、交谈,以自己的亲身所见、所闻、所感终由拒不合作到自愿加入,这一系列的矛盾与转折,无不体现了共产党的关怀与体贴。并且在第十六节时说到:“四百五十万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就败给了一百二十万小米加步枪的共产党军队,可见人心向背,可见大势所趋”、“不是共产党打败国民党,是国民党打败了自己”,同时多次提到,并严厉斥责“五子登科”的丑恶社会现状,这也昭示了共产党的人心所向。
徐子建说,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不是一部文学作品,因为自己不是一位作家,而是单纯对父辈这段历史感兴趣,因此兴起了写传记和回忆录的想法。他走访大量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采集资料,并且进行实地考察,或许这部书称不上是一本好的文学作品,但不能不说这是一部有血有泪,有思想有深度的作品,字里行间中实地景物的描写,事件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带给读者一种设身处地的体验感,同时,带来了对过往的追溯与深思。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