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九五七读后感锦集

发布时间: 2021-01-25 09:41:3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5

《中国一九五七》是一本由尤凤伟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51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中国一九五七》精选点评:●建国以来最好小说,好到我无话可说(无资格评说),一代知识分子的悲剧史和殉难史(甚至可以说是最反动小

中国一九五七读后感锦集

  《中国一九五七》是一本由尤凤伟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51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一九五七》精选点评:

  ●建国以来最好小说,好到我无话可说(无资格评说),一代知识分子的悲剧史和殉难史(甚至可以说是最反动小说,没成禁书实属万幸),文笔冷峻老练,内涵深远丰厚,值得反复细读品味。

  ●北京草庙子胡同政治犯看守所(1957.12.15—1958.7.16)——河北清水塘农场(1958.7.16—1960年春)——黑龙江兴湖农场(1960年春—1962年秋冬)——山东双龙农场(1962年秋冬—1966年春)——晋冀边界我乐岭农场(1966年春—1966.12.25)——丰城监狱(1967.3—1979年)。强迫回忆——大事记——御花园记——人物回忆。

  ●《中国1957》是尤凤伟出版于2001年的长篇小说,它曾被冯骥才“领衔”的中国小说学会评为年度最佳长篇。在知识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评论家张远山在《齐人物论》中认为,它是“50年来最好的长篇小说”,阅读新中国的长篇,首选应该是《中国1957》。

  ●#1957/6/8-2019/6/8 “反右”运动六十周年祭# 果然是以张元勋、林昭的故事为原型……想起了前几年读的夹边沟的故事。那段我们的祖辈经历的磨难对太平时期衣食无忧的年轻人究竟意味着什么?现在我愈来愈感到那段历史中最真实的残酷,无论政治还是人性,都需要纳入到日常经验中去。

  ●晋城监狱。冯俐和主角的形象应来自林昭与张元勋。

  ●感覺特震撼,對於我來說可能關注文革要比反右更多,畢竟前者才是大家皆知的“大浩劫”,但是想想,大概中國知識份子的折斷和改造,從反右就已經不可收拾了。很高興課程開列書單,不然可能很多我暫時是不會自己去翻的。還有就是,全書都很“重”,雖然可以看出作者在極力尊重歷史的前提下對敘事方法的探索和努力,但還是“以重寫重”吧,少了點餘味和輕盈,有點輕重失衡?

  ●说实话对反右话题有点疲劳了

  ●已读张元勋《北大一九五七》。任何一个良知尚存的中国人都应了解这段历史。狱中见林昭那段印象最深。“举世皆从忙里老,谁人肯向死前休!”

  ●太多话想说,女子冯俐,我实在佩服。 好多东西知道的太晚。前些日子我问爷爷WG期间家里是否有人被批,爷爷:“我们家没有!” 奶奶:“我们家没有,但有一邻居被批得上吊。” 爷爷:“太爷爷之前身份是贫农,后来就进城开茶馆。。。” 我:“贫农,是成分好?” 奶奶:“怎么,你还要入GCD?” 爷爷突然来了一个:“呸!” -----老头子虽然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但有的事情是烙在身上的。

  ●对于那段历史,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就像书中大段大段文字给人的窒息和绝望。但关键是怎么看待那段历史,有的人自怨自艾,沉浸在痛苦中无法自拔,有的人从阴影中走出,在前进中看到民族和国家新的希望。但无论如何,罪恶的历史绝不能重复。

  《中国一九五七》读后感(一):勿云歌者疲,愚智心尽死

  在读一本以北大学生为历史背景的纪实小说《中国1957》

  作者言:一场反右,将中国知识分子定了“形”,也将中国社会民主不复存在的状况写了“形”。可以说反右是中国走向极权的开端,而开端的意义非凡。

  现在每个周末的政治处活动就是“大唱红歌”

  还有人手数本要求写读后感的红书从《小英雄雨来》、《红岩》《地道战》一直到《苦菜花》

  “勿云歌者疲,愚智心尽死”

  如此低劣落伍的愚昧教育

  真TMD叫人哭笑不得

  《中国一九五七》读后感(二):沧浪之水

  人民内部矛盾的斗争居然可以达到这样的残酷和荒谬的程度,需要什么样的执政者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不是一年两年,是几十年!

  与在我乐岭的人与人的斗相比,在沼泽地与蛇为伍时的生活是单纯而幸福的,即使是饿死。

  最后和冯琳相见,冯琳的表现和我们在影视作品里常看到 的共产党面对所谓反动派时的凛然几分神似,然后当时的共产党员心中有一个坚定的目标,这个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然后冯琳看到自己忠诚的共D的所做所为,几近心死。这种痛是切肤的。

  今天看了一点点那个四川母亲打小女孩的视频,仅看了几十秒就看不下去了,小女孩是被她认为最亲的妈妈这样打,他被打的时候呼喊的还是妈妈,那这个强大的妈妈却不断用她绝对优势的武器与力量不断抽打小女孩。

  沧浪之水浊兮,人可以洗洗脚,然后以水为依靠的鱼,只能等死了

  《中国一九五七》读后感(三):??????? ! ! ! ! ! ! !

  “扩大化”这一词的创造也是可歌可泣了!“人民”的智慧毕竟是无穷的!我也实在无法理解右派分子的确定还可以通过上级划分的指标来确定,这不太儿戏了吗?那么多的人长时间里身心饱受摧残,还有些长眠地下,当他们的罪名被最终改正的时候,是否有人为他们所受的苦难承当责任,他们自身又是否正真明白这苦难为什么会降临到他们头上?他们承受这苦难的意义又是什么? 我们的教育对这些事情闭口不谈,至多是一笔带过,既不告诉我们这些灾难到底是些什么,也不引发我们去想想为什么会发生,去思考如何避免再次发生。我想,如果有一天,当所有的亲历者都离去的时候,那么还有谁会熟知那一段不堪的历史?没有触及灵魂的反省,谁又能保证诸如此类的事情不会再次发生? 可怕的事情不正在发生吗?某政治课老师就在课堂上公然宣传反右、CR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不得不做出的最为正确的选择。我不知道这位老师是真的相信事实如此还是有意为之,我怕的是再过几十年,也许那时候坐在教室里的青年们会坚定不移的相信这一说法,这才是那些在上述事件中受苦受难、甚至死去的先辈们最大的不幸,最为重大、最为深沉的苦难。

  《中国一九五七》读后感(四):我看到

  看一本好的第一人称的小说是很有代入感的一件事情,首先书中不停的闪现“我”,让人产生真实感,仿佛看一部传记。其次,看书的时候,不停心读着“我”,也就渐渐“我”进书中去,仿佛自己就是那主人公。《中国一九五七》就是这样一本小说,用宣传文案的说法就是“本书以罕见的真诚和气概对一九五七年‘反右’事件进行了全面的诘问与描述,展现出一代知识分子无端遭劫,身陷囹圄,心灵经受阉割的苦难历程。”正是这份真诚与气概,这种直白的描述,让我带痛阅读,也随书中人的所见所闻而感到阵阵心痛。

  主人公本是一名大学生,当时一腔热血要去参加“百家争鸣”,他朝气蓬勃,有他深爱的女人,有同道的友人,但是却最终在一场“英雄阳谋”中惹祸,深陷囹圄,开始经历二十多年的伤通。他试图保持着一份倔强,在一场思想阉割与反阉割的斗争中,他和很多知识分子一样,拒绝当思想的阉人,他们要雄起,他们不愿丧失独立思想的快感,但是面对的却是无力抗争的压制。所以,我向来反感七十年代后生人们余杰式的简单的“为什么不反抗”的诘问,事实上,他们在反抗,但是诗歌向来挡不住枪炮,在那个时候,能不同流合污真的已经是种独立和尊严。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渐渐被带入,随着主人公看那各色人物,他们那痛心的经历。我看到,有位在鸣放时期专心数学,不问政事的“书呆子”,却在莫名其妙陷入牢狱之灾后,成为揭发、批斗狱友的急先锋,看到他的转变,我只有痛心,却无力斥责他卑鄙;我看到,一个女人为了丈夫放弃逃往台湾,却被百般刁难,而丈夫在牢中与妻子难以相见,忍受思念和惶恐之苦,当妻子带着儿子来看望时又只能两眼想望难相拥,最后还要面对儿子一场意外的惨死,这是多么大的悲痛;我看到,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牢狱,在农场,一场场有形无形的争斗,看到有人气势汹汹向昔日朋友痛下狠招,有人正气凛然倔强的斗争。我看到,今日的狱友,可能明天就被带走,第二天就有人来收拾衣物告知他被枪毙的消息;昨日的同伴,可能今天突然就病重而死,我要成为他的收尸人,在这群人中,死神从容的挥舞着镰刀,随时准备收割死亡;我看到,有人为了活着那么坚韧,有人为了爱情那么坚定,有人为了尊严那么不屈;而那个“我”则时时想念着无法相见的女孩,等到相见时才发现,她在狱中的抗争已经让她成为“疯子”,我只能无力痛哭,直到几年后,在另一个牢房,听到她“作古”的消息。1957年,太多人的生活被改变,更可怕的是,这不是开始,之前已经有过太多这样的结点,更可怕的是,这不是结束,以后也还会有这样的节点。

  作者在描述牢狱,劳改场生活时,并不以一种苍天大地般的发泄感来写,他写的很自然,很随意,甚至很幽默,从起初的不甘到渐渐麻木,“我”渐渐开始习惯这样的生活,比如,在食物匮乏时,与同伴去抓抓蛇吃,然后一起聊聊天,看上去生活并没那么糟糕。作者笔下的这份感觉,让我想起了东欧电影,以荒诞和随意来表现苦难,这反倒更让人心痛,在充满疼痛感的文字中,我也一再在脑中涌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是你,该如何活下去?”,悲哀的是,感受着这样的伤痛,我只能问自己“我真能活下来吗?”。本书作者尤凤伟也在后记中疑惑着,“我在这条真诚的道路上究竟能够走多远?”,我无从知晓,我只知道这本书足够真诚,感染着我,刺痛着我,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值得我们反思。

  值得玩味的细节是,本书作为集中表现反右运动的小说,主人公在释放出狱后,实际上几年后又在文革入狱,文革这段作者轻轻代过,“九年后再进监狱就完全是一种平常心了,一切都不再新鲜,或者说一切都大同小异”,是的,历史总是相似的,这样的痛总是一再发生,“我”对这份痛的从容和习以为常正是一种大痛大悲的体现,我们能跳出这循环的痛吗?能吗?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3c00b53e915159fd838b1327.html

  《中国一九五七》读后感(五):中国一九五七

  昨天是大年初一,我却病了。昨天吃过午饭,我突然觉得头昏眼花,四肢无力,于是躺下休息,没想到睡了一个很不踏实的午觉之后,身体更加觉得不畅快,头疼似乎还有加剧的迹象。本来想找部电影来看,却没看完上半部就看不下去了,关了电脑,找了片药,吃过之后躺下睡觉。即使在躺下我也想不清楚为什么我会生病,按说这几天也没有干什么活,除了在家写东西看电影,很少出门,却怎么会在这大年初一的时候生病了呢?想不清楚。

  今天早晨起来(其实已经时至中午),虽然还是感觉周身无力,但与前日相比,已经畅快许多了,和父母一起吃了饺子,听说下午家里要来好几拨拜年者,我这个喜欢清静的人自然就选择了溜之大吉,我随手拿起带回家的一本小说,逃出了家门。

  大年初二的街上,行人很少,按习俗人们应该都去回娘家拜年了。我找来找去,发现附近的一家KFC还照常营业,于是进去点了杯红茶,准备看小说渡过这个下午。拿出书来,翻开扉页:《中国一九五七》。

  之所以拿到这本书纯粹是因为一次对话。记得是在今年1月底的时候,当时的我刚看过余华的《兄弟》,恰好与对门的小龙闲聊,说起余华的小说,他认为这部《兄弟》让人大失所望,而我却觉得也许因为他是余华,人们对其的期望就理所当然的很高,但是就《兄弟》这部转型之作而言,在当今中国也已属非常难得的了。后来我们又谈到了余华之前的作品,我认为余华的作品给我的感觉是很“残酷”,而小龙认为余华的作品给他更多的感觉是“荒诞”,我听了觉得也有道理,进而让小龙推荐几本他认为是属于“残酷”的小说,这时他给我提到了尤凤伟的《中国一九五七》。

  我一直认为我是个很注重享受的人,看电影和看小说之间我更倾向于前者,每每去书店,听着身边的青指着书架上的一排排文学名著,给我指出寥寥几本她尚未染指的来,我心里都发誓要尽快迎头赶上才是,可是晚上回去,又是不自觉的看起电影来,说起来真是惭愧。因此我一贯是看的电影远远多于看的小说,我决心在新年要有新气象,那么就要先从读书开始。于是第二天,我就从图书馆借来了尤凤伟的《中国一九五七》,还有其他的几本小说。嗯,新年要有新气象,新气象从大年初二开始。

  我花了一个下午具体说应该是大约6个小时的时间,读完了这本520页的小说。看过之后,我在往回家的路上,感觉到刺骨的冷。这一方面是因为西北边塞的寒风凛冽,还有一方面我想是因为我受小说内容的影响,感觉刺骨的寒冷。于是我的思绪又一次回到了之前与小龙的那次谈话当中,应该说,我更愿意将余华作品的残酷看作是一种“现实的残酷”,而尤凤伟的《一九五七》则更像是一种“历史的残酷”。

  35万字的小说,详尽的描述了一群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在五七年“反右”运动中的种种遭遇。以K大(应是北大)中文系学生周文祥的角度,记叙了他经历的二十二年的劳教监狱生涯。看过这部小说之后,我想起了之前我曾经有过的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我们生活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们又会有怎样的命运呢?就读于高等院校,青春爱国,冲动血性,理想主义……不用再想了,答案非常清晰,我们会经历与我们的长辈同样的遭遇,在那个时代之中,绝对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性格特征而受到命运什么特殊的眷顾,我们的那些特征几乎就可以构成我们所有的罪名,因为这就是历史的残酷。

  在这部时间跨度长达二十多年的小说中,叙述到了后来已经没有了明显的时间概念,仿佛时间对于这些被改造的思想政治犯而言,已经没有了意义,因为这段历史对他们造成的扭曲和伤害是永恒的,是对他们的一种永久的“阉割”。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段段理由各异,结果相同的遭遇,在改造的岁月中,有的人学会了适应,按照组织的要求,几刀就把自己砍成了组织需要的形状;有的人学会了逢迎,他们熟悉在这里的积极表现之道,明白如何做能够在这种环境中争取主动;更有人在不停的抗争,直到死亡……小说中有好多人死去,多的我都有些记不清名字,并且死去的原因和方式各不相通,但各个都那么的触目惊心。很多人到今天都想不清楚当年那场运动的具体原因,也许更多的是不愿想,不肯说吧。对于我们这些生长在新时期,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这些原因就更加难以追究了。总之,那是一个畸形疯狂的年代,那是一个令人心痛的年代,那是一个永远烙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国自己身上的伤疤。

  “百无一用是书生。”也许这句话运用在政治斗争,或者说权力斗争中更为确切吧。在那段特殊的岁月,知识并不像武功,“武功越高,责任就越大”,情况恰恰相反,知识越多,负担就会越大,渊博的知识很容易让人产生忧国忧民的情绪,并急于加以表达,而疏忽了对客观社会政治形式的估计。善意出发点,坦诚的畅所欲言,体现了政治上的幼稚,成了时代的牺牲品。当然,我始终认为,之所以产生这么多令人扼腕叹息的“牺牲品”,真的不是“牺牲们”的错,而是那个特殊时代,那时的太阳的错。

  其实从现在看来,知识的作用到底何在呢?我觉得,实用主义的知识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主流,这可能也是一种现实的残酷吧。在各种压力面前,如何生存下去,生活下去,或者比别人更好的生活下去,成了大多数人的首要选择,而理想,主义,信念这些东西在金钱,别墅,汽车的面前,突然显得黯然失色;或者后者干脆幻化成了很多人的理想,主义,信念。现实啊,不管在什么时代,都是如此的残酷。

  合上这本小说,我脑海里一直萦绕着一个问题:人到底应该如何的活下去?好好活下去?怎么样又能称之为好呢?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是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的妥协?是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敷衍?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审时度势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前卫?我有点搞不清楚了,总之是要活下去的,不管怎么样,先活下去再说,可能这是我一个悲观主义者的消极论调吧。我始终对于我生活的环境和时代有一种深深的戒备,我不愿去招惹时代,也不想牵连进是非中,但是我知道,我生活在其中,就绝对不可能置身事外。那到底该怎么活下去呢?隐约间,我觉得还是应该相信些什么吧。理想?突然觉得很心虚,仿佛这个时代,谈理想成了一件很荒诞的事情,不管怎么样了,还是应该有点理想吧,然而,我特别想问问我们的时代,我们这代人的理想,又在哪里呢?

  这个时候,我突然又开始觉得头疼,看来,我的病还是没有好。

本文标题: 中国一九五七读后感锦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947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骷髅城的七人》的观后感大全《狂飙支队》好看吗?经典影评锦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