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选集(上下)》是一本由海德格尔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135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海德格尔选集(上下)》精选点评:●海氏思想之门的基本读物●:无●Everythingthatkills
《海德格尔选集(上下)》是一本由海德格尔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135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海德格尔选集(上下)》精选点评:
●海氏思想之门的基本读物
●:无
●Everything that kills me,make me feel alive. Everything that downs me,make me wanna fly.
●记住,以后尽量不要买选集。
●好书,虽然已经有海德格尔的多部单行本,还是很想要
●深刻。
●当时感觉这套书真心很贵,同一系列的我还买了舍斯托夫。
●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的现象学作了存在论的改造:现象学的还原(面向事情-存在本身)、构造(此在的生存论分析-存在与时间)、解构(对传统存在论的历史的批判性分析)。“在世”学说批判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和主体形而上学的唯我论。每个形而上学问题总是包括形而上学问题的整体。它总是这个整体自身。发问者本身(此在的本质的处境)包含在问题里面。荷尔德林:人诗意地栖居。尼采:何为虚无主义?最高价值的自行废黜。我于是哀伤地学会了弃绝。
●在孤寂中漫游,对不可见景象的观看,以及完成了的痛苦,这三者是一体的。
●那时对海德格尔真是痴迷,不知道怎么想的……
《海德格尔选集(上下)》读后感(一):海德格尔的自相矛盾
在《现代科学、形而上学和数学》一文中(p849):
“人们常常进一步认为,古代科学与现代科学的差异在于,现代科学从事实验并且‘实验地’证明它的知识。但是,实验或者通过对事物和事件的特定排列而获得关于事物状态的信息的试验,在古代和中世纪也已经是家常便饭了。这种经验方式是所有手工的和器具性的与物的交道的基础。在此重要的也不是广义而谈的通过观察进行试验的那种实验本身,而是从事试验的方式,人们从事试验的意图以及这种试验所根据的东西。”
在《世界图象的时代》一文中(p890):
“这种探究在自然科学中按各各不同的探究领域和探究目的,通过实验来进行。但自然科学并非通过实验才成为研究,而是相反地,唯有在自然知识已经转换为研究的地方,实验才是可能的。因为现代物理学本质上是数学的物理学,所以唯有它才可能是实验的。但是,由于中世纪的学说(doctrina)和古希腊的知识(επιστημη)都不是研究意义上的科学,所以在那里就没有出现实验。”
看来,海德格尔也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
《海德格尔选集(上下)》读后感(二):2019. Oct-Dec: 为什么海德格尔这么难读?
2019/Dec/5th
如题,为什么海德格尔这么难读?(吐槽)
因为想读懂海德格尔,至少要这样==》
- 有德语或英语的篇章阅读能力,然后要懂一些古希腊语、拉丁语,中世纪英语,特别是有关于比较常见的词根、词源的部分。会一点法语也有帮助,但文中并不常见。
- 古希腊部分读过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索福克里斯等重要著作,比如《巴门尼德》《物理学》《诗学》等等等等等等
-近现代部分读过 尼采、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等等等等,特别是《查拉斯图如是说》《精神现象学》《纯粹理性批判》等等等等等等
-懂艺术和文学,能欣赏梵高的画,荷尔德林的诗歌,特别是后者!!!
-懂科学和数学,读过并理解笛卡尔、牛顿等关于数学和物理学的研究和发现
-了解基督教传统,直接点名的引用不多,但要理解基督教的主要思想
(还好,可以喘一口气的是,因为海德格尔对政治学不感兴趣,你可以跳过卢梭、洛克、霍布斯这一批人=。= )
说完基本能力,然后就是读海德格尔要注意的地方:
- 不要想着跳读!一句话都不能跳!不跳都不知道怎么连接的,跳了更不明白。跳段落更是想都别想!唯一能读快点不用反反复复的关于阐释例子的段落,相对其它思想输出的句子要容易理解
- 读一遍少年真是太天真,几遍起读看大家水平,最好还参照不同译本一起看。
-不能用常见的词义理解海德格尔的语言,他经常在重新定义术语。一旦搞混了日常意思和海德格尔专有的释义,就呵呵哒了。。。
唯一觉得不是那么难过的地方是:
海德格尔的核心思想比较集中,主要就是围绕几个关键点,从不同主题不同角度切入进行的诠释,一旦掌握其核心的输出思想,把握了整体之后,细节相对好理解一些了。诸如“language”,"worldview”,"being of Beings; being; Beings”,“dwell in itself”, "reveal and conceal" and etc.
(啊,这个三联读本其实我没怎么看,看翻译有些术语头都大了。吐槽还是母语比较顺,就挂在这里吧,英语参考读本: Basic Writings)
吐槽完毕,总算觉得释怀了一些。
不过海德格尔还是很厉害的,确实又刷新了世界观。希望隔段时间重读会有更好的理解。
《海德格尔选集(上下)》读后感(三):装逼大师
很多人觉得海德格尔很难读,因为晦涩难懂。晦涩难懂会如何?会让人觉得有学问,还是大学问。那么,当年裘千丈以剑插腹,以口吐烟,以手削杯,谁又明白他这是什么门道?又有谁初次看到不认为裘千丈不是在施展上层功夫?海德格尔明显就是中了维特根斯坦所提到的哲学的一种甜蜜之毒,即哲学的晦涩化表述手法,对学哲学的人无不是一种诱惑。这种诱惑就好像炫耀之于富有,奴性之于地位低下,膨胀之于权势。
装逼的一个典型行为是不说人话,玩文字游戏。海德格尔说,
“作为人类生命的此在原初地是可能之在,是确知而又不确定的消逝之可能性的存在”;“比人更原始的是人的此在的有限性”;“此在的有限性……在于遗忘”;“作为存在的存在在此是……”;“存在就是在场的固定性”;“每个形而上学的问题总是包括形而上学问题的整体,它总是这个整体自身”;“真理,是使真实成为真实的东西”;“世界决不存在,而是世界化”。把简单的东西说得很深奥,故意语焉不详。
比如海德格尔在谈到人的存在时,谈到人的存在时说,这种存在“在世界中存在”,“相互并存的存在”,“有一个别具一格的存在规定……言说”,“把自己规定为“我是”的存在者”。这装模作样的一大堆,其实就是说,我们看到的“一个人”,是依存于环境的、群居而带有社会性、拥有智能,并且是一种发展中“自我”的一种存在状态。那么海德格尔为何要以这种方式来叙述呢?要么他就是一个笨蛋,要么他就是在故弄玄虚。我记得貌似罗素在谈及黑格尔时,也说黑大师研究学问,不以“深刻的真理”中的真理为目标,而以其中的“深刻”为目标。或许还有很多人,要么能力不足,要么想混点名利,都在这么做。
用rhetorics代替argument,以打动人的感受为手段,而不是寻求缜密的逻辑推理。比如,海德格尔说,
“作 为‘如何’,这种‘消逝’毫不容情地把此在带进了他本身的唯一 可能性中,让此在在完全独立自主。这种消逝能够把在其日常状态的庄严中的此在置入阴森之境。只要先行把此在纸最极端的可能性保持在它的面前,那么这种先行就是此在之解释的基本实行方式。这种先行把此在置身于其中的基本方面拉到身旁。”“神庙在其阒然无声的矗立中才赋予物以外貌,才赋予人类以关于他们自身的展望。只要这个作品是作品,只要神还没有从这个作品那里逃逸,那么这种视界就总是敞开的。”海德格尔也谈及一些问题,但是我认为,他有时候故意想语出惊人,比如他说真理的本质在于自由,自由即为让存在者存在。我以为,真理是一种准确描述自然的符号叙述或模型。如果要说真理和自由的关系,那么就是康德所谓一个完备的理性存在者拥有全部真理,从而能够按照理性的指引思考和行为,而决定自身的存在方式。另一些时候,海德格尔想不出新东西的时候,只是说一些陈词滥调。比如,关于艺术,他说“质料与形式的区分……绝对是所有艺术理论和美学的概念图式”。梵高的画上的农鞋,使得“存在者进入它的存在之无蔽之中”,揭示了“真理”。艺术的本质就是“存在者的真理自行设置入作品”。艺术作品是对“物的普遍本质的再现”。艺术,在我看来,其实就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天赋,把一些对人来说能够触发(审美)感受的元素提取出来突出或放大。等等。
《海德格尔选集(上下)》读后感(四):《海德格尔选集》读书笔记
选集集合了海氏大部分重要文献。包括《存在与时间》的导论(1927)、《尼采的话“上帝死了”》(1943)、《......人,诗意地栖居......》(1951)等等。
Heidegger前期与后期之间存在一个“转向”(Kehre):
前期海氏哲学的问题出发点是“此在”(Dasein),突出了“此在的存在”,即存在者的存在,而“存在本身”倒是相形失色了,前期的“主观主义”达到了极致(畏、烦);后期要着眼于“存在本身”,着眼于存在之真理的“自行发生”来运思,听命于“存在之真理”的邀请,期待“存在的召唤”,方法是落实于“艺术”或“诗”。
前期的《存在与时间》(1927)是用存在主义来改造(胡塞尔)的现象学,从“此在”(Dasein)的解释学出发,哲学被定义为普遍的现象学存在论。解释学的根就是“实际生活经验”,把这个实际生活经验、实际生活形势显示出来,就是解释学。海德格尔给解释学的新思路就在这里,“存在论的解释学”即生活经验本身就是可理解的,就是在解释着。“实际生活形势”(faktischen Lebenssituation)就是非对象性的、潜伏着的、发生着的生活境域。生活经验本身给人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解释学的形势,生活的经验只要足够原本,只要那个地方主客还没有分离,那么无处不有意义发生的机制,人就能感受到意义的世域。
Dasein:
这个“人”不是主体,而是一种境域化的、完全投入实际生活经验的一个“人”。这是存在论意义上的发生现象学上的“人”。由此“存在”才能通过这个“存在者”得以打开。
《存在与时间》中的“形式显现词”:
Dasein、Um-Welt(around)中的Um、Mitwelt(共在的世界)中的Mit都是形式显现词,而zuhanden(上手)也是,这些词不在乎那个对象化的东西,而在乎原本的生发意义,这是一种主客未分、质料形式未分、被动主动未分的状态,形式与质料打通了。
对胡塞尔的改造(一种存在论抑或本体论的改造):
Heidegger认为,现象学乃是存在论的方法,此种现象学方法有三个基本环节:
1.现象学的还原(Reduktion):面向事情本身(存在本身)
2.现象学的建构(Kostruktion):此在的解释学,即此在的生存论分析
3.现象学的解构(Destruktion):对传统存在论(形而上学)的历史的批判性分析,结合现象学与解释学(尤其是狄尔泰的解释学)
此在的解释学:
以“人”这种“此在”为基础的“基础存在论”,此在是追问存在问题的通道,因为唯有此在领悟着存在。
“此在”的在世学说:
破除主体和客体的“分离观”,通过人的“在世存在”(In-der-Welt-sein),主客统一了,在存在论上确立“此在的世界”或者“世界的此在”,以存在论上的“存在的人”来取代知识论上的“知识的人”。“在世存在”的意思是:没有人就没有世界,没有世界就没有人,人和世界从根本上已经连在一块了。人的“在世存在”其实就是人和世界的“相互维持”,人以一种完全投入的方式没入这个世界里,被这个世界打动得无以复加。人和世界从来不像传统形而上学认识论所说的主体面对一个客体世界,世界似乎就是所有存在者的集合,主体只是这个世界中的一个。危险在于:海德格尔为了反形而上学的“唯我论”却反而从存在论的根基上把这个主体巩固起来了。
后期的工作是:
对《存在与时间》中的问题出发点(此在)作一种“内在的批判”。解析遗忘“存在”的形而上学的历史,发现并重新唤起非形而上学的“存在之思”。形而上学的历史是对存在的“遗忘”的历史,“遗忘”即“遮蔽”,而历史上确有“无蔽”的时期,那就是早期希腊时期(前苏格拉底时期),在那里存在本身是无蔽而彰显的。所以要回到思想的“第一个开端”,必须从“哲学”转向“思想”。
这段历史的线索是:早期希腊的原初存在之“思”与“诗”——形而上学时代(存在被遗忘的状态)——现代人的转折性时代(形而上学趋于终结、非形而上学的“思”和“诗”正在兴起),荷尔德林等诗人是这“另一个开端”的先行者。
三个重要的词:
hysis:原始意义:“涌现”,即是存在本身的涌现着和逗留着的运作——后世意义:自然。
Aletheia:原始意义:无蔽、解蔽,存在本身的由“隐”入“显”的运作,即“存在之真理”——后世意义:符合论意义上的真理。
Logos:原始意义:聚集,存在本身的由“显”入“隐”的运作——后世意义:逻辑。
柏拉图:
终结了“思想”的第一开端,而开始了“哲学”的“开端”。形而上学就是柏拉图主义。而尼采是“最后一位形而上学家”,他把自己的哲学称为颠倒了的柏拉图主义。哲学最终达到了最极端的可能性,趋于终结。
另一个开端:
价值虚无时代的人类精神生活的“无根”状态;技术困境,由现代技术所造成的人类生存的灾难性现实。海德格尔以期在这个“危险”的技术时代里寻求人咧的得救之法。
后期的海德格尔把形而上学的基本机制规定为“存在-神-逻辑学”,传统西方哲学的根本内涵是:希腊哲学精神、犹太-基督教神学、现代科学三者的结合,三者构成了形而上学。
海德格尔与黑格尔:
黑格尔把“美”说成是“真理的感性显现”,真理是“绝对精神”,而艺术作为感性形式只不过是“绝对精神”向自身回复的较低级的环节,且艺术在“绝对精神”的辩证的历史发展中被超越了。而海德格尔立足于“存在之思”的真理观和艺术观,“美”就绝不是主体的感性体验,所以海德格尔不属于德国“浪漫美学”传统。艺术是一种具有原始性意义的“解蔽”;技术则是对艺术原始解蔽的“扩建”(Ausbau)。
后期的用词:
用Ereignis(大道)和Sage(道说)来取代Sein(存在)和Sprache(语言)。由“人言”思入“道说”。本质上是“语言说”,人只是在倾听语言之劝说从而“应合”于语言之际才说。而那种“应合”,就是在作诗之要素中说话的“道说”(Sage)。将终有一死的人安放于“大地的涌动和生长”中,人从大地那里获得了一种稳靠的根基持存状态。此乃语言的“大地性”,语言犹如大地开出的花朵,显于斯,隐于斯。语言具有根植性,语言与大地(Physis)归为一体。作诗并不飞跃和超出大地,作诗首先把人带向大地,使人归属于大地,从而使人进入栖居之中。
“思”与形而上学的“思维”:
形而上学的“思维”是“表象性思维”,表象(Vorstellen)就是把一切都立为“对象”,主客体分离了,而“思”是非对象性的。
批判现代技术:
现代技术的本质是“座架”(Ge-stell),人被坐落于此,被一股力量安排着、要求着,这股力量是在技术的本质中显示出来而又是人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它把人从地球上“连根拔起”,人类对地球的征服实际上是人类自身根基的沦丧,技术对物的制造实际上是消灭物。
根基持存性(Bodenständigkeit):
如何获得这种根基持存性,以让人类重返本真的“栖居”?那就是“思”的道路。这就要求一种生存态度的转变,要让技术对象入于我们日常世界而同时又让它们出于我们的日常世界,亦即让它们作为物而栖息于自身,这是“向着物的泰然任之”(Gelassenheit zu den Dingen)。而技术世界的意义又存在于“神秘”(Geheimnis)领域,所以还需要“对于神的虚怀敞开”(Offenheit für das Geheimnis),人之为人,总是通过某种天空之物来度量自身,作诗即是“度量”(Messen),而神性乃是人借以度量他在大地之上、天空之下的栖居的“尺度”。通过这两者,由此获得“根基持存性”。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