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是一本由韩石山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1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精选点评:●前篇背景,中篇斯笔,后篇总结。作者自知书名也是夸张表现,是强调只怕鲁迅的悲
《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是一本由韩石山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1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精选点评:
●前篇背景,中篇斯笔,后篇总结。 作者自知书名也是夸张表现,是强调只怕鲁迅的悲观笼罩了少年的心影,而跟随胡适却能了解到人类得以进步的声音,走出陷入鲁迅笔下一般国民性的命运吧。。。
●翻了翻,了解了这类写法的论述的方式
●多读胡适可以改善人性。
●了解了一些被忽略的事情
●总要有人掀开历史的另一面 历史
●2006.04
●用了2晚读到凌晨。或许是对这段历史所知甚少,从拿起书后就有“啊!原来还有这样的故事在背后”的感叹。对先生与胡博士更添好奇心,不过觉得书里地佐证有些拿来主义,有失偏颇也未为可知。
●很翔实的资料和严谨的论证,受益匪浅。
●大四寒假
●一篇随笔吧,研究的。但是可以看得见鲁迅和胡适的思想,以及和其周围人的恩怨。
《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读后感(一):还没读出书名少和老的真实意义
读到了这本书的75%,还不明白这本书的书名含义,尤其是少和老到底意味着什么。尽管这本书给我们展现了那个年代那么多有趣而新鲜的事情,但书中很多内容貌似都和主题不太符合,主题相关的话题说得不多,而与主题不符的内容却大肆铺张,笔墨浓重。唉,继续读下去吧。
《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读后感(二):此书之垃圾,可诛心。
很可笑的一本书,内容早在鲁迅的意料之中,仿佛看到战士不屑回复的表情:
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
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
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去罢,苍蝇们!虽然生着翅子,还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的。你们这些虫豸们!
《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读后感(三):标题党
这本书基本是个标题党,“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是书中第九章的标题,并不适合做本书的标题。书中做的鲁迅和胡适的对比也很牵强。
但是我读这本书收获还是挺大的。
一是以前从来没有读过胡适的书,没有读过介绍胡适的书,仅有的概念是大概上学的时候,仅有的几次课本上的提及,可能也有一些报刊上不知所谓的评述。本书中的介绍,尤其是第一章和最后一章的介绍,让我对胡适有了大致的印象。是很让人喜欢的印象。书中摘录的胡适关于自由、民主等概念的理解,放到今日也该是多少人应该学习的呢。
二是关于鲁迅的评述,我觉得很多地方时很有道理的。比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还有就是,鲁迅的作品并没有什么独到的超出时代的思想。
但是,书中也说了,分析的是27年之前的鲁迅、胡适也是。可能是因为作者也怕鲁迅被立为党的官方偶像后,讨论不便吧。
书的封面上号称,这是评论鲁迅最大胆的书。可能是真的。但是有一些细节似乎很牵强。好像作者为了大胆而大胆似的。作者主观的偏好也非常明显。
《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读后感(四):第三只眼睛看鲁迅
课本上的鲁迅是文思革(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社会上对先生的评价是文学斗士,高高在上。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最多的作家,鲁迅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学生时代内心真正喜欢而不是害怕的有几人?那么鲁迅真的是文学界最大的牛吗?鲁迅在文学界树敌众多,他是锱铢必较还是高尚对视低俗?他嘲笑别人的冷箭同时,自己有没有放过冷箭?鲁迅被毛泽东盛赞,是因何?从历史的碎片中,我们发现了课本之外鲁迅先生的另一面。那么一个有脾气、有特点的鲁迅,是不是高大全的神圣光环轰然倒塌,不值一文?他的文章真正价值之处是什么,好在什么地方?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直被历史课本看做胡适实用主义的代表,问题与主义之争,也被赋予了落后与先进的标签。那么时光倒流,胡适这篇文章真的是觉得社会主义是空谈倒不如进行改良吗?这篇文章会告诉我们答案。李大钊与胡适之争究竟是不是针尖对麦芒的激烈交锋?是红色与保守的一场较量?《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给了我们一个异样而又宝贵的声音。就像是历史的潮水退去,沙滩上的贝壳在阳光下闪耀光芒,我们被刺的睁不开眼睛。倒不如,我们仔细研究下贝壳,看它光芒退去后究竟是何构造?以便真正了解那段历史,启发我们的前行。
《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读后感(五):韩石山 理性得让人掉眼泪
自我拿到这本又关乎鲁迅又关乎胡适的书那一刻,书不曾离我手,因为我是通宵达旦把它读完的。
我压根没有想过有人会将鲁迅和胡适放在一起评论,尽管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作为五四运动得力战将的鲁迅和三大主将之一的胡适,他们向来都是有些井水不犯河水的意味。私底下胡适和鲁迅算不得把酒对青天的知己之交。
韩石山在这边书里将胡适比作我们每天要吃的饭或者要呼吸的空气,而把鲁迅比作偶尔一食的零嘴(也许我记错)。他很详尽地分析了鲁迅和胡适。
看书的标题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是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
我的大意是,鲁迅在思想上相对来说激进,年轻的朋友们热血激情,似乎更缺失理性而不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魄力激情。而老年人垂垂老矣,他们经历诸多磨练,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任人一招一摇就狂撒热血的人。
然而于我看来,社会的前进,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需要更多的不是挥洒热血的年轻人,而是有理性有思想的年轻人。
胡适也好,鲁迅也罢,在我更年轻的时候,鲁迅的作品伴着我度过了初中和高中的闲散岁月。而胡适,现在一直是我床头,随时拿来翻阅的书籍。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甚至一度因为韩石山对胡适的评论而感动得落泪。
感谢韩石山!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