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是塞林格的情人》是一本由(美)乔伊斯·梅纳德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裝本图书,本书定价:18.50,页数:37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我曾是塞林格的情人》精选点评:●其实写得挺好。●她的文笔很平淡,就是一个人在缓缓叙述,个人偏爱这样的文笔
《我曾是塞林格的情人》是一本由(美)乔伊斯·梅纳德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裝本图书,本书定价:18.50,页数:37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曾是塞林格的情人》精选点评:
●其实写得挺好。
●她的文笔很平淡,就是一个人在缓缓叙述,个人偏爱这样的文笔,每次都会更喜欢看传记性质的书相比于小说,因为所说一切都是真
●高中时候看的。今天看到一篇报道,百感交集,“强势的年长男性在她们尚且年轻的时候,得到了她们天真的信任,攫住了她们的心,并且改变了她们的生命历程”,viahttp://www.qdaily.com/articles/56309.html
●不是在译林上叫做《红尘难舍》么,这出版社都什么卖点啊!
●非常好。情真意切,细致入微
●我不知道为什么豆瓣评分这么低。难道大家是冲着塞林格的八卦去看,结果发现一个里面连性描写都乏善可陈?这不是杜拉斯的《情人》,没有那种黏糊糊的深情,但是会告诉你,如何在一栋你心爱的房子被改造最后却依然被强拆后,完成真正的重建。
●一口气把它读完,让我悲伤,让我想起了好多事情。
●为什么分数这么低
●无聊至极。个人以为她当当情人就行了,这本书写得多余。
●竟然没有标记过啊,其实是高中毕业的那个暑假读的。
《我曾是塞林格的情人》读后感(一):红尘难舍
原来第一次看是在译林杂志上。翻译为红尘难舍,觉得还是这个题目和At home in the world比较合适。里面有作者一张照片。塞林格当初就是看了这个照片,给她回信说一看上去作者就是那种舞会里的壁花。
现在回头想起来,最能记得起的一句话是塞林格说她:“乔伊斯,你这个傻孩子,难道你没发现我已经厌倦你了么?”
《我曾是塞林格的情人》读后感(二):The "Talented" Joyce Maynard
毋容置疑,塞林格是噱头,“我与某名人的风流艳史”之类的自传(抑或说自传体小说?)迎合的永远是大众对名流床帏韵事的那么点可耻猎奇。不是自封什么圣贤,毕竟我也是受这样的龌龊心理驱使做了回她的读者不是么。
“多年前,正是塞林格在信中说我有出众的才华,说我是天生的作家”——貌似当年Joyce Maynard就是这样反击声称其“不才”的评论界的。才华这种东西向来就模棱两可:如果你坚信且反复说服自己具备才华,也许你就“真正”具备它。不像金钱,疾病或者爱情, 有就是有,无就是无,哪容得自欺欺人。然而,才华的暧昧性可能正是作者的偏执之源。
又或许,Joyce Maynard惟一真正的过人之处在于她对自身写作天赋的笃信:这种接近宗教情感的信仰使她不被外界质疑撼动丝毫,当前生活得也算惬意安心。看来书写自传是一切心灵深创的panacea. 如果自愈是初衷,这个目的想必她是达到了,又何必执着于才华的有无呢。
《我曾是塞林格的情人》读后感(三):无处隐藏
乔伊斯在序言里说她写这本书是想把自己生活中被一般人认为不够体面或令人尴尬的经历写进文章或小说里并予以发表,为的是讲述一个有着各种缺点的真实女人的故事。“我希望我这样做能使其他人对他们自己说不出口的失败和秘密不再感到那么羞愧。”
读完整本书,并没有发现什么惊天的羞耻的秘密。也许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吧,在心里一直缠绕折磨着的秘密,一旦说出来,在别人眼里,也只是人间的悲欢而已。还能有什么呢。太阳底下无新事。
让我们来看看乔伊斯的失败和说不出口的秘密是什么。她有一个酗酒的爸爸。她和塞林格不成功的甚至有点莫名其妙的交往。她的性交障碍。她的坏脾气和情绪化。她和父母的不和谐关系。她对世俗幸福的渴望。也许还有她做了隆胸手术?
但是所有这些都加起来。又有什么呢。
是这样的,说出来了。一切都变得很简单。
当你能说出来的时候,你已经跨过去了。在你自己还是一个烂摊子的时候,你理不出头绪,也无法向别人解释清楚你为何焦灼。
而在你能够说出自己的生活之前。必须要做的,是面对真实的自己。也许你可以长时间的在别人面前展现另一幅面孔,但是真正的那个你,总会时不时地出来冒泡。一辈子,你都无法摆脱那个真实得自己。它的欲望,它的好恶,它对世界和你的生活的评判。
我确信,一个人隐藏真实的自己,在长久来说不利于他的发展。一个人若一直向世界展示一个虚构的自己,世界对他的反馈也全部是假的。他会不知道如何调整那个真正的自己,完善真正的自己。他虚构出来的自己很难强大到完全压制住真实的自己。
总有一天,会有一个局面,让你不得不去面对真实的自己。收拾自己这个烂摊子。
《我曾是塞林格的情人》读后感(四):塞林格情人有很多
摘自《嘉人网》 作者:MC Blog
塞林格去世了,他的故事还在流传。塞林格的一封信,曾改变了一个美国少女的命运。那时候,18岁的乔伊斯•梅纳德,刚刚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她的照片也登在同期报纸的封面上。她的文章和她的照片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出版商、杂志社编辑、新闻节目组、电视脱口秀制片人甚至是好莱坞的信件,成堆地涌来。塞林格的信件让乔伊斯喜出望外,两个人很快就保持了密切的联系。然而,美好的开端并没有带来绝妙的结局,两个人的恋情没维持多久就破裂了,在这场情爱的角逐中乔伊斯输得血溅当场。
一、作家来信:少女弃耶鲁与他同居
乔伊斯,一个聪明的美国女孩,当年才18岁,正就读耶鲁大学,在文学写作上似有无可限量的天赋。一次,她应《纽约时报》编辑之约写稿,一鸣惊人。报纸在显著位置上不仅登出了她的文章,还刊出了她故作玩世不恭的照片。对于这次意外的成功,她倒是沉得住气,只是多买了几份当天的报纸。让她始料不及的是,一周之后,信箱里一下塞满了几百封读者来信。更让她感到惊讶的是,这其中有一封是大作家塞林格写来的。那是1972年,塞林格对美国青年来说,早已是神话式的偶像人物。乔伊斯为之感到震惊,继之陷入了狂喜。她完全想不到,一场将缠绕她一生的悲剧也随之开始了。
塞林格称赞乔伊斯“天生就是一个作家”,又告诫她要低调不要张扬,对蜂拥而来的报刊编辑应保持警惕。乔伊斯很喜欢他的这种语调,完全被迷住了。她把信读了一遍又一遍,直至倒背如流。接下来的事,就让乔伊斯的所有亲友们目瞪口呆了:她与塞林格的关系迅速升级,从通话、见面一直到同居。
少女乔伊斯为爱情而放弃了耶鲁,投入大作家的怀抱,走进了他的隐逸生活。那年,塞林格已经53岁了。
二、冲突不断:她被塞林格赶出家门
文字交往与短兵相接的日常生活是两回事。塞林格年过半百,两度离婚,厌倦俗世。乔伊斯年方18,朝气蓬勃,满怀激情。他们在生活态度上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塞林格坚持吃安全食品:葵花子、半生不熟的羊肉,令乔伊斯终日半饥半饱。塞林格要求乔伊斯像他一样与世隔绝,尤其反感她同新闻媒体的关系,但乔伊斯觉得打坐深思的生活方式实在难以忍受。乔伊斯那时候还只是个孩子,对世界充满渴望,她喜欢的是接见记者、参加舞会,梦想的是去好莱坞、百老汇演出,接受奥斯卡奖,而无法做到对塞林格迁就。
痛苦袭来之时,乔伊斯转而试图“在纸上创造生活,一种和真实生活不一样的生活”。“我愿意相信,一旦拥有爱情,就会拥有一切。”她选择了对抗现实的文字生活。她给姐姐写信,构筑虚拟的爱情:塞林格的家是她“唯一能够过上真正生活的地方”,她“多年来第一次有了安全感”,而且“从来没有对他的爱产生过怀疑”。乔伊斯寄身其中,抵御现实的袭击。然而纸上楼阁如此脆弱,敌不过现实的任何进攻。乔伊斯的爱情幻想被塞林格的无情彻底粉碎。塞林格觉得她难以抵制俗世的诱惑,不能讨他欢心,“越来越厌倦”她,终于将她逐出家门。
乔伊斯痛不欲生,塞林格决不心软。为了挽回爱情,19岁的乔伊斯用稿费在塞林格家附近的一条死巷尽头买下一幢阴暗的旧房子,遵照塞林格的生存原则,独自隐居。她一度试图利用文字挽回塞林格的爱情。她接受了一位女记者的采访,以便“通过这篇文章向杰里展示我是多么恪守他的信条”。
《我曾是塞林格的情人》读后感(五):与塞林格同在的日子
案:这也是年轻时候的矫情文字了。。。。贴一下,因为还有更为矫情的。一笑。
与塞林格同在的日子
1972年4月23日,乔伊斯·梅纳德的一篇文章登在了《纽约时报星期专栏》上,这位年仅18岁的少女表达了对周围一切的厌烦之情,她说:“我想搬到乡下去住,远离尘世。”在下一个星期二,她的宿舍里塞进了两个邮包,有大约几百封读者的信件。其中一封来自乔伊斯·梅纳德的故乡,新罕布什尔州。写信的人叫J.D.塞林格。
当我开始阅读乔伊斯·梅纳德回忆她与塞林格之间的《我曾是塞林格的情人》时,我一再提醒自己的鼻子,不要太在意其中的隐私成分。这显然事与愿违。50年之后,我们依然会被霍尔顿打动,对塑造他的人心存敬佩和好感,因此,1972年乔伊斯·梅纳德撇下其他几百号人而与塞林格继续交往,实在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想一想吧,假设《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作者给你写信(请再仔细估量一下这本小说在整个六七十年代的现实意义),你将作何举动?
“我爱上了他在信中传递的声音,”这句话在乔伊斯·梅纳德追忆当年认识塞林格时多次出现,“我相信这个有着非凡声音的陌生人似乎很了解我。”她说。一切故事都不免堕入这个俗套的情节:普通人总是很难抵御来自被人景仰者的声音。以及一个更加俗套的结尾——大约一年之后、她和塞林格在一起一年之后,后者对她说,“你最好现在就回家。”
当然,与其说是塞林格赶走了乔伊斯·梅纳德,不如说她在塞林格设下的种种束缚下被淘汰出局。这些都让我想到《麦田里的守望者》里那个著名的梦想:“我的职务是在哪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与乔伊斯·梅纳德之间的情感纠葛,完全是这段话的一个注解。只有这样,才好去理解为什么一个50岁的男人会对18岁女孩不厌其烦地忠告,会利用各种生活方式来控制乔伊斯·梅纳德。也只有在生活中,才可以真实地重现文学上的真实——不过事到如今,真实已经很难看了。
站在回忆和阅读回忆的角度,谁都没有权利鄙视一个少女的天真,所谓的惋惜毫无意义。也正是乔伊斯·梅纳德这个“案例”,让我想到了霍尔顿的理想并不美好,你想捉住那些狂奔的孩子,就好像对乔伊斯·梅纳德的事情表示惋惜一样,一样毫无意义。在更深层次上揭示了一个问题,成人世界对于童真的执着眷恋,往往会牺牲掉童真本身——孩子们都在狂奔,你唯一能做的不是捉住他,而是观望,狂奔是他们的自由。一旦想去捉他们,已经走到当初被自己敌视的位置上去了。
在塞林格的笔下,这种情绪是值得商榷的。比如仔细端详,《献给爱丽丝——怀着爱与凄楚》,散发的未尝不是成年男人对于“宁芙”的复杂情感。我不敢说塞林格跟纳博科夫笔下的汉拨特有某种共同的嗜好,不过他的诸多动作不免让人心生疑窦。
最后乔伊斯·梅纳德不无深意地总结说,在塞林格的笔下,唯一了解霍尔顿的人是他的妹妹菲芘,这也是霍尔顿唯一爱的人。或许对塞林格来讲,他们之间的关系跟爱——爱情,已经没有太大的关系。我感到好奇的是,不知道当事的两个人有无这样想过:所谓最好的东西,还是在文学中,或者说想象中。
乔伊斯·梅纳德离开塞林格,她的书也《往事回眸》出版了。像塞林格说的一样,“你的这本书将是我们的结束”,似乎是这样的。然而,对当时19岁的乔伊斯·梅纳德来讲,生活刚刚启程,尤其是她后来一直生活在这件事的阴影里。她仔细地写到了在她的生命中次第出现的男人,她的并不幸福的生活经历。这个女人饱受精神上的折磨。从字里行间看得出,面对往事,她仍然不能平静。遇上塞林格可能真的要用“劫数”来形容,在塞林格那里得到的爱与痛苦的经验远远大于她后来遇到的。一个女人,遇上过这样的情感,早已经破碎了。情感上的不对等足以让人生失重,她很难再从塞林格以外的男人身上得到什么。那个短短一年,影响了她的整整一生。
除去这段公案里的桃色成分,我想最多的是灰色和人生中的巨大伤痛。不管什么样的伤痛其实都可以承受。当我从《老皮缅处的宅子》里读到茨维塔耶娃的生活经历时,我相信这两者之间是有某种深刻的联系的,或者世间事大多如此?所遇到的人事越复杂浓烈,人生越丰富沧桑,这其中能留下来的都是有价值的,能忘记的都已死去,计较谁与谁的幸与不幸都是没有太大关系的。至少,邓肯在回忆罗丹对她的引诱时就不乏遗憾地说,“后来,我常常悔恨当年自己的少不更事,错失了把贞操献给伟大的潘神的机会,也让伟大的罗丹丧失了一次展示天才的机会。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的艺术和生命就会更加丰富多彩了!”你能说——让我们看看克洛岱尔吧?能这样说吗?所不同的,像茨维塔耶娃、邓肯这样的女人要比乔伊斯·梅纳德强大许多,还不至于轻易地被区区一个男人摧毁。当然她们就去摧毁男人了。不得不相信,男女之间永远存在着不对等,人与人之间难以沟通。
顺便提一句,乔伊斯·梅纳德对她自己的才华非常肯定,我只是觉得,这的确是一个专栏作家的书,整本书文字流畅,有很多文字上的花招。真的、的的确确这是一个专栏作家的水准。这当然与才华有一定的距离。说到这里,才华这种东西某种时候是拯救人自己的,能拯救自己起码就是一项才能。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