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是一部由AlirezaGolafshan执导,汤姆·希林杰拉·哈斯比吉特·米尼希迈尔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金鱼》影评(一):温馨别致的小故事我个人不太喜欢宏大主题的影片,比较喜欢小人物的生活,情节不需要那
《金鱼》是一部由Alireza Golafshan执导,汤姆·希林 / 杰拉·哈斯 / 比吉特·米尼希迈尔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鱼》影评(一):温馨别致的小故事
我个人不太喜欢宏大主题的影片,比较喜欢小人物的生活,情节不需要那么波澜壮阔,最好是别具一格。这部电影恰巧符合了我的要求,尤其适合在飞机上看。
每一个小人物身后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思绪,并不比百万富翁来得更少。不同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碰撞,也让心灵擦出前所未有的火花。我喜欢这样人生的感觉,或许是生活总是囹圄与某一个圈子,自己又被动,因此总也不能跳脱出来,希冀着这样的际遇。
这是个小温馨的故事。每一个人都不完美,但每一个人都有美好的一面,发现并激发内心的小温暖,这很重要。
《金鱼》影评(二):一部被埋没的惊喜。
影片通过一位偷税漏税的投资顾问,展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问题。影片的画面虽然很普通,但是故事极其有感染力,人物也非常饱满,主角在事件过程中发生着的转变,说服力很强,有感染观众的能力。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影片中的讽刺意味,这也是为什么本部影片可以入选柏林电影节的关键。
要知道柏林电影节的主题就是政治。一般来说,柏林电影节影片都是现实主义的题材,一部喜剧是如何做到被柏林电影节提名的呢?
影片中讽刺意味充斥着各个角落,从第一个场景以来,就讽刺了通信技术的发展,过度的通信,将人类与手机绑在一起,无法分离,一个接着一个的电话,催促,索命一样的打给男主角。男主角在压力之下,做出了什么决定呢?逆行。结果大家都知道,男主角瘫痪了。
即使夺去了男主角的双腿,他依然还没有认清通信对他的绑架。疗养院中,与院长抱怨信号差,院长抱怨国家不管这些残疾人,却花钱去修博物馆。讽刺了德国政府对残疾人的忽视。
男主残废之后,公司马上想到就是解雇他,讽刺了资本主义公司,员工只是赚钱的工具,没有利用价值的员工,死活他们才不管呢。
接着男主通过看到残疾人偷东西也没人管,灵光乍现,可以利用残疾人的身份把在瑞士的钱通过边境巡检弄回来,避免被税务局抓到。企图资助金鱼小组旅游,到瑞士取回自己的黑钱。
男护工讹诈男主的钱财,只因为残疾的男主无法自理。在奢华的市中心,男护工看着街上的人,已经表露出渴望的神情。在男主取出大笔金钱后,强盗本性被逼迫出来。
服装店店长,进一步讽刺了这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利益至上,顾客至上完全狗屁。
结果男护工跑了,女瞎子竟然也威胁男主,交钱办事,给他送回国。
中间还讽刺了SIRI的辣鸡智能语音。
最大亮点就是游乐园了。男主的钱全部绑在孤独男身上,一个死亡弹弓弹射上天,100万欧元从天散落,公园里的人都傻了。每个人都朝着天上挥舞着贪婪的手,像一群僵尸,看见脑子就不受控制的往前冲。这是影片中不多的具有艺术性的镜头。讽刺了在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下,大多数人都见钱眼看,金钱至上,什么道德廉耻,什么人性美德,在金钱面前都是狗屁,他们为了捡钱大打出手,孩子站在中间哭泣,大人无动于衷的抢钱。男主看到这一切,终于认清了社会,也认清了从前的自己。
女主的打车之路也非常讽刺。被出租车司机发现没钱,扔在了荒郊野外,路过的车没有一个让她搭车的,看透人性之后,女主只好准备走回德国。
影片非常紧凑,很商业,也很赶,艺术性比较差,但也还是有的。故事人物来讲,可以打到满分,但是因为艺术性的关系,还是4星比较合适。
《金鱼》影评(三):金鱼|向上游
故事是从一位励志哥开始的。
不过,励志哥的开局好像不太理想。重要会议堵车了,励志哥有什么办法?电话里头催得紧,励志哥只能抱怨堵车,难不成开飞机么?
可是没曾想,励志哥立马遭受暴击,对方很惊讶,开飞机有什么啊,这么重要的会议,当然是开飞机啊?富豪的生活你不懂,如果愿意,打飞机都行。
励志哥当场被气得吐血,一气之下,出了车祸。
镜头一转,励志哥已经进了康复院。
身为励志代言人,励志哥秉承身残志坚的精神,坐轮椅怎么了?做轮椅一样可以创造效益。
所以,励志哥人在康复院,但心在商场,最大的桎梏,就是福利院的WiFi实在不怎么样。
励志成这样,简直是人神共愤,于是连番的暴击接踵而至。
原来,这位励志哥,在商场中还是留了一手,不过这种小聪明,坚持不了多久。
富豪干净利落的炒了励志哥的鱿鱼,下半生的小金库又频频告急,励志哥有点坐不住了。
这个时候,康复院的漂亮女看护进入了励志哥的视野……
于是,组团“拯救”小金库的行动开始。
励志哥+美女+怪咖团队,开始在欧洲各国之间“纵横”。
故事的“笑果”还是不错的。
底层人物的奋斗,到头来只是镜花水月。如果深挖,倒是很好的讽刺了“给予希望”的制度架构。
老外的价值观就是这么直接,既然制度拯救不了生活,那不如自己创造生活。
所以故事的结尾,有点反主流。
然而,他们的反规则,却是建立在那些“建立规则的人”不遵守规则的前提上的,值得玩味。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