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由与尊严》读后感100字

发布时间: 2020-12-08 13:21:3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2

《超越自由与尊严》是一本由B.F.斯金纳著作,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1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超越自由与尊严》精选点评:●行为主义的强大能量!这书读起来不顺畅,可能是翻译的问题。●如果是大学读说不定能颠

《超越自由与尊严》读后感100字

  《超越自由与尊严》是一本由B.F.斯金纳著作,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1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超越自由与尊严》精选点评:

  ●行为主义的强大能量!这书读起来不顺畅,可能是翻译的问题。

  ●如果是大学读说不定能颠覆自己的三观,这种书确实需要早读,常读

  ●斯金纳行为心理学的思想论述。斯金纳的实验方法和对科学的热爱无庸置疑,不够一味的行为主义还是过分偏激。尽管行为心理学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开始至今已有很大进步也解决了许多自然观察无法研究的问题,用更科学的方法深入构建心理。就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一样弊端很明显,一味行为主义忽视复杂内因

  ●没有看过斯金纳以前的书,只看这一本不够过瘾。已买

  ●很有启示。

  ●尽管很多观点不甚赞同,太绝对了,“机械唯物主义”;对作者的研究还是表示敬意。但是!!!P52,“这些手段⋯⋯可能产生预见不到的后果。事实已经证明,禁酒并不能控制酒的供应量,而隔离异性也许会导致有害的同性恋。”我???同性恋是隔绝异性产生的?是有害的?这从机制到价值判断都辣眼睛作者你能称自己是心理学家?

  ●翻译太烂,不知所云

  ●没读完,作者观点很偏激, 原本是看到“文化设计”才想读的,可终究也没读到那一章

  ●不喜欢行为主义,虽然有警醒。

  ●的确是一本好书,斯金纳虽然在文字上有些偏执,但是他的心是好的,他强调环境、奖赏和行动,追求高效的文化设计,以期为人们赢得幸福。他的很多观点其实都已经无形间被消化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了。

  《超越自由与尊严》读后感(一):安.兰德的评价

  安.兰德《谁需要哲学》第十三章评价此书。 在《悲惨世界》中,雨果描写一个独立青年的成长历程说:“……他祈求上帝能给他两个富人都不拥有的财富:工作,这将给予他自由;思想,就是给予他尊严。” 我怀疑斯金纳根本没有读过雨果这本小说,更不知道其中的情节,但是斯金纳给他的书命名为《超越自由与尊严》肯定不只是巧合所致。雨果明白,自由和尊严是人类立身的基本价值。斯金纳则知晓,如果要毁灭人之为人,就要釜底抽薪,破坏这两个基本价值。

  《超越自由与尊严》读后感(二):从“多像一个神”到“多像一条狗”

  读斯金纳的时候,满心的激动,或者应该是沉痛才对。。。然,我就是有些唯恐天下不乱的激动~~

  这本书如同是针对传统人文观念的檄文~~

  斯金纳开宗明义就替人文学科着急,就像当年康德替哲学的踯躅不前而着急,这么说话的人大多马上就要开始盖自己的大楼。

  在行为科学家眼里,人就像提线木偶,没有自由,只有对自由的幻想聊以自慰。而诡异的是,木偶的控制棍、提线却又是由人自己制造出来的。(没人去提鸡和蛋的问题。。。)

  作为人的创造者的“上帝”一词,被行为主义者替换为“环境”或“相倚联系”,这一全新的上帝创造人的方式就是正强化、负强化、惩罚以及消退。

  如此一来,文艺复兴以来的传统人文观念中,人“多像一个神”的提法变成了巴甫洛夫的“多像一条狗”。当然,其中还有一个人“多像一台机器”的过渡。

  于是乎,行为科学家可以冷静地将人视作动物一般(不带贬义和鄙视!)来进行控制,而未来则可以通过各种控制手段来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想法、意识,完善人类文化的演进~~

  呃。。。听起来有点像EVA里面的人类补完计划。。。

  反正以后在我的孩子成年以前,我不会让他们知道斯金纳的,我还要用行为控制理论来教育他们呢~~

  《超越自由与尊严》读后感(三):笔记

  自由是强化的相倚联系而不是这些相倚联系产生的感受 自由文献的问题在于未能有效应付没有引起直接反感而有不利作用的控制或者不考虑控制行为是否有益处而否定一切控制行为 褒奖与原因的明显性成反比 掩盖理由使自己受到褒奖,隐蔽地控制他人以不侵犯他受到的褒奖 尊严文献阻碍技术进步 自我控制的自由是内化的控制 跳过感受直接由于正强化 行为受到行为结果的强化代替意图 好坏的价值判断本质上是对相倚联系的概括陈述 忠诚、虔诚等价值本质上是不同的强化性相倚联系 对人影响更大的是社会环境的相倚联系、人的强化控制而不是脱离社会完全自然的 一种文化诱使个人为了它的生存而努力 用行为代替感受,用相倚联系解释行为,改变环境以改变行为 反控制是普遍存在的被控制者对控制者的一种影响例如发工资者被工人的行为控制 迟钝的组织,控制机构难以根据反控制来自我调节

  文化的主要作用是把人置于其遥远行为的影响下

  文化设计时应该考虑对控制者的反控制以取代自由与尊严文献里的取消控制

  只有语言社会才能提供自我描述的相倚联系。对语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人才对自己做出反应,称作自我意识。但是自我意识又有排他性

  语言、词汇多比喻而不准确,用相倚联系代替

  自我意识的价值只在于满足人的相倚联系的要求,祈求于心灵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生理学家错误地寻找人格、冲动这些“心理事件”的生理对等物(它们其实是社会、语言、环境的产物)

  人创造了使自己道德行动的社会环境才成为道德动物

  《超越自由与尊严》读后感(四):超越心理学不可测量的自由与尊严

  如果你喜欢斯金纳——好吧,我想没有人对他有任何情绪上的变化。

  他认为“人根本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与尊严,人只可能是环境的产物,因此,人类面临的首要任务是设计一个最适合自己生存的文化与社会。”

  换言之,人总是存在于控制中。人的自由不是绝对的——因为人不可能脱离控制。人应该做的是避开不利控制,尽可能将自我置于较有利的控制。

  现代西方心理学中,居主导地位的有两大学术思潮:一是人类深层心理研究,二是人类行为研究。斯金纳无疑是后者的集大成者。但他关于行为的论断,却是建构在深层心理之上的。

  以下是一个人类深层心理研究的例子:

  “按照巴特菲尔德(Butterfield)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之所以不断加速,是因为它发现自己越来越接近自己的家园,因而,它变得越来越愉快。”

  好可爱的观点,我只能这么说。

  而行为主义者斯金纳是如何驳斥的呢?按我的理解:

  “内在人”就好像成了一个黑箱子。一个人为什么会这样行动呢?因为人格、情感、个性特征、心理状态、计划、目的、意图等——“他就是这么想的”——这个回答解释了一切行为。而如何测量“黑箱”中的人格情感,心理学家相信“时间会解决一切。”多么的不负责任!从这个层面上,斯金纳是一个富有科学精神的geek。

  再来看书中的一段:

  “如果我们问某人,你为什么要去看戏。他回答说,因为我想去。我们就很容易将他的回答当成一种解释。而更中肯的,是应该了解她以前去看戏时发生了什么,他看什么戏,他曾听说过或看到过什么,以及过去或眼下环境里有什么事促使他去看戏(而不是去干别的事)。可我们仅仅将“我喜欢去”看成是关于这一切的总结,而很有可能不再去探究期间的具体内容。”

  “很早以前,威廉詹姆斯曾纠正过关于情感与行动的关系的流行观点。例如,他认为,并不是因为我们害怕才逃跑,而是因为逃跑才感到害怕。换句话说,我们感到害怕时所感受的正是我们自己的行为。”

  我是从《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进行的扩展阅读,后面共有9章内容来解释斯金纳的核心观点。文章有些艰涩,表现在必须全神贯注和主动思考,不然一行字看不懂,一本书就废了。

  《超越自由与尊严》读后感(五):我们如何被消费主义操控

  首先是对斯金纳理论的回顾。他认为人的行为取决于环境和强化,我们完全可能通过改变环境和运用各种强化手段来改造和控制人的行为。他认为将人的行为可测量化,这样的科学研究抛弃了主观臆断的方法,采取了相当客观的观察与实验。实验中仅仅根据事物的客观变化事实来发现运动规律,而不考虑事物在运动和变化时有什么主观想法。不去理睬心理中介状态。斯金纳认为自由与尊严这些都是主观的事情,是不需要去理睬的,人不存在绝对自由,因为任何人都受到环境的各种控制,自由是摆脱了有害的事物或者不利的控制,而不是摆脱一切的控制。因此,我们所说的自由就是避免和改变环境中那些对自己不利的控制因素,促进并完善有益的控制。那么他所谓的自由,并不仅仅是一种内心感受。那么幸福是否也不仅仅只是一种主观感受,所以我们是否可以解释,所谓的幸福就是你受到了一种有利的控制。因此按照斯金纳的解释,所谓主观感受也是基于一定的外在控制,主观感受并不是完全的主观。

  斯金纳认为以主观感觉来判断价值是错误的,因为同一刺激在不同情况下可能产生不同的感觉。斯金纳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社会在各种相依联系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习俗行为,如果想要长期生存下去,需要对它进行重新设计,行为科学通过对人类行为的客观分析,指出需要产生哪些行为,修正哪些行为,然后创造富有生命力的文化

  如何进行文化设计,要考虑两点,一是安排有效的反控制,使得控制和反控制之间保持平衡,而是控制者也成为他控制的群体中的一员。

  斯金纳学说存在的问题:每个人都能随时体验到自己的内心活动,都能清楚明白自己的行为不仅是对环境刺激的反应,也是内心活动的结果。这并不矛盾,只是同一心理过程或行为过程的两个不同环节和不同方面。强化概念本身也包括着人的主观内心感受,比如令人愉快的行为会加强该行为,令人厌恶的行为会削弱该行为。人不是完全受环境支配的奴隶或机器人,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理想来创造环境。人受着环境的控制,但环境本身却几乎完全由他自己创造的,人着手改变环境时,起着双重的作用。

  按照斯金纳的观点,我们并不是完全具有自由意志的人,因为我们受制于外部环境。在这一点上,我想有时候我们确实无法摆脱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比如在消费主义下,我们是如何被消费环境控制,从而改变我们的行为,促进消费行为。

  那么消费环境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消费行为呢?我们又该如何在消费主义下保持理智。

  斯金纳箱模式的应用—用户消费行为是培养出来的—在刺激物的强化下我们的行为如何被建立。

  首先回顾斯金纳的行为学说。某一行为如果会带来是行为者愉快和满足的东西,行为者就会倾向于重复这个行为。如果某一行为会消除行为者感到不快和厌恶的东西,也会重复该行为,如果某一行为会带来让行为者不快的东西或者会取消令行为者愉快的东西,行为者就会终止或者避免重复该行为。强化有固定间歇强化,如固定工资,变动间歇强化,如不定期奖励。还有固定比率强化,变动比率强化。其中变动比率强化的效果要高于固定比率强化。

  1人民币玩家

  游戏中,如何让玩家为游戏付费氪金。首先,最终要达到的行为就是付费行为,这个行为需要培养,如何去培养,就需要有一个强化物来重复。在游戏中获得的高度卷入度和成就感就是强化物,每次完成一次任务,卷入度和成就感就会变高,玩家会因为完成任务而心情愉悦,因此就会不断重复完成任务这样的行为。完成任务变成了一种已经建立的行为后,完成任务变成了一种奖励,刺激其他行为的培养。对于有些游戏,想要完成任务就需要付费。游戏玩家一旦付费,体会到付费对于完成任务的便利后,完成任务这个刺激就会强化人们付费游戏的行为。

  游戏的等级系统,任务系统,成就系统,检查清单,奖励反馈。这些都是强化刺激,在不断的重复中让玩家形成付费行为。

  2女生为什么要拥有无数的口红

  买口红这一行为是如何培养起来的。正强化物(奖励)是女生用口红会让自己更加美丽,从而增强自信,这一正强化物让消费者感到愉快和满足,从而倾向购买口红这一行为。口红带来的愉悦感这一正强化物让消费者已经建立了买口红的行为。女性消费者一看到口红就会有一种愉快和满足的感觉,就会产生消费行为。因此口红多少都不够。

  3“双十一”对我们的影响

  网购平台通常采用固定间歇强化,变动间歇强化双策略。双十一,每月不定期的各种打折活动,打折带来的便宜的价格是强化物。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就是说当人们的实际支付价格要低于心理预期的价格,那么消费者就会愿意购买产品。打折等活动都是让消费者在购买产品认为自己得到了实惠,感到愉快,从而建立购买这一行为。所以每到打折,无论我们是否需要这些产品,我们还是产生购买行为。

  那么如何让我们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控制好自己的钱包呢?除了产品本身出现问题对我们产生了“惩罚”作用,让我们感到不愉快,从而停止购买行为,当然,我们是不完全受制于周围的环境的。我们也在创造环境,改变环境。如果最近钱包吃紧,那么卸载掉淘宝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本文标题: 《超越自由与尊严》读后感1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719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暗算读后感摘抄《暗算》经典读后感有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