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心理结构》读后感锦集

发布时间: 2020-12-05 13:20:4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2

《日本人的心理结构》是一本由土居健郎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4.00元,页数:1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日本人的心理结构》精选点评:●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出发,强调日本从个人到社会的“依赖”心理,也有人认为其实质是“撒娇”。私以为

《日本人的心理结构》读后感锦集

  《日本人的心理结构》是一本由土居健郎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4.00元,页数:1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本人的心理结构》精选点评: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出发,强调日本从个人到社会的“依赖”心理,也有人认为其实质是“撒娇”。私以为,日本人的文化属性应该在“傲娇”到“病娇”之间……

  ●最精彩之处竟是对夏目漱石的引用

  ●至少从主观讲,我不爱看这种旁征博引有点晦涩的书,即使它并不厚。而且这本书根本不应该叫《日本人的心理结构》,太误导人了,我承认我被书名忽悠了,它该改成《日本人的依赖心理》。

  ●依赖,其实不光是日本人,中国人也存在这种社会认同感。。

  ●依赖心理

  ●重点:2,4,5章重复阅读。

  ●: C955.313/4172-1

  ●日人心理依赖基因的发掘还比较给力,但后期的展开和延伸略有不足,窃以为,结合日本的官僚体制进行论述会更加丰满…

  ●作者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学者,并提出“依赖”这一视角分析了日本人行为背后的深层结构。

  ●感觉也是在说中国人

  《日本人的心理结构》读后感(一):不喜欢这本书

  貌似有书评把这本书和《菊与刀》相提并论了我才去看的,结果发现完全是过誉。这本写于战后七十年代的小册子,充满了对日本文化、或者不如说是日本文化中的劣根性沾沾自喜的丑陋嘴脸,看得连我都觉着恶心。

  作者是精神分析家,但是这本书写得相当通俗,完全不像是一本正经的学术著作,也难怪能成为彼时的畅销作品。自尊心被二战彻底粉碎了的日本国民,确实需要这么本通篇都在宣扬日本文化如何领先世界的东西来振作空虚的内心嘛。[撇嘴]

  公平地说,其实也没有特别丑恶,不就是好像国内那种号称中国文化世界第一,对全世界的文明都有指导作用的那种莫名小册么。

  顺便,关于这本书主题围绕的“依赖”情绪,书中是说,依赖情绪使得人的心灵不至于过于空虚,能够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不至于奔向虚无。我倒是觉得,“依赖”到了大部分日本人(或者不如说是这本书的作者认可)的程度,已经类似于初中小女生课间上个厕所都要三五同学手挽手一起去,这也太恶心了一点吧。

  《日本人的心理结构》读后感(二):与其说是民族性,不如说是世界性

  作者认为“依赖”心理是一种意识深层结构。

  作者以婴儿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依赖作为分析对象。

  当婴儿还没有能够区别自我与环境的时候,他所体验到的与母亲的一体感是理所当然的存在,因此没有依赖可言。

  只有当他认识到母亲与自己是不同的存在时,他才会去依赖,并表现出诸多依赖的行为。

  因此,作者的结论是:依赖,即通过某种形式否认“分离”这一既定事实。

  作者以日本人的语言结构为对象,强调了日本人特别有依赖情结。

  然而,通阅此书,我感受到更多的是身为人的无奈。

  那些由于想依赖而不能依赖所产生的病理,根本不是日本社会的特征,而是世界范围内的困境。

  人的内心往往像一个黑匣子,我们输入获取的信息,由它为我们解读,给到我们情绪反应,可是这其中究竟隐藏着多少错误解读程序,我们却很难知道,而只是跟随着情绪去行动。

  这本书或多或少让我有看到我内心一部分的程序代码。

  所以,喜欢,就这么简单。

  我还没有到批判它的高度。

  《日本人的心理结构》读后感(三):花了两天的时间看了这本书

  第一次把书这么看完,估计和这本书的厚薄程度以及语言的难易程度有很大关系。从这本书了解到了日本人的所谓依赖心理,其实依赖心理放诸四海而皆准,只是在日本人身上似乎尤为明显。

  人家都说日本是一个包容度及其大的国家,它可以毫无保留地吸收外国的文化,但却把它融入到自己的文化并创造出另一种文化,就是大和民族的特点。

  唐朝时期,日本从一衣带水的中国学到了儒家文化,学到了汉字,更是学到了各种伦理制度。在很多日本人的眼里,对中国的印象也仅仅停留在了唐朝以前,而当时的中国也恰恰是中国历史时期最开放的一个阶段,从女性的服装上看就可以明白其开放性。

  日本很讲究集体主义,据说一个人在一家公司会干到退休为止,很少出现跳槽的现象。这其实是依赖心理在作祟,频频跳槽是因为你在这家公司呆不下去了,也就是你无法依赖了。

  《日本人的心理结构》读后感(四):现在读还不算晚吧。

  书名的翻译断不如直接翻译为依赖心理的构造。关于语言和国民性联系的阐述通俗易懂,但对日语学习者来说或许应该看一下原著更能理解其中含义。

  同性恋心理的介绍还有弗洛伊德的一些理论真的很有趣,第一次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种心理。种草了夏目漱石的《心》。虽说作者重在阐述日本人受依赖心理影响之深,私以为依赖心理是人类共通的,“这种依恋随时会转变为憎恨”“希求依赖获得连带感只能是海市蜃楼般的一场空幻”。很多描述实在颇有同感。

  笔墨不多,作者也一笔带过了对西方国家自由主义的怀疑,“所谓的自由究竟要把人类引向何处呢?说穿了不就是满足个人欲望,追求与参会者的一种连带吗?”

  被害者意识体现着一种现代精神,也是第一次听到的思路。后半部分谈到的比如现代人的异化,学生运动深层次的原因,父权失坠的社会以及革命的本质等问题还需要反复阅读,并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才能理解。“寻求父亲的努力暗示着欲抹去弑父的记忆。所有的革命都是对人类这一永恒主题的重复,而且到头来也逃不脱这一主题。”

  作者是精神科医生,所以对这一现象的阐述更着重于心理层面,比如依赖心理和精神病抑郁症等疾病的关联。「甘え」一词对于日本之外国家的人来说初看应该都是困惑不解的,“依赖”“娇宠”“撒娇”……翻译时在汉语中也无法也找到与之完全呼应的词语,一个国家的语言里蕴含着其民族的灵魂,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了这个难题,这恰恰印证了作者开篇的这一理论。

  《日本人的心理结构》读后感(五):一本名气大于内容的名著

  如题,一本名气大于内容的名著。医生出身的作者除了心理学上的阐释还缺乏起码的人文关怀。娇宠心理作为民族心理的代表是否能成立还需要值得研究。

  本书从比较文化的视角,细心地观察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日常用语,分析日语词汇,列举日常生活中日本人的为人处世,对一些往往为人所忽视的话语、动作,乃至心理都给予极大的关注,总结出日本人的依赖心理特征,并根据这一特征创立针对日本人的独特的心理分析法与理论。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现代社会各种各样令人无法理解的现象。

  更新描述或封面

  作者: 土居健郎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译者: 阎小妹

  出版年: 2006-9

  页数: 140

  定价: 14.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日本学术文库

  ISBN: 9787100048323

  .7.5

  ( 271人评价 )

  16.6%

  46.5%

  33.6%

  3.3%

  0.0%

  .我想读这本书 修改

  标签: 社会心理学 土居健郎

  哈哈 怪不得说有“依赖心理” .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已在购书单

  添加到豆列 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本书从比较文化的视角,细心地观察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日常用语,分析日语词汇,列举日常生活中日本人的为人处世,对一些往往为人所忽视的话语、动作,乃至心理都给予极大的关注,总结出日本人的依赖心理特征,并根据这一特征创立针对日本人的独特的心理分析法与理论。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现代社会各种各样令人无法理解的现象。

  举报

  目录 ······

  导读

  出版30周年纪念

  作者序言

  第一章 依赖心理的研究

  第二章 彼此依赖的社会

  表示依赖心理的熟语和词汇

  · · · · · · (更多)

  导读

  出版30周年纪念

  作者序言

  第一章 依赖心理的研究

  第二章 彼此依赖的社会

  表示依赖心理的熟语和词汇

  义理和人情

  “他人”与“客套”

  内与外

  “顺从”与“吸收”

  罪恶感与耻辱心

  依赖心理的社会体制

  第三章 依赖的逻辑

  语言与心理

  依赖的词源

  依赖的心理原型

  依赖心理与日本人的思维方式

  依赖与自由

  关于“气”的概念

  第四章 依赖心理的病理

  偏执症的心理分析

  对人恐怖症

  执著

  同性恋感情

  懊悔与遗憾

  受迫害感

  没有主见

  第五章 依赖心理与现代社会

  青年期的反抗心理

  现代人的异化

  父权失坠的社会

  连带感、罪恶感、受害者意识

  逆反的时代

  附:再论依赖心理

  (一)“依赖”的词义

  (二)依赖与认同

  (三)个人与集团

  文献

  人名索引

本文标题: 《日本人的心理结构》读后感锦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702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所谓婚姻经典读后感有感《负暄琐话》读后感摘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