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经典读后感有感

发布时间: 2020-11-18 13:20:5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8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是一本由亚历山大·温特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的397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08-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精选点评:●建构主义救我们~●读过,但是太专业了,以后买来再细读●170123.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经典读后感有感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是一本由亚历山大·温特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的397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08-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精选点评:

  ●建构主义救我们~

  ●读过,但是太专业了,以后买来再细读

  ●170123.一刷1.非国家中心主义2.意图和信念的区分。尤其是信念问题,在博弈论中有契合点。3 弱式理性。二刷,第一部分像是在和沃尔兹对话,也正因如此,温特尤其是基欧汉,并无法超越沃。整篇比较啰嗦。身份不等于利益、利益不等于行动,利益或说意图必须结合关于行动可行性的信念

  ●看了有三遍。另,秦老师的导言也是看点。

  ●非国政科班出身,我放弃了。这本书是为数不多我每个字都认识但连起来真的不太懂的文科类书籍……阅读过程中大概走了1000多次的神儿,催了7天的眠。

  ●5/5

  ●2019.12.1 总算是看了

  ●事实证明没有社会学基础看这本书就是自寻死路。。。开始学国政以来读的最艰难理解的最差劲的书。。。大概明白温特的重点是强调所谓硬实力或软实力不能决定国际政治格局 起决定作用的是拟人化国家的观念 观念可以造就三种国际政治文化 而康德文化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建构主义不仅是座山 而且是珠穆朗玛峰。。。

  ●仅阅第六章

  ●亚历山大温特的这本书真是巨著,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国际关系问题,建立了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于研究国际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读后感(一):我打四星的原因

  不论是从内容上,还是温特的影响力上,我都会给他打五星的。况且,我的国际关系的老师,曾是他的学生。他对NGOs的论述,对我影响太深刻了。。。

  但是,温特的政治哲学理论的哲学方面,我已经不满意了。

  从古典主义哲学里面,认识论与本体论的断裂中去协调,也就是当今我们所说的建构主义,我已经不满足了。

  不论如何,温特是一个很优秀的人。他1994年写非政府主义的那篇论文,我是读过的。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读后感(二):建构主义者理念至上

  从物质主义到理性主义再到理念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不是独立地随着时间在演进,而是顺应国际的现实格局在调整自身的体系。尤其对理论的基本起点以及演绎的逻辑机制进行改装。

  温特的建构主义作为对新现实主义预设性批判,他否定了新现实主义所认为的无政府状态必然导致权力竞逐的自助体系的论点。此外他从符号互动的角度,解构了国际关系理论本身,将以往固化的理论模态还原到行为主体互动的原始层面,并将社会理论中观念对人行为的作用机制援引至国际关系中。

  温特认为国家其实也可以与社会共同体中的个人进行类比。他认为制度与规范是国家的躯干,利益也是国家的生命。但是不同于现实主义的论断的是,温特认为与社会集体安全体类似,国家也可以走出自我利益的中心,为了寻求更广泛的安全与发展保障,与其他国家积极共构共同观念,并在统一的秩序规范下保持自我与他者在内化与外化之间的平衡关系。从而维持整个国际秩序的和平与发展性走向。

  温特国家人化的观点是一种退步也是一种进步。从某种意义来说,现实主义先驱摩根索就有以人类行为类比国家行为的倾向,只不过摩根索是把国家当做被放在无政府的自助体系下的坏人。温特也把国家视作可坏可好的全人,影响这种好坏走势的是国际文化的优劣以及由此形成的身份的优劣。虽然温特把国家比作人,但是他确更倾向于以一种整体主义的集体观来对待国际社会。这一点由他常提到国家因共同利益结盟,集体行动可见。

  在新现实主义向建构主义过渡的背后,实际上暗含着一种结构的根本转变,即历史的演进由现实主义围绕权力与利益的重复正向建构主义围绕身份与互动的动态循环过渡。这两种作用机制看似相同,实际上在内质层面有极大差别。后者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进步主义,前者则停留在生存层面的保守主义。由温特定义的三种文化(敌人式的霍布斯文化,对手式的洛克文化以及朋友式的康德文化)可以看出温特对国际环境的判断由恶劣到客观。他也一直强调不同文化层次间存在明显的演进关系,而且也在不断对主体进行文化的内化浸入。这种层次的过渡一旦发生稳定,是不可逆转的过程。

  不过温特虽然极力反对物质主义对国际关系的预测,他却未完全诋毁物质的作用,他所坚持的是一种弱式物质主义,只不过把核心放在理念上而已。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读后感(三):温特建构主义对无政府状态的论述

  建构主义是在上世纪80至90年代国际关系理论多元争鸣背景下产生的理论流派,其定位在于架设沟通理性主义与反思主义之间的桥梁,因而集合了国际政治的社会建构和科学实在论的原则,据此,建构主义的理论基底是整体主义的方法论和理念主义的世界观。虽然建构主义的基本框架没有超出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理念范畴,但仍从本体论角度质疑,如认为无政府状态是观念结构,是由国家建构造就的,而不是先天自然给定的。社会共有观念的建构为解释国际社会与国家提供新的路径和方法。

  一、理论基底:方法论与世界观

  描述国际政治理论可以从两个基本维度出发,即理论体系的方法论与世界观的差异,是简略划分理论框架度量标准。方法论可分为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整体主义强调国际体系结构与国际制度对个体的影响,以整体为分析单位解释个体行为。个体主义强调个体作用对整体的作用,用个体特征解释整体。世界观可分为物质主义与理念主义,物质主义强调物质性因素对行为体的作用,理念主义重视观念的作用,物质因素通过观念产生作用。温特的建构主义属于整体主义和理念主义理论。

  根据建构主义的基本架构,温特将社会建构的性质引入国际关系研究议程,强调整体对个体的作用,即国际体系结构对国家的作用,国际政治的社会结构影响国家行为,同时也构建其身份和利益。国际政治的基本结构是社会建构性而非物质性,建构主义不否认物质性因素的客观存在,但反对将其作为研究行为体纯粹单一的解释原因。

  建构主义作为结构理论,认为行为体身份与利益是结构建构而来的,就国际社会的主要行为体——国家来说,国家利益不是外生于国际体系,而是由国际体系结构建构的。在社会学意义上,结构的含义在于行为体的共有观念的分配,其构成是行为体的共有观念、共有文化和共有知识,核心内容不是物质主义性质 。建构主义强调施动者与结构的互构关系 ,即施动者对结构形成的作用和结构对施动者的建构作用,具体到国家关系领域就是国家与国际体系中观念分配的关系。国家间的互动导致国际体系结构的形成,国家造就国际体系机制就是互应逻辑,互应意味着行为体的主体间实践活动 ,从这个意义上说,建构主义承认物质性客观存在的事实。

  二、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

  无政府状态是当今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假设,各种理论流派论战的焦点也在于此。但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都承认无政府状态是先验而给定不变的结构因素。如肯尼思·沃尔兹认为无政府状态是指在国家之间和全球范围缺乏法律实施与秩序,无政府状态是国际体系的第一结构性因素,国际政治的其他现象均由此衍生而来 。新自由主义同样接受无政府状态是给定因素的假设,可见两者都将无政府状态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和基石。

  温特的建构主义认为无政府状态不是静态不变的,也不是先天给定的起点。无政府状态是国家建构的结果,国家间的互动进程建构出共有的观念结构,才是无政府状态。温特反对新现实主义认为的无政府状态本质上是自助体系,会产生军事竞争、势力均衡和战争的观点 。因为自助体系意味着以物质主义为基础的单一国际结构,根据微观经济学的假设推论国家的理性角色,即国家注重相对收益而彼此冲突和战争状态。温特认为既然国际体系的结构由国家间的互动建构而成,国家间互动关系与实践活动也是多样的,在宏观层次上可分为三种结构或文化,对应三种不同的角色,即国家间相互扮演和相互认为的角色定位——敌人、竞争者和朋友,三种角色对应三种不同的无政府状态文化,即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现实主义的无政府逻辑是霍布斯文化,国家间关系是敌对的,目的在于摧毁和吞并对方;洛克文化中国家承认彼此的生存权利和财产权利,如维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的主权概念,国家间的暴力是有限使用的;康德文化是国家间互为朋友,不通过暴力解决利益冲突,实现国家间的安全共同体,典型特点是非暴力和互助。所以根据社会建构的互构实践,温特认为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无政府逻辑。

  对于无政府状态的阐述,在第一层次回答了无政府状态是否可以不止一种结构,也不只是一种逻辑。在第二层次上,温特试图回答无政府状态对国家/行为体的影响,不同于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模式的假定,认为国家身份与利益是外在于国际体系而存在的客观因素。建构主义认为无政府状态不仅仅影响到国家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影响国家的身份和利益的建构。

  韦伯认为结构具有社会性,在行为体做出选择时会参考其他的行为体,这一进程是基于行为体对自我和他者本质及角色的认知观念,因此,社会结构才是“观念分配”或称为“知识储存” 。这些观念和知识的共有构成社会结构的次结构或文化,如前面提及的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而行为体即国家在无政府状态遵循了文化规范的条件,如被迫遵守、利益驱使和承认规范的合法性。因此,无政府结构建构结构的单元成分,这些结构在宏观层次上会产生变化,所以呈现多种逻辑。无政府状态是由国家间的互动实践决定,国家造就无政府状态。

  三、对建构主义的简要评述

  自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关系领域的理论争鸣迅速发展,主流理论之间以及主流理论与非主流理论之间的辩论呈现多元化。建构主义从两方面借鉴长处,根据反物质主义和反理性主义的原则,将哲学的本体论和社会学的“建构”引入国际关系领域,通过结构理论讨论国际政治体系的基本结构和体系单位、施动者和结构的互构与无政府逻辑以及行为体身份和利益的社会建构等议题,虽然这些基本的框架并未逃脱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范畴,但起点上质疑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基本假设,即关于国际体系当中无政府状态的论述。从不同的理论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无政府状态不同的性质和内容的解读,从权力的均衡到国际制度的建立再到共有观念的建构中,不断突出了行为体对系统结构的能动性 。我认为从现实主义在理性人——理性国家到建构主义的人的社会建构作用,其突出的特点在于,将人性更真实的内容回归到国际政治,使人性所具有的能动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在政治的意义上凸显出来,而不再是一部分人或人性的一部分,可以说这种非理性的、不以效用最大化的选择标准比经济学意义上理性人的假设更难量化。

  再具体到无政府状态来说,我认为“国家造就无政府状态”的观点是趋于时代的现实并发挥更大的现实解释力。在国家与国际体系结构的互构实践中,建构主义呈现了一个动态但并非易变的国际社会的图景,这些单元与结构的关系、以及单元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多元,在一定程度上,对现时国家的思维方式提供多种可能性和可解释的逻辑框架,同时从霍布斯文化到洛克文化再到康德文化,建构主义试图让世界朝向一个更进步的时代,在对未来的前景上,它是乐观的,而非现实主义的历史循环论。

  其次,建构主义所尝试的研究方法的定位作为一个中间者,与理性主义相通的认识论,即承认客观现实的可认知性,以及与反思主义想通的本体论,这种结合创造了新的议程,试图超越被理性主义客观定义身份与利益,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质疑本体的客观性。这种突破重新定义了实践活动与话语结构的关系,即不是给定的。同时涉及权力与知识的关系。

  当然,建构主义也极具争议。批评者认为其过分强调主观性的作用以及具有唯心论等缺陷,这些质疑在温特的原著或者访谈中就有相关的阐述与解答,这里不再赘述。尽管如此,但不可否认建构主义在理论思想的汲取能力仍有提升空间,是当今国际关系领域主要的解释力来源。如英国与朝鲜拥有核武器对美国的意义不同在于,核武器这种物质性因素产生作用是通过社会性结构才有意义,美国相对于英国和对朝鲜的期望是不同的。建构主义视野下的国际社会是趋向安全与稳定的。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读后感(四):【温特建构评述】

  温特试图开拓一条中间道路,以科学的方法对待国际政治的建构问题,沟通理性主义和反思主义,并创建国际政治社会理论的研究议程。但是这条中间道路广受批评和质疑,虽然国际关系学界对温特理论做出了迅速的反应,对他作出的学术贡献予以高度肯定。温特的理论选择了理性主义推崇的科学实在论作为认识论,以反思主义的本体论作为世界观的基础,所以,理性主义学者主要批评了他的本体论,反思主义批评了他的认识论。

  理性主义对温特理论本体论的批评主要针对他的理念主义:观念在国际关系中占据什么地位。批评既来自新现实主义,也来自新自由主义。现实主义的批评主要是基于物质主义本体论,认为偏重观念作用的理论无法解释国际政治,物质条件仍然构成了国际政治的实质。国际体系中的根本问题是国家物质力量的强弱,国际体系文化,包括规范(norms)和制度(institutions)等因素,都是不牢固和不可靠的。斯蒂芬·克拉斯纳认为根本无法用洛克文化来定义威斯特伐利亚以来的国际政治,因为国际政治中的主权制度最多只不过是法律意义上的概念,实际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物质力量:大国一直在试图利用自己的实力剥夺小国的“自由",控制小国的国内制度安排和政治进程。大国没有吞噬小国,不是因为主权制度的内化,而是因为吞并和管理的成本大大高于收益。所以,克拉斯纳认为具有实际意义的是物质因素,尤其是可以导致严重暴力的物质能力。新现实主义的重要学者米尔海曼认为,温特虽然承认物质性因素在决定国际体系结构方面具有作用,但他大大低估了这样的作用。温特强调社会实践对国家利益和身份转化的作用,这说明温特并没有认识到国际政治中最关鍵的间题,即:“体系迫使国家依照现实主义的原则行事,否则就会面临毁灭丈灾。”

  【另外,观念很重要,但是观念是哪里来的,观念也不是想建构就可以建构的,想改变就可以改变的。知识观念的背后都有着权力的身手,温特承认只有高阶的权力才能去建构,也就是说只有国际体系才能建构国家的观念,但是在国家的权力之上,是否真正有一个高于国家权力的国际体系呢?当然是有,比如欧盟,联合国,国际法等等。但是,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国际体系,一些合作化较高的区域之外依旧是霍布斯的自然状态,全球治理在不同的区域是有稀薄浓厚之分的。如果仔细的考察那些国际组织,里面依然是充斥着硬权力的斗争。所以,能够建构国家的依然是人,那些拥有权力且会摆弄权力的个人及其作为其权力系统的科层组织。世界层次上还没有确立法治,没有法治的世界,当然充斥着不公平和不正义,在这样的世界,能够决定你行为的所谓观念还是你的自然欲望,而不是外在的建构。很显然,在这个刚刚走出自然状态的世界,谈论世界对于国家的建构为时尚早,最高阶的权力并不是来自疲弱分散的国际体系,也不是各种类型的国家,甚至也不是各种文化下的个人,而是自然,是亿万年适者生存的演化。所以,现实主义长存。

  但是,理想主义也长存。只是现实一直是那个现实,理想却众多,有些随着现实改变着。所以,归根结底,进步往往在于纯粹的偶然。

  由此,我在这种意涵上同意温特说无政府状态是国家建构出来的,因为有的国家被称作极,即权力的高峰。但是我不同意他说,没有无政府的逻辑。他助,友谊,以及权力规范,我认为,这是政府的逻辑,是人类的理性和文明。而无政府的逻辑就是自助和权力政治。】以下详述:

  温特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一致认可并作为研究起点的核心概念—无政府状态提出了质疑,他强调了无政府状态的社会建构特征,否定国际社会存在单一无政府逻辑的假说。温特的推理论如下:

  1、无政府性是国际体系根本特征和客观属性的命題是否确实属真.

  2、无政府性是否必然产生自助体系,

  3、无政府性是否必然导致权力政治.

  就第一个问题而言,温特认为没有国家的实践活动,就没有国际结构,就没有所谓的无政府逻辑,无政府性可能使国家间关系产生两种可能,即敌人(自助性)和朋友(助他性所以,体系是否产生自助性不在于它是否处于无政府状态,而在于体系成员之间的身份关系;【而我认为国家利益和身份受到体系中权力关系的高度制约,所以是否产生自助或者他助在于是否处于政府状态,即是否是一种组织的状态,一种集体行动的状态。】温特认为:权力政治是社会建构的,不是无政府性必然派生出来的结果。因为只有社会实践互动,才有威胁性,才有安全困境,才有权力行为产生。而社会实践互动也可能产生友谊,而友谊则使安全共同体得以产生。【而我认为权力政治是自然状态,实践互动并不是说一切都是可以由主观左右的,并不代表我们人类活动的背后没有自然的力量,我们的建构不是某种现实的自然规律性的体现。自助性和强权政治是国家间互动的状态,未必是他们互动的产物,人力未必能主导这个进程。所以,如果有逻辑的话,我将无政府状态赋予自助和强权的内涵,政府状态赋予他助和权限的内涵。】

  新自由主义的批评比现实主义缓和:一方面承认观念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认为对本体论问题的深究对国际关系学没有意义。基欧汉在评论温特理论的时候首先强调的是新自由制度主义对观念的重视,认为温特把新自由主义纳入物质主义是错误的,对外政策的决定因素既包含了物质因素的成分,也包含了观念的成分,进而,基欧汉认为温特采用笛卡尔二元性原则,把国际政治的世界一分为二、把理念和物质对立起来的做法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是与两种因素有关的,尤其与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有关。所以,理念和物质的二元对立说是不可取的。在国际政治中,物质还是理念作用更大这样的本体论问题在宏观层面上没有答案,所以没有意义。真正有意义的问题是观念起到什么样的作用,通过什么因果机制起作用。

  【强调文化,强调建构,其实强调的仍旧是物质性的力量,是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作用,是意识经过种种权力机制所显现出的物质性力量。即,观念建构利益,利益建构权力,所以,观念建构权力。而权力俗称是一种物质性的力量。其实,无论是物质、观念,我们之所以能够感知和表述他们,因为他们都成为了语言,语言应当与文明同义,语言是理性和想象力的基础。在人的世界中,并不存在独立于观念、意识的东西。所以,正如基欧汉所说,强调物质和意识的对立,谁的作用更大,并没有意义。我认为所谓的理念主义或物质主义并不能垄断权力、利益这样的概念工具,真正重要的是权力和利益的实际运行,而不是文本的差异,不是这些模块化的概念。德里达认为,现实世界的构成就如同一个文本,人们只能通过解释的经验才能谈及这种现实。现实世界体现了文本的相互影响,我们需要解释的是解释而不是事务。所以,观念很重要不应妨碍物质很重要,归根结底,在人的世界,他们都是一样的东西。】

  温特假定国家为先于社会存在的、是自行组织的施动者,物化国家这样的本来是社会建构的行为体。这样一来,温特理论自身包含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温特认为。他所建构的理论是系统层次的理论,是理念主义的结构理论,所以,只能物化单位。在这一点上,温特效仿了沃尔兹的系统理论,把国家假定为自行组织的、先于国际社会的行为体。有些学者认为,国家也是社会建构,国内政治和社会进程是国家主体性和身份构成的第一因素,如果把国内因素略去不谈,就忽略了对“身份之认同(identity of identity)”的讨论,实际上仍然是理性主义理论。有人反问:“如果他[温特]的世界是由先于社会的、具有稳固身份的行为体构成的,那么,温特的社会建构又是怎样得以建构的呢?”进而,温特没有对施动者和施动性予以足够的重视,没有提出施动理论,因此必须“把施动性带回"到建构主义理论中来。

  反思主义学者认为,温特提倡理念主义和整体主义以反对理性主义,提倡科学以反对激进建构主义,但他综合实证主义认识论和后实证主义本体论的努力实际上是徒劳无功的,因为所谓的科学方法“从根本上错误地理解了社会世界的本质,限制了基于社会世界的国际关系社会理论的研究范畴。”由于温特坚持科学实在论的观点,认为社会世界独立于个人的观察和语言、科学理论指涉客观世界(包括不可观察的世界),所以,他所提倡的科学方法无法解释主要是观念构成、充满互主意义的社会世界。温特科学实在论必然使他坚持“因果性”理论,摒弃“诠释性”理论。但同时,温特对社会世界采取了理念主义或规范主义本体论,这又使他需要采用“诠释性”而不是“因果性"的立场。正因为如此,温特理论的内在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即关于物质因素和观念因素之间关系的矛盾阐述。从根本上说,温特没有理解互主意义的实质。互主意义不是科学实在论的应用范畴,因为社会类别是话语,是观念,是主体间互动产生的意义,所以是无法独立于观察者的心智的。

  有些新自由主义者认为,接受温特理论等于放弃对国际政治因果理论的寻求。【我认为温特将建构关系在逻辑中和现实中的地位过于拔高。建构并不是一种基础性的逻辑关系,甚至不是一种逻辑关系。建构关系是温特建构出来的,用于对应是什么的问题,是为了和探求为什么的因果关系对称。是什么和为什么显然是不同的,也是不可替代的。建构更多地是表示一种行为,这是一个动词,与其可以称得上是相反的词的是自发;而因果则是个名词,没有与之相对的反义词。对于语言来说,我发现那些不可通译的词体现着建构,即那些没有对应的词可以翻译的词。是什么肯定是建构出来的,一个句子最终有一个名词的词性。而一个理论就是一个长长的句子。理论提供有关不可直接观察的事务的知识,它们没有直接对应的实体,它们是建构出来的。但是它们是建构出来的因果关系,而不是建构出来的建构关系。我认为,如果要去寻求是什么背后的各种,有一个词更好,叫谱系学。】

本文标题: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经典读后感有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624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将中医进行到底读后感精选长银新生经典读后感有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