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语言》是一本由[美]爱德华·霍尔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1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无声的语言》精选点评:●清晰的让我意识到一些隐性意识的本意●这是一本跨文化研究的专著,涉及不少专业名词以
《无声的语言》是一本由[美] 爱德华·霍尔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1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声的语言》精选点评:
●清晰的让我意识到 一些隐性意识的本意
● 这是一本跨文化研究的专著,涉及不少专业名词以及译成汉语容易混淆的词语,译者在处理这些的时候,个人感觉译得很不清楚,尤其是非常重要的第三章,很多地方读完依旧很困惑。此外译者整体的文风很不流畅,所以能看原版最好看原版。另外,原作者在解释概念的时候常常举例子,但有的例子个人感觉和那个需要被解释的概念没有太大相关性,这也许是文化差异的原因? 要说这本书带给了我什么,应该是,看之前我只知道不同的文化肯定有差异,看完之后我比较深入地明白了不同文化何以使人的行为不同,也见识到了不同于我们的、大范围的时间和空间观念,比如,在我们看来,时间被划分成年月日时分秒是理所当然的,但有些民族与我们的想法截然不同。
●理论还是很有趣的,就是略显晦涩,仔细读读肯定会有收获。不过,强烈质疑这个理论的有效度,感觉现在很多文化现象并不能用这个模型解释。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螺纹的非标准化带来难以计数的士兵阵亡,千百万美元的投入付诸东流;变革的需要未必带来变革,总是要经历漫长的显性文化的阶段,最后回到技术领域。”
●感觉就是对萨丕尔伍尔夫假说进行了一定延伸的文化理论视角,显性、隐形、技术性的分类的界限、理由、价值不是很清楚,一本跨文化研究的初级入门书
●跨文化交际,给学科更大的空间
●看伐看伐就看完了。很多写到的点现在都变成了常识的一部分
●重读
●“其实文化就是监狱,除非我们知道打开这一囚笼的钥匙。“
●将文化分为集合、元素、模式三个层次来理解,包括显性,隐形,技术性(这里没看明白),同时探讨文化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大受启发。 推荐看原版,这翻译的真的我不想说脏话
《无声的语言》读后感(一):此时无声胜有声
在写这份读书报告之前,我想起了一个未经证实的故事。相传在中苏交恶其间,一次两方谈判,中方称:“请贵方不要得陇望蜀”。然而苏联方面随即表态:“我们从未想过进攻中国甘肃和四川”。听起来这像是个笑话,或者翻译中的小插曲。然而书中提到的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阿斯旺大坝呢?在交流中处于弱势的印第安人呢?曾遭受屠杀的阿兹特克人呢?跨文化传播中出现的误会,最终酿成恶果,造成太多本不必要的流血。在全球化不可逆转的今天,了解并运用跨文化交流(传播)的知识,对每一个现代公民,特别是新闻工作者有益无害。
《无声的语言》全书首先提出了文化即交流的概念,其次将文化剖析,分解为“显形文化”、“隐形文化”和“技术性文化”三个概念。霍尔指出,三个概念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又相互转化,但在某一具体事件中,三者中只有一者能够据主导地位。(例如父母规诫儿童,讲道德即是显形文化的体现;儿童玩过家家,即是隐形文化中模仿行为的体现;职工根据教材习得新技术,即是技术性文化的体现。)接着霍尔将文化中包含的信息分解为集合、元素、模式三种成分。在上述的基础之上,霍尔进一步分析在跨文化交流(传播)之中时间和空间的作用,并举例证明在不同的文化下,各文明对待时空间的态度大相径庭。最后,霍尔指出跨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性,要摒弃文化中心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等思想在跨文化交流(传播)中的危害,尊重、认识、理解不同的文化,才能实现更好的交流,而非诉诸武力。
正如译者在中译者序中所言,“文化的三个层次”是全书的重中之重,霍尔创造性地采用了三元分析方法,将文化剖析为三个部分,并详细阐述了三者的关系。笔者认为,在这其中,霍尔似乎揭示了道德、制度等显形文化的来源。作为显形文化,最初由技术性文化而来,但其自身也有着相对独立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当技术性文化已经发生变革之时,它们依旧会凭借自身的巨大惯性在社会中继续存在一段时间。而且当人预言不合时宜的显形文化必将崩溃时,起初势必会受到反扑。笔者认为尽管上述所言并非霍尔在本书中的主题思想,但其重要性不可小觑,特别是在社会大变革来临,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今天。了解到这一点,有助于让我们这些站在时代变革风口浪尖的新闻学子更好地审时度势,把握时代脉搏。
作为跨文化交流(传播)奠基人的奠基之作,《无声的语言》凭借逻辑结构之严谨、学术观点之深刻,时至今日,仍不失为经典佳作。这也是为什么《无声的语言》能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畅销几十年。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在看到此书优点的同时,本书存在的不足也应被广大读者所注意。首先,作者为搜集例证,证明其学术观点,采用质化研究中广为通用的田野调查的方法。笔者敬佩霍尔先生走出书斋,勇于实践的学术精神。但问题在于,在田野调查中,每一个受研究的对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研究对象数量不够充分之时,这种特殊性容易被误判为普遍性。再有,在《无声的语言》中,笔者无法看到霍尔在进行调查时的具体信息,那么,由此得来的信息是否带有霍尔本人的主观色彩?霍尔进行田野调查时是否存在预设立场的问题?在分析受调查对象是,是否有选择性收集数据的可能?上述种种,笔者同样不得而知了。
《无声的语言》成书于1957年,时至今日,霍尔在书中提出的观点大多被一一认证。而在互联网时代,跨文化交流(传播)的烈度、形式又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笔者相信霍尔在书末所言:“无论对一般人还是科学家,我都想说,我痛切地感到,我们必须认识和理解文化机制。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我们作为文化参与者的各个方面,而不是需要更多的导弹和氢弹”。
《无声的语言》读后感(二):读书笔记
还是没有看完。。写不动了
文化通过语言和行为去表达,其本质是蕴含在其中的人们的观念,而观念来自于人们的生长环境,从接触的所有人事物中,关于历史、道德观念、基本常识以及不同的国家、民族、群体所具有的文化千差万别。而对于幼童来说,继承这种文化的方式通过语言中细腻的情绪与可控性、文字的结构学习、行为的模仿等等形成了丰富的文化。而人与人之间因为文化的不同所带来的矛盾与割裂渗透在历史中,但也存在不同文化交融形成和谐的共生关系。而这本书《无声的语言》作者想要针对的阅读群体是“立志改善人类境遇、有意深入了解文化无意识的人。”而无论是通过这本书还是平时我们接触到的艺术作品,例如《巴别塔》也是通过讲述不同文化境遇下的人们正是由于沟通上的无法互相理解所造成的惨剧,这令人们感到遗憾和心痛。人与人之间热忱而毫无意识的善良却由于交流上的误解造成了彼此的隔阂和疏远。通过这本书我们能够意识到如何更系统更深刻更完善而辩证的独立的丰富的看待不同环境下的人们的行为方式中所蕴含的文化含义,对于我们理解这个世界、感受这个世界、接纳这个世界达到人与人之间尽可能的减少误解和困惑、更多的越过历史所造成的理解的壁垒具有重要意义。
“人们难以摆脱和跳出自己文化的肌肤”“语言和体姿关系密切”爱德华·霍尔对于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系的描述生动而细腻。同时他也写道“人们不必借助词语就可以交谈,我们尚未探索和考察一整套范围极其广阔的行为,因为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这个广阔的世界运转自如,处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和我们的词语并驾齐驱”这句话表现出“语言以特别细腻的方式塑造思维”且“还需要研究出此之外的其他语言系统”爱德华·霍尔创建了宏大的理论体系,提出深刻的忠告,他通过挖掘文化的生物学根基,创建了文化的十大讯息系统,借鉴并超越了精神分析和人类学的分层理论,按照知觉程度创建了显性、隐形和技术性的的文化三分大,并且深入语言学的结构,从音位、词汇和句法三分法,来描绘文化的内部结构。
我们学习文化的内在运作机制,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世界和不同的人群,挖掘人与人之间更深层的关系和情感,促进人与人的理解和共情。这对于政治领域、商业领域、学术领域等等的交流和影响都是十分深厚的。
而爱德华·霍尔通过这本书从文化的基本组成、运作方式、组织结构等方方面面系统的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范式,深入的剖析了文化的存在内容,系统而富有逻辑的论述和表达令人对文化的理解和学习进入了更高的层面。
第一章通过讲述了很多的例子,从很多细腻而细致的描述和表达中侧面的体现了美国人的时间观念和其他国家和人群的时间观念和行为语义上的不同,作为我们更好的理解文化在不同境遇下的不同表现方式做了很好注释和参考。为后文深入解读文化的含义做了铺垫。且令读者在内心留下了关于时间语言的思考,关于其背后深层次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人文经历和交流方式、语言选择等等产生解读意识。
文化的定义和理解需要长期的体验才能了解其中的复杂性,“我们知道我们所遭遇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关于家庭和国家、经济体系乃至人类基本构想的全然不同的方式”
人类学家研究文化时遇到的困难有不同的学者对同一文化现象的不同解读,和文化现象背后的原因的准确性没有人能有一个完全理想的标准,另一方面调查者受自身文化深刻而潜移默化的影响,支配着其行为而不自知。另一方面传授文化学的教学方式的探索。上述种种困扰促使作者建立一种完整而系统的文化理论。于是产生了五个基本步骤。从识别文化元素到整合元素,形成比较基础。到建立一套数据和方法论,借以从事研究和教学。建立统一的文化理论便于深入研究。还要找到一种方法令人们觉得人类学很有用。人类学家不仅从统计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生物物理等自然学科中借用方法和理论,还从一种独立的文化理论开始勾勒一套基于文化本身的十大基本活动领域,即人如何三个层次上体验事物,如何在养育幼儿时以三种方式和孩子交流,如何在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觉和意识之间切换,如何将三种情感赋予三种体验。即产生了显性层次、隐形层次、技术性层次。其中包含一种变革理论。另外爱德华·霍尔认为报刊、广播、电视是延伸人的感知的工具,可以理解成他接受了麦克卢汉的传播学理论且不与讨论。
语言是最强的讯息系统,除此之外的交流方式只用于加强意图。本书作者对于理解他人这一行为持辩证的态度,他认为人们应该意识到,我们对一个人的理解程度是有限的,这样的角度能够使我们对他人的包容性更强,对事物的理解具有更强的辩证态度。理解和洞察他人的心理过程的难度是巨大的,不容小觑的。
作者认为文化在诸多方面控制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应当更深入去思考那些人们视之为理所当然的行为其背后的含义和运作机制。文化隐藏的现象超过了其表现的。
当作者开始讨论“习得( acquisition)”和“学习(learning)”的区别后提出语言之外的其他文化系统有一套准则,需要满足,高级动物之间的共享活动且与过去没有割裂的,一个文化系统可以用自身的术语进行分析,其构造既能反映自身的文化系统也能在其他的文化系统中反映。而人类的十种基本讯息系统包括,互动、组合、生存、两性、领地、时间、学习、游戏、防卫、开发。每一种基本讯息都有其独特的互动方式。组合是一种阶级分类。当组合和互动结合起来我们可以从很多例子中获得,例如日本社会等级分明的特殊敬语等。生存可以理解成生存方式,包括在食物的选择,用餐语言,工作类型所延伸的行为语言。两性即为由于性别差异而产生的文化语言。等等。
后作者详细介绍了显性、隐形、技术性层次的区别,文化即是交流等。
《无声的语言》读后感(三):这本书书评很少,我把我作业的初级版本放一下
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为容器的文化
【摘要】《无声的语言》对于文化的看法结合了逻辑与举证,给如此庞大的话题串入了一条清晰的框架,让“跨文化传播研究”摆脱了“陌生人”身份。爱德华对于文化研究的多学科综合运用一直是很多学者常常提起的,但在笔者看来似乎很多人遗落了“哲学”这一学科,这也正是框架的形成,即:文化研究的是什么?文化研究的方法的什么?为什么要进行文化的研究?
爱德华将文化视为交流,一种抽象的概念,然而其作用力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由文化产生的种种无形的力量构成并控制我们的生活,形成钳制我们的模式化行为,我们却对其浑然不觉。
在这一点上,物理学中“场”概念与此相通,唯一不同的是,文化扎根于生物性,由人所创造,并在人的活动中不断被更新,被发现。
针对这种存在的抽象性,作者提出了文化无意识理论,认为文化的世界运转自如,处在我们的意识之外。
《无声的语言》中援引了大量事例,一方面用于解释作者提出的总结观点,一方面也是为了提出问题:我们的困难多半产生于无知。文化的概念在公众意识中渗透的相当缓慢,这种抽象的存在常常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误会,尤其是携带着本土文化登陆在异域的土地上时。
基于此,作者提出挣脱枷锁,超越文化,摆脱身在此山中的蒙昧。
文化研究的是什么——庞大主体下的十个举例
作者在第二章以“什么是文化”为题,而非“文化是什么”,显然作者无意给文化定义,或者没有能力给文化定义,作者再次提醒读者文化无处不在,其复杂性使其只有靠体验才能对其把握。
文化有生物学基础,文化扎根于生物活动。作者将十种人类活动称为基本讯息系统,这十种人类活动既是对文化的运用,也是对文化的创造,可以说是文化本身。
这十种人类活动是:互动(interaction)、组合(association)、生存(subsistence)、两性(bisexuality)、领地(欲)(territoriality)、时间(temporality)、学习(learning)、游戏(play)、防卫(defense)、开发(exploitation)。
每一种系统都和其他系统交织在一起,但每一种系统又可以单独进行考察,因而人们可以从任意一个系统入手把握文化。
文化研究的方法——集合、元素、模式的分层进入
“什么是文化“解决了当人们想要了解某一文化是该如何入手,《什么是文化》以及《文化的语汇》共同解答了这一问题,以及对自己的了解过程有清楚的规划,强调如何学习;”文化的层次“则进入了把握文化的更深层次——研究文化。作者写作的材料大多来自早年在异域培训美国向外输出的援助人员,为了避免因为不懂当地的文化,援助人员必须了解当地的文化,他们则可以从文化涉及的是个人类活动入手,进行记忆、演练,从而形成经验。而对于作为培训人员的作者来说,则需要更进一步,不仅需要对这些表征文化的人类活动进行记忆,还需要对其进行分解、从而解释,这一部分对应书的第五章到第八章。
文化即交流,语言学的术太专业、太复杂,为了平衡文化的复杂性,作者协同研究伙伴——特雷格,创制了一套新的术语,适用于于一切类型的交流,且能运用到语言学中,即文化的组成:集合(sets)、元素(isolates)、模式(patterns),对应到语言学中的表音文字则分别是:单词、语音(笔者认为是形成单词的意义与语音两个部分)、语法(字母成词、单词成句的过程)。
集合是交流中最早感知到的单位,元素是构成集合的成分,模式则是将集合串联起来并赋予意义的方式。文化是一种集合,即使铺层开来的集合,也是叠加起来的集合。研究文化,模式的研究被摆在与集合、元素同等甚至更重要的地位,但是在笔者看来,模式与文化的集合、元素并不是同一层次的存在,模式虽然可以被认识,但是在很短的时间跨度内不可被加工,而集合与元素则可随时根据模式被加工,模式是文化的框架,模式是隐含的文化规则,集合借助模式而获得意义。
无处不在的集合。
根据难易程度划分,集合最容易,也是接触文化是最先被感知的。在跨文化情境中,集合作为一系列和相关事情里的一员而存在,桌子、椅子等物体,你好、“去哪?”等打招呼方式,“男人” “小孩“等群体都可以是集合。
同一集合不会存在于所有文化中,即使存在,其被赋予的价值可能截然不同。
难以捉摸的元素。
元素的难以捉摸,与集合的另一个特征有关,即相对性,这同样也是元素的特征之一。元素,在模式的指导下形成集合,但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元素本身就是集合,又或者集合变成了集合。
文化的组织模式。
虽然图中没有明确标示出“模式“,并非模式无法被感知或描述,只不过模式唯有在变化中才能被体会到,元素与集合之间,集合与文化之间。
模式在这种变化中,以选择、排序和使和谐三种类型存在。
聚会的情境中,每个人、每个座位、每个方向(并不存在于所有文化中)、每种食物、以及顺序等都是一个集合,从人展开,在参加聚会穿的衣服、礼仪等中模式起到选择作用,礼仪的步骤、每个座位对应的人员等则是排序起的作用。
和谐不容易说明,作者认为其微妙的指令具有更强的约束力。和谐对于模式更像是模式对于文化,甚至可以说是模式的模式。
文化研究的目的:隐形文化的显性转变
爱德华·霍尔在文化研究中引入精神分析理论,人类“潜意识”层面的活动引起了霍尔的兴趣,发现扎根于生物性的文化也有其 “隐形层面”,譬如不同文化在时间与空间文化语汇上的差异,基于此霍尔根据文化的知觉程度进一步将文化分为显形文化、隐形文化和技术性文化三个层面。
文化差异是人类发展的不可避免,但是因此而引起的种种冲突与误会却可以借助与对文化的深入研究后形成意识进行规避。霍尔在书中举得关于时间的例子或许可以用来说服,
霍尔的另一部作品《超越文化》中提出了延伸迁移的概念,文化也在这一范畴内。人类被自己所创造的文化所钳制,人类活动看似是对于文化的运用,然而每个行为都作为文化的反应。
身在山中如何能看清山的真面目,文化应当从其创造者中抽离出来,即霍尔所说的“挣脱枷锁”,这样才能为人们所意识。这其中隐形文化最为棘手,显性文化如宗教、传统,其本身往往内在嵌有系统,容易书写传阅;而隐形文化是零落的,就像语言学习中的“习惯用法”,需要被发现,被记忆,被联系从而建立其内部结构。
结语
“延伸迁移”与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大体上共用一套解释,描述着同样的人类困境,霍尔超越文化的先见具有十分重大的借鉴意义。《无声的语言》可贵在于不仅仅提出了问题,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无声的语言》读后感(四):当我们谈论跨文化传播时我们该谈论什么?
笔者注:本文行文仓促,核心的著作与文献大致翻阅过两三遍,而非核心的只能通读一遍。如此囫囵吞枣必然会导致观点的偏颇。以此博君一笑,盼赐教。
====
随着交通工具的诞生与发展,以及信息传递技术的高速发展,原本难以实现或成本颇高的地区间交流变得更容易进行,更是有不可缺少之趋势。跨文化传播理所应当地成为被热议、急需的领域。跨文化传播,看上去其中每个词每个字都展现出明确无误的含义,但是作为一个学科,或者说是传播学下一重要的分支,它究竟是怎样的?
两周时间内,匆匆阅读了屈指可数的几本书与几篇文献,囫囵吞枣般理解了跨文化传播在谈论什么;却也不自量力地想在这篇文章里探讨一下,跨文化传播作为一门学科,它该谈论什么。
跨文化传播学科奠基人霍尔认为文化即是交流,交流即是文化。同时,他将文化分为显形(formal)、隐形(informal)和技术形(technical)三个层次,三个层次同时存在,但总是其中一个层次占主导地位并且层次间可迅速转换;他将文化看成是一个由文化元素、集合与模式构成的层级系统,并对文化整个通讯系统分为十个基本讯息系统。
霍尔的此番论述(1)将文化从宏观概念转入微观,使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结果更为实际化;(2)并将“传播”这个概念,视为具有规律性、可以习得、而且是可以加以分析的变项;(3)同时他还强调跨文化训练的重要性,着重跨文化传播学科的实用性;(4)以及确立了以叙述语言学为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模式。
我们自然是要肯定霍尔在跨文化传播学科上的开创性贡献,但也不能因为他是学科开创者,就可以无视或粉饰其理论中的漏洞和欠缺:(1)由其对文化的微观分析而形成的学科研究的解释取向(the interpretive approach);(2)以及微观分析后对于文化宏观分析的忽视;(3)还有其对跨文化传播实用性有意或无意的着重导致后来文献著作对于学科理论整体建设的缺失。
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中,借用语言学的研究模式,将文化解构为集合(sets)、元素(isolates)和模式(patterns),分别与语言学研究中的词语、语音、句法相比照:“集合是你最早感知到的单位。元素是构成集合的成分。模式则是将集合串联起来并赋予其意义的方式。”
关于语言、思维、文化之间关系的讨论古已有之,霍尔认为文化即是交流,他强调“我们有关交流的知识多半来自对语言的研究。因为语言研究成就卓著,所以从中发现的相似性对描绘其他交流系统亦有用处。”
在某种程度上,霍尔是认同沃尔夫假说的。但他却认为自己对于文化的这种解构足以使得我们跨越沃尔夫假设中不同语言使用者间交流的障碍。所以他将自己主要的精力投入到了元素-集合-模式的枚举与验证之中,并认为“跨文化研究领域最有前途的发展就是努力揭示文化模式,使隐形的模式为人所知”。
这样的研究取向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科的发展一直得不到明确的定位,在中国大陆发展出了外语界“跨文化交际”和新闻传播界“跨文化传播”两条近乎平行的道路。但这又似乎不是霍尔本人的问题。他本人一直在人类学系任教,并且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这一表述鲜在其著作中出现,他也未曾直接参与建构后继者发展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或“跨文化交际研究”。这或许本身就是一个提醒,就像霍尔拿语言学的研究方式套用在文化研究上一样,将霍尔当做跨文化传播之父,虽然却有很多理论与实践上的贡献,但却仍在很多方面有着较大的不切合的。比如接下来要探讨的霍尔对于文化作为宏观分析的缺失。
霍尔自己其实也承认,“对制度及其结构的研究、个人及其心理构成的研究,不在本书的研究范围之内”。由于时间仓促,未来得及看霍尔其他著作,他是否在后续著作中加入对于文化的宏观分析也不得而知。
任何研究必然会分为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他们分别解释的问题不同。在跨文化传播领域的宏观层面上有这样一个问题是霍尔所进行的微观层面无法回答的,即我们为什么要关切不同文化的模式(如果我们认同霍尔所说的揭示模式是最有前途的发展)?如果说霍尔的本意在于可以使不同文化的人更好的交流,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让不同文化的人之间更好的交流,或者说优化过的跨文化交流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在这个方面,或许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能给我们更多的参考与解答。
在沃勒斯坦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将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工具而进行的思考无疑是尖锐而现实的。根据沃勒斯坦所勾勒出的世界体系,研究各个国家或文化不同的、待揭示出的模式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微观或个例的分析上,而是要判断和透析这个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从整体来观察这个国家的当代文化具有哪些世界特征或全球化特征,它对于维护这个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具有哪些功能和作用。
沃勒斯坦认为,只有当我们在世界的整体背景下考察一种文化传播和发展的过程时,我们才能理解民族的和世界的辩证关系。在世界体系中看起来是排他主义的,很可能反映的是对真正多样的世界文化的保护。当社会中存在文化强者和弱者时,在传播与交流中过分强调平等的原则,则意味着让弱者以强者的方式继续生存,这是以表面的平等掩盖了实质上的不平等。
当然,沃勒斯坦的理论本身也有着非常明显的缺陷,他将文化看做是完全由经济决定的因素,这是对复杂社会问题的过度简单化。但尽管如此,世界体系理论仍是目前最为有效的经典理论之一,并且在跨文化传播宏观研究角度上,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由于霍尔本身作为人类学家以及在美国国务院下属外交讲习所的经历,使其在建构理论的同时,非常重视实践的应用与印证。在《无声的语言》中,大量的实例让读者能够有效理解其对文化的解构分析,但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就是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形而下化”。例如关世杰主译的刘易斯的《文化的冲突与共荣(第2版)》,就已完全流于实用手册或者说是旅行指南了。
根据前人对1990年至2006年间文献的检索,在总计671篇文献中,研究议题明确指向跨文化传播(交际)实践的共有362篇,涵盖商业与跨文化问题、跨文化交际问题、旅游与体育相关的跨文化问题以及教育与跨文化四个大方向;而着眼于跨文化传播交际相关理论问题的仅有50篇。
尽管跨文化传播研究自诞生其就是一门从实际需要出发,为解决问题而做的学问。但是任何一门学科,即使是应用学科,如果没有坚实的理论根基,缺乏统一的、统摄性的理论框架,都将导致对于学科地位的衰弱,并直接影响学科对于现实的解释力。
目前,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来源大致有三:一是传播学理论为基础,二是综合利用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三是新建以独立的学科。前两点是目前已经广泛存在的研究现象,而第三点则要求研究者基于经验、观察和调查,对已有的假设和理论进行验证,建立起一个独立的跨文化传播研究理论体系。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