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的民国记忆》读后感100字

发布时间: 2020-10-27 09:44:4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2

《一座城的民国记忆》是一本由刘海永著作,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一座城的民国记忆》读后感(一):寻常巷陌问往昔——《一座城的民国记忆》读后拜波在匆匆而行的光阴里,流转过多少

《一座城的民国记忆》读后感100字

  《一座城的民国记忆》是一本由刘海永著作,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座城的民国记忆》读后感(一):寻常巷陌问往昔

  ——《一座城的民国记忆》读后

  拜波

  在匆匆而行的光阴里,流转过多少蓬勃与凋落。光阴又如魔术师般的神奇,只是随意一挥,一抹惊鸿便映于历史长河之上;再轻轻眨下眼,河水又会如流经平原般默默无声且平平而过。当曾经的当下变化成往昔,“人道寄奴曾住”的地方即便经千回百转“尘土遮饰不住熠熠生辉的灵光”,有了这道灵光自然会引来后人“旧时王谢堂前燕”般的感叹。

  刘海永先生便是那些在寂寞斜阳下,于寻常巷陌间,流连兴叹中的一员。《不是每个刘海永都有一座城市》这是郭灿金先生为《一座城的民国记忆》所作序的题目,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刘海永先生是幸运的,他遇到了一座每块砖每片瓦都渗透着故事的城,斑驳的老墙是这座城沧桑的印证,远去的时光里奏响过这座城华美的乐章,有了像刘海永这样执着地要将其凌乱梳缕成秀发飘飘的人们,这座城何尝不是幸运的。

  “我一直固执认为,开封的厚重文化的代表不仅仅是龙亭、铁塔,开封正真的文化在市井生活,在从横交错、棋盘般的老街巷之中。”一条条大街小巷留下他固执的足迹;掉皮的老墙边,破败的门楼下,褪尽雕梁朱颜改的老建筑中闪过他固执的身影;旧书摊前留下他固执的寻觅。正是这般固执才汇聚出这本《一座城的民国记忆》。为这座城一段远去的时光,注解出一个个跳动的音符鲜活跃于纸端,不至于这段顾盼生辉的过往飘散在风霜中,湮没于历史的长河里。

  对于有过大喜大悲的过往的城市,自然经历过太多的繁华与冷清,经的多了其眉眼间才会有此器宇非凡的气魄。支撑着这般非凡的正是生活于此的人们。清末至建国初期,开封作为省府是一省先进的代表。城中全省最高学府又为其汇集来四面八方的饱学之士。此书分五部分一人一章节,讲述了不同领域54位名人志士与这座城的因缘际会。

  既有冯汝骙、徐世昌、陈慰儒、张钫、许均、张登云、靳志等长期生活于此名士的风流铮骨,正是他们或刻苦向学,毁身殉国,为民而谏,或誓死爱国,妙笔生花为那段多事之秋里的开封撑起昂扬器宇。

  这座城怎可少了康有为、梁启超、于右任、李叔同等大师们的身影,书中详实介绍了康有为来开封的经过,游览名胜、品美食、留墨宝;梁启超、傅斯年、陈嘉庚在汴讲演;于右任、李叔同前来应试。还有鲁迅、沈从文与开封的文化之缘。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等梨园大家在汴的佳话。还有关百益、冯友兰、沈三、师陀、李白凤……跃然纸上的故事讲述着段段往昔里的神采,及鲜为人知的旧事。

  想必,作者觉得光有故事恐怕不足以反映出那段时光的全貌,图片是最能直观的表现形式之一,书中收录有大量建国前后人物及实物的图片,图文并茂的形式更好的为读者展现出一段过往。从那平和淡然的眼神中不难领略出大家风范的内涵。

  “城是我们的归宿,再黑的夜,都有不眠的灯。再长的路,都有不夜的城。这个世界,只有这座城,不语,但也不弃;相处久了会有牢骚,暂时离开又会念叨,甚至,刚一转身,就想念……”。的确,对于城市人来讲,城不光是其生活居住的地方,这里还有与他们密切有关的人和事,他们的时光也包含在城的时光里,寻常巷陌间留有他们的足迹,他们的身影深深的留在了往昔,城的往昔里和他们的往昔里,成为记忆,城的记忆,历史的记忆。心存一个梦,其他随秋风。这记忆变化成一个梦,刘海永们的梦,城的梦。

  作者简介:

  拜波: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印社社员、开封市作家协会会员、开封市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副秘书长。开封日报报业集团2019年度先进通讯员。50多篇散文、小说发表于《参花》、《河南工人日报》、《开封日报》、《汴梁晚报》等报刊。

  《一座城的民国记忆》读后感(二):顾盼生辉的开封风韵

  ——读刘海永《一座城的民国记忆》

  王立波

  经过大约一年时间的筹划、修改、校订,刘海永新著《一座城的民国记忆》终于于近日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该书装帧古朴、典雅,与书的内容相得益彰、互增厚重,令人爱不释手。里面的文章虽然多数都在本地报纸上读过,但当初分散阅读的感觉与如今集装成书的体验还是大相径庭,就像是看见一块老砖无法和目睹一个古城墙同日而语一样。

  郭灿金先生在序中说“不是每个刘海永都有一座城市”,这句诗一样的语言我更直白地表述为“不是每个刘海永都有一座开封这样的城市”。海永拥有开封这座城市,是海永之幸;当然,我认为,开封这座城市拥有海永这样的市民,是开封之幸。

  普通意义上,我们说,开封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历史上的开封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北宋东京开封更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等等,这是开封这座城的底子。而民国时期开封是河南省会所在地,“开封”加“民国”就呈现出“顾盼生辉的美人风韵”(郭灿金语)。这风韵吸引了康有为、梁启超、鲁迅这些大师,吸引了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这些名伶,也吸引了武慕姚、冯友兰、李白凤这些名士,他们和开封的交集,镌刻在这座城的民国记忆里。

  窃以为民国时期的开封能吸引这么名人大师前来学习和生活,骨子里和这座城的城市性格密不可分。开封是座既经历过无数辉煌同样也饱尝过众多苦难的城市,无情的黄河水就曾一次又一次将开封深深淤埋于地面之下,生活在这座城里的不屈不挠的人们,硬是一次次重新聚拢,一次次重建家园。这是这座城千年历史的缩影,也是开封的本质,这样的历史养成了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开封性格,培育了不屈不挠、锐意精进的开封精神。

  正是这样的开封,吸引了康有为等名人雅仕,也感染甚至改造了他们。心情极度灰暗的康有为来了,遍游铁塔龙亭之后,一度转为豪情满怀;身染风寒的梁启超来了,克服病痛给冯玉祥的将士演讲,把冯玉祥本人和全军感动得嚎啕大哭;心系民生的鲁迅关注开封,为《河南》杂志撰稿,热情支持《豫报副刊》,对开封木版年画大加赞赏。名士们为开封的民国记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他们自身也无不受到开封城市性格和城市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李白凤:诗剑平生任我行》一文中,海永曾引用了李白凤先生的一句诗“桥,用自己的脊梁联结起大路”,而海永巧妙地将这座城和这些民国名士也联结在了一起,用的就是开封的城市性格和城市精神。

  如果把开封比喻成一座宝藏的话,那么“民国记忆”就是离我们最近的一块宝石。虽然最近,但也是价值不菲的宝石;虽然最近,却也几乎要蒙上历史的尘埃。海永所做的工作,就是擦亮这颗宝石,让它的光芒穿越时空,照耀今天的开封,让如今的开封人因为这段历史而更加骄傲和自豪,以更加豪迈的姿态迎接和建设一座属于自己的新的城。

  《民国风度》的作者徐百柯说: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读了海永这本书,我想套用徐百柯的话说: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来到那样的一座城。他们那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那样地走进这座城的民国记忆。

  《一座城的民国记忆》读后感(三):名士的最后身影

  ——刘海永《一座城的民国记忆》读后

  赵国栋

  不到40岁的刘海永,这几年一直沉浸在开封地方文化的研究之中,搜集资料,爬梳线索,忙得不亦乐乎。好在这些忙活都没有白忙,最近,中国书籍出版社为他出版了《一座城的民国记忆》一书。小而言之,刘海永有了自己的成果,大而言之,一些民国时代与开封有关的名人,被集中展现出来了。当然,这些名士有的活跃在民国时代,有些则在当代也留下了活跃的身影。

  比如康有为。这位因为参与戊戌变法而名扬四海的文化大师,在政治上屡次碰壁后,于20世纪20年代来到开封。文化大师来到文化古城,自然会碰撞出一串串火花。对康有为来说,开封这个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城市,在他心目中并不陌生。所以到了开封,他变得文思泉涌,见到铁塔,他赞扬铁塔“为万国琉璃砖之先河。煜耀山川,照映日月,不止中妙之神物,实为大地之瑰宝”。到了禹王台,作《癸亥三月十四游河南开封禹王台》:“万里河流俯碧芜,芒砀云去不能呼。吹台高处远观集,授简而今感大夫。”到了龙亭,又作诗联曰:“中天台观高寒,但见白日悠悠黄河滚滚;东京梦华销尽,徒叹城郭犹是人民已非。”末署“癸亥三月(注:农历)南海康有为题”。另又写诗一首:“远观高寒俯汴州,繁台铁塔与云浮。万家无树无宫阙,但见黄河滚滚流。”此外,如于右任、梁启超等人,与开封多多少少都有些故事,刘海永都做了生动的记述。

  施蛰存先生是一位学养深厚的学者,古典文化功底与外文功底都相当扎实。他既能进行翻译,又能进行古典文化研究,更能从事白话文创作。他与同样是大文士的李白凤先生有着很深的交情。李白凤也为施蛰存先生介绍了开封城中的几位学者:武慕姚、桑凡、佟培基等人。

  20世纪70年代中期,施蛰存同武慕姚书信来往频繁,探讨“北碑南帖”问题。他非常赏识武慕姚的学问和书法,认为武慕姚先生的书法“大雅扶轮”,有独特的造诣,“行健持刚”,发扬了北碑的优良传统,开一代书风。

  “春衫白子桑子,好学深思未渠已。红尘白日谋稻粱,黄卷青灯涉文史。十年染翰柿填门,臣斯妙迹参差是。”这是施蛰存诗中描绘的40多岁的桑凡,时在1975年5月。施蛰存还为桑凡所藏的清人英宝《花瓶图》画卷作诗并题书:“不随红紫闹春阳,独伴秋风落叶黄。篱下已无彭泽令,何如供我胆瓶香。”

  “燕山李逢吾旧友,沦落栖迟柳生肘。磐盂书出周史籀,独绝梁园夸好手,近从龟版摹贞契,寻源直欲师仓叟。”诗中的李逢就是李白凤。

  刘海永虽然记述的都是史实,但文笔间流淌的却是深情。比如他对施蛰存1982年开封之行的记述:

  1982年5月14日,78岁的施蛰存来到神游已久的开封,他是下午乘188次列车从洛阳来到开封的。那一年,李白凤已经离开人世数年,他的夫人刘朱樱和王宝贵一行驱车把施蛰存接到开封宾馆,住3号楼112室。第二天,王宝贵、王澄从文联借来一辆车,到开封名胜古迹游玩一番。施蛰存记下了这次大梁行:“16日晨9时,刘朱樱来接至其家午饭,见其子女孙儿。下午2时,佟培基来迎至河南师范大学(注:河南大学)访高文,任访秋来会晤,在高家晚饭后,佟以车送回宾馆。17日,王宝贵来邀至其家午饭,具馔20品,极丰盛,同席者桑凡及其子大均,王澄、尹文正、周俊杰、刘梦璋、王胜泉、刘朱樱……”5月17日下午,施蛰存离汴,众多好友相送,喜悦之余施蛰存似乎略有伤感,遗憾再也见不到李白凤的身影。火车的汽笛,声声催人行,挥手自去,再见,大梁城。

  历史就是这样,有时离我们很遥远,有时又触手可及。

  书中的许多文章,都在《汴梁晚报》上发表过,但重读之下,仍然觉得亲切无比。

  《一座城的民国记忆》读后感(四):不是每个刘海永都有一座城市

  ——序《一座城的民国记忆》

  郭灿金

  在著名的《前赤壁赋》中,苏东坡的一段文字我目之为神品:“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段文字的妙处,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若强作解释,那就是苏东坡在探讨一种自然而然的“得”与“遇”:自然无主,静待人来。当开悟了的耳目“得”“遇”自然,则可“为声”“为色”,寓目骋怀。

  “得”“遇”,这也是我所能想到的谈论刘海永的角度。

  我和刘海永有20年的私谊,因此,谈论刘海永,即使有意识控制,我难免也会羼入个人情感。这对刘海永也许并不公平。为避免陷入私人情谊这个天然陷阱,我必须说,刘海永是个受益者,他从开封这座城市的文化肉身上汲取了太多的营养。

  刘海永是幸运的,因为不是每一个刘海永都有一座城市。

  开封这座城市有大喜大悲的过往,用开封话来说,是“吃过大盘荆芥”的。城市和人一样,悲喜之后历练出的是一种波澜不惊的淡定。是啊,帝国和王朝都成过眼云烟了,还谈什么“脂正浓粉正香”,还谈什么“公子与红妆”,大不了是“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如此而已。

  这样的城市经得起繁华,也承受得了冷清;担得起盛誉,也扛得起不屑。因为,这样的城市在文化心理上早已自足。“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开封就像那朵芙蓉花,在无涯的时空里且开且落。

  刘海永“得”“遇”的就是这样一座城市。

  他背着单反相机,走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他现身鬼市,和熟悉的旧书摊主窃窃私语……他钩沉旧物、索引往事、探究掌故、考察陈迹,于是,他遭逢了开封文化的“无尽藏”;惜时人物皆奔来眼底,从前故事亦涌诸笔端,于是,刘海永看到了另外一个开封,还原了另外一个开封。此之谓“目遇之而成色,心得之而为文”。此非幸运而何?

  “民国记忆”是开封这座城市文化“无尽藏”具体而微的一个侧面,但就某种意义来说,这个侧面却自有其价值。

  开封为民国时期河南省省会所在地,省会城市加上“八朝古都”的底子,让开封在民国时期依然呈现着顾盼生辉的美人风韵——虽然迟暮。特定的时代、特殊的地域,让地接南北、承东启西的开封成为一个舞台,河南省内人物自不必说,那个时代有着全国影响的省外人物,也都和开封有着深深浅浅的交集。如今,当年的风流虽被雨打风吹去,但记忆却潜藏在岁月的深处,晶莹剔透、不可方物,静待每一个如刘海永般的作者到来。

  其实,对于刘海永来说,他所钟情的是记忆,他只是要还原出属于他的这座城市的特定时期的样貌,至于这个时期是“民国”还是“明”“清”并不是首要问题。他热爱这座城市,他要考究这座城市被历史所记忆的样子,就像爱上一个人,想知道他过去的一切那样简单。

  而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最为珍贵。

  我对刘海永所做的这种“简单”的一切格外重视,但有一句话我一直没有告诉他,那就是,虽然他在开封这座城市里生活了20年,但在潜意识里,他和这座城市是疏离的——尽管他比真正的“土著”开封人还要开封。

  在“自媒体”里,刘海永经常称呼他所寄身的开封为“别人的城市”。起初,我对他这个说法很不以为然。因为,刘海永出生在杞县——对,就是传说中杞人忧天的地方。在行政区划上,杞县是开封的辖县。杞县既为开封辖县,杞人也就是汴人,身为汴人,将开封呼为“别人的城市”似有为赋新词的矫情之嫌。

  但后来我意识到,这种“自远”于开封的疏离感对于刘海永来说十分重要。正是这种骨子里散发出来的疏离感,让刘海永对开封这座城市保持了足够的激情和旁观的兴趣,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开封这座城市的爱好者。而当刘海永有朝一日和这座“别人的城市”融为一体之时,也许他会和身边大多数人一样,对许多原本令他激动不已的东西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刘海永热爱这座“别人的城市”,他以疏离的姿态热爱着这座“别人的城市”,拥有着这座“别人的城市”,这让他对这座“别人的城市”的一点点蛛丝马迹都有了异样的洞察力,并具备了抽丝剥茧的思考力。

  在文化上,拥有一座城,并以疏离的姿态拥有着这座城市,是何等的幸事!

  是的,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拥有一座城。对于写作者来说,更是这样。

  然而,拥有一座城,也仅仅是拥有了一种可能,拥有了一种思考和探究的可能。若无足够的定力和与之匹配的能力,这座城市巨大的吸附力会让一个人无法自持。类似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每个人都会遇到。但刘海永有着难得的清醒,他拥有这座城,却也疏离着这座城。于是,他可以以自己的方式自由穿梭于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刘海永家住开封西区,工作地点却在开封这座城市的东南隅,他每天必须骑行穿过大半个开封城。这让他对于所寄身的这座城市有了直观的体认。这对于一个写作者至关重要,因为来自直观的东西往往最具质感。

  和所有的记忆一样,这座城市的“民国记忆”也在一点点风化、湮灭,承载记忆的媒介也不可逆地走向了损毁一途。尤其在城市大规模拆迁改建的背景之下,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链条随时可能中断,而这些链条有一点中断,那些弥足珍贵的东西也许从此就再无消息,被掩埋在一层层的泥沙之下。因此,刘海永所做的打捞、保存、呈现这些记忆的工作,就有了不言自明的意义。

  也是从这个角度来说,不是每个刘海永都有一座城市也可换做另外的说辞——不是每座城市都能有一个刘海永。是啊,张择端以及他的《清明上河图》和开封不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吗?孟元老以及他的《东京梦华录》和开封不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吗?

  以此祝贺刘海永的作品出版,并以此纪念我和刘海永由来已久的友谊。

  是为序。

本文标题: 《一座城的民国记忆》读后感1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513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iOS开发之美》读后感锦集《硅谷之火》读后感1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