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的故事读后感锦集

发布时间: 2020-10-24 08:32:3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8

《原来如此的故事》是一本由〔英〕鲁德亚德•吉卜林著绘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原来如此的故事》读后感(一):童话是一座桥梁童话是一座桥梁小孩子的世界总是充满了疑问,“为什

原来如此的故事读后感锦集

  《原来如此的故事》是一本由〔英〕鲁德亚德•吉卜林 著/绘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原来如此的故事》读后感(一):童话是一座桥梁

  童话是一座桥梁

  小孩子的世界总是充满了疑问,“为什么”是他们的口头禅,也是令大人头痛万分的事情。于是就有这么一个父亲,用其超凡的想象力和诙谐的表现力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与众不同、处处充满惊奇的童话世界,解答了许许多多个“为什么”。

  这位父亲就是鲁德亚德•吉卜林,1907年他凭借作品《基姆》获诺贝尔文学奖,当时年仅42岁,是至今为止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理由:“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原来如此的故事》是1882年至1886年吉卜林侨居美国时写的著名儿童读物,这些充满异域风情和幽默色彩的故事,是吉卜林讲给亲爱的小女儿约瑟芬听的,但遗憾的是,小约瑟芬1899年死于肺炎,三年以后的1902年,吉卜林才出版了《原来如此的故事》,并亲自创作了插图。

  这是一本充满想象力的童话故事集,故事里充满了幽默诙谐的意味,也充满了作者对孩子浓浓的爱。每个大人都是从孩子长大的,所以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却很少有人能用如此动人的语言将心里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吉卜林做到了。这本短篇童话故事,讲述了印度、丛林、世界之处,有我们熟悉的动物、神话人物,也有我们想不到的精彩。第一个故事《鲸鱼的喉咙为什么那么小》开篇的那一声亲爱的宝贝,就将读者带回到了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里,故事其实很简单,却也很完整,作者讲述了鲸鱼从一条贪婪的凶残的海中霸王,如何被聪明的人类戏弄,变成了一个喉咙小小可爱鲸鱼。和这条鲸鱼一样可爱的还有因为偷吃别人的蛋糕而使得自己变得皱皱的犀牛,被能够捕捉到猎物而让自己身上长满斑点的豹子和可爱懵懂的小象因为想知道鳄鱼吃什么而变成了大长鼻子。这也是一本充满智慧的童话集,在《第一封信是怎么写成的》和《字母表示怎么形成的》讲述了很聪明的一家人。特菲是个经常惹麻烦的小女孩儿,但又有哪个孩子不闯祸呢,在闯祸中更能激发脑中的灵感吧,所以她才能和父母一起写第一封信,创造出第一个子母表。这虽然是一个童话,但其中欢笑背后蕴藏的爱和智慧是值得大人和孩子一起去学习的。

  一直觉得童话并不是单单给孩子看的故事,而是要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才能体会到的乐趣。当你无法回答孩子那多“为什么”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童话的方式给孩子创造一个充满奇妙感的童年,当你不知道该如何与孩子沟通的时候,也可以看看童话故事用孩子的眼光去重新看待这个世界。即使我们知道童话都是假的,但我们却无法拒绝童话带给我们的美好,因为正是这些童话教会了我们该如何更加善良的对待他人、动物以及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

  《原来如此的故事》读后感(二):动物的世界,孩子比我们更懂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吉卜林是写森林童话的高手,他的作品观察入微、想象独特,四月份影院热映的《奇幻森林》正是根据吉卜林的动物小说《丛林之书》改编的。而今天我们读到的这本《原来如此的故事》是吉卜林写给孩子的一部分动物童话故事集。动物,是大部分孩子都好奇并热爱的。在这个世界上,它们与人类互为邻友,共同生存。人,常以高级动物自居,忘乎所以,演变到残暴时,吃动物的肉、饮动物的血、穿动物的皮毛……说到这,不由让人皱眉叹气。

  孩子要比我们这些成人更懂得爱护动物。每每看到各种动物以及关于动物的记录片、故事书,孩子总是要比我们更投入一些。在孩子的世界里,动物不是用来被屠杀、被成为盘中餐的,而是要像伙伴、像朋友一样被我们对待着,与我们友好交往着。

  这本书,孩子比我看得认真、看得投入。不知道吉卜林写这本书的初衷是不是把孩子带入到美妙的动物世界,让孩子知晓这个世界上除了人类,还有各种动物让这个世界更丰富多彩。从这本童话集一篇篇的题目上看,好像是一个个科普问题,”鲸鱼的喉咙为什么那么小“、”骆驼为什么长了驼峰“、”犀牛的皮为什么那么皱“、”大象的鼻子为什么那么长“……乍看这些题目,会以为是动物知识的科普文,但事实上,书中却是以一个个童话故事的形式来解答的,答案不是科学的,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它是有逻辑性的,说得通的,是符合孩子的思维孩子的想象力的。故事把孩子带到那些充满异域风情的童话王国,北欧深海、南亚沙漠、非洲丛林……神秘的国度与神奇的动物自然组合,故事情节生动,深深地吸引着孩子。

  作者还为每则故事配上一首歌谣,并亲自创作了插画,图文相得益彰,更耐人寻味。

  后经了解,得知这本书的故事是作者吉卜林讲给自己的小女儿听的。文字中透着浓厚的父爱,怪不得孩子在看这些故事时,说作者好肉麻啊,总是说”我亲爱的宝贝“,孩子说这话的时候,其实是开玩笑似的,但是当孩子得知原来这位父亲是讲给自己亲爱的女儿听的,不再这么说了,我想孩子心里也明白,这就是父爱的表现。

  孩子看完了这本书里所有的故事,对我说,最后一个故事《跺脚的蝴蝶》最喜欢,因为在这个故事里有智慧,聪明的王后用智慧让国王借着一个玩笑为一只蝴蝶施展法术,同时也给国王那些争吵不休的嫔妃们一个警示,让她们收敛了各自的张狂。

  每则故事都不太长,语言简洁但不乏趣味,非常适合孩子阅读;而故事里的知识性与新颖美妙的想象更是紧紧抓住孩子的心的重要元素。

  文/ashley

  书评原创,转载刊用请豆邮联系~

  《原来如此的故事》读后感(三):听诺奖作家讲故事

  世界顶级的大文豪们似乎多有童话作品,托尔斯泰、王尔德、高尔基、宫泽贤治……当然还有诺奖童书系列的作者们,我手中是吉卜林的《原来如此的故事》,与其他诺奖作家相比,吉卜林似乎在创作童话上又更胜一筹,因为他的生活经历与孩子有更密切的关系,而他的作品不论诗歌还是小说集也多与儿童相关。生于印度的吉卜林善于将神秘的东南亚景物融入作品,丛林、动物、传说、精灵……亦真亦幻的神秘国度,正是孩子们热爱的奇幻天堂。

  今年上半年,由吉卜林代表作《丛林之书》改编的真人动画电影《奇幻森林》与《疯狂动物城》并肩跻身年度动画票房热门,真人CG技术的加持使得原本就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更加目眩神怡,对原作中动物阴暗面的真实还原也很好的继承了吉卜林以动物比人的隐喻。在《原来如此的故事》,主角依然是这些生动而又性格分明的动物们。

  12篇小短篇中,除了《第一封信是怎么写成的》、《字母表是怎么形成的》和《跺脚的蝴蝶》这三篇以人类为第一视角之外,其余作品的主角都是动物,故事的内容也像是动物版十万个为什么,比如《鲸鱼的喉咙为什么那么小》、《骆驼为什么长了驼峰》……这些故事延续了吉卜林一贯的“观察入微、想象独特”的特点,同时作者不时以口语化的亲昵语气与读者交流,整个阅读过程放佛是一位父亲在给自己的孩子讲故事。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这些故事正是吉卜林为自己的小女儿创作的。

  坦白说,现在的我读童话的阻力不亚于读社科作品,童年时候我最喜欢的分明也是希腊神话、莎士比亚作品集之类以想象力著称的读物,但是不知何时起,我与跳跃性的想象力之间出现了鸿沟。听吉卜林一本正经的讲幽默奇幻的动物故事,我总有些跟不上节奏。大象的鼻子当然不是被阴险狡诈的鳄鱼拉长的,犰狳自然也不是乌龟和刺猬的变种,成年人根深蒂固的固有思维让我明白自己已经永远失去了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正是吉卜林这些文豪和孩子们的共通点:永葆旺盛的好奇心和孜孜不倦的想象力,这无疑也是孩子身上我最想保护的特质。

  除了故事本身,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就是作者的手绘图,虽然它们看起来大多是黑乎乎一片。每个插图都是故事中的一个场景,而作者又为插图配有专门的说明文字,这些说明和插图有趣到几乎可以脱离故事独立成文。值得注意的是,《玩弄大海的螃蟹》的插图上,出现了曾经让吉卜林备受争议的万字符(卍),事实上,这个符号与纳粹毫无关联,而是取自古印度的宗教符号,祈求康健和好运之意。

  第三大亮点就是每篇的结尾都有段小诗,吉卜林除了是小说家还是诗人,他的多数诗作并非是我们熟知的以节奏和韵律为美的诗的语言,而是更像他的诗集《机关打油诗》那样的打油诗,但是这样的诗句在给孩子的童话作品集里确实如此的恰到好处,看似跳脱幼稚的诗句恰恰像童谣一样朗朗上口,成为作品独特而韵味十足的篇尾曲。

  《原来如此的故事》读后感(四):丛林里的“十万个为什么”

  前不久在各大影院上映的冒险电影《奇幻森林》广受好评,但很少有人知道其故事的源头是吉卜林的动物故事集《丛林之书》。作为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吉卜林的作品被评委团评价为“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而评价的前两条,在他创作的儿童小说里无疑尤为突出。

  在这本《原来如此的故事》中,吉卜林凭借其孩子般丰富的想象力,对于动物们的“前世今生”提出了各种天马行空的假设,可偏偏又说得一本正经,如同一本关于丛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实在是让人大开眼界。

  《原来如此的故事》总共分为十二个小故事,每个小故事都在探讨奇奇怪怪的问题,比如“大象的鼻子为什么那么长”、“犀牛的皮为什么那么皱”,如今看来只觉得奇妙得不可思议,可仔细想想曾经是孩子的我们,在看完电视上的《动物世界》以后,难不保也会冒出这些怪念头。吉卜林就像一个循循善诱的老爷爷,一一来满足孩子们最天真的幻想:大象的鼻子长是因为鳄鱼咬住了,大象急着脱身被拉长的;袋鼠为什么能跳得那么远是因为它希望能够与众不同,于是被老野狗追了一整天,不得已身形才产生了变化……世间生灵,万千气象,在吉卜林的口中都变成了一个个充满人情味的小故事。而当我们循着吉卜林的思路开始询问“为什么”——寻求故事发生的本源之时,那些根植于本源的善良、智慧、骄傲、好奇、懒惰,就像小时候读的寓言故事,在潜移默化间流淌开来,汇成一片思想的温床。

  而吉卜林与一般儿童文学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那千奇百怪的想象里,虽然也涉及到了超自然的神灵,却没有完全超越于现实,反而还有一丝“十万个为什么”所特有的“科学性严谨”。比如在第一篇关于鲸鱼的小故事里,故事的背景设置得如此真实,甚至都出现了“北纬50度、西经40度”这样具体的坐标;再比如“豹子身上的斑点是怎么来的”中也专门提到了埃塞俄比亚人种,而不是一般童话故事里用“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和“一种人”这样含混不清的说法,把这些细枝末节一带而过。更有心的是,吉卜林还为每个故事认真地绘制了插画,把那些煞有其事的“为什么”变成“所见即所得”,可爱得让人忍俊不禁。

  虽然总有一天,一本正经的动物学家会告诉我们真相,丛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会变成真正的《十万个为什么》,但当初那些我们被吸引住的目光,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那些详细到细枝末节的观察与好奇,却会永远地停留在记忆的深处,影响着我们的未来。

  :在短篇小说集《原来如此的故事》中,大象的孩子被众所周知的无法满足的好奇心所驱使,拒绝他的长辈业已接受的智慧,不惜冒巨大的危险(去访问鳄鱼),结果留下一个对于他的种类来说是有利的新标记——这个故事名叫《大象如何有了象鼻》。莱西特认为吉卜林——“处于他最具有颠覆性理念的顶峰,把他的那些并不奇特的观点看法装进了小说人物中的头脑,肯定文化和知识多元化的好处,主张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事物的权利,呼吁艺术家有固守自己精神守护神的自由,而且,如果必要,有持相反意见的自由。”

  简言之,就是要有与众不同的理念和创新精神,只不过把其放在了复杂的历史条件背景之下,但因为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有这种特性,所以摘录放在文末。

本文标题: 原来如此的故事读后感锦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503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路邊野餐》读后感100字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形象读后感1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