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妙的丑陋》是一本由[美]格雷琴·亨德森著作,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美妙的丑陋》精选点评:●丑陋无处不在,可见,可闻,可触,可感……丑之百态,亦是人性之百态。●前两章有
《美妙的丑陋》是一本由[美] 格雷琴·亨德森著作,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妙的丑陋》精选点评:
●丑陋无处不在,可见,可闻,可触,可感……丑之百态,亦是人性之百态。
●前两章有点堆砌 reference, 很多历史上关于美丑的例子,最后一章作者的观点出来了,很好看。还有发现《马戏之王》和《天上再见》电影的历史背景是真实存在过的,就感叹人类变化怎么这么快,好朋友说一两百年了,也不算快- -
●就当一读
●美是有美的标准,丑有无尽可能。阅读起来不顺利,过多的例子堆砌构成了一个个议题又缺乏提炼和思考。将丑陋探索的重点放在了令人反感的、产生生理心理厌恶的、被社会排斥的部分上,而我觉得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丑陋是生活中身边的“平庸”的丑陋及庸俗化、人格的物化、去精神化。 这书分为三部分:丑陋的个体、丑陋的群体、丑陋的感官体验和长达六十页的英文参考文献及名词。我觉得只有美的个体和群体部分对我有帮助,剩下的段落我完全不知道作者要写什么,一个接一个事例并不会让我觉得他很厉害只会想:他好闲哦。
●浅入浅出的大众读物…如果这个定位是作者的初衷 那还是可以的…但无论是什么性质的著作 都上不了四星…因为在材料堆积之后 呈现着探究力总结力的极度匮乏…
●Unique Gifted Lovable You.
●我们对于丑陋的拒斥很多时候是来源于自身的恐惧。
●能让人深思什么是美丽,什么是丑
●后面更好,渐入佳境
●稍微总结性的话语重复浅薄,当作补充性的故事书倒是可
《美妙的丑陋》读后感(一):看懂丑陋的文化内涵
何为“丑陋”?每个人可能会给出不同的定义,丑陋涉及太多方面,“丑陋”的东西也不胜枚举,“丑陋”贯穿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总是在不经意间就进入人们的视野,刺激人们的感官。
丑陋是人们的视觉感受,是一种清晰的具象,是人们心中的一种感觉,是一种文化……丑陋有着悠久的历史,伴随着人类的进步它也在不断变化,或者说人类对丑陋的认知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这本书就是从一定的视角去认识丑陋,探讨丑陋所代表的文化内涵。
最常见的丑陋是视觉上的感官,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身体的残疾或不健全被视为丑陋,人们对待丑陋也有着特殊的情感,首先,对于丑陋的事物,人们不愿看到,不愿接近,从内心厌恶,不忍直视,再发展高一阶段,人们可能会厌弃,孤立,甚至会发展处病态的心理,对其进行咒骂,憎恨;其实人们的心理是很矛盾的,不愿意看到丑陋的事物,但有时又会充满好奇,甚至不自觉的又想去接触,去看见。还记得小时候经常有巡演的马戏团之类会“展出”有残疾或有特异身体特征的人(当然后来才知道有的人为了挣钱,残忍地人为“造”出这种可以展览的人),那时的感觉是即新奇又有些害怕。
人们喜欢美好的东西,躲避丑陋的东西,但有对丑陋的恐惧和憎恨达到可怕的程度的,比如二战时纳粹为了雅利安种族的血统纯正、高贵,用哄骗的方式全面迫害特殊人群,包括残疾人、身体、智力有缺陷的人,这是对“丑陋”的残暴抹杀,当然其中不无病态信仰的原因。
人们对“丑陋”怀着的那份恐惧、疏离,更多的让人们觉得丑陋的必然也是邪恶的恐怖的,是站在“正义”、“正直”的对立面的,这在很多文学、艺术作品中更得到了放大,很多坏人的形象都被刻画得极为丑陋、狞恶,比如白雪公主中可恶的皇后和她假扮的巫婆,比如灰姑娘辛德瑞拉的“姐姐”们;这里的“丑陋”更多的是为了形成对比,为了衬托出白雪公主和辛德瑞拉的美丽、善良。
但其实外表的丑陋并不代表着内心的丑陋,这并不成正比,无论是真实生活中还是艺术作品中,有时候外表的丑陋下掩盖的是内心的善良、爱与伟大。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丑陋的形象深入人心,但更深入人心的是他心中对美和爱的追求以及他无畏的为爱牺牲精神,这与他“丑陋”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比如进大观园的刘姥姥,刘姥姥的粗鄙、没见过世面在“贵族”们眼中显得丑陋、好笑,但最终她选择用自己的孙女换了王熙凤儿子的性命,她是在报答王熙凤“施舍”的恩惠,刘姥姥的知恩图报与一开始那“丑陋”的形象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说说弗兰肯斯坦,盲人只能通过声音与他交流,对他报以善意时,他也回以善意,可别人见到他丑陋的面容,对他的态度就大相径庭了,也造成了那注定的结局。
除了视觉上的丑陋外,听觉上也有丑陋,比如喜欢古典音乐的人可能觉得摇滚、爵士是噪音,是丑陋的。嗅觉、触觉等其他感官也都大同小异。其实不论是什么样感官下的“丑陋”,都是随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断发生着变化,这更多地体现在一种文化上的发展。人们对丑陋的认知也在不断地进步。社会的发展让现代的人们更具有包容性,或者说文化的多样性也加速了文化的小众化趋势,人们更多地见惯不怪,或者平淡视之,漠不关心。也有的在追寻“丑陋”的美,那是一种畸形的美,是对比产生的美,是普遍中的另类的美,其实不止现代,之前也有过很多这种“美”的追求,比如欧洲中世纪的束腰,中国封建社会的裹脚……
丑陋并不是天生就与众不同,只是人类发展出认知中在舒服范畴之外的感官,作者并不是要从美学术语上研究“丑陋”,而是将“丑陋”放到历史发展的洪流中,探讨丑陋与文化的关系,在一个个的历史瞬间解读丑陋的历史内涵。这是丑陋的历史相关,但不是面面俱到的丑陋历史全书,适当的角度,看懂丑陋的历史。
《美妙的丑陋》读后感(二):揭开“丑”文化的冰山一角
(1126)“美乏善可陈,丑有无限可能”,这句话虽然比较绝对,但强烈地表达了审丑的必要。审丑与审美相对而言,丑到极致也同样是格调别致的文化趣味。
作者于这本《美妙的丑陋》中信手拈来的便是世界审丑文化中那些看起来很“丑”的现象及作品,并通过这种对“丑”文化的梳理与摸索,为零散于历史中角落处的“丑”作一次整体形象的展示,让那些对这些不显见的“丑”不了解甚至拒绝的人看到他们在历史长河中本能变化的姿态,也唤醒人们对“丑”的认知与理解。
不知丑,哪知美?丑确实也不过是事物的一体两面,观察体现的不同角度罢了。
丑文化使用的元素多是与能激发人们恐惧的死亡、腐败、阴暗相关。丑也常被寇上罪恶、殖民、色情、武装、荒诞、邪恶这些能强烈引发不适情绪的丑,让人本能上采取回避姿态。然而就像影视剧中有唯美绝伦的影片自然也有阴晦恐怖片一样,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为什么看恐怖片,为什么审丑,或者为什么专门为丑作传,是一种逆向的反思,也是在人们“被令人不快且恐怖可怕的东西吸引时”,在悄悄作崇的“窥伺癖”、“表现欲”、“粗卑真实”的人性流露。显然,我们审美,也不应该回避丑的存在与自省。
庄子说,“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亦以妄言听之奚”。不作道德的评判,不作哲学意义上的分解,单从文化趣味上观察历史上的“丑”的表现与品味,“于世界发生改变时,在那些看似是对立的灰色地带中”寻找丑的多重含义,这便是作者亨森特在这部《美妙的丑陋》中为什么传达的“丑”的意义与真相。
建筑理论家马克·卡曾斯说,“所有对丑陋的猜测都要经由非丑陋领域”。意思是,如果丑陋引起了超出舒适感和积郁的范畴之外的转变,那么它就会改变些什么。二次元世界的丑,诸如《安徒生童话》里的丑小鸭都只是相对常规有序美的对立面。像《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世界,魔幻作品中的怪兽等等。看起来与寻常世界离得很远,也不符常规,然而却充满想象力,甚至自成体系。
丑的意向来自这些对立面,从来不会独立存在,也必然与能引起观者情绪的感受相关。在这本《美妙的丑陋》中作者介绍了大量历史中出现的被称为“丑”的艺术文化作品,借这些作品探讨丑背后的群体心理,丑的官能感受,丑的边界等,从色香味嗅觉触觉思维等方面重新定义“丑”的概念,堪称丑文化的集大成者。
书中有许多艺术品,其实并不丑,乍一看也许只是有点让人耐闷,为什么要这么做,但从“丑”的角度再来看,便可以解释为何如此了。
人的潜意识是一片深海,丑文化便是显露的冰山一角,认识包容理解丑文化,在这本“丑”之大全之作的带领下,走入丑文化世界一探神秘,其实也是了解我们自身意识的一道法门。
人的认知从来没有边界,丑这支悄然释放并繁衍壮大的体系,也是完善自我,深入感官,跨领域的一次再思考。这场“丑”文化之旅,相信也会带给你别样的感受。
《美妙的丑陋》读后感(三):丑陋?
如果按照介绍来的话,审丑应该是很好玩的。随着对形态的描述扩展到对性格和作风的描述,丑陋的定义在不断的变化,也在一直发展。丑对人来说是相对的,有一个调查说无论问哪一个人对自己的长相评价都是中人之姿,中等偏上。因此对丑陋量化是没有办法操作的。“美丽有穷尽 丑陋则无边,如同上帝一般”,在《丑的美学》里面,丑陋不仅是美丽的反面或是消极的整体,而是其自身拥有的一种状态。丑小鸭丑吗?作为一只天鹅,在鸭子的眼中是丑陋的。究竟怎么判断美好与丑陋,《美妙的丑陋》这本书中从三个视角提出了关于丑陋的不同概念,分别是人类的动物性、群体形成的惯例习俗、对丑陋感官的关注。
在第一个视角中,怪异是丑陋的评判标志。无论是将猩猩投放到人身上的“黑猩人”,还是长相异于常人的“波吕斐摩斯”,都说明了“丑陋”这一个词更加倾向于反映观察者的视角,而不是观察对象的品质。在长期以来,丑陋的群体一直被利用与虐待,涉及到母性想象,我们也往往会会比丑八怪的版本,告诉要成为母亲的女性,多盯着好看的婴儿,就会生出颜值高的孩子来。
无论丑八怪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都是因为和主流的价值观产生了差异性。无论是令人畏惧的波吕斐摩斯,美女和野兽一体的瑞格蕾尔女士,因为打扮过于年轻而被嘲笑的公爵夫人,因为身体畸形而引人注目的怪物表演,被人声称拥有半人半动物血统的帕斯特拉纳,故意自残以己身丑陋之列的奥兰,以及我们熟悉的凤姐,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如花。这些丑八怪基本上都是因为是畸形的、奇形怪状的、野兽般的、堕落的、不对称的、病态的、凶残的、怪异的、乱七八糟的、不成比例的、残障的、混血杂交的原因而形成的。
与我们不同的人,就当受到歧视,就当是丑八怪。而且我们观念深度契合的人,那就是美人。就像在一部有名的小说中说的话一样,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美人也是相仿的,而丑陋的则各有各的丑因。无论是什么原因,与主流观相悖的非主流,这种怪异的表现就被人为丑陋。
从第二个视角观察丑陋,从个人注視了群体。在敌对的文化碰撞中,丑陋的含义就类似于诅咒。当我们打开自己的神话,去寻找那些铜头铁额、三头六臂、象天法地的敌人的时候,我们是否也意识到他们的丑陋呢?当我们在玩儿《仙剑奇侠传》的时候,我们注意到姜婉儿、鬼王都是以人类的形象出现的,而镇塔的明王在被李逍遥斥为妖魔。这就是文化上给对方产生分类的一种方法。某些群体因为残疾、阶级、种姓、性别甚至职业被安上丑陋的标记,受人排挤或者保护。同时通过政治的手法以及审美和社会手段将这些群体放置于法律环境中,以不同的价值观按在他们身上。有的则被定为丑陋了。有的在价值观的变化中,也从高尚堕落与丑陋了。
也许出现双眼皮、头脑上两个旋儿、微笑的时候有酒窝、小脚拇指上有两个指甲,这些能够被分类的身体特征也是容易被贴上另类的标签的;除了人以外,类似的建筑也有可能出现这一类的标签,被扣上不同的帽子。在一个种族里,个别成员被视为怪物。同理,放眼整个人类,个别种族会被视为怪物。丑陋的标记无处不在,他们可能是对象本身,也可能是刻画他们的艺术家或者观众,还可能是社会整合的某种表现。无论用什么样的标签对丑陋进行标记,那他们必然是在人群中是怪异的,如果在同一时代里面标记有不同的解读,那么就会产生文化拉锯战的较量。例如霍屯督人的维纳斯“萨拉·巴尔特曼”,他身上的丑陋的文化特征是与种族和性别相关的,但是以她为主角的《兴奋的猎奇者》则更注重对于参观者的夸张讽刺,而非“霍屯督人的维纳斯”。
当我们通过辨别美丑来描述文化差异的时候,我们这些关乎美丑的形容在不同的文化含义中是不同的。当我们从最开始捕捉“昆仑奴”,到时候对少数民族的奴役,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丑化,无不表明了文化意义上的冲突对美丑标准的影响。当我们走入国家博物馆,看到雕塑或者礼品表现出来的异域文化差异的时候,我们往往关注的是与我们文化差异大的部分,是我们认为它丑陋的部分,是我们感觉到怪异的地方。
面部变得诡异可能由于多种原因,战争、竞争或者其他。战火的硝烟和硫酸一样可怕,它会将一个人的正常器官变成我们难以接受的样子,然后无论是自己还是社会都无法正视当下的面目。然而除了这些之外,更大的丑陋是丑陋的行为。无论是带来许多丑陋的整容者的战争,还是出于嫉妒向其他人泼硫酸的人们,亦或是贩卖黑奴屠杀土著这一类的丑陋的文化以及种族歧视与隔离,都表明了对于异类的歧视。亚里士多德提出阻止人们抚养畸形的孩子,《利未记》也记载了上帝驱逐那些身带瑕疵的人,即使是号称平等的佛教,也提出癃残喑哑是前生作孽太多的后果。
在反乌托邦小说中,有一本小说叫做《丑人儿》,针对当下的颜值即正义进行了批判,也揭露了狭隘的社会环境对传统意义的侵蚀。童话故事中常常有丑陋的角色,我们往往喜欢丑小鸭变天鹅的传统路线,而厌恶天使坠落人间,头先着地。当我们在评论一个个的童星长残了的时候,这样的群体是不服从丑陋这样的分类的。当西方的万圣节开始向世界传播的时候,也说明了在丑陋这样的群体中在用不同的方式迎合或者反对旧有的观念,拒绝单一化或简单化的分类。
长得丑,行为丑,全体丑,不信我者丑,这样简单的分类始终在演化,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经常说到环肥燕瘦,这就说明当时的价值观,在唐代是以瘦为丑的,而在赵飞燕的年代,却是以胖为丑。除了颜值之外,还有更多的分类被阻止,例如种族孤立制度,文化差异的内容,幸好我们生存在中国,生存在这样一个充满着包容性并且始终在求同存异的国家,才不会因为宗教、民族、习俗、文化的冲突而导致自身变得丑陋呀。
第三个视角是对丑陋感官的关注。往往我们提及感官的时候,都会提及眼耳鼻舌身,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得到的感受反馈到大脑。因此涉及到的五个器官,是跨越感知的界限最有力的助手。
眼睛在丑陋的文化史中始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人们在看到丑陋场景时会遮住自己的视线,甚至会挖出眼球。俄狄浦斯王宁愿挖出双眼也不愿意见到自己乱伦的真相,齐宣王因为看见,“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而放过牛。对丑陋场景的回避往往表现出了对被指责、禁止和陌生的事物进行了表面的修饰。
同样的在感官中我们也极力的回避更多的丑陋,这些在古代的《道德经》里面有所描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但我们看到的丑陋,闻到的臭味,知道的黑暗食品,总能找出一些丑陋的来。在追求刺激的现代,人们往往挑战刺激,例如日本的食物“金丸”,中国的食物“三吱儿”“紫河车”“毛蛋”等等,都说明了无论是丑陋的味道还是丑陋的食物,根源实际上是源于现代人对可消解有机物的恐惧。
在感官之外丑陋渗透到越来越多的建筑情境中,无论是古代稀奇古怪的丑陋建筑,还是现代的大裤衩大鸡蛋,都能说明了审美理念的变迁。当喜好它的时候它便是美的,当审美的关注点不在他身上的时候,他就成了平庸的甚至丑陋不堪的。
抛弃审美和哲学方面的探讨,只从文化及身体的角度来看待丑陋,我们就会发现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任何一个个体都有可能被视为“丑陋的”。无论是怎样解构丑陋,重新定义丑陋,也只是我们现在的一时观点。
未来很远,也许未来的人看我们也是丑陋的。
《美妙的丑陋》读后感(四):今天,我们严肃地谈谈“吃藕”
那个写了《玫瑰的名字》和《傅科摆》等烧脑作品的埃柯说:“美丽有时很无聊,丑却有无限可能。”
是的,你可能还不知道,这无限可能的“丑”正逐渐成为一股潮流,席卷了我们的生活:
丑娃娃、《丑陋的美国人》、《丑人儿》、《丑女贝蒂》、美妙丑陋俱乐部,等等。(欢迎你来列举更多关于丑的例子。)
近年来的文化借用现象将丑陋推向一个新领域,人们不再用消极的方式对待丑陋这个话题,而是将其自然化。丑陋这个概念从其令人畏惧的词源上继续发展,如伦敦和纽约的艺术馆宣传有关“丑陋”的展览,孩子们拥抱丑娃娃,意大利有一年一度的“丑陋节”以庆祝丑陋,这些活动帮助我们用变化的视角看待世界。其中包括看待丑陋事物的视角,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那些让人感到恐惧和无须恐惧的事物的存在和偶然。
丑娃娃其实“丑”这个概念由来已久,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文化想象中:从中世纪时期奇形怪状的怪兽状滴水嘴到雪莱笔下由死尸拼凑成的怪物;从安徒生童话中的土黄色丑小鸭到纳粹主义的堕落艺术展览;从日本的“侘寂”概念到粗野主义建筑…丑陋挑战着我们的审美,许多哲学家被其吸引又深受其扰,有关人类现状与生存互动的广阔世界的问题也因此变得更加复杂。
丑陋从何而来?
伏尔泰说过:“问一只蟾蜍美丽为何物,它会参照母蟾蜍的样子回答:小小的脑袋上顶着两只突兀的圆眼睛。”
庸俗的、粗野的、腐朽的、凄惨的、无用的、杂乱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牛津英语词典》为“丑陋”一词绘制出一幅完整的谱系图,其词根来源于古诺尔斯语,在中世纪英语中发展出许多派生词汇, 拼写多样, 如igly、wgly、vgely、ungly、vngly、oggly、oughlye、hoggyliche等等。
萨特韦尔试图在六种语言中寻找 “美丽”的同义词,在英语、希腊语、希伯来语、梵语、纳瓦霍语和日语中寻找不同的概念——日语中的“侘寂”定义为“枯萎、沧桑、暗淡、伤痕、私密、粗糙、世俗、易逝、 暂时、短暂的事物所具有的美丽”。在其他文化背景中,这些定语可能会被归为丑陋的范畴,然而在日本,它们的意义是美好的。
《贵妇之死及身体腐化图》中的第6 幅,18 世纪罗森克兰茨在《丑的美学》中阐述道,丑陋不仅是美丽的反面或是消极的整体,而是其自身所有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不只是美的否定,而是一种更加丰富,更加复杂的状态。
作家、艺术家、哲学家等在作品中去探索美丽与丑陋的界限,这些不同分类之间的界限渐渐被削减并引发新的联想。
怪物种族:中世纪的科学幻想
随着中世纪的游记不断融合,人们对未知事物更深层的恐惧与怪物种族混合在一起,加深了对丑陋的文化认知。弗泽莱的中世纪雕塑就像与一个既实在又虚构的世界邂逅。这些“怪物般”或“陌生”的种族栖身于已知与未知、现实与幻想、尘世与圣域的临界处。
《黑暗王子:达格尔》约1775,水彩画弗泽莱是法国朝圣之路上重要的一站,是通往耶路撒冷或孔波斯特拉的十字路口。这一时期的大教堂大多选取以天启为主题的场景和魔鬼作为装饰,与之不同的是,弗泽莱的教堂则以十字军东征为主题。隐修院的弧形墙饰上描绘了基督门徒的神圣使命,一圈蜿蜒起伏的边线将其围绕其中,就像是蒙迪地图怪物种族游荡的海洋圈。
根据文化历史学家约翰·布洛克·弗莱德曼的观点,弗泽莱的怪物种族表达了地理学和神学方面的双重含义,它反映出“对宇宙万象所持有的包容态度”,这些种族“栖息于世界边缘,它们甚至与幼崽、刀剑和马匹一起出现,静候神旨”。
把丑陋加以和谐的运用
达.芬奇的《绘画论》中有一个部分叫作“千脸百变”,其中讲道:“人物越矛盾,画作就越受观众喜欢。也就是说,畸形反衬美丽,衰老反衬青春,强壮反衬弱小。”
马赛斯《外形怪异的老妇人》(A Grotesque OldWoman)约1513,油画在《外形怪异的老妇人》中,模特戴着一顶夸张的头饰,将一枝玫瑰花蕾握在皱皱巴巴、过于丰满的胸前。她试图将年老色衰的自己塞进一件过时的、年轻人穿的裙子里,这也许是她丑陋名声的来源。她给人一种似人非人的感觉。
伊拉斯谟在他的《愚人颂》中这样写道: “更有意思的是看那些面容枯槁的老妇人浓妆艳抹,袒露她们下垂干瘪的乳房,试图激起无法重燃的欲火。”
跟这幅画一样,伊拉斯谟的描述也接近于漫画艺术(caricature)。16世纪时期的波洛尼亚画家卡拉奇兄弟是这种艺术形式的创始人,漫画艺术利用简化的线条和“充实”的特征来展现美丽的对立面。
人类的兽性戏谑地判定美丑,漫画艺术触及了这种兽性的不适感。漫画艺术不美化对象,而是利用夸大的特征,把一个特征强调到畸形的地步。
如果用与艺术或社会视角相反的医学或科学的视角来观察,我们对丑陋的认识会有所不同吗?
破碎的面孔:战争的丑陋痕迹
奥托• 迪克斯《皮肤移植》细节图,1924《皮肤移植》中塑刻了一个男人的脸部。他的脑袋靠在金属床头支架上,微微向旁边偏移。 观察者被画面中的混乱吸引目光,看向他破碎面孔上瞪大的独眼。他嘴唇略有歪斜,牙齿从下颌边上的洞露出来。鼻子的位置是一条裂缝,一只眼窝被缝起来,耳朵也少了一只。脑子暴露在外,剃光的头部布满缝合的痕迹。最上面的睡衣扣子将他的脸部和身体分隔开来,让观看者对剩余部分的伤残或缺失进行想象,虽然能认出画面中的人形,但呈现的是一具行尸走肉。
这幅版画由作者根据自己在“一战”中担任机枪部队指挥官的经历创作而成。迪克斯刻画那些因“一战”而遍体鳞伤的人们,之后与其他艺术家一道,在《破碎的面孔》作品集中建立了一个素材库,表现无法重建的政治和美学毁灭。
乔治国王军事医院的整容手术案例照片,伦敦,1916—1918年《破碎的面孔》指的是在“一战”中面部受伤的战士。身体受损往往伴随着心理上的创伤。医生接收到幸存下来且面部受伤的士兵之后,必须想办法来“重塑半张脸”。在一个设有面部治 疗医院的英国小镇,公园中为患者提供的长椅漆成蓝色,提示镇上的居民这里坐着的人也许“看起来惨不忍睹”。
医院里,面部受伤的患者 总是与普通病人隔离开来,也不许有镜子出现。 “一个人成为自己 和他人眼中的恐惧对象,带着这样的心理创伤生活一辈子是一件难以言喻的事情。”
种族歧视的丑恶深渊
随着“丑陋”一词承载着自身产生的消极后果,对于“丑陋”群体的定义也有了象征性的含义。《洛杉矶时报》刊登了一位母亲的文章 “我们该如何向孩子解释‘感恩节’ 背后的丑恶历史”,她写道,美国总是“避免说起历史中丑陋的时刻”。对于一个在贩卖非洲黑奴和屠杀美国土著的基础上建立国家,美国法律中关于丑陋的部分,使法律认可的文化习俗与实际存在的文化习俗之间产生了冲突。
《娃娃实验》,纽约,19471939 年,为了研究种族歧视和隔离带来的影响,心理学家肯尼思和玛米·克拉克夫妇在美国南部进行了一个名为“娃娃实验”的项目。他们给不同种族的孩子展示四个塑料娃娃,并通过询问一系列问题来了解孩子的喜好。这些娃娃除了尿布之外浑身赤裸,只能通过肤色来区分。孩子们多次用固定的表达来陈述自己的喜好,对白色娃娃表现出喜爱,“因为他很好看”或“因为 他很白”,而对黑色娃娃则持拒绝态度,“因为他不好看”或“因为他很丑”。
克拉克夫妇在这一有名的研究中得出结论,这些孩子的表述体现出“对黑人种族消极的态度”,以及“对文化在种族方面的态度和价值观的接纳”,这些五岁的孩子已经明白,“在当今美国社会,有色人种意味着低下的社会地位”。
随着人们对丑陋的认知在实际生活中逐渐加深,这些娃娃测试的结果则意味着种族歧视所造成的更为广泛的影响。
认识丑陋,获得更完整的自已
小说家雨果认为:“从最简单的角度看,美丽不过是一个形式。而丑陋则是我们难以察觉的巨大整体的细节,它不附和人类,而是与所有的创造达成和谐。因此,它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总是全新而不完整的一面。”
至此,结束似乎更像一个开始,我无从知晓丑陋是什么样的一种文化探索,但我相信,丑陋所提出的问题有巨大的研究空间,丑陋改变我们的同时,我们也在改变着丑陋。
日本传统文化中“侘寂”概念追求的是“有意的残缺”或“节制的意外”如前文所述,日本的“侘寂”概念追求的是自然缺陷和短暂易逝所带来的美感。日本的陶器、纳瓦霍的毛毯、伊斯兰的字体、阿米什的被子图案以及土耳其的造船技术等不同传统据说都带有“有意的残缺”或“节制的意外”,看似是错误或失误,但却有不同潜在目的:出于审美目的的不对称;凸显艺术家的整体技能;预留提升空间;展现谦恭的态度,不与神圣的完美较量;或是具有个人风格的鲜明特色。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