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站立》是一部由加斯帕·诺执导,菲利普·纳翁BlandineLenoirFrankiePain主演的一部犯罪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独自站立》精选点评:●很不待见这厮,,,本来开头还有期待的,后面的无聊汗死你啊。
《独自站立》是一部由加斯帕·诺执导,菲利普·纳翁 / Blandine Lenoir / Frankie Pain主演的一部犯罪 / 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独自站立》精选点评:
●很不待见这厮,,,本来开头还有期待的,后面的无聊汗死你啊。。。。卡农一响,彻底拜服
●我是一根悲哀的鸡巴,裸露于世,空洞中来去,沉默里坚挺。
●个性导演的又一部个性电影,深入骨髓的阴暗和写实,鲜血淋漓!加斯帕诺太猛了
●这世界最美的故事却他妈都是讲的让你绝望的事儿
●劲 “漂汉”的人生不需要正义和道德
●今年看到台词最硬的片,拍法也有点意思,全程内心戏,金句频出,底层男人混得不爽,脑补了一万次fuck off,要干翻整个世界,推倒资本社会,推翻政府,抛弃伦理,重新定义道德,内心里多次重启,要做“我的王”,然而,只是个戏精,连精神上的巨人都谈不上,行动上自然就是矮子啦。但是,片子并没有批判的意思,对家庭社会的解构、对孤独的调侃,看似愤世嫉俗,实际上却用极端的方式抵达了某种实质,你可以找到一个人恨这个世界缘由所在,正如真正的底层只能在无解的悲情中,靠着精神胜利法勉强苟活。
●五十岁老司机之怒吼。通篇意识流吐槽,可作文本细读。法国版老混蛋。枪是我的正义。只剩下手中的枪和裆里的枪了。一个屠夫在他国家内部孤独抗争的戏剧。法国,奶酪和叛徒的国度。
●虽然他的电影永远漂浮着强烈的厌世心理和存在主义意味,但是没错,那个最卑贱的人,即使衰老了萎靡了爱人被强奸了甚至自己被杀了,他对她都有一个最温暖的祝福。这就是电影的力量:人类情感的忠实银行。
●摄影总是牛到不行,剧情从来是一坨屎。
●精确勾画了一个不漂亮的底层白人,暴力,厌女,爱国,对男人的蔑称都是faggot,对人类关系的理解只有利益,觉得自己应该做成一番事业——但他能去哪里呢,走投无路,只有一把手枪,和他的生殖器,他也只把所有人降格为生殖器。警告观众离开戏院后变得更暴烈风格化,精彩又让人难以接受。最终,还是颂歌
《独自站立》影评(一):《独自站立》
加斯帕·诺 Gaspar Noé那出名的《不可撤消》前一部作品。
一个屠夫的视觉生存日记,内心与现实的混沌。
几乎所有的起承转合都通过硬性的画面剪切和直逼人心的枪声代替,几乎所有的对话都被喃喃自语的画外音代替。
一部优秀的风格化作品。
2008-10-16
《独自站立》影评(二):活下去就是一种利己主义
法国阿根廷裔导演加斯帕•诺。他的胆量和意识让世人震惊。《我企硬》是他的第一部长片作品。它的震撼力度和挑衅观众的恶毒心理不在《不可撤消》(同样出自这位老兄之手)之下。乍看起来影片对底层劳众充满悲悯,不料却是导演精心设置的一个陷阱,不是什么悲惨命运的社会控诉,而是自揭人性伤疤的残忍之举,更不在剖析什么狗屁人性伦理道德,而是赤裸裸的一通病态宣泄。
影片通过主人公叽叽歪歪没完没了的独白讲了他倒霉的人生。正如“杀马这种工作不是为了快乐,而是为了冷却神经”,导演拍这部影片也绝不是为了艺术追求,而是为了冷却神经。导演通过骇人的影象发泄一番完毕,他就可以洗洗睡了,留下一堆影迷目瞪口呆,半天缓不过神。
影片探讨道义,却没有任何道义。“道义是什么?是有钱人拿来骗人的工具。枪左右着道义的规律,这是绝对的正义。”诸如此类的厌世呓语自始自终充斥着影片,萦绕着厚重的愤世嫉俗情绪,一味的抱怨,单调的宣泄,无来由的暴力报复,极其荒谬的无政府主义倾向,让影片空有形式。突兀的剪接,装B之举,每次剪接时扣人心悬的那一声闷击。影片后半个小时简直难以想象,导演故做深沉或调皮地用字母提醒观众,心理承受能力有限的可以在30秒内迅速离去。
《独自站立》影评(三):孤独人的道德观
片名Seul contre tous的字面意思是“独自面对一切”,这正是主人公屠夫一生的写照。
接着短片《马肉》的人设和情节,导演Gaspar Noé在他的长片处女作中继续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展开主人公之后经历的讲述以及伴随的大段心理活动描述,是为其日后一贯使用的梦境或者幻觉描绘之先声。导演使用当年法国激进左派知识分子最爱的命题之一——道德作为论述的出发点,选取在社会底层小人物身上发生的故事,运用夹杂一丝哲学内味语句的大量直白的革命口号作为台词,使用激进左派电影导演爱用的但不太彻底的的形式化镜头语言,折射出一些很真实的社会现实。
“道德”是电影开篇就打出的关键词,主人公对这一概念的解释直接道出他的核心观点:由有权利的富人建构的资本主义国家建制不能代表生活在底层阶级的人物利益,穷人的生存权利和人格尊严往往被人忽视,因而要靠武力和枪支表达自己的观点。接下来,枪声成为整部影片的基调和贯穿全片的最重要的电影语言。
或许从Jean-Luc Godard等其他左派电影导演前辈中获得启发,Gaspar在本片中采用了碎片化的形式化电影镜头技巧,将完整的故事情节从表面上打破成很多片段。“表面上”的意思是,影片整体的情节叙述没有明显的断痕,按照影片出现场景的先后顺序依旧能组成无断完整情节,只是在镜头使用上做了打碎的处理,例如在某个连续移动拍摄的具体镜头中剪掉中间的一小部分;甚至有时只是使用枪声作为碎片的唯一标志,镜头没有断裂,但是主人公的心路产生了一记猛烈的脉冲。
导演借着主人公的口吻在影片中夹带了很多政治立场私货,透着强烈革命气息的口号堆叠串联在一起,成段地、不停息地轰炸观众的感官。但透过主人公的经历自述,如此立场的形成又显得合情合理、非常真实;一如其所说的“诚实”,其言行举止与内心冲撞毫无掩饰、简单粗暴也很符合主人公的人设。法国思想史上的许多知识分子喜欢将性作为人格的核心,成为个体一切举止和思考的出发点,将其与道德、阶级和社会上的种种现象联系在一起。本片主人公以性的方式来表述他所遇到的一切问题以及他对政治与社会的理解,乃至“使用下体思考”,这与导演电影风格成熟期以性场景为主的表达方式表面上存在很大不同,实则存在共同之处:关于性的观点最终归于三观的隐喻,归于对个体与社会的影射。
导演在之后的许多影片中都采用男性主人公中心视角,借助电影呈现导演自己非常个人化的体验与思考,在本片中是政治口号,在《爱恋》中是性观念,在《遁入虚无》中是嗑药后灵魂出窍的体验。观者的评判在这样的场合里显得无甚必要,但在早期,导演的口吻或许还未强烈到不容置喙。在本片最后,主人公只是将完全的悲剧式结局放在他的一念之间,而在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后他迅速在现实中作出妥协,瞬间反转形成强烈冲击力。在我看来,这种冲击力不单单是对现实世界带有温度的结局的强化,也同样强化了之前主人公想象中的悲剧结局的力量。这是因为,尽管导演插入了帕赫贝尔的卡农作为背景音乐,还一反贯穿全片的破碎镜头语言——镜头从对准主人公来到阳台眺望、女儿来拥抱他的场景转向对准街道,然后逐渐竖直调低镜头角度,整个镜头持续了较长时间没有切断,看起来很温暖,流露出一点作为导演另一面的浪漫;但是问题实质上的解决方案并没有被提出,主人公极端的想法只是在情绪转换中被暂时隐藏起来,我更愿意将从主人公移开而对准他物的镜头解读为导演避开了现实,给观众留下的是开放式结尾:前面的两种结局的分量是并重的,组成了对应于主人公多面性格的不同结局,也许还能有第三种、第四种……导演没有将他彻底的个人化进行到底,而借助妥协结局的温度将影片的基调往回拉了一点,并主动摆出了提供讨论的态度。
感谢猎户座组织的5月加斯帕·诺主题放映,本片是第三部放映的影片,前两部是《遁入虚无》和《爱恋》。
2020.05.19
《独自站立》影评(四):《孤军作战(Seul contre tous)》在地狱和天堂之间滑行
题记:
谁都有可能在瞬间失去一切,谁也可能在瞬间赢回一切
――――卡夫卡·陆(KavkaLu)
http://images.amazon.com/images/P/B00005K9O8.01.LZZZZZZZ.jpg
自卡夫卡在城堡前指出了我们家园的尴尬,自卡谬告诉我们局外的处境时,只要你花一丁点时间思索就会发现,境遇里的行走竟然如此茫然无措
《孤军作战(Seul contre tous)》是一部关于救赎的影片,他描绘了一次荒谬的青春期骚动造就的可怕后果和因此的负累,当一个生命到了50岁的年纪,大多数人已经对于生活习以为常,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偶然性犹如多米诺骨牌,当马肉贩子欣喜地看着自己女儿长大,父亲的成就感和含辛茹苦的辛酸让他十分疼惜他的弱智的女儿。这一切却是悲剧降临的原因。
导演加斯帕·诺 (Gaspar Noé)以他一贯的先锋画面和对于偶然性的剖析将当代社会生存状态的荒谬性展现给观众,女儿初潮带给他的灾难是一个单身父亲所无法回避的,那个被他暴扁一顿的男人却因此伤害赔偿而成了肉店的主人,一切那么突然,生命中的欢娱被偶然瞬间抽走,按部就班的生活和那一杯早上必喝的咖啡成为奢望,导演对于焦虑、人生虚无的恐惧以及压抑的了然让这部电影自始至终笼罩在令人窒息的氛围里,影片几乎没有阳光,红色的色调让人想到的是残忍,血腥以及失控之后犹如“斗牛”的男性暴躁,导演清晰看到环境因素和人际交往给个体造成的影响,同时,导演的可取之处在于他让暴虐的场景和布满血色的银幕震颤你的心灵,暴力的后果的严重性已经让最后无家可归的马肉贩子说得十分清楚,所以,在极端的死亡场景之后,导演选择了爱,选择了这个世界唯一可以战胜暴力和恐惧的力量,爱!
当马肉贩子走过漫长的人生弯路,虽然变得一无所有却终于见到了女儿,这比什么都重要,对于女儿的爱心、对于家庭的责任会让一个彷徨的男人走上正道。
这部关于人精神世界的电影是对于存在的逼视,导演通过许多偶然性的场景告诉观众,在失业率据高不下和缺乏沟通的社会暴力随处可见,许多暴力的初衷只是积郁的一次喷涌,随后,不堪收拾。
错误是连锁反应的,在闪回里我们看到了这个沉默寡言的男人不堪的往事,他的女人在孩子出生后不久离家出走,拉扯孩子的他面对的是一个不会说话的弱智女儿,曾经他是一个坚强的男人,为了这个苦命的孩子尽着一个父亲的职责。可,生命的玩笑让他失去了拥有过的一切,房子和他赖以生存的马肉店。
不要去激怒一个孤单的人,他就像一个火药桶在所有的压抑后寻找一个临爆点,不要去惹恼一个忧伤的父亲,相依为命的责任会让他在处理问题的时候看不清自己的位置。
导演让画面告诉观众他在护养女儿时的艰辛,这份沉重的个人体验给了这个中年男人巨大的压力,当压力被触发时往往会酿成人间悲剧。规避性格缺陷和压力的方法只有时间的磨砺,电影表达了马肉贩子否极泰来的过程,在咖啡馆因为羞辱而差一点再次陷阱命运的泥潭,当那个拿出猎枪的老板其实象征人争执的顶点,而这个顶点必须存在,对于死亡的畏惧和司法的认知会让生命重新选择,所以,马肉贩子选择了不再争吵,而这个细节和影片开始时他对那个“欺负”他女儿的男人拳打脚踢的场景是相互对照的,这表明了在偶然性里存在的障碍(规劝和生存敬畏底线)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里他同居的那个胖妇人起到了关键作用,他至少在家庭争执里明白了克制的重要,他选择离开胖妇是他生命重生的开始,而镜头特意让他回到青春冲动的那家旅馆是为了再次加深观众对于生命偶然性错误的认识,所有的悲剧几乎都是一瞬间造成的,这部电影有大量的插入字幕,它正印证着电影开始的那个年代,60年代疯狂的法国新浪潮主将戈达尔喜欢用的守法,字幕和呆照。而这部影片表现的是人物固执的态度,插入大量字幕来表明一个因为弱智女儿被人奸污的父亲愤怒的心情,那些占据整个银幕的字幕让我们感受人物对此反应的强烈。而许多全景深的构图和近景和特写镜头里支离破碎的镜头切割突出了冷漠的资本主义社会让生命的绝望,背景声里时常出现的枪击声音表明了主人公恍惚的心境和无处不在的暴力可能。
看这部电影需要有心里准备,神经脆弱的最好甭看,再好的主题需要经历人性炼狱的过程总是让人比较难以接受的。虽然,不是素食主义者的我们总归要吃动物的肉,可是,当你目睹他们被杀戮的一刻,你的眼睛能否对死亡惨烈的鲜血真的熟视无睹,《孤军作战》里屠马的场景是令人震惊的,这样的场景在法斯宾德的《一年十三个月》里出现过,食草动物的被屠永远碰撞着我们文明的底线。
导演加斯帕·诺来自阿根廷却一直在欧洲拍片,一个外来者的身份使得他可以看见别人已经熟视无睹的生活里的细微差异,在彬彬有礼的氛围里去找到实质冷漠的当代社会人际真相,观众不会忘记马肉贩子为了生活低三下四地寻求他人帮助,我们也无法忘记他不苟言笑的脸庞留下多少人世的刻痕,所有的发生都有一个心理渐变的历程,爆发只要一个念头而它的前期是人生的煎熬和无人可诉的悲情。
这部以章回形势和主观叙事为主的实验性文艺电影赢得了1998戛纳电影节的青睐,获得梅塞德斯-奔驰奖(Mercedes-Benz Award),到了2002年导演更推出了视像语言更加极端表现事物真相和幻觉的影片《不可撤消(Irreversible)》,对于先锋影像和喜欢思索本质的观众千万不要错过这位来自魔幻现实主义地界的另类导演。
或许,他真的把你吓到!……
【附录:影片资料】
《孤军作战》1998法国
导演: 加斯帕·诺 (Gaspar Noé)
主演:菲力浦·南宏Philippe Nahon、勃朗第·勒努瓦Blandine Lenoir
片长:126分钟
奖项:1998戛纳电影节梅塞德斯-奔驰奖(Mercedes-Benz Award),2001波士顿地下电影节大奖,1999阿根廷Buenos Aires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
个人评价:艺术性8.5,欣赏性8(一部重要的当代心理剖析影片)
2006年7月21日 星期五 下午23时15分 初伏云间 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email protected]
邮箱: [email protected]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