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柏林》是一部由MikheilChiaureli执导,MikheilGelovaniBorisAndreyevMarinaKovalyo主演的一部战争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攻克柏林》精选点评:●水平实在太差
《攻克柏林》是一部由Mikheil Chiaureli执导,Mikheil Gelovani / Boris Andreyev / Marina Kovalyo主演的一部战争 / 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攻克柏林》精选点评:
●水平实在太差
●稍微过度解读一些,就是揭示了舞台剧表演方式之衰落的历史必然。
●战争场面宏大,斯大林同志跟个雕塑一样
●无限美化的斯大林. 艺术在那个年代是必须服务与政治舆论的,从俄国人的portray出发,算是一部好电影,最后插红旗的画面很宏伟.
●太老了……
●我是为了看元首的!!!~
●苏联“样板戏”,万岁救不了自己。
●带有传统舞台剧风格的战争影片,场景设计、镜头运作、情节安排都较为古朴典雅。影片对希特勒的塑造相当成功,教科书级别的战争狂人形象影响颇深。相比之下,苏联最高统帅部和普通战士的线索就很平淡了。片尾虚构的斯大林飞抵柏林场景为全片最为激动人心之处,激昂的音乐、欢呼的人群、飘扬的各国国旗、重聚首的恋人、平易近人的斯大林,将胜利的喜悦推向巅峰。
●歌功颂德拍斯大林马屁~
●斯大林、丘吉尔等:我们来自东北。
《攻克柏林》影评(一):通过女兵视角对普通民众的悲悯
很久之前看过,印象比较深的是,苏军在柏林城区节节推进时,德军为阻止苏军,放水漫灌地铁,导致大量德国民众溺亡。苏军女兵见此景忍不住哭泣.......在歌颂胜利的战争片,不惜着墨,通过女兵的视角,对虽是敌方但也是无辜民众,在大环境下的悲惨命运的悲悯......
当时我还在小学,就喜欢战争片里的打打杀杀,猛然间节奏慢下来,穿插了这个安静心酸的桥段......对我触动挺大的......
《攻克柏林》影评(二):柏林为什么陷落??
这部电影,说实话,看得很累,毕竟五个小时吗。但整个人的眼球却一直没有合上。说实话,给这个电影较差,是因为导演生硬地加上了斯大林还有希特勒的造型。本来应该是一部完美的战争爱情电影(主人公放下扳手成为红军,在柏林议会大楼上插上了伟大的苏维埃共和国国旗,然后再集中营中见到了心爱的,被纳粹德国掠走并奴役的爱人), 这下可好,谁是主角?是走起路来像个木头,眼睛一眨不眨的斯大林,还是像跳梁小丑般的希特勒?
假若排除这两个历史人物,这部电影,值得一赞。
可惜的是,艺术就是艺术,成为某个集团和Party的宣传工具后,艺术就沦为了二奶,屈服于“伟大的”主旋律下了。
《攻克柏林》影评(三):有条短评:“朱可夫作为司令员出现了好几次”。这个是中文字幕的讹误,剧中确实没有朱可夫,那个人是崔可夫
有条短评:“简介是瞎写的,朱可夫作为司令员出现了好几次”。这个是中文字幕的讹误,剧中是崔可夫不是朱可夫。崔可夫扮演者是 Boris Tenin
Cast
Mikheil Gelovani ... Iosef Stalin
oris Andreyev ... Alexei Ivanov nicknamed Aliocha
Vladimir Savelev ... Adolf Hitler (as V. Savelyev)
Marina Kovalyova ... Natasha Rumanyova Vasilnyeva (as M. Kovalyova)
M. Petrunkin ... Joseph Goebbels
M. Novakova ... Eva Braun
Yuri Timoshenko ... Kostya Zavchenko (as G. Timoshenko)
A. Urasalyev ... Yusupov
ikolay Bogolyubov ... Factory Superintendent Kumchinsky
Jan Werich ... Hermann Goering (as Y. Verikh)
ofiya Giatsintova ... MRs Ivanov - Alexei's mother (as S. Giatsyntova)
K. Roden ... Charles Bedston
oris Tenin ... Gen. Chuikov
Viktor Stanitsyn ... British Prime Minister Winston Churchill
Oleg Frelikh ... U.S. President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攻克柏林》影评(四):攻克柏林的神话与现实——苏联战争电影中的柏林战役
原载于 《看电影·午夜场》2019年第6期,杂志社修改过后的题目为 《最后的战役——电影中的柏林战役之东方视角》:
1945年4月16日—5月8日,苏军进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最后的战役——柏林战役。在总攻柏林的行动中,苏军投入了250多万人、625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41600门火炮和7500架飞机。作为德国法西斯最后的挣扎,德军也投入了76万多人、1519辆坦克装甲战斗车辆、9303门火炮和2224架飞机。这场史诗般的战役,也成为了人类的浩劫。战役结束时,苏军有81116人阵亡或失踪,280251人负伤或患病,损失1997辆坦克和自行火炮、2108门火炮和917架飞机。德军有10万人阵亡、22万人负伤、48万人被俘。为了纪念这场象征着苏联红军伟大胜利的战役,苏联不止一次将其搬上银幕。
《攻克柏林》的兴衰
1950年,苏联上映了首部反映柏林战役的电影——《攻克柏林》,其也是苏联最早的彩色电影之一。当年,中国长春电影制片厂引进并译制了这部电影。
1946年,斯大林的御用导演米哈伊尔·恰乌列利与编剧彼得·帕夫连科夫已经合作完成了明显带有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电影《誓言》。7月,苏联影业部长伊万·布尔沙科夫指示他们联合打造《攻克柏林》,为1949年12月21日的斯大林70大寿献礼。当时,苏联准备以“斯大林的十次打击”为题,拍摄10部电影,展现斯大林在卫国战争中的丰功伟绩。《攻克柏林》是这个庞大电影计划的一部分。实际上,历史上的“十次打击”并不包括柏林战役。
在集权体制的支持下,恰乌列利得以征调1万名苏联临时演员到柏林进行拍摄,也雇佣了大量柏林当地平民出演“地铁洪水”片段。在冷战的背景下,他无法前往位于西柏林英军占领区的国会大厦进行拍摄。因此,国会大厦的战斗场景都是在德国巴伯尔斯贝格电影制片厂完成的。大量柏林废墟的镜头,是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城市废墟中拍摄的。莫斯科电影制片厂还建造了1平方公里的柏林市区场景,用来拍摄巷战场景。
斯大林非常在意出现了自己形象的电影。他亲自审阅了电影剧本的手稿,指出了几处语法错误,并删除了德国平民恐惧苏军而逃走的情节。最终,《攻克柏林》成为了斯大林个人崇拜的产物。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后,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新西兰电影制作人理查德·泰勒指出,在《攻克柏林》中,斯大林是唯一的决策者,战争胜利的功绩归他一人所有,其他形象要么是给他“打打下手”,要么是他的敌人。斯大林的沉着冷静与希特勒的歇斯底里,兴城了鲜明的对比。美国佛蒙特州大学历史学教授丹尼丝·扬布拉德教授表示,当时苏联只有三种英雄:死去的,伤残的,以及斯大林;1949年的电影《斯大林格勒战役》已经将斯大林塑造成了“首席战争英雄”,《攻克柏林》则要塑造“神话般的斯大林”。
所谓伴君如伴虎,恰乌列利的歌功颂德过犹不及。斯大林的女儿斯韦特兰娜·阿利卢耶娃回忆,乌列利曾试图劝说斯大林,允许在电影中加入斯大林的儿子雅科夫·朱加什维利牺牲的情节。德军杀害朱加什维利一直是斯大林的痛处,因此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恰乌列利的建议。女演员韦里科·安德佳佩雷德茨回忆,当时斯大林如此暴怒,以至于站在旁边得苏联秘密警察首脑拉夫连季·贝利亚慢慢地伸手掏枪,等待斯大林当场枪毙恰乌列利的命令。
1950年1月21日,斯大林生日1个月后,苏联公映了《攻克柏林》。当天也是列宁逝世26周年纪念日。苏联有3840万观众观看了这部电影。电影片尾,斯大林飞赴柏林,受到了苏军和各国人民“朝拜”式的欢迎。这个情节是虚构的,斯大林从未去过柏林。俄罗斯历史学家亚历山大·普罗霍罗夫认为,《攻克柏林》受到了德国法西斯宣传片的影响。无独有偶,英国高校影视协会的研究者约翰·赖利也表示,斯大林飞赴柏林的虚构,模仿了《意志的胜利》中希特勒飞抵慕尼黑的片段。不过,斯大林很欣赏这个虚构的片段。恰乌列利的女儿索菲科·恰乌列利回忆,当看到米哈伊尔·格洛瓦尼饰演的自己缓缓走下飞机时,斯大林擦去了眼角的泪水,并喃喃地说:“我真去过柏林就好了。”当时,导演恰乌列利明白,自己得救了。
斯大林走上神坛之际,朱可夫元帅的形象却遭到削弱。1946年,战功卓著的朱可夫元帅已经成了万众瞩目的英雄,功高盖主,为斯大林所不容。斯大林指责他“不谦虚,过于傲慢,把战争期间所有重大战役胜利的决定作用归功于己;怀着仇恨,准备网罗失意者和被撤职的司令员,从事反对政府和最高统帅部的活动。”在电影中,朱可夫的形象呆头呆脑,只会向斯大林要求兵力增援。斯大林飞赴柏林时,在柏林迎接斯大林的苏军将领中,甚至没有朱可夫。电影摄制和公映时,斯大林已经将朱可夫撤职,把他踢到了偏远的乌拉尔军区。
电影摄制时,冷战已经拉开帷幕。尽管冷战主要对抗的双方是美国与苏联,但电影对英国的丑化要甚于美国。英国首相丘吉尔成了严重驼背且阴险狡诈的政客,时刻不忘打压苏联。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形象没有被丑化,但看起来有些“天真”。这种设定确实基于历史的现实。在雅尔塔会议中,丘吉尔非常反感苏联势力向西扩展,极力维护英国在地中海的利益。罗斯福担心英国与苏联的矛盾会引起新的世界大战,为了维持联盟关系,他多次暗中对苏联进行退让。通过《租借法案》,美国向英国和苏联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支援,因此罗斯福成为了丘吉尔和斯大林之间的调停人,斯大林对罗斯福也表现得很尊敬。
相比之下,战争后期,英国与苏联的矛盾的确更明显。1945年4月,丘吉尔甚至下令制订代号为“不可思议”的作战计划——1945年7月1日,集结英军和美军47个师,将已经投降的德军编成12个师,向苏军发起突袭。1945年6月29日,苏联获得了丘吉尔制订“不可思议”行动计划的情报,调整了苏军的部署。当然,即使苏军没有获取相关情报,丘吉尔的计划也毫无可行性。在电影中,希特勒曾癫狂地高喊:“在伦敦,在华盛顿,我在替他们做事!”可见,此片段的设置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与其说是在纪念二战,不如说是在剑指冷战。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斯大林的十次打击”电影计划停止。贝利亚被捕后,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格奥尔基·马林科夫命令恰乌列利离开莫斯科,并禁止发行《攻克柏林》。1953年夏,苏联政府删去了电影中所有出现过贝利亚的片段。1956年2月25日,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发表了谴责斯大林个人崇拜的讲话。他斥责《攻克柏林》违背真实,违背历史。随后,这部电影在苏联遭禁,但中国依然放映。
《攻克柏林》片段,斯大林飞抵柏林,走出飞机向前来热烈欢迎的军民招手致意。实际上,斯大林从未去过柏林,这个片段是纯粹的虚构。《攻克柏林》片段,斯大林与前来迎接的苏军将领。从左至右分别为,苏军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司令罗科索夫斯基元帅,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科涅夫元帅和近卫第8集团军司令崔可夫中将。唯独少了战功卓著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司令朱可夫元帅。在现实中,朱可夫元帅已经被斯大林“打入冷宫”。《攻克柏林》片段,战火中的柏林勃兰登堡门,其顶端是胜利女神的铜像,街道上散落着德军遗弃的Pak 40式75毫米反坦克炮。《攻克柏林》片段,苏军攻占德国帝国国会大厦后,在其门前向天鸣枪,庆祝胜利。道具皆有成败
为了拍摄《攻克柏林》,苏军提供了5个步兵师、4个坦克营、193架飞机和45辆缴获的德军坦克。在电影中,它们消耗了150万公升的燃料。尽管投入巨大,但其道具仍然存在些许欠缺之处。
电影名为《攻克柏林》,但情节是从苏联卫国战争的爆发开始。在莫斯科保卫战的红场阅兵片段中,苏军步兵手中出现了1942年初才开始量产PPSh-41“波波沙”式7.62毫米冲锋枪。1941年11月7日,真正能出现在苏军步兵手中的只可能是PPD-38式或PPD-40式7.62毫米冲锋枪。1945年才列装的IS-3“斯大林”式重型坦克也在红场“穿越”而过,实际上应该出现的是T-34/76式中型坦克和KV-1式重型坦克。在莫斯科城外的战斗中,德军出现了长管75毫米炮型Pz IV式中型坦克,甚至是“虎”式重型坦克的残骸。这都是不符合史实的设定。1942年春,最先装备长管75毫米炮的Pz IV F2式中型坦克才开始出现在东线。1942年9月,“虎”式重型坦克才首次出战东线。
在莫斯科空战的片段中,制片方以同样具备纤细的机身与水平尾翼的苏军佩-2式轻型轰炸机,扮演了德军道尼尔-17式中型轰炸机。实际上,空战交火的部分是用模型拍摄的。其中出现了德军容克-88式快速轰炸机与做得有些“四不像”的亨克尔-111式中型轰炸机模型。1941年,这些轰炸机都是存在的。但是,苏军出动的拉-7式战斗机,则要1944年9月才可能出现在东线。更不可思议的是,德军轰炸机撤退时,竟然在机身呈水平的姿态下进行了转弯。这简直挑战了人类的物理定律。理论上,飞机转弯时,机身只能处于倾斜状态。如果想保持机身的水平状态进行转弯,转弯半径将大得惊人。只有线控状态下的飞机模型,才能沿着预定轨道进行水平转弯。
进入反攻阶段,片中出现苏军的装备就更符合史实了。包括T-34/85式中型坦克、ISU-122式坦克歼击车、ISU-152式自行火炮、“喀秋莎”式火箭炮、M1937式152毫米榴弹炮和M1942式76.2毫米反坦克炮等。苏军轻武器包括PPSh-41“波波沙”式7.62毫米冲锋枪、M1891/30“莫辛-纳甘”式7.62毫米步枪和DP式7.62毫米轻机枪。德军轻武器被简化为5种:P38式9毫米手枪、MP40式9毫米冲锋枪、K98k式7.92毫米步枪、MG34式7.92毫米通用机枪和“铁拳”式反坦克火箭筒。德军重武器方面,还出现了Pak 40式75毫米反坦克炮和Pak 43式88毫米反坦克炮,以及残骸状态的初期型Pz III式中型坦克。1945年,这种坦克已经不多见了。苏军攻打泽洛高地片段中出现的 “黑豹”式中型坦克,很可能是T-34/85改装而来的道具车。斯大林格勒胜利和苏军最初攻入柏林的片段中,都出现了涂有德军迷彩的IS-2“斯大林”式重型坦克,扮演德军“虎王”式重型坦克残骸。“虎王”出现在柏林战役是符合史实的,但出现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则完全不可能。
当年,中国长春电影制片厂对德军各种兵力编制的翻译,也不够准确。例如,将古德里安将军指挥的第2装甲集团军翻译成了“第2坦克军”,将党卫军翻译成苏联化的“近卫军”,将党卫军第11装甲军翻译成“第11坦克兵团”,将国防军第56装甲军翻译成“第56坦克兵团”等。
《攻克柏林》片段,1941年11月7日,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苏军IS-3“斯大林”式重型坦克参加阅兵式,气势雄浑地开过红场。实际上,这种坦克1945年才列装,不可能出现在1941年的红场阅兵式中。《攻克柏林》片段,苏军T-34/85式中型坦克冲过德军遗弃的Pak 40式75毫米反坦克炮(近)和Pak 43式88毫米反坦克炮(远)。《攻克柏林》片段,苏军攻上泽洛高地,德军“黑豹”式中型坦克的残骸,改装自苏军T-34/85式中型坦克。《攻克柏林》片段,在泽洛高地上,处于车体掩蔽状态的德军“猎豹”式坦克歼击车(近)与“黑豹”式中型坦克(远)。从炮管的长度可以判断,它们并非真正的“猎豹”和“黑豹”。这些道具车的真实身份,十分耐人寻味。“再”攻柏林
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摄制的《最长的一天》为代表的西方战争电影,使苏联感到错愕和沮丧——这些电影都不涉及苏联在二战中的功绩。实际上根本没必要错愕和沮丧,因为苏联战争电影也同样会忽略西方盟军的作用。1965年,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召集国防部、财政部和文化部举行会议,决定要拍摄“不朽史诗”级系列电影《解放》,反映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作用。《解放》的导演尤里▪奥泽罗夫是参加过二战的苏军老兵。他表示,自己无法接受西方战争电影对苏联的忽视,因此接过了执导任务。
第4集《柏林之战》与第5集《最后一击》都涉及柏林战役。巷战场景基本是在柏林市区拍摄的。民主德国外交部部长奥托▪文策尔批准制片方使用柏林御林广场的废墟。导演指挥2000多名工作人员,围拢出来一片区域,将一座废弃的古旧城堡,作为德国帝国国会大厦。苏军将红旗插上帝国国会大厦的片段是在柏林克罗伊茨堡区威廉大街拍摄的。国会大厦的室内争夺战是在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地铁争夺战是在莫斯科的地铁中拍摄的,美术指导亚历山大▪米亚赫科夫在那里重建了柏林的凯泽霍夫地铁站。对在《解放》中出演希特勒,民主德国演员弗里茨▪迪茨多少有些抵触。他已经三次出演希特勒,很不希望自己的表演固化。
《柏林之战》与《最后一击》共发行了1341部拷贝,苏联国内观众达2800万人次。然而,这却是《解放》系列电影中最低的。杨布拉德教授认为,考虑到电影进行过史无前例的公共关系宣传,以及苏联共产党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观众购票,这两集的票房可谓惨淡。苏联电影摄制者协会成员拉扎尔▪拉扎列夫认为,《解放》倒退回了赫鲁晓夫“解冻”时期之前的宣传片风格,成了“现代版的《攻克柏林》”。
不过,《解放》仍然对笔者有着特殊的意义。1995年,适逢二战胜利纪念50周年,多家电视台曾轮番放映了《解放》,以及多部苏联卫国战争电影与《解放》重新剪辑成的系列电影《世纪的悲剧》。当时,还在上小学的笔者,被其宏大的战争场景深深震撼和吸引。《解放》和《世纪的悲剧》也成了笔者难忘的童年记忆之一。
《解放:柏林之战》海报,两名演员分别饰演朱可夫元帅(前)和科涅夫元帅(后)。《解放:最后一击》海报虚构与史实
《柏林之战》以1945年1月12日发起的维斯瓦河—奥德河战役为序幕。T-34/85式中型坦克自然必不可少,但也“穿越”地出现了1945年3月才列装的SU-100式坦克歼击车,应该是在扮演外形与之极为相似的SU-85式坦克歼击车。IS-3“斯大林”式重型坦克扮演了IS-2“斯大林”式重型坦克。实际上,IS-3“斯大林”并未来得及参加柏林战役。战后才有的T-55式主战坦克也在苏军坦克群中“打酱油”路过。20世纪50年代,苏军才的装备的BTR-152轮式装甲车出现在电影中,扮演二战中美军支援给苏军的M3A1式装甲侦察车。更多出场的苏军轻武器,包括带有车轮和防盾的M1910“马克沁”式7.62毫米重机枪与SG43“郭留诺夫”式7.62毫米重机枪。
在涉及雅尔塔会议的片段中,《柏林之战》对丘吉尔和罗斯福的丑化程度,远不及《攻克柏林》,但仍然以虚构的方式抬高了苏联和斯大林的“光辉形象”——在瑞士的苏联特工拍到了德军沃尔夫少将与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瞒着苏联”单独进行秘密和谈的照片。斯大林出示了这张照片后,丘吉尔和斯大林百般抵赖。当着他们的面,斯大林“优雅”地撕掉了照片,表示不予追究并强调和平的珍贵。在真实的历史中,盟军与德军的这次秘密会谈称为“日升”行动或“填字游戏”行动。不符合史实之处在于,这次秘密会谈发生在雅尔塔会议之后,而不是雅尔塔会议之前或期间,电影中的斯大林也就不可能拿到这张照片。其次,美国和英国并未隐瞒这次会谈,早已通知了苏联。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称苏联政府不反对这次会谈,但提出应该有苏联代表参加,结果遭到了美国和英国的拒绝。随后,莫洛托夫表示,西方盟国与德国单独媾和,令人无法接受。
令人欣慰的是,《解放》终于纠正了《攻克柏林》对朱可夫元帅的贬低,重新塑造了坚毅、果断、深谋远虑的朱可夫元帅形象。在《柏林之战》中,苏军攻打德军泽洛高地的片段,朱可夫元帅使用了大量的防空探照灯,以致盲德军。历史上,在攻打泽洛高地的战斗中,苏军的确动用了143部防空探照灯。但是,在一定程度迷惑了德军的同时,防空探照灯的强光也造成了苏军自身的混乱。而且,电影未免将这段战斗拍得过于轻松。泽洛高地号称“柏林之锁”,守卫在此的德军第9集团军是精锐兵力与老弱病残的混杂,但居高临下,且高地下方地形复杂,不利于机械化部队行动。在攻打泽洛高地的战斗中,具有绝对兵力优势的苏军伤亡3万多人,损失了743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在《最后一击》中,苏军攻打德国帝国国会大厦的片段,苏军步兵多次使用了缴获的“铁拳”式反坦克火箭筒,是非常符合史实的设定。苏军大量配发缴获的“铁拳”,广泛用于攻坚战。甚至在占领了生产“铁拳”的德军兵工厂后,继续生产以装备苏军。《攻克柏林》和《最后一击》都将苏军在国会大厦插上“胜利旗”的片段设定在白天。其中,《最后一击》还将插旗日期设定为5月1日。真实的历史中,国会大厦屋顶的战斗持续到了4月30日22时50分,因此插旗行动是在4月30日夜间进行的。当时并未留下照片,所有的相关照片都是后来的摆拍。最早的“胜利旗”也仅仅是一面普通的红旗,没有其他装饰,而不是像两部电影中那样带有金色的五星和镰刀铁锤标志。现存的“胜利旗”有银色的五星和镰刀铁锤标志、银色的部队番号,都是后加上去的。
《攻克柏林》中并未具体说明负责插旗的部队,只称为“近卫军士兵”。与此最为接近的是著名照片《红旗插上国会大厦》。当时,战斗已经停止,苏军近卫第8集团军近卫第29步兵军近卫第82步兵师的侦察兵,将红旗插上国会大厦,完成了这次著名的摆拍。历史上,真正最早将胜利旗插上国会大厦屋顶的是苏军第3突击集团军第79步兵军第150步兵师第756步兵团第1步兵营。《最后一击》中负责插旗的部队就是第150步兵师,但向朱可夫元帅报告胜利消息的人,却是近卫第8集团军司令崔可夫中将,实际上应该是第3突击集团军司令库兹涅佐夫中将。
《解放:柏林之战》片段,在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中,苏军SU-100式坦克歼击车扮演SU-85式坦克歼击车,向德军发起进攻。背景中还有1辆T-55式主战坦克“打酱油”路过。《解放:柏林之战》片段,苏军BTR-152轮式装甲车扮演美制M3A1式装甲侦察车,抵达柏林近郊。《解放:柏林之战》片段,德军“虎”式重型坦克道具车,改装自苏军T-44式中型坦克。《解放:柏林之战》片段,苏军IS-3“斯大林”式重型坦克扮演IS-2“斯大林”式重型坦克,向德军发起进攻。《解放:最后一击》片段,在攻打泽洛高地的战斗中,苏军M1938式122毫米榴弹炮猛轰德军阵地。《解放:最后一击》片段,在柏林巷战中,德军“人民冲锋队”队员使用“铁拳”式反坦克火箭筒瞄准苏军T-34/85式中型坦克。《解放:最后一击》片段,在进攻德国帝国国会大厦的战斗中,苏军步兵手提两支“铁拳”式反坦克火箭筒迅速跑过。《攻克柏林》片段,苏军“近卫军”战士手握“胜利旗”,冲向德国帝国国会大厦,背景中的坦克是IS-3“斯大林”式重型坦克扮演的德军“虎王”式重型坦克。在实战中,如此张扬地举着红旗冲锋无异于“自杀”。相比之下,《解放:最后一击》的细节处理得更好,苏军步兵是手持用草绿色的布包裹起来的红旗《攻克柏林》片段,苏军将“胜利旗”插上德国帝国国会大厦屋顶。真实的历史中,最早的插旗行动是在夜间进行的,而不是电影中设定的白天。著名的摆拍历史照片《红旗插上国会大厦》,经常被作为苏军取得柏林战役胜利的象征。实际上,这张照片很不“和谐”——在石柱下站立的苏军军官,两个手腕上各戴着一副手表,显然是从德国平民那里掠夺来的“战利品”。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