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之后》是一部由加埃尔·莫雷尔执导,凯瑟琳·德纳芙ThomasDumerchez吉·马尔尚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在他之后》精选点评:●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3OTg
《在他之后》是一部由加埃尔·莫雷尔执导,凯瑟琳·德纳芙 / Thomas Dumerchez / 吉·马尔尚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他之后》精选点评: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3OTgwODM2.html
●到底想怎样
●deneuve永远都是女神样~连精神病都不忍心让我唾弃~
●Catherine Deneuve撑起一部电影
●人要是走了,难过的总是别人
●CD还要演多少部戏
●故事有点奇怪,但是喜欢其清谈的不着痕迹的的讲述,和好听的蜻蜓点水的配乐
●9/12/2007 - 第36屆法國電影節. 題材和All About My Mother一樣, 處理手法不同, 然有異曲同功之妙.
●小男主绿色的眼睛实在迷人。
●Deneuve又一心碎母亲的角色,儿子的扮演很...俊美,去扮装舞会前那桃红色的裙子一套...萌得我口水哗啦啦,这么一个帅哥就那么几个镜头就死了,留下伤心欲绝又内疚的小攻...
《在他之后》影评(一):白发人送黑发人
本来是准备看一部母亲在儿子死后与儿子的好友共谱不伦恋曲的电影(因为导演是Gael Morel好不好),结果就跟随(憔悴依然美的)Catherine Deneuve走了一遍白发人送黑发人难以释怀的心路历程。老太太放不下儿子,就把一腔感情寄托在儿子的朋友身上,最后发展到每当看到和儿子年龄相仿的男孩就想跟着他走一走。是有多可怜啊。我是不大看内心戏的,但此片好在够现实,比“城里城外”、“心灵花园”什么的高级多了,所以我还真的跟着哭了一哭。
《在他之后》影评(二):又见相似作品
我是看了 Christophe Honoré和Gaël Morel的另外一部作品"les chasons d'amour巴黎小情歌”再来看这部作品的。
这两个可爱的男人。拍属于巴黎的一个又一个故事。
这部电影不由的让我想起"La stanza del figlio儿子的房间”。导演 Nanni Moretti自编自导自演并且获得金棕榈大奖的作品。
一个由父亲的角度,一个借由母亲的角度。同样是意外死去的儿子,同样是外地来的儿子的女友。从一个又一个角度来告诉观众儿子原来是什么样。
这片子很巧妙的是对于Mathieu好友Franck与母亲的关系处理。母亲将对儿子的情感转移到Franck身上。失去儿子的单身母亲失去了依靠,希望寄托在了儿子的好友又是肇事司机身上。这条感情线似乎有些斯德哥尔摩情节,而这也是Christophe Honoré和Gaël Morel的电影中都会出现的道德犯罪感以及异常的母爱。
我爱这样的法国电影~哈哈
《在他之后》影评(三):迷失
幸好提前看过预告片,不然的话开场那一幕还真的让我笑了出来
不过既然知道了电影的基调,就带着阴郁的心情去看了
果然,没多久,车祸发生了,Camille的儿子因车祸而去世,悲恸以至于无泪……对着前夫,在他怀里痛哭;开口,却说不出一句话……
见过儿子最后一面,独自开车到了出事现场,趴在那颗还沾着儿子血迹的树上,拼命的想抹掉那些痕迹,直到自己的手指磨出血迹
葬礼之后,家人朋友聚在她家里怀念她的儿子,她却又开车去了车祸现场,其实这个时候就是一个暗示了,这棵树就是她心里抹不掉的阴影
儿子的好友带着一束向日葵坐在那里,为自己成为好友去世的肇事者自责难过……Camille把他带到家里,她说:我只知道他是我儿子的好友
她不能抑制自己的去接近这个男孩子,帮助他,好似在他身上要找回某种失去儿子的补偿一样
她为了要他去学校上课,雇用他到自己的书店做半工解决他的经济困难
她要他在儿子车祸的路上疯狂的飚车,只是为了想知道车祸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她整天的守在他家楼下,给他打电话
她叫他一起去看演唱会,其实她本来对这些都没有兴趣
除此之外,她最经常做的就是到儿子车祸的那棵树那里……
她的生活就像失去了方向,不知道以后的路要怎么走,就如电影里最经常出现的几句对白一样,“我们要怎么办”“不知道”
最终,她无法忍受那棵树留下的阴影,带了儿子的好友,一把火烧掉了那棵树,火光燃起的时候,其实她心里还是没能解脱
她依然在迷失,她不再关心身边的事情,前夫,女儿,新出生的外孙女……她在担心因为当时一起纵火而被关在监狱里的儿子好友,他在Camille的生活里消失了
这种复杂的心理和关系让周围的人无法理解,当她终于有一日接到电话,知道了他的去向,踏上了去异国的路。她看着他在旅馆里沉睡,这一刻,她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了么?
《在他之后》影评(四):爱就放他一码
一位 离异的母亲,独生子在车祸中丧生——坐着好友驾驶的车子,撞上一棵大树……
法国电影《他走之后》就是这样开始的。白发人送黑发人——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了:母亲悲恸以至于无泪,在前夫怀里痛哭;开口,却说不出一句话…… 她独自开车到了出事现场,趴在那棵还沾着儿子血迹的树抚摸着,拼命想抹掉那些痕迹。当亲人们在家里缅怀逝者,她又去了车祸现场,带回了正在那里自责的肇事者。亲人们一下子难以接受,但母亲坚持说:“我只知道他是我儿子的好朋友”。影片的矛盾冲突就由此展开。
从此,她就把对儿子的爱寄托在了这个年轻人身上。
她去大学里了解他学习的情况;
知道他家境不好,便让他在自己开设的书店里打工,半工半读;
她常常站在他家门口,给他打电话,安慰他,鼓励他。……
如果电影在这儿结束,我们会被这位母亲无私的情怀、大爱的慈悲所感动;可是往下看,味道就开始不对了。 她要他在儿子出车祸的路上疯狂地飚车,只是为了想知道车祸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
她要他一起去看演唱会,尽管自己并不喜欢摇滚;
她无法忍受那棵树留下的阴影,带了他,一把火烧掉了那棵树,以至因纵火而坐了牢。
牢里出来,她又千方百计打听到了他的去处。电影的最后是她找到了他。她是一脸欣喜,心花怒放,而他,是失望?是惊愕?是悲伤?那就说不清楚了。
没有谁会怀疑母亲的爱,她是在这个孩子身上来补偿对儿子的爱。可是,她没有想到,这种爱对年轻人来说意味着一种极大的压力,永远在提醒他犯的那个无法弥补的错误,也意味着这个年轻人将永远生活在阴影之中。这是生活里无法承受之重,这“重”是会压得人发疯,逼得人……杀人的!而母亲自己也迷失了生活的方向,对周围的一切再不关心,包括那经营的书店,甚至女儿和刚出世的外孙女。她毁了别人,也毁了自己。
啊,啊,爱,却毁了自己深爱的人。这是多么不可思议又多么可怕的事呀!其实要避免又极简单,那就是“放他(她)一码”,让他(她)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天空,那才是堪比蓝天海洋的爱了!
那位法国母亲可能有心理疾病,但是,在我们生活里有时也会遇到一种执着得可悲的爱。表姐夫去世后,表姐每年冬天去厦门、夏天去天目山,她跟一帮朋友像候鸟一样徙居,她是不愿回到西湖畔的家,她说那里有着太多的和丈夫共同生活的痕迹。表弟妹劝她把屋子好好拾掇、装修,她不肯;姐夫的骨灰盒至今还没有入土安葬,放在床头柜上。吞噬灵魂的悲伤使她的性格慢慢怪异,以至和子女都有了隔阂……真挚的爱让我们嗟叹不已,可我真想劝劝她:入地安葬,放姐夫的灵魂上天吧。他可不希望你像现在这样活着。忘了他,过自己的好日子——这才是他的心愿。
别把子女像风筝线那样永远攥在自己的手里,放他飞翔;
亲有度,密有间,夫妻有自己的空间和圈子,无需日夜耳鬓厮磨;
再好的朋友也不必“合穿一条裤子”,合用一双筷子……
爱,就放他一码。只因为,在广阔空间里,你爱的人才是快乐的;只因为,那样的爱才是自由、绵长的。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