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的历史》是一本由梁思成著林洙编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0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佛像的历史》精选点评:●梁思成未完成之作,还是看中国雕塑史比较靠谱吧盆友。●语言优美,通俗易懂,读个简史
《佛像的历史》是一本由梁思成 著 / 林洙 编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0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佛像的历史》精选点评:
●梁思成未完成之作,还是看中国雕塑史比较靠谱吧盆友。
●语言优美,通俗易懂,读个简史,这本就够了。
●宗教总会沦为统治者的工具,一旦有了反骨立刻铲除,于是轰轰烈烈的灭佛造佛一次又一次。纵观全书,最与现代审美接近的还是唐朝造像,动感、写实以及富有生活气息,真美。
●看完种草了好多地方,云岗啊,天龙寺啊,大足啊,严华寺啊,龙门啊。遗憾就是要是图片是彩色的就更好了,不过当时的条件拍成这样已经很好了,然后就是又挖到了一些梁思成,林徽因,林洙的八卦……
●学贯中西,其中那个涅婆是湿婆吗?
●颇有所获。梁的文字太好了。又美又有灵性,给外行人看也不费力。关键里边大量图片啊!!好几张美的不得了啊,栩栩如生。
●最近最想读的一本书了,快点寄到吧
●到底是梁思成先生继室的一片心意。瑕不掩瑜。
●梁思成先生,如果您未曾去过古原州的须弥山,替您感到惋惜。而您去过、我没去过的石窟,我也争取一一到访:)
●虽然是未竟稿,内容不详细也可以理解,但是整体文字和脉络真的无法给到更高分了。可怜梁先生的考证工作了。
《佛像的历史》读后感(一):疑似伪书
在翻看这本书的时候,发现错别字颇多。
在描述佛教造像历史,叙述历史背景时候,大段引用史籍,并且是不加引号,不加注释的引用。同时也未作翻译处理,导致人称混乱,让人一头雾水。
排版也颇失水准,文字当紧凑不紧凑,图片排练也是,导致书页中间多有无谓的留白并且文字断裂。
《佛像的历史》读后感(二):泥石知音
在山西时,泥塑之精彩自然引人注目再三,今从专家的口吻中了解到它的渊源流传,开卷有益:乃知阅历仍属有限,设想当日如果乍见一二唐宋佳构,无疑将带来更强的吸引力,此其一;乃知清净与庄严的营造用心,千古如一,未因时空而变化,假如徒见形象之精彩,未省神韵之所在,未可言泥石知音也,此其二;前辈智者的幸福观,其实已经暗寓在泥胎石雕中了。
《佛像的历史》读后感(三):艺之美,识之趣
感谢林沫先生能促成此书出版,较之三联版的雕塑史更具可读性和思考品鉴的空间。
至于本书的语言嘛,在梁先生一生所记之美面前也就显得不是很重要了。
想来也就是百年之事,如书赠页中那尊古佛,多少精美绝伦的造像或已不存于世了。
凡事先知其趣,才可明其道。懂了这份艺术的可贵,才能更好的去思考和探索。思“梁陈方案”于今,不能不表示有些遗憾。
林沫先生的结文也是颇具意味的文段。
本人虽不是建筑专业出身,但建筑雕塑与人生活不可细分,能识其中之趣倒也算是件幸事。在此希望能推荐这本好书于各位同道之人。
《佛像的历史》读后感(四):未成之作
这其实是梁思成,梁公,一本未完成的书,原是梁公想写中国雕塑史的一部分,因文化大革命种种挫折,后梁公不幸病逝,终无写成。
后来梁公的第二任妻子林洙,将留下文稿整理成册,编成这佛像的历史
此书基本上是功能性的,基本就雕塑谈雕塑,牵连伴随雕塑的历史。更多是记录雕塑地点形态年代,而且也无后人续写,单凭梁公剩存的书稿,略显单薄,幸而此书图片甚多,看图解字,倒不至于生硬难读。
看完倒想想亲自走走梁公的考察旅程,虽知现保存的比梁公当时更稀少了,但想往后可能连看也无得看,所以还是非去不可以,感受各个年代遗留下来的艺术之美工。对于我人生想必大为开怀。
《佛像的历史》读后感(五):佛像的歷史
人如果眼界寬,知識就豐富,思想就活躍。關於佛像的歷史,大致年代和特色,因為看到一個話題,發現最早的犍陀羅的雕刻者是哪裡人呢,最後經過印證是希臘人,具體說應該是長期生活在印度的希臘人,久遠的亞歷山大征戰到印度附近帶來了會雕刻藝術的希臘人,哈哈哈,所以找到了這本書。
有照片和細節的講解,第一次接觸建築和雕刻的概念,還算好理解。獨樂寺倒是去過一次,朋友做慈善在那邊捐助了一個學校的圖書館一起去參加揭幕儀式,回程的路上,經過獨樂寺去觀看了一下。日本學者關野貞也有做過詳細的研究,主體觀音閣,是國內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閣樓,環境清靜。
雲岡、龍門石窟聽說過,不過沒有去過,算是遺憾,最想去敦煌莫高窟,觀看。記得什麼時候聽說一個新西蘭華裔畫家,賣了房子去敦煌做研究和臨摹,感覺敦煌對藝術家都有一種魔力。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