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大师》是一本由邢军纪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49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最后的大师》精选点评:●单论文笔作者写的有点拖沓,但能把那段史实重新完整呈现出来,还是震撼。最喜欢叶先生等人的日记摘引。想起
《最后的大师》是一本由邢军纪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49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后的大师》精选点评:
●单论文笔作者写的有点拖沓,但能把那段史实重新完整呈现出来,还是震撼。最喜欢叶先生等人的日记摘引。想起《活着》里面富贵被强拉去征军一段,被卷入历史洪流里的人实在是无力而绝望。
●写作业用的书。。。不为人所知的大师
●真正的教育大家,科学救国精神灵魂,中国人应该了解的大师。
●聊胜于无吧。不过不喜欢作者的文笔。
●清华百年校庆之时买了此书,很多章节片段让我潸然泪下,大师终究是大师。
●中国的脊梁
●有点儿做作,看着不是很舒服...
●有这么多人不知道叶先生,但大家都认识他的学生,他的学生的学生。读此书,就像找到一个源头,下面的科学界泰斗,中坚力量的大都会从这找到起点
●一本值得人们深思的书
●其实是没读过,就被人“借”走了,好在现在已经对这类书免疫了。
《最后的大师》读后感(一):最后的?
刚看完第一节,意气风发的少年从清华园毕业了, 满腔学问却不迂腐。满怀憧憬的迈向大洋彼岸的美国。虽然迫不及待的想看他接下来的人生起伏,只是因为知道他的晚景凄凉,才不想往下看,是‘文革’吗?个人命运从来就与整个大环境有密切关联,只是有历史总是会重复的,这是规律。
《最后的大师》读后感(二):大师的最后
一直看到中间都心有排斥,总觉作者写得不够专业,掺杂了太多自己的意见,行文中反反复复地强调叶先生多伟大啊。我心目中好的传记不应该是这样的。可越往后看,就越理解作者为何会如此了。因为纵是做了那么多,大师最后也还是成为了历史的牺牲品。作者也只有这样才能发泄出不平吧。叶先生安息!
《最后的大师》读后感(三):清华百年
借着2019年4月24日清华百年校庆的机会,花了5元邮费得到这本免费赠送的书。之前,我并不知道叶企孙是谁,更不知道他从事的领域与我何干。也许是贪小便宜吧,书也是多看无害,便下单了。
没想到尽是如此之快的到手。掂量着这本书的重量,感觉很沉重。似乎手捧的是叶企孙先生的一生。
我想,无论是谁,都是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读懂的吧。除了大师,又即便凡人。
《最后的大师》读后感(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很厚的一本传记看下来,发现我不太适合读这身后传记类型的书,看到一段作者特别高调歌颂的话,我心里就会纳闷:因为作者也只是采访与主人公认识的人才得到的认知,有些更是与主人公泛泛之交,这样认知与事实上有了很多层的传递,作者更应该尽量去记录而不好再去评价什么。这也是我一开始极大兴趣去想要通过这本书去了解这样的一位大师,等整本看下来,对作者有很多意见而影响我对整本书的感知的有些“舍本逐末”的阅读体会。
还是坚持读完了。对叶大师的生平有个基本了解,也很痛恨文革那段历史。套用胡适的话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也许有更过的事实无法通过了解历史去还原,可还是可以在有限的信息里去学习总结。这本书里学到的叶大师的气度,胸怀和心态,估计在这样的功利性社会一会就被遗忘了,可因为有这样的作品,所以可以不断提醒我们去珍惜那些品质。所以是我太挑剔了,作者写了这么多的字,做了这么多的调查访问,我只随手翻翻,也一样随便去评论。
好奇的Google了作者,有篇题为:十年辛苦为大师立传。又有大师的学生钱伟长推荐他为叶做传,这本书还是值得推荐的。我这样浏览一遍的读者自然体会不到很多深层次的情感,书里有很多细节很多主题,我只是初步了解,算对自己翻过这本书的一个交代,记录而已。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形容大师很贴切。
《最后的大师》读后感(五):一个不敢为自己过失道歉的民族不是个勇敢的民族
叶企孙这个名字,我最早是从柴静的一篇博客中知道的。好奇一个曾经教出那么多如雷贯耳大名的科学家的前辈,介绍其生平事迹的书和文章竟然那么少。借着拉手网团购的机会,得到此书,在空闲下来的时候静心看完,不由得想写下一些文字,纪念这位对整个中华民族有恩的人。这是一个让我们的生命得以繁衍不息而不是悲惨地终结于异族屠刀之下的伟大拯救者。
几千年之后,我们仍然会为那句“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而热血沸腾,而将这句话落到实处,让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在数千年之后依然能够不受外族欺辱,没有过人的品行、才华、眼光是万万做不到的。一个足球队的灵魂,是中场大师。一个民族的脊梁,不是政客、商人、勇士,是大师,是承前启后的宗师。
叶师一生,秉其“科技救国”之宗旨,依其人性之高尚,为业之精钻,兢兢业业地教出了众多科技领域的大家,为我们这个民族播撒了科技的种子。理学、工学这些我们这个民族所缺乏的东西,自叶师起,不断繁荣昌盛。
可悲的是,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述——当作者对叶师一无所知,钱老拍桌大怒:这就是我们中国!这就是我们中国!!恐怕很多人对其也是一无所知。为什么?因为我们不敢为加在叶老身上的那些罪孽而忏悔,不敢审视自己那卑怯的灵魂。那是多么肮脏的灵魂啊——是什么能让20几岁的年轻学生能够对70多高龄的前辈大打出手?是什么能让这些年轻人在叶师的高徒、卫星功臣的脖子上带上20多公斤的牌子?是什么让那些战士们在暗夜用石头将为自己提供子弹的人活活砸死?无人为此承担责任,甚至不许后人承认当时的愚昧与偏见。泪水迷蒙的双眼看到了那懦弱、自卑的丑恶人性。若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全部的人性,我耻于称自己为中国人。幸好,还有人勇于向民众呼喊、传播、纪念这位老人。作者本人,能在这个充满商业气氛的社会中,毕10年之功,在没有任何资助的情况下去写这个老人,让我对他充满了崇敬。作者在后记中写道:我们曾经太对不住叶先生了,我似乎在替所有生活在和平环境下的中国人还欠叶老的这个人情。这一刻,让我想起了叶老曾经为蒙冤的科学家们鸣不平。
叶老的精神永垂不朽!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