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新传读后感100字

发布时间: 2020-07-25 09:46:3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6

《苏东坡新传》是一本由李一冰著作,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0元,页数:10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苏东坡新传》读后感(一):简评《苏东坡新传》我读人物传记,最害怕因时空缘故出现大量陌生的内容,如若逐个查去,不免慢费

苏东坡新传读后感100字

  《苏东坡新传》是一本由李一冰著作,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0元,页数:10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苏东坡新传》读后感(一):简评《苏东坡新传》

  我读人物传记,最害怕因时空缘故出现大量陌生的内容,如若逐个查去,不免慢费,有时又未必正确或找得到;如若不去管它,往往读完也不过如吃了夹生饭,颇有似懂非懂之状。读李一冰先生所作《苏东坡新传》除去部分语言障碍,关涉苏氏年代之地理、制度、风俗等颇为详尽,参以广泛诗文,论述详备,如第69页描写苏轼在京师宜秋门所买住宅“南园”,院中格局、景物一一呈现,使人身临其境,又不得不感佩作者考究之细致、想象之全面。

  写传记,又难在客观叙事与主观情志的协调问题。作者主观情志太多,不免喧宾夺主;只是一味叙事,往往又失之无味。此书虽尚未读完,就其基于史料所作人物品评实在也可以给人以启迪,如苏轼与其父、弟母丧后同入京门求取官职,其中波折不断,不免折腰,如此这般似不合世人对苏轼潇洒超脱的印象,然苏有诗“平生负壮气,岂可遂尔休”,李一冰评说:“年轻的新科进士,对政治抱着无比的热忱和信心,认为现实政治的权力,具有广泛的改变一切的力量……进入权力世界,才能为生民的福祉做一番事业。”此言不仅道明一部分古代读书求仕者之心态,亦颇合当下一些年轻人的心态,两相参看,实有古今通融之感。

  文未读完,暂作如此评述。文中虽有错漏,至目前来看尚瑕不掩瑜。

  《苏东坡新传》读后感(二):一个纯粹知识分子的起伏人生

  

谈起中国的文人,苏轼无疑是其中一个代表,无论哪个时代,苏轼热似乎一直存在。很多人知道苏轼的豁达,但少有人知道他的坎坷,作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高级知识分子,苏轼其实活得相当辛苦起伏。其人生的跌宕,李一冰先生用了两厚本近千页的篇幅,也只是主要着墨了其被贬黄州以后半生的颠沛流离。

相比《苏东坡传》的另一位作者——林语堂,李一冰的名气也许小得多,但他所写的苏轼传记的风评却在读者圈内高于林语堂,这可能与作者在写传时的状态有关,彼时,被旧友陷害入狱的李一冰刚刚出狱,在书写乌台诗案后一度身陷囹圄最终否极泰来的苏轼时,多少代入了自己相似的心境。他将苏轼的人生以诗词为线索串联展开,读来一气呵成,有一种笑对沉浮的大气。

李一冰在书中概括了苏轼一生的三大目标,第一,艺术的创造冲动,第二,善善恶恶的道德勇气,第三,关心人类的苦难。这几大人生目标,共同构成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淑世精神”,“是生命中的长灯,无论发生何等残酷的遭遇,生命存在,此火不灭”。

苏轼的教育与早期的顺利投身仕途,离不开家中两位贤良女性的帮衬,一位是从小教他读历史的母亲程夫人,另一位是他的结发妻子,人情练达的王弗夫人。可惜,两位贤内助均早早地撒手人寰,后来也有了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感慨。

尽管无意青云直上,但苏轼的才华过人则让他注定不凡。苏轼参加省试,梅尧臣看到他的卷子,立刻拿给主考,欧阳修也对文章十分惊喜,但是因为卷子是封住的,他担心是自己门下的曾巩,为了避嫌把苏轼评为第二,后来又考了对义,苏轼便得到了第一。到了制科,传说中的魔鬼考试,苏轼得到了三等,这也是自有这样考试以后获得最高评价等级的第二人,第一二等本为虚设。后来欧阳修也是非常惜才,他对苏轼是不遗余力地扶持。

苏轼为官期间,是一个切实为百姓做实事的好父母官,也是一个敢于谏言,直面官场黑暗的勇者。而他的不世故、无心机,恰恰成为了苏轼的软肋,让他备受攻击,好在,苏轼倒也坦然,可从其《宝山昼睡》一诗中不难看出:七尺顽躯走世尘,十围便腹贮天真。此中空洞浑无物,何止容君数百人。

苏轼爱读陶渊明的诗,但他的豁达和陶渊明的淡泊明志还略有区别,他们一家其实都是“未入仕版,已怀归志”,因为农村破产,家业凋零,所以“三苏”才不得已走上了仕途。与其他过度世俗化的人们不同,苏轼相当纯粹,不为功名利禄,不为世俗荣宠,只为精神自由。

大概也只有苏轼,才能如此坦然地度过这样颠沛的一生,在人生的最后留下“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读书笔记

  《苏东坡新传》读后感(三):天津醉裹乾坤眼,只见双程不见苏。——读《苏东坡新传》有感

  

此套书由两本正文上下册、一本苏轼诗词小册子组成(适合碎片化阅读or装b),封面挺古色古香的,开本也比台版小,适合拿在手上翻阅。

此书的作者是李一冰先生,这读这本书之前我也不知道这个作家。好在正文之前,有一篇由张辉城写的《寻找李一冰》,大概知道了作者是杭州人,且此书写于狱中,李先生一生坎坷,和苏轼相似,也许基于这点,冥冥之中促使李先生完成了这本最好的东坡传记。

苏轼,对我们国人来说耳熟能详,老生常谈了吧,但大部分人或许只知道他是国宝级诗人,只会依稀会背几句他的诗吧,对其人其事一无所知。那么,跟着李一冰的文字,进入苏轼的世界吧。

第一章写的是苏轼出生成长的环境背景,以及一些亲属关系。其父苏洵生子不易,生了六个,三个夭折,苏轼是五儿子,苏辙是六儿子。苏轼十岁时就初露头角,能写文章。苏洵应乡试举人,离家后,都是苏轼的母亲程夫人亲自教育,且注重历史教育,认为能够明辨是非和培养品德。当然苏洵也注重教育,家庭氛围较好,为苏轼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后来,他的才华被张方平所欣赏。两人即是师生又是朋友,张还特地为了苏轼,给与自己政治立场相反的欧阳修写了封推荐信。苏轼等人赴京面谒后,文官考试得了第二名。不久,其母去世,“归来空堂,哭不见人”。兄弟俩生活清苦,印象最深的就是三白饭了,即白饭,白萝卜,白盐。正是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苏轼笔下时常流露浓厚的乡愁,怀乡之作,俯拾皆是。看完这一张,也能发现苏轼的侠义精神和淡泊名利。

第二章写了苏轼任职于凤霞期间的琐事。苏氏兄弟二十余年不曾分离,但 现在郑州不得不告别。这里还提到了件趣事:苏轼看到有人买了吴道子的作品, 知道父亲喜欢书画 ,但他没有吴道子的真迹 ,就用做官的积蓄 ,买了下来送给父亲 。这四扇门就成了老苏收藏中天字第一号珍品。在凤霞期间,苏轼还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善事,也结实了一个死对头 陈希亮,但陈其实是为了矫正苏轼少年早达的弊害。这张还提到了三人逝世:识大体的妻子王夫人去世,享年27,她在家勤俭谨肃,是丈夫的守护神,苏轼对妻子之死悲恸不已。对亡妻敬爱永远不衰。亡妻十一个月后,父死,苏轼辞赐银绢,为父求赐官爵。老师欧阳修也在这阶段逝世。

第三章主要写苏轼在杭州任官的经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耳熟能详的诗句就是苏 轼在杭州任官时创作的。虽说杭州环境优美,但苏轼也是忙于执法,几乎没有闲暇去游山玩水。苏轼刚到杭,情绪低落,但认识了僧官慧辩,烦恼才得以解脱。从此苏轼每游湖上,遍历寺院,远离功名利禄,与和尚为友。苏轼是一个爱喝酒的人,但他酒量不好,西湖盛产好茶,讲究茗饮,所以他改为大量喝茶。比如在寺院饱食斋饭,饭后午觉,一瓯清茶,最为享受,多么惬意。看完这章,更能感受到苏轼的为人豪迈,治事刚健不屈。做官时也出于良知和责任感,深入民间。不过后来苏轼担任山东差使,记得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密州多弃婴丢在荒野,苏轼于心不忍,筹出经费,凡是养不起婴儿的父母,政府给米六斗,父母养着养着,对孩子就会有了骨肉之爱,也就不会抛弃孩子了。由此可见苏轼的仁爱之心。

还有多章,就不剧透了,值得每一个读者去细细阅读。

本书讲述苏轼的一生,少年和壮年时写得较少,更多的笔墨在中年和老年上,凸显苏轼做官的不易,壮志难酬。在再一次的调任途中,他最终卒于归途,享年六十五岁。从意气风发一展宏图的少年到最后客死他乡的悲惨结局,苏轼这一生跌宕起伏,感受到了人生无常世间冷暖,但因为他的豁达,“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他乐得其所,留下灿烂了宋词的无数佳作。终其一生,也归满足了罢。

感谢李先生,带我们进入了苏轼的世界。我们终将会被历史的长河裹挟而去,但美好的人格始终会熠熠生辉,永垂不朽。

  《苏东坡新传》读后感(四):《苏东坡新传》编校后记

  

稍微了解李一冰先生,便可知其《苏东坡新传》实为忧患之作。是书以东坡诗词自述生平,考证引用巨细无遗,真实全面地还原苏东坡的一生,其价值和意义无须赘述。这也是我们决心引进台版出一个简体增订版的主要原因。

考虑到读者关心的编校问题,在这里就对原书情况和我们的编校工作做一个总体的说明,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后浪出版的《苏东坡新传》。

我们的版本是在台湾联经版第二版(2019年)的基础上做的编校,所以这里所说的书稿情况和校勘工作,主要是针对第二版而言。去年(2019年)联经又出了第三版,对校之下,发现第三版较第二版,虽也修订了不少错误,但第二版存在的许多问题还是没有修改过来,因此以下的校勘说明对购买联经第三版的读者亦可资参考。

概括而言,有如下几方面:

一、涉及人物的错误,包括人物姓名、字号、籍贯、事件、官职、辈分等方面,都可能有误。

1、姓名误。例如崔彦进,误作崔进彦;王沩之,误作王沩;董遇(三余读书),误作董迈;南唐先主李昪,误作“南唐先生李升”;欧阳棐,误为欧阳斐;林抃,误作林忭;等等。

2、字号误。刘述,字孝叔,误作季叔;刁约,字景纯,误作景仁;吴充,字冲卿,误作次卿;晁端友,字君成,误为“晁君成,字端友”;等等。

3、籍贯误。范滂为汝南征羌人,误为南阳新野人;贾耘老,湖州人,误作潮州人;等等。

4、人物和事件的关联有误。例如亲见《乌台诗案》真迹的应为周必大,误作陆游。又如,“苏轼希望将来与亡妻‘死能同穴 ’,所以 ‘惟子之坟,凿为二室,期与子同’。(《祭亡妻文》)”,按,此处所引诗文为苏洵《祭亡妻文》,写的是苏洵期望与程夫人“死能同穴”,而误为苏轼与王弗之事。

5、官职误。张方平以太子少师致仕,误作太子太保和太子少保(全书不统一);等等。

6、人物辈分、关系误。如曾季狸为南丰曾巩之弟曾宰之曾孙,误为“南丰曾巩之弟”;苏箪为苏迈之子,误为苏过之子。

二、地名有误

1、地名误。如彭城,误作鼓城;灵璧,误作灵壁;黟县,误作夥县;无锡的惠山,误为惠州;仁和县,误为仁知县;等等。

2、地名古今对应有误。宾州,应为今广西宾阳,误为广西柳州;康州,应为今广东德庆,误为广东庆德;等等。

三、时间有误

1、系年有误。如神宗赵顼被立为太子在治平三年(1066),误作治平元年(1064);王安石执政,请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在熙宁二年(1069),误为元祐二年(1087);朝云进入苏家在熙宁七年(1074),误作熙宁五年(1072);等等。

2、年号或年号系属有误。庆历七年,误作农历七年;端拱元年(988),误为元祐元年;宋太宗淳化四年(993),误为宋太祖淳化四年;等等。

四、常识、史实有误

如东坡书法“左低右高”,误作“左高右低”;晁无咎是苏门四学士中受知于苏轼最早的一人,误为“最晚”的一人;紫微省,误作紫薇省;永乐之战,误作永洛之战;等等。

五、名物有误

如眉山三苏祠的披风榭,误为披色榭;采花舫,误为采花船;苏轼题诗安济亭,误为通济亭;雩泉亭,误作云(雲)泉亭;宝庄严寺,误作宝藏严寺;等等。

以上几类主要错误之外的一般错误,姑且归为形近而误。如“征歌选色”,误为“征歌选邑”;“登车揽辔”,误为“登者揽辔”;体(體)貌,误为礼(禮)貌;户掾,误为户椽;荒林废沼,误为“荒林废治”;薛昌朝,误为薛昌期;掾属,误为椽属;二小诗,误为二小时(時);寒溪,误为寒豁;等等。这类问题原书较多,因此仅列举部分,权作提示。

另外,在诗文引用方面,原书多有省略之处、且与通行版本未必尽合。因作者已逝,不知所据是何版本(从诗词引文看,似乎有不同的版本来源),为尊重作者和本书原貌,故于省略、不同之处不予增补,谨修订实质性错误。

至于读者关心的是否有大量删节的问题,本书基本不存在,只是针对有些不符合规范的表述和措辞,略作调整和润饰,尽最大限度地保证书稿原貌。

考虑到是书写于1971年到1979年之间,历时八年,体量巨大,写作的素材又几乎全部源于资料摘抄和整理的读书笔记,最后集腋成裘,成书也是以手稿的形式。所以,无论是摘抄资料过程中的笔误,抑或是台版在录入时的错看误录,难免会出现一些非关作者学识和水平的错误,这点我们不能苛责。

此外,当时的写作条件也十分局限,作者可利用的资料和检索查证的便利程度远不如我们今日;而我们今日之编校,却是在拥有诸多便利之上勉力作出的一点工作。编校过程越不易,我们就越能体会李一冰先生写作之艰辛,以及这本书所凝聚的巨大心血与意志。

最后,因为编者水平的局限,本书难免还有各种错误,敬请广大读者指正。

后浪出版公司

2020年7月

  《苏东坡新传》读后感(五):八年心血力作,一生波澜曲折只在诗里见

  

清末作家刘鹗曾在《老残游记》序文中说道,天下至性至情的文章都是一种“哭泣”:

《离骚》是屈大夫的哭泣,《史记》是太史公之哭泣,《红楼梦》则是曹雪芹的哭泣。

贬谪黄州,是仕途坎坷的苏轼重要的人生节点,也是苏东坡文学高峰的开始。

在那里,苏东坡留下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诗句,将前半生的抱负以诗人的方式还给了黄州的江与月。

宋 苏轼 前赤壁赋

于是,苏轼成为了苏东坡,黄州因为诗人的驰骋翰墨成为了纵览千古风流人物的文学坐标。

对于李一冰而言——苏东坡并不只是横空出世的天才,更是一个狱中狼狈至极、虎口余生出狱后的士子,是一个从苦闷中走向旷达自在、从现实接二连三的无情打击走向一而再、再而三的意志坚强与生命韧性的东坡。

冥冥中的命运,使他与苏东坡之间发生了血肉相连的关系。

一、“我觉得父亲很寂寞”

与文人墨客挥洒才情的传记不同,《苏东坡新传》一书可谓是作者李一冰的忧患之作。

他所撰写的《苏东坡新传》并非从东坡出生写到老死,而是从中途写起,先写东坡四十四岁时贬谪黄州,彼时东坡甫经乌台诗案,遭小人陷害,入狱濒死,最后否极泰来,雨过天青之轻松与从容。

而这,也恰恰是李一冰先生蒙冤入狱四年,出狱后的心情。

李一冰先生全家福 摄于杭州 约1942年

李一冰自幼在家受自聘塾师之古文启蒙教育,奠基旧学基础,十五岁接触现代教育,毕业于浙江私立之江大学经济系。

而后留学日本明治大学经济系,陆续于新文学重要刊物发表白话散文。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杭州,是苏轼的第二故乡,也是李一冰的出生之地。

虽旅居海外多年,李一冰先生仍自称为杭人。

李一冰为写《苏东坡新传》所做长达四年的准备工作,皆在国民党的冤狱中完成的。

《苏东坡新传》 手稿

个中艰辛,竟是在这本书初次出版三十二年之后,作者已经去世了二十四年后,才由本书序作者张辉诚经过多年寻觅,最终写成《寻找李一冰》一文才使公众得知。

关于《苏东坡新传》的写作经过,作者曾自言道:

我写东坡在常润道中,初赏江南地方骀荡春光的这一段时,适值台北盛夏,挥汗如雨,我则伏案走笔,如从坡公同游罨画溪上,浑忘酷热,直至衣巾尽湿,而不改其乐。

李一冰先生

又有一次,狂风过境,窗外风声怒啸,一灯如豆,我则绕室徘徊,一心体味东坡渡海,“子孙恸哭于江边”的那幕惨剧。

曲折且相似的人生经历,让李一冰在苏东坡的一生中,看到了文人的真性情、率直和乐观,看到一肚子不合时宜,更看到了围绕其间的政治漩涡与小人诬陷。

“成固欣然,败亦可喜”、“瘴海炎陬,去若清凉之地”,李一冰所写的苏东坡不是豪情壮志的英雄,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李一冰将自己的悲辛穷厄镕铸在《苏东坡新传》之中,借东坡的行止来浇自己的块垒。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或许正是命运的定数,使得天降大任的道路必须如此酷烈。

二、一生波澜曲折只在诗里见

东坡那支天生健笔,似乎随时都在不停地挥洒。

学问既渊博,兴趣又那么广泛,虽经长时期“元祐党禁”的摧毁,但著述之丰。

东坡一生,历尽坎坷,常被命运摆布。

在极不自由的境地里,独行于荆天棘地之中,胸臆间积郁着一腔难平之气,如生芒角,非吐不快,他就在这痛苦而又孤独的人生路上,习于写诗。

综自青年时代,自蜀入汴开始,直至客死常州为止,四十余年,苏东坡不断写下的诗篇,传今者二千四百余首。

不论是当哭的长歌,还是欢愉的短唱,全是从他性情深处倾泻出来的真情实感,生命中自然流露的天真,在塑造人物形象这一工作上,此是血肉材料的无上宝库。

因此,尽管我们对苏东坡的诗词十分熟悉,但如果了解苏东坡却需要在在一字一句之间,推敲诗中蕴含的真意,在诗词中触摸苏东坡内心的喜怒哀乐。

诗言志,李一冰先生所著的《苏东坡新传》以东坡诗词为主线,让东坡和他真实的生命处境交融在一起。

李一冰对于苏诗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中国诗歌的传统,与西洋不同,抒情与叙事并重。东坡和杜甫一样,皆非纯粹的抒情诗人,而以写实为主。许多作品后面,常有特定的事实背景,或包涵独特的生活经验在内。若不明了他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地位,不体察他所遭遇的经验事实,就无法真正懂他的诗意。

而东坡一生的遭遇,却又甚不平凡。达则金马玉堂为帝王的师傅,开府州郡为封疆的大吏;穷则为大庾岭外的南荒逐客,桄榔林中食芋饮水的流人。

他见识过贵族门第里的骄奢淫乐,也体验过闾巷小民们的贫困和无助。

明 朱耷 东坡朝云图

明 唐寅 西园雅集图 局部

很少有人的生活经验,像他一样复杂,以一身而贯彻天堂和地狱两个绝对的境界,所以要熟知他的经验,就成为非常不易的功夫。

不能熟知他的经历,就不能充分了解苏诗;不能充分了解苏诗,就无法触摸到东坡内心感情的脉搏。

高文典论,常是披在外面的锦绣袍褂而已,不足尽以为据。

为写好《苏东坡新传》,李一冰先生下足了死功夫,不仅将苏诗熟记于心,更是参考了东坡文集和后人笔记等百余种资料,考证坚实,笔触细腻,还原一个真实、立体的东坡形象。

如此一来,《苏东坡新传》一书便完全不同于文学家驰骋其文采所写的东坡传记,更不像学者饾饤獭祭堆砌资料出来的传记——这样的情感表现,却又扎扎实实建立在一冰先生坚实的考证功力与文字驾驭能力之上。

一冰先生曾说:“不写一句没有根据的话。”足见其严谨。

这样的写法,很容易就让读者深受感动,因为他把自己的饱满情感灌进东坡形骸,他让东坡形象跃然纸上之外,更让读者深入东坡的内心世界,那个幽微难言的内心世界,他体会得最深刻、最具体、最实证。

三、典雅现代装帧 值得收藏

《苏东坡新传》一经问世,便深受读者的好评。旧版的豆瓣评分高达9.6分。

旧版更是一书难求,曾经在孔夫子网上炒至千元以上。

此次全新增订版的《苏东坡新传》,对旧版进行了重新校勘,最大程度上还原了《苏东坡新传》书稿的样貌。

在装帧上,采用了典雅与现代并行的装帧风格,封面选用纹理极强的手揉纸。

手工粘贴纹理温厚的环保幼棉,并烫金印鉴。

《苏东坡新传》文前还收入四色彩插,采用100g细腻纯质纸印刷,直观展现苏东坡及其相关的画像、作品。

全新增订版特别收录《寻找李一冰》和《缥缈孤鸿影──父亲与〈苏东坡新传〉》,追寻谜样作者和出版缘由。

附录中还包括《苏轼及宋朝大事年表》,方便苏东坡爱好者对照、索引。

除此之外,特别制作了东坡诗词本,以时间为顺序将苏东坡的诗词辑录在册。

现在购买,随书赠送给喜爱苏东坡的读者!

购买方式: https://h5.yit.com/r/product?product_id=788910&channel=194&utm_source=4.o1.6&utm_medium=chanpintuiwentupian

左侧为诗词,右侧留白,方便辑录下读书感受,也方便随身携带,随时翻阅欣赏苏东坡的经典诗词。

人生为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感谢李雍先生提供的手稿及照片

本文标题: 苏东坡新传读后感1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052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大师与玛格丽特(译注版)读后感精选暮雪上的晨星读后感锦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