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与未来世界哲学》是一本由冯友兰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020-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中国哲学与未来世界哲学》读后感(一):仇必和而解的太和哲学思想哲学这个词,英文名是Philosophy,意为
《中国哲学与未来世界哲学》是一本由冯友兰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020-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哲学与未来世界哲学》读后感(一):仇必和而解的太和哲学思想
哲学这个词,英文名是Philosophy,意为爱智慧,即一切来自人类的生活劳动中产生的经验结晶都应属于智慧的学说,属于哲学的范畴,因为,哲学本身就是对基本和普遍问题的研究,对世界观的理论体系。然而在西方人眼里,古代中国有思想,但无哲学,究其根本,一是东西方文化差异,一是体系二字的欠缺。千年文明古国从来不缺各种智慧,但缺少的是体系化的研究和广泛传播。是的,传播也很重要。象牙塔里的文献无人问津,也无人知晓,无人研究,约等于无。
手上的这本《中国哲学与未来世界哲学》是中国现代著名思想家冯友兰的著作。逝于1990的冯友兰,是近代中国以来中国能够建立自己哲学体系的少数几个哲学家之一,他的著作《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都是中国史学学术著作中的经典。
观察中国,观察世界,冯友兰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提出“世界哲学”的概念,讨论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的关系与异同,提出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互补性,将中国哲学纳入世界哲学的全球化之中。这种尝试将中国哲学推向了世界,将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可以说,这也是西方人系统了解中国哲学的一个途径。对冯友兰那个时代来说,他的著作是具有广泛影响的中国哲学史著作,也代表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最高水平。
冯友兰说:“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张载把辩证法的规律归纳为四句话:‘有像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正蒙·太和篇》)”,又根据残酷的阶级斗争的情况说了两个词,“仇必仇到底”(将革命进行到底)与“仇必和而解”。冯友兰认为,“张载说‘仇必和而解’,这个‘和’字,不是随便下的。‘和’是张载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张载认为,一个社会的正常状态是‘和’,宇宙的正常状态也是‘和’……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和’与‘同’不一样。‘同’不能容‘异’;‘和’不但能容‘异’,而且必须有‘异’,才能称其为‘和’……只有一种味道、一个声音,那是‘同’;各种味道,不同声音,配合起来,那是‘和’。”
在《中国哲学与未来世界哲学》一书中,冯友兰将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的未来归也为“仇必和而解”和“太和”。这是两个来源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辨证思想,“太和所谓道”、“仇必和而解”。“太和所谓道”将《周易》的太和思想提高到“道”的高度。太和,可以理解为和谐,人与自然,人与人的普遍和谐,万物嘉祉,天下太平。放于哲学范畴里,冯友兰则说,“‘仇必和而解’是客观的辩证法……人是最聪明、最有理性的动物,不会永远走‘仇必仇到底’那样的道路。这就是中国哲学的传统和世界哲学的未来。”
出生于1895年,1894年正是甲午战争爆发,这位几乎跨越一个世纪的老人看到太多的战争离散和斗争,毫无疑问,人类之间的纷争在这个世纪里达到一个新的顶峰。显然,冯友兰先生将自己对世界走向普遍和平的思想融于了著作之中。
《中国哲学与未来世界哲学》读后感(二):一切问题皆与哲学有关
几年前,曾有人极力推荐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其实在一些书单推荐中也曾经看到过那本书的名字,不过哲学这东西实在是太让人又爱又恨的了。通俗讲解哲学书籍看看也就罢了,这样的书籍让人感觉哲学并不是很神秘莫测的。可是冯友兰先生被誉为是哲学大家,其所著的书籍想必是专业性极强,读起来会不会让人难以理解?出于以上的考虑,一直到现在那本《中国哲学简史》我也没有去找来看,对于冯友兰先生的认知,也仅仅只是停留在他是著名的哲学家、哲史学家的认知上而已。
无所不包的“大家小书”怎能不收录冯友兰先生的著作?这本《中国哲学与未来世界哲学》也是冯友兰先生的著作之一。既然有幸收入囊中,那么倒是不妨试着读上一读,或许读起来并没有我之前所想象的那般难以理解的令人抓狂。
前一段时间读过一本《科学的故事》,作者在其著作中曾经提到冯友兰先生说过一句“中国没有科学,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门。”结果在这本书中收录的第三篇章就是《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看来那本书的作者是冯友兰先生的观点的拥护者,否则也不会借来论证自己的著作。
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学?
身为哲学家的冯友兰先生为何会得出一个看似与自己的研究对象毫不相干的结论?
哲学与科学之间又有何种关联?
在冯友兰先生看来“中国没有科学,是因为按照它自己的价值标准,它毫不需要。”而得出这个结论的根据,是由历来的中国价值标准来判断的。
通俗来讲,科学的发展反应的是物质的需求,而哲学的发展映射的则是精神上的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发展都会对现实生活的状况产生影响。
科学的发源地古希腊,科学的发展之地现代欧洲,二者力求认识自然、发展自然、控制自然,以此来寻求找到幸福与善念,而中国力求的是寻找自己内部的东西,在内心中寻求永久的和平。换而言之,中国的哲学观念与发展历史决定了中国思想是从心出发,并且是从各自的内心出发。中国的哲学家偏爱的是知觉得确实,而不是实际的概念。或许我们可以说,中国哲学中所讲究的人伦日用,决定了科学在曾经的中国大力发展不起来。
之前一直以为哲学所表达的只是思想上的内容,从未想到过哲学会与科学联系起来。其实细想起来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哲学本身就是对基本和普遍问题的研究,这其中自然也包含科学在内。或许我们可以认为,这世间的一切问题,皆与哲学有关。哲学虽然很多时候让人感到难以理解,但是偶尔读上一读,还是有颇有一番滋味在其中的。
《中国哲学与未来世界哲学》读后感(三):哲学思想的碰撞,或许为未来人类指明方向
自从1840年英国的坚船利炮攻破中国国门,签下屈辱的南京条约,中国人的心中一直都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曾经是泱泱大国的中国会这么落后,为什么近代中国在没有形成科学?这个曾经产生了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曾经也站在科学技术的前端,而那个时候欧洲还处在黑暗的中世纪。但是为什么科学在中国渐渐走向末路?欧洲反而经过了文艺复兴,走在了科学的前端。中国人经历一连串的战争失败,痛定思痛,想要学习外国,学习他们的科学技术。然而,中国落后的根源真的在于科学技术吗?
冯友兰试图在《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对中国哲学的历史及其后果的一种解释》一文中,试图从哲学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他将中国哲学分成了两种一般趋势,分别是“自然”——天,与“人为”——人。中国曾经的主流哲学学派,道、墨、儒则各自在天和人之间选择了自己的方向。
中国的道家讲究复归自然。他们认为道可以给万物自己的自然,在其自然中万物得到自己的满足。道家只看到自然状态好的方面,而坏的方面他们是看不到,他们认为任何人类道德社会制度都违反自然。政府也应该模仿自然。
而墨家的基本观念是功利,对于他来说有用才最重要。墨子认为,需要权威来调节人的行动。强调国家的功能和权威,作为正常生活的辅助手段。墨子和道家刚好相反,他认为人们应该做的是要摆脱自然。墨家说人是人格化的上帝,需要国家调节各种不同的个人意见。墨子的精神是一种科学精神的萌芽。
儒家刚好介于自然与人为两种极端道德观点中的中间,而在孔子之后儒家分成两种类型,一种以孟子为代表比较靠近自然;另一种以荀子为代表,比较靠近人为。儒家的看法是需要国家来发展人们的道德能力。
最终,最接近科学观点的墨家失败了,比较偏向认为的荀子学说也已经不存,而且从此永远消失。
中国在秦朝灭亡之后,先是主张黄老的道教思想,而后长期徘徊在儒释道之间。直到宋朝,有人将儒释道三者合一,成为一种新的哲学观传承至今。中国人力求认识自己,内部的东西在内心,寻求永久的和平,而现代欧洲则力求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控制自然。所以可见中国未曾发现科学方法是因为中国从思想从心出发,从个人的内心出发。西方是外向的,东方是内向的,西方强调我们有什么,东方强调我们是什么。我们有什么,是需要定量的,由此成为科学的原火;我们是什么,则不需要科学的精确性来确定。
除了从哲学出发探寻中国为何没有科学,另有人从文化和政治地理,气候,经济等等方面,对中国科学的落后作出了假说。过去了一百多年来,我们一边如魏源所说“师夷长技以制夷”,一方面受到西方的哲学、文化的巨大影响,甚至曾经一度提出全盘西化。
现在整个世界似乎陷入了一种特别混乱的状态,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我们无法知道,但是,对于外的追求似乎到了一个极限。我们是否应该考虑对内的追求,思考一下,我们不仅仅有什么,还应该更深入的思考我们是什么。东西方哲学思想的碰撞,或许能给混乱的人类指引新的方向。
《中国哲学与未来世界哲学》读后感(四):中国哲学落伍了吗?当然不
东西方哲学的研究者们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指出东方哲学——当然主要是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之间迥然相异的源头、形成过程及表现形式。似乎都有这样的固有印象:东方哲学虚虚实实、实实虚虚,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西方哲学一条脉络下来,梳理起来格外容易。大概,这样的特点毕竟是与东西方哲学的源头有着很大的关系。所谓,正如《论语·卫灵公》中所言:“道不同,不相为谋。”
但有一个人偏偏想说说这个问题,而这个人确实也有这个资格——他就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冯友兰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还获得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师从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约翰·杜威先生,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等书。作为一个学贯中西的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确实有足够的学术素养,对东西方哲学来一番评价。在《中国哲学与未来世界哲学》一书中,他就通过数篇小文进行了一番比较。
中国哲学当然源远流长,但总体而言,诸子百家绝对绕不过去,其中尤以道家、墨家和儒家为要。冯友兰先生认为,道家主张自然,反对人为;墨家主张人为,基本观念则是功利;而儒家主张中道,孔子之后的儒家,孟子和荀子又处在儒家的两端,孟子偏道,而荀子偏墨——他的结论则是,“无论他们学说的哪个方面,道家、墨家都在两个极端,儒家则在中间”。假如一个人对老子、庄子、墨子、孔子、孟子、荀子的学说还有不甚清晰之处的话,记住冯友兰先生的这个结论,那就几近于把握了道家、墨家和儒家学说的“精髓”了。
关于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区别,冯友兰先生认为,“与西方相比,中国虽然缺少清楚的思想,然而得到的补偿,却是有较多的理性的幸福”。这一点其实也可以从中国传统社会对宗教的态度略见端倪。东西方哲学虽然有各自不同之处,却显然不是互为水火的关系。按冯友兰先生的说法,则是,“如果人类将来日益聪明,想到他们需要内心的和平和幸福,他们就会转过来注意中国的智慧,而且必有所得”。不需要说得太多,这几句话确实已经说得足够中肯了。
所以学习中国哲学,其实诸子百家的学说都应该好好读一读、想一想。正是诸子百家启迪了后世,那是“根”;后世开枝散叶的过程,也是继承与发展的过程——有时未免走入一个死胡同;有时却呈现出升华的效果。明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其实反过来不妨可以理解为,要想成为“世界的”,首先就应该先成为“民族的”。所以,研究中国哲学,弄明白中国哲学的“面子”与“里子”,也才能明白未来世界哲学到底会是个什么样子——至少,不是西方哲学今天发展至今的样子。东西方哲学势必会有一个不断交融、发展的过程,定会随着人类社会、时代甚至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向前发展。
《中国哲学与未来世界哲学》读后感(五):哲学还是自己的好
2001年9月,德里达应邀来上海。
餐桌上,他说了一句:“中国有思想,但没有哲学”。考虑到国人的玻璃心,德里达接着补充说,思想和哲学并无高低之分。
中国哲学被人质疑,这不是第一次更不是最后一次。《哲学史讲演录》中,黑格尔则认为孔子的所谓哲学只是一些道德教条,而不是思辨的哲学。“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辩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
中西哲学看起来如此不同,它们怎么会都属于哲学呢?这就像是一个人怀疑孩子是不是自己亲生的。只要听到闲言碎语,就要争论一番。夜里回家端详着入睡的孩子,又要犯嘀咕。与西方哲学体系相比,中国哲学显得单薄,但它的分量绝不会轻于任何一个西方文明古国,这也是不得不辩的。冯友兰才会给西方人写一本《中国哲学史》。也有了这本《中国哲学与未来世界哲学》,让中国儒学“逻辑地”建立起来,
这本书辑录了演讲稿和论文编录。相信这本书的前提,仍旧是中国有无哲学、中西孰优孰劣的疑心症。字里行间也就免不了对自身存在合法性的过分敏感。如此反而束手束脚的展不开,处处显得拘谨。
第一,匡清本质,寻求自救。假设一种普世思想和终极目标,解释中西各不相同的途径,给自己寻一个立足之地。冯友兰讲中国哲学,总让人联想到费希特在柏林进行了14次《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拿破仑入侵、德意志溃败、政治上屈服之际,费希特呼吁德意志人自救:严肃生活,退回到本原的精神世界,由新教育着手来为德意志的复苏做准备,在形而上学、语言、历史和民族精神中为德意志民族招魂。人类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哲学的意义在于在思想上救国,给国人以尊严。
第二,互相注释,避免孤立。思想和经贸一样,关键还在于确认和交换。比如,书中提到,中国与欧洲哲学的比较“没有任何意图去断定哪个一定正确,哪个一定错误,只不过是怀有兴趣去弄清一种观念用另一种观念讲是什么。希望不久以后我们可以看到,欧洲哲学观念得到中国直觉和体验的补充,中国哲学观念得到欧洲逻辑和清晰思想的澄清”,显然他们之间的不同只是表述方式的不同,最终谈的东西是一样的,免得我们被孤立。
冯友兰的思想走红,也“招黑”。牟宗三不认可他的,他说的很尖刻,这才是他的性格。他批评的这几点,从这本书里也可以看出端倪:
第一,平时不说话,只是选录。西方人以冯著为教材,牟宗三却说它只是表面上像个样子,为什么呢?就因为冯书讨巧,而一般人看不出来。简言之,冯友兰是用选录方式写哲学史的,而西方人写哲学史则用诠释的方式。所以牟宗三说冯友兰很狡猾,作者自己的话很少,居然还赢得了谨慎、严谨的印象。
第二,每到关键论断,都会说错。这也是牟宗三的看法,这种看法既包含了不认同,也包含了实际情况。他说冯史是脓包哲学,就是表面光,挑破了只是一团脓,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中历代各期哲学核心问题根本未接触到,更遑论有什么有价值的讨论。
第三,年龄大了糊涂,写文应景。冯友兰老年讲的话,年纪大、糊涂了,总有洗地嫌疑,基本上、后期的冯友兰还是应景文章多。
以上就是看完这本书后,想到的几点。自己的哲学必然看着样样顺眼。一来和自己一脉相通,二来成长环境价值观一致。三来遇到质疑声,免不得护犊子,自己不爱谁来爱啊,无可厚非。
最后,再说一个听来的笑话。某人有了小孩后,只要一张嘴就离不了自己孩子。众人不胜其烦,但又不便行于色。背地就有了个经典说法:人家那孩子可了不得,那可是地球上第一个孩子啊。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