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Wolly去探索:温度书》读后感锦集

发布时间: 2020-07-03 10:55:3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4

《跟着Wolly去探索:温度书》是一本由Wolledge工作室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跟着Wolly去探索:温度书》读后感(一):没对孩子温度启蒙,还好意思责怪他热不知脱冷不知穿?

《跟着Wolly去探索:温度书》读后感锦集

  《跟着Wolly去探索:温度书》是一本由Wolledge工作室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跟着Wolly去探索:温度书》读后感(一):没对孩子温度启蒙,还好意思责怪他热不知脱冷不知穿?

  夏天有很多的水上乐园开放,有各种各种各样的冰激凌,还有漫长的暑假,每一件都是让孩子们开心到尖叫的事。但是家长们的心态就没有那么轻松,除去各种安全问题,光是留意室内外的温度差就足够闹心的。

  炎炎夏日,在家里吃着雪糕吃着空调是非常惬意的事情,但是孩子们都不是能待得住的主。他们仿佛24小时精力充沛,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外面看一看,而且玩起来根本不管不顾,常常满头大汗也不肯停歇。

  孩子们可以不管不顾,但是家长要处处留心,毕竟孩子们体质较弱,容易伤风感冒,也容易中暑脱水。虽说人在孩童时期无忧无虑天真烂漫,但是家长们在这种时候都期盼着孩子长大一些,懂得何时增减衣物,怎么避暑降温。有的孩子很快就掌握了这个度,但是有些孩子却后知后觉。

  怎么让孩子对于温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明白我们是怎么感受到外界温度、怎么调节体内的温度,怎么应对温度的变化,就显得格外重要。

  但是这些知识我们到了中学时期学习生物的时候才会学到,对于小孩子来说,过于晦涩难懂。怎么才能让孩子轻松学习到这些知识呢?

  其实现在非常多的人都在做儿童科普的工作,他们会用绘本的形式,选择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对孩子进行科普。

  比如说,我最近在看的这本书——《跟着wolly去探索——温度书》。这本书是wolly工作室策划的,他们是坚持做原创儿童人文素养教育的团队,成员来自国内重点高校,主张用为人父母、为人老师的爱,只做孩子一听就懂的知识。

  翻开这本书就会发现,书里非常贴心地准备了不同的材质让孩子体会热和冷的直观感受。红色的绒布摸起来就像是宝宝盖得小毯子,立刻给人暖的感受;而银色则像是金属材质,摸起来凉凉的;还有书本身的常温的手感,让人非常直观的感受到不同的温度。

  戴维斯在他的《语言交际手段》这本书中说“初生婴儿靠触觉知道自己身体在外部世界的位置”,可见触觉对于儿童发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

  比起人的其它感官来说,人最先学会使用的就是触觉。从出生开始,我们就开始使用触觉,很多本能反应,比如吮吸、抓握等,都是利用触觉完成的。婴儿时期,我们靠触觉感知父母的爱,并对他们产生好感和依赖。幼年时,我们靠触摸感受这个世界,从皮肤得到的种种刺激,我们知道了很多事物的模样。甚至有专家强调,4~6岁的儿童教育应该特别强调触觉的训练,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尝试自己做一些事情。触觉训练能够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事物的不同之处,方便他们有自己的认知和判断,对尝试独立做事情有很大的帮助。

  作为一本立体书,在空间展示上更是非常出色。比如说,带小孩子去山里游玩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考虑孩子有没玩出汗,更要根据不同海拔的气温给孩子增减衣物。有的小朋友就会问,这是为什么。这本书就利用空间感解释了“为什么山下热山上冷”的知识。

  当然,这本面向儿童的书并不是用很多专业名词来解释,而是用孩子更感兴趣的生活在不同海拔的小动物来解释,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更够更快地接受新知识。

  在我们比较关心的关于人体的温度知识,这本书也是利用生活或者是孩子感兴趣的角度来讲解。它利用图画的方式模拟了我们进食之后的过程,形象地表现出和维持体温相关的重要脏器。

  夏天的时候,我们穿衣、游泳、扇扇子是如何降低体温,冬天喝热饮、篝火、穿厚的衣服是如何保温的。

  不仅如此,书中还介绍了什么是热胀冷缩现象?这种现象跟测量体温有什么关系?测量体温的方法有哪些?体温计和温度枪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温度范围是什么?为什么会有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的区别?

  还有介绍了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改变温度的方法,还有微波炉、烤箱、电吹风、冰箱、空调、保温杯等等生活用品的工作原理。

  这种带着问题找答案的学习方式,大大提高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一个知识点出发,用身边事物举例,把知识点串起来的方式,科学系统地训练孩子的学习思维,让孩子受益的不仅仅是这一本书的知识。

  有的孩子上学之后好像没有特别耗时间成绩依然很好,而有的孩子在学业上花费了很多时间,成绩却一般。这主要就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的。好的思维方式可以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并且会更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学习会更有效率。所以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用过的思维方式。

  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需要自己不断地探索,也需要家长科学的引导。

  夏天来了,希望小朋友们在被爸爸妈妈要求不准吃太多凉的,不要站在空调前面的时候,不再不停哭闹。在学习了绘本中的内容后,可以逐渐自己独立地做一些事情,比如睡觉之前盖好小毯子。更希望他们可以在无形中受益于好的学习思维。

  《跟着Wolly去探索:温度书》读后感(二):什么是温度?在42个有趣互动中,陪孩子一起探索“温度”的奥秘

  前几天,家里的娃发烧了,我拿出温度计给她量体温,她好奇地问我“妈妈,什么是温度”?这个问题一下子把我问住了,对于成年人来说,冷热已经内化到我们的经验当中,变成了一种自动化的知识,因而就变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虽然温度觉是天生的,但是关于冷热等温度的认知还是需要通过学习和经验才能完成的。

  于是,我意识到这是一次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抓住这样的教育契机,孩子能够更自然更容易地掌握知识。那如何跟孩子解释关于温度的知识呢?如果只是把搜索引擎中查到的关于温度的定义念给孩子听,未免显得干巴巴,而孩子听进去的几率很小,就算听进去也未必能听得懂。

  这套“跟着Wolly去探索”系列中的《温度书》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本书是Wolledge工作室创作的关于温度的科普书,里面包含了温度是什么?为什么有的地方冷,有的地方热?为什么山下热、山上冷?人的身体为什么是温热的?为什么有些动物摸上去温热,有些却很凉?该怎样测量温度?如何改变温度?以及地球正变得越来越热这八大问题,可以说从小到大,由近及远,非常全面细致地包含了关于温度的所有知识。

  本书的作者Wolledge工作室是国内的一个专注做原创儿童人文素养教育的团队,创始人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拥有20+年出版经验,核心团队成员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该工作室目前已经出品“跟着Wolly游世界”“跟着Wolly游中国”系列12本,均在畅销童书排行榜上。作为一群为人父母、为人老师的童书创作者,他们想做的是“让孩子一听就懂的知识”。

  所以这本《温度书》中虽然包含的知识非常丰富、全面,有些甚至是我这个成年人看到都觉得是耳目一新的知识,但是作者非常用心地运用了多种多样的方式,来让科普知识变得易于理解。这本书适合的孩子阅读年龄是5-12岁,但是我家孩子今年4岁,拿到书之后,也是爱不释手,所以即使年龄稍小一些,只要孩子感兴趣,也是可以开始阅读的。

  这本书到底好在哪呢?让我们来一一探索。

一、知识丰富、全面细致,同时兼具趣味性

  前面已经说到了这本书围绕着八大问题来讲解关于温度的知识,小到生活中去具体感知某一物体的冷热,大到宇宙中最热和最冷的地方,这本书给孩子一个非常广阔的认知视野。同时这种大而全的背景下,又不失对每个知识点深入而详细的解析,力求把每个知识点都讲透。

  在给孩子做科普的时候,其实需要掌握好一个度,一般来说,过于浅显泛泛而谈的科普没法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有时候父母还是很容易被孩子问倒,在专业性上也有失偏颇。但是如果是非常专业的科普书呢,又会显得枯燥难懂,趣味性不足。这本《温度书》就很好地兼顾了这两者。

  比如,在第一页“温度是什么?”的主题中,先用三种不同材质的物体让孩子真切地去感知温度的冷和热,然后引出问题,为什么我们的手去触摸物体的时候能感觉到不同的温度呢?翻开手的卡片,里面就有非常详细的解释,用拟人化的手法把皮肤的温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呈现在孩子面前,并把基本的感受原理做一个注解,这样孩子就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对温度的冷热及感觉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书中各种关于物理、生物的知识都运用了非常形象生动的卡通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同时也注重细节的刻画,还有一只卡通蜗牛Wolly带着孩子们一起探索,让孩子们有很强的代入感。这样既不失科普专业性又不失趣味性。

二、42个互动,符合孩子认知特点

  孩子的成长是有阶段的,同样他们的认知特点在每个阶段也是不同的,如果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能够契合他们当前阶段的认知特点,就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心理学家皮亚杰把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婴幼儿往往需要通过各种感官,比如口、手来认知外部世界; 2.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进入智慧发展阶段,此时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等特征;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儿童总体的思维特点是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思维可逆和补偿。

  那么简单来说什么意思呢,通常来说11岁以下的孩子思维仍然还是比较局限的,对于抽象的概念他们理解起来是有困难的,往往需要借助一些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进行认知和逻辑推理。所以丰富的图像、情节和互动就更容易激活孩子的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事物。

  这本《温度书》是我见过的少有的互动设计如此多样、丰富、用心的书,这么一本书里面就包含了立体、翻翻、抽拉、转盘、触摸五种互动方式,书中的互动处更是多达42页,那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几乎孩子翻到每一页都有惊喜。

  打开为什么山下热、山上冷这一页,就是一幅立体的大山画展现在眼前,孩子连呼:“妈妈,快看,真好看啊!妈妈,这里有惊喜!”这幅画从上至下,由白色的雪到山下绿绿到森林,不同的动物生活在山上不同的位置,孩子马上就能直观地获取到“山上有雪,山下没有雪”的信息,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旁边的注解就可以帮助爸爸妈妈向孩子解释,原来山上海拔高,海拔高的地方接收到地面的热量少,那里就会冷一些。同时也解释了古诗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原因。

三、设计精美、环保,对孩子十分友好

  本书的每一个细节都设计得非常用心,因为孩子看书时,往往喜欢频繁触摸、翻页,所以绘本的材质是非常重要的,特意选择了专做0-3岁宝宝读物、取得国家绿色印刷认证的印刷工厂,完全绿色印刷,选用玉米芯熬制的可食用的环保胶水。

  书中的翻页全部都非常厚实,采用圆角设计,不像直角设计的翻页比较容易割伤孩子娇嫩的皮肤。

  一本孩子爱不释手的好书!

  《跟着Wolly去探索:温度书》读后感(三):这本给中国孩子的科普读物,就连大人读了都能入迷,真的太神奇了

  文/阳光小房子

  尹建莉老师曾说过:阅读可以让一个人的智商更高,可以让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更健康,可以修复某种程度上的心理创伤——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常说,阅读使人成长。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也开始重视给孩子买书这件事。

  买书这件事,并不太容易。有时候,我们费劲巴拉买回来的书,孩子不一定喜欢。总感觉你在跟他一起阅读的时候,他沉浸不进去,特别是科普书,因为内容严谨,就会失去一些趣味性。

  但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纪,科普书又显得那么有必要,所以这件事就很难平衡,不能逼着孩子阅读,也不能放弃让在内心中种下科学小种子的时机。

  毕竟到了小学,各种学科知识相继丰富,如果孩子不能从童书中提起兴趣,在不太丰富的课本中,就更加难以找到兴奋点了。

  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低龄的孩子来讲,一本有趣的科普书,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为他们后续的学习和探索能够奠定很好的基础。

  我之前给孩子买过《神奇校车》系列的科普书,孩子已经很喜欢了。但最近才发现原来真正让孩子喜欢的科普书,是那种能玩、能捣鼓、带着问题去探索的阅读模式。

  说到有趣的科普书,真的要推荐一下《跟着Wolly去探索.温度书》,这本书每一大开页,都有一个提问,书中有各种可以捣鼓的机关,还能自己动手做实验。快递打开时,孩子已经爱不释手了。

  这本书是由Wolledge工作室创作,他们的核心团队都来自于中国顶尖的大学,他们的理念是:用为人父母、为人老师的爱,只做孩子一听就懂的知识。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跟着Wolly去探索.温度书》,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吧:

用问题切入,让孩子带着问题去书中探索

  什么是温度?为什么有的地方冷,有的地方热?为什么山下热,山上冷?人的身体为什么是温热的?该怎样测量温度呢......这本书先抛出了一系列跟温度相关的重要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去书中寻找答案。

  想要阅读更有效,带着问题去阅读这个姿势很重要,这些问题就是本书的大纲,一目了然,让孩子知道在书中能得到什么知识。

  以这样的一个模式切入,是符合孩子认知事物的规律的,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方面在阐述关于温度的知识,这样的方式为孩子之后思考问题,也提供了一个框架。

  一打开书有惊喜,第一页就有三个小圆圈,从上到下分别是银色、黄色和红色,孩子能够体验到不同的材质,原来温度是不一样的。银色的摸上去感觉很凉爽,黄色的是常温的,而红色的毛茸茸的,有热乎乎的感觉。

  同时,告诉孩子,物种对温度的感知是不同的,同样的冬天里,北极熊不怕冷,而人类是怕的。另外一年四季里,平均温度也各不相同。

  为了更确切地感知温度,还可以跟孩子一起做个小实验,比如这样:

  之后带孩子去认知为什么地球上不同的地方,温度不同,大大的地球中,隐藏着4个机关,内容真的是丰富有趣,承接上一环又讲了为什么温带会有分明的四季变换,而有些地方又没有?

  另外,海拔的高低、云层的厚度都是对于温度也是有影响的。

  这本书是唯一一本我不带着孩子读,他也能“读”的书,他在玩,在看丰富的图画,另外书中的各种有趣的小机关,更是让他爱不释手。

超多种互动,让孩子在快乐中学到硬核知识

  老母亲在家带娃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时间,这本书真的成全了我,让整天在我耳边,妈妈,妈妈......不停叫的娃,连续两天他都有安静40分钟,史无前例,老母亲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我看见他,在那摸摸、看看、抽抽、转转,搞得我都想把书抢过来了。

  摸一摸:

  小小的手,在三个圆圈里摸来摸去的,体会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材质,他还把红色圆圈中的毛毛给揪下来,研究了一会。

  抽一抽:

  为什么内蒙古一带,只有草原,拉开就知道答案了,还看到了精致的蒙古包。

  立体小山脉:

  山上住着什么,山下又住着什么,原来它们住在哪里,也是跟温度有关的......

  转一转:

  蚊子的一生是怎样的,转一转全明了。

  在这80多个有趣的互动机关背后,是超硬核的知识,包含了地理、生物、化学、语文、天文、历史等多学科知识,不知不觉就在孩子心中种下了多元思维的小种子。

  在这个越来越复杂的世界里,解决问题少不了多元思维模型。

  世界上最有钱的书呆子查理.芒格曾说过:你需要的是在你的头脑里,形成一种思维模型的复式框架。有了那个系统之后,你就能逐渐提高对事物的认识。

  地理学知识:为什么温带会有四季?

  非常详细的解释了地球自转+绕太阳公转的原理。

  物理学知识:为什么多数物体会热胀冷缩?

  用电线、乒乓球、烧水壶、铁轨为例,都是常见的事物,也都是孩子感兴趣的东西。

  工程学知识:空调的工作原理

  以这样的方式呈现知识很有趣,关键是书中选择的物体跟生活贴的很近,比如保温杯为什么能保温?微波炉的工作原理。古代人的打火机长什么样等等,书中有将近600多个跨学科知识点,就连大人看了都能开眼界。

  写在最后:书的落脚点放在了全球变暖的问题上,充分体现了创作团队的人文关怀视角,希望孩子从小就能有保护地球的意识,并且告诉他们怎样能够减少温室气体,落实到了具体的行动建议上,多乘坐公共交通,节约用电和植树造林。

  这是真正送给中国孩子的科普读物,适合6-12岁的孩子阅读,读完不仅能学习知识,还能从小就拥有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大格局。

  趁着孩子睡的时候,我也认认真真的看了,看的时候一不小心还入了迷,不知不觉就看了半个多小时。育儿育己,在孩子成长的同时,也是弥补自身知识不足的最好时机。

  北京的孩子又要有很长一段时间要在家度过了,给孩子找到好的课外读物,胜过孩子打游戏,让孩子爱上阅读,选对书真的很关键。

  原创不易,侵权必究。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跟着Wolly去探索:温度书》读后感(四):一本国人设计的《温度书》惊艳了我!玩了半小时,才舍得给儿子看

  以前买过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立体书,对立体书有了很大的好感。

  一般来说,立体书是给3-6岁的幼儿看的,但是这本书让我们大人都看得津津有味儿~

  而且,像温度这种需要体验的知识,设计者们又怎样让温度存在于文字中,跃然于纸面上呢?

  这本关于温度的科普书籍《温度书》做到了!

  我是在单位收到这本书的,拿到手之后,我跟我科室同事,仨人头对头,断断续续玩了半个小时(趁不忙的时间,没有耽搁工作)。

  三个成年人玩得不亦乐乎,越玩越有意思,大概是因为,我们小时候,真的很缺乏这么好玩的书啊!

  废话不多说,先上封面图!

  这本书是wolledge工作室出品的“跟着Wolly去探索”系列丛书中的一本。Wolly是一只小蜗牛,是该工作室系列丛书的灵魂人物,它会出现在每一本书中,扮演各种角色,带领小朋友去探索新奇的知识哦!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工作室完全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工作室。

  Wolledge工作室的创始人和团队成员大都毕业于中文系,或曾是重点学校的语文老师。

  由wlledge工作室出品的系列书籍中,都加入了丰富的国学知识点,注重培养孩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认同、发扬与继承。

  他们认为:只有真正认识脚下的土地,才能更好地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本书所有内容都从小学年龄段孩子的认知规律出发,内容的先后顺序安排都费了很多心血,可谓大有玄机,当然,作为幼童的启蒙书籍,也是非常适合的,可以早早就知道好多知识哦!

  我把书交到了我们家翰宝(二年级)手里,翰宝先是粗略的翻了一下,书中的超多互动机关,一下就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他说,比他之前玩过的其他立体书要好玩多了!

  究竟有多好玩呢?让我们跟着翰宝的脚步一起去探险吧!

感知温度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触摸不同温度的物体,比如热水、冷水,来感知温度。那么在书中,又如何做到呢?

  设计者很聪明,他们用了不同的材质,让我们通过触摸来体会,材质也是有温度的。

  书中黄色是常温,红色是热,银色是冷。

  翻开手部的卡片,详细的解说了,为什么我们的手指可以感受到温度。这个小知识点,就通过这一提一翻,清楚的印在小家伙们的脑瓜里了。

  每次拍拍小手背,就能提取出来啦!

  当我们的手被热水或者火烫到的时候,会迅速缩回,我们的身体是怎么做到这么快速地反应的呢?

  是我们的大脑下达的指令吗?

  翻开三角页隐藏的答案,我们可以看到,原来我们的脊髓会先于大脑向肌肉发出指令,加快身体的反应速度,减少伤害。

  哇!孩子这下可是获得了不得了的知识了呢!他可以就这个问题向同学们或者老师提问哦!

  如果能够由孩子自己给大家科普比较容易搞错的问题,这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事啊!

地球变暖的危害!

  在书中,我们翻到《地球正在变得越来越热》这一章时,一座高楼平地起,“哗啦”一下,撞进翰宝的眼中。

  翰宝“哇!”地惊叹了一声,眼睛一下就亮了!

  仔细一看,不仅仅是高楼,而是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一面是高楼林立、道路交错、车流不息;一面是森林覆盖、乡野田园、空旷静谧。

  一面由于工业化、汽车尾气等不断地产生二氧化碳,一面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每一个环境下,都有对应的小机关,里面藏着由于气候变暖对这个环境的影响。

  气候变暖对自然界的影响,最残酷的便是物种灭绝了。

  翻开南北极世界的小机关,冰山融化,让这些动物失去了家园。

  小朋友是最喜欢动物,并能共情动物处境的,这时候,他一定在想,为什么气候会变暖呢?

  “谁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呢?

  小机关来揭秘答案:原来是二氧化碳啊!

  小机关一个一个翻过来,心中的疑惑一个一个被解答,引发孩子们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关注与思考,让他们明白,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

动物也有温度

  动物可以划分为“恒温动物或温血动物”和“变温动物或冷血动物”。

  那么,你知道蚊子是属于什么动物吗?

  蚊子是我们最最最不喜欢的动物了!它们不仅叮咬我们,还容易传染病菌,但是怎么都消灭不了。它们是怎么做到有这么强的适应能力的呢?

  让我们转动轮盘,了解一下蚊子的一生吧!

  蚊子会在水面产卵——在水中成长为幼虫——再变成蛹——最后蜕变成蚊子。

  由于温度对变温动物的影响很大,所以,它们的活动时间是受限制的,冬天的时候,蚊子就会团在一起群居冬眠。

  所以,冬天的时候,我们基本见不到蚊子,原来它们都躲起来了,我们很难找到它们。

  看,通过一个小小的转盘,我们了解到蚊子是变温动物,也看到了它们短暂的一生,小知识学到手了!

本书目录奉上:

温度是什么? 为什么有的地方冷,有的地方热? 为什么山下热,山上冷? 人的身体为什么是温热的? 为什么有些动物摸上去温热,有些却很凉? 该怎样测量温度呢?很多种方法哦! 如何改变温度?内有中国传统方式 地球正在变得越来越热!

  书中设计了40多个互动机关,安排了上百个知识点,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文学、历史、工程等多学科!

  有些知识点一眼秒懂,有些知识点则可以反复琢磨理解。

  通过这些小小的,用了心思的小互动,还有很多新奇的知识等你发现,很多小机关等你开启哦!

  本书采用圆角设计,特意选择了专做宝宝读物、取得国家绿色印刷认证的印刷厂,完全绿色印刷,选用玉米芯熬制的可食用环保胶水。

  本人亲测完全没有一点味道!妈妈们可以放心让孩子翻阅!

  还等什么,快点来探索温度的奥秘吧!我是@素人远兮,在职中医针灸医师,多平台原创作者。文章由本人原创,转载需授权!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转发、点赞、评论!谢谢赞赏!

  《跟着Wolly去探索:温度书》读后感(五):夏天 “冷到中暑”?真正负责的家长,都要带孩子探索温度的奥秘

  

01 夏天来了,“冷到中暑”?

夏天到了,气温越来越高,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降温避暑?

  是开空调?吹风扇?还是大口吃冷饮?可是你知道吗,就算身体感觉到凉爽了,还是会有中暑的风险,也就是所谓的“冷到中暑”。

  不相信?来看看《新民晚报》之前的一则“奇葩”新闻。

  张女士入住新小区。因为小区绿化很好,所以夏天蚊虫很多。因为她本身有咽炎,所以用蚊香等驱蚊方式,也不适合。

  权衡下,她只好花露水驱蚊。一用下来,张女士很惊喜,因为花露水不仅能驱蚊,而且涂抹到身上感觉很清凉、舒服。时间长了,她就习惯每晚冲凉后,用花露水涂在身上。

  一天晚上,她像往常一样,涂抹完花露水就在沙发上看电视。谁知道她起身时,竟然眼前发黑晕倒了。被家人送医后才发现,张女士竟然中暑了!

  张女士很奇怪,涂花露水身上很凉爽啊,怎么反而会中暑呢?有专家解释道,花露水带来的清凉其实是薄荷醇带来的假象,让皮肤错认为现在很冷,所以毛孔收缩、停止排汗。但是事实上,毛孔收缩只会让体内热度无法散发,而导致张女士中暑晕倒。

  没想到吧,我们感知温度的冷、热,原来也是有偏差的!

  这也是为什么父母要引导孩子,尽早接触温度知识的原因:温度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温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会改变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地球。

02 跟着Wolly,亲手探索温度的奥秘

  温度虽然无处不在,但父母想给孩子解释清楚,还是不容易的。如何更好地在寓教于乐中,传授给孩子关于温度的知识?这本《跟着Wolly去探索:温度书》推荐给各位纠结的家长。

  和市面上其他的色彩认知书作者的最大不同,这本书的编写团队Wolledge(Wolly+knowledge=Wolledge),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核心成员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之前做过教师、资深设计师等行业,对中国孩子的生理、心理状况都更加了解。

  本书用42个有趣互动,比如立体展示、翻翻看、抽拉小提示、转盘演示、触摸感受等环节,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学中玩”。虽然蕴藏着很多关于温度的知识,全书也不是生硬的照本宣科,而是用趣味式对比,调动孩子的好奇心,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温度知识。

  《跟着Wolly去探索:温度书》用超多的互动小心机,和中国孩子一起亲手探索温度的奥秘。

03 趣说“温度”的前生今世

  温度是什么?既然人体感受的“温度”不准,我们究竟该如何衡量冷热程度呢?

为了确定究竟有多冷和多热,人们使用温度来衡量物体的冷热程度。

  何谓春天?上半年持续5天平均气温升至10°C以上,春天来了。

  何谓夏天?持续5天平均气超过22°C,进入夏天。

  何谓秋天?下半年连续5天降至22°C以下,秋天到了。

  何谓冬天?连续5天平均气温降至10°C以下,进入冬天。

  为什么有的地方冷,有的地方热?

  因为地球是个有弧度的球体,所以地球南北各个地区接受太阳同等热量的面积有所不同。

赤道附近,阳光常年直射,接受到的太阳热量比较集中,因为温度较高。 而靠近南极、北极的地区,接受同等热量的地区面积变大,热量比较分散,温度较低。

  也许孩子会问,既然温度和光照有关,为什么山顶会更冷呢?

那是因为大地是太阳热量的二传手。

  白天,大地被太阳烤得热烘烘的,海拔越高的地方越冷,就是因为那里离地面远,接受到地面的热量少。

  划重点:

地球上海拔每增加1000米,气温就要降低近6.5°C。 因而,海拔高度超过3000米的高山,在不同高度尝尝会形成迥异的自然风貌。

  有温度的基础知识做背书,本书还恰当地引申到中国传统诗词,让孩子增长知识。

  为什么庐山上的桃花开得晚?这就和高山海拔有关,有大诗人的李白《大林寺桃花》为证:

04 心大妈把孩子反锁车中,险酿惨剧

  前几天,无锡险些发生一出惨剧。

  一位“心大”的妈妈出去办事,习惯性地把孩子反锁在车中。

  孩子热到晕厥,闻讯赶来的消防员想砸车救人。妈妈为了不让车受损,还试图阻止。

  围观的群众着急到崩溃,妈妈还很淡定的说:“还好20分钟左右没事的。”

  如果这位妈妈,早早了解关于人体温度的常识,也许就不会这样无知者无畏了。

  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人体的温度都维持到37℃左右,这也是保证生命体征的温度。

  如果体温超过40℃,人会非常虚弱,甚至出现晕厥、脱水、呼吸苦难等症状。当体温超过44℃,基本难以存活。

  消防员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夏季中午,车子熄火后仅6分钟,车内温度就由25℃飙升到50℃。

  放根冰淇淋,在车内不到5分钟,就完全融化。

  在这样的情况下,粗心妈妈把孩子锁在车里,当车内温度飙升到40℃以上,就无异于“杀人”了。

  那么,人体温度必须是温热的,自然界的动物也是如此吗?

  在没有空调、风扇的古代,古人如何在夏天降温呢?

  聪明的古人,在夏天用冰块制冷。冰块在融化过程中需要吸热,便带走了环境中的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

  孩子只有了解温度的知识,才能更好地明白人类保护地球的意义: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让我们好好保护它,为它维护舒适的“体温”。

  祝愿每一个孩子,都能了解温度的奥秘,体会奇妙的世界。

  

注:除实拍图,其他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标题: 《跟着Wolly去探索:温度书》读后感锦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943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七十二层奇楼》的观后感大全《神奇的烧脑思维游戏书》读后感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