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钱细思:优秀投资者如何思考和决断》读后感锦集

发布时间: 2020-06-16 10:53:3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32

《大钱细思:优秀投资者如何思考和决断》是一本由[美]乔尔?蒂林哈斯特(JoelTillinghast)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胶订图书,本书定价:80元,页数:4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大钱细思:优秀投资者如何思考和决断》读后感(一):《大

《大钱细思:优秀投资者如何思考和决断》读后感锦集

  《大钱细思:优秀投资者如何思考和决断》是一本由[美]乔尔?蒂林哈斯特(Joel Tillinghast)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胶订图书,本书定价:80元,页数:4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钱细思:优秀投资者如何思考和决断》读后感(一):《大钱细思》读后感

  机工社的华章系列书读过几本,最新的一本:《大钱细思》,豆瓣上有人说翻译问题,于我是有看法,但无奈。如章节名:中国的牛市,看得诱人,实际是T神(本书作者:Joel tillinghast)站在美国的角度讲海外投资的盲点。英语于我,是只剩单词,无法享受原版的盛宴了。我读书,重点在学人之长。《大钱细思》理清例细,读后,如饮清茶,神清气爽。 投资笔记 书一开始就讲到大钱要想得小,需破除马后炮。方法是做投资笔记。方法有了,行动。我先找了一个笔记本,将自己买的票,购买初衷记录下来,以待验证。 挖掘公司价值 上面提到的章节:中国的牛市,举有一例,T神在海外投资中,投资英国的水务公司(P117)。这的确是冷门股,同样题材,估计也难上财经、雪球头条,只可能入选荒岛十年备选股。投资者研究这类股票,估计得忍受寂寞,忍受价格的长期低迷。但挖掘这类公司价值,能够在承担较低风险情况下,守望价值。站在2020年年中时间,相信投资了保险类公司的港股投资者会有感受,明明价值,却与牛市无关。 长期上涨的票 可口可乐的怪兽饮料已经在我们生活中时常可见。发现其背后公司的长期价值,是书中又一案例(P138),好比雪球球友当年发现锐澳背后的百润公司一样。发现它不易,小幅上涨后,学会长期坚守价值更为不易。这体现的是投资人根据基本面持续调整预期价值能力。而这是本书多个案例(包括怪兽案例)价值所在。 翻石头与炒(股)无关 《大钱细思》是T神分享投资思想的书,书中没有教人炒股票,甚至他认为炒都是危险的。投资者唯有学习、进步。 第一遍读书,读得快了,静下来时,查觉有必要再读一遍,这应是一本好书共有的特点吧。现在读书的人不多,就是读书人,很多时候找一处合适的环境,读书都是不易。记录下来,勉励自己前行。

  《大钱细思:优秀投资者如何思考和决断》读后感(二):大钱细思

  虽然人不可能完全精确地预见未来,但如果我能比其他人看得稍微准一点,我仍然很高兴。

  信念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语言,语言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自1928年起,市场有25次单日跌幅超过20%,这一发现相当令人不安,奇怪的是,在过去的87年里,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总收益只有6年低于-20%。许多熊市来临之后,市场都会出现大幅反弹,这种反弹使得当年的亏损看起来不会那么大。

  投资的过程,是一个寻找其他投资者疏漏的过程。最大的蛋糕终将奖励给那些具有独立、客观想法的投资者。

  对于投资者来说,坚持自己的信仰其实很难。过度乐观会令他们迷失方向,会使他们过度承担风险,偏信被夸大的收益回报。过度悲观容易使投资者错失投资机会,并且耗尽自己的精力。价值投资者的乐观在于他们坚信,如果上市公司有一份错误,在市场上就会被放大成十分。

  小盘股的确会因为缺乏多元化、具有周期性、客户集中度较高等因素导致风险偏大,但在更加宽松的反垄断法执行之前,小盘股的优势不容忽视。

  投资你理解且熟知的领域,这个原则是你投资旅途中的护身符。当研究一个行业时,你需要明白行业中每个环节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辨别他们未来对盈利的影响,并进行准确的预测,是投资者必备的技能之一。

  在美国每一位高管都被灌输着一个理念,那就是他们的最高目标就是最大程度的提升股东价值。当我在日本提出这个想法时,大多数日本商人都不能理解我的这一逻辑。他们认为,雇佣人数和市场份额在日本能够带来更高的声望。日本公司的股东回报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在日本,社会关系和社会责任的意义被看得更重。

  “枪打出头鸟。”日本公司认为,赚太多钱会让他们变成出头的“鸟”,他们不想这样。日本CEO的薪酬比美国CEO的薪酬要少得多。许多公司试图持有巨额现金和避免负债来防止遭受不必要的打击。

  投资者需要注意,在世界许多地方,公司的社会地位并不总是与盈利能力相关,社会地位对商业决策的影响往往大于利润本身。

  如果管理层的能力不佳,就可能变相的浪费股东的资本。

  除非客户需要这家公司,否则它终将消亡。

  为什么要关注的是特质而不是管理层的某个商业决策是否成功?简言之,是因为特质不会改变,而商业策略一直在变。一家公司发展过程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会塑造它的特质。

  从分析师的角度来说,研究公司的特质不难,只要评估一次就够了,而追踪公司战略,则需要不断更新。大多数公司缺乏鲜明的特质,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类公司不是好的投资标的,只是它们不那么容易出类拔萃而已。

  《大钱细思:优秀投资者如何思考和决断》读后感(三):一本更适合价值投资者的书

  投资大概分为两派:投资指数,注重资产配置,赚取市场平均收益的被动投资;注重选股,关注价值,赚取超出市场回报的主动投资。这本书主要是为后者而写。但是关于投资者的思考方式有一些共通的部分,不能说毫无收获。

  指数型基金的投资者认为,他们的收益来自承担市场的整体风险;价值投资者则认为,自己利润的来源是其他投资者的错误投资行为。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资产配置,投资指数,控制风险,因此这本书对我的帮助并不大。总体来说,结构比较松散,没有实际指导意义,更多的是一些观念和思考逻辑。告诉你应该如何思考。

  以下是一些对我个人比较有意义的摘要,你也会从中感受到这本书的风格:

  1.做投资笔记,为你自己做过的交易(或极度想做但最后没做的交易)详述投资(或不投资)的理由。抗击马后炮认知偏差。

  2.锚定效应。下锚是人的本能,但是这一本能在投资中特别容易起到负面作用。比较常见的就是对成本下重锚——不涨回成本坚决不卖。此时成本之锚就变成了决定卖与不卖的最重要的信息,而不是股票此时此刻的内在价值。还有一些投资者虽然看好某只股票,但是一看到之前雄壮的涨幅,比如半年内涨了1倍,就望而却步坚决不敢追高。这又是对一个不重要的初始信息下了锚,前期的涨幅和目前的内在价值其实没有关系。林奇曾建议我们在选股票的时候应该自带脑部修正液,把股票之前错过的涨幅在脑子里给抹掉,然后才能心平气和地看看眼下这个机会值不值得投资。

  3.控制风险基本上有两种南辕北辙的方法:①多样化;②精选化。以上其实就是投资的两个主要派别。

  对于指数型基金投资者而言,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减少交易和扩大知识储备的工作上。他们会比主动选股型投资者更少抱憾,也不会在公司内在价值上进行过多的研究。 主动选股型投资者会有情绪化决策、理解偏差、与不胜任的人一起工作、买入价格过高、杠杆过高等烦恼。

  4. 永远不要低估你的对手,如果你的投资能力只是平均水平,那就不要期望得到超额收益。

  5.谦虚、真诚地面对自己。如果在投资过程中拒绝承认错误,那你注定会失败。只有主动剔除投资过程中的运气成分,你的投资水平才会提高。

  6.价值投资理论无法直接被证明,因为价值投资中的价值是主观预测的结果,而其他大多数的评估都来自历史数据。 指数型基金投资者的目标就是达到平均收益,如果剔除交易费用,这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

  7.投资的核心在于辨别和管理风险。投资者无法控制回报,但是他们可以决定承担什么样的风险,在什么样的价格买入或卖出股票。

  8.成功人士通过简化自己的生活,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和行动上。如果不这样做,你就会发现自己要么像一只仓鼠在轮盘中一直循环奔跑,要么深陷琐事难以自拔。简化的关键在于你需要保持开放的态度,接受新的、矛盾的信息,同时排除影响你的杂音。排除杂音的标准就是问自己这些信息在一两年后是否仍然会有意义,这能为你省去许多无关紧要的思考。

  两种方式哪一种更好?有时你必须坚持自己偏好的风格,这是由你的情感、知识和好奇心等综合因素决定的。理性地审视自己的动机、能力和局限性并不容易,但这件事很重要,也很必要。

  你看到价格上上下下的次数越多,你就会越郁闷。你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收集关于投资标的的信息,而不是跟踪其价格。如果相关的新闻在一年内就会变得无关紧要,那么就直接跳过它。过度关注价格的变动或许会让你错过一个真正的转折点。作者的做法是阅读更多的书籍、年报和像《经济学人》这样的出版物,并减少电子邮件和社交媒体的使用。俗语说:婚前睁大双眼,婚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是美好婚姻的秘诀,也同样适用于股票。何必匆忙地做出决定呢?明天你可能会看得更清楚。、

  大多数人最终会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但总有一些勤奋努力、技艺精湛且对投资兴趣浓厚的人最终能成为大赢家。在任何一类竞技比赛中,总有赢家和输家!有人能跑赢指数,并不意味着指数型基金不值得投资,而是激励每一位投资者都应该努力争取更好的回报。聪明的投资者,如果想在投资竞技中具备优势,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无论你的投资之道更像博格还是巴菲特,你都可以通过五个步骤来寻找安全边际,以减少你的遗憾:①明确你的动机,不要让情绪化影响你的投资决策;②认识到有些事物是不可理解的,你也不能完全理解他人,要聚焦于那些你最了解的领域;③选择诚实守信、能创造独特价值的人合作;④投资那些不会因时代变迁、大宗商品化或过度负债而被摧毁的公司;⑤最重要的是,永远去寻找那些价值远远超越价格的投资机会。

  《大钱细思:优秀投资者如何思考和决断》读后感(四):终生学习是最好的防守

  富达基金彼特林奇的接班人T神(Joel Tillinghast)在本书中毫无保留、坦诚的陈述他的投资心理学、投资方法论、选股逻辑和投资理念,里面有大量独立的思考、有见地的意见、对于行业和公司的深入研究和表述,其中第四部分关于选股的投资思路和研究功底、第五部分关于估值艺术的论述显然是本书中最精彩的部分。这应该是基金经理必读书之一。

  T神显然是一个自下而上的选股者,这一点贯穿本书,而且可以看出他对于巴菲特有很深入的研究和探究。虽然被视为林奇的接班人,但其实他和林奇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林奇在他的几本书里面都是倡导将投资简单化、平民化,试图将投资门槛降低,而T神显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投资要获得成功必须要终生学习,练就成熟的投资心理、并且下功夫做很多细致入微的研究工作,无论是行业和公司历史,还是财务方面的计算和预测、估值方面的推敲。

  第一部分是讲投资心理。基于整体情况的决策会问“它价值几何”,而基于单一事件的决策会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其实就是投资和投机的区别。出发点的不同,再加上研究的深浅程度T神将行为分为投机、投资和赌博三类。叙述谬误(为了叙述观察事实强加一种逻辑关系或者理由)、锚定效应、确认偏差(屁股决定脑袋)、过度自信是理性投资过程中最应该规避的三类错误。成功投资者的心里特质需要一种“训练有素的直觉”,即同时需要可靠的逻辑对企业形成判断,也需要对股票抽象和不确定的一面形成感觉。“好奇心的怀疑论者”、独立思考、乐观的解决问题(有时候需要坚持自己的信仰)、有纪律的交易、不随波逐流、勇于认错、坦诚面对失败、追求精益求精,这都是成功投资所必须的心里特质。

  第二部分主要是从理论和T神自己的实践来讲述为什么投资不需要过多关注利率、宏观经济等因素,反而应该从细微入手深入研究企业。他在德崇证券工作时押注于整体经济的趋势进行期货交易,最终爆仓血本无归。教训总结就是大多数经济指标都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解读,研究预判经济趋势没有太大价值,此外还有凯恩斯的例子,这位上世纪可能最伟大的经济学家恰恰是放弃预测经济走势、转而研究企业从而获得了投资的巨大成功。自上而下的投资方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1)投资时没有考虑内在的公允价值;(2)没有理解新的信息。

  第三部分讲述T神如何从管理层的角度寻找企业,主要是关注管理层的独特才干,还有资本配置能力,这和《商界局外人》这本书举例的那些具备资本配置能力的CEO观点一致。在这里他举例了谷歌、沃尔玛、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和他的爱股怪兽饮料。而资本配置主要是举例菲利普莫里斯和雷诺斯这两个烟草公司的例子。他在这里引入了一个指标ROCE,即return on capital employed,这其实也是我目前在做model时最终关注的一个指标,和ROIC类似,但这个叫法更加贴切,本质是:做这个生意到底动用了多少资金产生了多少回报?这可以甄别出商业模式的好坏和生意到底好不好。第12章可以看出T神对于会计准则的理解,对于会计标准缺陷的思考。我一直认为机械的理解和套用会计准则其实是现代商业和投资最大的bug,但没有更好的办法。会计师是被用来写报表的,但其实会计师可能对于这种生意并没有太多认识。导致我们投资者必须再次通过报表来还原企业经营的本质。这就是T神极力在做的事情。

  第四部分可以充分显现T神对于行业和公司研究的深入、知识面的丰富积累,同时也阐述了他的选股四个角度:盈利能力、生命周期、成长性和确定性。他论述了对于铁路运输、日常消费品、大宗商品、公用事业等行业的认识,消费品行业的利润率在历史长周期内都高于其他行业,而柯达的例子也表明企业的生命周期非常重要,,而确定性主要是研究人类行为的惯性。第14章集中阐述了他对于石油行业的知识,俄罗斯和巴西石油一度是他花费了很多精力的地方,但最后他的结论是这些大宗商品都不再投资。不过这里面可以完全体会和学习到到底该如何研究一家石油企业、陷阱在哪里,这可都是经验之谈:低廉的生产成本、政治和法治稳定、对于资产价值有折价、低市盈率、很少或者没有债务。第15章讲述科技股的投资逻辑,施乐公司的历史恰好是《创新者的窘境》里面曾经陈述,科技产品通常一旦有了更好的替代品,消费者毫无忠诚度可言,客户注重的是性价比。避免投资与时尚潮流类产品和明显会过时的科技产品、避免竞争过于激烈的企业,注重公司的创新能力和稳定的日常收益是科技股选股的主要思路。此外,T神极度厌恶债务,这一点与我目前的选股思路也一致,最好选择净现金的企业,这样会形成更好的保护。最好的是那些不使用杠杆、但仍然具备盈利能力实现增长的公司。

  第五部分全部在探讨估值。他喜欢用PE的倒数,即股价收益率来作为衡量股票未来回报的第一道筛选标准。沃尔玛和可口可乐在1999年都达到了50倍PE,代价就是2019年才创新高,这样的代价非常昂贵,但其实根据股价收益率和增长预期本可以避免这样的悲剧,这不由得让人联想目前估值高高在上的A股食品饮料股如海天等,是否也会重蹈可口可乐悲剧?此外对于周期股,使用周期平均市盈率CAPE更加合适。从现金的角度来讲,价值取决于公司有多少现金流可用于分红和公司成长所需要的投资。T神使用了UNH的投资案例来讲述如何将DCF模型用于企业的估值,如何选择折现率。在第20章,T神回忆了90年代末的美国科网股泡沫,以及他对于这段时间泡沫形成原因的认识,以及处理方法,实际上他1999年的收益率只有可怜的5.4%,导致基金规模减少一半。当然他也得以从泡沫破裂中全身而退。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化和美国经济复苏、全球产业链的变迁使得美国企业在90年代盈利能力变强,贸易优势和美元优势、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都促成了90年代的股市泡沫。

  整体而言,这本书质量很高,很适合一些真正看重企业现金流、从下而上选个股、探索企业如何估值的投资者。当然T神的这套方法论也和他的投资风格紧密相关,他已经不再投资原材料、大宗商品、高负债等与宏观经济相关度太大的非周期企业和个股,这才允许他不怎么关注宏观、从细微入手。个人认为这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不去博弈宏观,只参与企业的成长。

  当然这就需要投资人不断深入的学习,终生学习不间断,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认知能力。

  《大钱细思:优秀投资者如何思考和决断》读后感(五):何为价值?

  分享一篇《大钱细思:优秀投资者如何思考和决断》的读后感,偷懒中。

  过去几年,“价值投资”似乎成为一种潮流。无论是职业投资者还是普通散户,都会标榜自己是价值投资者,关于价值投资也总能说上几句。如果价值投资这种方法,真的被全市场中的所有人在实践,那么它还会有效吗?答案显然是不会。在投资行业,任何一种方法被大家践行后,其带来的超额回报就会迅速消失,然而,事实上真正能够践行价值投资的人,少之又少。

  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价值投资在本质上是非常反人性的。所有人都希望能快速致富,几乎不会有人想着慢慢变富,而对价值投资者来说,最需要的元素是“时间杠杆”。巴菲特用了10年,“才”让其收益率增长了10倍,23年获得100倍收益率,32年获得1000倍收益率,40年获得10000倍收益率。大家都希望获得1000倍收益率,但罕有人愿意等30年。

  价值投资是反人性的,而一个好的价值投资者,不是在挑战人性,而是在不断地避免人性。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了富达基金“大神”乔尔·蒂林哈斯特的著作《大钱细思》,对价值投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本书一开篇就用了甘地的名言:信念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语言,语言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最终决定我们命运的,是我们的价值观,而价值投资的核心,也来自正确的价值观。对于每一个投资者来说,通过学习价值投资,不仅仅能理解投资中正确的方式,更能指引我们的人生。

  说起这本书的作者乔尔,他师从著名的成长股基金经理彼得·林奇,这本书的推荐序一就是林奇写的。乔尔管理富达低价股基金,管理年限是林奇管理麦哲伦基金的2倍,保持了长达28年的选股纪录。

  作为一个价值投资者,乔尔持有的牛股包括Ross Stores、AutoZone、怪兽饮料等。这些公司都是依靠盈利持续增长来推动股价的。比如在24年的时间里,Ross Stores的盈利增长了71倍,股价也上涨了96倍。再比如怪兽饮料的盈利在15年间增长了119倍,股价也增长了495倍。乔尔管理的基金年化回报率为15%左右,超额收益率为年化4%,规模增长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441亿美元。

  乔尔在这本书的开篇抛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即大部分投资者关注两个问题:①接下来会发生什么(what happens next);②它价值几何(what’s it worth)。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关于第一个问题的,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比如股票价格下跌了,大家会关注到底为什么下跌,是否会持续下跌。股票价格上涨了,大家也会关注是否会继续上涨。在一连串的事件之后,大家又会去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然后逐渐地,投资变成了一种类似于下棋的博弈,有些人希望比别人多看一步,有些人喜欢多看两步、多看三步……有时候当一家公司要推出一个新产品时,他们会问,新产品会不会卖得好?如果卖得好,会不会引来竞争对手?创新者会不会最终被拍在沙滩上,被模仿者消灭?等等一系列问题。

  而乔尔认为,“它价值几何”才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许多人忽视了公司本身的价值,认为市场的价格就是完全有效的。也就是说,今天股票的收盘价就完全反映了它目前的价值。但事实真是如此吗?价值和价格并非完全能画上等号。价值很多时候需要时间的证明。一家公司长期的盈利增长、现金流需要时间的沉淀。

  这两个关注点也恰恰是投资和投机的区别。投资者关注的是公司的内在价值,投机者关注的是“催化剂”,也就是有什么因素能让股价上涨。许多人经常错误地理解“安全边际”。大家喜欢抄底,特别是抄“隔壁老王”的底。假设我们的邻居“隔壁老王”用100元买入了一只股票,而现在股价只有50元,这时我们就会觉得股价很安全,相当于打了五折。

  但重要的是,这家公司到底值不值100元,这才是最关键的。真正的“安全边际”,是基于对公司内在价值的深度研究。太多人过于关注变化,而忽视了比变化更重要的内在价值。这个变化就是乔尔在书中写的: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很少有人真正关心它价值几何。

  这也和人类的思维方式有关。人类在做决策的时候往往会有两个系统:系统1反应迅速,系统2会深入思考和决策。大部分人依赖快速反应来做决策,但真正好的决策往往需要慢思考。在投资的决策体系中,“慢”才是“快”,不要被情绪所影响。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在做研究,其实并不是在做真正的研究。市场上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在研究公司真正的价值,而是在研究变量,或者叫预期差。

  “预期差”这个概念,在今天的中国资本市场已经深入人心。比如机构投资者,往往关心这家公司的业绩是否超预期,这个行业是否会出台超预期的政策,甚至有时候关注管理层是否有一些超市场预期的行为。卖方分析师做的许多研究,也是为客户找到各种各样的预期差。有些人通过草根调研,发现这个季度白酒的出货量会超预期,或者下个季度家电的出货量会低于预期。

  当然这些还是基于基本面研究,甚至有许多人会把精力用在研究一些非公开信息上。比如这家公司会有什么收购,会有哪些利好股价的行为,甚至哪些大机构准备入场去买股票了。

  在散户这一端,这种“预期差”的思维方式更加普遍。大家关心的不是公开信息,而是非常想知道一些小道消息。通过“小道消息”这种模式,是最容易让某个散户买股票的。你和他说半天这家公司的价值是多少,对方往往不感兴趣。但当你给他一个“内幕消息”,说这个季度大股东要放业绩了,对方就会马上买入。

  那么“预期差”到底是什么?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种“投机”。早在70年前,华尔街教父格雷厄姆就将“预期差”定义为投机。他认为,投资者和投机者在研究方向上的本质区别是:投机者不关注公司真正价值几何,而投资者不关注市场的波动因素。

  在《大钱细思》中,我们会从方方面面了解,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如何通过内在价值的研究,长期战胜市场。毫无疑问,乔尔是完全不亚于彼得·林奇的超级明星基金经理。

  有趣的是,乔尔喜欢的投资方向是小市值股票的价值投资,这颠覆了许多人对于“价值投资”的理解。大家总喜欢给大盘蓝筹股贴上价值投资的标签。事实上,在美国过去的100年中,表现最好的是小市值价值股。

  所以关于价值投资,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价值本身,而不是标签。不是买大盘就有价值,也不是买小盘就是投机炒作。真正的价值,来自企业自身的基本面和现金流。最后,希望大家能对价值投资学以致用,也能通过价值投资,引导正确的人生。

本文标题: 《大钱细思:优秀投资者如何思考和决断》读后感锦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857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是什么让你难过 感情还是生活“你从失败的恋爱关系中得到了哪些经验教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