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是一本由[英国]迈克尔·坦纳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18(中)+110(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尼采》精选点评:●2019.5.25什么这书我居然早就读过●Tanner的这一册已经不仅仅是i
《尼采》是一本由[英国]迈克尔·坦纳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18(中)+110(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尼采》精选点评:
●2019.5.25 什么 这书我居然早就读过
●Tanner的这一册已经不仅仅是intro了,完全可以看作是一部commentary。T着笔墨分析了Birth of Tragedy和Zarathustra, 这两部著作将尼采思路的两个时期划分开来,T将后者视作不值得称赞的转变。这部书不仅仅是对尼采著作本身的批判性考察,也是对诸多主流(现在看来有些过时)尼采学者著作的检视。此外值得一提的是Tanner的文采,可以说是目前读过牛津这一系列中最沉稳雅致的。
●太薄了,其它还行。
●有点太太太简略。
●这根本不是一本导读吧。。如果不是对尼采思想有相当了解很难读懂。文风透彻睿智,启发颇多。
●非常、非常、非常一般。
●封面很喜欢 中英文对照的
●汪洋恣肆,瑰丽奇特。阐发深入,洞见颇多。比之前的《康德》要好进入一些。大概尼采本人的著述比较琐碎和零散,所以这本介绍尼采哲学观点的小书也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碎片化。(但是相信作者提炼出的观点都属于尼采最精华和最为人称道的基本观点)。“重估一切价值。”的宣言在今天看来听上去气势恢弘且意义重大。在“错误思想的残骸之中”,在“致命的颓废之中”,将不依附于他物的主体性彰显。“上帝死了”——信仰的标识虽分崩离析,但个人心中对于美好和崇高的定义仍然持存。这也许是阅读哲学给人带来的最大感动。没有普适的真理,只有自觉的行动。
●入门
●从这本书开始看尼采的。
《尼采》读后感(一):笔记,看尼采的文字或许需要哲学基础和场景吧
https://mubu.com/doc/5NCuoepJI这本书我没能读完……因为当时感触并不太深序言 周国平荟萃,纷繁,必须带入自己主动精神体验尼采肯定痛苦,寻求能勇于担当生命之无意义的文化悲剧的诞生——寄希望于艺术《曙光》到《论道德的谱系》致力于分析道德对抗痛苦的各种方式,同情和禁欲主义尼采关心的是伟大而不是善,《快乐的科学》中说要成为生活的诗人,审美人生观《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超人,永恒轮回,权力意志《偶像的黄昏》回归酒神信仰应用文献说明尼采之形象悲剧:诞生、死亡及复活幻灭与隐退道德及其不满唯一不可或缺之事预言占据制高点主人与奴隶用锤子进行哲学思考后记
《尼采》读后感(二):2019年12月10-12日
2019年12月10日
仅周国平的前言: 尼采主要关注的是人生的根本性痛苦,即生命意义之缺失,这既是折磨他自己的最大个人问题,也是他后来定义为虚无主义的最大时代问题,而他寻求的则是一种能够为生命创造意义的文化,或者退而求其次,一种勇于担当生命之无意义的文化。——原来尼采的核心观点是这个,这听起来很吸引。
2019年12月11日
1.我终于了解了尼采说“上帝已死”的时候是什么心情。我们杀死了所有旧有的价值观,然后让自己陷入虚无之中。工业革命带来的价值观崇尚思想解放,崇尚接受自己的欲望。在这样的情况下,虚无的人们容易心灵堕落,陷入彻底的茫然之中,狂欢至死。不过我觉得事情倒没有那么严重,这只是人类社会中很短的一个时期而已。
2.尼采的思想体系非常零碎,看着都有点让人腻歪。而且我觉得他不太符合我对哲学家的看法,我觉得哲学家应该是心灵平静的,理性而纯粹,类似康德那样的。疯掉并不是尼采伟大的理由,大概又是人们喜欢的一个噱头吧,就像他们对梵高津津乐道一样。
3.这本书的作者文笔一般般,观点也表达的不清晰。就像把一块口香糖爵干净了又吐出来给我尝一样。感觉要理解尼采,还是得读一本他的书,就《论道德的谱系》吧。
第一章 尼采之形象
第二章 悲剧:诞生、死亡及复活
第三章 幻灭与隐退
第四章 道德及其不满
第五章 唯一不可或缺之事
第六章 预言
第七章 占据制高点
2019年12月12日
——已看完——
1.这是作者的私人尼采读后感,他不像引导者。
2.对于没读懂的部分,我在疯狂地吐槽作者的语言组织能力。对于读懂了的部分,我在疯狂地吐槽尼采。感觉他过分关注自己的情绪,不够relax。
3.已下《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快乐的科学》《道德的谱系》。最近读这几本。
第八章 主人与奴隶
第九章 用锤子进行思考
后记
《尼采》读后感(三):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尼采的辜负。
或许在尼采看来,人生大抵有三种:柴米油盐酱醋茶,满足于物质;另一类,则有着信仰(尼采以基督徒为例)或道德,他们凭借外在寄托来强化生命的意义;最后一种,则是不假外求,自给自足,直面惨淡的人生,在痛苦的人生中追求自我实现。
第一种无需再谈,尼采也不愿意和他们讲。第二种从信仰和道德获取力量,尼采说:“信仰带来福佑:因此,信仰靠不住。”这种生活并不是坚强的心灵所选择的。
尼采的超人是第三种,他意识到生活的本质是躲不开的痛苦,但他不悲观,即使这种痛苦的生活生生世世千篇一律,永恒轮回,他也凭借权力意志(强力意志)去面对它,克服它。在痛苦中寻求永恒的快乐。
尼采颇受争议的观点是“上帝死了”,这其实是和第二类人是有关的。欧洲人的道德体系以基督教为依托,当上帝的信仰不在,被解构被打倒,其实类似于文革后毛主席被否定,新的价值体系无以建立,迎来的则是整个社会的道德崩盘。尼采指出:“基督教是一个体系,一套对事物作整体考虑的完整观点。如若有人打破了其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即对上帝的信仰,他就以此摧毁了这个整体。”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故孔子获麟而大悲。上帝一死,基督不立,价值崩溃,尼采怎能不为之担忧:“无法从上帝那里寻求伟大之处的人,在其他地方也将无从觅得。他只能否定伟大或者创造伟大。”上帝死了,伟大无处可寻,人们将认为生活不再值得一过。后基督教时代,道德可能很糟糕,人们将变得更坏。
尼采的哲学不需要上帝。有上帝,上帝就会有死的一天。有信仰,就有抛弃信仰的一天。他所信任和倚赖的只有自己的意志,而意志的凸显则和痛苦息息相关。在痛苦中磨练意志,在痛苦中彰显意志,用意志在痛苦中挖掘快乐。尼采不赞成叔本华认为快乐不过是痛苦的暂时消除。人生的痛苦是永恒的,快乐既是从痛苦中得来的,那么快乐比痛苦更深刻;一切快乐都希求永恒
也因如此,超人不需要也不给予同情。尼采反对叔本华对同情的赞颂,在他看来同情往往不过是一种境况之症候,相当于因为深受痛苦(不管是谁的痛苦)的侵袭而尝试去缓和它,同时却意识不到痛苦无所不在,尝试减轻痛苦乃是愚蠢之举。同情无济于事,只有对痛感进行运用,才有可能产生伟大。
尼采是一个现实的乐观主义者,他明白痛苦无可抵挡,无可逃避,但不满足于仅仅是承受痛苦,他要在这痛苦中挖掘出人生的意义。他深知不是痛苦本身,而是痛苦的无意义构成了长期压制人类的灾难。他歌颂酒神,歌颂悲剧也出于此。这两者坦然揭示痛苦,强迫我们去直面那些生存的基本恐惧,让我们尽量体验现实同时又不被现实摧毁。
最后的最后,尼采当然一个诗人,对命运的爱,让他执着于寻求生命的意义。他温情劝告:“我们要成为生活的诗人——尤其是成为最琐细、最日常的生活的诗人。”
是的,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尼采的辜负。
《尼采》读后感(四):拙劣的笔记
(以旁观者的姿态读尼采还是丝毫不能进入他与他的思想。)
一. 尼采之形象
“我有义务反抗我的习惯、甚至本能的骄傲所深深反感的事物:听我说!因为我是如此如此。最重要的是,不要将我和不属于我的思想混为一体!”
二. 悲剧:诞生、死亡及复活
《悲剧的诞生》开篇:艺术的持续发展源于日神与酒神的二元性;日神:即形象;酒神艺术:梦之本质的最初显现,个体特征的消弭—>兼备二者?——“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世界才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从史诗时代到悲剧时代,叔本华的太一,希腊人,从艺术家到艺术品;歌队的主导作用;给欧里庇德斯带来腐化的苏格拉底(反悲剧,因理性之万能);叔本华之前:理性主义与乐观主义惊人一致地携手并进;关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洞悉酒神世界的人;我们为何喜欢悲剧?——不和谐音;“因为美无非是/我们恰巧能忍受的恐怖之开端,/我们对它充满敬畏,则因为它宁静得不屑于摧毁我们。”——将崇高纳入美,且不否定痛苦,并纠缠于一种景象,即世界将成为一片恐怖之地,任何想从道德方面赋予世界意义的尝试都根本不可能。
三. 幻灭与隐退
《不合时宜的沉思》;瓦格纳,尼采作品的绝对主角,但只有在决裂的煎熬之后,尼采才保持住真实的自我;《人性的,太人性的》,追求风格上的硬朗,伏尔泰;坚持内容和形式的不可分解,却在《悲剧》里强调体裁—>以极端的方式远离浪漫主义:每种事物都应该在日光下看得清清楚楚,与此同时还要包含无限的暗示意义。
四. 道德及其不满
根本关怀:勾勒痛苦与某种文化或多种文化之间的关系;《曙光》,回到一生为之奋斗的伟大道路;对道德机制以及道德所包含的权威性的分析(“否定道德”是指…);道德所陷入的混乱局面:“功利主义”对道德的证明与驳斥;虚无主义这个灾难的生成:道德基础的动摇、内容的混乱;《快乐的科学》:上帝死了(125节)。
五. 唯一不可或缺之事
唯一不可或缺之事:赋予个性一种“风格”;对同情的批判。
六. 预言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最真诚的语气:遗憾,最不令人信服的语气:欣喜与肯定;拒不接受未经独立真理检验的敬畏(也是尼采与基督抗争的一部分);查拉图斯特拉,自我怀疑的预言家,矛盾修辞的具体化身;超人(用永恒轮回定义),尘世之意义,“继续忠诚于尘世吧”(一个重大主题); “一切快乐都希求永恒”,对一切说“是”;孩子,“生成之无邪”;永恒轮回:薄弱的证明,采取的视角,对彼岸世界所有信条的戏仿;强力意志,存在的基本现实。
七. 占据制高点
《善恶的彼岸》,在开头设计一种思路造成对真理的不安感:“我们更要质询这个意志的价值。假设我们欲求的是真理:为什么不是宁求非真理?非确定性?甚至无知?”;意识到任何有关道德的意见都是偏见;认定不存在可以冷静观察世界并且不受环境影响的实在自我—>解决方案:尽可能多的视角(从未详细阐明的尼采的认识论);生命作为最基本的标准;…
八. 主人与奴隶
《论道德的谱系》,起于对比的单纯,终于范畴的消解;《道德》的最后一段…
九. 用锤子进行哲学思考
《反基督者》中对康德了的伦理学的批判显出的张力:大无畏者尼采与快乐主义者尼采;《偶像的黄昏》对歌德的赞颂,酒神以作为无限肯定之神出现;尼采注定无法成为狄俄尼索斯。
《尼采》读后感(五):《尼采》:人生本苦,超人得救
文/吴情
谈及尼采,大众总容易想起“疯子”、“发疯的哲学家”等词汇,想象出披头散发、不修边幅的古怪哲学家,然后将尼采与之等同。殊不知,在生命后期发疯失智之前,尼采极为理性。在西方哲学史上,尼采是继康德、黑格尔之后又一对现代世界进程影响深远的德国哲学家。然而,他最著名也最重要的三个概念,“超人”、“永恒轮回”和“权力意志”(will of power,也译强力意志)却时常因情境需要为我们所误读。
尼采一句“上帝已死”震撼了西方思想界和文化界。所谓“上帝已死”,并非否定基督教,而是指明:科学至上的时代里,科学理性取代了人们对上帝的忠诚信仰。这一巨大的转变,在短时间难以窥其利弊。西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大程度上与基督教相勾连。可当科学理性取代了上帝成为人们新的信仰时,道德及其来源的合法性和正统性却未重建,隐藏着崩溃和瓦解的危险。
《尼采》(Nietzsche),英国剑桥大学圣体学院教授迈克尔·坦纳(Michael Tanner)对尼采及其哲学作简要引介的哲学导论本。在本书中,坦纳教授一方面通过对尼采生平的细致考察,勾勒出尼采哲学中对世界进行发问、思考和回答的线索,另一方面通过对尼采著作重要段落进行详尽解读,就外界对尼采的误读进行纠正。在理解事物时,我们总习惯为事物贴标签。标签虽有助于我们及时掌握事物的重要特征,却也会造成思维懒惰的弊端。阅读尼采之前,先得学会拆标签。
尼采之前,哲学家或就世界本原问题进行探讨,比如古希腊的泰勒斯、赫拉克利特和柏拉图,或就认识的客观性与主观性进行辩驳,比如康德、费希特、黑格尔、叔本华。在尼采这里,一切哲学终究落实到人的现实生存上,而非纯粹的形而上层面,当然,这里的“现实”包括人的精神世界。坦纳教授认为,尼采“真正关心的问题是文化、文化的永久状况,以及实现文化永久性的诸多障碍”。尼采生活其中的十九世纪,德意志文化早就危机重重。这些危机,主要是因为科学理性大行其道,个人的情感意志被打压,以及对上帝的信仰逐渐走向式微。
在这种危机下,尼采认为人生本苦也就不值得奇怪(不知道尼采是否受到东方哲学影响)。古希腊的伊壁鸠鲁是著名的快乐主义者,他反对理智对享乐和情感的压制。而千百年过后,尼采或多或少地在他身上获得了精神养料。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表达了对瓦格纳音乐悲剧的推崇,并认为不诉诸概念的音乐悲剧显示了德意志民族对绝对真理和价值的感知力。在《人性的,太人性的》中,尼采强调,“最痛苦之事可以转而成为良好的意图,并且展示出奋发向上的精神。”而在《快乐的科学》中,尼采延续了《悲剧的诞生》 一书里提及的做“生活的艺术家”的倡议或解决方案,建议我们“审慎地考察自己的天性,并对它进行评定”,活出个人的稳定性或“风格”。我们生活在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社会里,很难做到完全自由,但我们应当“具有应付自如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
既然不自由,那么,我们何以做“生活的艺术家”?答案就是成为“超人”,生活中的英雄。“超人”自然属于英雄主义价值观。成为“超人”,也即成为伟大,因而拥有掌握“抵御、吸收以及富有成效地利用极度痛感的意愿和能力”,而非借助善试图消除人生根本的痛感。超人能够识别出人生“永恒轮回”的悲剧,却凭借个人的强力意志,对永恒轮回表示肯定。在后现代社会,我们总习惯解构概念,否认价值观念的存在。然而,肯定世界也需要勇气。或许,正如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所言,重要的并非世界为什么如此,而是世界本就是这样的。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