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上下)》是一本由陈杰著作,48.00元出版的467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9-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明治维新(上下)》精选点评:●很多细节●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大概可归结为以下四点:1、日本有吸收外来文化的传统(比如儒学、
《明治维新(上下)》是一本由陈杰著作,48.00 元出版的467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9-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明治维新(上下)》精选点评:
●很多细节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大概可归结为以下四点:1、日本有吸收外来文化的传统(比如儒学、兰学),在开国之后,对西方文化与科学吸收较快。2、船小好掉头:单一的民族、较小的国土面积3、幕府制度在列强企图殖民日本时起到了替罪羊的作用,日本天皇在这一过种中的尊严未受损害。4、天皇制度自在日本建立后,天皇一直是其一个家族世袭,未被取代过 。
●信息量太大,有百度百科之趋势 竟然找到了有声小说版=。=(3.10)
●讲述的比较全面,从战国时代种下的隐患开始说起,一直到日俄战争完全踏入列强,我看到了一个国家的转变。抛开偏见不谈,这个国家实在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感觉时间线的编织上有些凌乱
●书中的史料非常详尽,分析也很到位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热血漫画一般的变革之路
●关注幕末明初的历史不总是出于对清末民初的纠结情感,激荡的时代里那些饱满的理想和充满魅力的英雄人物本身就让人热血沸腾。尤其是在一个和谐得透不过气的年代
●20190112-16
●修行35th,此书水准不下于更有名的明治维新的国度,读陈杰从日本战国史开始,三本幕府系列已购未读,战争事典里他也有出场,因而觉得还蛮了解他的风格,此人史观细致全面宁详勿简,虽然他本人深爱日本历史,中国传统典籍给他文体的影响更为明显,日本战国史无疑问参照史记,包括每篇最后令人瞠目结舌的短诗,此书则大有资治通鉴做派,信息量巨大只涉政治军事按时间顺序推进等等,此书值得摸出笔来从头做笔记画思维导图到尾,配合宗泽亚作品以及雷克社图鉴效果势必更佳,看我什么时候有时间吧
《明治维新(上下)》读后感(一):希望大家支持我的新书
呵呵,在豆瓣看到自己的书了
这本书化了我整整4年时间
看了数十本的相关书籍
查阅了不少的资料
写的过程也花了整整一年,然后自己又重新阅读修改了三遍
谢谢我的编辑和出版社
也谢谢所有关心帮助过此书的人
谢谢大家的支持
希望大家喜欢
《明治维新(上下)》读后感(二):非常不错的介绍明治维新
国内长期缺乏介绍明治维新这段历史的中文资料,
这是一部系统的书籍,对于人物关系和事件的描述非常细致。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明治维新(上下)》读后感(三):强烈推荐
在今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际,
这本《明治维新—改变日本的五十年》是很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
特别是对中国近代史有兴趣的学生、学者、同僚等细细品味的一本书。
日本能在明治维新中得到飞跃,
而我们中国人在辛亥革命中却失败了。
这是为什么?在细细阅读和仔细品味中,我们在比较和思考中,会得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明治维新(上下)》读后感(四):从明治维新看中国的现代化历程
学校历史书对于明治维新的讲解基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明治维新前日本处于被幕府控制的黑暗落后之中, 突然就明治维新了, 突然日本就强大了。
看了这本书后, 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个封建落后的国家,在列强的欺压下, 如何一步步艰难的向现代化国家变革的路径。 日本经历的路径其实和中国清末改革的非常相似,困难, 思潮等等也非常相似。 甚至幕府也不是像故事中说的那样是封建保守、改革的绊脚石。
具体请大家看书吧。 前前后后非常精彩。
中国和日本都被列强的大炮敲开了大门, 之后都进入了强国和变革之中。 但结果却有很大的差别, 我认为可以总结为几个历史背景的差异,再加上历史的偶然性,最终使得结果产生了不同。
1. 中国当时的统治阶层对整个国家的强有力控制,使得改革力量很难真正的上台; 同时由于中国的巨大, 使得初生的改革力量也不具备全面管理和改革国家的能力。 日本正好相反, 幕府的倒台和天皇不管国家的历史使得改革派得到了充分发挥的舞台
2. 中国当时还夹杂这汉族对于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反抗,使得无法形成已皇帝为核心的改革; 必须是彻底打破后重建。 而日本可以依托原来的思想、价值体系,围绕着天皇来开展改革。 其改革难度较低。
《明治维新(上下)》读后感(五):日本,中国人必须了解的强邻
中国人对于日本这个近邻,有着非同一般的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它与我们一衣带水,也不完全是因为这个蕞尔小国曾经给我们造成的可怕的灾难,更重要的是这两个国家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那种割不断的联系,使得最终的反目为仇变得那么触目惊心,不堪回首。
唐代的中国堪称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唐贞观四年(630),日本首次派遣唐使来到中国,至唐开成五年(838),日本向中国派遣了12次使节团。长达二百多年吸收移植唐文化,使得日本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风文化。直至今日,日本人的传统服装、传统文化中,仍然留存着浓厚的唐文化的影子。
如果我们一直强大,或许日本会一直是我们的好友。但不幸的是,中华帝国这老大的一艘船,因为闭关锁国,竟然被世界的潮流抛掷到了浅滩。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古老中国的大门被英帝国的大炮轰开,从此无法再闭合。接下来的一百多年,如柏杨先生所言:“一些中国曾经听说过,或从没有听说过的弹丸小国,在过去就是前来进贡也不够资格的,现在排队而来。”为的是从这垂死帝国的怀中多抢一些物事。
同处亚洲,当时尚在江户幕府统治下的日本,无法独处于风起云涌的世界大潮之外。1853年6月,在江户湾浦贺港外的海面上,四幢巨舰将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海岸。美国海军少将马休•佩里趾高气扬地将美国总统的国书递交给了日方代表,提出开放港口,为美国捕鲸船提供食物、水和救助等的要求。
“开国”还是“攘夷”?“开国”是耻辱,那么“攘夷”?“黑船”那巨大的船身和配备的犀利火炮告诉日本人,“攘夷”亦等于自取灭亡。
这样的窘境,我们似曾相识。
电影《鸦片战争》中,中国官员对前来的谈判的英国军官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船,从来没有见过能射这么远的炮。但我不会投降。”对个人来说,宁死不屈是气节,但对国家来说,或许变革,才是长远的打算。
处于生死存亡关头的日本丢弃了一直被幕府奉为圭臬的朱子学与阳明学,各地大名纷纷在自己藩中推广西方科学文化成果。接着,倒幕运动风起云涌,政变、暗杀、内战……最终幕府奉还大政,明治政府建立。
但这只是开始。农民、尊王攘夷派、武士,曾经的朋友,如今全成为敌人。明治政府的每一项改革,都是踏着血完成的。连明治政府的奠基者之一西乡隆盛,也因叛乱不成剖腹自尽。
这种混乱,读过中国近代史的人,也会觉得似曾相识。我们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不是一样的模式么?只是,混乱之后的日本,终于走上了富强的道路。而中国,却在浊浪排空的历史中,随波逐流,几近百年。
五十年间,日本从一个几乎沦为半殖民地的封建国家,一跃成为可与西方比肩的亚洲强国,这一事实在学者看来,几乎是“超出历史与自然规律的奇迹。”
卧榻之侧有强邻,对于中国人来说,恐怕只有了解了这个强邻走过的道路,才会明白,为什么沿着同样的道路,他们却飞快地超越了我们。从这个意义上讲,《明治维新——改变日本的五十年》是一本真正值得一读的好书。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