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海贼》的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 2020-05-26 10:53:4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32

《中国的海贼》是一本由[日]松浦章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9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中国的海贼》精选点评:●科普性质●翻译太烂!●很有趣的题目很有趣的内容,尤其是那些记录,读起来很鲜活。历史在不同的人

《中国的海贼》的读后感大全

  《中国的海贼》是一本由[日]松浦章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9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的海贼》精选点评:

  ●科普性质

  ●翻译太烂!

  ●很有趣的题目很有趣的内容,尤其是那些记录,读起来很鲜活。历史在不同的人嘴里是不一样的故事,我们要多听听各种人的说法。

  ●印刷错误实在太多。。。

  ●简单的梳理,可以作为入门了解的读物,但不至于有洞见的研究。

  ●别字有点多,校对太不负责了

  ●翻译真是惨不忍睹啊,你让原作者情何以堪!“塔尔塔尔”应该是鞑靼吧;以及“重型地对空导弹”,我的天,你是说1951年的海盗小船上搭载萨姆1或者波马克么?那玩意应该是火箭筒之类才对吧。

  ●砸招牌的一本书,既砸掉商务的招牌也砸掉松浦章,一星是给松浦章的

  ●以敷陈史实为主,作者观点比较弱。

  ●一般,基本就是史料的堆积。有个错误,关于孙恩卢循之乱,最后是在交州被剿灭,书中写的是胶州,这是相隔几千公里的两个地方,不知道是原作者还是翻译的错误。

  《中国的海贼》读后感(一):這差錯率,商務究竟是怎麼讓它出版的呢

  貪定價便宜,八年前出的老書,又是松浦章的著作,商務給出的,前兩天遂在旅途中買下來了,帶在火車上看。見到無數錯別字,再翻豆瓣讀書,原來友鄰們早有知見。別的既書評廣播筆記諸帖多有指摘,遂不贅言,單說P166-7引《點石齋畫報》「宦舟被刼」一圖「圖中有如下說明文字」,緊接在其後的P168-9就是帶說明文字的圖呵,卻也是錯得不忍直視,實在看不下去了(雖然我硬着頭皮還是從頭一頁看到了最後一頁),遂出手前後翻頁,標一下:

  像這樣離譜的書,印象中是我讀過的第二本,另一本是《越南的传统文化与民俗》(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488007/ ,幾乎無頁不錯);聽說過的第三本——還有那一本是前幾個月沸沸揚揚的廣西碑刻集。

  看《中國的海賊》後勒口,上面標有文津文化的logo,查其爲商務的子公司,還有豆瓣帳戶:https://www.douban.com/people/60813657/ ;但下端又印有「策划:一心书坊」,簡單地谷歌了一下,似乎只找到說是北京一個圖書公司,暫未見更多有用的信息。不知道這算是賣了書號還是半賣了書號,但我更好奇的是,如此高的差錯率,當年這書是怎麼在商務印書館面世的呢?

  《中国的海贼》读后感(二):徐建新先生的飞鸽牌自行车与“北部中国先驱报”

  同样面对中国海外贸易史,中日学者的情怀相差大约是不少的,因为每次读松浦章前辈的书,总觉得是一位和蔼可掬的老爷子,以审美的情趣娓娓道来航行在南海、东海上的一艘艘古船。而中国的老一辈中外交通史学者,恐怕绝无这份闲逸的心情,毕竟“闭关锁国”四字,始终是压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个沉重心结。

  因此从与中国的现实对话的本位出发,中国的学者极少会采松浦前辈那样的心境去理解中国海上活动的史实。比如同样是海贼研究,中国学者的代表性著作是林仁川前辈那样,从私人海上贸易的角度对汪直及其时代予以积极的理解。而在松浦前辈笔下,不论是讲汪直的故事或者蔡牵的事迹,都感觉是稍加润色就可以由强尼德普来扮演的海盗电影。当然,历史叙述不可能总是保持严肃的面孔,有一份较轻松的心情去讲海贼的故事也未尝不错,可以理解到一个充满舞台感的海贼世界。

  松浦的开篇也恰恰是由海贼电影所揭幕。能够感觉到,他在谈论“胡克船长”“海贼布拉德”这些电影的时候,明显行文自如,而到了全书的结论,试图去解释一个“随着中国王朝势力从内陆伸向沿海,海上贸易日益频繁,海盗活动也逐渐增加”这样的理论概括时,总觉得这结论只是随便说说,不能太当真的。(比如他说发源于黄河文明的中国文明以中原为中心发展而来,由此来向下推衍王朝从中原到沿海的过程,未免有些力不从心。已有考古实迹来看,上古文明本就是多中心起源,而海岱文化一系亦相当活跃,更不必说齐鲁之地由于享渔盐之利而给中国文明带来的绝大贡献。)

  所以读松浦的这本小书,绝对要带着赏玩的心情,才能体会到他的好处。老爷子后记写得萌态十足:“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的徐建新先生借给我一辆天津飞鸽牌的自行车。……徐先生的自行车不辱于180天的使命,给我提供了阅读众多史料的机会。”这话说的实在庄严肃穆、憨态可掬。

  不过这份赏玩的心境背后,专业的功夫绝对是中规中矩、扎实靠谱儿的。松浦前辈在一档馆泡了三个月,专门查阅海贼的史料,想那是1993年,一档馆档案还远没有可以目录检索的时候,只能一包一包的查阅,能够搜检到如此丰富的史料,是相当值得尊敬的。至于松浦先生已经在其他研究著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对海船形制的细致考察,就更不必说了。这正是一种专业的态度。

  相形之下,是书中译本的翻译、校对,实在令人不可思议。大概每两三页,就会出现令人瞠目结舌的文字错误。如我在笔记中列出的,不过是阅读十几页时就发现到的,至于通书的文字错误,实在已经无力一一指出了。而该书的翻译更明显出自外行之手,不仅所有松浦翻译为日文的中文史料原文,无一核对原文,而均由日文回译。且几处经典著作及著名史料的误译,恐怕也说明译者对于中国史研究的学术史极不熟稔。譬如将桑原陟藏写作“桑原藏”,其经典研究《蒲寿庚考》译作“《蒲寿康的事迹》”,已有通用汉名的著名晚清报纸《北华捷报》亦被此公翻译作“北部中国先驱报”,实在不能不令人想起这几天关于乔布斯与贾伯斯的冷笑话。面对如此大量的文字错误与误译,不能不说译者的态度与松浦前辈的认真治学态度形成了过于强烈的对比吧。

  《中国的海贼》读后感(三):如果不弄成教科書般教條,肯定更好看

  很有趣的領域,如果不弄成教科書般教條,肯定更好看。

  俺支持“自然演變”的觀點:海賊團依隨上貿易而生。

  從劫持商船始,逐步擴充勢力範圍,

  於是朝廷討伐之,海賊抵抗之,自然而然由賊寇演變為叛亂造反……

  起點一定是商船,劫船賣貨,海賊誕生之前提。

  但是這書將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海賊定位在後漢至三國時期,

  那時所謂“海賊”也均是惡賊造反,賊寇勢力達國家規模,在沿海地帶為非作歹,殺害地方官什麽的。

  依此定位,中國最早出現的海賊是後漢的張伯路。時間是後漢王朝的安帝時期。張伯路摔海賊三千洗劫沿海九郡,自稱將軍。

  最後在進攻東萊的時候戰敗身亡。

  然後三國時期,

  曹操也當過“海軍”,親自率兵東征剿海賊。

  他滅過兩個海賊頭兒,一個叫管承,一個叫郭祖。

  管承的勢力範圍集中在山東膠州灣至江蘇北部沿海地區;郭祖的活動區域在渤海灣,也是山東那片兒。

  總之這個“最早”時期的海賊,不算真正意義上的海賊。

  叛亂造反這類事哪都有,反賊們的活動區域恰好是海邊兒,就成了“海賊”,不地道嘛。

  直至唐朝,海外貿易真正發展起來,正牌海賊隆重誕生。

  玄宗開元二十年出現有關海賊的記載,

  這群海賊還挺厲害的,活動範圍從渤海擴展到朝鮮半島,除了搶劫商船,還進行人口販賣。

  話說鑒真和尚東渡時遭遇海難,漂流到海南島萬寧一帶,受到當地首領馮若芳的接待。

  這馮若芳家中極闊,明顯就是南海的海賊頭兒。

  當時在廣州一帶,海上貿易已頗具規模,來自印度,波斯,馬來半島等地的商船多不勝數,馮若芳只要搶其中的兩三艘船就足夠他吃喝好幾年。

  北宋南宋,海上貿易更繁榮,海賊也更猖獗,

  大體狀況就是朝廷打打壓壓,海賊生生不息。

  到元朝比較好玩,蒙古人將疆土擴張視為優先級最高的大業,

  不僅將海商收歸旗下,也將海賊納入統治範圍,通通收編當了海軍。

  你想想啊,海賊團搖身一變成海軍,路飛索隆山治喬巴娜美羅賓他們穿上海軍制服,囧~

  再到明朝,倭寇就來了。

  爲了取締倭寇,朝廷發佈“海禁”令,進行閉關鎖國,除了取締倭寇,連帶也要取締對外貿易。

  呵呵呵呵,都快資本主義萌芽裊,海外貿易不算經濟支柱,也算經濟重要組成部份吧,至少也是部份沿海人民的生活命脈。

  “海禁”——腫麼可能捏。強制鎮壓的結局,是內憂外患,倭寇沒滅掉,內訌接種來。激化社會矛盾。

  到最後,一些大倭寇反倒成了大英雄,順應時代潮流嘛。

  明末清初,荷蘭鬼子盯上了台灣,欲將台灣作為向中國內地擴展的根據地。與此同時,一些大海賊們也盯上了台灣。

  不久,荷蘭佔領了台灣。

  這個時候,中國的大海賊們的搶掠活動也大規模湧現。

  事情的性質可變了哦,海賊活動也粘帶了反侵略色彩。

  清代的海賊活動,中規中矩的猖獗,沒啥好玩的。

  到清末近代,各種喪權辱國條約,中國門戶大開,海賊劣行已成為每天報紙上的常規報到了。

  有一條報到很有意思:民國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英報論中國海盜與保險》

  “據二十三日倫敦電報,泰順船在廣東省北部汕頭沿海五十英里的海面上遭遇海盜襲擊。運輸業界和保險業界就在中國海域的海盜的日益猖獗要求增加保險費的問題進行討論。”

  於是俺就抱著書笑噴~

  《中国的海贼》读后感(四):粗心的译者

  很少见到更粗心的译者了。这样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里面的错误能举出近三十处,虽然大多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错字别字,但令人侧目的不是这些失误之大小,而在于从中可以看出译者的治学态度十分粗率。令人吃惊的是商务印书馆也未好好把关,这些普通编辑校对一下应该也能看出来。

  .3:桑原藏的《蒲寿康的事迹》:按桑原骘藏、蒲寿庚

  .4:松蒲章《中国海事史研究的现状》:当作“松浦章”,这是本书作者名,别字实在不该

  .6:归顺臣等的人数超过数万人:从上下文看,此处“臣等”当系“陈登”之误

  .7:孙坚与父亲一起从吴郡的富春乘船往前唐的途中:“前唐”当作“钱唐”,其事见《三国志•吴书一》:“年十七,与父共载船至钱唐”

  .10-11:在吴郡、会集的司马元显愈发横暴……另外,会稽、吴郡、物形、义兴、临海、永嘉、东阳、新安八郡起兵杀死长吏响应孙恩:第一处“会集”当作“会稽”;“物形”当作“吴兴”

  .11:孙恩的叛军由于杀害了吴兴太守、永嘉太守、嘉兴公、南康公、皇门郎……:“皇门郎”当作“黄门郎”

  .19:在广州黄浦江一带:按黄浦江在上海,此处当系指广州珠江边之黄埔

  .32:宋元时期曾作为国际贸易港口的朱州后渚:按后渚港属泉州,此处不知何故作“朱州”

  .35:辅国上将军都元帅合刺带:“刺”当作“剌”

  .41:洪武六年占成国使者:本页多处“占成”均当作“占城”,如p.140即译为“占城”

  .53:“嘉庆大倭寇”的出现:当作“嘉靖”

  .56:地图上“应元府”当作“应天府”;宁波外海的“只屿”当作“双屿”,想因繁体字“隻、雙”二字字形相近而误;“首尔”当作“汉城”;“界”当作“堺”

  .61:大泥国(巴达泥):“巴达泥”当作“北大年”,即今泰国南部的Pattani

  .66:佛郎机(西班牙、葡萄牙)船要在吾屿地方售货:按“浯屿”

  .72:佛朗西斯科•扎比尔:按即Francisco Xavier,中文通译“沙勿略”

  .76:这位林凤就是出现于宫萨莱斯•门德萨《支那大王国志》中被称为“支那国海贼”立马横的人:按此书及作者通译“冈萨雷斯•门多萨《大中华帝国志》”,此处的中国海盗“立马横”,在书中作Limahong,即潮州方言对“林阿凤”的读音,西方人有时将此名音节误拆为Li-ma-hong,故有些国内著作亦误译为“李马奔”云云

  .82:[荷兰人在台湾]兴建塞勒迪亚城,在对岸的本岛兴建普洛宾西亚城:按当作“热兰遮城”(Zeelandia)、“普罗文查城”(Provintia);又p.87中的“赛兰加城”无疑也是“热兰遮城”之误

  .86:将彼赶治南方:“治”当作“至”

  .90:其他三人被赶出福莫萨:p.82/99作“弗尔摩萨”,通译“福尔摩沙”

  .99:对塔尔塔尔人(满族人):按Tartar通译“鞑靼”

  .101:闽江河口的无虎门:当作“五虎门”

  .104:继承郑经家业的是郑经之子郑克爽:当作“郑克塽”

  .108-110:《铃木俊教授花甲纪念东洋史论丛》,陵墓俊教授还历纪念会:后一处“陵墓”显然当作“铃木”

  .121:[雍正时]海盗活动在广东和福建最多,其次是位于两省北面的浙江、江西:按同页上一段明明作“江南”,可能译者认为广东省的“北面”应是江西而擅自更改,却不想江西并不濒海,怎么能有海盗?

  .132:《宫中当家清朝奏折》:当作“《宫中档嘉庆朝奏折》”

  .177:清朝、中华民国著名的外交官吴庭芳:恐当系“伍廷芳”

  《中国的海贼》读后感(五):海洋文化在中国主流文化的缺失

  声明:

  1.这篇文不是研究文章,只是一些胡思乱想,没有严谨,可以百度补充资料;

  2.既然很多都是想当然的,那就说得痛快第一

  ——————————————

  1

  大约梳理了一下中国的海盗历史——朝廷和海盗的缉捕和利用,事实上大部分都是抓、防。——对海盗的发生原因,有一些简单的分析,如沿海人谋生方式介入陆地与海洋,出现入海为盗,是因为政府(国家)或者自然灾害,让当地人不能谋生,其一;其二,海洋贸易,在唐朝及之后的历朝,已经出现非常大的获利,但是官府对海洋谋生有忌讳(一方面是重农轻商文化,一方面担心海洋贸易人不服管教);其三,海盗对沿海和朝廷有攻击。

  2

  海洋文化在中国主流文化的缺失,早期文明发生场来看,即地里空间、气象等来看。

  中国是陆地为主,文化以农业为主,重土,重农,轻商,忌迁。这些影响力中国人的认知,和生活习惯(生活的选择性),所以保守站主流。

  中国的海洋面积很大,但是大的岛屿,且近大陆海岸的只有海南岛,台湾岛,其他的是零星小岛屿——更重要的是,与其他国家,如日本,东南亚等具有独立经济、文化的国家的距离太远。在中国文化形成的早期期间,没有经济(物质交易)上,取得作为与大陆农业一样重要的位置——不管是从人对知识发生现场的“认识论”,以及从经济现场来看,海洋文化都是非次要的。

  因为中国主流文化是“陆地”为基础搭建起来,又是因为对农业的重视。最后,中国的文化模式是一种“知道”式的,即中国的知识是一种封闭完成时,一切都是“知道”,并遵循就行。再这样的主导之下,形成中国人对“海洋”缺乏探索——对“未知”的探索缺乏动力,历来政府对海盗的收服(劝降),不是利用海盗对海洋的知识,进行地理大发现,而是只是作为防御新海盗的工具而已。

  对未知的空间缺乏探索,再者加上海盗的危害(甚至海盗对沿海地方政府的攻击,对沿海百姓的杀戮),都让历代皇朝对海盗有防御心理。明朝,清朝的闭关锁国,禁海,都是这样的心理。

  3

  中国历代对海盗的正面运用,有三次:1.三国时期(或者东汉末年),收服海盗,用来做后勤运输;2.元朝初期,忽必烈收服海盗,税负运输,将南方货物运到上都(北京)——最重要的,收编海盗练兵去攻打日本,如果途中不是遇上台风则统一了日本(动漫《犬夜叉》有说到这个事件);3.郑和下七下西洋,跑遍东南亚,至非洲,沿途对地方国家实务锄证,一些反逆当国家的人被带回进行大明皇朝申饬。

  总得来说,真正对海盗文化利用——和还有文明有点沾边的,只有两次:远征日本岛,失败;郑和七下西洋,不是作为地理大发现的事件,郑和只是作为大明帝国的皇帝去巡视“王土”而已,所以,当时东南亚王国最喜欢进贡中国,然后获得大明皇帝的大量赐品——这不是贸易,而是“天下观”对海洋的延续。

  正是因为中国历代皇朝的专业文化心理,中国的海洋文化没有在海盗文化事实之下,发展成一种海洋文化——海盗们还是“陆地”心理。中国海盗抵达的地方,即妈祖庙扩散的地方。直白一点,中国还是缺乏一种宗教的文化,只有泛鬼神的信仰,不能形成五湖四海的开枝散叶的归宿感——落叶归根,重土安迁的“陆地”文化心理一直是主宰。所以,很多海盗在东南亚等沿海国家,没有形成新国家——有的海盗立足之后,向中国政府承认,都没有获得。明末,以后叫伯兰国,可以百度。

  比照欧美国家,地理大发现、国家扩展,都是在海盗文化的利用上完成。早期的西班牙、葡萄牙,继而是荷兰、英国,法国、美国等。这些国家,可以找到他们最早的源头,古希腊时期的文化。

  4

  所以,中国的海洋文化缺失,从历史源头可以明白是因为对大陆的倚重。直至清朝末年,日本因为黑船事件,投奔了欧美国家,从幕府走向明治维新,否定否定原来的文明(文化),从中医、美术、文字书写诸等方面去中国化,革除旧心理文化,在甲午战争中小刀初试,赢得老牌教师中国的海战。但是,我们的海洋文化的接纳,无法需要像日本人那样完成——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种“异质”文化的镶嵌,面对大中国的文化来说它太小最后被消灭,而不是融合,但是对日本小国家来说就是船小好掉头。

  海洋文明,在这些年呼吁非常高,是基于清末来自海洋攻击的惧怕,以及国家富强之后民族自信心的对外诉求——总得来说,这不是“海洋文明”,也不是海洋文化,它只是一种“陆地”的延续。依旧是在旧思维里活动,旧瓶装新酒,依然没有改变它的底色。

  所谓的发展海洋行业,加强海洋探索,加强军舰航母等作为大陆架延伸到阶梯——我们还那样没有很好的,真诚的,面对自身尽心分析,了解。

  必须从中国文明早起形成的环境来了解——最原始的劳动现场,永远是出发的开始。

  5

  这本书有非常大的缺陷,已经有读者说到错别字(因为没有细读,不是了解)——在于,作者只是以中国历代皇朝理解的“海盗(海贼)”作为历史资料梳理依据。所以,书中说到的,基本上跟中国沿海陆地、近海等地方发生海盗,而没有从地理空间上分析一种与陆地文化一样的生存模式,海洋贸易的存在模式。

  如果,书中对发生在中国海周围的中国海盗的发展,进行梳理,或许更爽。因为东南亚一代好些华侨是海盗的后代。。。。

本文标题: 《中国的海贼》的读后感大全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747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历史学家的技艺读后感精选指北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