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格手记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 2020-05-03 21:46:3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1

《布里格手记》是一本由[奥]里尔克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布里格手记》精选点评:●我是写不出诗的人,仅能看看里尔克也满足了。●確實是碎片,而且每一片都需要屏息凝

布里格手记读后感1000字

  《布里格手记》是一本由[奥] 里尔克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布里格手记》精选点评:

  ●我是写不出诗的人,仅能看看里尔克也满足了。

  ●確實是碎片,而且每一片都需要屏息凝神去感知。一定是意識流,所以你要慢下來,心流跟隨布里格走,見其所見,思其所思。當你的節奏和布里格同步,自然看到他所在的深邃世界,美麗異常。

  ●和林克译本对照阅读,底本应该是不同的,两者各有千秋,彼此参考阅读更有利于理解,此版注释略冗繁,引用的文本与图像有时有助于理解,有时则多余乃至诠释过度了。

  ●天才之作

  ●撇开里尔克尚且不谈,这本书对注释和其他书信上引用算是提供了不少的资料。里尔克,勿用多言罢

  ●可以反反复复掰开揉碎了读…天知道我怎么现在才读它!

  ●重读《布里格手记》,里尔克对某些场景的描写棒极了,使人想起普鲁斯特。

  ●里爾克是天才。大段大段被標識出來的段落,太多出人意料的想法。把小說寫成詩,關於生死、愛和被愛。

  ●意识流散文小说体诗

  ●漫漫人生的感悟。

  《布里格手记》读后感(一):翻译的味道

  我是和曹翻译的《马尔特手记》一起对照着读的。英译本和德译本的差距,还是有很多。感觉是意识流的部分,德译的读着更里尔克些,叙事部分英语本更详尽些,毕竟是经过了两次被解释。读了这书,更感觉翻译之难,经过翻译的东西,能有原作一半味道么?

  《布里格手记》读后感(二):书评

  马尔特共写了七十一段手记。它们像一个个独立的片段,但也不是说毫无共通之处。不如说,它们遥相呼应,彼此对话,在互动中织造出一种氛围,把各种主题编入纹案,愈发深邃、难以捉摸,像马尔特在其中多次提到的此在。在阅读时,不断感受到增加的重量,一种阴郁拖着人下沉。语句的纠缠没有答案,所以永远无法总结出这沉重的到底是什么。

  马尔特是来自丹麦的破落贵族,在巴黎游荡。他自叙道,他还能回忆起往日宫殿的几乎每个部分,但他想象不到这些零散的部分在那时是怎么整合在一起的。宫殿好像从高处摔落在他心上,四散成碎片,一如他的往日,他的家族,他的历史。他用极端碎片化的方式,让记叙在他的生活和久远往事间不断跳跃,在精神性的人和物之间不断跳跃。巴黎城市了无生气,弥漫着异化的压迫与不安,抛给他巨大的空虚,让他生病。而他则依靠书写来抵抗、探索、追问。最终,浪子回家了,带着他对存在新的认识,重新承担起生活,继续一个孤独者的命运。

  马尔特成了这部里尔克的精神独白的主人。里尔克没有拿着马尔特的手写作,而是化作一个倾听者,放任他心中的形象,即马尔特的滔滔不绝。里尔克把他书信中的一些语句稍作修改就搬进小说,这点可以参考纸上造物的里尔克书信集《观看的技艺》。书信中简单明了的句子在小说里游移不定,充满了各种可能性。语言的异质让阅读极为艰难,但也是小说迷人的原因之一。

  《布里格手记》读后感(三):《布里格手记》读后随感

  作为里尔克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不同于其诗歌早期的抒情风格,而是主要以客观、智性的眼光审视生命,最擅长以一个小物件入手,精细的书写物件的边边角角,然后带入相关的历史、人物与亲朋,从而展现出细小又宏大看似对立实则融合的风格。 主人公马尔特·劳瑞茨·布里格是丹麦破落贵族,他的精神漫游链接起辉煌一瞬的童年生活与持久衰败的成人生活。全书七十一篇,几乎篇篇游走在意识、无意识、写实、梦幻之中,也几乎篇篇都可以用不同的阐释方法去解读,譬如存在主义、现实主义、精神分析和现象学。写法本身的不确定性带来阐释的不确定性,也因此赋予小说更多的灵性。尽管如此,它却并不晦涩,整体语言有着哲学的智慧和诗的美感。 除此之外,小说中对死亡的书写极多,甚至于布里格的一生是见证死亡的一生。但营造的氛围是将“死亡”重重地拎起,再轻轻地放下,甚至是带有极致的美感。“人们来这儿是为了活,我倒是认为,会在这儿死。”,一句话几乎是整本的基调。 更有意思的是据译者提及,在里尔克给妻子克拉拉、友人莎乐美等的信件中,许多段落与手记片段相似,甚至完全相同。一些有助于理解创作背景的信件内容也被里尔克作为注释列入小说,但这不能完全被理解为自传或半自传,虽然他有助于理解作者本身的经历与思想。那么这种真实的片段随记与小说的虚构之间产生的界限被消融的同时,也在被建立着(当且仅当重合内容被梳理剥离的时候)。 如果有机会,会再读一遍。

  《布里格手记》读后感(四):僵尸族家庭

  这本书的71段文字揭示,人类的生活就是破碎的,断裂的,

  由我们的思绪来打破。诗人的生涯也是如此。第165页,“我们移走了最宝贵的东西,时间在琐事中流走,我们已习惯于蝇营狗苟。”

  翻译的比较踏实,但是那种读原文才能读到的恐惧和神经质,像鲁迅狂人日记般不可终日的感觉,却一直没有让我感受到。

  只剩下一种学者的温文尔雅和观察。

  长期以来,这本书一直以马尔特手记的名字出现,在2019年出过曹元勇和麦湛雄翻译的版本,民国67年在台湾出版的方瑜的版本。

  而这个陈早的版本就是翔实。注解也挺到位。

  如果是一个哲人的心灵史,这怎么翻译呢?

  里尔克最后不假思索的直接从他自己的日记书信当中截取出来,就是认知了这一点,我们心灵的同位性:

  我们留下的痕迹就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他们都在那里。

  日记的生命和小说里的生命同一了,文字里的生命和真实存在过的生命也合一了——时间变成了永恒。

  作品也成了永恒。

  伽达默尔评价说:痛心彻骨的苦难被忍受下来,无助的悲叹因蔑视,抚慰而高贵,从此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出现了一位极其伟大的诗人,他走到极限之处,坚守下来。

  从小说一开头的“活着,看和恐惧”的辩证写法,一下子滑到了祖父的死亡!

  他的祖父那恐惧的消费生命的方式,被虚构在乌尔斯戈尔德的旷野上,一个几乎像哈姆雷特中艾辛诺尔那样阴森恐怖的名字。

  第14段有点致青年诗人卡布斯信件的意思,那种微微的细语,谆谆教导年轻人:“一辈子要去收集意义和甜蜜,在那漫长的一生中或许能写出十行好诗。”

  所以里尔克断续的意识,经常是杰出的意识流。比如这一段刚说,有没有可能人们只是停留在生命的表面?有没有可能人们相信你一定要补回他们出生之前发生的事情?然后第15段就开始谈到她12岁,祖父布拉赫伯爵家的事情。立即将小说的背景,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人物显得更加生动了。在一个喜欢和死尸待在一起的外祖父家里,被这样的气氛笼罩着,沉默就变成了家族的特性。而且居然把自己的女儿克里斯蒂娜禁闭起来,就像幽灵一样出没在家庭里,年少的诗人被震撼了。

  这是诗人走向上帝的意义,它的起点。

  2

  等我读完英文版再向大家汇报。

  《布里格手记》读后感(五):Kindle版,第一印象

  大概浏览了其注释,细读了第一节

  比较参考了 艾洛,Dasha的译文

  https://www.douban.com/note/203369555/

  https://www.douban.com/note/203425346/

  对照Engel的评注本作为底本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143231/

  我也不太清楚是出版社选题找的译者(现在多数情况如此)还是译者自己翻的找的出版社,推测还是前者。

  不太想说那个充满了文艺理论术语和翻译腔的前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某阶段),因为代入主观情感,会拉低评分。

  译者的注释包括如下几个部分,可以说算是相比其他译本的主要贡献:

  1)注释非德语的字句

  2)收入信件等参考资料(多出自Materialien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144226/)多数是自译

  3)其他由研究者发现的可能相关的互文(诗歌片段)

  4)过于晦涩和象征性段落会给出代表性的研究(38节的解释挂毯)

  我想,出彩和可说有学术意义的也就是2,3,4三类注释了

  不过,3)多数时候是照录其他人的译文,想来译者也非专治里尔克,拿不准的地方太多,否则断不至于将“自己宝贵的理解”拱手让给现成译文。想来采取注释材料这个点子是书的卖点之一,不过译者拿到材料却发现自己不一定能驾驭,所以讨巧的用了其他人的译文,是这本书的价值打折的地方。

  根据一些语言细节的判断,以及错误,应该译者的语感和仔细程度没有超过陈宁。

  关于明显的错译,有机会再单列。此评分当然包括对错译的反应。

本文标题: 布里格手记读后感10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580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三观不合,永远不会是一路人!《邂逅集》的读后感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