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诃德》是一本由[西班牙]塞万提斯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18.00,页数:13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堂吉诃德》读后感(一):骑士精神初读《堂吉诃德》是在高中的时候,那时候喜欢的是一个荒诞的喜剧——一个看骑士小说疯了的
《堂吉诃德》是一本由[西班牙]塞万提斯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18.00,页数:13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堂吉诃德》读后感(一):骑士精神
初读《堂吉诃德》是在高中的时候,那时候喜欢的是一个荒诞的喜剧——一个看骑士小说疯了的人,带着傻憨的侍从,与风车巨人大战。
十几年后重读,看进眼里的却是个讽刺的悲剧——堂吉诃德与桑丘有他们独有的处世智慧,所作所为也秉着善良的原则,而谁又能说那些捉弄他们的人,又不是疯癫呢?
作者的初衷,是抨击那个时代泛滥的骑士小说,认为那些虚构的魔法故事,迷惑了人的心智。然而作为一个喜欢奇幻魔幻作品的人来说,我并不赞同作者的这个观点。而且,作者并没有考虑到一点,除了战无不胜的爽文性质之外,骑士小说足够吸引人很重要的一点是,骑士们有着人们所向往的美好品质——勇敢、正义、强大。
所以尽管堂吉诃德的行为疯癫痴傻,他走上骑士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希望自己成为游侠,去战胜邪恶。我想这也是几个世纪过去,大家仍然喜爱这个疯子的原因之一。
《堂吉诃德》分为了上下两部,其创作时间相隔十年,时光在作者身上留下的痕迹最终也刻在了作品里。第一部的堂吉诃德是个十足的理想主义者,敢于去挑战风车巨人;而到了第二部则会见势只打嘴炮,甚至到了病终之前,会成为警告不要再读骑士小说的人。(当然,这结局也与作者原本的目的有关系。)
相对而言,我会更喜欢上部里的堂吉诃德,尽管疯癫,但着实可爱。除了释放囚徒有些不知所谓,自困深山显得无痛呻吟之外,其他的故事确是认真贯彻了他的骑士精神。尤其是最出名的风车大战,真正的骑士确实不会畏惧邪恶的巨人。
可惜他的勇敢因为看不清现实而变成了鲁莽。
而到了下部,堂吉诃德彻底变成了一个悲剧人物。他的骑士精神,只是供人消遣的乐子。如果说堂吉诃德是沉溺于自己的世界,也影响了桑丘,那公爵等人则是真正意义上的又蠢又坏了。上部里真正的朋友是神父与剃头师傅;下部里是苦心经营的参孙学士,甚至包括那个半路出来管闲事的路人。某种意义上来说,堂吉诃德的悲剧不仅是自己一味沉迷于非现实的骑士小说,更是他已生活在一个并不重视骑士精神年代。
我想我们会喜欢堂吉诃德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在他的身上或多或少地看见了自己执念的影子。例如那个无痛呻吟的痴情骑士,甚至根本没有见过那位杜内西娅。我们青春年少的时候,心里一样有一个似乎完美的不可能的人。
而且读书时代,我们看着武侠小说,心里多少也有一个仗剑流浪天涯的梦。更不用说,如今这个时代里,多少人中着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毒。
与其他的经典之作有所不同的是,《堂吉诃德》里的瑕疵其实还挺多。比如能打破的铁皮罐子,或者是第一部里还叫胡安娜的桑丘老婆到了第二部便成了特雷莎。还有作者本人吐槽过的,第一部里毫无关系的故事。
然而它仍是一部传世经典之作,值得再次阅读。
而堂吉诃德本人,则成为了骑士精神的代表人物(好像有违作者的初衷)。
:这个版本确实非常漂亮,如果能把插图放在文章对应的位置,就更棒了。
《堂吉诃德》读后感(二):宿州读书会丨孤独的骑士,勇敢的骑士
还没看完第二部忍不住想要知道故事的结局于是自己上网查了梗概,故事的最后堂吉诃德被打败归乡,病倒后醒来神智恢复清醒,大骂骑士小说,立下遗嘱不允许侄女嫁给看骑士小说的人,然后昏昏醒醒三天后去世了。 提前剧透到这个结局让我有些懵了,塞万提斯很果断地完结了小说,拒绝了所有续写可能(毕竟第一部和第二部中间差了十年,续写能续很多版本了)。
阅读第一部时脑海中的堂吉诃德形象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绅士,充满勇气和梦想,想要仗剑走天涯,去行侠仗义除暴安良。 读着读着发现这不是个年轻人,书里的插图也画着堂吉诃德有高高的个子,瘪瘪的脸膛,细长而干瘦的胳膊,花白的头发,弯弯的鹰钩鼻子,飘然的胡须又浓又黑(插图是白胡须hhh)。 这爷爷的形象浮现在脑海里一时间让我有些难过又感动,难过的是这么一个有理想的人是个爷爷,感动的是一个爷爷也依然有理想!(人物年纪其实50左右)
堂吉诃德很绅士,他说面对的无论是好人还是疯子,只要事关维护女士的荣誉,游侠骑士都得义不容辞。对女士的污蔑他会勇敢反驳,与之决斗,默默旁观或诋毁女性绝不是骑士所为。 他把风车当巨人,把酒囊当路人的头颅,把抬圣母像求雨的游行队伍当做抢劫美女的强盗……堂吉诃德做了许多傻事,甚至本人也留在山上过过一段疯子生活。他的世界里有魔法,这邪恶魔法存在更需要他这种游侠骑士来主持正义。所以他不畏惧,带着对杜尔西内娅的爱慕他勇闯天涯。 桑丘的性格与堂吉诃德相反,他没有骑士理想,只想跟着堂吉诃德赚钱,尽早当上海岛总督,然后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快乐收租的日子。也正是这种一心向钱的精神,与堂吉诃德一拍即合,两个人一起闯荡。 在第二部里桑丘和林中侍从聊起了各自的东家,桑丘描述堂吉诃德时说:“他(堂吉诃德)一点儿都不奸诈,相反,心肠特别好,不会害人,只知行善。他从来都是人家说什么就信什么连一个小孩子都能骗得他把大白天当成为半夜。这是因为这种憨厚劲儿,我才打心眼里喜欢他,甭管干了多少傻事,我也没动过离开他的心思。” 我也很喜欢这样的堂吉诃德,在所有人都说他是疯子,都在笑话他的时候,他还是坚守自己心中的正义,是孤独的骑士,坚守骑士道精神,念着从未见过的心爱姑娘,做正义的游侠骑士。 两本小说很厚,不过读来非常有趣。随书赠的明信片、书签和藏书票很好看,尤其是藏书票,虽然不知道怎么用,但收藏总是没错的hhh 最后再记录一点对译者张广森老师的钦佩,翻译诗句都有押韵,真是信达雅
《堂吉诃德》读后感(三):当今时代,你还敢提梦想么?
曾几何时,人们将梦想挂在嘴上,年轻人总是想要去追寻诗和远方,而如今“你有梦想吗?”却成为了人们互相调侃的语句,仿佛梦想变得遥不可及,难以启齿。可是年轻人啊,梦想的魅力就在于即便不说,它也会在心底生根发芽,在一个温暖的春天开出最美丽的花。
《唐吉坷德》是一本最经典的名著书籍,对这本书的讲解文章可谓是数不胜数,但是就像一千个人的严重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唐吉坷德也是一个千人千面的形象,有人认为他勇敢,有人认为他荒诞,有人为他感动,自然也有人问他是否值得,但是答案从来都只在读者自己的心中,而唐吉坷德有他自己的人生以及面对生活最坚定的选择。
《唐吉坷德》主要讲述了一个叫唐吉坷德的穷乡神,因为沉迷于骑士小说,总是幻想自己是一名伟大的其实,甚至找到自己的邻居桑丘成为自己的仆人,在经历了3次冒险失败后,唐吉坷德终于看清楚了自己的骑士梦不过是一次幻想,最终抑郁寡欢,生病致死的故事。
唐吉坷德的一生并不是喜剧的一生,他也并不能称得上是一位积极向上,对梦想坚持不懈的有志青年,他所生活的地方更是把他的希望当作是精神失常,即便是他在第二次冒险中取得了一些小成功,打败了一个叫做“镜子”的骑士,打败了狮子,但是进入公爵城堡的他并没有得到骑士的礼遇,反而遭到种种捉弄,唐吉坷德的一生在他人眼中更多的是一种笑话。
在故事的最后,一位一生假扮成骑士打败了唐吉坷德,并与他定下约定,一年之内不能摸剑,唐吉坷德信守承诺,最终病倒在床上终于从梦中惊醒,看透了自己的其实梦想不过是一场笑话,并且立下遗嘱不允许自己的侄女嫁给骑士。
也许有人会说唐吉坷德的结局是疯人的清醒,是闹剧的收尾,但是我以为是唐吉坷德对梦想执着追求却求而不得的绝望,姑且不论面对现实是否是一件好事,但是拥有骑士梦的唐吉坷德勇敢无畏,快乐满足这一切都比清醒更重要。
还记得在几年前,梦想是所有年轻人都不可避免的话题,而如今的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佛系人生,谈及梦想仿佛只能出现在小学生的作文里。唐吉坷德的梦想看起来荒诞不羁,现在的心怀有梦的人又何尝不是经受着世人的偏见。
唐吉坷德是勇敢的,他在追梦的路上遇见了诸多的困难,经历了很多次的失败,换做其他人可能在听见风言风语时就选择止步,在被人嘲笑时就选择放弃,在满身伤痕时就选择忘记,但是唐吉坷德都没有,他是世人眼中的疯子,确是自己心中的英雄。
如果我是作者,我希望故事的结局不是唐吉坷德终于面对现实,而是实现了梦想,因为梦想的特质就是疯狂,如果梦想看起来就中规中矩,梦想的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梦想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害怕失败,害怕不同的心。大多数人因为害怕失去所以放弃了开始,因为担心失败所以闭口不谈梦想。可是,年轻人,我们都知道,梦想是青春的标志,人生唯有勇敢追梦才能在临死之际问心无愧地说出无悔。
《堂吉诃德》读后感(四):请别叫我疯子,尽管叫我傻子。
《堂吉诃德》,西班牙文学巨匠塞万提斯四百多年前的著作,在今天读来,依然让人悸动不已。
我想,这大概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吧。
堂吉诃德是一个怎样的人?
作者在文章开头曾戏谑的评价他是位看骑士小说看昏了头的绅士,说他完全失去了理智,产生了世界上任何一个疯子都未曾有过的至为奇特的念头——做游侠骑士。
游侠骑士是在欧洲中世纪时期活跃着的武士,他们武艺高强,四处行侠仗义,帮助弱势群体,是正义的象征。
拥有着谦卑(Humility)、诚实(Honesly)、怜悯(Compassion)、英勇(Valor)、公正(Justice)、牺牲(Sacrifice)、荣誉(Honor)、精神(Spirituality)八大美德。
两则骑士宣言:
我的剑放在这里。我将牢记谦卑,怜悯,公正,荣誉,牺牲,英勇,灵性,诚实的美德。我将奉献我的灵魂和我的生命在公平之神的脚下。我的血将伴随着荣誉洒在战场上。我的剑放在这里,神祝福它永远锋利。除非它的主人低头,它将永不折断。
我会善待弱者。我要勇敢对抗强者。我将与所有做错事的人战斗。我将为那些不能战斗的人而战斗。我将帮助那些向我求助的人。我不会伤害任何女人。我会帮助我的兄弟骑士。我会忠于我的朋友。我将对爱情忠贞不渝。
I will be kind to the weak.I will be brave against the strong.I will fight all who do wrong.I will fight for those who cannot fight.I will help those who call me for help.I will harm no woman.I will help my brother knight.I will be true to my friends.I will be faithful in love.
但当我们回过头来去看作者对于这件事的评价,显而易见,作者对于堂吉诃德的理想是不太看好的,他用幽默的笔触辛辣地讽刺堂吉诃德——这位可怜的绅士竟然想入非非,以为自己仅凭臂膀的力量,就至少已经登上了特拉皮松达的王位。
作者在下文中毫不掩饰地嘲笑堂吉诃德的异想天开。
这并不奇怪,因为这本书本来就是作者对于骑士书籍的抨击之作,弗里奇说它是——“以嘲笑来埋葬了骑士的世界和骑士的文学”。
但颇为有趣的是,在《堂吉诃德》这本书问世之后,有许多人都将《堂吉诃德》视作骑士小说的代表作了。
事实证明,生活从不缺乏幽默感。
作者认为就读者而言,不存在任何类型的约束,既不必有所顾忌也无须承担任何义务,可以任意评说这个故事,用不着担心因说其坏而受到指摘,也不会因说其好而得到褒奖。
所以,我就大胆开麦了。
我不喜欢故事的结局,我不喜欢堂吉诃德这个人物的结局,准确的说,在最后的最后,他已经不再是拉曼查的堂吉诃德了,他放弃了成为游侠骑士的信念,重又成为了那个由于为人正派而博得“好人”名声的阿隆索·吉哈拉,只因他不想作为疯子死去。
在死亡到来前,堂吉诃德彻底抛却了游侠骑士的身份,他否认了他曾为此做过的一切努力。
他甚至认为过去的自己过于糊涂,只恨自己醒悟的太晚。
他曾经为履行骑士道和游侠骑士之职责付出过一切啊!
但如今,他却否认其存在的意义,多么可悲!
但更为可悲的是这背后的隐喻。
书中如此写道:
他转而对桑丘说道:“朋友,请原谅我连累你也跟我一样像个疯子,让你跟我一起误认为世界上过去有过、如今仍然有游侠骑士。”
这个结局彰显着——哦,原来游侠骑士与骑士道所蕴含的骑士精神只是世人精心编织的骗局,这样的人从未存在过,过去没有,现在亦没有。
而堂吉诃德要外甥女嫁给没有读过骑士小说的人,否则她将失去留给她的全部财产的行为则告诉我们——他希望这样的人未来也不再有了。
这既让我觉得悲哀,又使我感到难过。
最后附上一段我心中的堂吉诃德结局:
我现在被浇奠,我离世的时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持的信仰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自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
For I am now ready to be offered, and the time of my departure is at hand. I have fought a good fight, I have finished my course, I have kept the faith: Henceforth there is laid up for me a crown of righteousness, which the Lord, the righteous judge, shall give me at that day: and not to me only, but unto all them also that love his appearing.
——《新约·提摩太后书》
《堂吉诃德》读后感(五):堂吉诃德:我就想做个骑士,你不想也不必笑我吧!
似乎我们经常听到这种说法:《堂吉诃德》这书太有趣了,我一边看一边笑。由于经常听到,大约在听到这种说法之前没有看过堂吉诃德的人,一开始拿起这本书,就带上了一种看笑话……啊不,这样说有歧义,是带上了一种,看“微博搞笑排行榜”或“趣味段子集锦”的心态。有些人呢,翻了几页,心理落差之下大感无味,心道:这有啥好笑的……?啊,但是大家都笑了,可能是有什么厉害的笑点我没get到吧,不愧是经典文学作品,高深!嗯……那我也跟着笑笑吧!然后接着对下一个人道:“哎呀《堂吉诃德》这书太有趣了,我一边看一边笑!”
作家榜这版堂吉诃德的内封,白色和浮雕纹,很好看,担心弄脏我套了层书衣写到这儿我是真的会心一笑。
不过,不是带有恶意或是鄙夷的嘲讽轻笑,只是单纯觉得挺逗的。害,真不是嘲笑!因为谁还不是从这个年纪过来的呢……反正我是!
我在初中,在那个满脑子中二却一点儿配得上那中二念头的能力都没有的那个青春期里,我第一次翻开《堂吉诃德》,大约读了有个七八页,反正页码没到两位数,我就悻悻地把书合上了,后续正如第一段所说的那样。
后来长大了,知识储备足矣助我读完这书了,我读他时却是真真切切地笑不出了。
就是那种,我知道这里是作者用语言设计的笑点,嗯,我get到了,但是我笑不出。不但笑不出,以一个后人的视角,加上现今的一切,我甚至觉得很悲伤。
嗯,先把这逆流成河的矫情做作的悲伤一放啊,还是说好笑这个事儿。
我一妹上高中,这不,也看了堂吉诃德,我饶有兴趣,问她,你觉得怎么样?零零后的坦率真诚震惊了我,她耸耸肩表示,我没看完,不懂为啥那么多人说好笑,我觉得《****》(某网文)更有意思。
这,我这曾拿好笑装过*的人如何能忍!
我跟她讲,其实是这样。
堂吉诃德,是作者写出来讽刺那个时代的文坛的一个人物。现在看,很多人笑只笑到了皮毛,没有笑到骨肉,更没有笑到腠理!
笑到皮毛是什么意思呢?是说被作者话里话外抖的机灵给逗笑了——比如说有的小孩,听到“猪”“笨蛋”类似的词就会笑得满地打滚。有些读者笑就因为作者反反复复强调堂吉诃德是个“精神病”。
笑到骨肉是什么意思呢?是说被作者写出来堂吉诃德的行为给逗笑了。不仅是词句带来的幽默感,而是读入了文章里去,仿佛自己是故事中的某个旁观者,正看着堂吉诃德发疯,向着风车冲去,然后和桑丘一块儿被甩上天空。
那笑到腠里又是个什么意思呢?她问。
我说,这个笑到腠理啊,就是不仅读懂了词句,读入了文章,还读回了塞万提斯生活的那个时代去。
那个时代,市民文学与骑士文学大行其道,你走到任何一个卖书的地儿啊,满书架除了圣经全是骑士小说!五颜六色五花八门,每一本书呢,都是一个英俊潇洒帅气多金霸道威武勇敢坚毅的骑士,打巨人,斗恶龙,顶砖块,吃蘑菇,最终成功拉下旗子,救出碧琪公主的故事!
塞万提斯这个烦啊,够够的!他于是下定决心,决定写一本小说,把那些写这种东西的作家、卖这种东西的书商、信这种东西的读者,一口气全给骂了!
于是,堂吉诃德诞生了。
这有点像什么的,有点像这两年啊,女频霸总文,男频赘婿文频出,啊,哪哪都是,换汤不换药,写啥都那出,然后有人就天天看啊,天天看,看着看着看傻了,真以为自己大名叫爱樱冰洁美娜·珍丽瑰云花·琼·玛丽·苏公主,头发能随着心情变幻七彩颜色,出门见到街角卖早点的大叔,都以为那是世界顶级首富,身价几千亿吨黄金的某总裁在这儿拼死追求她呢。你说这样的女娃好不好笑?
好笑吧!
这也就是堂吉诃德结合那个时代背景的在腠理的笑点了。
而塞万提斯也不负众望,果然,以堂吉诃德的可笑,狠狠嘲笑了写那些的作家,卖那些的书商,与写那些的读者。
塞万提斯同志,以一己之力,砍掉了骑士小说这一毒瘤。
堂吉诃德之后,再无骑士。
。
这一版的书中插图,最后的骑士这会儿,我就该说一嘴,我刚刚按下的那点儿悲伤了。
在了解了堂吉诃德之好笑之后,才能了解一下那悲伤。
诚然,塞万提斯力遏骑士小说不良风气,使堂吉诃德之后再无骑士,可是,堂吉诃德本身也得了个诨号——最后的·真正的·骑士·堂·吉诃德。
他是个疯子,他是个傻子,他是个读书读痴了心的糟老头。
他说他去打巨人,实际那是风车;他说他去解救贵妇人,实际打到的却是贵妇的随从;他说他保护弱小,实际总是颠三倒四弄巧成拙。
这是多么的愚蠢与可笑!
可是,稍一想想,就会发现了,这些旁观者与读者眼里的他眼前的虚幻,却是堂吉诃德时时刻刻都在经历的真实。
堂吉诃德生活在他的想象中时,那所有的危险,那所有的邪恶,那所有的巨人与恶魔,都是真实的。
他不是看见了稻草人,却假装看见了魔鬼,表演一般的自我展示。
他是真的看见的危险,也知道自己的孱弱,却一次一次冲上前。
读者笑皮毛,笑骨肉,笑腠理。
可故事中的其他人笑的却是他的一腔孤勇。
一腔孤勇与他眼前的真实那是他放下一切,财富、地位、名声乃至生命去捍卫的一点骑士精神。
可是,付出了这样的代价所捍卫的一切,在别人眼里,在他的邻里、亲友,在故事的读者眼里却成了最大的笑柄,这多么悲伤。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堂吉诃德:那……那我以为的可不就是我以为的吗……喂,我只是想做个骑士,做得不好,你们也不必笑我吧!
喂,我就想做个骑士,你不想也不必笑我吧!
想到这儿,我便再笑不出了。随书附赠的明信片书签与两张藏书票 藏书票击中我!!!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