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上,有位网友观看一部影片后,给出了如下评论:“近三年来华语电影最佳。极为质朴的感情,意味深长的构图,精准自然的表演,绝不渲染的民俗,总是交叉却从来没有相遇的场面调度…导演控制力极强,镜头在不断迫近中让人在不知不觉间达到情感体验的高潮。在这种一切都处在贫乏状态的环境里,唯有生命是人留恋的唯
豆瓣上,有位网友观看一部影片后,给出了如下评论:
“近三年来华语电影最佳。极为质朴的感情,意味深长的构图,精准自然的表演,绝不渲染的民俗,总是交叉却从来没有相遇的场面调度…导演控制力极强,镜头在不断迫近中让人在不知不觉间达到情感体验的高潮。在这种一切都处在贫乏状态的环境里,唯有生命是人留恋的唯一理由。假以时日,此人会成大师。”
这部电影,片名是《清水里的刀子》。
被改编成电影的同名小说,开头便是劈头盖脸却又不失平静的一段交待:
“和自己在同一面坑上滚了几十年的女人终于赶在主麻前头埋掉了。坟院里只不过添了一个新的坟包而已。这样一种朴素的结局,细想起来,真是惊心动魄。”
一匹小青驴从南山里驮来了她,她,成了他的媳妇。
安葬了老妻,马子善是最后一个走出坟院的,恍惚间他听到耳畔有个苍老的声音在对他低语:
好啊,老东西,你命大,让你又逃脱了,那么就再转悠几天,再转悠上几天就回来,这里才是你的家。
马子善莫名伤感又莫名想重重点下头,面带诚恳。
是啊,他在外面确实转悠太长时间了,从一个鲜活的婴儿,到一个强壮的青年,再到现在,一个老态尽显的家伙,这一路走来,他是怎么转悠过来的,有时细细想想,连自己都有些想不明白。
送葬的人早已都走干净了,只留下匆匆忙忙的脚印,人们走得多么快呀,但是,不管人们能走多快,总有一天,他们还是会回来的,还是会把自己留在这里,永远地留在这里。
当然还会有脚印,无数的脚印,无数匆匆忙忙的脚印,无数匆匆忙忙的新的脚印。
这世界,总是不缺少这样的脚印的。
马子善回头又看了一眼老妻的坟,就这么一会儿功夫,他就惊讶地发现,坟上新添的土,已经蒙上了一层暗色,好像没有刚刚那么新鲜了。
老人心头闪过一些画面,一些他一日不入土,就一日也忘不下的画面。
画面中,是老妻当初被他接来的情景——她端端正正地坐在青驴背上,头上戴着红纱,两只好看的脚上,套着的是新到发光的鞋子,鞋面上,乱绣着满面的花儿。
那样的花团锦簇,就安安静静地伸在明晃晃的铜镫里,随着大青驴子走路的节奏,一荡一荡,一荡一荡。
老人又感受到心头那种什么都在融化的感觉。
旋即,他轻轻叹了一口气。
他的媳妇,他的那样年轻又那样好看的媳妇,怎么就最终归了这样一个坟包呢?
按照当地人的信念,亡人入土后,都有一个被另外世界查问的过程,因此活着的人不能就此撒手不管,而是需要做点什么。
做什么呢?当然是一些帮助已亡亲人的仪式。
有钱人家,排场大点;没钱人家,排场小点。
但不管排场大小,一场该有的仪式,是必须的,就算只是宰一只鸡,烙两个油馕,甚至只是仅仅举念一枚枣,在这样的仪式中,都有着肃穆而又贵重的意义。
不过,也总有人觉得还是举念一峰骆驼好,毕竟,在世俗的眼光看来,一峰骆驼的价值,无论如何,是一只鸡所无法比拟的。
老妻离去后,按着马子善的意思,到时宰上一只羊就可以了,但是儿子听他这样说后,落下了眼泪。
“大,我妈苦了一辈子,活的时节没活上了个好,殁了,咱们要把亡人当个事呢。”
于是,仪式中的宰羊,就这样被换成了宰牛。
自从定下这事后,儿子开始精心照料家里那头老牛,每天都要用水洗上一次,洗得极为仔细,连牛脖子里的褶皱,牛的蹄子,都不会漏下。
洗完后,儿子还会用一把缺了齿的梳子,将牛尾浸湿,然后像好看的女子梳理自己的头发那样,梳着长长的牛尾。
最后,儿子会拿一条干净的毛巾擦干老牛,喂它吃上新铲的鲜草。
老牛活了一辈子,从来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它微眯着眼睛,大口大口吃着鲜草,瘪瘪的肚子一点点鼓起来,鼓得很是夸张。
儿子将对母亲所有的强烈情感及念想,都寄托在牛身上,他甚至觉得眼前的不是一头牛,而是某位值得他敬重的老人。
想着这么多年来,竟是自己把牛看轻了,牛有着这么博大而宽容的心灵,是这样一种了不起的生命,宰一只鸡甚至一只羊,如何能够与献上一头牛相提并论呢?
老牛一天一天健壮起来,也一天一天年轻起来,儿子的心里也一天一天有着难以言述的感动与狂喜,他现在觉得每天照料老牛,是一桩无比神圣的事业。
反而马子善偶尔过来走走的时候,没有儿子那般明显高涨的情绪,看着牛大口大口吃鲜草的样子,他对儿子淡淡道:
瞧它这吃,就像它还能活一千年。
仪式一天一天临近了,眼看着只剩下短短三天,可就在这一天,儿子突然跑过来,带着焦灼的神色告诉马子善,说昨夜放在槽里的清水与鲜草,还原模原样地放在那里,老牛竟然无缘无故地开始不吃不喝。
老人匆匆跟着儿子去了牛棚,诧异地看着牛端庄地站在那里,它不急不徐地反刍着,好像真的吃了什么东西。
槽中的鲜草,还有清水,跟儿子说的一模一样,动也没见动过,原样放着,老牛的肚子也没有平日那般夸张地鼓着,松塌着,让人一望而知里面不可能藏住任何东西。
老牛就那样站着,目光平静淡泊,像是没有看见父子俩,而是进入了一个全然忘我的境界。
儿子像是明白了什么,突然转头问他,大,是不是……
老人当然知道儿子要说什么,他鼻腔一酸,连忙转了头,踉跄着疾疾奔了出去。
当地的老人们讲过,牛是大牲。
如果举念端正,把牛用到好路上,比如这种无比神圣的仪式,那么,在献出自己的生命之前,牛会在饮它的清水中,看到一幕奇异的景象。
这幕景象,是有关牛自己的——它会在那清水中,看到一把刀子,一把属于它并会把它带走的刀子。
在看到这样的刀子后,牛这样的大牲,自此便不吃不喝。
所为的,是让自己可以清清洁洁,从外到内——而后,就这样清清洁洁地归去。
仪式之日,老人到底找了个借口,溜了出去,哪怕儿子一再跟他说大今儿不能走。
回来的时候,老人在门口站住了,他看到院子里放着一个硕大的牛头,牛头正向着他,一脸的平静与宽容,眼睛更是罕见地睁着,湖水般波澜不兴。
老人被震住了,他确定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一张脸。
这么一张虽死却颜面如生的脸。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