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看完《何以为家》后,我的脑海始终浮现一个画面。在北方某个偏远的农村。不到6岁的小男孩动作娴熟的叼着一根劣质香烟,站在路口黑压压的人群中间,踮脚观看戏曲。他的眼神迷离,衣服脏兮、配一张厌世脸,看得到的冷漠与空洞。在他身上,你看不到任何幼年该有的纯真与童趣。后来得知,那个小孩出生不到2岁
01
看完《何以为家》后,我的脑海始终浮现一个画面。在北方某个偏远的农村。不到6岁的小男孩动作娴熟的叼着一根劣质香烟,站在路口黑压压的人群中间,踮脚观看戏曲。他的眼神迷离,衣服脏兮、配一张厌世脸,看得到的冷漠与空洞。在他身上,你看不到任何幼年该有的纯真与童趣。
后来得知,那个小孩出生不到2岁,母亲离家出走,再嫁新人,繁衍了后代。父亲出门打工,下落不明。孩子由70多岁的爷爷、奶奶照顾,只保证他的温饱。没有上学,每天游手好闲。遇见年长他的男性,他会以自然而轻松的口吻,向对方索取一根香烟。
还有,在某个逼仄泥泞的商业街,不会走路的婴儿被父母放在推车,手捏硬邦邦的馒头代以充饥;为了赶工多挣钱,父母早出晚归,孩子被关在门外,饿了只能捡不干净的食物果腹……生活比电影远远要真实、残酷得多。
写到这里,忍不住深呼一口气。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角落,隐藏着你想象不到的愚痴及麻木,绝望与暴力。它们透过无数孩子的命运,看到为人父母,生而不养,养而不育的悲剧,如纪录片般真实、刺眼。
02
生而为人,无以得到爱与温暖。仿佛带着罪孽来到世间,接受地狱般的苦役与煎熬。所有苦难的影子,均折射父母的无知与盲从。他们仿佛生育的机器,不停造人。让生命也如同蝼蚁与草芥,可以任意践踏,置生死而不顾,甚至用他们换取廉价的金钱或物质,以贴补家用……
当成人的生存都无法解决,精神又极度匮乏时,如此境遇中,生命的诞生则是罪罚与生苦。而这罪罚与生苦,皆是人祸。
影片中,恩赞以自己的勇气及对生的渴望,控诉自己的父母:“我希望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你怀的孩子会像我一样……我只记得,暴力、侮辱或殴打,链子、管子、皮带……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钱。”
这个看似和平的时代。实则充满“混乱”与“暴力”。十二岁的赞恩与父母及众多兄弟姐妹挤在狭窄、肮脏的贫民窑,无法接受任何教育,小小年纪,在商店干体力活,带着弟弟妹妹一起在夜色中叫卖饮料,维持生计。
妹妹月经初潮,他脱掉上衣,让其代用卫生巾,并告诉妹妹不能被人知道。否则会成为商品,嫁作人妇。有细心懂事的哥哥照料与爱护,妹妹的脸上偶尔还能露出笑容。
反而是哥哥,要面对无知预知的未来,父母对生命的无知与木然,让他的人生如同石头堆积于心,难以感到轻松与愉悦。
妹妹最终没能逃脱父母掌控的手心,以几只会下蛋的母鸡,被三十多岁的房东商人换走作为人妇,并以此抵押上涨房租。最终因怀孕流血过多而死亡。
在此期间,赞恩流落街头,被埃塞尔比亚女工收留。只是好景不长,她是黑户,被警察带走,没有任何消息。恩赞不得已,需要照顾她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在这里,一位幼童的早熟与责任及爱心再次被激发。抢走邻居滑车板制作成小推车、偷路边奶粉、卖糖泡水、拉着幼婴乞讨、送人,再次无家可归……人生的轮回与绝望,仅非止于此。
他想通过其他途径,偷渡到瑞典生活。回家取身份证时,得知妹妹已不在人世……
那一刻,命运的唏嘘与残酷更加清晰与真实。在监狱,赞恩的母亲去看他,说:“真主拿走一样东西,总会赐给另一样东西。”
“赐给你什么。”
“我怀孕了。”
“你的话刺穿了我的心。”最终,赞恩他在监狱向电视台、法院提出了对父母的控诉。
在法庭,父母并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这一生都是奴隶……你有什么权力批评我,你有我这种处境吗?”
03
这个世间,或许有太多的父母,欠孩子一个道歉。遗憾的是,他们全然无从意识。在他们看来,生育一个生命,能养活,就是最大的恩赐与给予。至于家庭的温暖、血缘的爱意、教养的支撑、物质的供给、心灵的关照……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相比物质的贫穷,心灵的贫瘠才是永远无法填补的黑洞。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听人说,生命伟大,创造生命更是伟大。只是我们何尝意识,当你创造生命时,不曾想过如何给予他爱与意义的观照,又何以配得为人父母?当你繁衍生命,无从尽到责任,又如何了却因缘之分?
苦难与眼泪,从来不是控诉命运的理由,唯有以行动和对生活的热爱,才能让我们超越出生,见证生命的韧性与不屈。
剧终结尾,镜头定格于赞恩羞涩的微笑。那一刻,透过大屏幕,你仿佛也看到了一个孩童的无邪与纯粹。你看到了一个生命的被敬重。或许这才是《何以为家》的意义所在。
整部电影,无论长镜头,还是对细节处理,都非常冷静、干脆。透过大屏幕,你能真切感受到女性导演娜丁·拉巴基特有的细腻、温暖。其灵性、聪慧的蔓延与支撑,更折射出她对孩童及这个世界生起的无限爱愿、悲悯及一颗开放的心。这些应该是一个人内心本来具足的能量。
看资料显示,导演在为期半年拍摄中,“不仅没有使用专业演员,甚至也没有任何布景、灯光、道具。电影里所呈现出来的所有场景都是实地拍摄,贫民窟,破旧房子里的家具,孩子的涂鸦,全都是真实的。”
所有你也就不难理解,镜头代表的不仅仅是电影本身,而是现实生活中,世界各地分散于各个角落,微小命运的真实写照。
他们的出生仿佛电影开头的那个长镜头,注定充满混沌、混乱与斑杂;注定要在心灵的废墟上重建爱与光亮。而这对于小小孩童来说,何其艰难,又何其曲折。
图:《何以为家》剧照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