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甜蜜的大枣订阅每个关注枣姐的人,都获得了勇气与智慧本文作者枣姐图片来源花瓣网01傍晚遛弯,小区广场上遇到两个阿姐,听了几句她们的对话。“咱这个年纪人家还要吗?”“对哦,我们都50多了,会不会超龄。”“听个讲座有什么超龄不超龄的,谁规定大妈就不能
点击上方蓝字 甜蜜的大枣 订阅
每个关注枣姐的人,都获得了勇气与智慧
本文作者/枣姐
图片来源/花瓣网
01傍晚遛弯,小区广场上遇到两个阿姐,听了几句她们的对话。
“咱这个年纪人家还要吗?”
“对哦,我们都50多了,会不会超龄。”
“听个讲座有什么超龄不超龄的,谁规定大妈就不能做营销了。”
“打个电话试试。”
“试试,不行反正也没损失。”
其中的红衣阿姐拿出手机,打电话的过程中,身板不自觉的绷直,声调里有一种刻意的优雅和忐忑:“您好……”
电话放下,红衣阿姐激动的拍一把身边白衣阿姐的肩:“呀,还真行嗳,明天下午三点,咱们可以过去听课的。”
“太好了。”
两个阿姐叽叽喳喳的兴奋半天,白衣服的阿姐中间接了一个催着回家吃饭的电话:“走啊,今晚去我家吃。”
“你儿媳妇她们都在,我还是不去了。”
“儿媳妇在怕啥啊,走吧。”
“……算了,我还是自己去外边吃点面条,走啦,明天下午三点,别忘了。”
白衣阿姐拐进一栋楼宇,红衣阿姐提着小包,徜徉半晌,也远了。
遛弯,转到小区外面时,路边的长椅上讶然看到红衣阿姐。她伛偻着背坐在那里,呆呆看着过往的车辆和行人,斜阳从远方打过来,罩在她分毫看不出白发的头上,嘈杂的世界一下子远了,无边的寂寞海洋一样涌过来,一种说不出的凄清无声的蔓延开来。
看着红衣阿姐的背影,想起大栗子说过的一件事。
她的邻居陈姐,退休前一年,儿子留学国外,老公为了给儿子挣学费,去了外地一家企业打工。陈姐退休前是个开朗人,好说好笑好热闹。
过去上一天班儿乐呵够了,回家打扫打扫卫生做做饭,很享受。现在每天24小时在家,陈姐总说心里空得简直要发疯了。刚开始,她提个小包带上自己的洗漱用品,新朋旧友的各处串门,到了谁家就住到谁家。
新朋旧友就那么多,用不了一个月就走完了,接下来,一眼望不到边的寂寞如何捱,成为陈姐心里过不去的坎儿。
到后来,陈姐成了楼下小公园的常客,邻居们下楼上班,陈姐特别热情的奔过来寒暄。等邻居们下班回来,但凡看到个人影,陈姐又发足狂奔过来说话。一天两天如此,还觉不出有什么。天长日久,这份热情谁都受不了。
到后来,谁见了啰嗦的陈姐都恨不得躲着走。时日既久,陈姐感觉到了,偃旗息鼓了自己的热情,但依然每天早早的下楼,提个小包坐在楼下的长廊上,眼巴巴摆出一副随时出发的姿态。
02《鏘锵三人行》有一期节目,探讨过男人怕不怕老这个话题。
马未都老爷子有过这样一段描述:
过四十岁生日时,心里咯噔一下子;到了五十岁生日,很不爽了,有人要来庆祝,赶紧摆手“别,庆祝啥啊,以后不过生日了”;到了六十岁生日,暮年之感油然而生,悲怆忧伤,满心都是说不出的滋味。
最后,马未都以过来人的经验总结出一句话:男人最好的年华是35到55这个年龄段。虽然五十岁生日时很不爽,到了六十岁的时候再回头,才发现50多岁时其实也不错。
到了六十岁,一个男人真正感觉到了衰老。衰老的原因不是面皮上有怎样的变化,而是体力渐觉不支,心劲儿小了。当一个人没了心劲儿,暮年的大幕,也就真的落下来了。
男人最好的年华是35-55,女人呢?
同样是《鏘锵三人行》,有一期请了刘索拉当嘉宾。她大赞法国人的观点——女人到了四五十岁才最美。当时,现场的其他男嘉宾都忍俊不禁的笑了。
看视频的我也笑了。四五十岁的女人最美这种话,也就女人自己糊弄一下自己还可以,男人是不信的。男人的、眼里,永远是订花带刺的18岁的小姑娘最美最有诱惑力。
男人的这种观点当然很庸俗,可越庸俗的观点越现实。
朋友圈里经常有中年女人自言自语四十女人一朵花,在我看来,可以用很多词来形容不同年龄段的女人,比如贤淑,比如端庄,比如优雅,但过了青春花季,用如花来形容女人,已经不合适了。
无论怎样美过,但凡到了中年,女人必须得接受容颜老去的事实,也必须接受皮囊不再如青春貌美的小姑娘悦目的事实。
非要强拧着自己不老,拼尽全力摆出千年童佬的姿态,挽留不了青春,只能徒留笑柄。
从容颜的角度来说,女人最好的年华,是20-40岁。
从心性的角度来说,女性最好的年华,也是35-55岁。
03女人的花期很短的。从十八九岁含苞待放,到35岁,容颜的花期已经进入尾声。为什么花期已过,才是最好年华的开始?这是因为花期在着时,大多女人都难以避免为华丽皮囊一叶障目,不自觉生出肤浅虚荣的幼稚。
那种状态像极一层油漂浮于水面上,很难深入生活的内里去感受人生。
花期在即时,情天恨海,两性之爱是唯一主题。
两性之爱当然是人生的重要课题,但仅以此为主题过一生,注定肤浅幼稚,难以如意。
女人和男人要想生活得一样有力量,必须有一个认知:这场生,除了爱情,还有非常丰厚的其他内容——事业,亲情,梦想,个人爱好,灵魂支点等等。
青春好像探照灯一样杵在那里时,晃得人看不清东西南北。当青春、这盏探照灯灭了,垂下头来,才看清脚下的大地和海洋,才领悟人生的包罗万象。
到了这个时候,漂在水面上的油退去,女人成为一块石头,噗通一下跳入水中,正式开启自己的百味人生。
当所有女人都成为跳入水中的石头,水中的石头逐渐出现差异。有的石头会千磨百练成一条游鱼,游刃有余的探索更广阔的领地。有的石头虽然保持了固体的形状,内里怀揣的却依然是浮油的属性,在青春成昨的年纪,刻舟求剑着昔日的眼花缭乱。
形状和属性的不同,直接决定了暮年人生的不同。
观察我们身边,55岁之后,离开工作岗位的女人们的生活方式都有什么?打牌,看电视,坐等升级婆婆或者岳母,开始婆媳关系或者亲家相争的第二主场。这样状态的阿姐,升级为婆婆或者岳母后,如何能和孩子们的新生家庭保持良好距离?
老去女性的自我在哪里?
心理学上提及人老去之后要想继续保有幸福的感觉,需要满足四个需求:健康和依附的需求,工作的需求,安静的需求,尊敬的需求。
可大多人离开工作岗位后,就成为人群中的漂泊者,唯一能够被满足的就是健康和安静的需求,仅有这样的需求,不可能感觉幸福和快乐。
老去不可怕,可怕的是老去的灵魂失去自助的依傍。
04人生是一趟苦旅。
这趟苦旅,以50岁为分界线。
50岁之前,人生在循序渐进的做加法。50岁之后,所有人都不可控制的进入减法的轨道。
呱呱坠地那一刻,赤条条一无所有的我们,率先迎来的是父母亲人,之后,一路生长,单薄的生命上不断累加世俗的一切,同学、朋友、恋人,学业,工作,事业,家庭,儿女等等,到了50岁,大多人这辈子该有的人生标配,都有了。
身体还不错,家庭也幸福,儿女初成才,工作上得心应手,50岁,是一个人的成熟期,也是收获期。
如果一直这样的状态该有多好。可是,时光是长着脚的长风,不可能停歇的。
时光一路往前跑,前半生附加的那些,开始一一的失去。
首先,是干了几十年的工作。你老了,江湖不会老,更多的新生代长起来,满世界都是他们的天下了。
失去了工作。然后是儿女。大了的儿女谈婚论嫁,开始有自己的小家庭。结婚成家的儿女依然是父母的儿女,但父母不再是他们的天空,他们成长为另一方天空,如父母当年一样,和原生家庭越来越远。
到了六七十岁,环顾人间,世界诺大,能留在我们身边的,只有老伴、老友、老屋。
可仅有的这些,也要依次被一一减去。
到最后,人间浩荡,什么都没有了,除了自己。
苟活的几十年,看似熙熙攘攘浩浩荡荡,最终的最终,却不过是画了一个圆,从终点回到起点。
暮年深处的垂垂老者,和呱呱坠地的婴儿,又不一样。
婴儿一无所有的背后是无限的可能和希望。老人的一无所有背后是经验和阅历。
当身体的力量不足以拯救衰老时,经验、阅历,以及由经验和阅历派生出的智慧成为决定生活质量的关键。
一个到了55岁就被无边寂寞吞噬的人,怎么可能到了八十岁还有睿智的笑颜。
人生是趟苦旅。没有人可以逆流而上改变加减法的大势,但总有那样一些人,在减法做到尽头时,依然可以凭借一己之力,给这条苦旅画上一个圆满圆润的句号。
比如杨绛先生。
暮年的先生,挚爱一生的丈夫去了,唯一的爱女也殁了,这种际遇到了其他女性身上,得是怎样无边的黑暗。
先生也悲伤,但黑暗挡不住她心灵之上多年积淀由内而外的自发光芒。
《我们仨》中,先生用浅浅的笔触写到: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媛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就彼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玻璃碎。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和丈夫爱女失散的十八年中,先生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92岁之际结成回忆录《我们仨》。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真正的智者不是感觉不到人生这趟苦旅的虚幻,而是明知此生如梦,依然全情投入的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在舞台上恪尽职守直到谢幕。
抵达了这样的境界,老去依然悲伤,却不会让人发慌彷徨。
- END -
枣姐:知名自媒体人,百万畅销书作者,儿女情长,烟火道场,徒手微光写就霹雳文章,带你邂逅智慧、温暖和希望。
每个关注枣姐的人都获得了希望、智慧和勇气
▼枣姐往期故事推荐▼
真正高级的父母,从不要求孩子听话
郑秀文为什么原谅许志安
好的婚姻,重在人品
工作时间长短,决定你的人生
上海高架桥跳桥少年:孩子,对不起
给“在看”的自己点个赞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