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自发的读书组织,一个响亮的名字——“勇往直前”读书社。组织者是四年级的几位家长,都对阅读怀有足够的相信。每个周末他们相聚在一起,带着各自的孩子彼此分享阅读心得。受邀参加,我在这个夜晚聆听了孩子们的精彩讲述,感受到阅读对成长的重要意义。阅读让儿童的世界更为辽阔。读什么样的书,就会见到什
一个自发的读书组织,一个响亮的名字——“勇往直前”读书社。组织者是四年级的几位家长,都对阅读怀有足够的相信。每个周末他们相聚在一起,带着各自的孩子彼此分享阅读心得。受邀参加,我在这个夜晚聆听了孩子们的精彩讲述,感受到阅读对成长的重要意义。
阅读让儿童的世界更为辽阔。读什么样的书,就会见到什么样的世界。当阅读达到一定的程度,儿童的格局就会超越现实的年龄。儿童的后天差异与阅读的广度和深度联系密切。阅读生活不同,气质就会有不同。在交流现场,一个孩子对历史故事熟记于心,各种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理得清清楚楚,我相信他的心里装着一部电影,有细节,也有观点。阅读让文字立体化、形象化,讲述又让他不断强化自己的认知,同时有新的生成。
阅读中的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好的阅读者,往往是一个好的讲述者。儿童在讲述自己的阅读体会时,会不时出现自己的阅读观点。积少成多,反复地练习会让儿童在讲述中呈现更多的自我观点。由阅读转向讲述,儿童需要经历专注阅读、思维判断、梳理总结、记忆生成的一系列过程,讲述的背后蕴藏着大量个体的内在体验。有丰富的体验,才会表达出属于自己的观点。阅读中的儿童喜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往往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在活动现场,当一个孩子讲到自己心目中的校长形象是和蔼可亲、博学多才,另一个孩子举手提问:那么你认为坐在台下的校长与你心目中的形象有多大差距呢?回答也很巧妙,那个孩子看看我:我对校长的了解还不够充分,无法下结论。颇有几分外交辞令的意味。
阅读中的孩子善于捕捉寻找自己的兴趣点。有趣是儿童阅读的一个重要取向,在他们的讲述中,那些生动之处往往是个体对文章的独特认知。他们喜欢用诙谐幽默的方式来阐释一个颇有难度的问题,没有一本正经的样子,轻轻松松就讲清楚了。儿童是充满智慧的,当他们自己已经完全沉浸其中,就会找到巧妙的讲述途径。他们不用精心设计,那些富有哲思的话语自然而然就流淌出来了。有个孩子速读真的不错,口齿伶俐,边翻书,边讲话,一点也不卡壳。喜欢的地方就停下来绘声绘色地演绎,不喜欢的地方就轻描淡写一笔带过。选择性的阅读满足了儿童的兴趣需要,也提高了阅读效率。
阅读中的孩子喜欢用自己的话语方式表达。儿童讲述自己的阅读感受,语言没有固定套路,更没有成人化的墨守成规。拿一本书,翻或不翻,看或不看,都不会影响他们那种自如的状态。如果你首次参与这样的活动,或许会感到儿童的话语缺乏整体的架构,但这并不妨碍台下同伴的倾听。甚至,换一种角度,如果用成人的要求去讲述,台下的孩子早已经疲倦了。儿童与儿童之间是有天然的语言沟通力的,可以设想一个孩子是更愿意听成人化的训导还是愿意听伙伴的分享?从成人角度做出判断,往往是存在风险的。伙伴讲述的节奏与语句,更容易引起儿童的共鸣,也更容易激发儿童的问题意识。闲暇出教育,自由出思想——儿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述阅读的收获,久而久之,必成大器。
阅读中的孩子更愿意面对挑战性的问题。在活动中,几位家长总会出其不意地提问,让孩子们展开讨论;在我登台之后,有的孩子就举手要登台发表感言。爱阅读的孩子在面对挑战的时候,更有定力。每个孩子都有英雄梦,在阅读中同样也有这样的心态。在关注儿童阅读兴趣的同时,思考的深度必须予以重视。从一般的校园书籍到整套的经典,儿童在阅读中会找到新的兴趣点。著名作家沈石溪说不用蹲下身子跟孩子说话——如果我们的童书写作只是一味地迎合儿童的兴趣,就会让孩子无法感受经典的力量。不要担心孩子的阅读会有困难,他们都是阅读的天才,会用玩一样的心态删繁就简、独辟蹊径。当孩子读了更多的经典,他们对挑战就更充满期待。
阅读中的孩子是有福的人。他们在如花的年龄遇到了明智的父母,遇到了丰富多彩的书籍,遇到了一起切磋的伙伴。在通往博学的路上,他们始终保持着勇往直前的状态,快乐而自信。如果,每个家庭都可以如此精心培育,那么孩子从小就会对书籍有亲近感,知道书是通往世界的路,是探寻未来的船,是发现自我的灯。这是何其珍贵的馈赠!让陪伴浸润书香,儿童将来才会走向远方。
如此有缘,几天前去清华大学带回一批书签,上书“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赠予这些孩子,愿他们可以通过阅读实现自己的梦想。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