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儿童的必读书,为啥会是揭露人性阴暗的书?中国古代启蒙教育读物不少,比如《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等。不过这些启蒙读物有...
古代儿童的必读书,为啥会是揭露人性阴暗的书?
中国古代启蒙教育读物不少,比如《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等。
不过这些启蒙读物有一个共同点,它们大多宣扬“性善论”,比如《三字经》开篇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这部儿童启蒙读书,却是宣扬“性恶论”,它将人性中的阴暗面发掘,让孩子知道世道的险恶。
这部书就是《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大约成书于明代中期,目前可见最早的版本是万历年间。这部书没有统一的作者,它在后世流传中被不断加工增添新的内容,最终形成了一个汇聚百家之言的著作。此书直到清朝同治年间还在被修改删订,此时距离明朝中期已经过去了二百多年。
而有趣的是,虽然这部书形成的时间跨度比较大,作者人数众多,但是这部书内在的逻辑却始终没有改变,因此,我们现在读这部书,仍旧能一气呵成,感觉不出来太大的行文反差。
这部书的内在逻辑就是“性恶论”。
《增广贤文》篇幅不长,但是几乎每句话都在诠释“人性本恶”,每句话都是作者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得出来的人生经验。
比如“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将衰寻子助”。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等。
当然,这部书虽然揭露了“人性之恶”,但却倡导要尽量的追求人性之善。
比如书中告诉人:“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人有善愿,天必佑之”。
“伤人一语,利如刀割”等等。
可见《增广贤文》之“贤”字的价值,即以恶之事激发善之念,这是这部书的积极意义。
另外,这部书还宣扬了天命论,比如“万般皆由命,半点不由人”,对此观点见仁见智,这至少可以算是一种人生观,不应该全盘否定。
世人都说儒家思想的“性善论”是导致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之一,是中国无法像西方世界形成法治社会的原因之一。
其实此种观点大谬,中国古人对于人性没有单纯的看作善与恶,而看看作“海”,即人性有善有恶。孔子认为人的善恶更多是由后天环境影响造成的。
所以说,儒家思想中既有“性善论”也有“性恶论”,更有人性多样化的思想,将中国近代落后的锅甩给古人是不对的。
为什么世上有这么些不快和丑恶,人性的光明面和阴暗面的多与少,感觉是这么的需要救赎!
为什么大部分美剧内容喜欢揭露人性阴暗面
这是所有人共同面对的一个课题。
不止美剧,象瑞士瑞典丹麦奥地利英国等国的影视揭露的人性更深入。有个有趣的现象,越是对人性有充分了解的地方,社会越平和稳定,人与人之间越友善。而且这些国家多出心理学大家。如弗洛依德、荣格、阿德勒等。
对揭露人性阴暗面的文艺作品也要用正确的视角看待。比如看《伊甸湖》这部电影,心理上几个月都有余悸。但客观一点,你可以看到男主角的无辜,女主角的善良,而那几个无端恶透的坏人和他们的父母,他们是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他们并不能代表大多数。跟几个坏人一起混的那个小男孩不是临时醒悟想帮助女主角吗,之前跟他们混也许是没有发现他们那么坏。
如果由剧情得出人性都是恶的的结论,就太片面了。只是人群中存在坏人,需要我们去识别防范,不能一概而论。
研究发现阴暗面的东西更刺激神经
极恶极善的行为更好表现人物个性
商业需求为了更高的销售利润
国外商业化和分级模式明确不存在发行问题,都是按着法律最大边缘来
-------------------
阴暗面的揭露有很多种结果,大多数人都会把其与自身的环境进行对比,或导致抗争或引起跟随或者麻木或引起反思。而且美剧引起的各种参与进而会扩大它的影响范围,而有些影响是无孔不入,朋友闲聊、帖子讨论、植入词汇。如果你想找个影响对比可以参考国内修仙文化早期的武侠文化。
最后美剧是死的,太入戏就少看,其他系列也是,同一种系列看多了容易思维同化。当然不同人看哈利波特一样,看医学电视剧都可能变成变态杀人狂,所以阴暗面美剧看多了,看看阳光灿烂的韩剧日剧国剧,或者CCTV治疗一下。多和周遭生活接触,不脱离现实,不沉迷虚拟文化。
殊不知人是多面的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