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观后感我是一名党员培养对象,跟着学校党员一起观看了《焦裕禄》,急需一篇读后感,作为培养对象我应该怎样写呢?请各位给个建议。谢谢请不要随便从...
焦裕禄观后感
我是一名党员培养对象,跟着学校党员一起观看了《焦裕禄》,急需一篇读后感,作为培养对象我应该怎样写呢?请各位给个建议。谢谢请不要随便从网上复制全文~谢谢~学习焦裕禄,究竟要学什么?通过一番番思想洗礼,一次次与实际相结合,广大党员领悟到,学习焦裕禄,就要像他那样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这是时代的要求,是人民的呼声。
做焦裕禄式的干部,创焦裕禄式的业绩
“要是焦裕禄同志还活着,他会怎么想,他会怎么干?而我们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干的?”焦裕禄精神深深扎根于广大党员头脑中,督促他们时时警醒自己,切实把焦裕禄精神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在具体行动上、融入日常生活中。
以焦裕禄精神为激励,弘扬“五种作风”,新的面貌展现在各个地方、各行各业——
只争朝夕、抢抓机遇、负重拼搏,开封市的党员干部努力推动开封经济实现“弯道超车”。
不怕困难、不惧风险,发扬焦裕禄“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大无畏精神,河南煤化工集团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响亮提出 “指标不降、项目不下、人员不减、工资不降、安全不松”。
河南中医学院、河南工程学院着力解决特色学科偏少、学术亮点不多的问题,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
把树立良好作风与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结合起来。国家级贫困县南召县努力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着力构筑绿色工业新体系、绿色农业新体系、绿色旅游新体系和绿色公共服务新体系。
以焦裕禄精神为激励,心中时刻装着群众,社会更加和谐——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积极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截至目前, 2008年底下达的国家投资廉租房补助项目中,已开工147个,占项目总数的91%。累计完成投资8.7亿元,占总投资额的46%。
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河南农业大学推出完善就业联动机制、做强基层就业品牌等9项措施;新乡医学院推行毕业生就业“一对一”全程指导,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河南教育学院邀请38家企业到学校举办招聘会,400多名大学毕业生签订了就业意向。
以焦裕禄精神为激励,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争做弘扬焦裕禄精神的表率——
在企业一线、在田间地头,群众看到领导干部们认真收集意见,现场解决问题,努力化解矛盾。兰考县群众夸赞,500名县直机关干部和500名乡镇机关干部与1000家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了大量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漯河市企业负责同志露出舒心的笑容,市、县级领导分包企业,使他们得到了贴心的服务。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不仅要着眼于眼前,更是一个长期的、不能松懈的任务。让焦裕禄精神在新时期永放光芒!
《焦裕禄》观后感850字
焦裕禄同志是六十年代初兰考县委书记。他为了改变兰考的穷困面貌,带领全县人民战风沙,斗严寒,治盐碱,谱写了一曲共产党员为党,为人民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篇章。
焦裕禄同志生活非常简朴,保持和发扬了我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他身为县委书记,仍一直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穿的是补丁衣,吃的是窝窝头,县里为了照顾他的身体,特供了一点儿大米。他也叫妻子全部送了回去。有一次,他儿子把一个窝窝头扔掉。他就给儿子讲述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并语重心长地说:“这窝头还有人吃不上呢!”看到这里,我心里非常惭愧、内疚,因为我总觉得现在生活好了,浪费一点儿也没有啥,生活中讲求吃穿,有时把大米、白面都浪费掉了。
焦裕禄同志在工作中,保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他常说:“吃别人嚼过的馒头没味道。”有一次,他同秘书冒着风沙下乡调查,被风吹下了沙堆,秘书劝他回去听听汇报就行了,可是他执意不肯,因为他知道,只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才能实事求是解决问题。而我们有些同学学习不用功,作风徽惰,遇到问题不愿动脑子、想办法,甚至连作业都懒得做,有的同学还抄别人的作业,焦裕禄这种工作作风不正值得我们学习吗?
焦裕禄同志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在一次基风骤雨中,无数亩玉米被大水淹没。为了挽回这一损失,他带领县委干部和人民群众在洪水中抢救庄稼,他忍着病痛,以身作则,夺回了被洪水吞掉的损失。
焦裕禄同志心里时刻装着兰考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在他身卧病床时,还想着兰考县的风沙治理和盐碱治理问题。县里干部来医院看他,他说:“下次来给我带几根麦穗,我想看看盐碱地里结的麦穗。”多么朴素的语言,多么崇高的思想。他在生命最后一刻留下的遗言中说:“我死后请把我埋在黄河故道的沙丘上,我活着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亲眼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这就是焦裕禄留给三十六万兰考人民的临终嘱托。他的汗没有白流,心没有白操。三十六万兰考人民继承了他的遗志,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把沙丘变成了绿洲,把盐碱地变为良田。他的遗愿已变为现实。
焦裕禄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和英名将永存。他不但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而且永远激励着我们青少年为祖国繁荣、富强,为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谁能给我整一篇《焦裕禄》的读后感
“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焦裕禄同志不愧是共产党的好书记,人民的好儿子,他是为兰考人民活活累死的呀!”电影结束后,一位女观众泣不成声地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焦裕禄同志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这次“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活动中,自己要不断去增强焦裕禄同志这种为人民服务埋头苦干,永不知倦的责任感。过去有一句话:“党叫干啥就干啥”,不讲条件,不提要求,不计个人得失,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到为党的工作中去。
“红日照天下,涌现振奇人。尽管病魔缠绕;奋起棒千钧。甘愿粉身碎骨,敢下五洋捉鳖,倒海索奇珍。兰考焦裕禄,耿耿铁精神。盐碱净,内涝治,风沙驯。弦歌声起,杨柳东风万户春。借问津梁何处?万事认真实践,全意为人民。群众中来去,天地共翻身。”当时郭沫若写的一曲《水调歌头·赞焦裕禄》将焦裕禄短暂而光辉的生命以客观公正的角度翔实地传诵了出来。焦裕禄用他的热血,在兰考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写出了最新最美的文字,画出了最新最美的图画。自己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办公室干部,应该时刻牢记自己共产党员身份,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加强自身修养和作风建设,为实现人生的价值,燃烧自己!只有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记在脑中,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作贡献,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一个真真正正的人民好儿子!。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焦裕禄同志已离我们远去,但从他的一生中学到的,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人民的好儿子,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焦裕禄故事青少年为什么爱听读后感
焦裕禄故事青少年为什么爱听读后感如下:
焦裕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和农村工作的楷模,他的事迹和精神一直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和敬佩,因此,青少年对焦裕禄故事的读后感也有着很大的兴趣和吸引力。
首先,焦裕禄故事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激励人心的故事。他在艰苦的农村工作中,不辞辛劳,默默奉献,为人民谋福祉,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焦裕禄的故事让人感受到了奉献精神、坚持不懈和无私的爱心,激发了青少年的敬佩之情,并激励他们在自己的成长和学习中也能秉持这些美好的品质。
其次,焦裕禄故事展现了正能量和奋斗精神。焦裕禄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改变了陕北贫瘠的土地,使人民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他的事迹让青少年看到了一个普通人能够通过努力和执着实现伟大事业的希望,引发了他们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自我奋斗的动力。
此外,焦裕禄故事还蕴含了丰富的人情味和温暖。他待人真诚,关心群众,对待自己的工作和家人都充满了爱和责任感。这样的人物形象让青少年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亲情的真挚,也激发了他们对家庭、友情和社会的思考与理解。
最后,焦裕禄的故事传递了一种坚守信仰的力量。他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始终保持着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仰和追求。这种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和崇高的追求,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种精神的指引和价值的感召,使他们对社会和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综上所述,焦裕禄故事作为一个充满正能量和感人至深的故事,给青少年带来了启发和激励,使他们在成长和学习中受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的感染和影响,从而产生对于美好品质的追求,对事业、家庭和社会充满热爱和奉献精神。这也是为什么青少年愿意听、读焦裕禄故事并产生读后感的原因之一。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