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纱巾读后感,《黄纱巾》读后感这篇文章是薛涛写的,主人公是个女孩。这篇文章讲的故事是这样的:女孩放学要经过一个小小的服装市场,那里挂了一条美丽...
黄纱巾读后感
这篇文章是薛涛写的,主人公是个女孩。
这篇文章讲的故事是这样的:女孩放学要经过一个小小的服装市场,那里挂了一条美丽的黄纱巾,随着风起舞。女孩停住不走了,呆呆的看。卖货的是一个中年人,她说:“买下吧,孩子。就剩这一条了,只卖十元钱,很便宜的”。女孩无奈地摇摇头,钱,女孩没有。卖货的人说:“可以向家里要吗?我给你留着,看得出你很喜欢”。女孩没再说什么,恋恋不舍地走了。整个晚上,女孩都没有定下向家里要钱的决心。最终,女孩也没提要黄纱巾的事,并发誓永远不提。女孩再路过小市场时,老远就看见了它——黄纱巾。卖货的问:“钱带来了吧?”小女孩摇摇头走了,中年人追上去,对她说:“孩子送给你吧。”女孩一愣,说:“不能!不能!那样我更会更加痛苦,反正楼上也能看到它”,便跑了。许多天过去了,黄纱巾还在那,很简单,它的旁边有个小标签,上面写:“永不出售!”
这里有很多细节描写:“卖货的是一个中年人,她说:‘买下吧,孩子。就只剩这一条了,只卖十元钱,很便宜的。我知道你喜欢,买吧!’”这是语言描写。“我没钱、没钱,不收、不收那样我会比原来更痛苦,反正楼上也能看见它、能看见它,就已经很好了。”这也是语言描写。女孩知道,家里并不富裕,还是别把钱花到这上面来了,我再也不提这件事了,再也不去看那条黄纱巾了。”这是心理活动描写。“它为什么一直挂在那儿?难道没人买?它不好看?”这也是心理描写。“中年人抚摸着这条美丽的纱巾,想着小女孩带上纱巾的样子,默默地叹着气,为小女孩惋惜”这是动作描写,很具体。
我相信,这条纱巾,最终会是小女孩的。
虚实留白是诗____《黄纱巾》赏析
虚实留白皆是诗
--《黄纱巾》赏析
中国诗画讲究虚实留白,妙于无笔墨处,或幻化成万千云雾,或汇聚成浩瀚江湖,或深涵远山幽谷,画有尽而意无穷,诗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皆给观者留下了深广的想象空间,感受到味外之味,景外之景,象外之象。文艺本同源,而对微型小说精品《黄纱巾》的品读亦使人感受到虚实留白的魅力。
这篇小说超越了跌宕起伏的情节模式,以散文化的结构,质朴无华而又隽永深刻的语言记录了一段平常的生活细节--一位家境贫寒的女孩喜欢上一条黄纱巾,商贩"中年人"极力怂恿她买下来。可是女孩最终因为家庭经济窘迫而无力购买,而中年人愿意送给她,她却拒绝了这种赠送,为了能圆女孩子的梦,中年人给黄纱巾贴上"永不出售"的标签。
小说中的人物平凡如每一个朝夕相见却擦肩而过的路人,而他们的际遇也让读者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如果都一味地做完说尽,不留一点空白,不给读者留下一点发挥想象的余地,其艺术效果就会淡而无味。作者的巧妙正在于运用了"蒙太奇"的手法,把日常的情节分解成一个个连续的特写镜头。琢磨小说情节,女孩无法圆梦早有铺垫,并不意外;如果纱巾卖出或送出意蕴又会大打折扣;偏偏"买不起--送不出--定不卖"成了匠心独运。因为小说只是通过人物简单的言行实写了几组独立而又有连续性的镜头和画面,虚化了两个人之间的具体心理活动过程,而至于两个人之间因这条黄纱巾而引起的心理波澜,则需要通过阅读过程由读者来加以丰富和具体化。文字后面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正是《黄纱巾》巧妙的留白。就在这看似漫不经心的叙述中,却透着作者极其精细的铺设:两人之间的心理活动云山雾罩般淡淡地铺开,作者让读者参与设计两颗美丽心灵的默契,使人们感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互相抚慰的温馨之情。作品同时也取得了"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效果。
除了情节与人物形象的设计外,《黄纱巾》的语言留白还调动了读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体验,从而增强了小说的意蕴诗化,提升了小说的艺术美。例如(画线句):
"不,我不能白收人家的东西。"女孩毫不犹豫地说。……"不能!那样我会很难受,比得不到它还难受。"……女孩跑开了。
这样的对白就是一种人格的崇高之美,让我们触摸得到的并非高不可攀的"崇高"。
女孩又回头说,"反正站在楼上也能看见它。能看见它。就很好了。"……中年人立在那儿。从此,女孩不再从那里经过。注定买不下,绕开它不是更好吗?女孩写作业累了就往楼下看看,看看那条在微风中舞动的黄纱巾。
黄纱巾读后Ƅ
这篇文章是薛涛写的,主人公是个女孩。
这篇文章讲的故事是这样的:女孩放学要经过一个小小的服装市场,那里挂了一条美丽的黄纱巾,随着风起舞。女孩停住不走了,呆呆的看。卖货的是一个中年人,她说:“买下吧,孩子。就剩这一条了,只卖十元钱,很便宜的”。女孩无奈地摇摇头,钱,女孩没有。卖货的人说:“可以向家里要吗?我给你留着,看得出你很喜欢”。女孩没再说什么,恋恋不舍地走了。整个晚上,女孩都没有定下向家里要钱的决心。最终,女孩也没提要黄纱巾的事,并发誓永远不提。女孩再路过小市场时,老远就看见了它——黄纱巾。卖货的问:“钱带来了吧?”小女孩摇摇头走了,中年人追上去,对她说:“孩子送给你吧。”女孩一愣,说:“不能!不能!那样我更会更加痛苦,反正楼上也能看到它”,便跑了。许多天过去了,黄纱巾还在那,很简单,它的旁边有个小标签,上面写:“永不出售!”
这里有很多细节描写:“卖货的是一个中年人,她说:‘买下吧,孩子。就只剩这一条了,只卖十元钱,很便宜的。我知道你喜欢,买吧!’”这是语言描写。“我没钱、没钱,不收、不收那样我会比原来更痛苦,反正楼上也能看见它、能看见它,就已经很好了。”这也是语言描写。女孩知道,家里并不富裕,还是别把钱花到这上面来了,我再也不提这件事了,再也不去看那条黄纱巾了。”这是心理活动描写。“它为什么一直挂在那儿?难道没人买?它不好看?”这也是心理描写。“中年人抚摸着这条美丽的纱巾,想着小女孩带上纱巾的样子,默默地叹着气,为小女孩惋惜”这是动作描写,很具体。
我相信,这条纱巾,最终会是小女孩的。
虚实留白是诗____《黄纱巾》赏析
虚实留白皆是诗
--《黄纱巾》赏析
中国诗画讲究虚实留白,妙于无笔墨处,或幻化成万千云雾,或汇聚成浩瀚江湖,或深涵远山幽谷,画有尽而意无穷,诗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皆给观者留下了深广的想象空间,感受到味外之味,景外之景,象外之象。文艺本同源,而对微型小说精品《黄纱巾》的品读亦使人感受到虚实留白的魅力。
这篇小说超越了跌宕起伏的情节模式,以散文化的结构,质朴无华而又隽永深刻的语言记录了一段平常的生活细节--一位家境贫寒的女孩喜欢上一条黄纱巾,商贩"中年人"极力怂恿她买下来。可是女孩最终因为家庭经济窘迫而无力购买,而中年人愿意送给她,她却拒绝了这种赠送,为了能圆女孩子的梦,中年人给黄纱巾贴上"永不出售"的标签。
小说中的人物平凡如每一个朝夕相见却擦肩而过的路人,而他们的际遇也让读者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如果都一味地做完说尽,不留一点空白,不给读者留下一点发挥想象的余地,其艺术效果就会淡而无味。作者的巧妙正在于运用了"蒙太奇"的手法,把日常的情节分解成一个个连续的特写镜头。琢磨小说情节,女孩无法圆梦早有铺垫,并不意外;如果纱巾卖出或送出意蕴又会大打折扣;偏偏"买不起--送不出--定不卖"成了匠心独运。因为小说只是通过人物简单的言行实写了几组独立而又有连续性的镜头和画面,虚化了两个人之间的具体心理活动过程,而至于两个人之间因这条黄纱巾而引起的心理波澜,则需要通过阅读过程由读者来加以丰富和具体化。文字后面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正是《黄纱巾》巧妙的留白。就在这看似漫不经心的叙述中,却透着作者极其精细的铺设:两人之间的心理活动云山雾罩般淡淡地铺开,作者让读者参与设计两颗美丽心灵的默契,使人们感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互相抚慰的温馨之情。作品同时也取得了"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效果。
除了情节与人物形象的设计外,《黄纱巾》的语言留白还调动了读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体验,从而增强了小说的意蕴诗化,提升了小说的艺术美。例如(画线句):
"不,我不能白收人家的东西。"女孩毫不犹豫地说。……"不能!那样我会很难受,比得不到它还难受。"……女孩跑开了。
这样的对白就是一种人格的崇高之美,让我们触摸得到的并非高不可攀的"崇高"。
女孩又回头说,"反正站在楼上也能看见它。能看见它。就很好了。"……中年人立在那儿。从此,女孩不再从那里经过。注定买不下,绕开它不是更好吗?女孩写作业累了就往楼下看看,看看那条在微风中舞动的黄纱巾。
求为他人开一朵花读后感,急!!!!500字
为他人开一朵花 书摘:
【梁晓声】
有一个时期,我因医牙,每日傍晚,从北影后门行至前门,上跨街桥,到对面教育印刷厂的牙科诊所去。在那立交桥上,我几乎每次都看见一个残了双腿的瞎老头儿,卧在那儿伸手乞钱。其中有三次,看见一个老太婆在给那瞎老头儿钱,照例是十元钱和一塑料袋儿包子。过街桥上上下下的人很多,不少的人便驻足望着那一情形;但是没人掏出自己的钱包。有一天风大,将老太婆刚掏出的十元钱刮到了一个小伙子脚旁。他捡起,明知是谁的钱,却若无其事地往自己兜里一揣,扬长下了跨街桥。所有在场的人,都从桥上盯着他的背影看。我想他一定能意识到这一点的,所以没勇气回头也朝桥上的人们望。
瞎老头儿问老太婆:“好人,你想给我的钱,被风刮跑了吧?那也算给我了!我心受了!”
老太婆说:“是被风刮跑了。可已经有人替我捡回来了!给!……”
我认识那老太婆。她从早到晚在离桥不远的地方卖茶蛋。我想她一天挣不了几个十元钱的。
于是,几乎每个驻足看着的人,都默默掏出了自己的钱包。
那一天我没去牙科诊所。因为我也把钱给了那个瞎老头儿。
后来那瞎老头儿不知去向了。
而那老太婆仍在原地卖茶蛋。
有天我经过她跟前,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买她的茶蛋。我不迷信,可我似觉她脑后有光环闪耀。
我问她:“您认识那老头儿?”
她摇摇头,反问我:“可怜的老头儿,他哪儿去了?”
我也只有以摇头作为回答。
她长长地叹了口气。我从中顿时感到一种真真实实的善良,仿佛从这卖茶蛋的老太婆心里作用到了我自己的心里。
黄纱巾
女孩放学要经过一个小小的服装市场。
女孩看见并喜欢上了一条黄纱巾。
女孩停住不走了,呆呆地看。
卖货的是一个中年人。
买下吧,孩子,就剩这一条了,只卖10元钱。
女孩无奈地摇摇头。钱,女孩没有。
可以向家里要嘛,我给你留着,看得出你很喜欢它。
女孩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整个晚上,女孩也没提要买黄纱巾的事,并发誓永远不提这件事。
家里不富裕。女孩知道。
女孩再走过小市场时,老远就看见黄纱巾还在那儿飘舞着,像一只黄蝴蝶。女孩远远看了一会儿,才慢慢走近。
带钱了吧?
女孩摇摇头。
中年人抚摸着这条黄纱巾又看着女孩,并想象了一下,觉得女孩与黄纱巾搭配在一起是绝妙的组合,就很替女孩惋惜。
你喜欢它,没错?
嗯,女孩认真地点点头。
女孩准备离开了。注定买不了它,不如早点儿走开好。
女孩刚走开,中年人已摘下黄纱巾,并追上女孩。
孩子,送给你吧。收下。你围上它肯定好看。
女孩一愣。
不,我不能白收人家的东西。女孩毫不犹豫地说。
收下,是我愿意送的。我自愿的。
不能!那样我会很难受,比得不到它还难受。
女孩跑开了。
女孩又回过头说,反正站在楼上也能看见它。能看见它,就很好了。
中年人立在那儿。
从此,女孩不再从那里经过。注定买不下它,绕开它不是更好吗?女孩写作业累了就往楼下看看,看看那条在微风中舞动的黄纱巾。
许多天过去了,那条黄纱巾仍旧挂在那里。它为什么一直挂在那儿没人买?那条黄纱巾,装饰了女孩的梦。
其实很简单,中年人挂了个标签在旁边。标签上写着:永不出售。
……
————————————————————————————------
修改一下,加入一些自己的感想就可以了:
一个窗台上有一朵花,这个屋里就有了生气了。一棵树上开了一朵花,这棵树就饱满成熟了。一条路上绽放一朵花,这条路就多情缠绵了。一个人给另一个人送一束花,这两个人就有情有意了。一个健康人给一个病人送一把花,这个人就有了抗争的勇气了。
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为他人灿烂一片心地,增加一缕温馨,添一份生存下去的理由,多一点活下去的借口,就是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用自己的心为他人作圃,为他人吐一地绿荫,染一片色彩,就是给自己的人生喝彩。
一次无偿献血是一朵花,一个受伤后的救助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 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适时的看望是一朵花,一个及时的电话是一朵花,一个亲切的微笑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跌倒后的搀扶是一朵花,一次大度的让贤举荐是一朵花……
有的人心是一座大花园,里面开满了吐香的鲜花,能幸福许多人,如圣女贞德,如中国的雷锋。有的人的心是一朵花,只为一个相爱的人开放,如祝英台。有的人的心是一片草地,年年绿了却开不出花来。有的人的心是死灰,永远长不出绿叶,更开不出美艳的花。有的人心是泥淖,让一个个人掉下去窒息而死。
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缤纷的赞美是真诚的情,能为别人的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这类人必定有高贵的精神,有高尚的品格,有天使般的心灵。这类人是人心的旗帜,人世的脊梁,人类的魂魄。
一个窗台上有一朵花,这个屋里就有了生气了。一棵树上开了一朵花,这棵树就饱满成熟了。一条路上绽放一朵花,这条路就多情缠绵了。一个人给另一个人送一束花,这两个人就有情有意了。一个健康人给一个病人送一把花,这个人就有了抗争的勇气了。
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为他人灿烂一片心地,增加一缕温馨,添一份生存下去的理由,多一点活下去的借口,就是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用自己的心为他人作圃,为他人吐一地绿荫,染一片色彩,就是给自己的人生喝彩。
一次无偿献血是一朵花,一个受伤后的救助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 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适时的看望是一朵花,一个及时的电话是一朵花,一个亲切的微笑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跌倒后的搀扶是一朵花,一次大度的让贤举荐是一朵花……
有的人心是一座大花园,里面开满了吐香的鲜花,能幸福许多人,如圣女贞德,如中国的雷锋。有的人的心是一朵花,只为一个相爱的人开放,如祝英台。有的人的心是一片草地,年年绿了却开不出花来。有的人的心是死灰,永远长不出绿叶,更开不出美艳的花。有的人心是泥淖,让一个个人掉下去窒息而死。
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缤纷的赞美是真诚的情,能为别人的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这类人必定有高贵的精神,有高尚的品格,有天使般的心灵。这类人是人心的旗帜,人世的脊梁,人类的魂魄。
根据敬业与乐业的课下注释中的论语来写读后感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亲近文学)
《为你打开一扇门》 《繁星》
《冰心诗三首》(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青年人)
《诺曼底号遇难记》
《古代诗词四首》(次北固山下、题破山寺后禅院、赤壁、浣溪沙)
《泰戈尔诗三首》(金色花、告别、榕树)
第二单元(金色年华)
《往事依依》 《幼时记趣》
《十三岁的际遇》 《伟人细胞》
《现代诗二首》(少年歌、生活是多么广阔)
名著推荐与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第三单元(民俗风情)
《社戏》 《端午日》
《本命年的回想》
《中秋咏月诗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有思念是圆的)
《古代诗词三首》(过故人庄、游山西村、一剪梅)
《对联六副》
第四单元(多彩四季)
《春》 《三峡》
《夏》 《济南的冬天》
《古代诗词四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西江月、秋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文笔精华一》
第五单元(关注科学)
《斜塔上的实验》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叫三声夸克》 《梦溪笔谈二则》(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
《论语八则》
专题上:《狼》
第六单元(奇思妙想)
《天上的街市》 《七颗钻石》
《蔚蓝的王国》 《皇帝的新装》
《古诗四首》(迢迢牵牛星、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登岳阳楼)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人物风采)
《贝多芬传》 《一面》
《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 《赵普》
《周总理,你在哪里?》
第二单元(童年趣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三颗枸杞豆》
《我们家的男子汉》 《柳叶儿》
《黄纱巾》
第三单元(建筑艺术)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巍巍中山陵》
《凡尔塞宫》 《黄鹤楼》
《于园》
第四单元(动物世界)
《松鼠》 《松树金龟子》
《国宝—大熊猫》 《师生自荐课文》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
名著推荐:《西游记》
第五单元(信息传播)
《三个太阳》 《录音新闻》
《决战太空》
《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七子之歌》
专题:《荷》
第六单元(诗词拔萃)
《沁园春 雪》 《卜算子 咏梅》
《古代诗词三首》(木兰诗、观刈麦、破阵子)
《现代诗三首》(树、信念、中国的土地)
《歌词三首》(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颂)
《古诗二首》(黄鹤楼、归园田居)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长征组歌)
《七律 长征》 《长征组歌两首——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
《老山界》 《草》
《<长征>节选》(剧本)
《诗人 领袖》
第二单元(爱国情怀)
《枣核》 《最后一课》
《始终眷恋首自己的祖国》 《晏子使楚》
《古诗四首》(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
《革命烈士诗二首》(把牢底坐穿、花)
第三单元(至爱亲情)
《背影》 《甜甜的泥土》
《人琴俱亡》 《我的母亲》
《父母的心》
《古诗三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夜雨寄北、已亥杂诗)
专题《长城》
第四单元(江山多娇)
《小石潭记》 《记承天寺夜游》
《阿里山纪行》 《蓝蓝的威尼斯》 《美丽的西双版纳》
《古诗三首》(望岳、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
名著推荐《汤姆.索亚历险记》
第五单元(人与环境)
《苏州园林》 《都市精灵》 《幽径悲剧》
《明天不封阳台》 《治水必躬亲》
第六单元(高新科技)
《从小就要爱科学》 《在太空中理家》
《奇妙的克隆》 《送你一束转基因花》
《师生自荐课文》
《古诗三首》(雁门太守行、别云间、论诗)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借物抒怀)
《海燕》 《白杨礼赞》
《石榴》 《竹溪记》
《紫藤萝瀑布》
第二单元(道德修养)
《纪念白求恩》 《敬业与乐业》
《多一些宽容》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陋室铭》
《诗词曲三首》(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渔家傲、天净沙·秋思)
第三单元(事理说明)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活板》 《宇宙里有些什么》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山市》
第四单元(小说之林)
《孔乙己》 《范进中举》
《核舟记》 《变色龙》
《窗》
第五单元(人生体验)
《错过》 《散步》
《送东阳马生序》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有的人》
《古诗二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无题)
第六单元(精彩演讲)
《悼念玛丽·居里》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讲》
《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 《向生命中的一切青春举杯》
《两小儿辩日》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
1、鼎湖山听泉 2、林中小溪 3、飞红滴翠记黄山 4、画山绣水
第二单元
5、扁鹊见蔡桓公 6、桃花源记
7、与朱元思书 8、核舟记
第三单元
9、故乡 10、我的叔叔于勒
11、在烈日和暴雨下 12、多收了三五斗
第四单元
13、成功 14、论创造
15、学问与智慧 16、说美
散文家谈散文 小说家谈小说 诗人谈诗
第五单元
17、陈涉世家 18、捕蛇者说 19、岳阳楼记 20、醉翁亭记
第六单元(高新科技)
21、绿 22、囚绿记
23、环球城市 风行绿墙
25、一双手
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
第一单元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 师恩难忘
2 陶校长的演讲
3 古诗两首 《寻隐者不遇》、《所见》
习作1
练习1
第二单元
4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5 装满昆虫的衣袋
6 变色龙
7 金蝉脱壳
习作2
练习2
第三单元
8 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
9 推敲
10 嫦娥奔月
11 读书莫放“拦路虎”△
12 伊索寓言 《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
我读书我快乐:阅读《伊索寓言集》
习作3
练习3
第四单元
13 在大海中永生
14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15 艾滋病小斗士
习作4
练习4
第五单元
16 黄山奇松
17 黄果树瀑布
18 莫高窟
习作5
练习5
第六单元
19 天火之谜
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1 诺贝尔
22 滴水穿石的启示
习作6
练习6
第七单元
23 林冲棒打洪教头
24 少年王冕
25 黄鹤楼送别
26 清平乐?村居
习作7
练习7
学与做 说名道姓
语文综合性学习
苏教版第十册
第一单元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
1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2 只拣儿童多处行
3 早
4 古诗两首 《游园不值》、《绝句》
习作1
练习1
第二单元
5 梦圆飞天
6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7 奇妙的克隆
习作2 修改《拔河》
练习2
第三单元
8 海伦?凯勒
9 二泉映月
10 郑和远航
11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12 精读与略读 △
我读书 我快乐
阅读《上下五千年》
习作3
练习3
第四单元
13 秦兵马俑
14 埃及的金字塔
15 音乐之都维也纳
习作4 参观学校生物万象廊
练习4
第五单元
16 爱如茉莉
17 月光启蒙
18 我和祖父的园子
19 谈礼貌
习作5
练习5
第六单元
20 七律 长征
21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22 大江保卫战
习作6
练习6
第七单元
23 古诗两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4 望月
25 灰椋鸟
26 水
习作7
练习7
学与做 节约用水 语文综合性学习
苏教版十一册
第一单元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
1 我们爱你啊,中国
2 郑成功
3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4 古诗两首 《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示儿》
习作1
练习1
第二单元
5 负荆请罪
6 船长
7 爱之链
习作2
练习2
第三单元
8 小草和大树
9 轮椅上的霍金
10 生命的林子
11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习作3
练习3
第四单元
12 姥姥的剪纸
13 牛郎织女
14 安塞腰鼓
15 青海高原一株柳
习作4
练习4
第五单元
16 草原
17 麋鹿
18 给家乡孩子的信
19 钱学森
习作5
练习5
第六单元
20 詹天佑
21 鞋匠的儿子
22 古诗两首 《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
习作6
练习6
第七单元
23 学与问
24 大自然的文字
25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习作7
练习7
苏教版十二册
第一单元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
1 长江之歌
2 三亚落日
3 烟台的海
4 记金华的双龙洞
习作1
练习1
第二单元
5 卢沟桥烽火
6 半截蜡烛
7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习作2
练习2
第三单元
8 三打白骨精
9 词两首 《如梦令》、《渔歌子》
10 螳螂捕蝉
11 读书要有选择△
我读书 我快乐 阅读《西游记》
习作3 写一篇读后感
练习3
第四单元
12 夜晚的实验
13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14 学会合作
习作4 练习4
有趣的实验
第五单元
15 天游峰的扫路人
16 最大的麦穗
17 山谷中的谜底
习作5 练习5
第六单元
18 广玉兰
19 夹竹桃
20 古诗两首 《石灰吟》、《墨梅》
习作6
练习6
第七单元
21 莫泊桑拜师
22 理想的风筝
23 孔子游春
24 明天,我们毕业
习作7
练习7
······································
说行天下 是非常不错的小说网站大全
快来一起分享吧~~~
七年级单元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单元作文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单元作文 篇1家庭的温馨每个人都想拥有的,因为每个人都拥有美好的家庭、幸福的家庭、快乐的家庭……你能深深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吗?我就能深深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在我家里,每个人都是快快乐乐的,非常的可爱。
美好的家庭生活给我带来了温馨。在我家里,爸爸、妈妈、弟弟和我都是家里劳动积极分子的一员,每到星期六和星期天,如果爸爸和妈妈不去上班,我家四员就在家里一起打扫卫生。爸爸抹窗户,妈妈洗衣服,弟弟扫地,我拖地。这样,我家的卫生就干净极了。这个家庭生活给我感受到了家庭原来是那么的温馨。你能感受到吗?
幸福的家庭生活给我带来了温馨。在我家里,每到吃晚饭的时候,就有筷子声在动来动去,这不是馋嘴,而是我们把菜夹给对方,让他吃多点好东西,这就是我家的幸福带来温馨的家庭。这个家庭生活给我感受到了家庭原来是那么的温馨。您又能感受到吗?
快乐的家庭生活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温馨。有时候我家吃完晚饭时,我和弟弟就拿出一盒飞行棋游戏来玩,和我爸爸、妈妈一起来玩。我们分别要了一种颜色。开始玩了,我们每个分别掷一次塞子,有时候妈妈先起飞了,有时候我先起飞了,弟弟和爸爸就很不高兴的。在玩的过程中,有时候我们都会自相残杀,你吃我的,我吃你的,有时候弟弟就大声的哭起来了,后来,我还是没有把弟弟的棋子吃掉,这样我们就亏本了。这样的家庭的温馨你尚馋试到了吗?这个家庭生活给我感受到了家庭原来是那么的温馨。您再能感受到吗?
这样美好、幸福、快乐的家庭温馨,您全能感受的到吗?
这全都是我深深感受到的。
七年级单元作文 篇2我在这沧海桑中只不过是一粒沙,在人海中,我只不过是一个碌碌无为,无人认知的一个生物。
这篇文章让我想到了我在八岁发生的一件事,那个时候我并不是现在这么的“二”,我有着一颗当作家的心,但我的一个土豪朋友问我不过是一个理想为什么要这么累,出去玩玩多好,当时我只说了一句话:“天上下着大雨,你是一个有伞的孩子,所以可以慢悠悠的走,但是,我是一个没伞的孩子,没伞的孩子在雨天就只能拼命的向前跑。”之后我们就没有联系了。
是啊,八岁的时候我有一个不甘平凡的心,但现在我觉得什么都是不值得的,先学期末考,不管我怎么努力去学去记去背,也只有六七十分,所以我放弃了。
在学习上我慢慢放弃了,但是我有一个准则,我的兄弟,要有义气,就如我现在的兄弟一样,我们曾经在露天烧烤喝酒吃烧烤的时候吼出了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动我兄弟全干倒”……
这就是我,做一件事,拿得起放得下,但是绝对重兄弟情义的人。
七年级单元作文 篇3当我推开语文的大门时,这才发现,呵,语文是座美丽的大迷宫。
我试探着前行,右转,面前是扇门,上书“幻境”。幻境好呢,我欣然进入。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我漫步在桃花源;蚊子如鹤唳云端,我回到幼年胡思乱想的时光;戴着画皮的鬼,妩媚的狐狸,我被蒲松龄吓了一跳;乘着筋斗云的孙悟空,腆着大肚子的猪八戒,我同他们一起除妖怪……
为了学到更多,我出来,左转,前行,推开了自然的大门。
那里油蛉低唱,蟋蟀弹琴,小松鼠在树杈上抱着它的松果。那些树好熟悉啊,噢,那是白杨,那是紫藤萝,还有覆盆子,何首乌……
走出去,顺着螺旋式的楼梯上行,“人物”。呵,那里会有谁呢?进去看看吧!
莲花池旁香气氤氲,周敦颐在那里漫步;岳阳楼上气象万千,范仲淹在那里寻古仁人之心;茅屋中雨脚如麻,杜甫在那里哀叹;庭院中绿肥红瘦,李清照在那里与侍女闲谈。再往前看,桌边,藤野先生在仔细批改着一本笔记;双喜和他的小伙伴们在吃豆;闰土带着迅哥儿追猹。还有站在舰艇上的船长,光着身子的皇帝,在划船的海伦?凯勒;被病狼穷追不舍的热爱生命的人……
我恋恋不舍地离开这里继续行走于迷宫之中,我迫不及待,小跑着前进。一扇大门赫然立在面前,是“思想”。
怀着虔敬,我敲了敲大门。“进来吧。”一个老人说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在教育他的弟子;“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孟子的做人之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范仲淹与滕子京共勉;还有培根在讲《论美》;小弗郎士在听老师讲:“只要牢牢记住自己的语言,就等于拿着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是啊,语文是那么重要,而我却只学到了那么少。我推开门,重新审视这迷宫,然后头也不回地向更深处走去。……
七年级单元作文 篇4大家清楚吗?一个人生存在这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呢?按照我现在的观点,一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拥有“烦恼”这个词语,而本人也正是如此。本人的年龄不大可烦恼却有一堆,本人现在的处境真可以用《小小少年》这首歌当中的一句话来形容“小小少年,眼望四周,烦恼无限。”
那大家想知道本人现在最痛苦的烦恼有哪些吗?好的,我现在就来告诉你。
烦恼一:体态过于丰满
本人今年贵庚11,不足1.5米的个头,可体重早已超出正常体重的四分之一,整天被他人嘲笑。屡屡减肥,却屡屡失败。哎,不是我的意志力不坚定,而是美食的诱惑力太大。
烦恼二:老师布置的作文太多
本班老师的性情温和,什么都好。可就是布置的作文太多常引起班中上下民情激愤。除了完成书本规定的习作外,几分钟的即兴演讲变成几百字的长篇大论,讨论以后要作讨论的记录,交流以后要写心得,为名胜古迹做导游、做广告,读名人的故事写读后感,写收获。此外,更有一些惨无人道之事,我也就不忍再提。凡是可以让我们动口动手的地方,她总是绝不放过,她总是乐呵呵的听我们说,笑眯眯的看我们写,好像什么都与她无关似的。实在忍无可忍向她抗议,她却振振有词地说:“多练练笔,对你们有好处。”老师既然说对我们有好处,无奈之下也只好乖乖地领了圣旨。
烦恼三:数学成绩上不去
本人的数学成绩可是数一数二的“好”哇!好到数学老师见到我能数学成绩就灰心;同学见我那数学成绩就安慰我;我父母见我那数学成绩就想赏我两巴掌。不是我上课不用心,而是我一直在坚守一个原则:马虎马虎再马虎,过一天是一天,糊日子呗!
本人的前三大烦恼已倾诉完毕,不知是否引起大家的共鸣?
哎!本人的烦恼可真多。
七年级单元作文 篇5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说课稿设计
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写作内容“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第一单元的课文描写了古今中外的人物,他们各具个性,人物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学习写作的极好范例。为了引导学生把人物写活,我将教学目标定为:观察人物特点,将人物描写方法用到写作实践当中,写出人物个性。教学重点是学会几种人物描写方法,难点是综合运用人物描写方法把人物写得鲜活有生命。
二、说教法
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读写氛围,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圆满的完成这次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谈话法。通过谈话给学生以亲切感,进一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2、分组讨论法。把学生分成若干读写小组并让他们推举一名组长。让学生围绕写作要求从各个角度展开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畅说欲言。
3、巡视指导点拨法。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遇到有争议或写作疑难问题的时候,老师要适当点拨、诱导。给学生指点迷津,让学生茅塞顿开。
4、当堂评定法。学生写完作文,小组评改后,当堂进行评定,选出几篇典型的文章集体点评,对他们的优点闪光之处当众给予表扬,尤其是有创意的地方给以热情的鼓励,增强他们的成功欲。对于一般的文章,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帮助其提高写作水平。
三、说学法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完成这次写作任务,我将采用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讨论法。仔细阅读写作要求后,让学生参与到小组中去,发表个人的看法,听取别人的见解,共同探究。
2、快速成文法。通过共同商讨,把自己想的结合在小组中讨论的内容进行构思,倾注于笔端,变口头语言为书面语言。进一步锤炼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的写作表达技巧。
3、学生修改法。个人自改后,分小组互改。小组改是进一步进行写作体会交流,提高他们鉴析文章的能力。
4、集体改。让学生对典型的文章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 用一则寻人启事激发学生兴趣,知道观察人物要抓住特征,并导入新课。导入语:大千世界,人海茫茫。走在大街上,人们步履匆匆,擦肩而过,一张张鲜活各异的面孔如花瓣一般,在我们面前闪现。那么如何去将一张张缤纷的面孔定格,化作永恒的一瞬呢?画家可以用颜料去画,摄影师可以用相机去拍,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笔去描绘。俗语说:“画人画虎,难画皮。”意思是说,无论画人还是画虎,要画出虎和人的外形是比较容易的,但要画出虎和人的内在精神却不太容易。那么,如何才能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呢?板书课题: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二)介绍写人物个性特征并提示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
(三)指导习作
1.肖像描写
照片激趣:你觉得照片上的老人的身份是什么?你为什么认为是这样的?
明确:肖像描写的作用不止在于画出这个人的外部面貌,而是为了以形传神,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揭示性格特点(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生活际遇)。
课文范例:(作家笔下人物猜测)
1.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衫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鲁迅外形瘦弱、精神矍铄、意志顽强)
2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的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外祖母开朗的性格,年轻、明朗的心态)
明确:成功的肖像描写是理解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
练一练:肖像描写,写出人物特征
同学们每天在学校里学习,与老师们朝夕相处,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老师。请你描写一下班主任的肖像,使我们对他能够有所了解,好吗?
学生自由作文并交流。
2、语言描写
老舍说:“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的等等的自我介绍。”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独白和对话的描写,俗话说言如其人,又说言为心声,什么人说什么话,我们也常说,对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说的就是一个人的语言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举个例子《儿子眼里的父亲》
练一练:你成了世界上100个不幸的人中最不幸的一位,英语测试比80分少一点,比60分多一点,针对你的成绩,设计父母的一段对话。
学生分组模拟,分角色表演,分析父母的性格。
3、行动描写
行动描写是表现人物的重要手段,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示个性形象,而且引人入胜。年轻人之所以喜欢看武打小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动作吸引人。《水浒》重要人物性格各异,主要是作者对他们进行了各具特点的行动描写。
练一练:说出写动作的成语,并组句。
4、心理描写
心理活动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能够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要设身处地地推测人物内心所想,把自己当作具有所写人物的个性特征的“他”。只有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细腻而真切、生动而传神,才能突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实例:“整个晚上,女孩都在想着向家里要钱的事儿。最终,女孩也没提要买黄纱巾的事,并发誓永远不提这件事。家里不富裕,女孩知道。”“孩子,送给你吧,收下,你围上它肯定好看。女孩一楞。不能!那样我会很难受,比得不到它还难受。女孩跑开了。”
小组内交流体会感受。
(正是惟妙惟肖的心理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两颗美丽心灵的跳动,感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互相抚慰的温馨之情)
练一练:民主选举班长的会议刚刚结束,学习并不出众,甚至连老师也不特别关注的你,却出乎意料地被全班同学选为班长。请你谈一谈此时此刻你的真实感受和想法。
5、多种手法综合运用
在写作时,一般情况下,我们是多种手法综合运用,单用一种手法的时候很少,写一个人,往往既写这个人的肖像,又写这个人的语言行动,还写他的心理,以及别人对他的议论评价。
(四).作文片断练习:猜猜他(她)是谁
同学们尝试用刚才掌握的方法来对班内同学进行描写, 要求:综合运用各种写人的方法,写出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比一比谁的描述最准确。
(五).快速修改,讲评
1.个人改。学生完文之后,自我修改。
2.个人修改完毕,让学生讨论;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以此作为小组评改的依据。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可略作补充。(选择真实材料,
写作
时要实事求是;选择典型材料要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有独特发现,有新见解;语言生动形象等)
3.小组改。教师巡回指导。每人都和其他同学下评语。如果在评改中有异议的地方,小组内部可以进行讨论,如果还不能确定,小组之间可以商榷。也可以让老师也参与进去参加讨论。
4.集体评改:由学生自由推荐文章共同评改。(文章内容通过幻灯片展示)让学生对所看到的文章七嘴八舌各抒己见。老师则从学生的评论中总结概括。从文章的题目,构思立意,语言表达等方面归纳。
(六)由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结束语:
写好一个人当然不止以上几种方法。具体操作时有时是多种方法并举,选取哪一种方法描写还需视个人喜好和具体需要而定。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去发现、总结并创新,才会达到写好写活写绝的最终目的。只要勤练不辍,写至佳境自然就会妙笔生花,意趣横生。
(七)作业
单元作文:自选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要求: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