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纪君祥版2000字读后感(赵氏孤儿观后感【5篇】)

发布时间: 2025-01-08 19:30:2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2

赵氏孤儿第二折读后感赵氏孤儿第二折读后感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是元代前期的杂剧作家纪君祥的代表作。《赵氏孤儿》是一部历史剧,也是元...

赵氏孤儿纪君祥版2000字读后感(赵氏孤儿观后感【5篇】)

赵氏孤儿第二折读后感

赵氏孤儿第二折读后感
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是元代前期的杂剧作家纪君祥的代表作。《赵氏孤儿》是一部历史剧,也是元杂剧中著名的悲剧作品。主要写春秋晋灵公时,晋国朝中有一文一武,文臣上卿赵盾遭到武将大将军屠岸贾的诬陷,全家三百余口均被杀害。只有一个刚生下的婴儿为门客草泽医生程婴所救,才幸免于难,这个孤儿就是赵氏孤儿。屠岸贾得知赵氏孤儿得救后,下令搜捕全国半岁以下,一月以上的婴儿,并要进行斩决,以绝后患。为藏孤救孤,和救全国的婴儿,先后有韩厥、公孙杵臼等人献出了生命。最后程婴又用自己的亲生儿子替代赵氏孤儿,再次保全了赵氏孤儿的性命。二十年后,赵氏孤儿长大成人,且文武双全。程婴看到复仇时期已经成熟,于是将当年屠岸贾杀害赵氏满门的惨状绘成图状,逐一向赵氏孤儿说明了真相。赵氏孤儿决意报仇,于是禽杀了屠岸贾及其全家。这部动人心魄、壮怀激烈的悲剧歌颂了程婴、公孙忤臼等人为了正义自我牺牲的精神,集中体现了忠义的道德观念,充分展示了正义与邪恶、忠良与奸佞殊死搏斗那悲壮动人的戏剧场景。全剧始终交融着人生忧患的深切感受和善恶分明的道德意识。所以,此剧产生几百年来,长演不衰,一直受到我国人民的喜爱,给人以情感上的激励和艺术上美的享受。不仅如此,这部作品还在世界剧坛上产生过很大影响。
《赵氏孤儿》剧中所描写的屠岸贾和赵盾之间的矛盾斗争,从表面上看,不过是历史上常见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的残酷斗争,它所歌颂的也不过是一些人的狭义行为和牺牲精神而已。如果再深一步探究,剧中所反映的屠、赵两家的矛盾斗争,就已经大大超出了统治阶级内部忠奸之争,同时还把一些人的侠义行为和牺牲精神扩大到为正义斗争而死,为解救人民的危难而牺牲的精神。作者在剧中是充分肯定了这种为正义而自我牺牲,和向邪恶势力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复仇精神的。屠岸贾是邪恶势力的代表。他残忍凶暴,灭绝人性。不仅杀害了赵家三百余口,而且为了捕杀赵孤,还不惜杀死全国一月以上半岁以下的婴儿。其性格之凶残,手段之毒辣可以想见。韩厥、公孙杵臼、程婴等人,则代表了正义力量。他们为支持正义,解救赵孤和人民的危难,都作出了重大的牺牲;有的自刎,有的被杀,有的舍弃亲子,有的冒着杀身灭族的危险隐藏赵孤达二十年之久。在残忍凶暴、灭绝人性的邪恶势力面前,他们前仆后继、不屈不挠,坚持斗争,直到取得最后胜利。作者对这种精神的肯定,与元亡宋后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所引起的人民不甘心做奴隶,愤起反抗元蒙统治者的情绪有很大的关系。
《赵氏孤儿》的悲剧结构严谨完整,情节曲折紧凑。全剧由五折一个楔子组成。在楔子和前四折戏中,每一次都是由屠岸贾开场,杀气腾腾,不可一世,但每一次也都是以他的失败而告终,每一次都是气汹汹而来,灰溜溜而去。在楔子里,屠岸贾首先上场,杀了赵家满门三百余口,并用三般朝典赐死赵朔,但他却把公主囚在冷宫,公主腹中的小儿,正是他未来的仇人;第一折还是屠岸贾开场。他听说公主生下一子,叫做赵氏孤儿,便张挂榜文,派兵将严守宫门,准备待满月之后,再行处决,孤儿似乎已插翅难逃。可是竟有人不避杀身之祸,把孤儿带出宫来。而且守门将军韩厥杀身取义,放走了孤儿,真是有惊无险。第二折也是屠岸贾开场,当他得知韩厥自杀,救走了赵氏孤儿,立刻心生一计,要将全国一个月以上半岁以下的婴儿全部处死,他自以为这样一来,赵氏孤儿就在劫难逃了。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程婴和公孙杵臼已经定好了对付他的巧计,终于有效地阻止了他这种灭绝人性的残暴行径。第三折又是屠岸贾上场。他得到程婴的举报,带领人马抓到了公孙杵臼。他诡计多端,只怕上了程婴报假案的当,千方百计要逼出真正当赵氏孤儿。最后终于找到了“赵氏孤儿”,当众处死,以为称了他“平生所愿”。可他也万没想到,真正的赵氏孤儿正在他身边一天天长大。第四折仍然是屠岸贾上场。时间已过二十年,他看到义子长大成人,便做起了弑君篡位的美梦。可是赵氏孤儿已经在程婴的教导下磨刀霍霍,怒牙切齿,发誓即是把老贼割舌、挑眼、刮肉、敲骨,也不足以解心头之恨。最后的第五折,当他美梦未醒的时候,赵氏孤儿已将他凌迟处死,得到了他应得的惩罚。
《赵氏孤儿》中的人物,个个性格鲜明、突出。屠岸贾奸诈狡猾、凶暴残忍、灭绝人性;赵盾忠贞仁义,受人尊敬;韩厥虽然是屠岸贾手下的将军,但他是非分明,他虽无法扭转局面的能力,却有一副正义的心肠;公孙杵臼沉着老练、正直刚强,等等这些人物都塑造得很成功。特别是程婴这个人物,虽然没有用正末扮演,在整本剧中也无一句唱词,但他却是一个贯穿全剧始末的关键人物。程婴是个悲剧的主人公,他经历了救孤扶孤养孤,直到最后的助孤报仇雪恨。他的活动像一条红线,把全剧中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一个个动魄惊心,感人肺腑的场面贯串起来,使全剧呈现出一种磅礴紧张的气氛。显示出一种有仇必报、有冤必伸,正义必胜的昂扬正气。
《赵氏孤儿》不愧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悲剧。作品中所着力描绘的程婴等义士的英雄形象,以及这些形象所体现的那种济困扶危、舍己救人的精神,永远闪耀着中国古老传统的道德光芒,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美学意蕴。作品中所表现的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所在。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优秀的文化遗产,无论是过去、今天、或将来,都将受到我国人民的悉心珍重。这也是《赵氏孤儿》几百年以来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赵氏孤儿观后感【5篇】

《赵氏孤儿》电影取材于发生在春秋时期赵氏孤儿的故事,浓墨重彩地刻画了2600来年前的春秋时期,程婴、韩厥、公孙杵臼等忠义之士忍辱负重、藏孤、救孤的古人那种忠义豪情。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赵氏孤儿观后感”,欢迎阅读与借鉴!

赵氏孤儿观后感1

不懂陈导为什么要"篡改"历史,这样对小童鞋们影响是多么的坏呵,《赵氏孤儿》观后感/蚊子血和印章。。

不用自己动脑筋,这么丰富的历史题材,信手拈来多省事———何苦来费力不讨好呢。

改得好也行,改得漏洞百出,改得让多少粉丝们遗憾呢!呵呵。

且不说晋景公不该死,死也不至于被一只毒蚊子叮死呵,更不至于立马就死嘛。

什么蚊子这么有毒呵,比鹤顶红/七步散还毒,比砒霜还毒,网友们说这是最新科技呢,嘿嘿。

颈后的吉祥符,纯是个印章呵,这个典故从何而来呵。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架势。

大敌当前,生死悠关,庄姬与程婴还磨叽那么长时间,这个片断应该快节奏的,短片断的,才能体现紧张的心态,看出出来,冰冰美女是要多露点脸的,否则这么大的明星只露这么几分钟的脸,也太不给力了。

程子死时,程妻应该哭出来,或喊出来,惊诧惊讶的样子,可是却没有,也很失常。

寒厥和程婴十几年半夜私会,屠岸贾竟然不会发现,感觉象屠岸贾那么大的势力,一定有象东厂/西厂那样的密探。

他们俩真是把命系在了小毛孩的身上。太不慎重了。

那个禁止小孩哭声的药,程妻怎么没给孩子吃呢?

程婴怎么会不让赵武读书呢,这也不正常。更不会让他拜屠岸贾为义父,因为长相很容易让他们的秘密被揭穿。这是普通人也会想到的。

还有公孙杵臼太"年轻"了,实际应是七旬老翁了,应该是公孙问程婴,多大,程说46,公孙说自己70了,所以要先死,留下程扶养孤儿,这么个重要的角色,竟然而抹杀了,只留下那么小的'空间给张丰毅发挥,真是对英雄公孙杵臼太不公平了。

再后来更荒唐了,屠岸贾竟然对赵武心怀侧忍,放父子二人生还,杀人魔头怎么会放虎归山呢,打斗时无仆人不说,二人还出府了。也很荒唐。

程婴单衣,屠岸贾有甲,然程婴还活那么长时间,而屠岸贾却当场毙命,也不合逻辑。

最后对程婴的刻画令人失望,没找医生,没被搀扶,那么长时间的慢镜头。一句话也没说,结局意味着什么呢,如其它网友说的,赵氏孤儿变成了程氏孤儿了。

而历史是君主和老臣们将屠岸贾骗进宫中杀死,赵氏孤儿重又袭官,程婴自刎而死(又一说未死),才象画可挂。

话说回来,观后感《《赵氏孤儿》观后感/蚊子血和印章。》。京剧《赵氏孤儿》比电影精彩。但是《赵氏孤儿》比其它电影还算可以了,毕竟突出的是程婴舍亲取义的事情,主题还清楚。

演员们都没说的,都能积极发挥出色,这回没有陈红出演,还舒服些,虽然有她儿子演小君主。陈红在无极中和梅兰芳的角色实在不敢让人恭维,让影片失色不少。

葛优演的真棒呵,"年轻"时身材还挺魁梧,可能衣服穿得多的缘故,老时那么清瘦,象二个人扮演的一样,真怀疑是他父亲扮演的老年了。呵呵。

那个皇帝扮演的特别象,有点象董浩,昏君的气质淋漓尽致。

赵学忻演的也可以,可能是按导演的要求来演的罢,我总感觉演的不够坏,有点象好人,没把坏人的眼神和阴险发挥出来,如果来个眼神的特写,特别吓人的那种,效果会好些。

整部电脑的音乐配的满好,可以打九十分以上,就是后面有段女声的哼唱,有点让人失望。换个男声的应该更好些,毕竟表现的男人的风采,英雄的气概。

春节看了这么多国产电影,斯琴高娃和周润发演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才是最棒的,原来是许鞍华导演,除了"让子弹飞"和"满城尽带黄金甲"还好看些,其它都挺荒谬了,象"无极"/梅兰芳/特别是老谋子的《山楂树之恋》,另我失望透顶,是我看过的最糟糕的一步电影,看得我打了好几个盹。

国产电影比起国外的电影制作,真是小巫见大巫。真的要差很多。

还看过《风声》,《非诚勿扰》,《锦衣卫》,《花木兰》,《枪王之王》,《剑雨》,《夜宴》,《天下无贼》,《藏龙卧虎》,《画皮》,《山楂树之恋》,《无极》,《梅兰芳》。

最不好看的要数"《剑雨》",最可惜的投资与制作。可惜了杨紫琼的演出了。剧本最不好。

赵氏孤儿观后感2

不久前,我于江海大影院观看了《赵氏孤儿》这部影片,颇有感触。至今,我的脑海中还时不时地浮现出影片中的一些精彩画面。

这部影片记叙的是晋国时期赵氏遭人陷害,三百人被诛,只剩下一个孤儿,被大夫程婴收养,将他抚养成人并报其杀父之仇的事。

这部影片,刻画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其中有两个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是程婴,另一个是屠岸贾。

程婴,晋国大夫。他是一个能以大局为重,以他人利益为重的人。当年,赵氏遭诛,庄姬夫人走投无路时,将其子托付于程婴,并以身殉夫。程婴将其子带回家,却在去公孙大人家时,赵氏孤儿被奉屠岸贾之命的官兵带走。但他却铭记着庄姬夫人临死前说的话,于是他便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救回了赵氏孤儿,却牺牲了自己的孩子和妻子。

痛心之余,他便一心想着要将孩子抚养大,为他报仇。于是,他将赵氏孤儿取名为“程勃”,并将他带到了屠岸贾的门下,做他的一位门客。试问,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在屠岸贾的门下,他以超乎常人想象的毅力将程勃抚养成人。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屠岸贾终于遭到报应,终于倒在了程勃,倒在了赵氏孤儿的刀下。但他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努力,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程婴的以大局为重的精神感动着千千万万的观者,也给人以深深的启迪。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如果说程婴最后的下场是重于泰山,那么若是他未能将赵氏孤儿抚养成才的话,那他的死就是轻于鸿毛,微不足道了。

程婴的精神让我们敬佩,屠岸贾的嘴脸却让我们厌恶。

屠岸贾,晋国大臣。却实在“奸”得可以,相对于三国时的曹操而言,真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影片中,他在赵相国向皇帝进酒时,乘机诬陷他,并要灭赵氏全族。其狼子野心真叫人胆颤!即使灭了赵氏三百人,他却连赵氏孤儿也不肯放过,定要斩草除根。但再以大局为重,舍小家而保大国的程婴面前,他也只能俯首而退。

俗话说得好:“好有好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果然,十五年后,他终于遭到了报应,死在了赵氏孤儿的剑下。真叫人怡然称快。像屠岸贾这种人,在当时,就是一个社会的败类。从他身上,我真正的明白了三国时期刘备的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如今,我们做为一个公民,做为社会上的一员,更应该多为社会做贡献,为社会注入新的活力。而不应该,一味的去干坏事,没有一颗善良之心,没有一颗关爱之心,没有一颗互助之心,没有一颗感恩之心。那只会像屠岸贾一样,遭到人们的排斥,成为社会的败类。

每部影片都不同,每部影片也都发人深省。从《赵氏孤儿》中,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他就像指路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观看了这部影片,我的心情至此还犹如汹涌澎湃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静,或许这就是影片的独特魅力所在吧!

赵氏孤儿观后感3

经历从天上掉到地底下的惨痛失败后,现时的陈凯歌已经聪明了许多,肯低头示好,可是骨子里的高傲贵族气还在。这不,看他挑的,先是一代完人梅兰芳,再是中国古典杯具,相当亲民,又不降格调。比之国师的偷工减料顺手拈来,他还是有认真做事的地方,一丝不苟。只是在《赵氏孤儿》里,当频频出现的女高配乐从背景飘荡而来,好似咏叹、好似悲泣,我就仿佛看到了陈凯歌抚胸长叹——他依然封闭在自我的世界里头,沉浸在自我营造的杯具感当中,无法自拔。

纵观这些年的贺岁档片子,《赵氏孤儿》当然不是一部太坏的电影,但也绝对不是一些人吹捧的好电影,没有惊世更没有回归。陈凯歌能拍出动人心魄的大场面,像宫廷上赵氏蒙冤;能点上一两个很妖的配角,像晋王和谋士,而光有这些,他却还是只能拍出三分之一的好电影,就跟《梅兰芳》一样,让你享受一段直奔高潮而去的前戏,岂不料中途立刻停下,说麻烦先生下次再来。该做的没做完,这就是《赵氏孤儿》的最大毛病。这必然到来的复仇没完,就好似断掉了一口气,它本该比开场还有画面感,更能感染人心。不说儿戏化的三人连环刺处理,整个复仇过程没有悬念,打得轻飘飘,简直毁掉了葛优在前面几十分钟的忍辱负重。即使除去这个,有那个灵魂出窍的超现实结尾,《赵氏孤儿》仍旧是一本烂尾戏,好似号召大家赶紧围观程婴的杯具命运,家毁人亡好悲惨。我直接就联想到了《和你在一齐》,一堆人围着看小孩拉提琴,看似煽情,实乃做作矫情。

再者几个人物立不起来,先不说既毁容又毁掉电影的黄晓明,他的.韩厥主角基本起到了娱乐效果,大大冲淡了片子的杯具色彩,真不知是陈凯歌开的玩笑还是黄晓明的自我发挥。真正立不起来的人物是程婴,影片把太多笔墨浪费在了生活琐细上。由于他的被动,《赵氏孤儿》始终无法交代出他的真实动机,更无法表现出人的崩溃。由于程婴受制,赵武也不停摇摆,他如何理解事实并向义父刺出剑,这些都表现得太想当然了。电影给出的逻辑是这样的,程婴跑到屠岸贾面前,赵武自然会帮程婴,没有为什么。影片有意不断强化赵武的矛盾遭遇,他一边是养父一边是义父,本该有一个精彩的内心斗争乃至于自我溃败,然而这些在《赵氏孤儿》里都是消失不见的,多了徒劳无益的外景打斗,基本能够说是功亏一篑。

说到底,《赵氏孤儿》还是一部典型的中国式大片。你会有相似的笑场经历,更会有片刻的穿越错觉。那些一望便知的影视基地搭景,那些灰头土脸的群众演员,那些践踏史实的各种漏洞。所以,《赵氏孤儿》并没有能让陈凯歌脱胎换骨,更无法在这个时代里脱颖而出。

赵氏孤儿观后感4

“赵氏孤儿”的故事在中国古代很著名,解放后却被刻意冷落了,它当中宣扬的忠、义、信,如敝履般扔到一旁。得知有人要巨额投资拍成电影,我便期盼这电影早日上映。周日值班忙了二十多个小时,昨天下午回来后像烂泥般躺了四多个小时,体力、精神便恢复过来了。晚上,忽然想起可以独自去电影,在医院QQ群里打听了时间,晚上九点五十分还 有一场。九点钟连忙赶往市桥。买票时,旁边站着另一个男人等着买票,我掏出一百块钱(每张五十元),说:“我要一张票。”可能我说话声音小了些,那女售票员抬头着着我,问:“要两张吗?” “就一张。”我竖起右食指,稍大声说。男青年不能独自看电影的吗?

言归正传。《赵氏孤儿》作为贺年片,各媒体广泛宣传,老少配“王学圻--范冰冰”的绯闻也造了出来,也够狠的。网上都说是看了前半部好片。我认为那有失偏颇了。前半部分讲述赵家被害,托孤,换孤,情节惊心紧凑,场面有气势, 后半部则较温情,讲述程婴抚养赵孤。最后才再来个马战和不甚激烈的决战。导演想在影片后半部展现温情和人性,从网上所谓的影视评论家眼里后半部分是失败,可见导演又超越了人们的接受能力。

程婴带着赵孤投奔屠岸贾(杀赵家仇人)当门客,并让赵孤认贼作父,认屠岸贾为干爹,暴戾、奸险、恶毒的屠岸贾信以为他真是程婴的儿子,教他习武,还 教他做人的道理,十足一慈父。屠岸贾发现眼前的义子程勃(剧中赵孤的名字)竟是赵家留下的唯一血脉,当年斩草除根行动并未成功。马战时想借刀杀人,生死攸关时刻却于心不忍。最后赵武(赵孤在历史上的真实名字)带着程婴上门决斗时,屠岸贾对付一个十五岁少年和一老弱的郎中,完全可以几招内置他们于死地,也多次不忍心。最后屠岸贾刺程婴时,分神,才被赵武一剑刺死。--这便是陈凯歌导演竭力要渲染的人性。精彩、刺激,有半部电影就够了,在复仇片里讲人性,我认为是文明、进步之举。虎毒不吃儿,奸恶之人也有父子深情。渲染血腥和暴力的被批判,宣扬人性的又嫌不够刺激,观众的胃口太难侍候。陈凯歌导演敢在一商业大片里不顺从大众,而是站在高位引领大众,也是有胆识之举。

对应着历史讲情节吧。春秋时代晋国重耳公子流亡十九年,最终在秦国的帮助下成为晋国国君。即历史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多年跟随他的人当中,除了被烧死在绵山的介子推,都封了官,赵衰是其中一员。由赵衰起赵家在晋国政治界位高权重,这是个起点,随着历史的发展,赵氏的后人最终参与了“三家分晋”,建立了战国七雄中的赵国。“赵氏孤儿”故事虽然于《史记》有记载,但不可全信,《史记》之前的史书很多没有记载,有记载者也多有出入。“赵氏孤儿”故事有多个版本,元代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中,程婴让赵武认屠岸贾作义父,可见陈导演的版本与纪君祥版较相似。纪君祥版太著名了,现在很多人说陈导演版有“大改编”,则有点牵强了。“赵氏孤儿”在明代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里,程婴携赵武远走荒野。一老头(古人寿命短)带着一小孩躲藏于荒山,要教他文化和武艺,还 要帮助他复兴赵氏,成功的可能性极低。如果认丧子的屠岸贾作义父,则赵孤长大成人,并受到良好教育的机会就很大,而且活在国都政治圈中,日后利用政治斗争复兴赵氏的可能性便高出许多。即便从情节的曲折性,以及忍辱负重的道德说服力来看,纪君祥版也是值得今天的投资者借鉴的。

葛优不愧是中国贺岁片男演员一哥,把程婴演活了。真的英雄并非都高喊着口号就义。他就一江湖郎中形象,甚到有点猥亵。本来是局外人,但他受托孤儿,有意无意中以亲生儿子替换了赵孤,看着儿子被摔死,夫人被刺死,他还 要忍辱负重把赵孤抚养大,还 要想办法让赵孤为赵家,为程婴其本人报仇。当然还 要复兴赵家,这点于电影里并未表述。程婴的活比公孙杵臼的死,难多了,程婴是真的英雄!葛优把英雄演活了,范冰冰和黄晓明的光芒都被他掩盖了。你不得不服他,一个五十多岁的老男人。

最后我还 想一些不太和谐的话。或者在很多人眼里无关痛痒,但也希望该博文读者明白。这影片犯了一个极严重的历史错误。2600年前不可能这么壮观的马战!原因很简单,马镫还 没有发明。没有马镫,骑马是件很危险,很痛苦的事,要靠双腿夹紧马身。坐不稳,何谈马背上潇洒挥舞武器?赵国的“胡服骑射”时没有马镫,秦始皇的轻骑兵也没有马镫,后者可从秦兵马俑中看到。轻骑兵更多只是骑马赶路,以达到快速行进。具体何时发明马镫,历史学家也不敢断定,可以肯定东晋时期有了马镫,而马镫在西方的出现,则是八世纪初。决定作战能力的要素有三:机动能力、攻击能力、防御能力。在冷兵器时代,最强大的是骑兵,所以蒙古人可以一直杀到欧洲。热兵器时代陆战之王则是坦克,空中则是战斗机。制片方不可能不知道这些历史常识,我估计是为了迎合观众,仅有车战,不如加上马战过瘾。但这有明显的误导的成份。

总的来说,《赵氏孤儿》是部挺好的电影,值得晚上飞车独自去观赏。

赵氏孤儿观后感5

年底,单位召开2021年党政工作表彰大会,准备和上年一样,在会后放映一场电影,慰问到会职工代表。当下几部贺岁片正在热映,我对《非2》、《让子弹飞》、《大笑江湖》之类娱乐片兴趣不大,决定看历史题材的《赵氏孤儿》。工会与影院联系,影院表示无法将数码机器设备搬到会场。又联系电影公司,特地从省电影公司调来《赵氏孤儿》的拷贝片,用普通放映机放映。

当表彰大会闭幕后,宣布放映电影时,会场里的情形与去年惊人的相似,人们纷纷离去。近千人的会场,剩下的绝对不超过一百人。领导们囧态百出,发誓再也不看电影了。不知是什么原因,会议租借的鞍钢职工文化中心会场里特别冷,电影放映中又冻跑了一些人。坐在那里实在太冷,我站在会场后边,吸着烟踱着步,好像当年在农村青年点场院里看露天电影。好在人一冷就特别精神,感觉头脑分外清醒,对影片的印象也格外深刻。

电影《赵氏孤儿》的大意是,春秋时代,晋国将军赵朔战功卓著,父亲是相国,妻子是国君的姐姐。赵家的地位和威望显赫,受到奸臣屠岸贾的忌恨。屠岸贾利用晋景公为赵朔庆功之机,设计以弑君之罪,诛杀赵氏家族三百余人。赵朔妻子庄姬此时正巧生下儿子,她自杀前委托为其接生的医生程婴,在奉命前来诛杀庄姬母子的韩厥的帮助下,将孩子藏于药箱中救走。在全城大搜捕中,赵氏孤儿被屠岸贾抓走。程婴和妻子在赵家好友大夫公孙杵臼的帮助下,设计用自己的儿子换回赵氏孤儿,妻子、公孙杵臼被杀。程婴被屠岸贾收为门客,在屠岸贾的眼皮底下将赵氏孤儿程勃养大,并让程勃认屠岸贾为干爹习武、读书。十五年后,程勃长大成人,在知道所有真相后,杀死了屠岸贾,为赵家复仇。程婴亦被杀死。

据司马迁《史记·赵氏家》记载,春秋时期,晋国权臣赵朔家族于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遭灭族之祸,遗腹子赵武在门客公孙杵臼和程婴的保护下幸免于难,后依靠韩厥等人帮助复兴赵氏。

在我看来,史记中关于赵氏孤儿一节记述具体,故事性极强,不似史家手笔,更象是一个传奇故事。历史上,由此改编的各类古典戏剧,广为流传,几乎家喻户晓。曾被法国大文豪伏尔泰改编为话剧《中国孤儿》,流传到西方。此次,由陈凯歌、陈红夫妻将这一中国古代经典故事改编为电影,无疑是一件好事。

总体看来,电影《赵氏孤儿》是一部比较好的翻拍片。陈凯歌导演比较擅长拍摄历史题材的影片,《荆柯刺秦王》、《霸王别姬》、《梅兰芳》和《建国大业》等历史故事片,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当今娱乐片盛行,人们盲目追求低俗文化之时,相比《子弹飞》之类,《赵氏孤儿》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当然,影片亦有不足之处,就是人们普遍关注的,改编应如何忠实于原著的问题。《赵氏孤儿》原著中程婴是赵家的门客、家臣。原著主题格调是:忠臣良士除奸惩恶,赵氏孤儿平反昭雪。读来令人荡气回肠。而影片中的程婴却变成了政治斗争的局外人,卷入其中是逼不得已,做出重大牺牲属情非所愿,养育赵氏孤儿十五年的动机,是为了让屠岸贾生不如死。影片将具有明显古典英雄主义色彩的历史典故,改编成为反映乱世环境下,小人物悲情无奈的悲剧故事。这是在舍本求末,画蛇添足,极大的削弱了故事的艺术感染力。联想到陈凯歌拍过的一些影片,总是给人眼高手低,心高命不强的感觉,其中原因值得深思。


本文标题: 赵氏孤儿纪君祥版2000字读后感(赵氏孤儿观后感【5篇】)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40265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使女的故事英文版读后感(使女的故事好看吗)我想写一篇关于金奖章读后感的作文(作文读金奖章有感一百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