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爱玲《封锁》有感读透一本书,需要静下心来仔细研读,一遍两遍,反复阅读思考,才能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当然,由于读者人生阅历、经验,接受教育程度的...
读张爱玲《封锁》有感
当然,由于读者人生阅历、经验,接受教育程度的不同,相同的一本书,不同的人读后有不同的领悟和感受。
不知在哪本书上看的,说是胡兰成看过《封锁》之后决定去看张爱玲,遂有了他们后来的故事。
最近读了它,小说主要写上个世纪40年代日本侵占上海导致电车封锁,发生在电车上一段短暂的所谓爱情。
会计师吕宗桢三十五岁,家里有太太有女儿,吴翠远大学英文教师,二十五岁未婚。
这对男女因为电车封锁被困在电车上,吕宗桢向吴翠远抱怨说,自己的婚姻是父母包办的,妻子文化程度低,不能理解自己,下班后不愿回家。
吴翠远是一个好女儿,也是一个好老师,受过大学教育,她家是比较现代派的家庭,但是她父母要求她找一个有钱的女婿嫁了。
两个在现实生活中都过得不开心的人在电车上谈起了恋爱,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留下了电话。
然而,随着封锁的结束,吕宗桢很快坐回自己的位置,刚才的卿卿我我,只不过是一场梦,一切都结束了,他们又各自回到自己生活的原点。
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的荒诞和戏剧性。因缘巧合,在特定时间段遇见特定的一个人,和ta说着你不会跟其他人说的话,两个人互相喜欢着欣赏着,以为会有美好的未来。
随着事情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那个特定的时间和场合结束了,两个人又要分开去忙着各自不同的事情,那么这种短暂的爱情和艳遇就结束了,一切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只不过是做了一个短暂的梦,梦里是如此的美好。
梦醒之后,我们必须要面对残酷的现实,接受谁也改变不了的无奈。
《封锁》的结局耐人寻味,有多种可能,也许在电车上分开之后,吕宗桢会给吴翠远打电话,翠远的家人极力反对他们这段感情,最终的结果会不了了之。
其实每一段感情都是对心的磨砺,都是一段成长经历,心被伤过,才会慢慢成熟和坚强。
读过这篇小说,可以了解当时人们生活的一些情况:
1.
当时的上海有电车,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公交车或者是地铁之类的吧,小说的开头就详细描写了。
2.
当时的上海有干洗店。小说中一位太太提醒自己的丈夫,手里的熏鱼要离裤子远一点,并且说干洗的价格很贵的。
3.
当时的上海有银行,有股票交易,男主人公吕宗桢就是华茂银行的会计师。
4.
当时的女孩可以上大学,大学里也学英语,女主人公吴翠远大学毕业后,就在母校担任英文助教。
5.
有一个医科生在电车上画人体骨骼图,被其他的乘客误认为他在画画。
6.
当时的上海人已经使用牙膏刷牙,文中有这么一段话:他不怎么喜欢身边这女人,她的手臂,白倒是白,像挤出的牙膏。她的整个人像挤出的牙膏,没有款式。
7.
当时的上海商场卖有奶粉,电车上贴有“乃络维奶粉”的广告。
8.
那时候近视眼的人配的也有近视镜,文中写到:近视眼的人当众摘下眼镜,仿佛当众脱衣服似的,不成体统。
下面是小说中我很欣赏的句子,和大家共享:
1.
他们不能不填满这可怕的空虚,不然,他们的脑子也许会活动起来,思想是痛苦的一件事。
2.
老头子手心里骨碌碌骨碌碌搓着两只油光水滑的核桃,有板有眼的小动作代替了思想。他剃着光头,红黄皮色,满脸浮油,打着皱,整个的头像一个核桃,他的脑子就像核桃仁,甜的,滋润的,可是没有多大意思。
3.
世上有了太太的男人,似乎都是急切需要别的女人的同情。
4.
在宗桢的眼中,她的脸像一朵淡淡几笔的白描牡丹花,额角上三两根吹乱的短发便是风中的花蕊。
5.
恋爱着的男子向来是喜欢说,恋着的女人破例地不大爱说话,因为下意识的她知道:男人彻底懂得一个女人之后,是不会爱她的。
6.
向他解释有什么用,如果一个女人必须倚仗着她的言语来打动一个男人,她也就太可怜了。
《封锁》虽然篇幅不长,却是短篇中难得的上乘之作,堪称精品。
张爱玲用白描手法细腻的笔触,刻画了那个特殊时期封锁下的众生相。
当然,你要静下心来像观赏一幅画般,静静阅读,才能读出其中的况味。
封锁后大街上的环境:人声逐渐渺茫,像睡梦中所听到的芦花枕头里的窸窣声。
一个乞丐趁着鸦雀无声唱将起来,那唱词似滑稽,实则透着心酸。
电车上公事房的几位乘客评头论足他们不喜欢的一位同事,短短几句话,倾轧之情溢于言表。
张爱玲对于电车上每位乘客的描写,不动声色,三言两语就让那个人物丰满起来,活起来,栩栩如生的从小说中走出来和我们打招呼,就仿佛是我们身边的人。
也难怪胡兰成读过封锁之后,按捺不住心中激动的心情,一心要访问到张爱玲是何许人也,更至于亲自去探望。
如果我是编剧或导演,我会考虑把《封锁》搬到舞台或屏幕。
因为张的刻画太细致,太精彩,短短一篇小说大有文章可做。
由于知识的浅薄,阅历不够,理解能力有限,对于张爱玲《封锁》的领悟远远不够,相信每个人读它都有不同的见解,见仁见智。
当然,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张爱玲,就有人讨厌她,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不必要求别人和自己一样,这世界因不同而精彩。
关于张爱玲《封锁》的赏析
《封锁》是张爱玲在民国时期创作的一部小说,写的是男女主角在公车封锁的情况下与常态不同的行为,他们在公车上恋爱了,可是下车后就自然而然地分手了。封锁结束后,爱情也结束了,一切又都复原了。
1、封锁讲述的是一段电车封锁期间的故事。开电车的、乞丐、中年夫妇、吕宗桢、老头子、吴翠远、董培芝??一辆电车中短短的一个封锁,这些小人物们被暂时封闭在一个空间内,这个空间就衍生为一个小小的社会,各色人等,百态尽露。
2、从故事层面看,这是一个“艳遇”的故事。它具备“艳遇”故事要求的一些元素,比如“旅行”。人物可以暂时从秩序化的日常生活中解脱出来而进入能够产生爱情的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他们可以暂时忘掉他们的妻子或丈夫,产生爱情的最大障碍;并且他们可以有时间闲得无聊,这使得爱情的欲望能够产生。
3、封锁不仅仅是指宗桢和翠远遭遇爱情的特殊的时间段,它具有另一层的隐喻意义。他们在好人与真人中徘徊和抉择,却始终没有勇气真正地走下去。封锁的这段时间就如同生活的一段真空期,它是一个麻痹的谎言。谎言里,是自我与本我的斗争,渴望成为真人,但现实让人胆寒,最终退缩。
扩展资料
1、张爱玲善用比喻和拟物拟人,在之前她的其它小说中已经见识过了。
2、譬如这篇《封锁》,将电车轨喻作曲蟮,“抽长了,又缩短了;抽长了,又缩短了”,光看字面就感觉让人发疯,然而开电车的人却“不发疯”。又说,“这庞大的城市在阳光里盹着了,重重地把头搁在人们的肩上,口涎顺着人们的衣服缓缓流下去,不能想象的巨大的重量压住了每一个人。”。
3、小说的前半部分象是描写世态的,在寂静中突然唱起歌来的乞丐,百无聊耐的电车司机,公事房里一同回来的几个人,一对长得颇像兄妹的夫妇(妻子总担心那条薰鱼会弄脏丈夫的西裤),手里搓核桃的老头子,孜孜修改骨骼图的医科学生??
4、张爱玲为吕宗桢和吴翠远设计了一切造成他们“艳遇”的前提,先是“封锁”,然后是吕宗桢的姨侄。我们可以把这些因素统统叫作偶然,就象“倾城”曾促成了一段姻缘,“封锁”又为什么不能“促成”一段艳遇?张爱玲大概是习惯了要把人们搁在极端的情况下来考验他们的人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封锁》
读张爱玲小说《封锁》有感作文
张爱玲《封锁》读后感范文:
很幸运的,在杂志上看到了这么一篇短文,很适合用来解读《封锁》,先记录下来:
“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封锁,给了人性一个出逃的机会,足以引发世俗男女心底的躁动,让人有了可以暂时抛开自己身份和位置的理由,于是两个在平淡贫乏都市生活中的男女,在这个短暂而特定的环境下,表现出了对各自常规生活的不至于引起后果的瞬间反叛。
封锁中的情与爱,终究是一场要谢幕的演出,这种短暂又意味着安全,让封锁中的男女有了现实中的退路。假如也来庸俗地把人生看做一条线段,那么最好的距离,就是近距离的平行。两个人,能不离不弃的始终保持着亲密距离是多么不容易的事。那些相交的线,纵然曾经亲密无间过,但过了交点,就只能越走越远。两个人从彼此看不见到突然间的情投意合是一件幸福美妙的事情。担如果相遇后是戛然而止,那么这便比不见还要叫人心痛。
很喜欢这句话,所谓封锁中的情爱,只是无聊时耍的花枪,不仅如此,就连耍花抢的那个手势,都带着讽刺的意味。而我们,也不过只是看客而已。”
——张苏春《封锁中的情与爱》
这句段话与我要表达的不谋而合,现在,想对文中一些有感觉的句子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一些见解。
(1)“吴家是一个新式的,带着宗教背景的模范家庭。家里竭力鼓励女儿用功读书,一步一步往上爬,爬到了顶儿尖儿上——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孩子在大学里教书!打破了女子职业的新纪录。然而家长渐渐对她失掉了兴趣,宁愿她当初在书本上马虎一点,匀出点时间来找一个有钱的女婿。”
心语:多么庸俗的认识!新式家庭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旧式家庭呢?正是如此,才让女人在旧社会可悲地成为男人的附庸品,摆脱不了悲惨的命运。把爱情当做金钱的交易,就是在婚姻中贬低自己,让对方高高在上,肆意的去践踏自己的尊严。我想,最幸福的,应该是与一个有相同意趣,可以共同为未来奋斗的人携手相伴,地位悬殊的两个人在一起,往往会以悲剧收场。
(2)“他看着她,她红了脸。她一脸红,让他看见了,他显然是很愉快。她的脸就越发红了。宗桢没有想到他能够使一个女人脸红,使她微笑,使她背过脸去,使她掉过头来。在这里,他是一个男子。平时,他是会计师,他是孩子的父亲,他是家长,他是车上的搭客,他是店里的主顾,他是市民。可是对于这个不知道他的底细的女人,他只是一个单纯的男子。”
心语:可见,宗桢对翠远的感觉并不是爱,或许,那只是觉察自己能吸引一名女子,心里腾升起作为男人的自豪感罢了!他只是厌倦了那单调反复的日子和自己所扮演的一成不变的.角色,而试图找寻某种激情来消遣一下而已。宗桢和翠远,从对方的言行举止中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发现了自己的魅力,而激发了各自的激情。这样的暧昧,是没有结果的,他们注定只能成为彼此生命中的匆匆过客。
现实中的我们,有何尝不是这样呢?单调的日子里,敏感的我们会从别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而浮想联翩,只以为捕捉到了爱情的讯息,于是心中波澜起伏,喜怒无常,如果我们能认识到这一切是多么无知和可笑,而把精力放在自己所喜欢的事业上,内心会真正充实很多吧!
(3)“恋爱着的男子向来是喜欢说,恋爱着的女人破例地不大爱说话,因为下意识地她知道;男人彻底地懂得了一个女人之后,是不会爱她的。”
心语:这是张爱玲用其女性的视角为我们解读的爱情。突然想起这么一篇文章:“爱情中,男生玩的是减分制,热恋时,她是完美的,任何缺点都没关系。而热恋期过后,男生就开始注意女生的缺点,心中的她就大打折扣了。”女生永远不要渴望一劳永逸,要不断地区提升自我,理性地对待爱情。
(4)“电车里点上了灯,她一睁眼望见他遥遥坐在他原来的位子上。她震了一震——原来他并没有下车去!她明白他的意思了:封锁期间的一切,等于没有发生。整个的上海打了个盹,做了个不近情理的梦。”
心语:突然想起某个老师说过的话:“爱不仅仅是感觉,更重要的是承诺以及承诺后肩负起应尽的责任。”暧昧无声无息地在此画上句号,生活重新恢复了常态,冗长和单调有重新封锁了激情。一旦谈及婚姻,俩人都不得不考虑世俗的干扰。只能让一切戛然而止,结束在最美丽的状态了。
最后,想引用张爱玲在《我看苏青》里的一段告白:
“我平常看人,很容易把人看扁了,扁的小纸人,放在书里比较便利。“看扁了”不一定是发现人家的短处,不过是将立体化为平面的意思……因为是写小说的人,我想这是我的本份,把人生的来龙去脉看得很清楚。如果原先有憎恶的心,看明白之后,也只有哀矜。眼中所见,有些天资很高的人,分明在哪里走错了一步,后来样也不行了,因为整个的人生态度的关系,就坏也坏得鬼鬼祟祟。有的也不是坏,只是没出息,不干净,不愉快。我书里多的是这等人,因为他们最能够代表社会的空气,同时也比较容易写……我写到的那些人,他们有什么不好我都能够原谅,有时候还有喜爱,就因为他们存在,他们是真的。”
张爱玲在她的小说里,仿佛是一个超脱的看客》她平静地诉说着平凡的故事,对所看到的人与事进行辛辣的讽刺,让人叹服于她那超凡的洞察力。她对笔下的人物没有特别的好恶,理性地展示给我们一个真实的世界》。我想,这就是她的作品能经久不衰,代代相传的缘故吧!
张爱玲《封锁》读后感范文:
张爱玲善用比喻和拟物拟人,在之前她的其它小说中已经见识过了。譬如这篇《封锁》,将电车轨喻作曲蟮,“抽长了,又缩短了;抽长了,又缩短了”,光看字面就感觉让人发疯,然而开电车的人却“不发疯”。又说,“这庞大的城市在阳光里盹着了,重重地把头搁在人们的肩上,口涎顺着人们的衣服缓缓流下去,不能想象的巨大的重量压住了每一个人。”“生命像圣经”,因为翻译来翻译去的缘故,所以使人“隔膜”。至少我无法想出这样夸张却又无比贴切的句子。
小说的前半部分象是描写世态的,在寂静中突然唱起歌来的乞丐,百无聊耐的电车司机,公事房里一同回来的几个人,一对长得颇像兄妹的夫妇(妻子总担心那条薰鱼会弄脏丈夫的西裤),手里搓核桃的老头子,孜孜修改骨骼图的医科学生……
电车的外部是死静的,电车内却有些嘈杂,就在这既死静又嘈杂的背景下,徐徐展开了吕宗桢和吴翠远的、短暂的“爱情故事”。
相信大多数男女都幻想过艳遇,在行进的列车或汽车中,和一个陌生的异性在封闭的空间里,几乎零距离地靠在一起。但事实上,即便你常常出行,能逮着机会与一个年龄相仿,长相也还过得去的异性坐在一起的机率几近于零。万一真遇到这样一个机会,你也很可能因为胆怯而与他/她失之交臂。也许你只是满足于裸露的手臂有意无意间短暂的相触,佯睡时不小心滑落在肩上的脑袋。你可能在心里猜测了种种有关他/她背景的可能,却连正眼瞧他/她一眼的勇气也没有。一个年过三十的男人曾这样向大家描述他的“艳遇”:“她坐在我旁边,我们一共呆了六个钟头。我一辈子也没有和一个美女挨得这么近,我们距离不超过十厘米地厮守了21600秒。我恍惚中产生了错觉,以为这种状态将会永远保持下去。所以临下车的时候她头也不回地绝尘而去,实在令我有些伤心欲绝。”但我想这是大多数“艳遇”的必然结局。
说回正题。张爱玲为吕宗桢和吴翠远设计了一切造成他们“艳遇”的前提,先是“封锁”,然后是吕宗桢的姨侄(吕为了避免和他的姨侄搭话,不得已坐到了吴翠远的身边)。我们可以把这些因素统统叫作偶然,就象“倾城”曾促成了一段姻缘,“封锁”又为什么不能“促成”一段艳遇?张爱玲大概是习惯了要把人们搁在极端的情况下来考验他们的人性。
如果换个环境,吴翠远很明显不是吕宗桢喜欢的类型,因为在吕看来,“她的整个的人像挤出来的牙膏,没有款式。”而吕宗桢也不是英俊小生,何况还有家室。无论如何这两人也不会走到一起。在近处找原因,当然是因为他们被越来越多的人勉强挤在了一起。而突然间与陌生人如此亲近的场面,很容易激发起男女之间别样而微妙的情感。往远处找原因,则可以归咎于吕宗桢对他太太的憎恨——她总是要求西装笔挺的他在面食摊上买包子回家,而她那该死的侄子,已经开始打他十三岁女儿的主意。至于翠远,则是带了反叛的情绪,谁叫家里人总叫她找个有钱的女婿,所以这次偏找个没钱还有太太的男人赌气做小给家里看。
诸如此类的艳遇,并不具有我们期待中的香艳。别说男女主人公都貌不惊人,连调情所用的方式也极其俗套——
“翠远暗道:‘来了!他太太一点都不同情他!世上有了太太的男人,似乎都是急切需要别的女人的同情。’宗桢迟疑了一会,方才吞吞吐吐,万分为难地说道:“我太太——一点都不同情我。”
但就是这样极其勉强与不和谐的调情,居然也因为某种不能预测的因素,被迫发展到了令双方谈婚论嫁的地步。吕宗桢欲擒故纵地说出了“我不能坑你一生”的情话,而翠远居然假戏真做地哭起来,只是哭相不大好看,几乎“把眼泪唾到他脸上”。结局自然更为不堪,吕宗桢闪入人群,当作一切没有发生过,翠远终于醒悟过来,“整个的上海打了个盹,做了个不近情理的梦。”
我看《生活在别处》的时候,觉得昆德拉是残酷的,因为他给浪漫的诗人小伙雅罗米尔,安排了一个极其丑陋的红发姑娘作为他的性伴侣。现在看《封锁》,觉得张爱玲更残酷,她先叫人们生出一点希望,觉得这人生似乎尚有些有趣的地方,可转眼间就将它象肥皂泡一样捅破,空留给人一个尴尬的念想。
暑假高中生读张爱玲《封锁》有感作文
导语:《封锁》是张爱玲在民国时期创作的一部小说,《封锁》写的是男女主角在公车封锁的情况下与常态不同的行为,他们在公车上恋爱了,可是下车后就自然而然地分手了。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精彩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张爱玲《封锁》读后感1:
《封锁》是张爱玲的一部短篇小说,它描述的是“封锁”这段时间里一个电车上的人物各种各样的心态,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微型的社会。
吕宗桢是一个华茂银行的会计师,吴翠远是一个申光大学的英文教师,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在各自的家庭中甚至在社会上都扮演着一个很好的角色。但在他们的内心却很寂寞、孤独和疲惫,在他们的内心渴望有一个人能了解他们,因此他们在“封锁”这段时间里一个电车上相遇了并聊了起来。开始吕宗桢只是为了躲避他的表侄才坐在吴翠远的身边,也是为了气气自己的太太才和吴翠远聊了起来,但后来他们却聊得越来越投机了,一直隐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欲望”开始蠢蠢欲动了。可是“封锁”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原样,他们依然会扮演着各自的'角色,他们也会把今天发生在电车上的事忘了。
每个人都是这样,在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欲望”,在特定的环境和时间里会展现出来。可是“欲望”过后一切又会恢复平静,一切又会是原来的模样,没有丝毫的改变,也许他们害怕会有任何的改变而不想去改变吧!这也许就是人类的矛盾吧,既渴望有害怕!
张爱玲《封锁》读后感2:
近日,拜读了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封锁》,心中颇有感触。作者以精致、细腻的写作手法,把电车封锁期间发生的人物故事娓娓道来,象叙家常般自然流畅、生动形象。使读者如同身临其境一样感受真实的故事画面。
整个小说以电车封锁为主线,描写了封锁期间人们的各种表现形式以及吕宗祯与吴翠远的偶遇相恋的故事。又以一个山东乞丐的吆喝声首尾互应,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状态,使人物形象都活灵现地展现于读者面前。
作者用敏锐的、善于观察生活的思维,把人物的形态、动作、语言都刻化地惟妙惟肖,让读者读起来沉浸其中、意味深长。象吕宗祯吃包子时被报纸粘住时粘住的细节、吴翠远衣着长相的描写、医科学生修改人体骨骼众人围观的情景、吕宗祯遇见妻侄董培芝的逆反心理以及吕宗祯与吴翠远相遇时层层深入的情感描写等等,都如同作者亲自经历一样逼真,让读者读起来回味无穷。
文中吕宗祯为躲避妻侄董培芝,假装与吴翠远套近乎,却假戏真做,互生好感恋爱的整个过程是充满戏剧性的,是美好的,可到最后电车发动那一刻,吕宗祯却又筱地离开了吴翠远,回到了原来的座位上,一切象没发生一样,又恢复了原样。这也让女主人公突然醒悟到:“象整个上海打了个盹,做了个不近人情的梦。”结局说不上伤感,但却充分讲述了男女在电车封锁的无聊状态下偶遇相恋,在电车启动时思维又恢复正常,如梦初醒般又步入正常生活的情感历程,让读者感同身受,无限想象。
我只想再好好的地几遍《封锁》,感受作者那流畅、不俗的文笔和真挚细腻的情感,品味她带给我的美好精神食粮。
张爱玲《封锁》读后感3:
夜深了,寒冷在暗中越发放肆,在已失去流淌的时间中,我读完了《封锁》。
在我看来,《封锁》乍看之下仿佛是一杯平常无比的茶,但当你品尝过,有过哪种由舌尖逐渐化开,延漫至咽喉,直至心底的苦涩夹杂着甘香的滋味,那么你一生都会记得这一杯茶。
小说开篇的喧闹(发狂一般扯动铁栅栏叫道……),到寂静(人声逐渐渺茫……),再到喧闹(打破了这静默……),代入人物(中年夫妇,吕宗桢,董培芝,翠远),然后再复寂静。这样的反复手法人人都会经常用,难道张爱玲也不过如此?
平庸不是她的代名词,一堆平凡的灰烬,可以生出浴火的凤凰,化平凡为不朽,才是张的风格。
开篇的平凡只是引导读者的手法。在这样的反复变化中,读者不自禁地代入了那个封锁的城市里行驶的电车,暂时地与世隔绝,用自己的视觉去观察着,打量着。于是你自身的精神也封锁起来了,现实与你已经脱离了,你的脑海,心灵,眼球都只投身在那列电车的每一个乘客上。
接着到了吕宗桢为了躲避董培芝,竟然搭上一名陌生的女人交谈起来的一幕。笔者着墨最多的,也正是这一幕。在我看来,是写的很成功的。读者所见的都是陌生的,陌生的好人,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视角。因为陌生,所以好奇。吕宗桢怎样和一个陌生女人展开谈话?翠远与吕宗桢素不相识为什么要搭话?他们如何找到话题?于是开始观察人物那一份平静瞬间被打破,心中充斥了对两人谈话的好奇。而笔者在这其中并未描写其他乘客,使读者感觉自己如同上帝在观看地球――独家直播,一览无遗。
于是读者的精神与外界进一步隔离,也进一步形成封锁。
直到终章(……写壳虫不见了,爬回巢里去了),又回到了现实中。如同一场梦,梦醒后已记不清其中细节,只留下那种深深的回味。
张爱玲的想象力有着巨大的张力,在最平凡的地方往往闪现出光芒。一段平凡的电车轨道,可以描绘成一条曲蟮,通过观察视角的改变,抽长了,缩短了。轨道是死物,是笔者的思想赐予了生命。一幕翠远看《圣经》的场景,多么的平凡,但如果把《圣经》看作是生命呢?这对于我们已经拍案叫绝。但如果仅是如此,也太对不起张的想象力了。她想到了《圣经》从希伯来文被罗马人译成希腊文,又被教廷译成拉丁文,然后又被译成英文-中文-上海话。经过多次的翻译,如同生命经过多少灯红酒绿的洗礼,早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精彩绝伦,让人大喊爽快。
强烈的代入感,如花似锦的妙句,是《封锁》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因为它陌生化,才能让文章拥有黑洞一般的吸引力,让读者封锁精神与现实的联系,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我并不知道各位评论家是怎样评论这篇《封锁》,但它令我领会到,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三角四角N角恋,没有兄弟反目,红杏出墙的桥段,一篇小说仍能展现出其独有的吸引力。
告诉自己,要勇敢站在风中,承受孤独的痛。
如果周围的繁华都与我无关,是否封锁又有何不同?
浮沉一世,倾城华贵,恍然一梦。
怎么我已看不清,
镜中我本来的面容。
张爱玲《封锁》:中年人的感情终究逃不脱现实
故事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就在这样的一节电车车厢里,因为临时“封锁”,35岁的吕宗桢与25岁的吴翠远,两个人原本如同平行的电车轨道,毫无交集,邂逅了。
他是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银行上班的会计师。他是一个老实人,一本正经,循规蹈矩,甚至不苟言笑。在封锁后的电车上,他孤零零坐在角落里,一边吃包子,一边暗暗埋怨妻子对生活的过分计较、对他不够体贴。
她是年轻的未婚女子,大学里的英文助教。她整个人淡淡的,模棱两可地美着。她在家是好女儿,在校是好学生,如今工作了,又是尽忠职守的好老师。她觉得,世上的好人比真人多。她不快乐。
为了躲避自己不喜欢的亲戚,吕宗桢主动与吴翠远搭讪,一对陌生男女在封锁的特殊时刻,特定空间,交谈着、靠近着、感受着、炙热着,谈起了一场短暂的恋爱。本是无聊的相交,却没想到荷尔蒙的化学反应,让他们无话不说,从家庭、工作、人生到婚姻观,聊着聊着,甚至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电车封锁解除了,人们的行动正常了,吴翠远以为那个人已经走了,可是谁能知道,一场梦境之后,吕宗桢还是坐在原来的位置,他又当回了那个“好人”。而属于他们的记忆,也只能是留在记忆里,却走不到现实中。
一份邂逅而起的爱情,短暂而又梦幻,还没正式开始,就已结束。这一刻,被现实打碎的爱情,就像是一个荒诞的戏剧,结局是无疾而终;又如同做了一个不近情理的梦,梦醒了,只剩满目苍凉。
中年人的世界,爱情是一种奢侈品。
中年人的世界里,别人说爱你没错,你相信了就是你的错。吕宗桢的精神出轨来得急如浪潮,甚至对她脱口而出“我不离婚,但我打算重新结婚”。吴翠远对吕宗桢的态度,慢慢从应付、谨慎、抗拒,转变为亲近和依靠。她甚至为彼此无望的爱情急哭了,幻想自己以后若嫁了别人,也绝没宗桢这般“可爱”得令她心动。她深陷在他给的恋爱幻觉中。然而,当电车再次开动,宗桢突然的避嫌行为,无疑给自作多情的她一记响亮的耳光。婚外恋最后现实的结局,不是对方现实,而是幼稚的一方太不懂得看清现实。
人到中年,感情就有了太多无奈,太多力不从心、甚至无能为力,忙碌生活,打拼事业,照顾老小,还有多少人能够有心思专注于经营感情?因此,中年人的世界不能说情爱,爱情是奢侈品,中年人不配拥有爱情。
对正常的夫妻来说,把爱情演绎成了不是亲情的亲情,你握着我的手,就像左手握右手;就像灯枯油尽,没有火花,没有回响。不是谁变了心,而是爱情最终败给了时间,败给了现实,败给了生活。
中年人的爱情,是生活,更是责任。
中年人的世界,不能崩溃,因为上有父母要孝敬,下有子女要教育;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自己的人,却没有自己可以依靠的人。所以,中年人的灵魂是孤独的,无助的。然而,人到中年,物质、感情、孩子这些都不能保障婚姻的幸福,甚至都不能保障婚姻,能够保障婚姻一直存续且美满的,其实只有责任。
这让我想起了《廊桥遗梦》里的家庭主妇弗朗西丝卡。她在家人外出的四天里,遇到了《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罗伯特·金凯德,婚姻生活平淡如水、在柴米油盐中迷失自我的弗朗西丝卡因为遇见罗伯特而重新找回了自我,罗伯特也满足了她对爱情全部的渴求。他们在一起度过了四天的美好时光,后来罗伯特想带弗朗西丝卡一起离开,但弗朗西丝卡却拒绝了。因为,这里有她的丈夫,这里有她的孩子,还有她该死的责任,她只能留下,也必须留下。
中年人,谈什么都别谈爱,因为,你不配……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